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电子技术《综合能力提升训练》课程标准.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973705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8.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用电子技术《综合能力提升训练》课程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应用电子技术《综合能力提升训练》课程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应用电子技术《综合能力提升训练》课程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应用电子技术《综合能力提升训练》课程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应用电子技术《综合能力提升训练》课程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应用电子技术《综合能力提升训练》课程标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应用电子技术《综合能力提升训练》课程标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应用电子技术《综合能力提升训练》课程标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应用电子技术《综合能力提升训练》课程标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应用电子技术《综合能力提升训练》课程标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应用电子技术《综合能力提升训练》课程标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应用电子技术《综合能力提升训练》课程标准.docx

《应用电子技术《综合能力提升训练》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用电子技术《综合能力提升训练》课程标准.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应用电子技术《综合能力提升训练》课程标准.docx

应用电子技术《综合能力提升训练》课程标准

应用电子技术《综合能力提升训练》课程标准

便携式液晶显示测温仪的设计制作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属于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在理论教学课程结束后进行的实训,通过综合能力提升训练可以满足高职院校对电子类专业学生进行数模电、传感器、单片机等理论和实践教学的需要,使学生能够真实了解电子产品的开发流程,如何将所学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未来就业可更快的适应岗位需求。

二、课程学习目标

1、低成本真实模拟一种电子产品的开发制造过程。

2、通过LCD电子测温仪设计与制作,可带动电子类相关专业,为师生提供一项真实的实践机会,可大幅度提高教师及学生的综合技能。

3、通过测温仪设计及安装调试过程,使电子专业的学生对电子设备开发流程有了更加系统详实的了解。

4、分析任务目标,确定产品功能,按功能进行分组,锻炼分析问题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

5、对既定目标例出解决方案,绘制原理图。

6、能熟练掌握电子电路绘图方法、电路板绘制方法。

完成电路图及电路板图,符合产品生产需要。

7、列出所需的电子元器件、机械元器件以及所有材料的清单,同时进行市场调研,能够完成项目预算。

8、能根据总体任务分工合作,完成各部分的电路板设计并调试,各分工团队协调,将所设计结果整合。

9、进行产品的焊接、安装、调试,使硬件部分能够无故障工作。

10、能够在C环境下进行程序设计,通过单片机对各功能部分进行驱动,最终联调,使之达到最初产品设计目标。

11、编写出试验设备的操作说明书、技术规范等技术文件。

12、写出训练总结报告

三、课程结构设计

本课程采用理实一体化训练模式:

以任务为载体、创造真实的情景模式,引导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分工合作、小组讨论等形式自主的完成试验设备的设计、制作,着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沟通、协调的能力。

课程结构采用单元式,各单元依据认知规律及职业成长规律进行安排,共分为8个单元。

所需要掌握的重要知识部分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分析便携式液晶显示测温仪实现功能,各机构原理、执行元件的功能。

2)电源转换及充电电路的设计。

3)液晶驱动电路及程序的设计。

4)声光报警电路及程序的设计。

5)DS18B20驱动电路及程序的设计。

6)串口驱动电路及程序的设计。

7)PCB设计技巧。

8)贴片元件焊接技巧。

9)测试技巧。

10)操作说明书、技术条件的编写。

四、单元学习内容与要求

学习单元1:

产品功能分析及功能分组

教师引导:

4学时

查找资料:

4学时

讨论设计:

4学时

单元学习目标:

1.了解一般电子产品设计开发流程;

2.理解51系列单片机的工作原理;

3.分析产品实现功能。

单元学习内容:

1.电子产品设计开发流程;

2.51系列单片机开发流程;

3.测温仪功能分析;

4.按功能机构分组。

教学方式方法:

1、教师提出分析要点;

2、由学生查找相关资料。

教学条件:

1、主讲教师

2、多媒体教室

3、实训教室

软技能和职业素养教学要求:

1、掌握数模电相关知识;

2、掌握单片机、传感器相关知识;

3、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4、具备查找资料和沟通的能力。

单元考核评测点:

1、汇报各功能实现方案

2、团队组织与配合

3、语言表达能力

学习单元2:

产品总体方案设计

教师引导:

4学时

查找资料:

2学时

讨论设计:

4学时

单元学习目标:

1、了解电子产品设计论证的方法;

2、选择合适的方案;

3、会利用有利资源;

4、会正确表达思想;

5、能进行有效地沟通。

单元学习内容:

1、按照产品拟定功能需求条件列表;

2、画出试验设备框图;

3、写出试验设备设计方案;

4、分组进行方案论证;

5、分解设计任务。

教学方式方法:

1、教师提出设计任务的方法、步骤;

2、引导学生自主投入,分组讨论,将讨论结果进行汇报;

3、及时对学生的设计进行评估。

教学条件:

1、主讲教师;

2、多媒体教室;

3、实训教室。

软技能和职业素养教学要求:

1、掌握方案论证的能力;

2、掌握数模电相关知识;

3、掌握单片机、传感器相关知识;

4、团队合作,和良好地语言表达能力。

单元考核评测点:

1、设计方案的正确性、有效性、经济性;

2、表述能力;

3、团队组织与配合。

学习单元3:

测温仪原理电路设计

教师引导:

5学时

查找资料:

5学时

讨论设计:

10学时

实操:

10学时

单元学习目标:

1、能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电路;

2、会查找器件资料;

3、能利用Protel软件画出电路图及电路板图;

4、能进行有效地沟通和讨论确保设计的正确。

单元学习内容:

1、充电电路及电源转换电路设计;

2、声光报警电路设计;

3、1602液晶显示器典型应用电路;

4、DS18B20典型应用电路;

5、MAX232串口典型应用电路;

6、查找所用器件的性能和工作参数;

7、画出电路图。

教学方式方法:

1、教师提出设计任务的方法、步骤;

2、引导学生自主投入,分组讨论,将讨论结果进行汇报;

3、及时对学生的设计进行评估。

教学条件:

1、主讲教师。

2、多媒体教室。

3、实训教室。

软技能和职业素养教学要求:

1、具备较强的设计能力。

单元考核评测点:

1、电路图的正确性与完整性。

2、所选择器件的适应性。

学习单元4:

器件选取及市场调研

教师引导:

2学时

查找资料:

4学时

实操:

4学时

单元学习目标:

1、会查找器件资料;

2、能够考虑器件的适应性,性价比;

3、能进行有效地沟通和讨论确保设计的正确。

单元学习内容:

1、对电子市场的了解;

2、所用器件的性能和工作参数。

教学方式方法:

1、教师提出设计任务的方法、步骤。

2、引导学生自主投入。

3、及时对学生的设计进行评估。

教学条件:

1、主讲教师。

2、多媒体教室。

3、实训教室。

学习单元5:

PCB版图设计

教师引导:

2学时

讨论设计:

4学时

实操:

10学时

单元学习目标:

1、熟练应用Protel软件绘制器件封装及PCB版图;

2、绘制PCB版图的合理、规范、美观。

单元学习内容:

1、Protel软件绘制器件封装;

2、绘制PCB版图。

教学方式方法:

1、教师提出设计任务的方法、步骤。

2、引导学生自主投入。

3、及时对学生的设计进行评估。

教学条件:

1、主讲教师。

2、多媒体教室。

3、实训教室。

软技能和职业素养教学要求:

1、PCB版图绘制技巧。

2、设计能力。

单元考核评测点:

1、PCB版图合理、规范、美观。

学习单元6:

焊接组装

教师引导:

2学时

实操:

8学时

单元学习目标:

1、能使用三用表、示波器等工具;

2、会用电烙铁、风台、气泵等加工工具。

3、会对所制作电路进行调试。

4、熟悉试验设备加工制作过程。

5、加工制作出合格的试验设备。

单元学习内容:

1、判断所购买器件的优劣;

2、焊接贴片元件、调试电路板;

3、对试验设备进行组装调试。

4、完成试验设备的全部制作过程。

5、三用表的使用方法。

6、示波器的使用方法。

教学方式方法:

1、教师提出设计任务的方法、步骤。

2、引导学生自主投入。

3、及时对学生的设计进行评估。

教学条件:

1、主讲教师。

2、多媒体教室。

3、实训教室。

软技能和职业素养教学要求:

1、具备安全意识,能够在制作加工中保护自身安全

2、能做到确保自身不被伤害、确保不伤害他人、确保不被别人伤害。

单元考核评测点:

1、焊接质量。

2、试验设备的安全性。

3、加工工具使用的安全。

4、加工制作现场的安全。

5、试验设备完成情况。

学习单元7:

程序设计

教师引导:

8学时

查找资料:

2学时

讨论设计:

2学时

实操:

8学时

单元学习目标:

1、能够读懂实例程序。

2、能够结合产品设计修改器件典型应用驱动程序。

3、能够进行多机构程序联调。

4、能够掌握开发工具使用方法,熟悉C开发环境。

单元学习内容:

1、C环境下应用开发工具进行程序的编写及调试。

2、完成1602液晶的程序调试。

3、完成DS18B20驱动程序的调试。

4、完成串口程序的调试。

5、完成报警程序的调试。

6、联调。

教学方式方法:

1、教师提出设计任务的方法、步骤。

2、引导学生自主投入。

3、及时对学生的设计进行评估。

教学条件:

1、主讲教师。

2、多媒体教室。

3、实训教室。

软技能和职业素养教学要求:

1、掌握单片机开发程序设计的方式、方法。

2、锻炼团队间协调及配合能力

单元考核评测点:

1、各执行机构程序理解。

2、对开发工具及开发环境的掌握。

3、按产品功能进行调试。

学习单元8:

试验设备技术文件的编写

理论教学学时:

6学时

单元学习目标:

1、会编写设备技术文件。

2、能独立完成训练报告。

3、锻炼答辩的应变能力。

单元学习内容:

1、完成试验设备操作说明书的编写。

2、完成试验设备技术条件的编写。

3、完成综合能力提升训练总结报告的编写。

4、完成结题答辩。

教学方式方法:

1、小组讨论。

教学条件:

1、主讲教师。

2、多媒体教室。

3、实训教室。

软技能和职业素养教学要求:

1、综合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单元考核评测点:

1、所编写文件。

2、答辩过程有无错误。

五、课程考核要求

本课程共分为8个单元,前7个单元为单项训练单元,每个单元按《单元考核评价表》给出成绩,该成绩占总成绩的10%,7个单元合计满分为60分;第8个单元为文件编写和答辩训练单元,文件编写10分占总成绩的10%,答辩为30分该成绩占总成绩的30%,满分为30分。

六、课程实施安排

课程学时分配:

学习单元

教师引导学时

查找资料学时

讨论设计学时

实操学时

典型任务数量

产品功能分析及功能分组

4

4

4

5

产品总体方案设计

4

2

4

5

测温仪原理电路设计

5

5

10

10

5

器件选取及市场调研

2

4

4

2

PCB版图设计

2

4

10

6

焊接组装

2

8

2

程序设计

8

2

2

8

6

试验设备技术文件的编写

2

4

6

5

合计

29

21

30

40

36

总计课时

120

参考资料: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C程序设计》、《新编MCS-51单片机应用设计》、《8051系列单片机C程序设计完全手册》、《电子设备制作》、《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