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穿刺术心肺复苏术气管插管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958486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28.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大穿刺术心肺复苏术气管插管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四大穿刺术心肺复苏术气管插管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四大穿刺术心肺复苏术气管插管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四大穿刺术心肺复苏术气管插管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四大穿刺术心肺复苏术气管插管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四大穿刺术心肺复苏术气管插管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四大穿刺术心肺复苏术气管插管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四大穿刺术心肺复苏术气管插管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四大穿刺术心肺复苏术气管插管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四大穿刺术心肺复苏术气管插管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四大穿刺术心肺复苏术气管插管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四大穿刺术心肺复苏术气管插管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四大穿刺术心肺复苏术气管插管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四大穿刺术心肺复苏术气管插管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四大穿刺术心肺复苏术气管插管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四大穿刺术心肺复苏术气管插管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四大穿刺术心肺复苏术气管插管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四大穿刺术心肺复苏术气管插管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四大穿刺术心肺复苏术气管插管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四大穿刺术心肺复苏术气管插管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大穿刺术心肺复苏术气管插管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四大穿刺术心肺复苏术气管插管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大穿刺术心肺复苏术气管插管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大穿刺术心肺复苏术气管插管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4.核对患者的床号、姓名、年龄,避免弄错。

5.衣帽整齐,戴口罩,规范洗手。

60

1.体位:

嘱患者取坐位面向椅背,两前臂置于椅背,前额伏于前臂上。

重症患者可取半坐卧位,患侧前臂上举置于枕部。

6

2.穿刺点定位:

可用甲紫在皮肤做标记。

(1)胸腔穿刺抽液:

胸部叩诊实音最明显部位,常选:

1.肩胛下角线7~9肋间;

2.腋后线7~8肋间;

3.腋中线6~7肋间;

4.腋前线5~6肋间。

(2)包裹性胸腔积液,可结合X线及超声波定位进行穿刺。

(3)气胸抽气减压:

患侧锁骨中线2~3肋间或腋前线4~5肋间。

3.消毒:

分别用碘酒、酒精在穿刺部位自内向外进行皮肤消毒,消毒范围直径约15cm(消毒二遍以上)。

取胸穿包,确认灭菌标识及有效期。

打开穿刺包,戴无菌手套,观察灭菌指标卡达标准色,检查穿刺包内器械,注意穿刺针是否通畅。

铺消毒洞巾。

8

4.局麻:

核对并抽取麻药,用2%利多卡因在下一肋骨上缘的穿刺点自皮肤向胸膜壁层进行局部浸润麻醉,注药前注意回抽,观察有无气体、血液、胸水,方可推注麻醉药。

5

5.穿刺:

检查穿刺针,夹闭针尾胶管。

术者左手食指与中指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针在穿刺点缓缓刺入,当针体抵抗感突然消失时,表示已穿入胸腔,接上50ml注射器,松开止血钳抽液,助手用止血钳协助固定穿刺针,并随时夹闭乳胶管,以防空气进入。

将抽取的液体注入盛液容器中,计量。

如需化验或培养,用无菌试管接标本。

抽液毕如需注药,则将药物经穿刺针注入。

25

6.术后处理:

抽液毕,拔出穿刺针,用无菌纱布覆盖,胶布固定。

整理器物。

观察术后反应,注意并发症,如气胸、肺水肿等。

合计

考官签名:

腹腔穿刺术评分标准

考生姓名:

考试日期:

评分标准

适应症

1.抽取腹腔积液进行各种检查,以便寻找病因,协助临床诊断。

2.大量腹水引起严重胸闷、气短者,适量放液以缓解症状。

3.腹腔内注射药物,协助治疗疾病。

4.人工气腹作为诊断和治疗手段。

5.进行诊断性穿刺,明确腹腔内有无积血、积脓。

禁忌症

1.严重肠胀气。

2.5

2.妊娠或卵巢囊肿。

3.因既往手术或炎症腹腔内有广泛粘连者。

4.躁动、不能合作或肝性脑病先兆者。

注意

事项

1.术中密切观察患者,如发现头晕、恶心、心悸、脉速等应停止操作,做相应处理。

2.放液不宜过多、过快,一次不宜超过3000ml。

3严格无菌操作,防止腹腔感染。

腹内脏器损伤、腹腔感染、腹腔出血等。

1

2.衣帽整齐,戴口罩,规范洗手。

腹穿包、无菌手套、治疗盘(碘酒、酒精、棉球、胶布、局麻药)、试管、盛放腹水的容器、需做细菌培养者准备培养瓶。

如需腹腔内给药,应准备好所需药品。

5.嘱患者排尿,以免刺伤膀胱。

6.放液前测量腹围、脉搏、血压,并检查腹部体征,以观察病情变化。

如放腹水,背部先垫好腹带。

患者取坐位,坐卧位,侧卧位或平卧位。

(1)左下腹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点。

(2)脐与耻骨联合中点上方1cm偏左或偏右1.5cm处。

(3)侧卧位可取脐与腋前线或腋中线相交处。

(4)少量或包裹性腹水,需B超指导下定位。

取腹穿包,确认灭菌标识及有效期。

核对并抽取麻药,用2%利多卡因自穿刺点皮肤向腹膜壁层进行局部浸润麻醉,注药前注意回抽,观察有无血液、腹水。

术者左手拇指与食指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针在穿刺点垂直逐步刺入腹壁,当针体抵抗感突然消失时,表示已穿入腹腔,接上50ml注射器,松开止血钳抽液,助手用止血钳协助固定穿刺针,并随时夹闭乳胶管,以防空气进入。

将腹水置于无菌试管中送检。

抽取的腹水注入盛液容器中,计量。

诊断性穿刺可用20ml或50ml注射器和7号针头穿刺,直接抽足腹水送检。

抽液毕,拔出穿刺针,压迫3~5分钟,用无菌纱布覆盖,胶布固定。

大量放液后束多头腹带。

观察术后反应。

考官姓名:

腰椎穿刺术评分标准

目的

对中枢系统疾病进行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1.了解脑脊液性质明确诊断;

2.测颅压;

3.了解蛛网膜下腔是否梗阻

4..鞘内注射药物

4

1.颅内压升高伴明显视乳头水肿;

2.休克、衰减、濒危状态;

3.穿刺局部皮肤有炎症;

4.颅后窝占位性病变

操作

准备

仪表端庄,着装整洁,剪指甲,戴口罩、帽子

准备用物:

腰椎穿刺包、测压管、消毒剂、麻醉剂、无菌棉签、无菌手套、5ml注射器、试管、无菌纱布以及胶布。

6步法洗手,医患沟通,告知穿刺必要性与可行性,缓解压力

体位:

侧卧于硬板床上,背部与床面垂直,脊柱与床平行,头向前胸部屈曲,双手抱膝紧贴腹部,使躯干呈弓形

定位:

以双侧髂后上棘与后正中线交会处为穿刺点,此处相当于第3~4腰椎棘突间隙,有时也可上移或下移一个椎间隙。

消毒:

消毒皮肤2~3遍,以穿刺点为中心由内向外消毒,直径大于15cm,洗手,打开腰穿包外层,戴无菌手套后,打开腰穿包内层,铺无菌洞巾。

助手打开注射器放入腰穿包,术者检查腰穿针是否通畅、漏气、脱落。

局部麻醉:

2%利多卡因自皮肤到椎间韧带作局部麻醉,先打皮丘后垂直进针,边进针边回抽边注射。

穿刺:

术者用左手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穿刺针,以垂直背部的方向缓慢刺入,针尖稍斜向头部,缓慢进入,成人进针深度约4~6cm,儿童约2~4cm。

当针头穿过韧带与硬脊膜时,有阻力突然消失的落空感。

此时针芯慢慢抽出,可见脑脊液流出

15

测压放液:

放液前先接上测压管测量压力,测压时,嘱病人放松,并缓慢将双下肢伸直,可见脑脊液在测压管内随呼吸波动,记录脑脊液压力;

取下测压管,用试管接脑脊液送检。

抽液完毕,干棉球按压穿刺点,拔出穿刺针,助手协助消毒,盖以无菌纱布,胶布固定,嘱病人去枕平卧4~6小时,以免引起术后低颅压头痛。

观察

术中的沟通与观察,呼吸、脉搏、面色异常停止操作,并做相应处理。

鞘内给药时,先放出等量脑脊液,然后再等量置换性药液注入。

术后处理:

1.定时测血压、脉搏、呼吸,观察病情变化。

2.清洁器械及操作场所;

3.做好穿刺记录。

终末

标准

无菌观念差者扣10分;

操作时间超过8分钟未见脑脊液抽出者,即扣除60分(包含在满分100分内)

考官签名:

骨髓穿刺术评分标准

项目

仪表

仪表端庄、服装整洁

评估

1.评估病情,明确骨髓穿刺目的。

2.观察患者一般情况,进行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四项检查,明确有无禁忌证。

3.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方法、配合要点、注意事项、取得合作

操作前

个人准备:

戴帽子口罩,六步洗手法洗手

器材准备:

穿刺包(包括:

弯盘1个、12号和16号穿刺针1个、无菌玻璃试管1个、无菌纱布2块):

5ml和10ml注射器各1个、无菌手套1副、载玻片15张、胶布、2%利多卡因5ml

药品准备:

应当三查七对核对药物及有效期。

按治疗要求做好药品的皮试、稀释和(或)溶解工作

操作中

1.定位

(1)髂前上棘:

常取髂前上棘后上方1~2cm处作为穿刺点,此处骨面较平,容易固定,操作方便安全;

(2)髂后上棘:

位于骶椎两侧、臀部上方骨性突出部位;

(3)胸骨穿刺点:

胸骨柄或胸骨体相当于第1、2肋间隙处。

此处骨髓含量丰富,当上述部位穿刺失败时,可作胸骨穿刺,但此处骨质较硬,其后有心房及大血管,严防穿透发生危险;

(4)腰椎棘突:

位于腰椎棘突突出处。

2.体位:

采用胸骨及髂前上棘穿刺时,病人取仰卧位;

髂后上棘穿刺时,病人取侧卧位;

腰椎棘突穿刺时,病人取坐位或侧卧位。

3.消毒与麻醉:

常规消毒皮肤,消毒直径约15cm,戴无菌手套、铺消毒洞巾,用2%利多卡因做局部浸润麻醉,麻醉皮肤、皮下和骨膜。

4.穿刺:

(1)固定长度:

将骨髓穿刺针固定器固定在适当长度上(髂骨穿刺约1.5cm,肥胖者可适当放长,胸骨柄穿刺约1cm);

(2)穿刺:

以左手拇、食指固定穿刺部位皮肤,右手持针与骨面垂直刺入(若为胸骨穿刺,穿刺针应于骨面呈30°

~40°

角斜行刺入)。

当穿刺针接触到骨质后,沿针体长轴左右旋转并推进,缓缓钻刺骨质。

当感到阻力消失,且穿刺针已固定在骨内时,表示已进入骨髓腔。

20

合计得分

考号姓名操作时间得分

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操作步骤及考核评分标准

要点及步骤

扣分

基本要求

4分

素质要求

1.仪表端庄、服装、鞋帽整洁。

2.举止大方、动作迅速、敏捷,有紧迫感。

2分

一项不符合扣2分

质量

8分

物品准备

治疗盘内备血压计、听诊器、敷料数块、手电筒、弯盘、胸外按压板

6分

物品准备不全的少一项扣1分

口述

必要时备压舌板、开口器、舌钳、简易呼吸器

未口述的扣2分,缺少一项扣0.5分

66

1、迅速携用物跑步至病人床旁(2分)

2、口述:

环境安静、安全(3分)

3、做好自身防护(3分)

8分

动作迟缓扣2分

2、判断患者意识(1分)双手轻拍患者肩部并大声呼叫患者(1分)确认患者意识丧失(1分)

3分

缺一项扣1分

3、判断患者颈动脉搏动:

(口述)术者食指和中指指尖触及患者气管正中部旁开两指至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处(1分)判断时间5~10s(1分)如无颈动脉搏动,呼叫他人帮助抢救(1分)去枕(3分)计开始抢救时间(2分)。

未口述扣1分

部位不准确扣2分

判断时间节律不准确扣1分

未计开始时间扣2分

4、仰卧位于硬板床或地上(1分)口述:

如遇软床,胸下需垫胸外按压板(1分)

未口述扣2分

5、将患者放置于仰卧位,解开衣领、腰带等

(1分)抢救者站在或跪在患者一侧(1分)。

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术(2分)

6、胸外心脏按压:

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交界

处(双乳头连线与胸骨交界处)。

按压部位不准确扣3分

7、按压手法:

一手掌根部放于按压部位,另一只

手平行重叠于此手背上,两手手指紧紧相扣,只以掌根部接触按压部位(2分)。

按压时手掌掌根不离开胸壁。

(1分)

按压手法不正确扣3分

按压时中断按压扣1分

8、双臂位于患者胸骨的正上方,双肘关节伸直,

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2分)

按压幅度,成人胸骨下陷大于5cm,而后迅速放松,重复2个循环(2分)

按压时间:

放松时间=1:

1(2分)

按压频率,100次/min(2分)

胸外按压:

人工呼吸=30:

2(2分)

按压时显示器应该显示绿灯(3分)

13分

按压方法不正确扣2分

按压幅度不正确扣2分

重复两个循环,缺少一个循环扣1分

按压时显示器绿灯不亮或红灯亮1次扣0.1分。

按压时全为红灯亮扣3分

流程

9、开放气道:

判断颈部有无损伤(口述)(1分)有动作

(1分)头偏向一侧(1分)清理患者呼吸道,鼻腔(1分)口腔(1分)

口述:

有活动义齿的取下活动义齿(1分)

开放气道,采用仰头抬颏法(2分)

颈部有损伤者采用双手托下颌法(2分)

10分

操作缺项扣2分

口述缺一项扣2分

绿灯均不亮扣3分

10.人工呼吸:

口对口人工呼吸,送气时紧捏患者鼻翼(2分),呼气时松开(2分),每次1秒钟(1分),

可见胸廓起伏即可(1分)

操作正确显示器应该显示绿灯(3分)

9分

缺一项扣2分

绿灯不亮或亮红灯每次扣1.5分

11、口述:

操作5个循环后再次判断颈动脉搏动及呼吸(1.5分),时间为10秒(1.5分)。

未判断扣3分

缺少一项扣1.5分

12

能摸到大动脉搏动(1分)

上肢收缩压>

8KPa(60mmHg)(1分)

面色,口唇,甲床和皮肤色泽转红(1分)

呼吸改善或出现自主呼吸(1分)

散大的瞳孔缩小(0.2分)眼球活动(0.2分)睫毛反射与对光反射出现(0.2分)甚至手脚抽动(0.2分)肌张力增高(0.2分)报告复苏成功时间(1分)

口述缺1项扣1分,其他缺项按相应分值给予扣分

如已恢复,给予进一步生命支持(1分)如颈动脉搏动及自主呼吸未恢复,继续上述操作5个循环后再次判断(1分)

直至高级生命支持人员及仪器设备的到达(1分)。

每缺一项扣1分

整理用物

整理用物,洗手,记录。

提问10分

1.操作目的

2.操作注意事项

*注:

此项操作用时共5分钟,操作4分钟时计时员会提醒,超过5分钟停止操作,超时后的所有未做操作不得分。

目的注意事项不在计时内。

目的:

以徒手操作来恢复猝死患者自主循环、自主呼吸和意识,抢救突然发生意外死亡的患者。

注意事项:

1.人工呼吸时送气量不宜过大,以免引起患者胃部胀气。

2.胸外心脏按压时要确保足够的频率及深度,尽可能不中断胸外按压,每次胸外按压后要让胸廓充分的回弹,以保证心脏得到充分的血压回流。

3.胸外按压时肩、肘、腕在一条直线上,并与患者身体长轴垂直,按压时,手掌掌根不能离开胸壁。

4.按压部位要准确,用力合适,严禁按压胸骨角,剑突下及左右胸部。

气管插管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一、成人机械通气(经口)操作流程

(一)摆放体位:

病人取仰卧位,用抬颏推额法,以寰枕关节为转折点使头部尽量后仰,以便使镜片和气管在一条直线上。

(二)加压去氮给氧:

使用简易呼吸器面罩加压给氧,交予助手给病人吸100%纯氧2~3分钟,使血氧饱和度保持在95%以上,插管时暂停通气。

(三)准备导管:

选择相应规格的气管导管,用注射器检查充气套囊是否漏气,在导管内放入导丝并塑型,在气管导管前端和套囊涂好润滑油。

(四)准备喉镜:

气管导管准备好后,选择合适形状和大小的喉镜镜片,检查光源后关闭,放置备用。

(五)准备牙垫、固定胶布和听诊器。

(六)暴露声门:

打开喉镜,操作者用右手拇、食指拨开病人上下齿及口唇,左手紧握喉镜柄,把镜片送入病人口腔的右侧向左推开舌体,以避免舌体阻挡视线,切勿把口唇压在镜片与牙齿之间,以免造成损伤。

然后,缓慢地把镜片沿中线向前推进,暴露病人的口、悬雍垂、咽和会厌,镜片可在会厌和舌根之间,挑起会厌,暴露声门。

(七)插入气管导管:

操作者用右手从病人右口角将气管导管沿着镜片插入口腔,并对准声门送入气管内,请助手帮助将导丝拔除,继续将导管向前送入一定深度,插管时导管尖端距门齿距离通常在21~23cm。

注意气管导管不可送入过深,以防止进入单侧主支气管造成单侧通气。

操作过程中如声门暴露不满意,可请助手从颈部向后轻压喉结,或向某一侧轻推,以取得最佳视野。

(八)确认导管位置:

给导管气囊充气后,立即请助手用简易呼吸器通气,在通气时观察双侧胸廓有无对称起伏,并用听诊器听诊胃区、双肺底、双肺尖,以双肺呼吸音对称与否判断气管导管的位置正确无误。

(九)固定导管:

放置牙垫后将喉镜取出,用胶布以“八字法”将牙垫与气管导管固定于面颊。

成人机械通气(经口)操作评分标准

内容

标准分

实得分

气管插管

准备

术者戴手套(1分)。

病人体位摆放得当,抬颏推额,气道开放满意(1分);

体位保持好、无回位(1分)。

去氮给氧:

动作正确,面罩位置恰当,通气时无漏气。

准备动作流畅、操作轻柔(2分),相关物品放置有序(2分)。

选择合适的气管导管(0.5分),检查充气套囊是否漏气(0.5分),气管导管塑型满意(0.5分),充分润滑气管导管(0.5分);

喉镜镜片选择得当(0.5分),检查喉镜灯光良好(0.5分),关闭灯光备用(0.5分);

准备牙垫(0.5分);

准备胶布(0.5分);

挂听诊器(0.5分)。

准备时间不超过2分钟(超过扣17分)。

准备顺序颠倒(扣2分),未发现套囊漏气的导管用于插管(扣10分)。

喉镜使用得当,手柄握位恰当(3分),镜片深度适中(2分)。

不能有撬动门齿的声音(5分),声门暴露充分(2分)。

气管导管进入深度适当,模拟人未出现单肺通气(5分)。

气管导管准确进入气管(12分),拔出导丝后继续送入导管(3分);

重复操作动作(扣5分);

误入食道(扣15分)。

充气气囊压力适中(2.5分)。

听诊双肺尖确认导管位置正确(2分),正确放置牙垫(固定翼不可压迫口唇)并撤出喉镜(1分);

轻柔复位头颅无摔响(1分);

正确固定导管(胶布长短合适、粘贴牢靠、不可粘住嘴唇)(2分)。

插管时间:

从开始插管(打开喉镜)至插管完毕、开始第一次有效气囊通气全操作过程不超过20秒(10分)。

奖励分:

插管时间≤8秒(2.5分);

9~14秒(1.25分);

≥15秒不得分。

惩罚分:

插管后套囊未充气就进行通气(扣10分),未听诊确认插管成功即放置牙垫、退出喉镜(扣10分)。

小儿心肺复苏操作评分细则

考号:

成绩:

监考老师:

年月日

操作流程与标准

扣分细则

准备

1.仪表端庄,服装整洁

2.用物准备:

急救药箱、复苏囊、氧气、除颤仪等

服装不整洁-1

每少一样-1

评估

1.首先评估现场安全。

2.判断病人意识:

轻拍病人双肩呼叫“你怎么啦?

未评估-2

未判断-3

呼救,启动急救医疗系统

1.大声呼救:

“来人啦”,“救人啦”

未呼救-4

复苏体位

1.松解衣服

2.病人仰卧于硬板床头,去枕平卧,颈躯干无扭曲,医生与病人位置正确

未松解衣服-3

每一项未做-1

同时检查脉搏和呼吸

1.检查脉搏和呼吸:

年长儿、成人触摸颈动脉,婴幼儿触摸肱动脉,检查有无搏动,检查脉搏和呼吸时间一共不超过10秒。

1001、1002….

位置不对-2.5

时间长-2.5

胸外按压(C)

1.按压部位:

婴儿:

乳头连线下方胸骨;

儿童:

1/2胸骨下方;

成人:

胸骨下半部

2.按压深度:

胸骨下陷深度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1/3(婴儿约为4厘米,儿童约为5厘米,青春期及成人至少5cm,但不超过6cm

3.按压频率:

≥100次/分,≤120次/分(新生儿120次/min)

4.按压方法:

单人:

双指按压法、双人:

环抱法

儿童:

单掌按压法或双手按压法

5.按压要点:

①肘关节伸直,保证每次按压的方向与胸骨垂直;

②不改变按压部位、松驰时手不离按压部位,不作冲击或猛式按压;

③平稳按压、下压与放松时间相等;

④保证每次按压后让胸部充分复原;

⑤尽量减少中断按压的频率和时间(<10S)。

⑥大声计数按压次数。

部位不对-5

深度不够-5

方法不对-5

一项不对各-1

开放气道(A)

1.清除口鼻腔分泌物(若有)。

1.开放气道(压额提颏、托下颌)。

未做-5

未开放气道-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