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rixXenServer入门系列教程之使用vApp资料下载.pdf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981597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PDF 页数:22 大小:2.5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CitrixXenServer入门系列教程之使用vApp资料下载.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CitrixXenServer入门系列教程之使用vApp资料下载.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CitrixXenServer入门系列教程之使用vApp资料下载.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CitrixXenServer入门系列教程之使用vApp资料下载.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CitrixXenServer入门系列教程之使用vApp资料下载.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CitrixXenServer入门系列教程之使用vApp资料下载.pdf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CitrixXenServer入门系列教程之使用vApp资料下载.pdf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CitrixXenServer入门系列教程之使用vApp资料下载.pdf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CitrixXenServer入门系列教程之使用vApp资料下载.pdf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CitrixXenServer入门系列教程之使用vApp资料下载.pdf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CitrixXenServer入门系列教程之使用vApp资料下载.pdf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CitrixXenServer入门系列教程之使用vApp资料下载.pdf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CitrixXenServer入门系列教程之使用vApp资料下载.pdf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CitrixXenServer入门系列教程之使用vApp资料下载.pdf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CitrixXenServer入门系列教程之使用vApp资料下载.pdf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CitrixXenServer入门系列教程之使用vApp资料下载.pdf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CitrixXenServer入门系列教程之使用vApp资料下载.pdf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CitrixXenServer入门系列教程之使用vApp资料下载.pdf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CitrixXenServer入门系列教程之使用vApp资料下载.pdf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CitrixXenServer入门系列教程之使用vApp资料下载.pdf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CitrixXenServer入门系列教程之使用vApp资料下载.pdf

《CitrixXenServer入门系列教程之使用vApp资料下载.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itrixXenServer入门系列教程之使用vApp资料下载.pdf(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CitrixXenServer入门系列教程之使用vApp资料下载.pdf

a:

9:

{i:

0;s:

4205:

"UART传输协议传输协议时间:

@#@2014-6-18作者:

@#@yanwh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niversalAsynchronousReceiver/Transmitter),通常称作UART,是一种异步收发传输器。

@#@将数据由串行通信与并行通信间作传输转换,作为并行输入成为串行输出的芯片UART是一种通用串行数据总线,用于异步通信。

@#@该总线双向通信,可以实现全双工传输和接收。

@#@11、UART通信协议通信协议UART作为异步作为异步串口通信协议的一种,工作原理是将传输数据的每个字符一位接一位地传输。

@#@其中每一位(Bit)的意义如下:

@#@起始位起始位:

@#@先发出一个逻辑”0”的信号,表示传输字符的开始。

@#@数据位数据位:

@#@紧接着起始位之后。

@#@数据位的个数可以是4、5、6、7、8等,构成一个字符。

@#@通常采用ASCII码。

@#@从最低位开始传送,靠时钟定位。

@#@奇偶校验位奇偶校验位:

@#@数据位加上这一位后,使得“1”的位数应为偶数(偶校验)或奇数(奇校验),以此来校验数据传送的正确性。

@#@停止位停止位:

@#@它是一个字符数据的结束标志。

@#@可以是1位、1.5位、2位的高电平。

@#@由于数据是在传输线上定时的,并且每一个设备有其自己的时钟,很可能在通信中两台设备间出现了小小的不同步。

@#@因此停止位不仅仅是表示传输的结束,并且提供计算机校正时钟同步的机会。

@#@适用于停止位的位数越多,不同时钟同步的容忍程度越大,但是数据传输率同时也越慢。

@#@空闲位空闲位:

@#@处于逻辑“1”状态,表示当前线路上没有数据传送。

@#@UART协议传输时序如图1所示:

@#@图1.UART协议传输时序22、UART工作原理工作原理发送数据过程发送数据过程:

@#@空闲状态,线路处于高电位;@#@当收到发送数据指令后,拉低线路一个数据位的时间T,接着数据按低位到高位依次发送,数据发送完毕后,接着发送奇偶校验位和停止位(停止位为高电位),一帧数据发送结束。

@#@接收数据过程接收数据过程:

@#@空闲状态,线路处于高电位;@#@当检测到线路的下降沿(线路电位由高电位变为低电位)时说明线路有数据传输,按照约定的波特率从低位到高位接收数据,数据接收完毕后,接着接收并比较奇偶校验位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则通知后续设备准备接收数据或存入缓存。

@#@由于UART是异步传输,没有传输同步时钟。

@#@为了能保证数据传输的正确性,UART采用16倍数据波特率的时钟进行采样。

@#@每个数据有16个时钟采样,取中间的采样值,以保证采样不会滑码或误码。

@#@一般UART一帧的数据位数为8,这样即使每个数据有一个时钟的误差,接收端也能正确地采样到数据。

@#@UART的接收数据时序为的接收数据时序为:

@#@当检测到数据的下降沿时,表明线路上有数据进行传输,这时计数器CNT开始计数,当计数器为24=16+8时,采样的值为第0位数据;@#@当计数器的值为40时,采样的值为第1位数据,依此类推,进行后面6个数据的采样。

@#@如果需要进行奇偶校验,则当计数器的值为152时,采样的值即为奇偶位;@#@当计数器的值为168时,采样的值为1表示停止位,一帧数据接收完成。

@#@一个标准的10位异步串行通信协议(包含1个起始位、1个停止位和8个数据位)收发时序,如图2所示图2.10位标准串行通信协议收发时序图33、UART波特率发生器波特率发生器波特率是衡量数据传输速率的指标,表示每秒传送数据的字符数,单位为Baud。

@#@UART的接收和发送是按照相同的波特率进行收发的。

@#@波特率发生器产生的时钟频率不是波特率时钟频率,而是波特率时钟频率的16倍,目的是为在接收时进行精确地采样,以提取出异步的串行数据。

@#@根据给定的晶振时钟和要求的波特率,可以算出波特率分频计数值。

@#@";i:

1;s:

25257: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理解并掌握小数除以整数(整数部分够商1)的计算方法。

@#@@#@难点:

@#@理解商的小数点定位问题。

@#@@#@教具准备:

@#@小黑板@#@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1. 计算下面各题。

@#@      @#@┌115÷@#@5=()@#@23×@#@5=()—│@#@       └115÷@#@23=() @#@2.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2145÷@#@15=   416÷@#@32=   1380÷@#@15=@#@二、导入新课:

@#@@#@情景图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锻炼吗?

@#@经常锻炼对我们的身体有益,请看王鹏就坚持每天晨跑,请你根据图上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出示例1:

@#@王鹏坚持晨练。

@#@他计划4周跑步22.4千米,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

@#@教师:

@#@求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怎样列式?

@#@(22.4÷@#@4)板书课题:

@#@“小数除以整数”。

@#@@#@三.教学新课:

@#@@#@教师:

@#@想一想,被除数是小数该怎么除呢?

@#@小组讨论。

@#@分组交流讨论情况:

@#@@#@

(1) 生:

@#@22.4千米=22400米22400÷@#@4=5600米5600米=5.6千米@#@

(2) 还可以列竖式计算。

@#@@#@教师:

@#@请同学们试着用竖式计算。

@#@计算完后,交流自己计算的方法。

@#@@#@教师:

@#@请学生将自己计算的竖式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出来,具体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小数点位置与被除数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  @#@ 引导学生理解后回答“因为在除法算式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面,也就是说,被除数和商的相同数位是对齐了的,只有把小数点对齐了,相同数位才对齐了,所以商的小数点要对着被除数的小数点”.@#@教师:

@#@同学们赞同这种说法吗?

@#@(赞同)老师也赞同他的分析.@#@教师:

@#@大家会用这种方法计算吗?

@#@(会)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算一算.@#@四、巩固练习@#@完成“做一做”:

@#@25.2÷@#@634.5÷@#@15@#@五、课堂小结(略)@#@六、课堂作业:

@#@练习三的第1、2题@#@课题二:

@#@小数除以整数

(二)@#@教学内容:

@#@教科书16~17页的例2、例3和相应的“做一做”中的题目,练习四的第4~8题.@#@教学目的:

@#@@#@1.使学生学会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2.理解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跟整数除法之间的关系,促进学习的迁移.@#@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正确地进行小数除法的计算。

@#@@#@难点:

@#@被除数的整数部分不够除及除到被除数的小数末尾还有余数该如何处理。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教师出示复习题:

@#@ @#@

(1)22.4÷@#@4

(2)21.45÷@#@15@#@教师先提问: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

@#@@#@二、 新课@#@1、教学例2.师先让学生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再让学生观察被除数与除数有什么特点?

@#@(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问:

@#@“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商会出现什么情况?

@#@我们在竖式中应该怎样写商?

@#@请同学们互相说一说。

@#@(在被除数个位的上面,也就是商的个位上写“0”,用0来占位。

@#@)@#@请同学们试着做一做。

@#@@#@学生做完后,教师问:

@#@在什么情况下,小数除法中商的最高位是0?

@#@@#@2、教学例3。

@#@师先让学生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再让学生用竖式计算。

@#@当学生计算到12除6时,教师提问:

@#@接下来怎么除?

@#@请同学们想一想。

@#@@#@引导学生说出:

@#@12除6可以根据小数末尾添上0以后小数大小不变的性质,在6的右面添上0看成60个十分之一再除。

@#@@#@请同学们自己动笔试试。

@#@@#@3、做教科书第17页的做一做。

@#@@#@4、教师:

@#@想一想,前面几例小数除以整数是怎样计算的?

@#@引导学生总结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要按照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教师:

@#@怎样验算上面的小数除法呢?

@#@(用乘法验算)自己试一试。

@#@@#@5、做教科书第18页的做一做。

@#@@#@三、课堂小结(略)@#@四、课堂作业:

@#@@#@课后反思3:

@#@@#@课题三:

@#@一个数除以小数@#@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

@#@@#@2、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3、培养学生细心做题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被除数和除数小数位数不同小数除小数的计算方法,能总结小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掌握被除数和除数小数位数不同小数除小数的计算方法@#@复习旧知:

@#@@#@1.把下列各数的小数点去掉,原数扩大了多少倍?

@#@@#@13.8   4.67    0.725@#@2、除数扩大10倍,要使商不变,被除数应怎样怎样变化?

@#@@#@4、把5.34扩大10倍,小数点应怎样移动?

@#@要扩大1000倍呢?

@#@@#@5、学生填写括号里的数:

@#@@#@被除数15150()@#@除数550500@#@商()()3@#@学生小结运用了什么规律?

@#@(商不变的性质)@#@教学过程:

@#@@#@一、 引入新课:

@#@@#@学生做43.5÷@#@5=8.7@#@然后改题:

@#@4.35÷@#@0.5猜一猜得数是多少?

@#@为什么?

@#@@#@二、新授:

@#@@#@1、 出示例5@#@

(1)教师:

@#@图上有那些信息?

@#@根据信息分析题意,列出算式:

@#@7.65÷@#@0.85@#@

(2)问:

@#@想一想,除数是小数怎么计算?

@#@(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来计算。

@#@)@#@(3)问:

@#@怎样转化?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把讨论的意见写在纸上,让一个组的学生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出来,边展示边讲解,讲解后问台下的学生“你们对我们讨论的结果有什么意见?

@#@”台下的学生给台上的学生提建议,从而引发全班讨论.多让几个小组的学生上台讲解自己组的意见。

@#@@#@生讨论得出:

@#@把除数0.85扩大100倍变成85,被除数7.65也要扩大100倍,这样商不变。

@#@注意:

@#@原竖式中除数的小数点和前面的0及被除数的小数点划去。

@#@@#@2、出示例6:

@#@12.6÷@#@0.28@#@这道题又该怎样改写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呢?

@#@请同学们运用上一题讨论的方法进行改写,改写时注意比较一下,这道题和上一道题哪些地方相同?

@#@哪些地方不同?

@#@@#@学生边讨论边改写,改写完后指名学生到视频展示台上展示自己改写后的算式.并比较出两道题都是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这是它们的相同点;@#@而不同点表现在前一道题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位数同样多,而这道题除数有三位小数,而被除数只有两位小数.@#@教师:

@#@你们是怎样处理被除数和除数小数位数不同的问题的呢?

@#@@#@引导学生说出在被除数的小数末尾添0,使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位数相同以后,再把除数和被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

@#@小数位移不够,在小数末尾添0。

@#@@#@小结:

@#@学生说一说学到了什么?

@#@教师适当小结。

@#@@#@三、巩固练习:

@#@@#@1、书上第22页“做一做”@#@2、练习:

@#@判断并改错:

@#@@#@1.44÷@#@1.8=8    11.7÷@#@2.6=4.5   4.48÷@#@3.2=1.4@#@3、练习:

@#@书上24页的作业@#@课题四:

@#@商的近似数@#@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3页的例7和“做一做”中的题目。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学会根据实际需要用“四舍五入”来求小数的近似数.@#@2、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判断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能根据实际需要用“四舍五入”来求小数的近似数.@#@教学过程:

@#@一、复习@#@1. 按“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保留一位小数.@#@3.72  4.18  5.25  6.03  7.98@#@2.按“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保留两位小数.@#@1.483  5.347  8.785  2.864@#@7.602  4.003  5.897  3.996@#@做完第1、2题后,要让学生说明其中小数末尾的“0”为什么不能去掉.@#@二、新课@#@1.教学例6.@#@教师出示例6,要求根据书上提出的信息列式计算.当学生除到商为两位小数时,还除不尽.教师问:

@#@“实际计算钱数时,通常只算到‘分’,应该保留几位小数?

@#@除的时候应该怎么办?

@#@(生:

@#@应该保留两位小数,只要算出三位小数,然后按“四舍五入法”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

@#@)@#@教师问:

@#@保留一位小数,应该等于多少?

@#@表示计算到“角”。

@#@@#@教师要让学生想一想:

@#@“怎样求商的近似值?

@#@”(首先要看题目的要求,应该保留几位小数;@#@其次,求商时,要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除出一位,然后再“四舍五入”.)@#@2.做第23页“做一做”中的题目.@#@教师让学生按要求进行计算,巡视时,注意学生计算时取商的近似值的做法对不对.做完后,让学生说一说按照不同的要求,取不同的商的近似值是怎样求出来的?

@#@(计算出商的小数的位数要比要求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按“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教师问:

@#@你解题时用了什么技巧?

@#@@#@三、巩固练习@#@1、求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3.81÷@#@732÷@#@42246.4÷@#@13@#@2、书上的作业。

@#@@#@课后反思4:

@#@@#@课题五:

@#@练习课@#@教学内容:

@#@P25练习@#@教学目标:

@#@1、根据商不变性质,沟通整小数的除法。

@#@@#@2、运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让学生感受到计算的工具性,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运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会根据需要,求出商的近似值。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1、观察P25,第8题@#@师:

@#@你发现了什么?

@#@你能根据第一栏里的数,填出其它各栏里的数吗?

@#@并说说依据。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全班校正。

@#@@#@小结:

@#@根据商不变性质,我们就可以把小数除法转化整数除法计算,一般只需把除数转化为整数。

@#@师出示题。

@#@@#@根据324÷@#@24=13.5填出下面各题的商。

@#@@#@3.24÷@#@24=3.24÷@#@0.24=3.24÷@#@2.4=0.324÷@#@2.4=@#@请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2、师:

@#@同学们能计算小数除法了,我们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出示第6题能解决吗?

@#@@#@学生独立完成P25,第6题@#@二、重点练习,P25,第7题:

@#@你能提什么问题?

@#@会解决吗?

@#@@#@1、学生提问,教师板书。

@#@(可能有:

@#@①共有多少人?

@#@(含教师),共有多少学生?

@#@②每人车费(单程)是多少钱?

@#@③每人至少应带多少钱?

@#@…)@#@2、先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

@#@@#@教师小结:

@#@相信同学们能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的数学问题,并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

@#@@#@三、独立练习P259学生独立解答@#@四、挑战题P26思考题@#@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最后小组汇报。

@#@@#@课题六:

@#@练习课@#@教学内容:

@#@P26练习@#@教学目标:

@#@1、会根据需要,求出商的近似值。

@#@@#@2、培养学生数感和灵活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1、取P26,第10题,48÷@#@2.3(保留一位小数)3.81÷@#@7(保留两位小数)审题。

@#@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是什么?

@#@(一般先除到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然后按“四舍五入”法取舍。

@#@也可观察保留位的余数与除数的大小关系进行判断)。

@#@@#@独立完成,请生板演。

@#@@#@二、巩固练习。

@#@@#@1、独立完成P2610剩余的题@#@2、独立完成P2611再全班交流,如何比较。

@#@@#@3、P2613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如何处理结果?

@#@@#@小结:

@#@根据需要求商的近似值,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一般保留整数。

@#@@#@你还能提什么数学问题?

@#@教师板书。

@#@@#@三、发展练习@#@1、P26第12题@#@请学生说说是如何思考的?

@#@肯定多种策略解决问题。

@#@@#@2、教师根据日常教学情况进一步补充针对性的练习@#@课题七:

@#@循环小数@#@教学内容:

@#@循环小数P27-P28@#@教学目标:

@#@1、通过求商,使学生感受到循环小数的特点,从而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了解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2、理解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意义,扩展数的范围。

@#@@#@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及敢于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理解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意义,扩展数的范围。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索,获取新知@#@1、师谈活引入新课:

@#@@#@我班男生400米谁跑得最快?

@#@成绩如何?

@#@和“王鹏”比比,(出示例题)。

@#@全班齐笔算王鹏平均每秒跑了多少米?

@#@(指名一生板演)。

@#@@#@2、初步感受循环小数的特点。

@#@@#@观察竖式,你发现了什么?

@#@(组织学生小组内交流)@#@可能发现:

@#@1、余数总是“25”。

@#@2、继续除下去,永远也除不完。

@#@3、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

@#@@#@师:

@#@你们怎么能肯定会永远除不完,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

@#@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明确余数一旦重复出现,商也就重复出现。

@#@@#@师:

@#@那么商如何表示呢?

@#@你为什么使用省略号?

@#@(师板书)@#@3、总结概括循环小数的意义@#@出示:

@#@28÷@#@1878.6÷@#@11@#@先计算,再说一说这些商的特点。

@#@(请生板演计算结果)@#@学生讨论后,指名汇报,教师抓住学生回答:

@#@如1、小数部分,位数无限(或者除不尽)。

@#@2、有的是一个数字不断重复出现,有的是两个……。

@#@教师小结循环数的意义,(板书课题)。

@#@@#@4、巩固练习:

@#@下列哪些是循环小数?

@#@@#@0.999…52.52525…4.1677…3.212121…3.1415926…@#@学生评议。

@#@@#@5、介绍简便记法@#@如5.333…还可以写作5.3、7.14545还可以写作7.145,请学生把前面判断题中的循环小数用简便记法写一写。

@#@(请学生板演),同座互相检查,大家交流订正,在这个过程中,鼓励学生质疑。

@#@@#@(52.52525…可能出现问题52.5252.52552.52,师生共同辨析)@#@6、看书P27-28第一自然段,及了解“你知道吗?

@#@”@#@7、理解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意义。

@#@@#@师:

@#@想一想,两个数如果不能得到整数商,所得的商会有哪些情况?

@#@请举例说明?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

@#@@#@师适时抛出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概念,并板书,判断前面练习题中的小数哪些是有限小数?

@#@哪些是无限小数,使学生明确循环小数属于无限小数。

@#@@#@学生有可能会质疑,结果会不会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教师可根据课堂或本班学生实际和学生共同分析。

@#@@#@二、学生小结@#@三、巩固练习@#@全班练习:

@#@19÷@#@111.08÷@#@3.313.25÷@#@10.6报名板演,说出商是什么小数,依据是什么?

@#@@#@课题八:

@#@循环小数练习@#@教学内容:

@#@循环小数

(二)P30@#@教学目的:

@#@1、学生进一步巩固对循环小数概念的理解。

@#@@#@2、能比较两个(含)循环小数的大小。

@#@@#@教学重难点:

@#@@#@能比较两个(含)循环小数的大小。

@#@@#@学具准备:

@#@计算器@#@教学过程:

@#@@#@一、主动回顾,知识再现。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二、单项训练,夯实基础。

@#@@#@1、进一步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

@#@@#@完成P30.1@#@全班练,指名板演,哪些题的商是循环小数,如何判断的?

@#@@#@2、进一步掌握循环小数的写法,完成P30.2。

@#@@#@你如何表示商?

@#@(自己选择表示方法),全班交流校对。

@#@@#@3、求循环小数的近似值。

@#@完成P30.3。

@#@先请学生说说取近似值的方法,再让学生独立完成。

@#@@#@三、深化练习。

@#@完成P30.6先观察这些小数的特点,再试一试.@#@请学生说出判断大小的过程,教师适时评价。

@#@@#@1、想到把这些简便记法的循环小数还原。

@#@@#@2、2、1.23O1.233,只还原到第三位小数。

@#@@#@师小结:

@#@需要先观察,再比较,比较方法与以前比较小数的大小方法相同。

@#@@#@四、独立练习:

@#@P304、5@#@课题九: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内容: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P29@#@教学目标:

@#@1、能借助计算器探求简单的数学规律。

@#@@#@2、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推理的数学能力。

@#@@#@3、让学生感受到信息化时代,计算器(或计算机)是探索数学知识的有力工具。

@#@@#@教学重难点:

@#@@#@1、能借助计算器探求简单的数学规律。

@#@@#@2、感受到信息化时代,计算器(或计算机)是探索数学知识的有力工具。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生兴趣@#@1、使用计算器,小组合作@#@任意给出四个互不相同的数字,组成最大数和最小数,并用最大数减最小数,对所得结果的四个数字重复上述过程,你会发现什么呢?

@#@@#@2、小组汇报,展示过程,讨论发现。

@#@@#@3、采访学生,有什么感受。

@#@@#@师:

@#@仿佛掉进了数学黑洞,永远出不来,非常的神奇,今天,我们还将利用计算器去探索更多的有趣的神奇的数学规律,有兴趣吗?

@#@let’sgo!

@#@@#@二、自主探索@#@1、出示例10独立操作,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①商是循环小数②下一题结果是上一题的2倍…@#@不计算,用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后几题的商。

@#@@#@2、用计算器验证。

@#@@#@小结:

@#@一旦发现规律,就可以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3、独立完成“做一做”,你发现什么规律?

@#@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校对。

@#@@#@三、请学生总结,也可质疑。

@#@@#@教师激励:

@#@肯定学生去探索规律后的秘密的探索精神,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希望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研究中去发现探索更多的规律。

@#@@#@四、独立练习P317-9@#@课后反思5:

@#@@#@课题十:

@#@解决问题

(一)@#@教学内容:

@#@解决问题@#@教学目标:

@#@1、会解决有关小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3、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

@#@@#@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小数除法的计算,那么你会解决下面的问题吗?

@#@(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索(出示例11)@#@1、先独立思考解答。

@#@@#@2、小组内交流,可以先算什么?

@#@@#@3、小组汇报,全班交流,说说不同的思路。

@#@再指名说说。

@#@@#@三、巩固练习@#@1、“做一做”@#@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再指名说说不同的解题思路。

@#@@#@2、完成P343@#@师:

@#@你从此题中收集到了哪些信息?

@#@要解决什么问题?

@#@如何思考?

@#@@#@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汇报分析过程。

@#@@#@师小结,解答问题时要找准有直接关系的条件或信息。

@#@@#@3、独立完成P341、2、4,教师巡视,辅导学困生。

@#@@#@四、学生总结@#@课题十一:

@#@解决问题

(二)@#@教学内容:

@#@P33解决问题@#@教学目标:

@#@@#@1、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充分让学生感受到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

@#@@#@2、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感受到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谈话引入:

@#@生活中处处蕴含着数学问题。

@#@你能帮助小强的妈妈,王阿姨,解决她们遇到的问题吗?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将例题创设为实际情景)。

@#@@#@二、组织学生辩论,以辩明理。

@#@@#@1、出示例12@#@①学生独立思考,解答,(展示可能出现的三种答案,6.25个、6个、7个)。

@#@@#@②组织学生进行辩论,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及理由,大胆地与同学进行交流。

@#@@#@同学们充分发表意见,明确瓶数取整数,6.25按四舍五入法应舍去25,但实际装油时,6个瓶子不够装,因此瓶数应比计算结果多1个。

@#@@#@2、再来看看王阿姨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

@#@@#@①先独立思考。

@#@@#@②全班交流答案,组织学生讨论,强调以理服人,使学生明确,盒数取整数,16.66…计算结果按四舍五入法本应进1,但实际包装时,丝带不够包装第17个,因此个数应比计算结果少1。

@#@@#@3、生谈感受。

@#@@#@师小结:

@#@看来,四舍五入取近似值只适用于一般情况,在解决问题时,有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有时要多一点,有时要少一点。

@#@@#@4、生质疑@#@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P33“做一做”@#@如何处理的结果?

@#@为什么这样处理?

@#@@#@2、P356、7生独立解答,全班交流。

@#@@#@课题十二:

@#@解决问题(三)@#@教学内容:

@#@解决问题(三)练习@#@教学目标:

@#@@#@1、进一步感受要根据实际需要求取商的近似值。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感受要根据实际需要求取商的近似值。

@#@@#@教学过程:

@#@@#@一、基础训练@#@完成P35第8题@#@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分析过程,并讨论结果的处理?

@#@(为什么这样处理?

@#@)@#@二、巩固练习,判断这几题如何处理结果?

@#@@#@1、有110米的布,做儿童套装,每套用布2.3米,能做多少套?

@#@@#@2、有110吨的煤,用载重2.3吨的小车运,需运多少车?

@#@@#@3、P345如何处理结果?

@#@组织学生讨论,鼓励他们说出理由,在交流中,自己发现不足校正。

@#@@#@4、P359(先说出解题思路,再解答)同上@#@5、P3510学生独立解答,全班交流不同方法@#@6、小结,请学生说说感受。

@#@@#@三、拓展练习@#@教师可请学生编题,交换练习本解答。

@#@@#@课后反思6:

@#@@#@课题十三:

@#@整理和复习@#@教学内容:

@#@整理和复习P36-37@#@教学目标:

@#@@#@1、巩固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循环小数的概念。

@#@@#@2、进一步培养学生归纳总结,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应用意识。

@#@@#@4、培养学生自我总结,反思,自主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巩固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循环小数的概念。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

@#@@#@一、主动回忆,再现知识。

@#@@#@1、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在组内先说说整理后再在全班汇报,互相补充。

@#@@#@2、小数除法有哪些类型?

@#@学生举例说说,你在解题中哪些地方容易出错,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大家?

@#@@#@师根据本班情况,选择前面学习中易错题巩固。

@#@@#@3、什么是循环小数?

@#@请举例说明?

@#@如何将它保留一位、两位、三位小数?

@#@@#@4、我们还了解了一些需要用小数除法解决的实际问题,你会解决下面的问题吗?

@#@P36@#@①学生独立作答,再小组讨论分析解答过程,请小组代表汇报。

@#@@#@②试着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二、自主选择,重点练习。

@#@@#@1、根据自己的实际,从课本P371-5中选择对自己有针对性的题目进行练习。

@#@(学生自主选择,组内讨论交流)。

@#@@#@2、讨论分析,解答第6题@#@A、学生独立解答,交流@#@B、如果大部分学生有困难,可将此题分层提问解答。

@#@@#@先出示“商就是24.6,求除数?

@#@”@#@再和原题比数,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所得。

@#@@#@三、总结@#@注:

@#@教师留心学困生掌握情况,及时解决,可根据本班情况,配针对性的练习进@#@33@#@";i:

2;s:

28544:

"拉孜县招商银行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选择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  1、产业经济学是一门融合了()基本理论的应用性经济学科。

@#@@#@  A、经济学@#@  B、管理学@#@  C、文化学@#@  D、伦理学@#@  【答案】ABC@#@  【解析】产业经济学是一门融合了经济学、管理学与文化学基本理论的应用性经济学科。

@#@就学科性质而言,它属于应用经济学的范畴。

@#@@#@  2、相对过剩人口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生产能力过剩@#@  B、人口增长过快@#@  C、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本身@#@  D、劳动力价值过高@#@  【答案】C@#@  【解析】相对过剩人口并不是说人口过多了,而是指相对于资本家的需要来说,而成为多余人口,其产生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本身。

@#@故选C。

@#@@#@  3、公孙龙“白马非马”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C、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答案】B@#@  【解析】公孙龙说:

@#@@#@  “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

@#@命色者非命青工也,故日白马非马。

@#@”意思是说,“白”是指马的颜色,“马”是指马的形体。

@#@@#@  “白”是用来称呼马的颜色的,不能称呼马的形体,因此,“白”与“马”两个概念合在一起所包含的意思就不是“马”了。

@#@这一命题注意到了具体与抽象、个别与一般、特殊与普遍、个性与共性的关系问题,但是割裂了二者的关系。

@#@故选B。

@#@@#@  4、产业经济学是一门融合了()基本理论的应用性经济学科。

@#@@#@  A、经济学@#@  B、管理学@#@  C、文化学@#@  D、伦理学@#@  【答案】ABC@#@  【解析】产业经济学是一门融合了经济学、管理学与文化学基本理论的应用性经济学科。

@#@就学科性质而言,它属于应用经济学的范畴。

@#@@#@  5、复函常用()作为结束语。

@#@@#@  A、特此函询@#@  B、请即复函@#@  C、特此函复@#@  D、特此通告@#@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公文写作。

@#@@#@  复函一般用“特此函复”作为结束语。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项。

@#@@#@  6、整个行政执行过程中最具实质意义的,最为关键的阶段是()。

@#@@#@  A、协调阶段@#@  B、实施阶段@#@  C、准备阶段@#@  D、总结阶段@#@  【答案】B@#@  【解析】协调阶段和准备阶段均是为实施阶段做准备,总结阶段是对实施结果的评价。

@#@因此,整个行政执行过程中最具实质意义的,最为关键的阶段是实施阶段。

@#@故选B。

@#@@#@  7、小兰在10月的某日早晨搭车去某地,发现当日大雾,沿途稍远的树木、道路看不清,接近城镇时,雾越来越小,经过城镇,基本无雾,再行,雾越来越大,形成了“田野有雾、城镇无雾”的现象。

@#@这种现象是由于()。

@#@@#@  A、城镇上空尘埃稀少@#@  B、地球近年升温@#@  C、温室气体排放过多@#@  D、城镇气温较高,形成热岛@#@  【答案】D@#@  【解析】雾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温度条件,田野清晨温度较低,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雾,城市有热岛效应,温度相对较高,雾现象不明显。

@#@其实除了城镇气温较高,形成热岛的原因之外,另一个原因是田野中有大量的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水蒸气的含量比较高。

@#@因此D项当选。

@#@@#@  8、下列边境口岸与所在省区组合正确的是()。

@#@@#@  A、黑河——吉林省@#@  B、丹东——黑龙江省@#@  C、绥芬河——辽宁省@#@  D、满洲里——内蒙古自治区@#@  【答案】D@#@  【解析】黑河位于黑龙江省,丹东属辽宁省,绥芬河位于黑龙江省,满洲里在内蒙古自治区。

@#@故选D。

@#@@#@  9、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诞生了许多歌颂爱情的诗词。

@#@下列诗词与作者对应错误的是()。

@#@@#@  A、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李之仪@#@  B、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煜@#@  C、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  D、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  【答案】B@#@  【解析】@#@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锦瑟》,B项错误,当选。

@#@@#@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出自北宋诗人李之仪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出自唐代诗人元稹的《离思五首》@#@  10、根据被管理者的成就需要、权利需要、合群需要对其进行管理,其出发点是将被管理者视为()。

@#@@#@  A、经济人@#@  B、文化人@#@  C、社会人@#@  D、政治人@#@  【答案】C@#@  【解析】社会人是在社会学中指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的完整意义上的人,与“自然人”相对。

@#@通过社会化,使自然人在适应社会环境、参与社会生活、学习社会规范、履行社会角色的过程中,逐渐认识自我,并获得社会的认可,取得社会成员的资格。

@#@@#@  “社会人”的假定是通过人性特征来进行的,反映了人在感情方面的特点和需求。

@#@因而作为管理者,不仅仅要用规章制度来管理,适当的时候,还要使管理人性化,将被管理者视为“社会人”,使得组织更加具有活力。

@#@故选C。

@#@@#@  11、下列关于欧洲河流的特点与形成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河网较密,是因为陆地面积小@#@  B、水量充沛,是因为降水量较多@#@  C、无长河,是因为大陆轮廓曲折,又受山岭的限制@#@  D、航运便利,是因为平原面积广,河流之间多运河@#@  【答案】BCD@#@  【解析】欧洲陆地面积适中,并不小,且河网较密与陆地面积大小并无直接因果关系。

@#@A项错误。

@#@其他正确。

@#@故选BCD。

@#@@#@  12、下列文种中只能用于上行文的是()。

@#@@#@  A、报告@#@  B、请示@#@  C、通知@#@  D、意见@#@  【答案】AB@#@  【解析】报告和请示只能用于上行文,通知以下行文为主,但有时也可以用作平行文,意见既可做下行文,也可作上行文和平行文使用。

@#@@#@  13、从公文行文关系的划分来看,下列行政公文中不能作为平行文的是()。

@#@@#@  A、通知@#@  B、公告@#@  C、通报@#@  D、纪要@#@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公文。

@#@平行文:

@#@指平行机关或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的发文,主要是函,也包括一些通知,纪要、函。

@#@下行文:

@#@指上级机关对所属下级机关的发文,如命令、指令、意见,决定、决议、布告、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批复等。

@#@本题中公告属于下行文,不能用作平行文,故本题选择B选项。

@#@@#@  14、在下列选项中,作为衡量生产力性质和水平的客观尺度,并作为划分不同经济时代物质标志的是()。

@#@@#@  A、劳动对象@#@  B、劳动者技能@#@  C、产品质量@#@  D、生产工具@#@  【答案】D@#@  【解析】生产工具不仅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还是划分不同经济时代的物质标志。

@#@故选D。

@#@@#@  15、()是人才资源开发的关键环节,人才拥有数量的多少,只是潜在反映组织的价值和创造能力,唯有通过使用、开发,才可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  A、人才开发@#@  B、人才使用@#@  C、人才教育@#@  D、人才质量@#@  【答案】B@#@  【解析】人才使用是人才资源开发的关键环节。

@#@人才拥有数量的多少,只是潜在反映组织的价值和创造能力,唯有通过使用、开发,才可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故选B。

@#@@#@  16、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关于人的本质何题@#@  【答案】C@#@  【解析】本题题干加了“恩格斯”、“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其用意是迷惑考生,其考点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  17、干燥的冷空气和富含水蒸气的暖空气相遇,发生大规模碰撞时形成的极端天气现象是()。

@#@@#@  A、热带风暴@#@  B、台风@#@  C、飓风@#@  D、龙卷风@#@  【答案】D@#@  【解析】干燥的冷空气和富含水蒸气的暖空气相遇,会产生的极端天气现象是龙卷风。

@#@@#@  18、为应付复杂的行政管理事务,我们在进行行政决策时要拟订多个方案。

@#@不属于行政决策的是()。

@#@@#@  A、积极方案@#@  B、消极方案@#@  C、临时方案@#@  D、应变方案@#@  【答案】B@#@  【解析】行政决策方案分类一般有四种:

@#@积极方案、追踪方案、临时方案和应变方案。

@#@B项不属于行政决策方案。

@#@@#@  19、为应付复杂的行政管理事务,我们在进行行政决策时要拟订多个方案。

@#@不属于行政决策的是()。

@#@@#@  A、积极方案@#@  B、消极方案@#@  C、临时方案@#@  D、应变方案@#@  【答案】B@#@  【解析】行政决策方案分类一般有四种:

@#@积极方案、追踪方案、临时方案和应变方案。

@#@B项不属于行政决策方案。

@#@@#@  20、黄淮海平原的气候特征是()。

@#@@#@  A、降水集中且变率大@#@  B、气温年较差小@#@  C、秋旱多风沙@#@  D、夏季炎热干燥@#@  【答案】A@#@  【解析】黄淮海平原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且变率大,气温年较差大,夏季高温多雨,春旱多风沙。

@#@@#@  21、赤潮作为一种自然现象虽然自古就有,但是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水体污染日益加重,赤潮也日趋严重。

@#@近年来,人们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取得了明显效果。

@#@从尊重客观规律与发展主观能动性的角度看()。

@#@@#@  A、赤潮不能消失但能有效遏制@#@  B、赤潮治理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C、人类总有一天能够消灭赤潮@#@  D、赤潮不能消灭也不能遏制@#@  【答案】AB@#@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由人类解决赤潮问题的过程可知,赤潮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可以被扼制,但并不能彻底消灭,因此CD项观点错误。

@#@人们采取了治理措施治理赤潮的事例说明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AB两项均正确。

@#@故本题选择AB项。

@#@@#@  22、表彰性通报的结尾,通常采用下述()形式。

@#@@#@  A、交代制发公文的根据与有缘@#@  B、直接表明结论,以阐明制发此文的原因@#@  C、表明敬意或谢意@#@  D、对观看报告者发出号召,提出希望与要求@#@  【答案】D@#@  【解析】通报本身具有教育性和号召性,D选项更加合适。

@#@@#@  23、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  B、经济基础可以独立存在@#@  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D、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  【答案】ACD@#@  【解析】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和上层建筑的性质。

@#@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必然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与之相适应。

@#@@#@  

(2)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

@#@当某一社会的经济基础发生某些局部变化时,被其决定的上层建筑也要相应地发生局部变化;@#@而当经济基础发生根本变革,即旧经济基础被新经济基础代替时,旧的上层建筑也必然被新的上层建筑所代替。

@#@@#@  24、根据被管理者的成就需要、权利需要、合群需要对其进行管理,其出发点是将被管理者视为()。

@#@@#@  A、经济人@#@  B、文化人@#@  C、社会人@#@  D、政治人@#@  【答案】C@#@  【解析】社会人是在社会学中指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的完整意义上的人,与“自然人”相对。

@#@通过社会化,使自然人在适应社会环境、参与社会生活、学习社会规范、履行社会角色的过程中,逐渐认识自我,并获得社会的认可,取得社会成员的资格。

@#@@#@  “社会人”的假定是通过人性特征来进行的,反映了人在感情方面的特点和需求。

@#@因而作为管理者,不仅仅要用规章制度来管理,适当的时候,还要使管理人性化,将被管理者视为“社会人”,使得组织更加具有活力。

@#@故选C。

@#@@#@  25、“许多事情我们可以讲一千个理由、一万个理由,但老百姓吃不上饭,就没有理由。

@#@‘民以食为天’。

@#@”这段话表明()。

@#@@#@  A、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技、艺术、宗教等活动@#@  B、人的生理需求是历史的基础@#@  C、人的自然属性决定人的本质@#@  D、人的物质欲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答案】A@#@  【解析】@#@  “民以食为天”,说明只有在生产实践的基础上才能去从事其他的一切活动。

@#@所以,本题A项正确。

@#@@#@  B、C、D项观点错误。

@#@因为历史的基础是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人的本质的是社会关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  26、陈某是某控股公司员工,且持有本公司的一些股票。

@#@年底获3万元股息收入,这3万元属于()。

@#@@#@  A、资本要素获得的收入@#@  B、技术要素获得的收入@#@  C、按劳分配获得的收入@#@  D、经营获得的收入@#@  【答案】A@#@  【解析】资本要素指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形式投入最终产品和劳务生产过程的中间产品和金融性资本,主要有债权人取得的利息收入、股息分红、债券、股票交易收入等。

@#@所以答案为A项。

@#@@#@  27、韦伯认为,现代行政体系所有社会组织和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  A、公平原则@#@  B、理性化原则@#@  C、效率原则@#@  D、权变原则@#@  【答案】B@#@  【解析】韦伯的理论奠定了现代行政体系的基本原则,本题考查的仅仅是其基本原则的一个方面。

@#@韦伯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就是理性化,因此所有社会组织和活动都必须按照理性化原则进行。

@#@@#@  28、文件的连续性是指()。

@#@@#@  A、对同一行为加以约束和规范的文件之间有必要的继承关系@#@  B、文件结构与语言必须周严有效@#@  C、文件内容与形式同其他文件、同作者权利的高度统一的一致关系@#@  D、整个文件的所有部分具有的高度的一体性关联@#@  【答案】A@#@  【解析】文件的连续性是指对同一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的各个文件之间,应该保持必要的继承关系,不能各自孤立,互相矛盾。

@#@@#@  29、在沟通中必不可少的是()。

@#@@#@  A、共同目标@#@  B、信息@#@  C、计划@#@  D、信任@#@  【答案】B@#@  【解析】沟通就是信息传与收的行为,发送者凭借一定的渠道,将信息传递给接收者,并寻求反馈以达到相互理解的过程。

@#@因此,沟通中必不可少的是信息。

@#@故选B。

@#@@#@  30、下列文学作品中,属于魔幻现实主义流派的代表作的是()。

@#@@#@  A、卡夫卡的《变形记》@#@  B、梅特林克的《青鸟》@#@  C、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  D、贝克特的《等待戈多》@#@  【答案】C@#@  【解析】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是20世纪50年代崛起于现代拉丁美洲文坛、富有撼动世界的轰动效应的现代派文学重要流派,其主张把现实投放到虚幻的环境和气氛中,给以客观、详尽的描述,使现实披上一层光怪陆离的魔幻外衣,该流派的主要代表作品是阿格达斯的《深沉的河流》、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等,因此C项正确。

@#@@#@  A项卡夫卡的《变形记》属于表现主义流派的代表作。

@#@@#@  3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到农贸市场购买粮食、蔬菜和水果,这些物品的共同点是()。

@#@@#@  A、都是商品@#@  B、都具有使用价值@#@  C、都属于劳动产品@#@  D、都是一般等价物@#@  【答案】ABC@#@  【解析】我们到农贸市场购买的粮食、蔬菜和水果等是人们劳动所得的,是劳动产品;@#@购买意味着这些东西是通过交换所得,所以它们都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是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一般等价物是能够表现和衡量其他商品价值大小,并能和其他商品相交换的商品。

@#@因此,本题答案为ABC。

@#@@#@  32、关于秦岭一淮河一线的分布描述正确的是()。

@#@@#@  A、与800mm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B、是种植业与畜牧业分布的界线@#@  C、是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界线@#@  D、与1月份零度等温线一致@#@  【答案】ACD@#@  【解析】秦岭一淮河一线是800mm等降水量、湿润区和半湿润区、1月份零度等温线的界线。

@#@故选ACD。

@#@@#@  33、“一票否决制”体现的决策规则是()。

@#@@#@  A、全体一致规则@#@  B、少数决策规则@#@  C、简单多数规则@#@  D、绝对多数规则@#@  【答案】A@#@  【解析】一票否决指的是只要有一人投了反对票,无论赞成票有多少,这项决策也不能通过,体现的是全体一致规则。

@#@故选A。

@#@@#@  34、一般来说学习绘画时,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习次序应是()。

@#@@#@  A、风景、静物、人物@#@  B、静物、风景、人物@#@  C、静物、人物、风景@#@  D、人物、风景、静物@#@  【答案】B@#@  【解析】静物、风景、人物是学习绘画由浅入深的一个过程。

@#@B项当选。

@#@@#@  35、制约人民群众创造活动的首要因素是()。

@#@@#@  A、社会政治@#@  B、社会经济@#@  C、精神文化@#@  D、意识形态@#@  【答案】B@#@  【解析】题干中设问为首要因素,意味着在四个选项中要选择最基本、最直接、影响最大最深远的。

@#@根据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变更的决定性力量,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最根本的还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

@#@比较ABCD四个选项,最符合上述表述的是B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比如社会经济的发展到了资本主义雇佣的时期,那势必会影响人民去改革现有的政治体制,以适应新的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

@#@故选B。

@#@@#@  36、据以印刷正式文件的标准稿称为()。

@#@@#@  A、草稿@#@  B、送审稿@#@  C、定稿@#@  D、正本@#@  【答案】C@#@  【解析】A项,草稿也称未定稿,指拟成而未最后定稿的历次文稿。

@#@故A项错误,排除。

@#@B项,送审稿是需要进行审查、修改的,故B项错误,排除。

@#@C项,定稿是签发稿,具备正式公文的效用,发文机关依据定稿印制正式文件,通常只有一份,符合题意,故C正确,当选。

@#@D项,正本是已经印刷的问稿,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排除。

@#@故选C。

@#@@#@  37、下列各项中反映通报特点和作用的是()。

@#@@#@  A、内容具有较强的典型性@#@  B、让事实和数据说话,无需阐发和论证道理@#@  C、主要起感召、宣传和教育作用@#@  D、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  【答案】AC@#@  【解析】通报具有典型性、时效性、教育性和说理性四大特点,答案B跟通报的说理性特点矛盾,排除掉。

@#@D不是它通报的特点。

@#@因此答案为AC。

@#@@#@  38、下列公文发文办理流程中,均属于公文制发阶段的是()。

@#@@#@  A、会签与登记@#@  B、审核与复核@#@  C、签发与注发@#@  D、缮印与用印@#@  【答案】D@#@  【解析】编号、注发、复核、缮印、用印、登记、封装构成了公文的制发阶段。

@#@@#@  39、根据决策目标的影响程度不同,决策可以分为()。

@#@@#@  A、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  B、单目标决策和多目标决策@#@  C、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  D、常规决策和重复决策@#@  【答案】A@#@  【解析】根据不同的标准,决策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根据决策目标的多寡,可以分为单目标决策和多目标决策;@#@根据决策问题的重复程度不同,可以划分为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

@#@因此B项和C项不是正确答案,D项说的实际上是同一种决策,即程序性决策。

@#@@#@  40、标识公文的内容特征和归属类型的关键性词语是()。

@#@@#@  A、主题词@#@  B、附注@#@  C、标题@#@  D、附件说明@#@  【答案】A@#@  【解析】主题词是用来解释公文基本内容并经过规范化处理的专用词语,是在概括公文内容特征方面起关键作用的词语,也叫关键词。

@#@故选A。

@#@@#@  41、工业社会最核心的生产要素是()。

@#@@#@  A、土地@#@  B、科技@#@  C、资本@#@  D、劳动@#@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是指进行社会生产经营活动时所需要的各种社会资源,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资源、能源、信息等内容,而且这些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发展变化。

@#@在农业社会,土地是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在工业社会,资本是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在信息社会,信息是最主要的生产要素。

@#@@#@  信息要素对其他生产要素的替代程度,可以反映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程度。

@#@故本题选择C选项。

@#@@#@  42、某资本家经营的企业通过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生产商品花费的劳动时间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少10%,由此形成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那部分是()。

@#@@#@  A、超额剩余价值@#@  B、绝对剩余价值@#@  C、相对剩余价值@#@  D、剩余价值@#@  【答案】A@#@  【解析】超额剩余价值是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在资本主义社会,各个资本家率先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动机是追逐超额剩余价值。

@#@故选A。

@#@@#@  43、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

@#@其哲学依据是()。

@#@@#@  A、同一矛盾的双方,其地位、作用是不平衡的@#@  B、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不同矛盾地位、作用是不平衡的@#@  C、矛盾普遍存在,必须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D、一切事物都在发展,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答案】B@#@  【解析】复杂事物中包含多个矛盾,其中必有一个矛盾居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这个矛盾就是主要矛盾。

@#@反之,不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次要矛盾。

@#@主次矛盾的原理告诉我们集中力量找出主要矛盾,才能找到解决复杂问题的重点、关键或中心,同时做到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正是依据了“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不同矛盾地位、作用是不平衡的”这一原理。

@#@故选B。

@#@@#@  44、下列关于欧洲河流的特点与形成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河网较密,是因为陆地面积小@#@  B、水量充沛,是因为降水量较多@#@  C、无长河,是因为大陆轮廓曲折,又受山岭的限制@#@  D、航运便利,是因为平原面积广,河流之间多运河@#@  【答案】BCD@#@  【解析】欧洲陆地面积适中,并不小,且河网较密与陆地面积大小并无直接因果关系。

@#@A项错误。

@#@其他正确。

@#@@#@  故选BCD。

@#@@#@  45、公文主体部分称为()。

@#@@#@  A、标题@#@  B、作者@#@  C、正文@#@  D、印章或签署@#@  【答案】C@#@  【解析】正文是公文的主体,用来表述公文的内容。

@#@故本题答案选C。

@#@@#@  46、以下诗句与描写的雨的种类对应不正确的是()。

@#@@#@  A、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雨@#@  B、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夏雨@#@  C、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秋雨@#@  D、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冬雨@#@  【答案】C@#@  【解析】A项,“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出自杜甫的《春夜喜雨》,描写的是春雨。

@#@B项,“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出自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描写的是夏雨。

@#@C项,“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出自杜牧的《江南春》,描写的是江南春雨,而不是秋雨。

@#@D项,“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  47、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表述错误的有()。

@#@@#@  A、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  B、促进海岸线的地貌形成@#@  C、暖流流经的地区有利于渔场的形成@#@  D、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减缓海水净化速度@#@  【答案】BCD@#@  【解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促进高低纬度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上。

@#@A项正确,其他错误。

@#@故选BCD。

@#@@#@  48、有的员工缺乏主见、思想保守、谨小慎微、依赖性强,这是其缺点或短处,但如果让此人从事()的工作,却可以使人很放心,并做的很出色。

@#@@#@  A、独当一面@#@  B、决策性很强@#@  C、创造性很强@#@  D、执行性和制度性很强@#@  【答案】D@#@  【解析】管理者要对职工有正确的知觉。

@#@包括正确认识职工在各方面的长处和短处,以及正确认识职工长处与短处转化的条件。

@#@人有所长,亦有所短,长处与短处的区分并不是绝对的,他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如果管理者对转化的条件有正确的知觉,就可以创造条件使员工的短处变为长处";i:

3;s:

28081:

"@#@  【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经典、历年真题可打印】@#@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事业单位考试《卫生专业技术岗位人员公共科目笔试》真题库@#@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  1、防止病毒经血液扩散最有效的是()。

@#@@#@  A、中和抗体@#@  B、巨噬细胞@#@  C、CTL细胞@#@  D、NK细胞@#@  【答案】A@#@  【解析】中和抗体作用于病毒表面抗原,封闭病毒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从而阻止病毒吸附于细胞表面,阻断病毒感染。

@#@@#@  2、有关细菌性痢疾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所有的痢疾杆菌只有内毒素@#@  B、"@#@依链"@#@痢疾杆菌活菌苗可用作人工主动免疫@#@  C、菌痢主要病变部位是直肠,乙状结肠@#@  D、菌痢是属于侵袭性腹泻@#@  【答案】A@#@  【解析】各型痢疾杆菌均可产生内毒素导致全身毒血症状;@#@痢疾志贺氏菌还产生外毒素,具有神经毒素、细胞毒素、肠毒素作用,产生严重的临床表现。

@#@@#@  3、导致脂肪肝的主要原因是()。

@#@@#@  A、肝内脂肪合成过多@#@  B、食入糖类过多@#@  C、食入脂肪过多@#@  D、肝内脂肪运出障碍@#@  【答案】D@#@  【解析】导致脂肪肝的因素有很多,但是最主要原因是由于肝细胞质变和脂肪储积过多导致的,肝内脂肪运@#@  【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经典、历年真题可打印】@#@  出障碍是导致脂肪肝的主要原因。

@#@故选D。

@#@@#@  4、被检查者肢体能抬离床面,但不能对抗外界施加的阻力时,其肌力应为()。

@#@@#@  A、1级@#@  B、2级@#@  C、3级@#@  D、4级@#@  【答案】C@#@  【解析】3级肢体能抬离床面,但不能对抗阻力。

@#@故选C。

@#@@#@  5、某男孩,2岁,查体发现方颅,枕秃,串珠胸,夜间经常啼哭,最可能的原因是()。

@#@@#@  A、铁缺乏@#@  B、锌缺乏@#@  C、维生素A缺乏@#@  D、钙缺乏@#@  【答案】D@#@  【解析】幼儿缺钙常表现为①多汗,与温度无关,尤其是入睡后头部出汗,使小儿头颅不断磨擦枕头,久之颅后可见枕秃圈。

@#@②夜惊,夜间常突然惊醒,啼哭不止。

@#@③串珠胸:

@#@由于缺乏维生素D,肋软骨增生,各个肋骨的软骨增生连起似串珠样。

@#@④方颅、X型或O型腿。

@#@故选D。

@#@@#@  6、关于近端小管重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85%的HCO3-被重吸收@#@  B、水的重吸收与Na+泵的活动无关@#@  C、全部葡萄糖、氨基酸被重吸收@#@  D、67%的Na+、C1-、K+和水被重吸收@#@  【答案】B@#@  【解析】近端小管对水的重吸收是通过渗透作用进行的。

@#@@#@  7、动脉血压中二氧化碳分压升高引起呼吸运动增强的主要机制是()。

@#@@#@  A、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  B、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  C、直接兴奋延髓呼吸中枢@#@  D、直接兴奋脑桥呼吸调节中枢@#@  【答案】B@#@  【解析】二氧化碳分压升高兴奋呼吸运动可通过两条途径:

@#@一是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进而引起延髓呼吸中枢兴奋;@#@二是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冲动传入延髓,使延髓呼吸中枢兴奋。

@#@这两条途径中以前者为主。

@#@低氧@#@  【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经典、历年真题可打印】@#@  对呼吸的兴奋作用完全是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实现的。

@#@它对呼吸中枢的直接作用是抑制。

@#@故选B。

@#@@#@  8、结核性胸膜炎与癌性胸膜炎的鉴别要点是()。

@#@@#@  A、年龄@#@  B、草黄色渗出性胸腔积液@#@  C、血性渗出性胸腔积液@#@  D、胸腔积液细胞学检查@#@  【答案】D@#@  【解析】胸腔积液腺昔脱氨酶(ADA)在细胞免疫疾病中活性都增加,结核病增加较明显。

@#@在结核性胸膜炎时胸腔积液ADA升高。

@#@以ADA>@#@45U/L为诊断临界值。

@#@胸腔积液(P)ADA/血清(S)ADA>@#@1更有价值,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在癌性胸腔积液时ADA较低,可鉴别结核性胸腔积液与癌性胸腔积液。

@#@@#@  9、下列选项中,符合蛋白酶体降解蛋白质特点的是()。

@#@@#@  A、不需泛素参与@#@  B、主要降解外来的蛋白质@#@  C、需要消耗ATP@#@  D、是原核生物蛋白质降解的主要途径@#@  【答案】C@#@  【解析】真核细胞内蛋白质的降解有两条重要途径,一是蛋白质在溶酶体通过ATP非依赖途径被降解,二是蛋白质在蛋白酶体通过ATP依赖途径被降解,蛋白质通过此途径降解需泛酸的参与。

@#@泛素是一种由76个氨基酸组成的小分子蛋白质,因其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而得名。

@#@泛素化包括三种酶参与的3步反应,并需消耗ATP。

@#@故选C。

@#@@#@  10、构成心脏传导系的细胞有()。

@#@@#@  A、神经细胞@#@  B、移行细胞@#@  C、神经胶质细胞@#@  D、起搏细胞@#@  【答案】BD@#@  【解析】心脏传导系统由特殊的心肌纤维组成,其功能是起搏并将冲动传导到心脏各部,使心房肌和心室肌按一定节律进行收缩。

@#@组成传导系统的特殊心肌纤维可分为三种类型:

@#@①起搏细胞:

@#@又称P细胞,多分布在窦房结和房室结内,是心肌兴奋的起搏点。

@#@②移行细胞:

@#@分布在窦房结和房室结的周边及房室结内,起传导冲动的作用。

@#@③束细胞:

@#@又称浦肯野纤维,组成房室束及其分支。

@#@束细胞能快速传递冲动,将冲动传导至整个心室肌。

@#@故选BD。

@#@@#@  【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经典、历年真题可打印】@#@  11、属于典型分泌性腹泻的是下列哪项()。

@#@@#@  A、服用硫酸镁@#@  B、甲状腺功能亢进@#@  C、霍乱@#@  D、溃疡性结肠炎@#@  【答案】C@#@  【解析】分泌性腹泻是指因肠黏膜受到刺激而致水、电解质分泌过多或吸收受到抑制所引起的腹泻。

@#@霍乱引起的腹泻为单纯分泌性腹泻的一个典型例子。

@#@故选C。

@#@@#@  12、内环境稳态是指()。

@#@@#@  A、血浆的化学成分相对稳定@#@  B、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与物理特性维持相对稳定@#@  C、血液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维持相对稳定@#@  D、细胞内液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维持相对稳定@#@  【答案】B@#@  【解析】内环境稳态也称自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如温度、PH、渗透压和各种液体成分等的相对恒定状态。

@#@生理学将细胞外液成为内环境。

@#@@#@  13、细支气管不完全阻塞所致的阻塞性通气障碍可造成()。

@#@@#@  A、肺纤维化@#@  B、气胸@#@  C、支气管扩张@#@  D、肺气肿@#@  【答案】D@#@  【解析】肺气肿是指呼吸性细支气管远端的末梢肺组织过度充气和膨胀而呈持久性扩张,使肺组织弹性减弱,含气量过多的一种病理状态,可由多种原因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是引起肺气肿的常见原因之一。

@#@其发病机制为,慢性细支气管炎时,管壁纤维组织增生,引起细支气管不完全阻塞,导致阻塞性通气障碍。

@#@@#@  14、真正有效的通气量是()。

@#@@#@  A、肺总容量@#@  B、每分通气量@#@  C、肺泡通气量@#@  D、用力肺活量@#@  【答案】C@#@  【解析】肺有效的通气量是指肺泡通气量,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它等于潮气量和无效腔气量之差@#@  【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经典、历年真题可打印】@#@  与呼吸频率的乘积。

@#@@#@  15、对多数药物和病人来说,最安全、最经济、最方便的给药途径是()。

@#@@#@  A、肌内注射@#@  B、静脉注射@#@  C、口服@#@  D、皮下注射@#@  【答案】C@#@  【解析】口服给药是最常用的给药途径,给药方便,大多数药物能充分吸收。

@#@故选C。

@#@@#@  16、关于药物量-效关系的描述,下列不正确的是()。

@#@@#@  A、药物的量-效关系指药物效应与药物剂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比例@#@  B、药物的量-效关系在药理学研究中常反应浓度-效应关系@#@  C、药物的量-效关系有量反应与质反应的量-效关系@#@  D、药物的量效关系曲线中段较陡提示药效温和@#@  【答案】D@#@  【解析】药物剂量与效应之间的关系简称量效关系,以药物剂量为横坐标,药物效应为纵坐标所作的曲线图,即量效曲线。

@#@量效曲线斜率越大(走行越陡),表明药物的变异性越大,说明药物剂量稍有变化,药效改变就巨大,则药效强烈。

@#@故选D。

@#@@#@  17、情绪由哪三个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  A、环境、心境、生理变化@#@  B、情景、心境、条件反射@#@  C、情景、刺激、生理过程@#@  D、情景、认知、生理变化@#@  【答案】D@#@  【解析】心理学家伊扎德指出,情绪和情感是由每个人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三个要素所构成的。

@#@即外部表现是情景、主观体验是个人认知及生理唤醒是生理变化。

@#@故选D。

@#@@#@  18、关于应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应对是人面对应激源时的一种反应@#@  B、应对是一种心理现象@#@  C、应对都能消除自己的紧张@#@  D、应对是一种心理行为策略@#@  【答案】C@#@  【解析】应对又称为应付。

@#@是个体解决生活事件和减轻对自身影响的各种策略,又称为应对策略。

@#@目前认为@#@  【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经典、历年真题可打印】@#@  应对是个体为缓冲应激源的影响,应付心理压力或挫折,摆脱心理冲突引起的自身不平衡的紧张状态而产生的认知性适应行为过程。

@#@但是并不是应对都能消除自己的紧张感。

@#@故选C。

@#@@#@  19、关于应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应对是人面对应激源时的一种反应@#@  B、应对是一种心理现象@#@  C、应对都能消除自己的紧张@#@  D、应对是一种心理行为策略@#@  【答案】C@#@  【解析】应对又称为应付。

@#@是个体解决生活事件和减轻对自身影响的各种策略,又称为应对策略。

@#@目前认为应对是个体为缓冲应激源的影响,应付心理压力或挫折,摆脱心理冲突引起的自身不平衡的紧张状态而产生的认知性适应行为过程。

@#@但是并不是应对都能消除自己的紧张感。

@#@故选C。

@#@@#@  20、关于胆汁的生理作用,下列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胆盐、胆固醇和磷脂酰胆碱都可乳化脂肪@#@  B、胆汁可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C、胆汁的消化酶可促进脂肪的消化@#@  D、胆汁酸可与脂肪酸结合,促进脂肪酸的吸收@#@  【答案】C@#@  【解析】胆汁的主要成分是水、胆色素、胆盐等,胆汁中没有消化酶。

@#@胆汁的主要作用是乳化脂肪,所以增加了胰脂肪酶的作用面积;@#@胆盐可促进脂肪消化产物及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此外,胆汁还可中和胃酸等。

@#@@#@  21、十二指肠溃疡的并发症是()。

@#@@#@  A、出血@#@  B、穿孔@#@  C、癌变@#@  D、梗阻@#@  【答案】ABD@#@  【解析】十二指肠溃疡的常见并发症:

@#@穿孔(溃疡深大)、出血(溃疡侵及血管)和梗阻(因溃疡反复发生导致十二指肠管腔狭窄)。

@#@癌变多发生于长期胃溃疡患者,十二指肠溃疡几乎不发生癌变,癌变来自溃疡边缘的黏膜上皮或腺体,因不断受到破坏及反复再生,在此过程中在某种致癌因素作用下细胞发生癌变。

@#@故选ABD。

@#@@#@  22、内环境是指()。

@#@@#@  A、细胞外液@#@  B、细胞内液@#@  【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经典、历年真题可打印】@#@  C、血液@#@  D、体液@#@  【答案】A@#@  【解析】细胞在体内直接所处的环境即细胞外液,称之为内环境。

@#@故选A。

@#@@#@  23、肝昏迷病人灌肠或导泻时应禁用()。

@#@@#@  A、肥皂水@#@  B、25%硫酸镁@#@  C、生理盐水加食醋@#@  D、生理盐水@#@  【答案】A@#@  【解析】肝昏迷病人灌肠或导泻时应禁用肥皂水。

@#@@#@  24、伤寒最常见热型为()。

@#@@#@  A、弛张热@#@  B、波状热@#@  C、稽留热@#@  D、间歇热@#@  【答案】B@#@  【解析】波状热:

@#@体温逐渐上升达@#@  39.0℃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

@#@常见于布氏杆菌病。

@#@故选B。

@#@@#@  25、MBR的实测值与正常平均值比较,正常变动范围是()。

@#@@#@  A、±@#@(10%~15%)@#@  B、±@#@(15%~25%)@#@  C、±@#@(3%~5%)@#@  D、±@#@(5%~8%)@#@  【答案】A@#@  【解析】MBR的实测值与正常平均值比较相差在±@#@(10%~15%)以内的,都属于正常范围。

@#@@#@  26、药品必须符合()。

@#@@#@  A、国家药品标准@#@  B、省药品标准@#@  C、直辖市药品标准@#@  D、自治区药品标准@#@  【答案】A@#@  【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经典、历年真题可打印】@#@  【解析】根据《药品管理法》规定,药品必须符合国家药品标准。

@#@只有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药品才是合格药品。

@#@故选A。

@#@@#@  27、预防百日咳常用()。

@#@@#@  A、抗毒素@#@  B、转移因子@#@  C、类毒素@#@  D、死疫苗@#@  【答案】D@#@  【解析】@#@  “白百破”三联疫苗含百日咳死疫苗。

@#@@#@  28、治疗顽固性呃逆的药物是()。

@#@@#@  A、地西泮@#@  B、乙琥胺@#@  C、氯丙嗪@#@  D、苯妥英钠@#@  【答案】C@#@  【解析】膈肌痉挛又叫呃逆,是由于膈肌、膈神经等受到刺激后引起阵发性痉挛,伴有吸气期声门突然关闭,发出短促响亮的特别声音。

@#@如果持续痉挛超过48小时未停止者,称顽固性呃逆。

@#@氯丙嗪可抑制膈神经的兴奋性来实现抗呃逆作用。

@#@故选C。

@#@@#@  29、通常用于培养结核分枝杆菌的培养基为()。

@#@@#@  A、巧克力平板@#@  B、改良罗氏培养基@#@  C、TCBS培养基@#@  D、卡-布培养基@#@  【答案】B@#@  【解析】结核分枝杆菌专性需氧,营养要求高,常用改良罗氏培养基做分离培养。

@#@@#@  30、治疗顽固性呃逆的药物是()。

@#@@#@  A、地西泮@#@  B、乙琥胺@#@  C、氯丙嗪@#@  D、苯妥英钠@#@  【答案】C@#@  【解析】膈肌痉挛又叫呃逆,是由于膈肌、膈神经等受到刺激后引起阵发性痉挛,伴有吸气期声门突然关@#@  【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经典、历年真题可打印】@#@  闭,发出短促响亮的特别声音。

@#@如果持续痉挛超过48小时未停止者,称顽固性呃逆。

@#@氯丙嗪可抑制膈神经的兴奋性来实现抗呃逆作用。

@#@故选C。

@#@@#@  31、肾重吸收葡萄糖的部位是()。

@#@@#@  A、近端小管@#@  B、髓袢细段@#@  C、髓袢升支粗段@#@  D、远曲小管@#@  【答案】A@#@  【解析】肾小囊超滤液中葡萄糖浓度与血浆相等,但正常情况下,尿中基本不含葡萄糖,表明葡萄糖全部被重吸收。

@#@微穿刺实验证明,滤过的葡萄糖均在近端小管,特别是近端小管的前半段被重吸收。

@#@故选A。

@#@@#@  32、以下不具防御作用的反应是()。

@#@@#@  A、纤维蛋白渗出@#@  B、血浆渗出@#@  C、红细胞漏出@#@  D、炎性增生@#@  【答案】C@#@  【解析】@#@  “渗出是炎症的特征性变化”,其渗出过程涉及到血液动力学改变;@#@血管通透性增加;@#@白细胞的渗出及其吞噬活动。

@#@其他选项均包含在以上三个步骤中,而红细胞的漏出与此无关。

@#@@#@  33、屈髋关节的肌()。

@#@@#@  A、半腱肌@#@  B、小腿三头肌@#@  C、股四头肌@#@  D、胫骨前肌@#@  【答案】C@#@  【解析】屈髋关节的肌有髂腰肌,股直肌,阔筋膜张肌和缝匠肌,其中股四头肌由股直肌、股中肌、股外肌和股内肌组成。

@#@@#@  34、不属于大脑半球的分叶是()。

@#@@#@  A、边缘叶@#@  B、额叶@#@  C、枕叶@#@  D、顶叶@#@  【答案】A@#@  【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经典、历年真题可打印】@#@  【解析】大脑半球分为额叶、顶叶、枕叶、颞叶和脑岛。

@#@@#@  35、医学伦理学作为学科出现的标志是()。

@#@@#@  A、《黄帝内经》@#@  B、《千金要方》@#@  C、《希波克拉底誓言》@#@  D、《医学伦理学》@#@  【答案】D@#@  【解析】医学伦理学作为学科出现的标准。

@#@帕茨瓦尔的《医学伦理学》标志着医学伦理学作为学科出现。

@#@故选D。

@#@@#@  36、关于百日咳鲍特菌的生物学性状,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分离培养需选用BC培养基@#@  B、不发酵任何糖类@#@  C、革兰阴性小杆菌,可形成荚膜和菌毛@#@  D、抵抗力较强,耐干燥,日光照射数小时才死亡@#@  【答案】D@#@  【解析】易错选常发生光滑型粗糙型变异。

@#@百日咳鲍特菌是革兰阴性小杆菌,无芽胞,无鞭毛。

@#@光滑型菌株有荚膜,初次分离培养需用含甘油、马铃薯、血液的鲍一金(BG)培养基。

@#@Ⅱ、Ⅲ相为过渡相,Ⅳ相即为粗糙型菌落的无毒株。

@#@百日咳鲍特菌的抵抗力与流感杆菌相似,对于燥、消毒剂敏感,55℃,30分钟死亡。

@#@@#@  37、下列选择中,不属于癌前病变的是()。

@#@@#@  A、黏膜白斑病@#@  B、乳腺炎@#@  C、宫颈糜烂@#@  D、皮肤慢性溃疡@#@  【答案】B@#@  【解析】癌前病变是指某些具有癌变潜在可能性的良性病变,如病因继续存在,久治不愈,一部分可转变为恶性肿瘤。

@#@常见的癌前病变有黏膜白斑、子宫颈糜烂、纤维囊性乳腺病、纤维腺瘤、溃疡性结肠炎、大肠腺瘤、大肠息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皮肤慢性溃疡等。

@#@乳腺炎是指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是产褥期的常见病,是引起产后发热的原因之一,不属于癌前病变,最常见于哺乳妇女,尤其是初产妇。

@#@故选B。

@#@@#@  38、引起DIC的是()。

@#@@#@  A、荚膜@#@  B、外毒素@#@  C、内毒素@#@  【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经典、历年真题可打印】@#@  D、芽胞@#@  【答案】C@#@  【解析】大量内毒素可直接活化凝血系统,也可通过损伤血管内皮细胞间接活化凝血系统,引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  39、慢性左心衰竭的表现为()。

@#@@#@  A、肝脏瘀血性肿大@#@  B、胸水@#@  C、端坐呼吸@#@  D、双肺湿性啰音@#@  【答案】CD@#@  【解析】呼吸困难其发生机制是肺循环瘀血,是左心衰竭最基本的临床表现。

@#@可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

@#@咳嗽、咳痰、咳血多系支气管和肺泡黏膜瘀血所致。

@#@其他如乏力、疲倦、头昏、嗜睡、夜尿增多及少尿等,为心排血量降低、组织灌注不足所致。

@#@故选CD。

@#@@#@  40、不是结核性胸膜炎常规治疗的是()。

@#@@#@  A、胸液量多,每周可抽液2~3次@#@  B、抗结核化疗的同时加用糖皮质激素@#@  C、少量积液不需穿刺抽液@#@  D、结核性脓胸应反复冲洗胸腔并胸腔内注入异烟肼@#@  【答案】B@#@  【解析】由于激素有一定不良反应并可能导致结核播散,故应慎重掌握其适应症,不属于结核性胸膜炎的常规治疗。

@#@@#@  41、多细胞真菌的菌落类型是()。

@#@@#@  A、丝状型@#@  B、类丝状型@#@  C、类酵母型@#@  D、酵母型@#@  【答案】A@#@  【解析】丝状菌落是多细胞真菌的菌落形式,由许多疏松的菌丝体构成。

@#@菌落成棉絮状、绒毛状或粉末状。

@#@@#@  菌落正背两面呈现不同的颜色。

@#@丝状菌落的形态、结构和颜色常作为鉴定真菌的参考。

@#@@#@  42、心理过程即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

@#@它包括()过程。

@#@@#@  A、认识@#@  B、情绪、情感@#@  【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经典、历年真题可打印】@#@  C、人格@#@  D、意志@#@  【答案】ABD@#@  【解析】心理过程即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它包括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故选ABD。

@#@@#@  43、视网膜上只有视锥细胞而没有视杆细胞分布的部位是()。

@#@@#@  A、黄斑中央凹@#@  B、视神经乳头@#@  C、视网膜中心@#@  D、视网膜周边@#@  【答案】A@#@  【解析】视网膜后部有一圆形隆起,称视神经盘,在视神经盘颞侧稍下方有一黄色区域,称黄斑,其中央有一浅凹,称中央凹,此处只有视锥细胞而没有视杆细胞,是视网膜最薄的部分。

@#@故选A。

@#@@#@  44、下列哪项不符合一般急性炎症的特点()。

@#@@#@  A、病程数天至1个月@#@  B、血管扩张充血,组织水肿明显@#@  C、变质、渗出较明显@#@  D、组织增生反应显著@#@  【答案】D@#@  【解析】急性炎症起病急,病程短(一般数天至一个月),症状明显,局部病变常以渗出成变质改变为主,而增生反应较轻微。

@#@但也有少数急性炎症是以增生反应为主的。

@#@@#@  45、葡萄糖酸盐试验阳性()。

@#@@#@  A、肺炎链球菌@#@  B、沙门菌属@#@  C、肺炎克雷伯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  【答案】C@#@  【解析】肺炎克雷伯菌的葡萄糖酸盐试验是阳性。

@#@@#@  46、分子量最大的是()。

@#@@#@  A、IgG@#@  B、IgA@#@  C、IgM@#@  D、IgE@#@  【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经典、历年真题可打印】@#@  【答案】C@#@  【解析】人类免疫球蛋白的分子量排序如下:

@#@IgM950kD、IgE190kD、IgD184kD、IgA160kD、IgG150kD。

@#@@#@  47、R因子是()。

@#@@#@  A、致育基因@#@  B、决定基因@#@  C、耐药基因@#@  D、转移基因@#@  【答案】C@#@  【解析】R质粒由耐药传递因子和耐药(r)决定子两部分组成,其中r决定子能编码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  48、病毒核心的化学成分是()。

@#@@#@  A、脂类@#@  B、糖蛋白@#@  C、蛋白质@#@  D、核酸@#@  【答案】D@#@  【解析】病毒体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核心为核酸,在核酸外围有蛋白质外壳,称衣壳。

@#@衣壳与核酸在一起称为核衣壳。

@#@有些病毒在核衣壳外面有包膜包围着。

@#@病毒体的脂质主要存在于包膜中。

@#@有些病毒含少量糖类,也是构成包膜的表面成分之一。

@#@因包膜存在脂质,故脂溶剂可除去包膜,使病毒失去感染性。

@#@@#@  49、下述哪类患者对治疗措施有自主选择权()。

@#@@#@  A、处于昏迷状态的患者@#@  B、意识清醒的成年人@#@  C、患者@#@  D、发作期的精神病患者@#@  【答案】B@#@  【解析】意识清醒的成年人对治疗措施有自主选择权。

@#@@#@  50、炎症时组织间隙内积聚的液体称为()。

@#@@#@  A、渗出液@#@  B、漏出液@#@  C、水肿液@#@  D、浆液@#@  【答案】A@#@  【解析】渗出物(液)@#@  (exudate):

@#@从血管内渗出的液体、蛋白、细胞的总称。

@#@@#@  【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经典、历年真题可打印】@#@  51、开口于上鼻道的鼻旁窦是()。

@#@@#@  A、上颌窦@#@  B、筛窦的前中群@#@  C、蝶窦@#@  D、筛窦后群@#@  【答案】D@#@  【解析】鼻旁窦的开口:

@#@上颌窦、额窦、筛窦的前、中小房开口于中鼻道;@#@筛窦后小房开口于上鼻道;@#@蝶窦开口于上鼻甲的后上方。

@#@@#@  52、以下哪项不引起左心室肥大()。

@#@@#@  A、主动脉瓣狭窄@#@  B、二尖瓣狭窄@#@  C、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  D、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答案】B@#@  【解析】二尖瓣狭窄整个病程中,左心室未受累。

@#@当狭窄严重时,左心室甚至轻度缩小,X线显示为梨形心。

@#@@#@  53、下列哪项疾病属于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

@#@@#@  A、新生儿溶血症@#@  B、特应性皮炎@#@  C、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D、过敏性休克@#@  【答案】C@#@  【解析】本题旨在学生对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的掌握情况。

@#@常见错误是选新生儿溶血症,认为新生儿溶血症是红细胞抗原与相应IgG型抗体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补体而引起的,应属于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

@#@@#@  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又称血管炎型,指的是免疫复合物没有被及时清除而沉积在血管周围或其他组织后激活补体而引起的血管损伤,与新生儿溶血症的发生机制不同。

@#@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属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

@#@@#@  54、某工地10余名工人,餐后2h出现头晕、头痛、胸闷、憋气,伴有口唇黏膜及指甲发绀(紫黑色),最重要的治疗是()。

@#@@#@  A、维生素C@#@  B、高压氧@#@  C、吸氧@#@  【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经典、历年真题可打印】@#@  D、亚甲蓝@#@  【答案】D@#@  【解析】集体餐后2h出现头晕、头痛、胸闷、憋气,伴有口唇黏膜及指甲发绀(紫黑色)拟诊为食物中毒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亚甲蓝对化学物亚硝酸盐等和含有或产生芳香胺的药物引起的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有效。

@#@@#@  55、关于毒血症描述正确的是()。

@#@@#@  A、血液可查到细菌@#@  B、全身脏器多发脓肿形成@#@  C、血沉快,血抗链";i:

4;s:

26420:

"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V1.0用户手册第1页共69页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v1.0应用客户端用户使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V1.0用户手册第2页共69页用手册二0一六年一月二0一六年一月目录第一章软件环境.61.1软件的架构.61.2软件功能及适用范围.61.3软件搭建环境.61.3.1服务端配置.61.3.2客户端配置.6第二章软件的功能介绍.72.1系统启动.72.2系统管理.92.2.1修改密码.92.2.2操作员管理.9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V1.0用户手册第3页共69页2.2.3操作日志.112.2.4清除数据管理.112.2.5数据库维护.122.2.6数据库配置.122.2.7系统参数配置.132.2.8场所管理.132.2.9站点管理.142.3监控主机管理.152.3.1主机设备管理.152.3.2主机时间组设置.182.3.3告警方案管理.192.3.4主机通道配置.192.3.5智能设备接入.282.4门禁系统管理.302.4.1部门管理.302.4.2卡务中心管理.302.4.3门禁设备管理.382.4.4时间组设置.422.4.5门禁授权.442.4.6卡类管理.472.4.7人员导入/出.482.4.8同步设备人员.49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V1.0用户手册第4页共69页2.4.9批量发卡.492.5视频监控管理.502.5.1视频设备管理.502.5.2视频录像查询.512.5.3实时视频监控.512.5.4联动抓拍查询.522.5.5巡视组设置.522.5.6巡视时间组设置.532.5.7巡视记录查询.542.6规约配置管理.542.6.161850规约映射.542.6.2刀闸信号定义.552.7联动方案管理.562.7.1安防报警联动.562.7.2环境量联动.562.7.3短信联动提醒.572.7.4定时采集任务.582.7.5数据同步计划.592.7.6门禁联动设置.592.7.7消防联动设置.602.7.8预置点联动.612.8数据记录报表.62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V1.0用户手册第5页共69页2.8.1刷卡记录查询.622.8.2设备告警日志.622.8.3设备操控查询.632.8.4收发短信查询.642.8.5联动抓拍查询.642.8.6模拟量曲线.652.9电子地图管理.652.9.1新建地图.662.9.2设计地图.662.9.3删除地图.672.10帮助.672.10.1关于.672.10.2扩展功能.682.10.3加密狗升级.682.10.4退出.69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V1.0用户手册第6页共69页第一章第一章软件环境软件环境1.1软件的架构软件架构采用(客户端+服务端)C/S体系架构,开发语言c#,开发工具VS2010,数据库MSSQL20002005,报表输出支持OFFICE2003系列1.2软件功能及适用范围机房、基站动力环境综合监控1.3软件搭建环境1.3.1服务端配置1.3.1服务端配置CPU:

@#@Inter(R)Corei37502.1GHZ*2、内存:

@#@8G以上、硬盘500G以上操作系统:

@#@WindowsServer2003WindowsServer2008Windows7旗舰版64位数据库:

@#@MicrosoftSQLServer200020051.3.2客户端配置1.3.2客户端配置CPU:

@#@Inter(R)Corei37502.1GHZ*2、内存:

@#@4G以上、1G独立显卡、硬盘160G以上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V1.0用户手册第7页共69页操作系统:

@#@WindowsXPWindows7旗舰版64位,Windows8.1中文版其他:

@#@office办公软件RAR解压缩第二章第二章软件的功能介绍软件的功能介绍2.1系统启动软件安装后,双击在桌面或开始菜单所有程序中【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v1.0】图标,出现如下图所示的系统数据库连接配置界面。

@#@配置好系统的数据库连接信息,测试连接成功并保存后,再重新找到程序快捷方式点击进入系统登录界面:

@#@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V1.0用户手册第8页共69页输入默认的用户名:

@#@admin,密码:

@#@admin(强烈建议登录后对密码进行修改),登录系统后进入平台主界面(如下所示):

@#@接下来逐步介绍系统功能的操作说明【在线帮助】:

@#@针对系统平台的新用户群体,不熟悉系统初始化操作的具体步骤,可以按照入门指南中的操作顺序列表进行系统运行的初始化步骤操作,详细信息如下:

@#@1、系统管理:

@#@实现系统中相关属性参数的重新配置,包括系统使用单位、监控中心IP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V1.0用户手册第9页共69页可以自动获取,系统语言、自动登录选项(是否自动登录、登录到实时监控、启动实时采集);@#@退出自动备份以下指定目录;@#@2、关于:

@#@关于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版本和数据库版本,并可以在线注册加密狗(先点击关于?

@#@注册然后获取机器码,发给软件开发商,软件开发商会给你注册码,输入注册码点击确定就可以完成加密狗的注册)3、退出:

@#@点击该功能按钮可以退出整个系统。

@#@2.2系统管理2.2.1修改密码2.2.1修改密码【功能介绍】:

@#@当前登录人员可以登录系统进行原登录密码的修改操作。

@#@【操作步骤】:

@#@登录系统平台后,依次选择【系统管理】?

@#@【修改密码】,进入密码修改界面,进行密码的修改,输入原密码与新密码后,在输入一次确认新密码,确定按钮即可完成修改操作。

@#@2.2.2操作员管理2.2.2操作员管理【功能介绍】该功能模块主要实现系统平台的操作人员的管理,包括增加操作员组,增加操作员、删除、修改以及角色授权,可管部门,退出等。

@#@1、【增加操作员组】该功能按钮实现了不同操作员角色组别的定义,例如超级管理员组、管理员组、领导查询组、财务审核组等。

@#@【操作步骤】:

@#@依次选择【系统管理】?

@#@【操作员管理】?

@#@【增加操作员组】按钮,进入添加操作员组界面,输入操作员组的名称后,点击确定按钮,即可保存新添加的组别。

@#@2、【增加操作员】首选选择添加该操作员所属的操作组别,选中组别后点击该功能按钮,依次输入新增的操作员的名称以及系统平台的登录密码后,点击【确定】按钮,即可提交生效,反之不生效。

@#@3、【修改】在操作员列表中选择待修改的操作员组后,点击该按钮,重新编辑组别名称后,点击确认按钮即可完成操作。

@#@4、【删除】同理与修改功能,首先选中待删除的操作员组名称,点击该功能按钮,即可将选中操作员组删除。

@#@5、【授权配置】该操作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完成对各个不同操作员组的不同操作员给予不同的系统平台的操作权限,对不同的人员进行平台软件操作模块的权限分配,以便控制不同角色的人员使用不同的功能,互相独立,互补影响。

@#@【操作步骤】@#@

(1)、角色授权角色授权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V1.0用户手册第10页共69页在操作员组列表中选中待赋权的操作员组名称后,点击【权限配置】按钮,进入角色权限分配界面,将该操作员组所能操作的功能菜单复选确认后,点击【确定】按钮即可保存生效。

@#@允许所有查询允许所有查询:

@#@查询每个模块的最低权限,只能查询浏览打印,不能编辑保存。

@#@点击“允许所有查询”,默认将第一列全部选中,反之则反选所有选中状态。

@#@允许所有增、删、改允许所有增、删、改:

@#@第二种权限,可以对选中的模块进行增、删、改操作,比查询打印更高一级,点击“允许所有增、删、改”,默认将第二列全部选中,反之则反选所有选中状态。

@#@允许所有完全控制:

@#@允许所有完全控制:

@#@完全控制包括前两个权限内容,属于最高控制权限,点击“允许所有完全控制”,默认上述页面的第三列全部选中。

@#@注意:

@#@该角色授权只能针对操作员组级别,角色授权后,操作员组里的具体操作员都继承所属组的所有权限,不具体针对个人授权。

@#@

(2)、操作部门授权操作部门授权依次选择【系统管理】?

@#@【操作员管理】?

@#@【授权操作】按钮,进入数据可操作授权界面,注意这里的部门全部来源于【门禁系统管理】?

@#@【部门信息管理】里的部门管理,如没有信息选择,请先设置部门信息。

@#@这里该授权的操作员能操作的部门记录选择后,点击确定按钮,重新登陆后即可生效。

@#@这里针对不同的操作员勾选不同的操作部门的意义在于,控制上下级的操作权限,下级部门的操作员部门在同一功能模块中操作与浏览上级部门人员的相关信息。

@#@(3)、操作场所授权操作场所授权该功能界面主要完成不同操作员能授予不同的操作场所,在门禁控制过程中,不同场所的门禁设备与信息应该有不同权限的人来加以控制。

@#@授权方式同理于操作部门授权。

@#@(4)、操作分站授权操作分站授权该功能界面主要完成不同操作员能授予不同的操作分站。

@#@授权方式同理于操作部门授权。

@#@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V1.0用户手册第11页共69页2.2.3操作日志2.2.3操作日志【功能介绍】:

@#@系统操作日志可以对系统进行操作的日志进行查询、打印、导出。

@#@【操作步骤】:

@#@依次选择【系统管理】?

@#@【操作日志】用户可以输入查询条件进行操作日志查询(需要选择所属设备、事件类别、开始日期和结束日期),输入完以后点击查询,就可查询出你想要操作日志。

@#@查询出日志后,用户可以选择打印功能或以Excel表格的形式导出功能将日志输入。

@#@2.2.4清除数据管理2.2.4清除数据管理1、【清除过期数据】【功能介绍】:

@#@清除系统平台“本地数据库中的过期、不在需要的冗余数据”,可以避免长期的数据积累,导致数据库数据冗余过多,处理数据缓慢,过期的数据清除之前请备份数据库,避免因操作失误导致数据丢失。

@#@【操作步骤】:

@#@依次选择【系统管理】?

@#@【清除过期数据】针对有权限的用户,可以选择需要清除的数据项(记录数据、操作日志、用户资料),选择清楚的过期时间范围后,点击【确定按钮即可清除过期数据。

@#@【记录数据】:

@#@刷卡记录数据清除【操作日志】:

@#@操作日志记录清除【用户资料】:

@#@用户信息记录清除(无卡或退卡用户)2、【初始化数据库】依次选择【系统管理】?

@#@【初始化数据库】,出现如下提示:

@#@“数据库初始化将清清除数据库中的所有记录,若要进行此操作,请先备份数据库,是否进行初始化操作”。

@#@点击【是】,即可将系统数据库进行初始化;@#@反之点击【否】取消操作。

@#@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V1.0用户手册第12页共69页2.2.5数据库维护2.2.5数据库维护【功能介绍】:

@#@对用户的数据库进行维护,包含备份,还原,压缩。

@#@1、【备份数据库】:

@#@就是把现有的数据库备份到一定目录下。

@#@依次选择【系统管理】?

@#@【备份数据库】,出现另存为界面,选择好保存路径,填写好文件名后点击确定即可;@#@反之点击取消,备份成功后,系统会给出备份数据库成功提示2、【还原数据库】:

@#@把你备份好的数据库还原过来,选择你备份的数据库还原。

@#@(还原过后,系统上和你备份的数据库是一致的。

@#@)依次选择【系统管理】?

@#@【还原数据库】,进入打开界面,找到需要还原的数据库,点击【打开】后即可,反之点击【取消】。

@#@3、【压缩数据库】:

@#@把数据库进行压缩修复依次选择【系统管理】?

@#@【压缩数据库】,压缩成功后,系统会给出操作成功提示。

@#@2.2.6数据库配置2.2.6数据库配置首先登录“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依次选择【系统管理】?

@#@【数据库配置】,进入数据库配置管理界面,如下图所示:

@#@首先勾选,然后输入相关信息。

@#@把中的“ISS”值删除,然后单击,弹出下面页面,然后单击,在选择页面窗口,找到系统安装目录,找到系统安装目录下的“数据库文件”文件夹下的ISS.mdf选中,然后单击,接着单击,操作成功后,在“数据库名称”后文本框里填入刚才附加的数据库(ISS)名称,单击,连接测试成功后,单击即可,此时软件会自动重启,打开登陆启动页。

@#@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V1.0用户手册第13页共69页2.2.7系统参数配置2.2.7系统参数配置【功能介绍】:

@#@即系统的基本配置。

@#@【操作步骤】:

@#@依次选择【系统管理】?

@#@【运行参数】,进入系统运行参数配置界面:

@#@输入使用单位名称、数据服务地址(也就是管理设备电脑的IP)、命令通信端口、发送通信端口以及流媒体服务地址、是否选择“启动到实时监控”、是否选择退出自动备份到目录和系统退出备份路径(备份可以选择目录),点击【确定】即可生效。

@#@自动登录【下次自动登录】:

@#@选择该选项保存后,下次再登录系统,将默认使用第一次登录的账户登录,减少输入用户口令的步骤,实现自动登录功能(建立在多人使用一台机器是不要勾选此项,以便发生篡改现象);@#@【登录到实时监控】:

@#@每次启动系统软件开始登录时,首页打开进入的将是实时监控界面;@#@【启动实时采集】:

@#@该选项被选中后,每次登录后,系统将定时的自动提取所有设备上的刷卡记录存储到本地数据库,避免了手工忘记提取刷卡记录发生,同时减少了控制器刷卡数据丢失的机率;@#@【退出自动备份指定目录】:

@#@勾选此项,当在使用人员每次退出系统平台时,系统将自动保存当前使用的数据库文件到指定目录。

@#@2.2.8场所管理2.2.8场所管理【功能介绍】:

@#@包括主场所设置和主场所设置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V1.0用户手册第14页共69页【操作步骤】:

@#@依次选择【系统管理】?

@#@【场所设置】,进入区域设置界面,根据提示输入相应的场所。

@#@【增加主场所】:

@#@先选中主场所,然后点击,输入要增加的主场所名称,点击【确定】即可生效;@#@【增加分场所】:

@#@增加分场所的方法和增加主场所的方法一样的,使用修改和删除必须先选择需要修改和删除的场所,然后点击相应的按钮即可。

@#@2.2.92.2.9站点管理【功能介绍】:

@#@设置站点综合信息,包括站点名称,编码,通信服务地址,流媒体地址,61850通信地址等。

@#@【操作步骤】:

@#@依次选择【系统管理】?

@#@【站点管理】,根据提示需要增加、修改和删除相应的站点。

@#@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V1.0用户手册第15页共69页2.3监控主机管理2.3.1主机设备管理2.3.1主机设备管理【功能介绍】:

@#@维护监控主机设备的综合信息,包括自动搜索,添加设备,通信参数,以及串口参数等针对主机设备的综合信息管理。

@#@【操作步骤】依次选择【监控主机管理】?

@#@【主机设备管理】,进入主机设备管理界面。

@#@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V1.0用户手册第16页共69页1、【增加】在主机设备管理界面中,点击增加按钮,读取序列号,选择所属场所,点击【确定】按钮,即可提交生效,反之不生效增加操作。

@#@2、【修改】在主机设备管理界面中选择待修改的设备,点击修改按钮,重新编辑信息后,点击确认按钮,即可完成操作。

@#@3、【删除】同理与修改功能,首先选中待删除的设备名称,点击该功能按钮,即可将选中设备删除。

@#@4、【设备检测】检测系统中存在的设备是否在线,点击开始,如果设备在线会显示产品序列号,站点,通道(场所),通讯端口,在检测结果里显示固件,型号,当前人员。

@#@不在线的会报错,在检测结果里报错。

@#@依次选择【监控主机管理】?

@#@【主机设备管理】?

@#@【检测设备】,检测设备状态。

@#@5、【清空设备记录】:

@#@清空设备里的所有信息,包括人员资料,刷卡记录,设备参数等所有的一切。

@#@(在没有特殊情况下最好不要用!

@#@)依次选择【监控主机管理】?

@#@【主机设备管理】?

@#@【清空设备记录】。

@#@6、【通讯参数】:

@#@输入设备的通讯参数,如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等。

@#@依次选择【监控主机管理】?

@#@【主机设备管理】?

@#@【通讯参数】,设备的通讯参数,包含设备的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中心地址(自动读取),端口等。

@#@修改设备的通讯参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V1.0用户手册第17页共69页数,输入新的参数,点击【设置】完成操作;@#@反之取消。

@#@7、【串口设置】:

@#@修改485口设置。

@#@8、【更换设备】:

@#@更换设备序列号,点击替换。

@#@更改设备操作,将使得数据库中所以当前设备序列号关联的信息全部更新,请慎重该功能操作。

@#@9、【搜索设备】:

@#@在主机设置管理界面中,点击【主机设备管理】?

@#@【搜索设备】按钮“”,进入在线设备搜索功能界面【开始搜索】就是查找已安装并且在线的设备,设备安装好以后连接上网络(通讯参数正常配置后),就可以开始“开始搜索”进行设备的在线搜索;@#@【提取设备】点开始搜索,搜索到设备以后,在软件上可以看到,如果是新设备点击“提取设备信息”,就可以把设备添加到系统里。

@#@是否是新设备可以根据产品序列号来确定。

@#@设备搜索完毕后,可以点击提取设备信息按钮,将搜索的全部设备提取到本地系统平台中。

@#@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V1.0用户手册第18页共69页2.3.2主机时间组设置2.3.2主机时间组设置【功能介绍】:

@#@设置主机接入的开关量输出控制的时间组计划,例如灯光控制的时间计划配置【操作步骤】:

@#@依次选择【监控主机管理】?

@#@【主机时间组设置】,进入主机时间组设置界面。

@#@依次选择时段基本信息,控制输出通道,每天有效区段,点击确定。

@#@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V1.0用户手册第19页共69页2.3.3告警方案管理2.3.3告警方案管理【功能介绍】:

@#@设置定义各种信号接入类型的报警提示方案内容列表【操作步骤】:

@#@依次选择【监控主机管理】?

@#@【告警方案设置】,进入告警方案管理界面。

@#@

(1)、输入方案名称,依次选择所属级别、所属预警类型、提示颜色,然后点击确定。

@#@2.3.4主机通道配置2.3.4主机通道配置【功能介绍】:

@#@实现主机接入的各种类型的通道设置,包括模拟量输入,开关量输入,开关量输出,485通道设置等。

@#@2.3.4.1环境量通道2.3.4.1环境量通道【功能介绍】:

@#@环境量的监测主要包含室内温湿度、电缆沟水浸、电缆测温、室外风速、GIS室含氧量、有害气体(SF6六氟化硫)等,变电站内各项主要的环境量数据的监测与预警。

@#@2.3.4.1-1环境量通道定义2.3.4.1-1环境量通道定义【操作步骤】:

@#@依次选择【监控主机管理】?

@#@【主机通道配置】,进入通道配置界面。

@#@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V1.0用户手册第20页共69页

(1)、依次选定待配置的主机列表记录,选中“模拟量输入设置”选项,再依次选定所属通道号、监测类型、通道名称,然后点击界面中的“保存设置”,提示是否上传设置的上下限内容,根据设备的在线情况,系统会给出相应的提示信息,提示成功后数据入库成功,且设备参数生效。

@#@【删除设置】:

@#@在上述的通道配置界面选中待删除的环境量记录后,点击“删除设置”按钮,提示确认信息,点击是,即可完成删除操作。

@#@2.3.4.2-2环境量联动配置2.3.4.2-2环境量联动配置详见2.8联动方案管理?

@#@环境量联动设置2.3.4.3-3环境量实时监控2.3.4.3-3环境量实时监控【操作步骤】:

@#@依次选择【启动实时监控】?

@#@【环境量监控】,进入如下图所示的监测内容显示界面,当某路环境量通道告警时,该监测单元的记录图标就会变“红”,并响应已经配置的环境量报警联动动作。

@#@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V1.0用户手册第21页共69页2.3.4.2安全防范通道2.3.4.2安全防范通道【功能介绍】:

@#@主要实现室内红外报警、烟雾探测、室外的周界报警、电子围栏报警等站内安防环节的预警与监测功能。

@#@2.3.4.2-1报警通道定义2.3.4.2-1报警通道定义【操作步骤】:

@#@依次选择【监控主机管理】?

@#@【主机通道配置】,进入如下图所示的通道配置界面。

@#@

(1)、依次选定待配置的主机列表记录,选中“开关量输入设置”选项,再依次选定所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V1.0用户手册第22页共69页属通道号、设备类型、通道名称,告警触发属性;@#@然后点击界面中的“保存通道”,提示成功后,数据入库成功将显示在下属记录列表中。

@#@【删除通道】:

@#@在上述的通道配置界面选中待删除的报警量记录后,点击“删除通道”按钮,提示确认信息,点击是,即可完成删除操作。

@#@2.3.4.2-2报警通道联动配置2.3.4.2-2报警通道联动配置详见2.8联动方案管理?

@#@报警联动设置2.3.4.2-3安防预警监控2.3.4.2-3安防预警监控【操作步骤】:

@#@依次选择【启动实时监控】?

@#@【环境量监控】,进入如下图所示的监测内容显示界面,当某路环境量通道告警时,该监测单元的记录图标就会变“红”,并响应已经配置的环境量报警联动动作。

@#@2.3.4.3灯光照明控制2.3.4.3灯光照明控制【功能介绍】:

@#@实现变电站内室内外正常照明、应急照明的集中监测与联动控制,可通过定义的灯光位置,设置预警联动,可支持手动远程打开与关闭,同时也可联动其他监测单元进行联动打开与关闭(例如夜晚红外预警,联动视频并打开相应的位置灯光进行抓拍与录像)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V1.0用户手册第23页共69页2.3.4.3-1灯光通道定义2.3.4.3-1灯光通道定义【操作步骤】:

@#@依次选择【监控主机管理】?

@#@【主机通道配置】,进入如下图所示的通道配置界面。

@#@

(1)、依次选定待配置的主机列表记录,选中“开关量输出设置”选项,再依次选定所属通道号、设备类型、通道名称,关闭后的延时驱动时间;@#@然后点击界面中的“保存通道”,提示成功后,数据入库成功将显示在下属记录列表中。

@#@【删除通道】:

@#@在上述的通道配置界面选中待删除的报警量记录后,点击“删除通道”按钮,提示确认信息,点击是,即可完成删除操作。

@#@2.3.4.3-2灯光远程测控2.3.4.3-2灯光远程测控【操作步骤】:

@#@依次选择【启动实时监控】?

@#@【设备监控】,进入如下图所示的监测内容显示界面,当某路灯光关闭与打开时,该监测单元的记录图标就会变色显示,右键鼠标选择该路灯光,可远程打开与关闭灯光信号(前提是在实时监控状态)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V1.0用户手册第24页共69页2.3.4.4空调控制通道2.3.4.4空调控制通道【功能介绍】:

@#@通过前端辅助控制主机的485通道连接空调控制单元,进行室内多路空调运行状态的监测、远程控制(开、关机、制冷、制热)以及温湿度联动空调的自动开关。

@#@2.3.4.4-1空调通道定义2.3.4.4-1空调通道定义【操作步骤】:

@#@依次选择【监控主机管理】?

@#@【主机通道配置】,进入如下图所示的通道配置界面。

@#@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V1.0用户手册第25页共69页

(1)、依次选定待配置的主机列表记录,选中“485通道设置”选项,再选择该选项下的通道类型为“空调控制”,然后点击界面中的“添加通道”,进入如下所示的空调控制通道编辑页面。

@#@

(2)、根据上图所示完成相应的空调控制通道定义与设置后,点击左上方的“保存设置”按钮,即可完成配置过程,其他探测类型的添加依次类推。

@#@【删除通道】:

@#@在上述的通道配置界面选中待删除的记录后,点击“删除通道”按钮即可完成删除操作。

@#@2.3.4.4-2空调联动设置2.3.4.4-2空调联动设置详见2.8联动方案管理?

@#@环境量联动设置2.3.4.4-3空调远程监控2.3.4.4-3空调远程监控【操作步骤】:

@#@依次选择【启动实时监控】?

@#@【设备监控】,进入如下图所示的监测内容显示界面,可看见空调通道定义里定义的各项空调控制名称,在该界面可实现空调运行状态的监测,以及选择记录右键菜单空调远程,开关机、制热、热冷模式的遥控。

@#@空调位置名称说明空调预警联动的间隔时间段空调控制单元所对应的地址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V1.0用户手册第26页共69页2.3.4.5风机、水泵远程测控2.3.4.5风机、水泵远程测控【功能介绍】:

@#@通过前端辅助控制主机接入的开关量输出,控制继电器的开关,进而控制风机、水泵电源的闭合与断开,实现远程监测开关状态以及";i:

5;s:

22980:

"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论文题目基于Android的智能家居APP的设计与实现研究生姓名李涛指导教师姓名杨季文专业名称计算机技术研究方向智能化信息处理技术论文提交日期2014年4月苏州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

@#@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本人郑重声明:

@#@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含为获得苏州大学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含为获得苏州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承担本声明的法律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承担本声明的法律责任。

@#@责任。

@#@论文作者论文作者签名:

@#@签名:

@#@日日期:

@#@期:

@#@苏州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本人完全了解苏州大学关本人完全了解苏州大学关于收集、保存和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

@#@于收集、保存和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

@#@学位论文著作权归属苏州大学。

@#@本学位论文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学位论文著作权归属苏州大学。

@#@本学位论文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

@#@苏州大学有权向国家图书馆、中国社科院文献信息情报的内容相一致。

@#@苏州大学有权向国家图书馆、中国社科院文献信息情报中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含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中国学术期中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含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送交本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允许论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送交本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学位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学位论文,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论文,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涉涉密论文密论文本学位论文属本学位论文属在在年年月月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非涉非涉密论文密论文论文作者论文作者签名:

@#@签名:

@#@日日期:

@#@期:

@#@导师签导师签名名:

@#@日日期:

@#@期:

@#@基于Android的智能家居APP的设计与实现中文摘要I基于Android的智能家居APP的设计与实现中文摘要本课题来源于某IT企业“智能家居系统”项目。

@#@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智能家居操作控制的实时性和便捷性,必将进一步推动智能家居的发展。

@#@基于移动平台的智能家居应用已经成为智能家居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是设计实现一个基于Android的智能家居APP,并提炼出可复用的中间件。

@#@本文首先介绍了智能家居APP的开发背景和意义,以及相关知识和技术。

@#@接着,按照软件需求层次,分析了智能家居APP的需求。

@#@然后,给出了智能家居APP的总体设计,包括系统平台选择、软件结构设计、系统功能模块划分和数据结构设计等。

@#@随后,详细介绍了基础功能层和核心功能层的设计与实现,这两层的模块以中间件的形式存在。

@#@最后,介绍了用户功能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本文介绍的智能家居APP是智能家居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本文按照软件分层思想设计的智能家居APP中间件,符合高内聚低耦合的准则,具有重复使用的价值。

@#@本文介绍的基于Android的智能家居APP的设计思想和开发方法,对其他移动平台的应用开发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关键词:

@#@智慧社区,智能家居,移动应用,Android,中间件作作者者:

@#@李涛指导老师指导老师:

@#@杨季文(教授)AbstractDesignandImplementationofSmarthomeAPPBasedOnAndroidIIDesignandImplementationofSmarthomeAPPBasedOnAndroidAbstractThistopiccomesfromanITcompanysprojectcalledSmartHomeSystem.TheemergenceofthemobileInternethasgreatlyimprovedthetimelinessandconvenienceofthesmarthomeoperation,alsoitwillfurtherpromotethedevelopmentofsmarthome.Thesmarthomeapplicationwhichbasedonmobileplatformhasbecomeanindispensableandimportantcomponentofthesmarthomesystem.ThemaincontentofthistopicisdesigningandimplementingasmarthomeAPPbasedonAndroid,andextractingthereusablemiddleware.ThispaperfirstintroducesthedevelopmentbackgroundandsignificanceofsmarthomeAPP,aswellasrelatedknowledgeandskills.Secondly,accordingtothesoftwarerequirementlevel,analyzestheneedsofsmarthomeAPP.Then,itgivestheoveralldesignofsmarthomeAPP,includesthechoiceofsystemplatform,softwarearchitecturedesign,systemfunctionmodulepartitionanddatastructuredesign,etc.Subsequently,thispapermakesadetaileddescriptionofthedesignandimplementationofbasicfunctionallayerandcorefunctionallayer,themodulesofthesetwolayersexistintheformofthemiddleware.Finally,thispaperintroducesthedetaileddesignandimplementationofuserfunctionality.ThesmarthomeAPPintroducedbythispaperisanimportantpartofsmarthomesystem,andthereisahighpracticalvalue.AccordingtoSoftwarelayeringthoughtthispaperdesignsthemiddlewareofsmarthomeapp.Withtheprincipleofhighcohesionandlowcoupling,thismiddlwarehasmuchvalueofreuse.ThedesignideaanddevelopmentmethodofsmarthomeAPPbasedonAndroidthatintroducedbythispaperalsohasacertainreferencevalueonapplicationdevelopmentoftheothermobileplatform.Keywords:

@#@IntelligenceCommunity,SmartHome,MobileApplications,Android,MiddlewareWrittenbyTaoLiSupervisedbyJiwenYang目录第一章引言.11.1课题背景.11.2课题内容.21.3课题意义.31.4本文结构安排.3第二章相关知识和技术.52.1Android系统简介.52.2Android系统架构.52.2.1应用程序.62.2.2应用程序框架.62.2.3Android运行时.72.2.4系统库.72.2.5Linux内核.82.3消息推送技术.92.3.1消息推送的常见实现机制.92.3.2百度云推送技术.102.4语音识别技术.122.4.1语音识别基本原理.122.4.2Google语音识别技术.132.5本章小结.13第三章系统需求分析.143.1智能家居系统组成.143.2业务需求.153.3用户需求.163.3.1用例图模型.173.3.2设备管理.183.3.3信息服务.203.3.4数据查询.223.4功能需求.233.5非功能需求.253.6本章小结.26第四章系统总体设计.274.1系统平台的比较和选择.274.1.1系统平台的比较.274.1.2系统平台的选择.284.2软件结构设计.294.2.1软件模块结构.294.2.2功能与模块的关系.314.2.3中间件.344.3系统功能模块设计.364.3.1信息服务模块.374.3.2数据查询模块.374.3.3设备管理模块.384.3.4软件设置模块.394.4数据结构设计.394.4.1XML设计.394.4.2数据库设计.424.5本章小结.44第五章中间件详细设计与实现.455.1基础功能层的详细设计与实现.455.1.1网络通信模块.455.1.2数据存储模块.485.1.3数据管理模块.505.2核心功能层的详细设计与实现.535.2.1设备模型模块.535.2.2语音控制模块.565.2.3消息推送模块.615.2.4升级管理模块.635.3本章小结.66第六章用户功能详细设计与实现.676.1设备管理的详细设计与实现.676.1.1设备控制.676.1.2视频监控.706.2信息服务的详细设计与实现.716.2.1信息服务的配置和整体流程.716.2.2安防警报.736.3数据查询的详细设计与实现.746.3.1家居设备的查询.756.3.2文本控制.776.4软件设置的详细设计与实现.776.5本章小结.78第七章总结与展望.797.1总结.797.2展望.80参考文献.81致谢.84基于Android的智能家居APP的设计与实现第一章引言1第一章引言1.1课题背景智慧城市是信息化应用取得良好效益的知识型城市1。

@#@城市的出现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也是人类群居生活的高级形式。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人口呈现爆炸式增长,城市的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

@#@因此,人们提出了智慧城市的概念。

@#@智慧城市是一个宏观概念,它反映了社会对未来城市信息化、知识化、智能化的一种愿望,是城市智慧化向更高阶段发展的具体体现23。

@#@社区作为城市居民生存和发展的载体,其智慧化程度是城市智慧水平的集中体现。

@#@社区是人们生活的主要场所,但是老式社区的通讯、安全、居民信息的收集、处理及共享等问题都成为阻碍社区服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4。

@#@因此,智慧社区应运而生。

@#@智慧社区是指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居民提供一个安全、便利、舒适的生活坏境,从而形成基于信息化、智慧化社会服务与管理的新型社区56。

@#@智能家居是实现智慧社区和智慧城市的基础。

@#@智能家居是在家庭产品自动化、智能化的基础上通过网络按拟人化的要求而实现的一个过程或者系统7。

@#@实现智能家居需要具备三个条件,第一是在家庭内部应该有一个通信网络,相当于人的神经系统;@#@第二是基于这个网络能够提供各种服务;@#@第三是家庭局域网必须与互联网相连接8。

@#@从宏观的角度,智能家居是智慧社区的基本单元,智慧社区是智慧城市的组成部分。

@#@因此,应当以智能家居为基础,借助互联网实现社区内外的互联互通,使社区具有智慧生活和智慧服务的功能,最终实现智慧城市的建设。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为智能家居提供了新的平台。

@#@传统的智能家居通过家庭中控或者PC操控家居设备,这种方式虽然能够满足基本的控制功能,但是还不够便捷。

@#@移动互联网和3G/4G网络的迅速发展为智能家居提供了更加可靠、便捷、灵活的移动平台9,通过该平台,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操控家居设备,接收和管理小区公告、物业通知等信息,实现语音和视频通话。

@#@智能家居移动平台的出现必将加速智能家居的发展,促进智慧社区和智慧城市的形成,改变人们的生活。

@#@本文设计实现的智能家居APP是某企业设计开发的智能家居系统的重要组成部第一章引言基于Android的智能家居APP的设计与实现2分。

@#@智能家居系统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和综合布线技术,融合个性化需求,将与家居生活有关的子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综合性管理系统10。

@#@智能家居APP是以设备控制为主要功能的移动终端应用。

@#@考虑到智能家居的市场潜力,某企业正在开发针对普通家庭的智能家居系统。

@#@该系统主要由家庭中控、PC端和移动终端组成,它们和后台服务器通过物联网、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相互协作,共同构成了智慧化、信息化的家居系统。

@#@家庭中控主要负责接收用户指令、控制家居设备和响应设备状态。

@#@PC端主要负责管理业主信息、水电资费信息和家政服务信息。

@#@移动终端主要负责随时随地的远程操控家居设备。

@#@其中移动终端极大地扩展了智能家居的操作控制范围,是智能家居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本文为某企业智能家居系统设计实现了基于Android的智能家居APP,并提炼出了可复用的中间件,为该系统其他APP的开发提供了基础。

@#@除非明确说明,否则下文中的“系统”、“本系统”等一概表示智能家居APP。

@#@1.2课题内容本课题依托于某企业智能家居系统,设计实现了基于Android的智能家居APP,有效地实现了智能家居系统的一系列功能,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了可重用的中间件,为智能家居系统其他APP的开发提供了基础。

@#@本课题主要工作包括:

@#@

(1)获取需求并进行需求分析。

@#@首先从整体上了解某企业智能家居系统的组成结构,然后根据软件需求层次,从业务需求、用户需求、功能性需求和非功能性需求四个方面对智能家居APP进行需求分析。

@#@

(2)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系统进行总体设计。

@#@首先对主要系统平台进行详细比较,最终确定基于Android平台实现智能家居APP,其次按照软件分层思想设计软件结构,明确本文设计的中间件的特点和作用,然后根据需求分析划分系统功能模块,最后为系统设计数据结构。

@#@(3)设计实现适用于智能家居APP的中间件。

@#@根据总体设计阶段的层次模块划分,以面向对象的思想,设计实现中间件基础功能层和核心功能层的主要模块。

@#@(4)基于中间件实现智能家居APP的用户功能。

@#@基于中间件提供的服务,设计实现设备管理、信息服务、数据查询和软件设置等主要用户功能。

@#@基于Android的智能家居APP的设计与实现第一章引言31.3课题意义本课题基于某企业智能家居系统设计实现了智能家居APP,并总结出了具有复用价值的中间件。

@#@智能家居APP提供了设备控制、视频监控、数据查询、信息服务等功能,基本满足了用户的功能性和非功能性需求,达到了预期效果。

@#@具体来讲,本课题的意义包括以下几点:

@#@

(1)智能家居APP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

@#@本文设计实现的基于Android的智能家居APP用户界面友好,在不同手机上运行稳定、速度较快,是某企业智能家居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该APP,用户可以远程操控家居设备、实时监控家中场景、接收和管理信息服务消息,方便了用户操作,促进了用户日常生活的智能化、信息化,有利于智慧社区的建设和发展。

@#@

(2)智能家居中间件具有可复用价值。

@#@本文设计实现的中间件是介于用户功能和Android操作系统之间的桥梁,负责为用户功能提供服务。

@#@中间件模块之间符合高内聚低耦合的准则,可以很容易的进行扩展,具有很大的复用价值。

@#@开发人员可以基于中间件进行二次开发,从而高效地实现其他用户功能。

@#@(3)智能家居APP的设计思想、开发技术和方法具有参考价值。

@#@本文首先按照软件工程的分层思想把智能家居APP划分为可复用的中间件和用户功能。

@#@然后遵循面向对象思想,结合设计模式,设计实现了各个层次模块。

@#@此外,本系统实现时,采用了消息推送技术、语音识别技术和增量升级技术,同时为家居设备和设备关系设计了设备模型。

@#@虽然智能家居APP是基于Android平台开发,但是这些设计思想、实现方案和开发技术对基于WindowsPhone、IOS等移动平台的终端应用开发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4本文结构安排本文共分为七章,各章节主要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章:

@#@引言。

@#@简要介绍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内容和意义。

@#@第二章:

@#@相关知识和技术。

@#@简要介绍本系统开发过程中涉及的相关知识与技术,主要包括Android系统的特点和组成结构,以及消息推送和语音识别等技术。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首先从整体上介绍某企业智能家居系统的组成结构,然第一章引言基于Android的智能家居APP的设计与实现4后按照软件需求的四个层次对智能家居APP进行需求分析。

@#@第四章:

@#@系统总体设计。

@#@根据需求分析对本系统进行了总体设计,主要包括系统平台的比较和选择、软件结构设计、系统功能模块划分和数据结构设计。

@#@第五章:

@#@中间件详细设计与实现。

@#@以面向对象的思想,结合设计模式,详细设计实现本系统中间件基础功能层和核心功能层的主要模块。

@#@第六章:

@#@用户功能详细设计与实现。

@#@基于中间件提供的服务,详细设计实现本系统的用户功能,主要包括设备管理、信息服务、数据查询和软件设置。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总结本系统的工作,并对智能家居APP下阶段的开发进行展望。

@#@基于Android的智能家居APP的设计与实现第二章相关知识和技术5第二章相关知识和技术考虑到系统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和开发成本,本文基于Android平台开发智能家居APP。

@#@本章首先描述Android的特点和系统架构,然后简要介绍消息推送和语音识别等相关技术。

@#@2.1Android系统简介Android是一个以Linux为基础的开源操作系统11。

@#@它主要应用在移动电话领域,包括智能手机和廉价的功能机。

@#@然而Android良好的扩展性和丰富的硬件支持已经使它扩展到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领域。

@#@目前,Android已经超越Apple的IOS,成为全球用户最多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12。

@#@自从Android问世以来,三星、联想、魅族等数百家手机制造商陆续推出了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迅速构建了强大的Android阵营。

@#@作为市场份额最高的移动端操作系统13,Android具有如下特点。

@#@

(1)应用框架可以重复使用,组件可以替换。

@#@

(2)针对移动终端优化的Dalvik虚拟机。

@#@(3)提供了优化的图形系统,支持2D、3D图形渲染。

@#@(4)内嵌了基于WebKit引擎的手机浏览器。

@#@(5)提供了嵌入式数据库SqLite保存结构化数据。

@#@(6)支持多种音频、视频格式的多媒体函数库。

@#@(7)提供了GSMTelephony。

@#@(8)支持Bluetooth通信和3G、WiFi联网。

@#@(9)丰富的开发环境,包含模拟器和基于Eclipse的一系列插件。

@#@2.2Android系统架构Android系统架构是指Android操作系统的组成结构,是开发人员编写应用程序的基础1415。

@#@它由五部分组成,分别是:

@#@应用程序、应用程序框架、Android运行时、系统库和Linux内核。

@#@下面对这五部分进行详细介绍。

@#@第二章相关知识和技术基于Android的智能家居APP的设计与实现62.2.1应用程序应用程序这里的应用程序是指Android平台的原生APP,如图2-1所示,主要包括地图、日历、浏览器等。

@#@开发人员可以使用Java语言开发类似应用程序,替换这些系统APP。

@#@相比于其他移动端操作系统把软件固化在系统内部,这种方式更加开放和灵活。

@#@应用程序Home地图日历浏览器.图2-1Android应用程序2.2.2应用程序框架应用程序框架应用程序框架是开发Android应用的基础。

@#@它为开发者提供了十大组件,如图2-2所示。

@#@开发人员可以通过这些组件快速构建应用程序,也可以通过继承机制进行个性化的拓展,为APP定制特有组件。

@#@应用程序框架活动管理器窗口管理器内容提供器视图系统包管理器电话管理器资源管理器位置管理器通知管理器XMPP服务图2-2Android应用程序框架

(1)通知管理器:

@#@可以使应用程序在手机顶部的状态栏中显示邮件、通知、短信等提示信息。

@#@

(2)视图系统:

@#@构成应用程序的组件,例如:

@#@按钮、文本框等。

@#@(3)活动管理器:

@#@管理所有应用程序的生命周期。

@#@(4)包管理器:

@#@以包的形式组织应用程序。

@#@(5)窗口管理器:

@#@管理所有的窗口程序。

@#@(6)电话管理器:

@#@管理手机的通话功能。

@#@(7)内容提供器:

@#@可以让应用与应用之间互相存取、分享数据。

@#@基于Android的智能家居APP的设计与实现第二章相关知识和技术7(8)位置管理器:

@#@管理基于位置的服务。

@#@(9)资源管理器:

@#@管理布局文件、图片、音视频等资源文件。

@#@(10)XMPP服务:

@#@提供GoogleTalk服务。

@#@Google设计开发Android时就考虑了组件的重用。

@#@在Android中,任何一个应用都可以发布它的功能块,而其它应用都可以使用该功能块。

@#@基于这样的重用机制,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替换平台内置的应用程序,以定制个性化的系统。

@#@2.2.3Android运行时运行时Android运行时是运行Android应用程序的场所。

@#@Android运行时包括核心库和Dalvik虚拟机两部分,如图2-3所示。

@#@Android运行时核心库Dalvik虚拟机图2-3Android运行时

(1)核心库:

@#@核心库为开发人员提供了大部分JavaAPI和核心的AndroidAPI。

@#@在Android平台上,不是用一个Dalvik虚拟机同时执行多个应用程序,而是每个Android应用程序都由一个独立的Dalvik虚拟机运行在自有进程中,这和普通Java程序存在很大的区别。

@#@

(2)Dalvik虚拟机:

@#@Dalvik虚拟机是一种专门为移动设备设计的缓存器型态的虚拟机。

@#@Dalvik虚拟机在很多方面都参考了Java虚拟机。

@#@但是Dalvik虚拟机运行的中间码不是Java字节码,而是由Java字节码转换来的只存在于Dalvik上的dex格式中间码。

@#@此外,Java虚拟机基于栈运行,而Dalvik虚拟机基于寄存器运行。

@#@从效率层面考虑,基于寄存器的虚拟机把所有变量都存放于寄存器中,因此需要的资源就会更少,速度就会更快,甚至可以在硬件层面实现虚拟机。

@#@2.2.4系统库系统库系统库为应用程";i:

6;s:

2229:

"一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复习一、我会填。

@#@1.把下列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10362015()()()()()2.写一写,填一填。

@#@()个十和()个一是()()个十和()个一是()()个十是()()个十和()个一是()3.1)10里面有()个一;@#@20里面有()个一。

@#@2)20里面有()个十,减少1个十是()。

@#@3)10里面有()个十,添上1个十是()。

@#@4)1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添上1个一是()。

@#@5)13里面有()个一;@#@13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4.1)一共有()只小兔,再添上()只就是10只。

@#@2)从右数起,把第4只小兔涂黑。

@#@3)把左边的4只小兔圈起来。

@#@5.用下列的数,写出不同的算式。

@#@138794612106.看图写出四个算式7.说图意,写算式。

@#@8.看图填空。

@#@9.看图填空:

@#@1)一共有()个图形。

@#@2)从右数起,把第3个图形涂黑。

@#@3)把左边的4个图形圈起来。

@#@10.1)13里面有()个一和()个十,添上1个一是();@#@()个十和()个一组成18,减少1个十是()。

@#@2)10个一就是一个(),10里面有()个十,10添上1个十是(),20里面有()个十。

@#@3)15中的1表示()个(),5表示()个()。

@#@4)十位上的数是1,个位上的数是6,这个数是()。

@#@个位上是8,十位上是1,这个数是()。

@#@5)1个十和6个一合起来是();@#@1个一和6个十合起来是()。

@#@2个十合起来是()。

@#@6)19前面的一个数是(),后面的一个数是()。

@#@7)与12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11.看图数一数,填一填。

@#@二、看图列式(3)三、用数学

(1)

(2)(3)(4)美美和丽丽之间有()人(5)一共有多少人?

@#@(6)一共有多少头象?

@#@(7)(8)(9)(10)(11)现在有几只?

@#@(12)现在有几只?

@#@(13)(14)爸爸买了一些作业本,我用了3本,还剩下10本。

@#@爸爸原来买了几本作业本?

@#@";i:

7;s:

27170:

"第二章政务外网网络建设方案2.1.总体设计方案2.1.1.组网原则按照国家信息中心、XX省信息中心下发的电子政务外网建设相关技术规范,结合基于对国家电子政务外网项目的理解,在本次网络设计时遵循以下基本建网原则:

@#@1、网络设计标准化本项目网络设计所采用的组网技术和设备应符合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业界标准,为网络系统的扩展升级及与其他网络系统的互联提供基础。

@#@2、组网技术的先进性和成熟性本项目网络建设应适应网络自身的发展特点及网络通信技术的更新换代,在网络结构设计、网络配臵、网络管理方式等方面应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前瞻性,同时又是成熟、实用的技术,尽量避免技术风险。

@#@3、高度的网络安全性提供完备的安全防护策略,能防止对网络资源的非法访问,保护网络使用者的合法利益。

@#@4、高度的网络可靠性网络设计应能有效地避免单点故障(设备、线路),在设备的选择和关键设备互连时,应提供充分的冗余备份,一方面最大限度地减少故障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要保证网络能在最短时间内修复。

@#@5、多业务统一网络平台建设一个开放的网络平台,支持多种业务的同时传输,如支持语音、视频等多媒体业务服务。

@#@6、良好的扩展能力能够根据未来业务的增长和变化,平滑的扩充和升级现有的网络覆盖范围,扩大网络容量和提高网络的各层次节点的功能,最大程度的减少对网络架构和现有设备的调整。

@#@7、良好的管理能力在网络设计中,须建立有效的网络管理解决方案。

@#@能够实现监控、监测整个网络的运行情况,合理分配网络资源、动态配臵网络负载、可以迅速确定网络故障等。

@#@通过先进的管理策略、管理工具提高网络的运行性能、可靠性,简化网络的维护工作。

@#@8、突出应用,强化服务。

@#@立足我省实际,结合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体制改革,紧扣政府业务和社会公众的需求,突出应用,务求实效。

@#@9、经济性和实用性。

@#@建设原则都以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以满足网络应用需求和适应一定时间内的发展规划为原则。

@#@2.1.2.线路选型组建网络考虑的技术主要包括网络通信协议的选择和网络通信线路的选择。

@#@针对通信线路,针对XX市电子政务外网的建设,全网通信线路均采用运营商提供的裸光纤资源,从而保证高速的数据传输性能,以及数据的安全传输的需求。

@#@2.1.3.技术选型组建网络考虑的技术主要包括网络通信协议的选择和网络通信线路的选择。

@#@针对通信协议,目前TCP/IP协议已经成为组建互联网和政务网络事实上的标准,因此XX市电子政务外网网络建设采用TCP/IP协议为网络的基础协议,凭借TCP/IP技术的开放性来提供网络业务的灵活性支持;@#@采用MPLSVPN技术来支持用户的安全性、QOS以及SLA;@#@同时IP协议有版本4(v4)和版本6(v6)之分。

@#@目前绝大多数网络都在使用IPv4,但随着IPv4地址资源的减少,必须考虑向IPv6过渡。

@#@在一期工程中,参照当前网络设计的主流趋势,应采用IPv4协议,同时为了适应网络向IPv6过渡的发展趋势,在总体方案和某些关键设备上对两种协议的兼容应有所考虑。

@#@保证整个网络能够顺利平滑升级至IPv6阶段。

@#@2.1.4.建设目标在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统一规划和指导下,结合XX省和XX市实际情况,整合现有资源,推进电子政务外网建设;@#@以先进适用为技术功能出发点,建设政务外网,使之具备网络传输、综合应用支撑、管理服务和安全保障等功能,为各级政府部门开展电子政务业务应用提供网络支撑和相关应用服务保障;@#@支持重点业务应用系统资源整合,实现跨部门、跨地区的网上业务协作和信息资源共享;@#@满足XX市各级政务部门行业内部协同办公的需要和面向社会服务的需要,促进政府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2.1.5.建设内容XX市电子政务外网由负责整个城域网数据高速转发、路由的骨干网络及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的接入网络组成,主要用于满足各级政府部门社会管理、公众服务等面向社会服务的需要。

@#@政务外网被定性为非涉密网络,同政务内网物理隔离,同互联网逻辑隔离。

@#@XX市电子政务外网的建设内容,可以划分为电子政务外网骨干网络部分、各委办单位接入网部分、数据中心部分、互联网接入区域、上联区域等五个功能模块。

@#@网络骨干区域主要包含XX市电子政务外网的核心设备以及分布在市政府、金宝花园、光华大厦等的汇聚设备组成,负责整个XX市电子政务外网的数据高速转发,以及电子政务外网59网段的地址路由转发。

@#@各个委办单位接入网主要为各个单位提供线路接入服务,通过NAT功能,将委办单位内部的私有地址转换为在骨干网上传输的59段专用地址。

@#@数据中心为整个电子政务外网重要数据的集中存储中心以及整个外网的综合管理中心,考虑到数据安全,数据中心建立一个灾备中心。

@#@互联网接入区域,作为整个XX市电子政务外网所有用户访问互联网的统一出口,并在出口区域部署流控设备,对于内部各种应用的带宽进行合理控制;@#@此外在出口区域的DMZ区域,建立XX市政府的统一的对外门户网站,为了保证门户网站的安全,在门户网站服务器前部署网站应用防火墙设备。

@#@上联区域主要提供XX市电子政务外网到省紧急信息中心的互联互通。

@#@2.2.项目建设方案2.2.1.网络业务模型按照国家政务外网统一规划,根据国家政务外网所承载的业务和系统服务的类型不同,在逻辑上,XX市政务外网接入划分为公用网络区、专用网络区和互联网接入区三个功能区域,各个区之间安全逻辑隔离,分别提供政务外网互联互通业务,专用VPN业务和互联网业务。

@#@政务外网网络业务模型如下图:

@#@1公用网络区:

@#@即采用国家政务外网注册地址(59.201.0.0/24-59.201.7.0/24)的网络区域,是国家政务外网的主干道,实现省内各部门、各地区互联互通,为跨地区、跨部门的业务应用提供支撑平台。

@#@2专用网络区:

@#@是依托国家政务外网基础设施,开辟为有特定需求的部门或业务设臵的VPN网络区域,主要满足部门纵向业务的需要,实现不同部门之间的业务隔离,用于满足部门特殊需求。

@#@该区域主要采用私有地址,在骨干网上采取标签进行数据传输。

@#@3互联网接入区:

@#@是各级政务部门通过逻辑隔离手段安全接入互联网的网络区域,满足各级政务部门利用互联网的需要。

@#@在互联网接入区,要求采取综合的安全防护措施,对互联网接入提供安全防护。

@#@按照国家统一的安全策略,分级接入互联网,提供互联网业务服务。

@#@各地政务外网自行出口,采取NAT技术,通过静态路由连接本地互联网。

@#@原则上,国家政务外网骨干网不提供互联网业务路由。

@#@XX市政务外网构建市级政府单位、委办局的互联网安全接入平台,通过数字证书认证和密码技术,实现各级政务部门移动办公的公务人员利用互联网通道,安全接入国家政务外网,访问指定的业务应用系统和政务外网门户。

@#@2.2.2.网络总体架构XX市电子政务外网总体网络架构采用具备高扩展性的双星型架构。

@#@电子政务外网骨干区域包含核心层和汇聚层;@#@核心层采用2台XX网络面向十万兆平台的高性能模块化路由交换机RGS8614设备,作为外网的核心设备;@#@在市政府、金宝花园、光华大厦等六个移动汇聚机房,分别部署2台XX网络面向十万兆平台的高性能模块化路由交换机RGS7806设备,作为外网的汇聚节点;@#@双汇聚设备通过运营商单模裸纤线路,双10G线路上联到两台核心设备;@#@电子政务内网各个政府单位、委办局的接入区域建设,本方案只为需要接入电子政务内网的单位提供1台XX网络模块化路由交换一体化路由设备RSR20-24,接入单位内部网络设计不在该方案设计范围内。

@#@接入路由器RSR20-24通过两台千兆光纤分别上联汇聚交换机,从而构成“双核心双汇聚双链路”的高稳定架构,任何一台核心或任何一台汇聚交换机、甚至任何一根光纤中断服务,网络都会始终保持通畅。

@#@电子政务外网数据中心为XX市各个政务单位、委办部门提供几种的数据存储,考虑到数据中心涉及到的数据将包含审计、公务员信息、各个区学籍信息等重要数据,因此,建议建立数据灾备中心,为数据提供高速、高安全的数据存储;@#@数据中心、数据灾备中心均采用双10G线路与核心互联。

@#@电子政务外网互联网区域主要为外网用户提供互联网访问服务。

@#@出口区域部署2台XX网络万兆平台的专业流量控制设备RGACE3000设备,该设备作为外网流量控制、用户日志、WEB重定向功能;@#@部署2台XX网络万兆专用出口引擎RGNPE60设备,作为各政府单位私有地址到互联网共有地址的NAT转换设备;@#@部署2台XX全千兆防火墙RGwall1600,在出口区域的DMZ区域,部署外网统一门户网站等服务器,为了防止政府网站被恶意篡改的风险,在服务器前端部署XX网络全千兆网站防篡改硬件RGWG3000;@#@出口区域设备与核心采用千兆单模光纤互联。

@#@电子政务外网上联区域,利用XX省统一下发的路由设备,与省信息中心互联,从而连通XX市电子政务外网和省级、国家级电子政务外网。

@#@整体网络架构如下图所示:

@#@2.2.3.网络分层设计XX市电子政务外网案按照自顶向下、分层设计的理念,将XX市电子政务外网划分为:

@#@外网骨干区域、委办单位接入区域、互联网接入区域、数据中心区域、上联区域五个部分,本章节对于电子政务外网的五个主要部分,进行详细介绍。

@#@2.2.3.1.外网骨干区域骨干区域采用XX网络面向十万兆平台的路由交换设备RGS8614和S7806设备作为核心设备和汇聚设备。

@#@核心设备、汇聚设备二三层包转发率为1786Mpps/1190Mpps,性能上完全满足XX市电子政务外网的要求。

@#@安全设计上:

@#@在核心设备RGS8614A/B上分别配臵高性能防火墙模块1块,利用虚拟防火墙技术,隔离来自于各个汇聚节点的网络攻击,保证电子政务外网的整体安全、稳定,避免某个汇聚节点下出现病毒爆发,影响整个园区网络的安全。

@#@此外,核心/汇聚设备需具备先进的安全体系,集成了硬件的CPU保护技术、安全策略自动下发等先进技术,避免了病毒攻击爆发导致设备CPU利用率过高而导致设备宕机的情况,并根据预定策略,对于发生的安全事件进行相关策略下发,确保电子政务外网骨干区域的的高安全、高可靠性。

@#@攻击检测警告安全检测自动下发策略隔离攻击NFPP,基础网络保护策略?

@#@基于网络威胁的安全处理模式?

@#@自动发现并解决安全攻击直观的骨干网络:

@#@核心设备RGS8614A/B配臵IPFIX流量控制板卡,结合XX关键业务运行管理中心RILL系统,可直观的将网络内部流量情况进行图形化的呈现,让网络真正的可感知。

@#@2.2.3.2.委办单位接入区域XX市政府单位以及各委办厅局接入方式较为简单,本次外网方案规划,为每个接入单位提供一台RSR20-24,该设备性能为300Kpps的包转发性能,完全满足一般单位的接入需求;@#@考虑到很多单位已经建成了自己的内部局域网,为了便于接入外网的单位的接入,其内部网络地址不需要重新规划,在出口的路由设备上,进行NAT地址转换,将各个接入单位的私有地址转换为59段地址。

@#@此外,智能交通信息平台系统也将接入XX市电子政务外网,对于该套系统的每个接入点,本次方案设计,将每个路由的高清IP摄像头,作为一个接入单位,通过路由器RSR20-24接入电子政务外网骨干传输网络。

@#@2.2.3.3.上联区域上联区域路由设备为省统一下发设备,该路由设备与核心交换机互连,建议通过在该路由设备上配臵静态路由即可实现XX市电子政务外网与省级、国家级电子政务外网的互联互通;@#@当然,也可以通过对于市级外网OSPF区域的适当调整,未来,将XX市电子政务外网作为省政务外网的一个区域接入,实现互连互通。

@#@2.2.3.4.互联网接入区域互联网出口接入区域是整个电子政务外网各个单位用户访问互联网的统一出口。

@#@电子政务外网出口设备采用全千兆高性能防火墙RGWall1600作为出口的安全隔离设备,隔离互联网和电子政务外网的内部网络;@#@在防火墙的DMZ区域,部署政府统一门户网站,为了保证网站的安全,防止被恶意篡改,门户网站前部署XX网络应用防火墙WG3000。

@#@XXWebGuaRD基于对HTTP/HTTPS流量内容的双向检测分析,识别检测各类Web编码、交互技术、URL参数以及表单输入等,为Web应用提供实时、动态的主动性防护。

@#@防止网页内容被篡改,防止网站数据库内容泄露,防止口令被突破,防止系统管理员权限被窃取,防止网站被挂马和植入病毒、恶意代码、间谍软件等,防止用户输入信息的泄露,防止账号失窃,防SQL注入,防XSS攻击等。

@#@确保Web应用安全的最大化。

@#@互联网接入区域采用专用的万兆出口引擎设备RGNPE60,作为59段地址到互联网公网地址的NAT二次转换设备,此外,该设备具备负载均衡功能,可作为互联网接入区的负载均衡设备。

@#@NPE内部PCLinkchoose=ISP1200ms250ms350ms全路径健康检查,精确判断用户的链路健康状况路由可用性及链路带宽锐捷就近性算法,保证出流量的最优化选择,让用户得到最佳的访问体验确保整个连接的可用性透明Ping到目标设备算法1、带宽+时延+负载算法2、线路带宽占比此外,为了提升政务外网的利用效率,为用户提供便捷,安全的接入服务,建议在出口区域可以部署XX网络全千兆高端IPSec设备,结合XX网络应用安全域方案,用户通过接入电子政务外网后,系统可以根据远程用户的用户名、密码,核实用户身份以及用户访问权限,然后对该用户开放相应权限的资源,而其他资源,不允许其访问,如该用户归属于审计局,则该用户远程拨入后,是归属于审计系统的网络的,只能访问公共资源和审计系统相关资源,从而确保远程接入的安全性。

@#@互联网接入区域详细拓扑结构详见下图:

@#@2.2.3.5.数据中心区域数据中心包含2个部分,一部分为电子政务外网的综合管理平台,一部分为专业的存储设备,对于外网数据进行集中存储。

@#@电子政务的综合管理平台包含了基于业务应用系统的RIIL-BMC关键业务运行管理中心;@#@实现对网络和业务应用系统的集中智能管理,可以让有限的IT运维人员精力和IT预算投入到最关键的资源的维护和保障中,切实降低复杂IT环境的管理难度,更轻松地把握支撑关键业务的网络和系统的运行状态,并不断提升关键业务系统的运行服务质量水平,提升用户满意度。

@#@XX网络RILL-BMC系统,关键业务为单位管理基础IP资源,图形化关联业务系统及其相关的资源池,可根据业务资源对象之间的逻辑依赖关系,生成资源层间依赖视图;@#@可根据拓扑关联和业务逻辑关联关系,进行图形化的事件传播显示。

@#@此外,电子政务外网综合管理平台还包括日志系统和流量管理系统;@#@日志系统主要利用RGACE3000设备和RGElog设备实现。

@#@结合XX认证系统,可实现定位到“何人、使用何帐号、在那个计入设备上、访问了那个具体的URL、访问的校内还是校外资源、访问具体时间、具体流量、PC的IPMAC等详细信息,符合公安部82号令的要求。

@#@电子政务外网综合管理平台还具备丰富的流量控制功能,通过在核心设备RG-S8614上配臵流控控制板卡,利用国际流量监控标准IPFIX(IPFlowInformationExpoRT)技术,实现流量控制功能。

@#@IPFIX多业务模块采用高性能的NP平台,支持万兆业务流量的监控。

@#@结合XX流量分析系统,IPFIX技术可以对对网络中的所有流量进行统计分析和异常检测,输出各种丰富的网络流量分析报表,包括:

@#@流量使用报表、历史报表、接口报表、可解析的主机地址、流量分析、变量显示等信息,能够帮助管理员在网络异常行为发生时快速分析出网络中存在的问题,为网络容量规划、网络应用监控以及故障诊断等提供客观准确的决策依据,实现真正的网络流量可视化。

@#@存储区域部分的存储设备为整个电子政务外网重要数据的集中存储中心,考虑到数据安全,数据中心建立一个灾备中心。

@#@存储区域数据传输设备部分,考虑到服务器数量巨大,如采用盒式设备,需要部署多台,不利于管理,且存在性能瓶颈,因此部署高性能模块化路由交换机XX网络RGS7806两台,提供双10G线路到核心交换机RGS8614,提供高速冗余的物理链路,确保数据中心数据传输的高速、高可靠性。

@#@此外,数据中心两台S7806高性能交换机作为MCE设备,将归属不同部门的服务器通过MPLSVPN技术,与各个部委的VPN网络相对应。

@#@核心设备作为MPLSVPN的PE设备,核心交换机S8614同时兼具路由放射器RR的作用。

@#@考虑到数据中心的安全保障,部署两台XX网络千兆入侵检测设备IDS2000,并配合软件平台,对于网络内的安全事件,进行分析,使数据中心安全事件可感知,为用户提供网络优化的可量化数据依据。

@#@数据中心详细拓扑图下图所示:

@#@2.3.方案详细设计2.3.1.IP地址规划1、IP地址分配原则IP地址的合理规划是网络设计中的重要一环,大型计算机网络必须对地址进行统一规划并得到实施。

@#@IP地址规划的好坏,影响到网络路由协议算法的效率,影响到网络的性能、网络的扩展和网络的管理。

@#@IP地址空间分配,要与网络拓扑层次结构相适应,既要有效地利用地址空间,又要体现出网络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同时能满足路由协议的要求,以便于网络中的路由聚类,减少路由器中路由表的长度,减少对路由器CPU、内存的消耗,提高路由算法的效率,加快路由变化的收敛速度,同时还要考虑到网络地址的可管理性。

@#@具体分配时要遵循以下原则:

@#@1)唯一性:

@#@一个IP网络中不能有两个主机采用相同的IP地址。

@#@2)连续性:

@#@简化路由选择,充分利用地址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地址连续性,并兼顾今后网络发展,便于业务管理,提高网络的总体性能。

@#@3)可扩展性:

@#@充分考虑网络未来发展的需求,坚持统一规划、长远考虑、分片分块分配的原则。

@#@地址分配在每一层次上都要留有余量,在网络规模扩大时能保证地址空间汇总所需的连续性。

@#@4)规范性:

@#@严格按照IP地址分配原则进行IP地址的规划及项目实施。

@#@5)标准化和灵活性:

@#@充分利用标准化的无类别域间路由(CIDR)技术和可变长子网掩码(VLSM)技术,合理、高效、充分地使用IP地址空间。

@#@6)层次性:

@#@IP地址划分的层次性应体现出网络结构的层次性。

@#@7)可管理性:

@#@为便于网络设备的统一管理,分配一段独立的IP地址段做网络互连地址和loopback地址。

@#@2、IP地址分配规划本次网络设计IP地址分为3类,第一类是电子政务外网全网可路由的59段公网地址,该类地址作用有二:

@#@其一,为与省、国家级电子政务外网进行业务的互联互通地址;@#@其二,该段地址在整个电子政务外网互联网接入区域设备NPE60上,进行二次NAT转换,转换为互联网公网地址,为各个单位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第二类为智能交通信息平台-320系统专用IP地址,该类地址实现各个路口高清IP摄像头数据与各分级数据中心以及市数据中心互联互通使用;@#@第三类为XX市电子政务网上的各个单位市-区/县两级MPLSVPN内部传输的私有地址。

@#@对于第一类地址,目前,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统一采用国家信息中心从中国电信申请的公网地址段,已申请的地址段59.192.0.0-59.255.255.255(/10)作为全网通信用地址,其中XX市电子政务外网分配的地址段为5920100/24-5920170/24。

@#@1)XX市IP地址按照市区的二层体系结构分配。

@#@市网地址段包括市信息中心平台地址段和市直厅局系统业务地址段。

@#@其中市信息中心平台地址段包括网络设备管理地址、互联地址和平台地址;@#@区网地址段包括区管理中心平台地址、区直单位系统业务地址。

@#@具体分层结构如下表所示:

@#@地址类型分配IP地址范围备份IP地址范围地址数量市信息管理平台地址段市网网络设备管理地址59.201.0.0/24使用1个C类地址市网网络设备互联地址59.201.1.0/24使用1个C类地址平台地址59.201.2.0/24使用1个C类地址市直厅局系统业务地址段59.201.3.0/24-59.201.4.0/24使用2个C类地址区网地址段59.201.5.0/24备用地址段59.201.6.0/24-59.201.7.0/24备用2个C类地址对于第二类地址-智能交通信息平台-320系统IP地址,建议根据高清IP摄像头的数量,选择10.0.0.0/8、172.16.0.0-172.31.0.0/16、192.168.0.0/24的私有地址,作为该系统的专用地址;@#@该套地址的分配遵循本章的IP地址分配原则,具体IP地址分配,参照59地址的分配详表,此处不详细列出。

@#@对于第三类地址-MPLSVPN内的私有地址,该部分由各个市-区/县两级纵向单位自行规划,该部分IP地址规划,不在本方案设计范围内。

@#@2.3.2.外网详细路由设计对一个大型网络来说,路由协议对网络的稳定高效运行、网络在拓扑变化时的快速收敛、网络带宽的充分有效利用、网络在故障时的快速恢复、网络的灵活扩展具有重要影响;@#@同时对于网络承载业务的控制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路由协议的选择基本遵循以下原则:

@#@1)管理上层次分明,局部的变动不影响上层路由配臵和全局路由配臵。

@#@2)技术上应尽量简单、灵活,以提高路由器的处理效率。

@#@3)能够反映出整个网络的层次结构,并与自治域、各结点子网的IP地址分配相结合,做到合理的路由聚合,减少路由表的长度,减轻路由更新给网络带来的负荷。

@#@XX市政务外网路由器的管理地址和政务外网内部地址的路由由IGP承载;@#@根据国家政务外网的设计原则,XX市政务外网IGP采用标准协议OSPF。

@#@由于XX市政务外网设备数量较多,为了保证整外网的性能,以及区域的管理简洁性,需要对OSPF进行分域规划,考虑到XX市政务外网的实际情况和未来扩容的需要,每个汇聚节点下联单位划分一个子域。

@#@每个汇聚节点的2台汇聚设备RGS7806作为区域边界路由器(ABR),完成汇聚层网络到核心层网络的路由交换和汇总。

@#@OSPF的区域概念是基于路由器接口的,因此将XX市政务外网省本级中心的核心设备RGS8614上的所有接口,以及6个汇聚加点的12台汇聚设备RGS7806的上联口划分到一个AREA0中。

@#@XX市政务外网本级中心所挂接的各种业务划分到AREA1中。

@#@各汇聚节点汇聚交换机以下挂的网络划分到非0区域,区域号码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配,建议AREA号码分配如下表所示:

@#@AREA描述备注0XX市电子政务外网骨干域核心RGS8614A/B所有端口,汇聚RGS7806上联端口1XX市政务外外网本级中心外网中心服务器区、本地局域网等10市政府汇聚节点汇聚S7806下联端口与委办单位接入路由RSR20-24上联端口20金宝花园汇聚节点汇聚S7806下联端口与委办单位接入路由RSR20-24上联端口30光华大厦汇聚节点汇聚S7806下联端口与委办单位接入路由RSR20-24上联端口40应天西路综合楼汇聚节点汇聚S7806下联端口与委办单位接入路由RSR20-24上联端口50虎踞路综合楼汇聚节点汇聚S7806下联端口与委办单位接入路由RSR20-24上联端口60徐庄综合楼汇聚节点汇聚S7806下联端口与委办单位接入路由RSR20-24上联端口2.3.3.与省政务外网对接设计XX市电子政务外网内部采用标准的OSPF路由协议,后期与XX省电子政务外网的互联有多种方式可选。

@#@第一种方式,可选用OSPF与XX省电子政务外网互联互通,但考虑到省级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时,IGP协议亦采用OSPF协议,因此需要对于XX市电子政务外网的区域进行适当调整,将XX市电子政务外网作为全省电子政务外网的一个OSPF区域接入省级电子政务外网,该种方式调整工作量较大;@#@第二种方式,可通过在上联区域上通过静态路由的方式,将XX市电子政务外网的路由信息重发布到省电子政务外网,该种方式配臵灵活,对于市电子政务外网的改动最小,因此,建议后期采用该种方式,接入省级电子政务外网。

@#@2.3.4.域名规划与管理1、市政务外网分别采用独立的四级域名系统,域名由根域和若干个子域名用“.”连接而成,采用作为XX市网根域名,采用njXX作为各市直部委单位的门户网站的根域名,区县不设域名解析,其web业务归入到所属市直";i:

8;s:

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