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课后题参考.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966751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92.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离课后题参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分离课后题参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分离课后题参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分离课后题参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分离课后题参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分离课后题参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分离课后题参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分离课后题参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分离课后题参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分离课后题参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分离课后题参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分离课后题参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分离课后题参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分离课后题参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分离课后题参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分离课后题参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分离课后题参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分离课后题参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分离课后题参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分离课后题参考.docx

《分离课后题参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离课后题参考.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分离课后题参考.docx

分离课后题参考

1.什么是绿色分离过程,实现的途径?

绿色分离工程是指分离过程绿色化的工程实现

途径:

对传统分离过程进行改进、优化,使过程对环境的影响最小甚至于没有

手段:

开发及使用新型的分离技术,利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充分考虑过程对环境的影响,以环境影响最小(或无影响)为目标,进行过程集成。

超临界技术,以无毒无害的超临界流体替代各种对人和环境有害的有机溶剂,膜分离技术是一种节能、高效、无二次污染的分离技术

2、化工分离技术的特性:

化工分离技术的重要性,多样性,复杂性缺乏基础物性数据

3、化工分离技术发展的特点1竞争促进了分离过程的强化

新装置和新工艺方法使设备小型化、能量高效化和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化工分离新技术

2耦合分离技术引起重视特点:

综合了两种分离技术的优点,可以解决许多传统的分离技术难以完成的任务;耦合分离技术比较复杂,设计放大比较困难

3信息技术推动了分离技术的发展:

信息技术在分离过程中的运用涉及到的热力学和传递性质、多相流、多组分传质、分离过程和设备的强化和优化设计

4根据国情,加速分离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总趋势:

多样化、精细化、洁净化(环境友好)

4、简述分离过程的集成化

1反应过程与分离过程的耦合,通过溶质与溶剂中的活性组分发生反应,提高传质推动力和液相传质系数,从而提高吸收率,降低能耗和设备投资

化学萃取:

溶质与萃取剂之间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催化)精馏:

反应与精馏结合,提高分离效率;同时,借助精馏手段,提高反应收率,膜反应器:

在反应的同时,利用膜的优良分离性能,选择性的脱除产物,从而移动化学反应平衡,提高反应的收率、转化率和选择性

萃取结晶:

加入有机溶剂使待结晶的无机盐水溶液中的一部分水被萃取出来,促进无机盐的结晶过程,吸附蒸馏:

气-液-固三相分离过程,同时利用吸附选择性高、能耗低的优点和蒸馏处理量大、设备较简单、工艺成熟的优点。

特别适用于共沸物和沸点相近物系的分离及需要高纯度产品的情况电泳萃取:

利用电场作用下,带电溶胶粒子(蛋白质)在萃取剂中泳动速度不同的性质,实现分离

(1)传统分离过程的集成,共沸精馏与萃取集成,

(2)传统分离过程与膜分离的集成,精馏与渗透蒸发的集成(3)膜过程的集成,超滤、反渗透与渗透蒸馏的集成

5、分离过程的种类与特性

分离剂是分离过程的推动力或辅助物质

能量分离剂ESA——机械能(重力、压力和离心力等)、热能、冷能、电能、磁能及超声波

质量分离剂MSA——包括溶剂、吸附剂、表面活性剂、酸、碱、化学反应物、过滤介质、助滤剂和膜等

功能:

提取、澄清或净化、浓缩、干燥和回收;极限程度=热力学;分离速率=动力学

分离过程:

借助一定的分离剂,实现混合物中的组分分级、浓缩(Concentration)、富集(Enrichment)、纯化(Purification)、精制(Refining)与隔离(Isolation)等的过程

扩散式分离过程——涉及物质从进料向一股产品流的扩散传递

非扩散式分离过程(即机械分离过程)——完成产品相的分离

扩散式分离方法分为平衡分离过程和速率分离过程

(1)蒸发、蒸馏和干燥等(根据挥发度或汽化点的不同);

(2)结晶(根据凝固点的不同);(3)吸收、萃取和沥取等(根据溶解度的不同);(4)沉淀(根据化学反应生成沉淀物的选择性);

(5)吸附(根据吸附势的差别);(6)离子交换(用离子交换树脂);(7)等电位聚焦(根据等电位pH值的差别);(8)膜分离(超滤、反渗透、渗析等)、场分离(电泳、热扩散、气体扩散等)(根据扩散速率差)

机械分离方法:

(1)过滤、压榨(根据截留性或流动性差异)

(2)沉降(根据密度或粒度差)(3)磁分离(根据磁性差)(4)静电除尘、静电聚结(根据电特性)(5)超声波分离(根据对波的反应特性)

6、分离方法的选择要考虑的那几方面的因素

1.混合物的相态:

1均相混合物的分离2非均相混合物的分离

固液系统,液液系统,气液系统,固气系统,气气混合物,固固混合物

2.混合物颗粒的聚凝或絮凝性

3.颗粒床的可压缩性;助滤剂:

硅藻土、活性炭和锯屑

4.混合物的粘度:

降低粘度—升高物料温度或在物料内添加酶

5.混合物固体颗粒的浓度

6混合物颗粒粒度及两相密度差

1、简述精馏分离工程的特点,并说明精馏学科要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局限性所在

(1)系统工程性强,传递机理复杂

(2)分析方法和测试手段要求独特(3)设备放大效应严重

(4)设备中气液两相混合物流体流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约束条件(5)塔板或填料上气体分散相和连续相液体流型的多样性

发展出能够比较准确表示过程传递的理论预测方法,精馏学科目前仍处于半经验阶段

原因:

过程本身的复杂性,理论和实验研究手段的不充分,均依赖于数学、物理等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

2、目前精馏过程传质动力学的研究水平及精馏过程的强化途径

研究水平:

在精馏过程中最基本的气液传质单元是气泡,气泡两侧的流体在界面附近不断进行蒸发和冷凝两种相变过程;气泡在连续相流体中的运动,和传质均具有时空动态变化特性,现有的理论模型均未考虑两相结构的特点及其动态变化与两相传质的相互影响困难:

液相扩散系数的测量和理论研究方法,与气体和固体中的扩散相比仍然很不成熟;组分穿越界面进行传输时,界面附近各组分的浓度场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或界面传质动力学行为与传递组分的性质直接相关;气液两相之间的传质过程本身同时伴有熵增和负熵两过程,界面处分子的相变对于气泡表面和邻近流体的物性影响较大,其中表面张力和粘度的温度效应显著,故直接关系到动态扩散行为

发展动向:

以液相为连续相的气泡和气泡群传质动力学的研究,开发尺度微型化的测试手段,即在微秒或毫微秒时间间隔内,对各种细小尺寸气泡和液滴周围发生的瞬时传质和传热,以及界面上组分的相变过程进行动力学测量研究,建立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精馏传质理论

措施:

大功率的固体脉冲激光器对体系内部发生的传递过程进行瞬态全息干涉计量

非平衡热力学、耗散结构理论和协同论可对涉及的界面分子相变传递、对整个系统内组分之间的传递行为、流体流动状态与体系内基本传递单元(例如泡滴)的形态变化(包括聚并和分裂)三者之间的动态耦合关系加以描述

强化:

1通过改进设备结构2引入质量分离剂(包括催化剂、反应组分、吸附剂、无机电解质等)提出的各种耦合精馏技术;3引入第二能量分离剂(如磁场、电场和激光)

3、简述平衡级与非平衡级模拟计算的主要不同点

物性数据

设备描述

平衡级模型

相平衡和焓

级数及各进料和出料的位置

非平衡级模型

相平衡和焓、密度、粘度、摩擦系数、界面张力、表面积、扩散系数、导热系数、传热及传质系数

级数及各进料和出料的位置、不同部分塔板的数目、塔径、板间距、溢流管的结构、孔径、传质面积、堰的高度等

隔板精馏:

三元混合物分离,采用传统的简单塔分离流程需要2个精馏塔

侧线采出的精馏塔只适用于组成在一定范围内的物系分离,通常不能满足组分分离要求

隔板精馏塔是利用隔板把塔中间分割为2部分,进料侧相当于预分离器,另一端相当于主塔

适用范围:

(1)中间组分B的质量分数超过20%,特别是进料中B组分含量较高,轻、重组分含量相当的物系

(2)常规两塔操作压力相同。

由于采用DWC分离3组分混合物是在同一塔设备内完成,故整个分离过程的压力不能改变。

若压力需要改变,则DWC不再适用,应采用常规的两塔精馏。

(3)塔顶塔底温差最大

简捷法(群法)计算:

①根据工艺条件及工艺要求,找出一对关键组分②由清晰分割估算塔顶、塔釜产物的量及组成③根据塔顶塔釜组成计算相应的温度、求出平均相对挥发度④用Fenske公式计算Nm,5用Underwood法计算Rm,并选择适宜的R⑥确定适宜的进料位置

⑦根据Rm,R,Nm,用Gilliland图求理论板数N迭代法:

利用物料的气—液相平衡关系和操作线方程联立得到提馏段和精馏段的迭代方程;由塔釜液相组成开始,逐板算出提馏段、精馏段各块塔板的液相组成直至分离操作所需的理论塔板数

4、要开发一个精馏塔模拟计算的严格算法,需对哪几点作出选择和安排①开发前的准备:

构成一个精馏塔模拟计算的算法。

必须对下列三点作出选择和安排1)迭代变量的选择2)迭代变量的组织3)一些变量的圆整和归一的方法以及迭代的加速方法

5、会推导三对角矩阵法、流量加和法的ME方程和说明其计算原理

三对角矩阵法之—泡点、露点法

①计算原理:

在初步假定的沿塔高温度、汽、液流量的情况下,逐板地用物料平衡(M)和汽液平衡(E)方程联立求得一组方程,并用矩阵求解各板上组成。

用S方程求各板上新的温度。

用H方程求各板上新的汽液流量。

如此循环计算直到稳定为止。

流量加和法(SR法)解ME三对角矩阵方程求出组分流率或组分流率加和得到和,再用H圆整校正温度。

用这一顺序为计算方便,独立变量取用各板之组分流率代替,相应的衡算式的形式也要有所改变。

对含有大量不凝气、组份沸点非常宽的吸收塔,气体组份基本留在气相,L和V的变化主要取决于较重组份的溶解量——将导致两相组成有相应的变化,而各板温度的变化则将主要取决于所释出的吸收热量。

因此对这类系统宜用ME方程校正VL;而由H方程校正T

矩阵求逆法1求物平系数矩阵A的逆矩阵重复C次便可求得各板液相中各组份的组成2.将xij圆整后进行泡点计算,求定各板新的温度T,K3.计算各板汽、液相焓H,h4平系数矩阵H的逆矩阵并由计算各板新的汽相流量V5.按新的T,V,K返回1行下一轮迭代计算如此重复直至达到收敛精度要求为止

6、说明松驰法的计算原理并写出松驰法的基本方程

松弛法:

开发思维:

精馏塔的开车

①松弛法的基本方程原理:

定态向稳定态变化的过程中,对某一时间间隔内每块塔板上的物料变化进行衡算;定塔内为恒摩尔流率,每块板均为理论板,并假定无侧线采出和热量交换,则在不稳定态时,在每个时间间隔内必有累积现象发生。

积量=进入量—排出量

基本方程:

F为进料量,若各板的存液量相等,各板的松弛系数也可取等值,但对不同组分有时可用不同的松弛系数值

1、间歇萃取精馏有几种类型,画出简图并加以说明

常规间歇萃取精馏过程中,由于萃取剂在回收之前需要存储在再沸器中,再沸器的体积很大.改进:

用带有中间储罐的间歇精馏塔进行萃取精馏操作即被分离的物料一次加入到中间储罐中,蒸馏开始后,可以同时在塔顶得到易挥发组分,在塔底得到难挥发组分挥发度居中的组分不断在中间储罐中累积并最终得到纯度较高的产品图说明:

D,xd——分别是塔顶馏出物的馏出速率和组成;

E,xe——分别是溶剂的加入速率和组成;

B,xb——分别是塔底馏出物的馏出速率和组成

连续萃取精馏:

塔个数多,设备投资大;丁二烯反复汽化和冷凝,能耗较大

2、萃取精馏的主要缺点是什么,目前的主要改进方向。

缺点:

溶剂比大,导致生产能力提高遇到困难,且过程能耗大,措施:

采用高效新型的塔板内构件,是提高萃取精馏塔生产能力的有效策略。

研究:

从“流”即萃取精馏流程安排、萃取精馏塔的塔板结构和“场”即分离剂或溶剂的选择出发

3、溶盐精馏与加盐萃取精馏的主要不同点是什么?

溶盐精馏的优点

(1)盐完全不挥发,它只存在于液相,在塔内全部向下流动,并在底部产品中流出

(2)盐使组分相对挥发度改变的效果好,有时比用液体分离剂的效果好的多

缺点:

盐的溶解和回收后循环输送等比较困难,在输送时会堵塞管道,给工业生产中带来极大的困难,限制了它的应用。

恒沸蒸馏特点:

加入的第三组分必须与原溶液中一个或二个形成恒沸物萃取精馏缺点:

溶剂量太大,溶盐蒸馏盐的回收十分困难利用溶盐萃取剂效果好的优点,改进萃取精馏剂效果差的缺点,利用萃取精馏溶剂是液体回收循环方便,工业上易于实现的优

点,来克服溶盐蒸馏时盐是固体回收输送困难等缺点,提出加盐萃取蒸

4、怎样测定含盐体系全浓度下汽液平衡的数据。

汽液平衡的测定是在汽液平衡釜中进行,对接近恒沸的叔丁醇水溶液在无乙二醇、有乙二醇以及有乙二醇加各种盐的条件下测定叔丁醇水的相对挥发度

溶剂与含盐溶剂对叔丁醇—水相对挥发度的影响,测定全浓度下汽液平衡的数据

式中α12S为加入含KAc的乙二醇溶液时叔丁醇对水的相对挥发度;α12为不加溶剂时叔丁醇对水的相对挥发度;x2为溶液中水的摩尔分率(脱溶剂基)

5、举例说明利用精馏来促进反应的反应精馏和利用反应促进分离的反应精馏过程。

可逆反应1利用精馏来促进反应的反应精馏乙二醇+氢氧化钠乙二醇钠+水

利用精馏方法不断除去沸点较低的水份,使可逆反应向生成乙二醇钠的方向进行,在乙二醇钠过量的情况下,可以得到含水很少的乙二醇钠溶液,然后用乙二醇钠溶液作萃取剂分离有机溶剂中的水,生成乙二醇和NaOH,从而除去水

2利用反应促进分离的反应精馏

如英国的Wilbur提出的利用异丙苯钠(IPNa)从间二甲苯中分离对二甲苯的金属反应精

以上三个可逆反应平衡常数不同,可以通过反应精馏实现间位和对位二甲苯混合物的分离

6、对形式的反应精馏,要实现反应精馏各组分相对挥发度应有怎样的排列顺序,给出反应精馏流程

流程图(b)适于反应

各组分相对挥发度的顺序为

由于反应物分别在接近塔的两端加入,反

应区域比较大,反应停留时间较长,因此反应收率高

7、目前用于均相反应精馏过程模拟计算有那几种方法

平衡级(l)方程解离法,三对角矩阵法

(2)松弛法是用非稳态方程来确定稳态解的一种方法。

(3)同时校正法(4)其它计算方法。

非平衡级

(1)解离法

(2)联解法

1、根据膜分离过程的唯象方程,给出三种以上膜分离过程的渗透通量,并加以简单的说明。

膜分离过程中的物质迁移现象是一种不可逆的传质过程。

所有的物流量与所有的驱动力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常用不可逆过程的线性唯象方程式来描述:

毛细孔流动模型通过膜的水的渗透通量表示:

Jw=A(ΔP-Δπ)式中:

Jw为溶剂的渗透通量或渗透速率,kmol/m2.s;Δπ为膜两侧溶液的渗透压差,Pa;ΔP为膜两侧压力差,Pa;A为纯水的渗透系数透过膜的溶剂通量与压力差成正比;在操作压力ΔP不变时,由于料液侧溶质浓度增加,引起渗透压增高,使净压力ΔP-Δπ减少,也会引起溶剂通量降低

溶质的渗透通量用通过膜的分子扩散方程表示

溶剂透过膜的通量微滤

Rm为膜的阻力RC为膜上沉积物的阻力,与颗粒的沉积液模种类;支撑型液膜乳化型液膜

2、反渗透和超滤过程的浓差极化现象那个更严重,为什么?

两种分离过程的分离机理是否

超滤更严重,超滤处理的是大分子溶液,由于溶液中大分子不断地被截留,逐渐累积在膜表面上,导致浓差极化现象较反渗透严重;反渗透,分有孔膜和无孔膜,反渗透机理:

孔模型,溶解扩散模型,优先吸附一毛细孔流动模型等孔模型,就是筛分原理,

由醋酸纤维素等高度有序的亲水性高分子材料制成的膜,与无机盐的稀水溶液接触时,水被优先吸附于膜的表面,形成纯水层,无机离子受到排斥,不能进入纯水层,离子的价数愈高,受到的排斥力愈强。

超滤膜对大分子的截留机理主要是筛分作用,决定截留效果的主要是膜的表面活性层上孔的大小与形状,膜的物化性质对分离特性影响不大

影响反渗透过程的渗透通量的因素:

操作压差;温度流量速率,料液的浓缩程度,膜材料与结构.

3、电渗析中有几种物质传递过程

(1)同性离子迁移:

指与离子交换膜上固定离子电荷符号相同的离子通过膜的传递,与膜的选择性有关,迁移量一般很小

(2)反离子迁移:

指与聚合物链上固定离子的电荷相反的离子的迁移(3)水的渗透:

随着电渗析的进行,淡水室的水含量逐渐增加,使其化学位升高,致使淡水室的水向浓缩室渗透(4)电解质的渗析:

由于浓缩室中电解质的浓度大于淡水室的浓度,促使由于浓度差使电解质由浓缩室向两侧淡水室渗透

(5)水的解离:

由于浓差极化,淡水室的水解离成H+和OH-,向两侧浓缩室渗透(6)水的电渗析:

由于离子的水合作用,在反离子迁移和同性离子迁移时,会携带一定的水分子透过膜

(7)压差渗透:

当膜的两侧产生压差时,溶液将由压力大的一侧向压力小的一侧渗透

4、什么是电渗析过程的浓差极化现象,其危害是什么?

如果阴离子通过阴离子交换膜的迁移数()是1.0,而阴离子通过溶液的迁移数()是0.5,这时溶液中的阴离子电迁移量仅为膜内阴离子电迁移量的一半;假设流过系统的电流密度为i,并且流经膜内的电流密度与流经溶液的电流密度相等,则阴离子的迁移量将产生亏量,在滞流层内出现浓度差.危害①极化时淡化室膜面附近的离子浓度比溶液主体的浓度低得多,将引起很高的极化电位②当发生极化时,淡化室阳膜侧的水离解产生的H+离子透过阳膜进入浓缩室,使膜面处呈碱性,易在阳膜面上形成CaCO3或Mg(OH)2沉淀

③浓差极化使水离解,产生的H+与OH-代替反离子传递部分电流,使电流效率降低

④由于浓差极化将引起溶液电阻、膜电阻以及膜电位增加,使所需操作电压增加,电耗增大

5、给出制取高纯水的方法

反渗透与电渗析的分离

7、简述液膜分离的四种机理,什么是逆向迁移和同向迁移

四个图1待分离的不同组分透过液膜的渗透系数(即在膜中的溶解度和扩散系数)的不同来实现2在液膜内相添加一种试剂R,它能与料液中的迁移物质C发生不可逆化学反应并生成不溶于膜相的物质P,使渗透物C在内相中的浓度为零,保持C在液膜内外两相有最大的浓度梯度,以促进C的传递达到从料液相中分离C组分的目的3在膜相中加入一种流动载体R1,料液中的D组分在膜相/连续相的界面上与R1反应,生成中间产物P1,P1在浓度差的作用下扩散至膜相的另一侧,在膜相/内相界面上与内相试剂R2发生反应,生成不溶于液膜的物质P2并使R1重新还原并释放至膜相中,藉浓度梯度作用扩散返回至膜相/连续相界面一侧,R1在整个传递过程中没有消耗仅起了载体的作用4具有萃取和吸附的性质,料液中的悬浮物为膜相吸附或有机物为膜相萃取,从而实现分离的目的反向迁移,供能物质与被迁移的溶质流向相反(a)外相中的Cu2+扩散至膜界面1

(b)膜相中的络合物CuR2在浓度梯度的作用下由界面1向界面2扩散;

(c)在界面2,CuR2发生解络合反应

(d)复原后的载体在浓度梯度的作用下由界面2向界面1扩散,重复进行反应(a)过程

8

同向迁移,供能物质与被迁移的溶质流向相同,液膜中含有非离子型流动载体时,它所迁移的溶质是中性盐,即载体与阳离子选择性络合的同时又与阴离子络合形成离子对而一并迁移,此迁移过程称为同向迁移,由此可见:

Cl-是此过程的供能离子,它与被迁移离子K+的运动方向相同,故称为同向迁移。

此迁移过程与生物膜的同向迁移相类似8、画出利用搅拌槽的乳状液膜连续萃取过程的流程

10、推导液膜分离双膜理论模型,指出的表达式。

对厚度为L的膜,当渗透组分在膜两侧浓度差为ΔC时,组分透过膜的渗透速率方程为:

式中单位时间内通过已知膜面积的组分量A液膜的总表面积;L液膜的厚度;

ΔC膜两侧的组分浓度差;D液膜的传质系数。

假定液膜的总表面积A正比于乳液体积Ve,液膜厚度L正比于油内比(ROi)

对于间歇操作,将上式积分作~t图,由直线斜率可以计算出D·

G1、G2、Gc分别表示原料液、母液中溶剂的质量和结晶体的质量kg;

Gw表示结晶过程中蒸发出去的溶剂的质量kg;

分别表示原料液及母液中溶质的比质量分率(kg溶质/kg溶剂)

表示溶质的分子量M与晶体水合物的分子量Mc之比

总物料衡算

例:

一台葡萄糖连续结晶器每小时处理料液200kg,进料温度363K,葡萄糖含量为84%(质量);葡萄糖结晶体及母液离开结晶器的温度为313K,若母液与晶体在结晶器内达到相平衡、没有水分自结晶器汽化,葡萄糖结晶纯度近似看作l00%,试求葡萄糖结晶的产量及葡萄糖的结晶率,并讨论这样的工艺是否合理?

解查得313K时葡萄糖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80g/100g水,其质量百分含量为

结晶产量

结晶率

降温至293K时溶解度为60g/100g水,结晶率为88.6%

从二氧化碳的Pr和ρr图说明恒温超临界萃取的原理。

从二氧化碳的温度-密度图。

在临界点附近密度对压力和温度变化是非常敏感的,很小的压力和温度的变化都会引起密度和溶解能力的极大改变。

过高的体系压力对流体的密度变化影响不是很大。

在等压条件下,通过改变过程的操作温度可实现溶质与溶剂的分离,萃取了溶质的超临界流体经加热升温使萃取剂与溶质分离,由分离槽下方取出溶质。

作为萃取剂的气体经降温升压后送回萃取槽使用。

二氧化碳作为抽提溶剂时的特征:

(1)密度接近液体,粘度比液体低,接近气体,扩散能力约为液体的100倍

(2)临界压力和临界温度较低(3)通过压力、温度的简单调节,可以使它的密度发生高低变化,具有良好的分离选择性(4)可以在较低温度下进行操作,同时它又是惰性气体,被萃取物很少发生热分解或氧化等变质现象,特别适合于热不稳定物质和天然物质的分离(5)不燃、无毒、无味无臭,特别适合于食品成分的分离(6)不存在溶剂残留问题

(7)容易取得、价廉二氧化碳的超临界特性

在SFE中,选择操作温度要较流体的临界温度高出10~100℃。

操作压力要较流体的临界压力高出5~30MPa

SCF的溶解能力和选择性:

物质在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解度C与超临界流

体密度ρ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

式中m为正数,溶解度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而常数值和m值与所用萃取剂及被萃物质的化学性质有关选用的超临界流体与被萃物质的化学性质越相似,对它的溶解能力就越大

固体在SCF中的溶解度

SCF具有接近液体的密度,溶质与萃取溶剂分子之间具有比较大的相互吸引力,因此B12有很大的负值,增强因子也就很大所以SCF要比临界温度低的气体具有更大的溶解能力

溶解—结晶的相平衡关系

溶解度曲线过饱和与结晶关系

 

什么是低碳经济,说明与分离工程的联系

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和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

低碳经济以应对碳基能源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为基本要求,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目的。

低碳经济的实质在于提升能效技术、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以及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等,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维持全球的生态平衡。

因此,低碳经济是一种从高碳能源时代向低碳能源时代演进的经济发展模式。

一般认为,低碳经济具有两个基本特征:

1、低碳包括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在内的整个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低碳化,目标指向将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尽可能降低直至实现零排放,由此获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效益;2、低碳同时也是包括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在内的整个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能源消费生态化,以此形成低碳能源甚至无碳能源的国民经济体系,确保整个经济社会的清洁发展。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为了获取能源不得不大量消耗化石燃料,致使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不断积聚和升高,引发全球气候变化异常等重大环境问题,这其中包括海平面上升可能淹没某些岛屿国家、生物多样性减灭、农业耕作方式的改变等等。

气候变化甚至还会影响到人类的健康状况,如大气臭氧层的破坏导致紫外线增加而引发的皮肤癌等等。

国外已有学者将气候变化列为全球危机之首,需要世界各国共同面对,寻求全球性的解决办法。

溶盐精馏与加盐萃取精馏的主要不同点是什么?

溶盐精馏是在原料液中加入第三种组分—盐,利用盐效应使原来的两种组分的相对挥发度显著提高,从而可用普通精馏的方法使原来相对挥发度很小或者形成恒沸物的体系分离。

但由于盐的回收十分困难,且循环使用中固体盐的输送加料及盐结晶引起堵塞、腐蚀等问题。

而萃取精馏是加入的新组分不和原物系中的组分形成恒沸物,只改变组分间的相对挥发度,而其沸点比物系中其它组分的沸点高,从精馏塔的塔釜引出。

一般萃取剂的用量为60%-80%。

把盐加入到萃取精馏的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