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小组成果.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97060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1.5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QC小组成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QC小组成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QC小组成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QC小组成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QC小组成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QC小组成果.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5页
QC小组成果.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5页
QC小组成果.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5页
QC小组成果.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5页
QC小组成果.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5页
QC小组成果.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5页
QC小组成果.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5页
QC小组成果.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5页
QC小组成果.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5页
QC小组成果.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5页
QC小组成果.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5页
QC小组成果.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5页
QC小组成果.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5页
QC小组成果.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5页
QC小组成果.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5页
亲,该文档总共5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QC小组成果.docx

《QC小组成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C小组成果.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QC小组成果.docx

QC小组成果

提高型钢混凝土柱与框架梁组合结构核心节点区连接合格率

 

山东鸿顺集团有限公司技术质量处QC小组

目录

一、课题介绍

二、小组概况

三、选题理由

四、现状调查

五、目标设定

六、原因分析

七、要因确认

八、制定对策

九、对策实施

十、实施效果

十一、巩固措施

十二、今后打算

 

一、课题介绍

序号

项目

内容

1

工程名称

山东省第二十三届运动会会议及后勤服务中心

2

工程地址

轩文路以东,南外环以南,北湖中路以西,圣贤路以北

3

建筑面积

82502㎡

4

层数

地下一层,地上五层

5

建筑高度

24.0米

6

结构型式

框剪结构

7

质量目标

鲁班奖

8

建设单位:

济宁市新城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设计单位: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监理单位:

山东省建设监理咨询公司

施工单位:

山东鸿顺集团有限公司

制表人:

胡义深制表时间:

2013年3月30日

图片1:

工程立面效果图

本工程型钢混凝土柱共计82颗,其中有圆形钢骨柱,截面主要为ø1220x16,18颗;H型钢骨柱,截面主要为H350X300X20X20,46颗;箱型钢骨柱,截面主要为□500x500x30x30,共计18颗。

圆形钢骨柱节点采用梁纵筋开孔穿过和连接板形式进行连接,其余钢骨柱节点均采用连接板连接和钢筋折弯绕过方式。

钢骨柱水平连接板与框梁纵筋连接采用双面焊,焊接长度不小于5d,竖向连接板与框梁纵筋连接采用单面焊,焊接长度不小于10d。

图片2:

圆形钢骨柱图片3:

H型钢骨柱

图片4:

典型节点图1图片5:

典型节点图2

图片6:

钢骨柱平面布置图1

图片7:

钢骨柱平面布置图2

二、小组概况

小组简介表

小组名称

山东鸿顺集团有限公司技术质量处QC小组

注册时间

2008年3月16日

课题名称

提高型钢混凝土柱与框架梁组合结构核心节点连接合格率

课题注册号

SDHSJTQC-2013-0302 

活动日期

2013.3-2013.12

小组人数

9人

课题类型

攻关型

活动频率

3次/周

人均受QC教育

时间

48课时以上

出勤率

100%

序号

姓名

学历

职称

职务

组内职务

1

王希称

本科

工程师

现场土建技术负责人

组织活动,综合管理

2

李恩军

本科

工程师

技术处处长

顾问

3

张雪玲

本科

工程师

项目经理

组织活动,进度安排

4

杨新芳

本科

工程师

公司副经理

检查质量,技术指导

5

张海峰

本科

工程师

技术科科长

检查质量,搜集数据

6

胡义深

本科

工程师

项目技术负责人

检查质量,搜集数据

7

曾环宇

本科

工程师

施工员

检查质量,整理数据

8

张命贵

本科

工程师

质检员

数据整理

9

梁来生

本科

工程师

技术员

数据整理

10

娄亚虎

本科

工程师

资料员

文字处理,资料搜集

制表人:

王希称制表日期:

2013年3月30日

小组历年来获奖情况

序号

课题名称

获奖

年度

获奖等级

授予单位

获奖证书

1

新型金刚砂耐磨地面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

2010年度

山东省建筑业优秀成果一等奖

全国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二等奖

山东省建筑工程管理局、山东省建筑业协会

中国施工企业协会

2

强夯法杂填土地基处理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

 

2011年度

山东省建筑业优秀成果二等奖、

山东省优秀质量管理小组

山东省建筑工程管理局、山东省建筑业协会

山东省质量管理协会

3

复杂地质条件下大直径泥浆护壁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

2012年度

山东省建筑业优秀成果二等奖、

山东省优秀质量管理小组

山东省建筑工程管理局、山东省建筑业协会

山东省质量管理协会

降低大跨度大截面有粘结预应力框架梁

2013年度

山东省建筑业优秀成果一等奖、全国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一等奖

山东省建筑工程管理局、山东省建筑业协会

山东省质量管理协会

制表人:

张命贵制表日期:

2013年4月10日

三、选题理由

四、现状调查

小组成员对类似工程的型钢混凝土柱与框架梁组合结构核心节点连接合格率现状进行了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型钢混凝土柱与框架梁组合结构核心节点连接合格率调查表

项目

序号

类似项目

检查点数

合格点数

不合格点数

合格率

1

类似项目1

120

106

14

88.33

2

类似项目2

120

104

16

86.67

3

类似项目3

120

102

18

85

4

类似项目4

120

108

12

91.44

5

类似项目5

120

102

18

85

合计

 

600

522

78

87.29

制表人:

胡义深制表日期:

2013年4月30日

根据型钢混凝土柱与框架梁组合结构核心节点连接合格率统计表数据,可以看出合格率为87.29%。

小组成员根据调查表对不合格的点数进行统计分析,做出了统计表。

型钢混凝土柱与框架梁组合结构核心节点连接不合格情况统计表

序号

项目

频数

累计

频数

百分比

累计百分比

1

连接板与开孔位置偏差大

35

35

44.87

44.87

2

双排连接板时,底部连接板与钢筋连接质量差

29

64

37.18

82.05

3

梁加腋部位钢筋折弯绕过不规范

6

70

7.69

89.74

4

钢筋焊接长度不足

5

75

6.41

96.15

5

其他

3

78

3.85

100

制表人:

梁来生制表日期:

2013年5月10日

小组成员根据统计表做出了排列图:

制图人:

赵红泉制图日期:

2013年5月10日

结论:

从排列图可看出落在A类区域内的连接板与开孔位置偏差大和双排连接板底部连接板与钢筋连接质量差两项累计频率达82.05%,是关键的少数项,是本次活动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五、目标设定

2013年4月20日,小组成员召开会议,通过以前的调查,确定了本次活动目标。

 

图片8:

小组成员讨论

目标

制图人:

张雪玲制图日期:

2013年5月10日

目标设定依据:

理论上:

若解决主要问题的85%,钢骨柱与框梁节点连接合格率可以提高到87.29%+(1-87.29%)×82.05%×85%=96.15%

质量上:

为了争创国家最高建筑奖项“鲁班奖”,企业制定的合格标准为95%

六、原因分析

小组针对连接板与开孔位置偏差大及底部连接板连接质量差的问题召开了会议,对影响钢骨柱与框梁节点连接合格率的末端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

制图人:

王希称制图日期:

2013年5月20日

七、要因确认

从关联图中可以看出,造成型钢混凝土柱与框架梁组合结构核心节点连接施工质量问题的末端因素共14条,逐一进行了确认。

要因确认计划表

序号

末端原因

确认内容

确认方法

确认标准

负责人

完成日期

1

与钢骨相交部分缺少梁钢筋排布方案

检查技术人员是否对节点部位钢筋进行排布

调查分析

有排布方案,方案合理可行

张雪玲

2013.6.25

2

钢骨柱安装没有进行精确调校

检查现场钢骨柱安装时是否对标高进行精确调平

现场验证

±3.0mm,合格率90%

曾环宇

2013.6.25

3

钢骨柱安装位移偏差

现场位移抽查

现场验证

1.0mm,合格率90%

王希称

2013.6.26

4

钢骨柱安装垂直度控制不准确

现场垂直度抽查

现场验证

8.0mm,合格率90%

胡义深

2013.6.29

5

模板安装时标高控制合格率低

标高控制合格率

现场验证

合格率90%

张命贵

2013.6.27

6

钢骨柱与连接板连接工艺不合理

现场检查施焊难度

调查分析

单排连接板时,每个焊工单位时间焊接量及焊接合格率

胡义深

2013.6.28

7

钢筋保护层控制不到位

检查现场保护层设置情况

现场验证

+10mm,-7mm

曾环宇

2013.6.30

8

操作人员培训不够

操作人员全体的培训情况

调查分析

成绩达到90分,合格率100%

胡义深

2013.6.28

9

节点施工顺序不明确

调查工人施工顺序对焊接质量影响

调查分析

焊缝合格率95%

王希称

2013.6.29

10

高空作业

检查现场操作是否方便

现场验证

搭设施焊操作平台及采取安全围护措施

梁来生

2013.6.29

11

焊接时无防风措施

检查有无防风措施

现场验证

防风措施到位

张海峰

2013.6.29

12

焊条选择不当

焊条型号

现场验证

E50级焊条

王希称

2013.7.1

13

钢结构加工精度存在问题

工厂实地抽查

现场验证

合格率100%

张雪玲

2013.7.2

14

未设立专项检查制度

检查项目部是否有专项检查制度

调查分析

有专项检查制度,质安员每天巡查≥2次

梁来生

2013.7.1

制表人:

张海峰制表日期:

2013年7月10日

要因确认1:

与钢骨柱相交部分缺少梁钢筋排布方案

【确认方法】现场验证

【确认依据】项目部是否针对型钢混凝土柱与框架梁组合结构核心节点部位专门编制框架梁梁钢筋排布方案。

【确认结果】查阅2012年12月25日会议纪要,专业技术人员在钢筋绑扎前,已制定相应的钢筋排布方案,并经公司专家组审批,能满足施工现场要求。

图片9:

节点排布方案图片10:

钢筋排布方案图

要因确认2:

钢骨柱安装时没有进行精确调校

【确认方法】现场验证

【确认依据】标高控制标准±3.0mm,合格率90%

【确认结果】2013年6月20日至6月25日,小组成员对施工现场正在安装的工人进行调查,安装顺序如下:

标高的调校位移调整垂直度校正垂直度的看守观测(跟踪观测),发现并未进行精确综合调校。

随后小组成员随机抽查检验20颗安装完成的钢骨柱,抽查结果如下:

钢骨柱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偏差值(mm)

-2

-3

-3

5

-1

-2

-1

2

3

0

-4

2

0

-1

0

2

3

-3

0

5

结果

合格率=17/20=0.85=85%

制表人:

张海峰制表日期:

2013年6月30日

由调查表可知,钢骨柱安装标高控制合格率为85%,影响了钢骨柱与框梁节点连接合格率。

【确定结论】

图片11:

钢骨柱吊装

要因确认3:

钢骨柱安装位移偏差

【确认方法】现场验证

【确认依据】1.0mm,合格率90%。

【确认结果】2013年6月20日至6月23日,小组成员随机抽查检验20颗安装完成的钢骨柱,抽查检验钢骨柱位移,结果如下:

钢骨柱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偏差值(mm)

1

0

0

0

0.5

0.3

0

1

1

1

1

0

0

1.5

0

1

1

1

0

0

结果

合格率=17/20=0.85=95%

制表人:

张命贵制表日期:

2013年6月30日

由统计表可知,钢骨柱安装时位移偏差合格率控制较高,能满足连节点连接合格率的要求。

 

图片12:

钢骨柱位移测量

要因确认4:

钢骨柱安装垂直度控制不准确

【确认方法】现场验证

【确认依据】8.0mm,合格率90%。

【确认结果】2013年6月20日至6月30日,小组成员随机抽查检验20颗安装完成的钢骨柱,抽查检验钢骨柱位移,结果如下:

钢骨柱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偏差值(mm)

7

5

0

5

5

3

0

1

3

5

7

8

0

1.5

3

4

1

1

0

0

结果

合格率100%

制表人:

杨新芳制表日期:

2013年6月30日

由统计表可知,钢骨柱安装时垂直度控制合格率较高,能满足节点连接合格率的要求。

图片12:

钢骨柱标高测量示意图

要因确认5:

模板安装时标高控制合格率低

【确认方法】现场验证

【确认依据】合格率90%。

【确认结果】2013年6月20日至6月25日,小组成员对施工现场5个施工区段内的待绑钢筋的梁板底标高进行了抽查,现场抽查表如下:

区段

抽查数量(点)

不合格数量(个)

合格率

一区段

100

5

95%

二区段

100

4

96%

三区段

100

4

96%

四区段

100

3

97%

五区段

100

6

94%

平均值

95.60%

制表人:

杨新芳制表日期:

2013年6月30日

由统计表可知,模板安装时标高控制合格率较高,能满足节点连接合格率的要求。

图片13:

模板标高抄测

要因确认6:

连接板与钢骨柱连接工艺不合理

【确认方法】现场调查

【确认依据】每个焊工单位时间焊接数量及焊接合格率。

【确认结果】2013年6月20日至6月28日,小组成员现场随机抽查10名焊工对单位时间产量进行统计,并随机抽查各自完成的100个检查点,调查结果如下表:

调查分析表

序号

比较项目

单位

调查

基数

单排连接板

双排连接板中,底部连接板

1

单位时间完成焊接数量

个/小时·人

10人

6

4

2

焊缝合格率

%

100点

96

85

制表人:

张海峰制表日期:

2013年6月30日

由上表对比分析可知,当梁的上下部出现两排钢筋时,由于连接板距离太近,仅为8.0cm,施焊难度大,造成底部连接板焊接存在单位时间完成量少及焊接合格率低的问题,远远不能满足节点连接合格率的要求,连接板与钢骨柱连接工艺不合理是造成底部连接板焊接质量差的主要原因。

【确定结论】

图片14:

钢骨柱双排连接板

要因确认7:

钢筋保护层控制不到位

【确认方法】现场验证

【确认依据】合格率100%。

【确认结果】2013年6月21日至6月25日,小组成员对施工现场5个施工区段内的待浇筑混凝土的梁板钢筋保护层情况进行了抽查,现场抽查表如下:

区段

抽查数量(点)

不合格数量(个)

合格率

一区段

100

0

100%

二区段

100

0

100%

三区段

100

0

100%

四区段

100

0

100%

五区段

100

0

100%

平均值

100%

制表人:

梁来生制表日期:

2013年6月60日

由统计表可知,钢筋保护层控制合格率100%,能满足节点连接合格率的要求。

图片15:

钢筋保护层测量

要因确认8:

操作人员培训不够

【确认方法】现场调查

【确认依据】考核分数90分以上,合格率100%

【确认结果】2013年6月26日小组成员对全体操作成员随机抽查20人进行操作工艺及技能考核,考核结果见下图。

制表(图)人:

王希称制(表)图日期:

2013年6月30日

从以上饼分图可以看出,操作人员考核合格率仅为65%,严重影响钢骨柱与框梁节点连接合格率。

【确定结论】

 

图片16:

抽查人员口试考核

要因确认9:

节点施工顺序不明确

【确认方法】现场调查

【确认依据】调查施工顺序对焊接质量的影响

【确认结果】2013年6月25日小组成员对正在进行节点施工区域的钢筋工和焊工进行调查确认,三天时间内抽查了钢筋工20人次和焊工10人次,由于节点部位钢筋稠密,穿插复杂,施工顺序混乱,调查结果是底部连接板与钢筋连接焊缝合格率仅为85%,对钢骨柱与框梁节点连接质量存在严重影响。

【确定结论】

图片17:

连接节点混乱

要因确认10:

高空作业

【确认方法】现场验证

【确认依据】项目部是否搭设施焊操作平台,以便工人施焊

【确认结果】经现场查验,满堂架上有用架板专门搭设的操作平台,下部满设安全平网,工人不会产生畏惧心理,影响焊接质量。

图片18:

安全平网设置图片19:

操作平台搭设

要因确认11:

焊接时无防风措施

【确认方法】现场验证

【确认依据】大风天气,风速大于2.0m/s,现场设置防风罩

【确认结果】根据天气预报,6月23日与24日,风速达5.3m/s,小组成员对焊接作业现场进行了现场查验,现场采取了防风措施。

图片20:

测速仪图片21:

防风罩

要因确认12:

焊条选择不当

【确认方法】现场验证

【确认依据】采用E50级焊条

【确认结果】对现场所采用的焊条进行了查验,现场使用的焊条均为E50级焊条。

材料使用合格率达到100%。

图片22:

焊条进场验收记录图片23:

506焊条

要因确认13:

钢结构加工存在问题

【确认方法】现场验证

【确认依据】合格率100%

【确认结果】小组成员去东南网架公司对加工的钢骨柱随机进行抽查,经抽查钢骨柱加工精度全部符合规范要求,对钢骨柱节点连接质量没有影响。

检测项目

精度要求

抽查点数

合格率

截面高度H

±3.0mm

100

100%

截面宽度b

±3.0mm

100

100%

中心偏移e

2.0mm

100

100%

翼缘垂直度△

b/100且不大于3.0

100

100%

连接板标高位置

±3.0mm

100

100%

制表人:

曾环宇制表日期:

2013年6月30日图片24:

厂家考察

要因确认14:

未设立专项检查制度

【确认方法】现场验证

【确认依据】有专项检查制度,质安员每天巡查≥2次

【确认结果】小组成员对项目部工程管理档案进行查阅,已制定针对连接板与钢筋连接的检查制度,检查制度制定及时到位、有针对性,并严格执行落实。

图片25:

质量检查记录表图片26:

工程质量检查制度

经过对以上14条末端原因逐一论证,我们QC小组确定的主要要因有四条:

1.钢骨柱安装时没有进行精确调校

2.连接板与钢骨柱连接工艺不合理

3.操作人员培训不够

4.节点施工顺序不明确

八、制定对策

为了制定出最经济、最有效的对策,小组成员召开了专题会议,对每条要因都提出了各种对策,并对每一对策综合评价,选出最有价值的对策。

序号

要因

对策

评价

评价

选择

有效性

可实施性

经济性

可靠性

1

钢骨柱安装时没有进行精确调校

柱身设置标高控制线

20

选择

控制柱顶标高

14

2

连接板与钢骨柱连接工艺不合理

改进上部连接板

18

选择

改进下部连接板

6

3

操作人员培训不够

购买书籍,工人自学

10

培训并考核

18

选择

4

节点施工顺序不明确

先节点施工后整体施工

18

选择

先整体施工后节点施工

10

注:

◎5分○3分△1分

制表人:

张命贵制表日期:

2013年7月2日

对策表

序号

主要

原因

对策

措施

目标

负责人

完成

地点

完成

时间

1

钢骨柱安装时没有进行精确调校

通过设置柱身标高控制线

(1)吊装就位用撬棍调整柱间间隙或通过加焊钢楔子结合千斤顶调整钢柱柱间间隙。

(2)柱子安装后,采用水准仪进行综合精确调校。

标高控制合格率达到96%

王希称

项目

现场

2013.7.30

2

钢骨柱与连接板连接工艺不合理

改进上部连接板连接工艺

上部连接板,调整为现场焊接,并经工艺检验

底部连接板焊缝合格率达到96%,双排连接板中的底部连接板焊接产量达6个/小时﹒人

胡义深

项目

现场

2013.7.25

3

操作人员培训不够

对所有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直至考试合格

(1)由公司技术处李处长对工人进行培训。

(2)由东南网架公司张彦工程师讲解操作规程和操作注意事项。

工人100%参加学习,考核成绩超过90分,合格率100%

曾环宇

项目

现场

2013.7.30

4

节点施工顺序不明确

编制作业指导书,先节点后整体施工

在节点部位,将所有梁的主筋综合在一起排布,从最下一层向上逐层施工。

焊缝合格率96%

杨新芳

项目

现场

2013.7.20

制表人:

王希称制表日期:

2013年7月30日

九、对策实施

设置柱身控制线进行标高综合精确调校

1、优化完善方案

在钢柱吊装就位后,其校正的内容和顺序为:

标高的调校、精确综合调校、位移调整、垂直度校正、垂直度的看守观测(跟踪观测)。

2、现场实施

用普通连接螺栓固定上下耳板,通过起落吊钩并用撬棍调整柱间间隙或通过加焊钢楔子结合千斤顶调整钢柱柱间间隙。

通过提前设置的上下柱标高控制线之间的距离与设计标高数值进行对比,符合要求后打入钢楔,并考虑其焊接收缩量和压缩变量,将其标高偏差调整至±3.0mm内。

柱子安装后,在安装面安置水准仪测设相对标高,配合钢尺进行测量换算连接板标高,与模板标高对比进行综合精确调校。

图片27:

调校示意图图片28:

精确调校

效果检查:

对钢骨柱标高控制采取了以上措施后,小组成员对现场施工改进情况进行了检查,结果如下:

标高控制合格率调查表

序号

检验项目

调查基数

合格数

不合格数

合格率(%)

1

合格率

40颗

39

1

97.5

制表人:

张命贵制表日期:

2013年8月30日

对策实施后,根据调查表得知,钢骨柱安装标高控制合格率由85%提高到了97.5%,实施效果非常显著,为提高钢骨柱与框梁节点连接施工质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优化改进上部连接板连接工艺

小组成员经咨询有关专家并与设计部门协商,双排连接板中的上部连接板调整为现场焊接,正式焊接前需进行工艺评定试验,试验结果合格后方可展开大面积施工。

钢骨柱进场时,上部连接板点焊临时固定,梁钢筋绑扎时,撬下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