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教育思想及对现代社会教育的影响资料下载.pdf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97292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71.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儒家教育思想及对现代社会教育的影响资料下载.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儒家教育思想及对现代社会教育的影响资料下载.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儒家教育思想及对现代社会教育的影响资料下载.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儒家教育思想及对现代社会教育的影响资料下载.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儒家教育思想及对现代社会教育的影响资料下载.pdf

《儒家教育思想及对现代社会教育的影响资料下载.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儒家教育思想及对现代社会教育的影响资料下载.pdf(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儒家教育思想及对现代社会教育的影响资料下载.pdf

南宋朱熹便是从这一角度来解释的,他说:

“人性皆善,而其类有善恶之殊着,气习之染也。

故君子有教,而不当复论其类之恶也。

”3孔子自己曾说:

“自行束以上,吾未尝无悔焉。

”4孔子收徒弟要姓“束”,恐怕他看中的不是“束”的财富价值,而是弟子对老师的敬意及求学态度。

孔子也不拒绝教诲品行不良的学生。

如“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

子曰:

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业,唯何甚?

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这种重发展轻以往的态度,展现了孔子作为一个大教育家的宽广胸怀。

孔子不仅把“有教无类”作为一个口号提出来,而且,在教育实践中,孔子把它付诸于实施。

相传孔门弟子三千,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有姓名这77人。

从地域上看,孔子弟子来自鲁、齐、晋、宋、陈、蔡、楚、秦等国;

从家庭出身与社会地位看,既有贵族出身的南宫敬叔、孟懿子和司马牛等,也有“贱人”出身的仲弓、鲁之“鄙人”子张;

从经济状况看,既有“家累千斤”的子贡,也有身居陋巷,过着“一箪食,一瓢饮”的清苦生活的颜渊;

从年龄上看,既有比孔子小4岁的秦商,也有比孔子小50岁的公孙龙。

这些都说明,在孔门私学中,的确是不分民族、不受等级、地区、年龄等的限制。

孔子“有教无类”的提出,也是基于他对人性的认识。

孔子认为,“性相近业,习相远95收稿日期2007-03-15作者简介王正(1963-),男,内蒙古赤峰人,长春师范学院副教授。

也”。

5指出人的先天本性本来没有多大差别,只是由于后天的不同,才产生了人的能力的差别,通过教育,人人都有可以革新自我。

同时,“有教无类”的主张,是孔子“仁者爱人”思想在教育上的体现,“泛爱众”必然要扩大教育范围,让平民子弟也充分享受教育的权利。

“有教无类”的提出无疑是一种进步主张。

它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沉闷局面,掀起了文化下移的巨浪。

孔子针对春秋以前的“有类”教育,创办私学,以“有教无类”与之相对抗,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密切了教育同社会的关系,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阶层“士”的壮大起了推进作用。

在“有教无类”的原则下,孔子为当时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如善于辞令的子贡,游说于列国之间,是当时著名的外交家和大商人;

冉有为季氏宰,辅佐季氏治鲁;

子路仕于卫,等等。

他们为当时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它打破了华夏与华夷的族类界限,招收弟子不分种族,不分国籍,这对于加强民族团结,对于传播华夏的文化交流,都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

孔子所提出的“有教无类”的主张,含有“教育平等”的意思以及普及教育的倾向。

他比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的“教育平等”的原则,早了两千多年,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孔子之后“有教无类”的主张推动了中国教育的发展。

现代教育的发展也延续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实行普及教育,让所有的公民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

二、学不厌与教不倦孔子作为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一代宗师,他本人就是一个虚心好学的光辉典范。

他认为,学习是为了充实与提高自己,在别人面前的炫耀,因此,为学应该采取老老实实的态度,即“为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6。

孔子反对那种“亡而为有、虚而为盈”7的求学态度。

孔子所称道的是“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

有若无,实若虚。

”8正是有了这种基本态度,所以,孔子好学不倦。

他说:

“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

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9孔子还强调“乐学”。

指出: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10孔子本人便是“乐学”不厌的。

孔子认为: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孔子也曾这样评价自己: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千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孔子崇尚实若虚、有若无。

“吾有知乎哉?

无知也。

”孔子重视学人之长,不己之短,他说: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而改之。

”因之,孔子学无常师。

相传他曾问官于郯子,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于老子。

据载“子入太庙,每事问。

”对此有人讥笑孔子不知礼,孔子却说,不懂就问,这正是礼呀!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乐学主张,他说:

“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的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源。

”11荀子也认为“学不可以已。

”在儒家看来,学习知识作为一个过程,它是永无止境的,如孔子曾说:

“加我数年,五十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史记孔子世家也记载:

“孔子晚年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

”孔子真正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

儒家强调“乐学”,目的在于达到“博学”,而广博的知识条件,则是一个教师所必备的。

孔子主张,“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即含有在“博学”的基础上走向“专精”的思想意蕴。

孟子则明确提出了“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12。

主张既要广泛学习,又要加以融会贯通,掌握要领。

儒家非常重视知识的更新的问题。

孔子说: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3孔子注重“学而时习”,就是要不断地温习旧的知识,这不仅仅是为了巩固已有的知识,要有新的发现,更重要的是为了在旧有的知识基础上,增加新的知识。

后世人对于这“温故而知新、多有阐发。

张载认为,“温故而知新”就是“绎旧业而知新益,思昔为至而今至,缘旧所见闻而察来。

”14朱熹指出:

“须是温故方能知新,若不温故便要求知新,则新不可得而知,亦不可而求矣。

”15朱熹颇重“温故”,但更重“知新”,他说:

“学者不可只管守以前所见,须除了,方见新意。

”16清代的王夫之提出了“新故相知而新其故”、“推故而别以致其新”的原则17,等等。

总之,儒家极为重视知识的更新,这些主张无疑具有真理性,值得今人发扬光大。

三、德才兼备儒家的教育目的集中在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所以,儒家尤其重视德育,并形成了以德育为中心的教育体系。

儒家从“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出发,论证贤才的标准便是“仁德”修养。

孔子首创私学,便以培养“弘道”君子为目标。

在孔子看来,君子人格的第一要义即是“依仁”、“立礼”,即必须体现品德修养的内外和谐与统一。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18为了实现这一人格追求,孔子继承了西周以来的“六艺”教育传统,以诗、书、易、礼、乐、春秋“六经”来教育弟子们,要求他们在“礼”的约束下,尽力去实现“仁德”。

在回答弟子们一系列“问仁”的疑问时,孔子提06出了刚、毅、木、讷、孝、忠、信、勤、义、勇、敬、诚、恕、温、良、恭、俭、让、谦、和、宽、敏、惠等一系列德目。

孔子要求他的学生,体“仁”要有自觉性,并提出了“九思”的原则,所谓“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事思敬、疑思问、忿思南、见得思义”19。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重德的思想,在中国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了“明人论”的教育主张,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20在此基础上,孟子把教育的内容概括为“申之以教悌之义”21。

儒家重视德育,并不完全忽视了以受教育者的“才”的问题,才能问题也使儒家非常注重的一个方面。

“诵诗三百,授之义政,不达;

使于四方,不能专对;

虽多,亦奚以为!

”荀子所要求的培养的大儒,则是“用百里之地,而千里之国莫能与之争;

笞捶暴国,齐一天下而莫能倾的人才。

”22是既有丰富的学识又能辅助统治者治理天下的政治家。

儒家注重德才兼备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是巨大的。

如唐太宗时期的著名宰相魏徵曾指出:

“今欲求人,必须审访其行。

若知其善,然后用之。

设令此人不能济事,只是才力不及,不为大害。

误用恶人,假令强干,为害极多。

”体现了一种德才并用、以德为先的思想。

在中国历史上,德才并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往往表现为不同的形式。

如明末清初的启蒙大师们,对“空谈误国”深恶痛绝,同时力倡经世致用之学,他们的才德标准,既着眼于实际技能、实际知识。

在中国历史上,正是由于德才并重的教育思想的实施及维护了统治秩序,也促进了历史的前进。

在当今社会历史条件下认真总结儒家的德育思想,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德育体系,也是大有帮助的。

我们认为,“学也者,学做人也”与“教也者,教做人也”,应该是辩证统一的。

儒家创造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教育方法,并通过这种方法塑造出理想的人格典范,为全社会所追慕,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华民族一代代英才的出现,都与儒家所塑造的人格范式有着直接的关系。

不可否认,在我们现实教育中,或多或少存在着重“智”轻“德”的倾向。

这是一种误区,必须予以纠正。

现代化的教育,必须服从于现代化建设,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必须是既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同时又有良好的道德修养。

在这一点上,儒学的主张,仍可借鉴。

我国教育发扬了儒家“敬德”思想,坚持“德育首位”,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培育了大批优秀人才。

由于历史的原因,在教育实践中,受“左”或“右”思潮的影响,“德育”与“智育”一手软、一手硬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

正在实施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列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赋予新时期“德”的全新内容,反映了与时俱进的我国教育和公民道德建设对儒家教育思想和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发展与创新。

未来教育,弘扬民族“敬德”精神,不仅要从政治学的角度去认识,更要迎接世界经济、文化、生态、环保、科技等方面的挑战。

以智育为中心的“学会生存”思想将在“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做人”和“学会关心”的理念下不断完善。

四、儒家教育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儒学一直对中华历史文化各个方面产生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儒家思想是适合中华民族自身的文化形态与精神显现的。

它根深蒂固地渗透进了中华民族的血脉里和精神世界中,构成了至今仍然在我们民族性格、社会心理及价值取向中活着的民族文化的生生不息的内在灵魂。

因此,儒学作为建构当代文化的基础、契机或因素与中国现代化密切相关。

而教育是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国古代文化所赖以延续、发展的基础和不断创新的动力,它作为传承社会文化,推动人类进步的重要活动,无疑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所谓现代教育是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使受教育者学会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多种基本知识和技能,并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的个性得以解放,人格发育健全,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同时又富有健康的竞争意识和合作能力。

它注重全社会人员的整体素质的普遍提高,使人人享有机会平等的受教育权。

这就与忽视学生个性发展和创造能力,一味注重知识灌输,没有平等教育水平的应试教育大相径庭。

如果有人认为应试教育与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有关,与以往的科举考试相类似,从而“与传统决裂”,贬低以儒家为代表的文化传统,这种想法是极端片面和错误的。

这是因为如果将包罗万象、良莠不分的“传统文化”都简单归结为优秀文化传统,那么势必会产生一些误解,有学者将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作了以下区分:

传统文化是物质的或精神的具体的文化,如出土文物和过去的典章制度、风俗习惯等,是与现代文化相对应提出的、落后的、被时代抛弃了的,如女人裹足、男人纳妾等均属于传统文化;

“而文化传统是人类文化思想的精华的组成部分,是其在不同时代为人们常释常新的源泉。

这16些精华的集合,就形成了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这种文化传统是支配一个国家或民族千百万人的习惯和力量,是一种集体无意识,或者说,是一种潜意识,它已经形成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一种模式,成为人们依照去言行,而又为人意识不到其存在的一种精神力量。

”“可以说,传统文化是死的东西,而文化传统是与人们的现代生活密切相关的活的东西。

”古代科举考试是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政治制度的产物,与儒家思想为代表的文化“道统”完全不同,并且虽然古代教育表面以儒家为主体,但儒家教育思想在古代相当程度上是属于理性化的,并未普遍付诸实施。

历代儒家对当时的现实教育的弊病亦从自己的立场出发持批评态度。

更重要的是儒家教育思想中理性、睿智的内容,符合教育的一般规律。

基于以上对教育现代化与传统文化和以儒家为代表的文化传统的关系的认识,人们更加以理性的态度批判地继承儒学为代表的中华民族文化传统遗产。

到20世纪末,人们开始寻找以儒家教育为核心的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从教育理念到教学方法的合理结合,以期找到属于中国自己的教育现代化之路。

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教育在现代化过程中发展的必然趋势。

儒学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思想体系,源远流长,积存深厚,博大精深,具有无穷的魅力和生命力,蕴含着弥足常新的普遍意义和恒常价值。

它蕴含着精深的哲学思想、伦理思想、政治思想、经济思想和教育思想等方面的内容,尤以教育思想最为丰富。

以儒家精神为主的中国传统教育理念所强调的教育的永恒价值和普遍意义、所追求的自我道德修养和主体人格完善以及讲究人生社会与自然规律的和谐统一等仍孕育着丰厚的现代意蕴和时代价值。

而以礼乐文化教化政治、人生,构建文化中国的目标,更与教育现代化富民强国的希望和梦想不谋而合。

参考文献1论语卫灵公M.2论语集解义疏.有教无类下M.3朱熹,论语集注M.4论语述而M.5论语阳或M.6论语为政M.7论语述而M.8论语泰伯M.9论语述而M.10论语雍也M.11孟子离娄下M.12孟子离娄下M.13论语为政M.14正蒙中正M.15朱子语类卷一M.16生子语类卷一M.17老子衍自序M.18论语.雍也M.19论语.季氏M.20孟子.滕文公上M.21孟子.梁惠王上荀子.儒效M.22荀子儒教M.责任校对王立平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