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英语课程标准与我国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962725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英语课程标准与我国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英语课程标准与我国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英语课程标准与我国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新英语课程标准与我国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新英语课程标准与我国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新英语课程标准与我国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新英语课程标准与我国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新英语课程标准与我国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英语课程标准与我国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docx

《新英语课程标准与我国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英语课程标准与我国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英语课程标准与我国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docx

新英语课程标准与我国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

新英语课程标准与我国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

  摘要目前,我国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存在学科起点低、学习条件差、英语知识的使用范围不广、学科内容偏易等问题。

新英语课程标准的制定给我国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教学带来严峻挑战。

为此,必须优化师范院校英语教学环境;加强大学与中小学英语教学的一体化建设;实行师范院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注重师范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建立适合于当代中小学英语教师继续教育新模式。

关键词:

新英语课程标准;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一、引言纵观我国师范院校英语专业教学的现状,我们可以发现,新英语课程标准中的理念、模式、观念、目标方式、对象、要求等变化给我国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教学带来严峻的挑战。

面对现实,迎接挑战,适应新世纪英语专业师资的需要,是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义不容辞的任务。

本文拟从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学科的现实出发,结合新英语课程标准,在分析其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几点我国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改革的建议和对策。

二、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学科教学的现状职前师范英语专业学生存在理论贫乏问题[1]1.学科起点低。

英语专业师范生从大学一年级开始还是学习基础英语。

它实际上相当于说英语国家的小学低年级水平。

而兄弟系的师范生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已经具备高中汉语水平,学习起点要高。

2.学习条件差。

英语专业师范生是在汉语环境中学习英语。

汉语的周边环境使英语教师和学生养成了汉语思维、汉语交际的习惯。

同时英语教学设备的滞后也给英语的教和学带来许多不利因素,给英语教与学质量的提高带来障碍。

3.英语学习的使用范围不广。

英语虽然是一种交际工具,但其交际的对象在汉语的环境中也非常有限;由于语言习惯是人们长期自然养成的过程,它还不能一开始就成为师范生有效的思维工具。

它必须借助母语才能间接发挥交际的作用。

4.英语学习的内容偏易,造成英语师范生素质低。

(76-77)一个英语专业学生4年中几乎都把主要精力放在语言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上。

加之由于学科条件的限制,无论是他们在大学还是大学毕业后从事英语教育教学工作,每天接触到的,或所教学的内容基本上都与英语知识和技能相关。

他们也很少抽出时间和精力来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哲学等相关教育理论,结果造成中小学英语教师教学科研能力低下。

5.外语学习缺乏理论研究和指导。

一是外语教师“一枝笔、一本书就能教好书”的传统教学思想导致师范生学习效果差,思路偏窄;二是各种四级、六级、八级英语考试的影响,导致师范生整日为通过等级考试而奔忙,至于本学科的其他考试也就认为只要考试60分就万事大吉了。

而师范生是否真正学到了知识、是否接受了正规严格的能力培训那又得另当别论了。

职后师范院校毕业生存在学历补偿教育与继续教育相冲突的问题首先,大部分中小学英语教师来高等师范院校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一张专科、本科或教育硕士文凭,学习目的不明确。

其次,高等师范院校英语教师为中小学英语教师授课的内容难以把握。

中小学英语教师必须学什么,想学什么,似乎与高等师范院校英语教师缺乏沟通,结果导致教学内容重复,并脱离中小学英语教学实际。

第三,高等师范院校英语教师与中小学英语教师缺乏教学交流与情感沟通。

大部分中小学英语教师缺乏对原毕业学校的留恋之情,他们大都不愿意回到原毕业学校参加学历补偿教育或在职提高培训,结果造成大学与中小学之间存在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缺乏教学科研的相互交流与合作。

三、新英语课程标准的制定给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教学带来更大的挑战新英语课程标准使英语教学理念、观念、模式、方式、对象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师生关系在发生变化新英语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是“突出学生主体,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那种单一的、教师权威的至高无上的空间相对变小,而学生主动学习的空间相对扩大。

因此,这种权威空间的缩小和学习空间的扩大使得师生之间的教与学的关系发生很大变化。

英语教学目标在发生变化新英语课程标准中的英语教学目标为:

将语言构成规则和语言使用规则融为一体,培养学生在不同的情景中进行英语交际的能力;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独立分析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自学能力。

由于新课标对英语能力作了明确的要求,而高等师范院校如何适应这一要求的变化,使英语专业师范生具备相应的自学、教学、交际能力,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英语教学对象在发生变化2001年以前,我国绝大部分英语初学者是初中生。

2001年以后,英语初学者由11~12岁左右的初一学生向年仅7~8岁的小学三年级学生转化。

这些学生从年龄性格特征来看,具有记忆力强,直观形象思维能力强,对新鲜事物有好奇心,活泼、外向、好动等特点。

这批学生从2004年开始进入初中一年级学习,2007年将进入高中阶段学习,2010年左右将进入各类大学学习。

为此,作为培养中小学英语师资的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如何超前地搞好2001年小学开设英语后的中小学师资培养模式,如何调整中小学英语教育教学结构,如何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做好各种衔接工作是值得我们认真思索的问题。

中小学英语教学、科研并重的理念在发生变化[8-9]21世纪基础教育要求中小学英语教师既是英语教学的专家,又是研究英语教学的专家。

而作为英语师资培养培训的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如何调整英语课程设置,培养现代型的英语教师,需要我们不断进行探索和实验。

四、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优化教学环境,加强校际英语专业教学的交流与合作这方面的措施主要有:

成立全国范围内的师范院校英语教学协作机构。

组织和协调各地师范院校英语专业不同层面的英语教学课程设置标准、教材建设,以及英语教学方法的改革和研究,加强英语教学管理、各校信息网络的沟通、师资的培养培训等工作。

加强大学、高中、初中、小学英语教学的一体化建设(76-77)1.做好各项衔接工作,包括:

大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衔接;中小学英语教材与师范院校英语专业一年级教材的衔接;英语专业四级、八级和本科毕业考试、教育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衔接;英语教学实习、见习与毕业就业的有机衔接;中小学英语教师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的衔接;学历补偿教育与继续教育的有机衔接。

2.做好各级英语教材的建设工作,全面提高英语专业一年级教材的起点。

打破英语教育理论教材与英语教学实际相脱离的现象。

正确处理好教材中的相关学科知识与英语知识技能、基础英语教材与英语教育理论教材的关系。

解决教材的思想性、趣味性与知识性、技能性不协调的矛盾。

3.做好师范院校英语专业教学信息化网络的流通工作,包括:

英语教学经验交流,英语教学资源共享,英语教学信息的流通,英语会考、联考、统考以及英语教学研究活动等。

4.师范院校英语专业教学法理论与实践的课程设置一体化。

将教学法课程分散在大学第5~8学期,分别开设中学英语教学法理论基础、中学英语课堂教学说课理论、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技能技巧、中学英语教学科研与论文写作、新中学英语课程标准与中学英语教学改革等课程。

5.英语教学评估体系一体化。

根据新英语课程标准中的二级、五级和八级要求,重新设计和划分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四个年级的四级和八级等级要求。

同时,在英语教学的评价标准的多元化和评价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的过程中,还要做到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同时并举;听力、口试与笔试相结合;学生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相结合;师范毕业生毕业论文写作、答辩与师范院校教师科学研究相结合。

实行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1.改革教学内容。

调整英语基础知识技能课和师范教育课程的比重。

淘汰过时的教学内容,及时把学科研究的新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去,开设与英语教学相关的教育理论课程,例如,外语教育哲学、外语教育学、外语教学心理学、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外语教学科研等。

通过全国英语专业协作组,组织专家、学者编写适合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使用的各种教材,实现教材的更新、优化和配套,构建与英语教师培养和英语教学改革需求相适应的教学内容新体系。

2.推行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分级教学模式。

学生一入校就根据入学成绩将其分为A、B两级。

对A级新生实行高起点、高难度、高标准的教学;对B级新生侧重英语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英语基本应用能力的训练。

通过英语讲座、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等多种言语交际形式,为一年级新生创造英语实践的环境。

3.革新英语教学手段。

培养培训能熟练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英语教学活动的英语教师。

推进师范专业英语教学现代化。

借助各种电教媒体向学生传输各种英语教学资源。

在英语课堂教学上,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借助各种电教媒体,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4.根据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的办学优势和特色,全面修订师范专业英语教学培养计划。

为高年级师范生开设任意选修课和专题研究课。

学生可根据教师公布的研究课题选择研究方向,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某项研究,以培养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增加英语教学实践课的量,包括英语教学的基本功训练与见习、英语教学设计与实习、英语毕业论文设计与撰写。

5.实施多样化的英语教学模式。

引入竞争机制,实施菜单式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需求自主选择教师编班。

6.采用不同的学习策略、方法和手段,包括:

新生入学时,给予英语学习策略,特别是资源策略、计划策略的指导;为学有余力的一年级师范生开设课外英语视听课、口语课,提供跨学科英语研究课程,使学生能自然用英语进行交流。

在课堂上,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为学生开辟更多语言实践机会和自主学习内容。

  注重师范生各种能力的培养1.英语教学和科研能力的培养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教学必须充分体现“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和“教学与研究并重”的思想。

一是通过搞课题研究,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本学科的发展趋势,明确科研的发展方向,学会如何确定课题,如何论证课题,如何申报课题,如何制定教学实验计划,如何进行具体的教学实验活动,如何结题,如何撰写各种类型的科研论文等。

鼓励他们亲身经历教学科研的全过程,并关注中小学英语教与学的热点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

二是通过广泛阅读有关英语教学理论和教学研究方法的论着,来增长英语教育理论知识,直接用于英语教学实践。

三是通过与中小学建立英语教育教学合作伙伴的方式,为解决某个英语“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研究活动。

四是通过理性思辨法针对某个实际问题进行理性思辨的实效研究。

五是通过完善师范生奖学金制度,变单纯的以学习成绩为主要内容的奖学金制度为学习成绩和科研相结合的奖学金制度。

鼓励更多的师范生和中小学英语进修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科研活动。

六是加强师范院校英语专业教师与地方英语教育研究部门的沟通与合作,改变省地市英语教研室、英语教学研究会与高等师范院校英语教学研究各自为战、相互脱节的现象。

积极协调各个英语教学部门的关系,鼓励高等师范院校英语教师积极参与和指导省地市英语教研室、英语教学研究会的研究活动;各省地市英语教研室、英语教学研究会也应当为高等师范院校英语教师在帮助中小学英语教师提高教学科研能力方面创造良好的环境。

2.有机衔接英语教学问题能力的培养第一,英语学习习惯衔接能力的培养。

英语教师应有意识地利用相互作用理论培养学生课前预习找出问题;课内认真听课,认真做笔记,积极思考,积极提问的习惯;课后整理笔记,完成家庭作业,及时复习,巩固提高的习惯;早上朗读,晚上默读的习惯;课前找出问题,课内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分析问题,课后思考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发现语法规则,独立归纳语法规则,自觉运用语法规则进行真实情景下的言语交际的习惯。

第二,英语学习内容衔接能力的培养。

小学英语教学内容通常是简单的日常情景功能对话,语法知识不多。

所以,学生步入初一、高一、大一之后,应当将入初一、高一、大一之前的英语学习内容系统地复习一遍。

这就要求师范院校英语教师了解和熟悉中小学英语教材的全部内容。

这样才能有效地教会学生如何有机衔接教学内容,避免学习内容重复而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受损的现象。

第三,英语学习兴趣衔接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的性格特征是对新鲜事物好奇、好动、好问,对好奇的事情容易产生兴趣和好感。

所以他们对与母语完全不同的英语会产生较大兴趣。

进入初一以后,这些性格特征以及对英语的兴趣依然存在。

学生到了高中之后,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又该如何保持呢?

为此,师范院校英语教师要把注意力放在如何激发、保持中小学学生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能力培养上。

这就需要师范院校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师范生学会如何把握好教材内容的趣味性,利用各种直观教具营造形象生动的语言交际情景,使中小学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学习英语,体验英语学习的趣味性,享受英语学习的乐趣。

第四,英语学习技能衔接能力的培养。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技能基本上是机械模仿,学生学习时只凭一时兴趣,缺乏主动性,视听说的活动多于读写的活动。

[11]所以,学生进入初一后,教师应当设法使学生的语言积累、语言的扩展和使用转化为以听说为主,逐步向视听说领先,读写及时跟上转化;从简单英语学习向内容较复杂的英语转化;从用三格练习本书写英语单词、字母、音标向不用三格本书写转化;从只用YES、NO的简单言语交际活动向用整句回答或用特殊疑问句的回答方式转化;从机械模仿向有意义的操练和真实情景中交际的活动方式转化;从学生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化。

为此,师范生应当在校期间,就要学会在不同学段、对不同对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英语教学技能能够自然得到转化,达到有机衔接。

第五,学习方法衔接能力的培养。

切实把握好高中、初中与小学英语教学内容的异同之处,是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有效解决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的关键。

为此,师范院校应当使师范生了解中小学英语教学的全过程。

高中、初中、小学英语教学是不同学段的三个方面。

这三个学段的英语学习内容、方法、手段都有密切的联系。

如果师范院校,特别是本科师范院校,一味强调所谓的“高品位、高起点”的教学,以为本科师范生主要是从事高中或初中英语教学,而忽视师范生小学等各个学段英语教学能力、方法、技能的培养,势必使师范生毕业之后,不能从整体上来考虑教学的内容、方法、策略和手段问题。

所以从课程设置上师范院校就很有必要考虑如何培养师范生根据不同学段的教学内容和对象进行教学衔接的能力等问题。

3.正确处理好师生之间关系能力的培养一是培养他们树立师生教学相长的思想,培养师生之间教与学的互动关系的能力。

二是注重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情感关系的培养。

教师要善于转换角色。

注重师生之间的角色定位。

通过情感教育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目的。

培养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探究性学习意识、相互合作的意识、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自主学习的意识。

三是培养学生构建一种新的友好合作的教与学的关系的能力。

4.注重对师范生进行因材施教、防止两极分化教学管理能力的培养中小学英语学习的特点是在中小学低年级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容易,但在高年级如何保持中小学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就比较困难。

例如,在小学5~6年级和初中2年级,部分学生由于受英语知识技能量增加的影响,产生对所学知识技能遗忘的现象是非常普遍的,由此而产生的两极分化现象是中小学英语教学面临的非常棘手的问题。

所以,在师范院校,无论是课程设置的管理,还是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都应当考虑如何培养师范生树立因材施教、防止两极分化的意识,如何根据中小学学生年龄、性格、性别、家庭、地域等方面的差异,培养他们从事因材施教,防止两极分化教学活动的组织管理能力。

建立适合于当代中小学英语教师继续教育新模式1.切实把好继续教育的教与学质量关破除只为文凭而学习或只为提高办学效益而从事教育活动的功利观念。

在继续教育过程中,既要抓好学历补偿教育,又要抓好英语教师素质的提高和能力更新的教育。

真正做到学历与学力、学习目的与教育目的、学习内容与教育内容协调统一。

2.建立继续教育过程中的教与学的竞争机制制定相应的继续教育政策的考评制度,规范继续教育行为,使中小学英语教师意识到在职继续进修学习的紧迫感,创造宽松的继续进修的学习气氛。

3.优化课程结构,让更多的课程尽量贴近中小学英语教学实际有意识地让广大中小学英语教师自己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课程,例如,对新英语课程标准的解读、对中小学英语教材理论的探讨和教材分析、国内外英语教学新方法的比较和运用等,从而促使广大英语教师根据新的情况,灵活地改变教学策略,调整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4.建立继续教育的“访学”教学模式以研究课题为线索,通过对中小学英语教学问题的研讨,提高在职英语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

有针对性地让更多的中小学英语教师积极参与到英语教学的课题申报、论证、实验、调查和讨论等研究活动之中。

有意识地通过科研来培养学习者的科研能力和探究意识。

让他们有机会通过进修学得科学研究方法,为提高中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提供更广阔的活动空间,也为高师英语教师了解中小学英语教学实际提供便利条件。

高师英语教师也应时刻关注国内外英语教学科研的发展趋势,注意英语教学的新动向、新理论、新方法。

紧密结合外国英语教学实际,不断更新英语知识、技能和教学理论,并用这些理论来指导中小学英语教学实践。

5.建立高师院校英语教师与中小学英语教师网络教学模式真正使多层次的学历补偿教育向更新能力的继续教育培训方向发展,使更多的中小学英语教师能通过网络技术与高师院校英语教师进行教学经验的交流、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的交流以及教学科研的交流。

6.建立“以老带新”的师徒科研进修模式,对新教师给予教学科研的指导通过本科师范院校培养使更多的教师获得教育硕士学位,以此来促进在职教师提高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

7.建立中小学英语教师继续教育与教育硕士学历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在继续教育的基础上,选拔学习成绩优秀、学习功底扎实、在中小学是教学骨干的英语教师到高等师范院校学习教育硕士研究生课程,成绩合格,并且通过论文答辩,授予教育硕士学位。

参考文献:

[1]林新事.英语教师教育理论贫困的症结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2,:

62—63.[2]崔晓明.对我国英语教学现状的思考和改革建议[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

76—77.[3]白秋梅,陈鸿雁.我国中学英语教学状况调查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

65—67.[4]庞华南,陆原安.消除误区,树立企业人才继续教育的发展观[J].广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

26—29.[5]王建华.关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思考[J].教育评论,1998,:

28—30.[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50,115—117,120.[7]庞红梅.中国英语教育发展[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

148.[8]王松美.中学英语教学动态专题[M].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87,194—196.[9]田贰国.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21,281—282.[10]温为辅,谢泽源.跨世纪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三点思考[J].中小学教师培训,1999,:

3—5.[11]章兼中.小学英语教育学[M].太原:

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35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