《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课程标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95838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课程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课程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课程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课程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课程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课程标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课程标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课程标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课程标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课程标准.docx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课程标准.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课程标准.docx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

120255

课程类别:

岗位专用能力培养课程

学  时:

72

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财政专业的一门岗位专用能力培养课程,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日常核算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课程。

是培养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岗位账务处理专用能力课程。

本课程是财政专业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旨在培养财政专业学生胜任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岗位所需要的账务处理能力,并在掌握专业能力的同时,提高职业素养,提升职业能力。

本课程在第三学期开设。

是在《基础会计》、《初级会计实务》、《部门预算实务》等前导课程之后开设,与后续开设的《顶岗实习》课程相衔接。

本课程在课程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支撑作用。

(二)课程基本理念

1.终身学习的教育观

本课程设计,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改变了传统教育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是学习过程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学习、互相学习,有利于学生可持续的发展。

2.多元智能学生观

高职学生形象思维的智能结构特点突出,本课程的两个主要模块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在实践过程中注重学生潜能的挖掘,多角度促进学生智力成长。

(三)课程设计思路

在我院“优秀员工的摇篮,职业经理的基地”办学理念和“教学做用一体化、教研产销一条龙”教学改革总目标的的指引下,我们进行了多次调研并与业内专家共同论证财政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明确了财政专业的核心就业岗位和典型工作任务,并将各项工作任务进行了细化。

财政专业核心就业岗位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岗位和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岗位。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包括三个方面,即编制执行部门预算,进行日常业务的账务处理,实施财务管理。

根据“工作内容就是教学内容”、“工作任务就是学习任务”的设计理念,针对行政事业单位日常业务账务处理这一典型工作任务,依据账务处理工作过程即期初建账、日常账务处理、期末(年终)账务处理、编制会计报表、整理装订会计档案,结合学生的基础和认知特点,我们以任务为驱动,业务为载体整合序化了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形成了三个学习项目,项目一认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项目二是行政单位账务处理,项目三是事业单位账务处理。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学生通过动手完成审核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会计报表这些工作任务,在实际做的过程中学到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教学方法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模拟实训法、角色扮演法、讲授法等。

针对不同的学习情境,灵活采用任务驱动、情景模拟、案例分析、启发引导、合作学习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

同时利用课下时间组织学生到学校、机关、企业等单位的财务部门进行实践观摩,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来培养财政专业学生的行政事业单位账务处理职业能力。

二、课程目标

(一)工作任务目标

1.能够进行期初建账

2.能够准确审核填制会计凭证

3.能够规范登记各类账簿

4.能够正确进行期末(年终)账务处理

5.能够编制会计报表

6.能够整理装订会计档案

(二)职业能力目标

1.建账能力

2.审核填制会计凭证能力

3.记账能力

4.期末及年终账务处理能力

5.编制会计报表能力

6.遵纪守法规范操作能力

7.沟通合作能力

8.严谨细致诚实守信的职业素养

(三)专业知识目标

1.知晓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要素、会计等式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2.熟悉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账务处理程序

3.掌握资产、负债、收入、支出、净资产业务的核算内容和方法

4.掌握年终清理和年终转账的内容和方法

5.掌握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

(一)典型工作任务描述或学习领域描述

期初建立账簿→日常业务账务处理→期末(年终)账务处理

依据上述典型工作任务,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我们设计了四个项目,项目一认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项目二行政单位账务处理,按照行政单位账务处理工作过程安排了三个学习情境,即期初建立账簿、日常账务处理、期末(年终)账务处理。

项目三事业单位账务处理,按照事业单位会计账务处理工作过程依次同样安排了三个学习情境。

(二)学习情境(或项目)设计

项目

学习情境

学习任务

实训项目

能力要求

课时

项目一认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

认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

1.认知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岗位设置及职责

2.了解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与企业会计的区别及其会计核算的基础知识

带领学生到我院财务处进行岗位认知实践

知晓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岗位设置及职责,掌握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基础知识

4

项目二行政单位账务处理

1.期初建账

熟悉行政单位会计核算需使用的账户及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为某行政单位期初建账

能够准确选择各类账簿,规范登记各账户的期初余额

2

2.日常账务处理

资产业务核算

资产业务账务处理

能够准确编制、审核资产业务会计凭证,登记相应账簿

10

负债业务核算

负债业务账务处理

能够准确编制、审核负债业务会计凭证,登记相应账簿

6

收入业务核算

收入业务账务处理

能够准确编制、审核收入业务会计凭证,登记相应账簿

4

支出业务核算

支出业务账务处理

能够准确编制、审核支出业务会计凭证,登记相应账簿

4

3.期末(年终)账务处理

期末对账结账

月末对账结账

能够准确结记各账户期末余额,进行试算平衡;能够进行月末结账

2

年终转账(净资产业务)及结账并编制财务报表

编制年终转账凭证、登记账簿、年终结账、编制会计报表

能够正确进行年终账务处理并准确编制财务报表

8

整理装订会计档案

整理会计凭证并进行装订;整理会计账簿

能够整理装订会计凭证及整理会计账簿

2

项目三事业单位账务处理

1.期初建账

熟悉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需使用的账户及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为某事业单位期初建账

能够准确选择各类账簿,规范登记各账户的期初余额

2

2.日常财务处理

资产业务核算

资产业务账务处理

能够准确编制、审核资产业务会计凭证,登记相应账簿

10

负债业务核算

负债业务账务处理

能够准确编制、审核负债业务会计凭证,登记相应账簿

6

收入业务核算

收入业务账务处理

能够准确编制、审核收入业务会计凭证,登记相应账簿

2

支出业务核算

支出业务账务处理

能够准确编制、审核支出业务会计凭证,登记相应账簿

2

3.期末(年终)账务处理

期末账务处理并编制月度财务报表

编制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帐、对账、结账、编制月度财务报表

能够准确登记总账、结记各账户期末余额并试算平衡;编制月度财务报表

2

年终账务处理(净资产业务)并编制年度财务报表

编制年终转账凭证、登记账簿、年终结账、编制财务报表

能够正确进行年终账务处理并编制出年度财务报表

4

整理装订会计档案

整理会计凭证并进行装订;整理会计账簿

能够整理装订会计凭证及整理会计账簿

2

四、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模式

本课程主要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思想指导下,根据财政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围绕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岗位账务处理工作过程,依据典型工作任务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任务为载体,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通过“学中做、做中学”来完成学习性工作任务。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1.任务驱动法:

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启发学生思考,然后布置学生完成模仿性学习任务及实训性学习任务来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实践操练完成任务,从而获取相应的知识与技能。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逐渐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2.模拟实训法:

通过给出经济业务的全部原始凭证,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工作过程中,完成建账、审核编制会计凭证、记账等全过程的账务处理实训,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3.角色扮演法: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制证阶段一人扮演出纳,一人扮演制证,登帐阶段一人扮演审核、一人扮演记账。

通过角色分工使学生明确各岗位的职责与任务及岗位间的内部牵制作用,课下学生进行角色的互换,完成其他岗位实训内容。

4.示范演示法:

对于操作性强的实训内容,如会计档案的整理装订,采用教师课堂直观演示的方法使学生直接掌握岗位技能。

直观示范演示法生动形象,提高了实训效果。

5.顶岗实习:

在第5学期安排学生到财政集中支付中心、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局等校外实习基地参加4周的顶岗实习,了解真实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岗位工作环境,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相联系,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充分调动;另一方面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能够充分认识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发现自身差距,带着问题投入返校后的继续学习中,真正实现“工学交替”。

在运用上述各种教学方法时可结合多媒体课件这一教学手段,通过课件演示案例业务的处理、操练任务所需的储备知识等,加大了课程的信息量,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

(三)教学评价、考核的多元性要求

教学考核评价采用综合评价(实践考核与知识考核),评价主体由学生、小组长及教师三方构成。

实践考核占总评成绩60%,包括能力考核与素质考核,能力考核按照《河北省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要求对学生实训完成的凭证、账簿及报表等实训作业,采用学生自评与互评结合方式进行评价;素质考核内容包括出勤及参与小组合作情况,由教师及小组长共同评价。

知识考核占总评成绩的40%,包括对项目二及项目三中重要知识点的考核,采用闭卷方式由教师进行评价。

五、课程实施条件

(一)教学团队要求

  专任教师应具备讲师以上职称,有2年以上行业实践经历,具备会计师职称。

  兼职教师应从事过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具备会计师职称。

(二)校内外实践教学条件要求

  本课程对校内实训条件要求:

应建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综合模拟实训室,墙壁悬挂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账务处理流程图等,营造职场氛围。

实训室内配备会计实训用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会计印章、装订机、胶水剪刀等),安装投影及多媒体设备一台。

  本课程对校外实训条件要求:

应与4-6个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建立合作关系,建成校外实训基地,满足学生顶岗实习要求(可分批轮换)。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教材应选用高职高专使用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

尽可能与行政事业单位合作共同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校企合作”教材及实训手册。

本课程教学资源要求

  应建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实务》课程网站,提供课程标准、教学计划、多媒体课件、学习任务书、实训手册、习题库等教学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