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电子备课.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97717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2.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电子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电子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电子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电子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电子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电子备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电子备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电子备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电子备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电子备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电子备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电子备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电子备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电子备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电子备课.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电子备课.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电子备课.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电子备课.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电子备课.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电子备课.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电子备课.docx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电子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电子备课.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电子备课.docx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电子备课

四年级语文下册备课

第六单元

单元主题

走进田园,热爱乡村

单元组成

本单元共安排了四篇主题课文《乡下人家》《牧场之国》《古诗词三首》《麦哨》,一次综合性学习,一个“阅读链接”,一个语文园地。

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专题是“走进田园,热爱乡村”,安排了四篇与乡村,田园风光有关的课文,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感受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田园美景,体验洋溢着泥土气息,自然质朴的乡村生活,并由此产生热爱与向往之情。

教学中课引导学生阅读思考,细心感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的表达方法是教学的重点。

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28个生字,能写24个生字,积累词语。

2,学会抓重点勾画句子,将自己的读书感受简略地批注在书上。

继续积累课文中的精彩语段。

3,教会学生通过对比体会和创设情境的方法理解景物的特点。

4,继续学习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词句的意思,发现并总结体会含义深刻句子的方法。

5,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诗词,在读中想象画面,在读中感悟,体会古诗词表达的意境,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养成积累的习惯。

6,引导学生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PPT课件

课时安排

1,《乡下人家》两课时2,《牧场之国》一课时

3,《古诗词三首》两课时4,《麦哨》一课时

5,《语文园地五》四课时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第周月日

备课人

课文题目

乡下人家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率,巢,”2个生字,理解“时令,倘若,照例”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领会文章的主要内容。

3,带领学生品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领会文章的主要内容。

初步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教学难点

 初步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教学准备

PPT课件

课前预习

(一)情景导入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21课《乡下人家》

2、让我们一起跟着作者走进乡下人家,看看作者笔下的乡下人家是怎样一番场景。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请大家打开书,根据老师这儿的自读提示放声读课文。

 2、检查字词。

(出示课件:

) 

棚架 装饰 鸡冠花 菊花瞧见率领

耸立 捣衣 搬家 归巢 和谐 催眠曲辛苦 

3、找出其中的多音字“率”、“冠”并分别组词。

范写“率”“巢”字。

 4、字音读准了,这些词中,有哪些词语不理解吗?

捣衣又是什么意思?

你们见过么?

出示图片,你们见过乡下人家捣衣的场景么?

看,这就是。

(出示图片)

 5、看来同学们大致上都已经掌握了这写词语,坐端正我们一起来把这些词读一读。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的生词学完了,相信大家一定能把课文读得更好,我要请六个同学一人读一段,最后一段全班齐读,听明白了吗?

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他们有没有读错的地方。

 2、学生读书,相机纠音。

3、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想乡下人家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4,其实啊,作者在课文里面也用了一个自然段来表达自己对乡下人家的感受!

你找到了吗?

(出示句子)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学生齐读)

3、简洁地说,作者对乡下人家的感受是(独特、迷人)——板书

4、独特什么意思?

迷人什么意思?

“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又怎么理解呢?

总之,乡下人家无时无刻都有一道独一无二令人陶醉的风景。

5、自由读课文,来给每个风景取个名字吧。

6、根据学生汇报板书,边听边指导学生拟小标题的方法,抓住景物及特点。

7、你看,乡下人家的风景真像一首诗,看,老师把它们串成一首诗,一起来读读吧。

 8、作者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如诗如画的风景,所以作者才这般赞叹道:

(引读)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9、同学们,像这样先分写几处风景,再进行总结,我们把它称为分总结构。

(四)品读第一自然段

 1、乡下人家的风景多不胜数,我们不妨先走进乡下人家的屋前,去感受那份独特迷人的风景吧。

 2、现在请同学们默读第一自然段,找出你觉得最独特、迷人的语句,并在旁边写上批注,多读几遍。

 3、汇报“当花儿落了的时候……可爱多了。

4、“别有风趣”什么意思?

这别有风趣体现在哪里呢?

5、学生汇报。

出示(青红的瓜图片)你有什么感受?

 6、同学们,看,这就是我们在城里经常看到的装饰,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出示石狮子、旗杆图)与这些庄严、严肃的石狮子、旗杆比起来,乡下人家就显得可爱多了。

 这里,作者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

 7、师:

是啊,作者用了对比的方法,突出了乡下人家独特迷人之处,表达了作者对乡下人家的喜爱之情。

让我们好好体会体会你们读前半句,老师读后半句;男女生读。

出示句子:

 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8、乡下人家这普普通通的景物都有它的别有风趣所在,难怪作者要这样赞叹,一起读——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运用了抓重点词句、品读的方法欣赏了乡下人家屋前独特、迷人的风景,下节课我们继续去了解乡下人家,走近大自然,用眼睛去发现美,用心灵去感受美,这节课我们学到这里。

二次备课

(方法和手段、改进意见)

推荐阅读

 

板书

设计

21乡下人家

独特屋前搭瓜架

门前中鲜花

屋后春笋冒

院中几觅食

河里鸭嬉戏

院落吃晚饭

迷人夜听催眠曲

教学

反思

 

备注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第周月日

备课人

课文题目

21,乡下人家

教学目标

1,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的热爱之情。

2,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PPT课件

课前预习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通过初读课文,学习了“屋前搭瓜架”这个画面,感受到了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这节课我们再来看看课文向我们展示了那些“独特,迷人”的风景。

二,默读课文,深入研究

1,默读课文2---6段,边读书边想象画面,看看课文还向我们展示了乡下人家那些“独特,迷人”的风景。

(1)交流:

眼前除了绿绿的瓜架还有什么,对,有红花。

怎么描写的?

谁来读读?

我们大家边听边想象画面,你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

  体会“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理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一句。

  ①朴素和华丽本来是相对的,为什么课文中却说“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

(乡村风光本是朴素的,鲜花的开放却使之增添了许多明丽的色彩,所以……)

  (虽然是很常见的花,但是它们开得是那么的漂亮)

  依着时令顺序开放,一年四季都有花相伴都高兴呀,这真是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我们从门前来到屋后,那里有什么?

竹,怎么读?

  “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1、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春雨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春天的乡下生机勃勃)

  2、探出来与长出来有什么不同?

(是从“探”字中体会到的。

这个字用拟人的手法让人感到嫩笋的迅速的长势,如同一个个淘气顽皮的娃娃和人捉迷藏一样从土里探出头,充分展示了春季勃勃的生机。

  3、现在你们就是这些小春笋,告诉我你那么快想从地里钻出来想看什么?

  让我们这些小竹笋带着我们的渴望带着我们的迫切快点钻出来吧!

(齐读)

  刚才我们眼前出现的画面都是植物,这里还有小动物呢,谁来读读描写鸡觅食的一段,谁描写鸭戏水的一段。

听听从他们的朗读中你听出了什么?

  (3)你为什么会这么读?

  (妈妈带小鸡觅食)雄鸡呢?

这雄鸡耸着尾巴,大踏步地走来走去它在干什么呢?

心里会怎么想?

你学学。

(斗志昂扬的将军,尽职尽责的丈夫)。

  那河中的鸭子呢?

谁读读?

  你从哪些词中读出了什么?

(从“游戏”中读出鸭子们生活的很自由很快乐;从“从不吃惊”中知道了这种自在、轻松、和谐的场景在农村是很常见的。

)带着我们丰富地想象再读读这段话。

  ⑸夏天到了,你傍晚出去散步,看到的是什么?

你自己读读这个自然段。

“……,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一句

  那老师想让大家画画这幅画,你都要画上什么呀?

板书红霞、微风、归巢的鸟

  带着你的理解再来读读这句话。

  (6)秋天的晚上,人们在纺织娘织织织呀的叫声中进入梦乡,你们听。

 四,揣摩文章表达顺序和写作方法

这节课我们一同走进了乡村,领略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情画意的生活,深深感受到了“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1,那么,课文是怎样写出“乡村风景的美”的?

2,交流:

(1)仔细观察,抓住了与乡下人家关系最密切的事物来写。

(2)顺序清晰:

按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个季节,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交叉描写。

(3)善于运用拟人,对比等方法把景写生动。

 五、整体回顾,想象拓展

  课文学到这里,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1.无论在屋前、院子里还是小河里,无论在春天,夏天还是秋天,无论早上晚上乡下人家的确具有它独特、自然的美,现在我们再来读读课文。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后的小诗《在天晴了的时候》,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背诵下来。

2、课文写的多优美呀,你愿意把自己喜欢的句子积累下来吗?

试着背背自己喜欢的内容。

  3.小练笔:

在冬天,在乡下别的地方,可能是一幅怎样的图画呢?

快拿起笔写下来吧。

  4、准备开展一次“走进田园”的综合活动吧!

二次备课

(方法和手段、改进意见)

推荐阅读

板书

设计

21乡下人家

独特,迷人的风景

无论何地无论何季

屋前:

瓜藤叶春天

院里:

花竹笋

四处:

小河:

门前:

吃晚饭夏天

瓜架上:

纺织娘唱歌秋天

教学反思

 

备注

第三课时

授课时间

第周月日

备课人

课文题目

牧场之国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理解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异国的田园风光。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初步感受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不同的语言魅力。

教学重点

 1.通过揣摩优美的语言,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异国田园风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初步感受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不同的语言魅力。

教学准备

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兴趣。

 

(一)师:

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有许多美丽的国度,他们有各自不同的特色。

有的风景如画让人陶醉,有的气候宜人使人流连,有的历史悠久引人入胜,有的风情独特让人难忘。

孩子们,这节课我们就将去了解一个可爱的国度,请齐读课题——《牧场之国》

 

(二)师:

读了课题,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发挥想象,简单描述牧场之国在自脑海中形成的画面。

 (三)师:

你们的想象是多么美妙,让我们带着对牧场之国的向往,走进课文吧!

 二、快速阅读,整体感知。

 

(一)检查学生读书情况,指名读课文的各个自然段,相机指导生字的读音。

同时,请孩子们想想牧场之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二)师:

你能够说说牧场之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吗?

(三) 你知课文中所指的牧场之国是哪个国家吗?

从哪儿知道的?

(板书: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三、自读自悟,交流讨论。

 师:

真正的荷兰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

请把课文中你认为特别美的或者让你印象特别深的句子勾画出来,运用已经掌握的读书方法,多读几遍,细细去感受真正的荷兰的独特魅力。

开始默读、勾画、体会吧!

 

(一)学生自由默读,品味课文,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适时适当地进行个别的学习指导。

 

(二)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相机指导朗读精彩语段。

师:

谁愿意把自己的读书感受与我们分享?

暂时没发言的同学请认真倾听,想一想:

别人的感受和你完全一样吗?

你有没有更精彩的观点和更加独特的感受。

 语段一:

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

牛犊的模样像贵夫人,仪态端庄。

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尊严。

极目远眺,四周全是丝绒般的碧绿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师:

你喜欢牛犊还是老牛?

你会把它们比作什么呢?

 语段二:

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

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

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师:

如果,你此时就在这宁静的牧场上,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让我们带憧憬与向往,用有感情的朗读来表现出牧场上的宁静之美吧!

 

(三)小结。

 师: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发现作者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告诉了我们——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我们潜心读课文,也能够用心感受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四、观看画面,领略牧场风光。

 

(一)师:

就让我们跟随画面去领略那迷人的牧场风光吧!

(二)同声赞美牧场之国。

 

师:

此刻,你想用自己的话来赞美荷兰吗?

 (三)对话作者,体会写法。

 师:

作者和你们一样对荷兰充满无比的喜爱和赞美,他心中的千言万语在课文中却只汇成一句话,你发现了吗?

(生: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

你能够理解“真正”的含义吗?

 五、拓展延伸,领悟中心。

 

(一)引导学生介绍荷兰的其它特点。

 师:

除了牧场之外,你还了解荷兰其它的特点吗?

(学生交流展示关于荷兰的资料)

 师:

教室只是小课堂,生活才是大课堂。

通过搜集资料加深对课文的认识和理解,帮助我们更加全面了解这美丽的牧场之国。

  

(二)同声赞美荷兰。

 

师:

是啊!

高大的风车,迷人的郁金香,辽阔的牧场告诉我们——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生动优美的课文告诉我们——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让我们满怀着赞之情告诉所有人——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引读,学生齐读“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二次备课

(方法和手段、改进意见)

推荐阅读

板书

设计

22牧场之国

碧绿草原黑白花牛

成群骏马膘肥体壮

绵羊猪群悠然自得

晚霞满天牛羊歇息

第四课时

授课时间

第周月日

备课人

课文题目

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正确读写“蚕桑、耘田”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

3、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PPT课件

课前预习

搜集描写田园风光的诗词,读一读,背一背。

一:

导入

有关田园风光的古诗咱们也学过一些,谁来背一背:

《过故人庄》、《游山西村》、《山居秋暝》等。

这节课我们学习前两首古诗《乡村四月》和《四时田园杂兴》。

(板书课题)

1、自由读题,说说题意。

“乡村四月”是指江南农村初夏的时节。

2、出示插图,观察感受。

3、简介诗人及背景。

翁卷是宋代诗人,南京人,一生未做官,描写了许多田园生活的诗篇。

二、反复诵读,弄懂诗意

1、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诵读的节奏和诗的画面。

2、学生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握节奏,注意“蚕”“桑”都是平舌音。

3、指名朗读,相互学习,相互欣赏。

4、组内轮读,试着利用工具书或文中注释弄清句意。

5、全班交流,讲讲诗意。

三、品评朗读,感悟诗情

1、自由诵读,边读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

2、逐句品评,交流感受。

师谈话:

人在景中,景随人移。

《乡村四月》这首古诗描写的是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

前两句主要写了江南水乡初夏时的景色。

第二句主要写了劳动人民紧张繁忙的劳作,也同时体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赞美。

“少”“才”“又”,突出了“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懂得“一年之机在于春”的启示,体会作者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

3、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

四、背诵,积累语言

五、自学《四时田园杂兴》

1、按照学习《乡村四月》的方法自学,画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2、小组内交流,教师指导点拨。

3、全班交流自学成果。

①指导学生透过“也”和“学”字,感悟天真、可爱的儿童形象。

②指导学生在诵读中体会诗歌描写的乡村农人耕织以及儿童学着种瓜的情景,感悟诗人对热爱劳动的农村儿童的赞扬。

诵读指导重点:

第一句:

“昼”和“夜”可读重音,诗句中间稍作停顿。

第二句:

“各当家”要读重音,语速可稍慢,表示强调。

第三句:

“也”和“学”要读重音,要读出儿童的天真可爱。

1.背诵。

六、拓展延伸

1、默写《乡村四月》和《四时田园杂兴》。

2、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有60首,分为“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各12首。

请同学们找一找,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一读,背一背。

二次备课

(方法和手段、改进意见)

推荐阅读

板书

设计

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

景美田园风光优美村庄儿女——耘田绩麻

人忙农民虽苦犹甜童孙——学种瓜

第五课时

授课时间

第周月日

备课人

课文题目

《渔歌子》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正确读写“白鹭,鳜鱼,箬笠,蓑衣”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古诗词。

3、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课前预习

一、激情导趣,理解课题

1、教师有感情地吟诵《渔歌子》,清同学们听一听,想一想:

它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古诗有什么区别?

2、你知道什么是词吗?

教师简介:

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

也就是为曲所填的词。

由于词的长短不—,还被称作长短句。

这是与诗的不同之处。

3、你了解或背诵过词吗?

试着背—背。

二、反复吟诵,理解词义

1、自由读词,练习读正确、读流利,注意“塞”“蓑”的读音。

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说说你喜欢这首词吗?

为什么?

3、默读词,画出词中描写的各种景物。

4、再读词,边读边画出词中难理解的词和句,先按照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己理解,解决不了的问题和同桌交流时论。

5、全班交流:

交流重点:

斜风细雨中垂钓的人儿为什么不想回家?

词中出现厂哪些颜色?

三、指导朗读,想象画面

1、教师导语:

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又充满活力。

2、教师范渎,体会诗情画意。

3、学生练读,想象整体画面。

4、指名朗读,教师指导。

5、同桌互读,相互欣赏

四、积累运用,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背诵《渔歌子》。

2、背一背你喜欢的词。

3、默写两首古诗。

二次备课

(方法和手段、改进意见)

推荐阅读

《书湖阴先生壁》、《社日》、《三衢道中》

板书

设计

渔歌子—————————不须归

(唐)张志和情景交融

第六课时

授课时间

第周月日

备课人

课文题目

24麦哨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感受田园风光的美好和乡村孩子淳朴自然、欢快清新的童年生活。

3、体会作者生动形象的语言。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品味优美语言,丰富语言积累。

感受乡村生活的欢快、柔美。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品味优美语言,丰富语言积累。

感受乡村生活的欢快、柔美。

教学准备

课前预习

搜集田园风光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一、课题设疑,激趣导入

1.板书课题,想想麦哨是什么?

(用麦秆做成的哨子)

2.由题目,你想到了什么?

3.设疑:

乡村生活是怎样的?

文中孩子们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读通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2.检查学习生字词的情况,让学生说说课文大意。

三、细读课文,品味语言

(一)聆听欢快、柔美的麦哨声

1.吹响麦哨的声音是怎样的?

看看课文几次写到“麦哨”?

是怎样描写的?

2.交流:

⑴指名读相关段落(第1、2、7、8自然段)。

读准多音字“和、应”。

“呜卟,呜卟,呜……”指导读,理解省略号在这里的作用。

⑵谁能用几个词语概括的说说麦哨发出的声音的特点吗?

理解“一声呼,一声应[你呼我应]、忽高忽低[此起彼落]”两组词语的意思。

让学生模仿吹麦哨发出的声音。

麦哨声变化丰富,时而短促,时而悠长,我们听着感受一样吗?

(是呀,短促的麦哨声是一曲欢快的乐曲,悠长的麦哨声是一曲柔美的乐曲,而相互应和着的麦哨声就像一曲合奏曲。

⑶有感情朗读首尾4节。

⑷了解首尾呼应的写法:

课文首尾写麦哨声你呼我应,此起彼落,欢快柔美。

比较首尾两段的相同处及它们的关系。

(二)欣赏美丽的乡间画面

1.麦哨声是欢快、柔美的。

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的其他段落,看看还有哪些画面让你感受到欢快和柔美。

把“欢快”与“柔美”标注在相关的句子边,再把句子好好读读,你感悟到了什么。

2.交流:

⑴景美:

金黄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荚;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篷篷的种子。

(写了哪些农作物?

哪里让你觉得美?

分号前后有什么相同之处?

随机板书:

油菜 蚕豆 萝卜  色彩斑斓  指导读出排比句的韵律美和气势。

除了感受到色彩斑斓,景色美丽,还体会到了什么?

哪些词语让你看到了丰收的景象?

用喜欢的符号标出来。

(到处 密密 黑白相间 一蓬蓬 擎 丰满 齐刷刷)品味“擎”,随机板书:

欢庆丰收 指导读第4自然段,读出丰收在即的喜悦。

⑵湖畔,到处是割草的孩子。

白竹布衬衫小不凉帽,绣花兜肚彩头巾。

(欣赏课文插图,体会乡村环境的优美。

⑶男孩子跑到铺满青草的土坡上面,翻跟头……这简直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

(想象孩子们会怎样玩游戏。

)是呀,孩子们无拘无束地玩耍,玩得脸红扑扑,乐开了花。

指导读好下面的比喻句:

  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蒙上了一层晶莹的细汗,犹如一朵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

⑷剥开叶片,将茅穗儿连同茎轻轻地抽出,把茎放进嘴里嚼嚼,吮吮,一股甘甜清凉的滋味很快从舌尖直沁肺腑!

3.小结

四、感受全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