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仿句分类整理之情感精选五套中考模拟卷.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966897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95.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仿句分类整理之情感精选五套中考模拟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中考语文仿句分类整理之情感精选五套中考模拟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中考语文仿句分类整理之情感精选五套中考模拟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中考语文仿句分类整理之情感精选五套中考模拟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中考语文仿句分类整理之情感精选五套中考模拟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中考语文仿句分类整理之情感精选五套中考模拟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3页
中考语文仿句分类整理之情感精选五套中考模拟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3页
中考语文仿句分类整理之情感精选五套中考模拟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3页
中考语文仿句分类整理之情感精选五套中考模拟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3页
中考语文仿句分类整理之情感精选五套中考模拟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3页
中考语文仿句分类整理之情感精选五套中考模拟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3页
中考语文仿句分类整理之情感精选五套中考模拟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3页
中考语文仿句分类整理之情感精选五套中考模拟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3页
中考语文仿句分类整理之情感精选五套中考模拟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3页
中考语文仿句分类整理之情感精选五套中考模拟卷.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3页
中考语文仿句分类整理之情感精选五套中考模拟卷.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3页
中考语文仿句分类整理之情感精选五套中考模拟卷.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3页
中考语文仿句分类整理之情感精选五套中考模拟卷.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3页
中考语文仿句分类整理之情感精选五套中考模拟卷.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3页
中考语文仿句分类整理之情感精选五套中考模拟卷.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3页
亲,该文档总共6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仿句分类整理之情感精选五套中考模拟卷.docx

《中考语文仿句分类整理之情感精选五套中考模拟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仿句分类整理之情感精选五套中考模拟卷.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语文仿句分类整理之情感精选五套中考模拟卷.docx

中考语文仿句分类整理之情感精选五套中考模拟卷

2019年中考语文仿句分类整理之情感

情感

1、友谊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家是休养生息的港湾,让人流连忘返;

童年是五彩缤纷的梦,让人魂牵梦绕;

家是情感栖息的圣地,让人牵肠挂肚;

童年是让奇思妙想的欢乐谷,让人心驰神往。

家是游子期盼的温柔乡,让人不思量,自难忘;

童年是赤子之心的温床,让人神清气爽。

2、续写语句与前文标有横线的部分语意相连,且句式相同。

激情是灿烂的花朵,芳香四溢,沁人心脾。

但若不精心培育,花儿就会枯萎。

激情是跳动的火焰,熊熊燃烧,热气逼人,但若不添柴加油,火焰就会熄灭。

激情是翻腾的大海,汹涌澎湃,巨浪滔天,但若不乘风破浪,大海也会窒息。

激情是蔚蓝的天空,空明澄碧,霞光万里,但若不荡涤尘埃,天空也会污浊。

激情是迅猛的箭,百步穿杨,势不可挡,但若不选准目标,箭也会虚发。

3、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炼了你的心态;

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双腿;

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智慧;

感激蔑视你的人,因为他觉醒了你的自尊;

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会了你的独立;

感激嫉妒你的人,因为他启迪了你的宽容;

4、我们用友谊写一本书,一本厚厚的书。

在书里:

友谊如珍珠,我们共同穿缀,联成一串串璀璨的项链;

友谊如彩绸,我们共同剪裁缝制成一件件绚丽的衣衫;

友谊如花种,我们共同播撒,培育出一个个五彩的花坛;

友谊如油彩,我们共同调色,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25分)

1.根据课文默写并写出相应的作者或篇名。

(10分)

(1)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

(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

(4),天涯若比邻。

(王勃《》)

(5),一览众山小。

(《望岳》)

(6)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7)杜牧《泊秦淮》诗中抒发兴亡之感的句子是,

2.根据拼音写汉字。

(3分)

(1)qiè()意

(2)杀lù()(3)浮想联piān()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布鲁塞尔大广场四周的建筑物的建筑风格迥异,使人有宛如置身于中世纪之感。

B.她自诩精通英语,却连一篇短文都翻译不好。

C.清明小长假期间,沪宁高速常州段发生了危言耸听的连环车祸,场面惊人。

D.面对难题时换个角度想想,也许就会豁然开朗。

4.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A.会天大雨适逢,恰巧遇到B.法皆斩按照法律

C.今亡亦死逃亡D.等死等待

5.下列关于名著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惟一的一本回忆性散文集,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

B.唐僧师徒途径火焰山,悟空向罗刹女借芭蕉扇,她误以为其丈夫牛魔王被悟空打死,一扇将悟空扇到五万里外的灵吉菩萨处。

C.杨志押送生辰纲去往东京,在黄泥冈被晁盖等人用混有蒙汗药的酒麻倒,眼睁睁看着生辰纲被劫走。

D.《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著名小说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主人公汤姆·索亚天真活泼、敢于探险、追求自由、不堪忍受束缚个性、枯燥乏味的生活,幻想干一番英雄事业。

6.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3分)

晁盖道:

“黄泥冈东十里路,地名安乐村,有一个闲汉叫做‘白日鼠’白胜,也曾来投奔我,我曾赍助他盘缠。

”A道:

“北斗上白光,莫不是应在这人?

自有用他处。

”刘唐道:

“此处黄泥冈较远,何处可以容身?

”A道:

“只这个白胜家,便是我们安身处。

亦还要用了白胜。

”晁盖道:

“我等还是软取,却是硬取?

”A笑道:

“我已安排定了圈套,只看他来的光景。

力则力取,智则智取。

我有一条计策,不知中你们意否?

如此如此。

”晁盖听了大喜,颠着脚……A道:

“休得再提。

常言道:

隔墙须有耳,窗外岂无人。

只可你知我知。

以上文段中的A是《水浒传》中的哪个人物?

选文表现了这个人物的什么特点?

请写出这段文字出自哪个情节?

二、阅读与赏析(共45分)

(一)(14分)

秦禾刻诗

秦禾者,字如农,无锡人也。

高祖观,以文名冠天下,苏门四学士也。

嘉靖①二十三年乃第,知武康县,累功擢南京工部主事,后迁金华府知府,调永昌,卒于任。

公操守颇有古贤之风,为政廉仁,数十年无所取于民,不受竿牍②。

客至,去,题其馆壁曰:

“爱民如子,嫉客若仇。

”尝捐俸请托,免武康修河夫五百名,百姓不知也。

值岁荒,饥馑遍地,公开仓赈济,或阻之。

曰:

“俟上峰文檄至,民无孑遗③。

有谴,吾自任之。

”遂发谷数千石,活万余人。

长肆力为古文词,其诗作颇有孟郊沉郁之致。

孟郊,字东野,湖州武康人,清寒终身,为人耿介。

其为诗也,悟道伤心,多写世态民瘼,有“郊寒岛瘦”之誉。

然所传者不多,佳作多亡佚。

公惜之,于武康遍访东野遗作,终得宋本《东野集》十卷,亲刻之。

迨④公内转还朝,身无长物,负笈而去,唯一箱《东野集》,将以赠亲故。

乡梓皆伏公之高义,遂树“武康令锡山秦公遗爱碑”,表公贤劳,永志不忘。

【注】①嘉靖:

明世宗年号。

②竿牍:

竹简为书,指书信,这里特指请托信。

③孑遗:

遗留。

④迨:

等到。

7.下列句子中的“于”与“于武康遍访东野遗作”中的“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B.苛政猛于虎也

C.每假借于藏书之家D.达于汉阴

8.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秦禾在嘉靖年间考中进士,到多地做过知县、知府等地方官。

B.第二段介绍秦禾勤政爱民的事例,既有正面描写,又有侧面描写,多角度展现了一个体恤民情、敢于担当的廉吏形象。

C.武康百姓为秦禾树碑立传,一方面是因为他为政廉仁,另一方面也因为他为抢救孟郊诗作作出了巨大贡献。

D.秦禾勤政之余,酷爱诗文创作,凭借着和孟郊接近的诗风而名扬天下,位列“苏门四学士”之一。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①知武康县 知:

②活万余人活:

③乡梓皆伏公之高义 伏:

④永志不忘志:

10.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长肆力为古文词,其诗作颇有孟郊沉郁之致。

(2分)

译:

(2)负笈而去,唯一箱《东野集》,将以赠亲故。

(2分)

译:

(二)(4分)

题龙阳县青草湖

〔元末明初〕唐温如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①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②,满船清梦压星河。

〔注〕①湘君:

传说舜南巡死后为湘水男神,称湘君。

②天在水:

天上的银河映在水中。

11.

(1)请描绘“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句所呈现出来的画面。

(2分)

(2)请联系“满船清梦压星河”全句的意境,赏析句中“压”的妙处。

(2分)

(三)(9分)

君子知“怕”

①朋友是个小心谨慎的人。

生活中,家里没人他从不让家用电器工作,怕引发火灾;晚上睡觉他一定会关掉煤气,怕发生泄漏;上街绝对遵守交通规则,怕出现意外。

工作中,他遵章守纪、秉公办事,怕一不留神成为阶下囚。

  ②我非常赞赏朋友的做法,因为他知“怕”。

其实,小到个人,大到国家,不都应该心存畏惧吗?

  ③个人应该懂得畏惧。

孔子说:

“君子有三畏:

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天命就是老天爷赐予的命运;大人是指有地位、有号召力的人;圣人之言,是指古往今来那些道德高尚的人所发表的言论。

孔子所说的“君子三畏”是否适用于今天的社会生活,我们姑且不去讨论,但对于他“人要知畏惧”的主张,我双手赞成。

在现代社会,我觉得人应该“怕”的至少有两种:

一是应该“怕”法律,就是要遵守基本的法律与规章制度,用古人的话说,叫“畏法度”;二是应该“怕”道德,也就是那些虽不违法,但明显违背社会道德、会被人戳脊梁骨的事绝对不做。

那些因为图一己之欲、逞一时之快而无视法律和道德的人,当他们为自己的“无所畏惧”痛悔不已的时候,不也正是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吗?

  ④不仅个人要学会知道“怕”,一个国家也是如此。

许多国家都经历过苦难和挫折,人民曾经深受其害,国家的文明进程也大大受挫。

有的国家不知“怕”,对过去的苦难和挫折毫不上心,总是好了疮疤忘了疼;有的国家却总是“怕”着,生怕类似的悲剧重演,因而他们总是居安思危,充满忧患意识。

1845年,一种卵菌登陆爱尔兰岛,使得全岛土豆减少三分之一,灾荒一直持续到1852年。

这场大饥荒使爱尔兰人口锐减20%至25%。

爱尔兰人没有忘记这场苦难,他们在首都街头竖起了大型的纪念雕塑,其中一组饥民的群像栩栩如生,那哭天喊地的表情时刻提醒人们不能忘记历史。

在罗斯康芒郡的一座庄园里设立有大饥荒博物馆,里面有关于这场饥荒的最完整的收藏。

爱尔兰的史学家和文学艺术家更没有忘记这场大饥荒,关于这场饥荒的著作、论文、文艺作品如潮喷涌。

生活是公正的,像爱尔兰这样知“怕”的国家,在灾难来临的时候往往有备无患,因而幸运地躲避了后来一些灾难性的意外事件。

  ⑤中国人一向讳言“怕”,在一些人看来,说自己“怕”,就等于承认自己怯懦,其实这完全是误解。

一个人知道必要的“怕”,他才可能去做好人、善人,去做君子;一个国家知道必要的“怕”,它才会将各种社会规则和保障体系设计得很完备,使之成为全体公民温暖、快乐的命运共同体。

12.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第④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

有何作用?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请简述第③段的论证思路(4分)

答:

(四)等待那只手(18分)

①老头没睡,还在用眼睛的余光悄悄地打量我。

②我知道他在等待下手的机会。

我也没睡。

③走南闯北这么多年,这一点苗头我还是看得出来的。

于是我暗自后悔:

要是不贪图那个懒觉,早二十分钟起床就能买到卧铺票,何至于胆战心惊地和一个老家伙这么对峙着?

④很显然,那老头比我还有经验。

因为刚才上车一落座,他竟然目不斜视地看着我,微笑着说:

“你长得很像我儿子。

”中/华-资*源%库

⑤我在心里冷笑了一声,因为我穿西服、打领带,抱着笔记本电脑,身边还有个寸步不离的密码箱,我就像你儿子?

嘀咕完之后,我顺便瞅了瞅他:

灰旧夹克、两天以上没刮的胡茬、与他的年龄极不相称的炯炯双眼。

⑥于是我没吭声,连头都没点,假装没听见。

他讪讪地笑了笑说:

“我三年没见着他了,只是偶尔听到他的声音。

⑦我轻轻打了个冷颤。

如果我的判断没错的话,这老头是个很难缠的对手,配得上老奸巨猾这个词。

⑧东奔西走,和这个行当的人打交道多了,有输有赢。

但一开始就这么跟目标套近乎的,他是第一个。

所以,我又瞅了他一眼。

我也有两年没跟父亲照面了,虽然我也偶尔给他打打电话、寄些钱。

中/华-资*源%库

⑨我的预感没错,夜里车厢的人大都睡了,他却没有。

其实即便没有这种预感,我也不会睡着的,我早已练就三昼夜不合眼也神智清醒的功夫。

这是经验,也是饭碗。

况且我怀里还有张支票,这是分公司这个季度的费用。

寸步不离的密码箱不过是个道具,里面是几件换下来的内衣。

我知道这老头是看得出来的,他那一脸的沧桑就是证明。

所以我能做的,只有保持清醒和谨慎,然后,静静地等待那只手。

⑩我躲在外套里观察他。

硬座车厢的空调像是从里往外倒抽热气似的。

我一直紧绷着肌肉,竖立起来的汗毛蹭着毛衣,身上痒痒的。

时间久了,牙齿还开始打起架来,不知是真冷还是因为我太紧张。

⑪他一直看着窗外,车窗外面黑灯瞎火,亏他有这份耐心。

于是我有些恍惚,冲着他这份镇定劲儿,到底我和他哪个是猎手,哪个是猎物呢?

⑫他动手了。

他用右手理了理头发,那烟灰色的头发其实不乱。

我观察过他那只右手,中指和食指几乎一般长,白皙瘦削,皱纹少得和他的年龄一点儿也不相符。

他的骨节小得很,中指第一个关节处还有淡黄的烟熏色,看起来很是精致。

⑬那只手有点小心翼翼,终于还是游移着探了过来,越过我头顶的时候带着一道阴影,让我有些窒息。

不过我却没看出预想中的那种高明的熟练,这让我窃喜着,在脑海里虚构着人赃俱获的画面。

⑭盖在身上的外套一紧,从脖子那儿往里灌的冷风忽然就没了,我觉得像是突然钻进了被人暖好的被窝。

惊讶得让我努力睁大了双眼,可是外套领子遮住了我的视线。

老头在我头顶上方发出一声细微的叹息:

“唉,一个人在外面劳苦奔波的,不容易。

⑮我赶紧闭上了眼,用了很大力气。

生怕我眼里也有他那样的泪光。

不知怎么的,我忽然特别希望那只手能停一停,拍我两下。

15.阅读全文,请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4分)

16.联系具体语境,回答下列两小题。

(8分)

(1)请说出你对第③段中加点的词语“苗头”和“对峙”的理解。

(4分)

(2)简要分析第⒀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4分)

17.文章以“等待那只手”为标题有哪些作用?

(4分)

18.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老头”这一人物形象。

(2分)

三、表达与交流(60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高度有时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有时是一个很具体的名词。

读懂了原来读不懂的名著,理解了原来忽视的父母的良苦用心,激活了原来一直沉睡的自我,克服了原来一直影响自己进步的困难……我们的成功或进步就是在跨越一个个新高度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

跃向新高度的举动,为我们的成长增添了无限亮色。

请你以“跃向新高度”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字数不少于600字;

(2)文体自定,诗歌除外;(3)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第二学期考试答案

(九年级语文)

一、积累与运用(共25分)

1.略2.略3.C4.D5.B

6.(3分)吴用(1分)。

人物特点:

足智多谋、谨慎冷静(1分)。

情节:

智取生辰纲。

(1分)

二、阅读与赏析(共45分)

7.(3分)A8.(3分)D

9.(4分)

①知:

担任长官,做……的长官,做……的知县②活:

使……存活

③伏:

同“服”,佩服④志:

记,记载

10.(4分)

(1)(2分)(秦禾)时常尽力地创作古诗文,他的诗作很有孟郊的深沉蕴籍的风格(或情趣)。

(“沉郁”不译出来亦可,“肆力”译为“努力、全力”亦可,语句要通顺)

(2)(2分)(秦禾)背着书箱离开(武康)时,只有一箱《东野集》,准备将它们馈赠给亲戚朋友。

(“以”译为“把”亦可)

11.(4分)

(1)飒飒西风,强劲地吹拂在洞庭湖渺渺茫茫的水面上,水面上的波纹荡漾而来,又急遽而去,仿佛湖面上起了皱纹。

(内容1分,描写生动1分)

(2)“压”,将清梦化无形为有形(化虚为实)(1分),与“满船”相应,言清梦之多之重(1分)。

12.(2分)小到个人,大到国家,都应该心存畏惧。

13.(3分)举例论证(1分);对比论证(1分),有力地证明了国家要知怕(1分)。

14.(4分)首先提出“个人应该懂得畏惧”的分论点,然后引用孔子的名言作为道理论据,来论证“人要知畏惧”,接着阐述了“怕”的内涵,最后从反面举了一些人因无所畏惧而痛悔不已的例子,来论证个人应该懂得畏惧的道理。

15.(共4分)

(1)“我”在火车上我遇到一个老头,怀疑他是一个小偷。

(2)“我”一直不敢睡觉,等待着那只手,希望能够人赃俱获。

(3)在“我”的期待中,老头终于动手了,却是帮我整理外套,怕“我”着凉。

(4)“我”被老头的举动感动,期待着那只手拍我两下。

(1点1分,意对即可)

16.

①(4分)“苗头”指“我”认为的老头在等待机会下手(偷窃)的迹象;“对峙”指我怕我睡着了老头偷我东西,从而不敢睡觉,与老头僵持着。

(1点2分)

②(4分)既有对老人动作的描写,又有对“我”的心理的刻画。

(动作描写、心理描写)(2分)“小心翼翼”“游移”“探”“阴影”等词语的运用,写出了“我”先前就对老人产生先入为主的错误判断,认为他是一个小偷,才产生紧张、不安的感觉。

体现出老人对我的关心。

(2分)

17.(4分)①充当全文的叙事线索;②设下悬念,为什么等待那只手,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③一语双关,既指“我”等待那只偷东西的手,又指“我”等待那只手拍我两下,使“我”得到父亲的关怀。

④指父亲对孩子的关心之手,又突出了孩子对父亲的思念之情。

(前两点1点1分,后两点1点2分,答满4分即可

18.(2分)①善良淳朴:

老头穿着朴实,“我”上车刚落座,老头就主动与“我”搭话。

②思子心切:

刚见面老头说“我”像他儿子,“我”不搭理他,老头却自言自语说他三年没有见着他儿子了。

③热情真诚(与人为善):

“我”一直冷待、戒备老头,他却不以为意,主动与“我”交谈,并帮“我”掖紧身上的外套。

(只要答出1个性格特点并结合内容即可得2分)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一、积累运用(20分)

1.补出下列句子空缺的部分(12分)

(1)逝者如斯夫,。

(《〈论语〉十二章》)

(2),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

(3),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4)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

(《关雎》)

(5)(5)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

(纪昀《河中石兽》

(6)愚以为宫中之事,,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有所广益。

(诸葛亮《出师表》)

(7)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空乏其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8)《卖炭翁》中表现卖炭翁复杂矛盾心理的诗句是:

“,。

(白居易《卖炭翁》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慰藉jì坍塌tān荣鹰yīng迷罔wǎng

B.骸骨hái沉缅miǎn臆测yì吮吸yǔn

C.妖饶ráo虬须qiú嗔怒chēn膝盖qī

D.恻隐cè孱弱chán打鼾hān默契qì

3.下列加点成语可用括号内成语替换3.下列加点成语可用括号内成语替换的一项是()。

(3分)

A.一丈青大娘骂人,就像雨打芭蕉,长短句,四六体,鼓点似的骂一天,一气呵成(一挥而就)。

B.如果这是一条健康的狼,那么,他觉得倒也没有多大关系;可是,一想到自己要喂到这么一只令人作呕、只剩下一口气的狼的胃里,他就觉得非常厌恶。

他就是这样吹毛求疵(牵强附会)。

C.他们熟悉那地下的世界,在迷宫般的坑道中探索道路,或是指导或是参与地下深处的工作,并且乐此不疲(乐在其中),甚至忘记了岁月是怎样逝去的。

D.闻一多先生不动不响,无声无闻。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鳞次栉比)。

4.根据语境,续写句子,使之构成语意连贯、内容贴切的一段话。

(2分)

世间的事情往往是一分为二的。

失败虽然是人人不愿得到的结果,但有时却能激发人们坚韧的毅力;,。

二、阅读理解(70分)

(一)古诗阅读(5分)

雁门太守行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注释】黄金台,亦称招贤台。

战国时期燕昭王置千金于黄金台上以招贤才。

5.下面对这首诗的相关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雁门太守行”是古乐府曲名,“行”是古诗体裁,本诗借用它作诗题写当时战事。

李贺与李白、李商隐合称为“唐代三李”。

B.“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压”字把敌军来势凶猛,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C.“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先后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烈的战地气氛。

D.这首诗用“黑”“金”“紫”“红”等色彩浓丽的词语表现紧张悲壮的战斗场面,构思新奇,想象丰富。

6.尾联运用黄金台这个典故的意图是什么?

(2分)

(二)文言文阅读(16分)

【甲】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①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②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③,更造崩山之音。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

“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④声哉?

”(选自《列子•汤问》)

[注释]①得:

体会。

②卒:

通“猝”,突然。

③操:

琴曲。

④逃:

隐藏。

【乙】京中有善口技者。

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众宾团坐。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堂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选自林嗣环《口技》)

7.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B.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C.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D.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8.解释下列加点词。

(4分)

(1)志在高山()

(2)伯牙游于泰山之阴()

(3)中间力拉崩倒之声()(4)群响毕绝()

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最妥帖的一项()。

(3分)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链接】《古汉语词典》对“辄”的解释是:

①专擅,果断。

②总是。

③就。

④却。

A.曲子每次弹奏,钟子期就能穷尽其中的趣味。

B.伯牙一弹琴,钟子期就能听出琴声所表达的心声。

C.每次伯牙弹琴,钟子期总是能听出琴声所表达的趣味。

D.每次伯牙弹琴,钟子期总是能深刻领会琴声所表达的心声。

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11.根据甲乙两文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4分)

(1)伯牙“善”鼓琴体现在:

  

(2)口技者的“善”体现在:

    

  

(三)名著阅读(5分)

12.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盖茨海德府,简•爱备受冷遇、虐待,受尽屈辱,只有谭波儿小姐关心过她。

B.《繁星》《春水》因宣扬“爱的哲学”而著称,其沉郁顿挫的语言风格深受读者喜爱。

C.“专爱结识天下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不论好歹,便留在庄上住。

”这里的“他”指卢俊义。

D.《水浒传》中许多故事充满了智慧,例如,“智取生辰纲”策划得极其巧妙;又如“三打祝家庄”好汉们经历一打、二打的失败后,采取恰当对策,终于获得成功。

B.鲁滨逊在荒岛经常阅读《圣经》,这对他的生存有何意义?

(2分)

(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0分)

【材料一】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EdgarDale)1946年提出了“学习金字塔”(ConeofLearning)的理论。

【材料二】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对学习方式的研究结论图(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