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位线.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967555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03.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位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位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位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位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位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中位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中位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中位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中位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中位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中位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中位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中位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位线.docx

《中位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位线.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位线.docx

中位线

中位线

一、知识要点

1.三角形中位线

(1)定义:

连结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三角形中位线

(2)定理: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它的一半

(3)定理的作用:

可以证明两条直线平行及线段的倍分关系,计算边长或中位线的长

(4)三角形中位线的证明: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证明方法关键在于添加辅助线,证明方法很多,课本上用的是同一法,下面举出几种简单的方法:

①如图4.11-1,延长DE到F,使EF=DE,连CF,(或过C点作CF∥AB交DE的延长线于F,得□BDFC,再证△ADE≌△CEF.

     

图4.11-1                            图4.11-2

②如图4.11-2,延长DE到F,使EF=DE,连结CF、AF、DC,可得□DCFA和□DBCF.

 

2.梯形中位线

(1)定义:

连结梯形两腰中点的线段

(2)中位线定理:

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3)梯形中位线定理的作用:

证明三条(或两条)直线平行,计算梯形的两底或中位线,证明线段之间的倍分(或相等关系).

4.梯形中位线证明:

①如图4.11-3,连结AF并延长交BC的延长线于H,先证△ADF≌△HCF,得DF=FC,得EF为EF为△ABH的中位线,∴EF∥BC∥AD,EF=

(BC+CH)=

(BC+AD)

      

图4.11-3                            图4.11-4

②如图4.11-4,过点F作GH∥AB交BC于H,交AD和延长线于G可得△DGF≌△CHF、□ABHG、□AEFG、□EBHF、AG=EF=BH.

二、典型例题

例1 

(1)若等腰梯形的周长为80cm,中位线长与腰长相等,则它的中位线长等于       cm.

(2)如图4.11-5,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C、BD相交于O,过点O作AB的平行线交CB于点E.若OE=3cm,则AD=           cm.

解:

(1)∵周长=两底长的和+两腰长的和,而中位线长=腰长,

∴两腰长的和=2×中位线的长

又∵中位线长=

×两底长的和

∴两底长的和=2×中位线的长

∴2中位线+2中位线=周长

4×中位线的长=80(cm)

中位线的长=20(cm)

(2)∵□ABCD,AC、BD交于O,

∴DO=OB(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

又∵OE∥AB,

∴BE=EC(过三角形一边中点而平行于另一边的直线平分第三边)

这样OE=

AB(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BC=AD(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

∴OE=

AD

从而AD=2OE=2×3=6(cm)

 

例2 如图4.11-6,梯形ABCD中,AD∥BC,AB=DC,AD=2cm,中位线长为5cm,高AE=3

cm,求这个梯形的腰长.

分析 要求腰长AB,必须设法把题给的已知数据集中到Rt△ABE中来.由中位线长为5cm,可知两底长的和为10cm.∵AD=2(cm),∴BC=8(cm),∴BE=FC=

=3(cm),在△Rt△ABE,AE=3

cm,BE=3cm,故可求得AB的长.

解:

作DF⊥BC,交BC于F

∵AD∥BC,AB=DC,∴∠B=∠C

又∵∠AEB=∠DFC=90°,∴△ABE≌△DCF

∴BE=CF

∵中位线=5cm

∴AD+BC=5×2=10(cm)

由AD的长为2cm,得BC=10-2=8(cm)

∴BE=

=3(cm)

在Rt△ABE中,AE=3

cm,BE=3cm,故由勾股定理得

AB=

 =

=6(cm)

答:

这个梯形的腰长是6cm

 例3 如图4.11-7,Rt△ABC,∠BAC=90°,D、E分别为AB,BC的中点,点F在CA延长线上,∠FDA=∠B.

(1)求证:

AF=DE;

(2)若AC=6,BC=10,求四边形AEDF的周长.

分析 本题是考查知识点较多的综合题,它不但考查应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能力,而且还考查应用直角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有关性质的能力。

(1)要证AF=DE,因为它们刚好是四边形的一组对边,这就启发我们设法证明AEDF是平行四边形.因为DE是三角形的中位线,所以DE∥AC.又题给条件∠FDA=∠B,而在Rt△ABC中,因AE是斜边上的中线,故AE=EB.从而∠EAB=∠B.于是∠EAB=∠FDA.故得到AE∥DF.所以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故AF=DE得证.

(2)要求四边形AEDF的周长,关键在于求AE和DE,AE=

BC=5,DE=

AC=3.

证明:

(1)∵D、E分别为AB、BC的中点,

∴DE∥AC即DE∥AF

∵Rt△ABC中,∠BAC=90°,BE=EC

∴EA=EB=

BC,∠EAB=∠B

又∵∠FDA=∠B,

∴∠EAB=∠FDA

∴EA∥DF,AEDF为平行四边形

∴AF=DE

(2)∵AC=6,BC=10,

∴DE=

AC=3,AE=

BC=5

∴四边形AEDF的周长=2(AE+DE)=2(3+5)=16

例4 如图4.11-14,从□ABCD的顶点A、B、C、D向形外的任意直线MN引垂线AA′、BB′、CC′、DD′,垂足分别为A′B′,C′D′.求证:

AA′+CC′=BB′+DD′

分析 怎样将结论中的线段联系起来,由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有关知识,连结对角线AC、BD可得中点O,自然想到作出两梯形AA′D′D的中位线OO′,这样中位线OO′就将结论中的线段联系到了一起.

证明:

连结对角线AC、BD,它们相交于点O,作OO′⊥MN,垂足为O′,在□ABCD中

AO=OC(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

∵AA′⊥MN,CC′⊥MN,OO′⊥MN       ∴AA′∥CC′∥OO′

∴A′O′=O′C′(经过一腰中点且平行于底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

∵2OO′=AA′+CC′(梯形中位线定理)

同理2OO′=BB′+DD′

∴AA′+CC′=BB′+DD′

练习

一、填空题

1.如图4.11-15,EF是△ABC的中位线,EF=3,则BC=           .

       

图4.11-15           图4.11-16

2.已知梯形的中位线长为9,一条底边长是12,那么另一条底边长是           .

3.如图4.11-16,把长为8cm的长方形对折,按图中的虚线剪出一个梯形并打开,则打开后的梯形中位线长为               cm.

4.已知梯形的下底长为4cm,中位线长为3cm,则上底长为           cm.

5.三角形各边分别是3cm、5cm、6cm,则连结各边中点所围成的三角形的周长是           .

6.已知梯形的中位线长16cm,梯形的一条对角线把中位线分成两条线段,这两条线段的差是4cm,则梯形上底长是           cm.

7.如图4.11-17,△ABC中,AD、BE是中线且交于G,那么

=           .

               

图4.11-17                             图4.11-18

8.如图4.11-18,梯形ABCD中,AD∥BC,AD=12,BC=16,中位线EF与对角线分别相交于H和G,则GH的长是           .

9.如果中位线长是5,那么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的和是           .

10.如图4.11-19,梯形ABCD中,AD∥BC,EF为中位线,G为BC上任一点,如果S△GEF=2

cm2,那么梯形的面积是           cm2.

 二、选择题

1.梯形的上底长4cm,下底长6cm,则梯形的中位线长为(   )

A.12cm         B.5cm          C.10cm         D.20cm

2.如果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3,那么连结各边中点所成的三角形周长为(   )

A.9            B.6            C.3            D.

3.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那么顺次连结四边形ABCD各边的中点所得的四边形一定是(   )

A.平行四边形           B.矩形         C.正方形               D.菱形

4.A′、B′、C′、D′顺次为四边形ABCD各边的中点,下面条件使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的条件是(   )

A.四边形ABCD是矩形                B.四边形ABCD是菱形

C.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            D.四边形ABCD中,AC⊥BD,且AC=BD

5.已知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a、b、c,它的三条中位线组成一个新的三角形,这个新三角形的三条中位线又组成一个小三角形,这个小三角形的三条中位线又组成一个新小三角形,则最小的三角形的周长是(   )

A.

(a+b+c)       B.

(a+b+c)          C.

(a+b+c)           D.

(a+b+c)

6.如果梯形的一底为6,中位线为8,则另一底为(   )

A.4                B.7            C.10               D.14

7.如图4.11-20,梯形ABCD中,AD∥BC,如果中位线EF的长为4cm,且BC=3AD,则梯形下底的长为(   )

A.8cm              B.6cm          C.4cm          D.2cm

            

8.如图4.11-21,△ABC中,如果AB=30cm,BC=24cm,AC=27cm,AE=EF=FB,EG∥DF∥BC,FM∥EN∥AC,则图中阴影部分的三个三角形周长之和为(   )

A.70cm              B.75cm            C.80cm             D.81mc

 

三、解答题

1.如图4.11-22,梯形ABCD中,AD∥BC,AC、BD交于点O,S△ADO∶S△BOC=1∶9,求S△DOC∶S△BOC.

 

 

2.如图4.11-23,等腰梯形ABCD中,AB∥DC,∠A=60°、∠1=∠2,且梯形的周长30cm,求这个梯形的面积.

 

3.如图4.11-24,四边形ABCD为梯形,AD∥BC,AB=CD,E为梯形内D一点,且EB=EC,求证:

EA=ED.

 

4.如图4.11-25在△ABC中,∠A+∠B=2∠ACB,BC=8,D为AB的中点,且CD=

,求AC的长.

 

 5.如图4.11-26,在△ABC中,∠B=2∠C,AD⊥BC于D,M为BC的中点,求证:

DM=

AB.

 

 

四、如图4.11-27,△ABC的∠B的平分线BE与BC边的中线AD垂直且相等,已知BE=AD=4,求△ABC三边之长.

 

五、如图4.11-28,在四边形ABCD中,∠A=60°,AD+BC=AB=DC=1,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S.

 

六、如图4.11-29,梯形ABCD,AD∥BC,AB∥DE,AE∥BD,AD延长线交CE于F.①求证:

EF=FC;②若△CED=

S梯形ABCD时,求AD与BC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