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014010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6.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冀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冀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冀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冀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冀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冀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冀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冀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冀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冀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冀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冀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冀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冀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冀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冀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冀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冀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冀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冀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

《冀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冀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

冀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走进春天

   丰润区韩城镇中门庄小学朱晓翠

   

   单元主题分析:

   春风、春雨带来《春的消息》,活泼机灵的小《燕子》奏响春天的序曲,枝头吐出新绿,雏菊绽开笑靥,《柳笛和榆钱》里,榆钱舞,柳笛飘,又是一年春来早,人们的脸上和心里更是春意盎然……本单元一是要学生感受自然界春光的美好,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用心去体验、感受春天带给自然万物的变化,春天给万物带来的勃勃生机;二要促使学生用心研读课文,透过作者观察春天的视角的不同,感受春天的无处不在。

从而学习作者观察和表现生活的不同方式和方法,无论是古诗、现代诗歌、还是散文,字里行间都充溢着作者对生活真挚的热爱与赞美。

让学生通过字里行间去应和“走进春天”的主旋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漂、雏、耀、”等38个生字,并能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冬、换、牵”等56个生字。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4、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6、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字、词、句。

   7、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把握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主识字,提高识字量。

   2、通过品读、演读,感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

   3、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4、能用普通话交谈,并能就他人发言中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与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发现春天就在自己的身边,感悟到春天的万物复苏、生机勃勃是具体的、生动的,是可见可感的。

   3、结合活动安排习作训练,使学生认识习作在生活中的价值,并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4、乐意与人交谈,在交谈中能清楚明白地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课时设置:

   1《春的消息》……………………………………………………………………………2课时

   2《燕子》…………………………………………………………………………………2课时

   3﹡《柳笛和榆钱》…………………………………………………………………………2课时

   4《古诗二首》………………………………………………………………………………2课时

   5《阳气》……………………………………………………………………………2课时

   阅读链接《走进春天》………………………………………………………………2课时

   综合学习一…………………………………………………………………………………1课时

   口语交际《春的消息》………………………………………………………………………1课时

   我的小笔头…………………………………………………………………………………3课时

   综合测评……………………………………………………………………………………3课时

   主题实践活动设计:

   丰润区西实验小学张连平

   (课前准备:

上课前十分钟分别把两个学生藏于校园某个角落。

   一.创设情境,突出活动主题:

   1、教师:

同学们,大家看看,咱们班现在是不是少了两个同学啊?

刚才我分别把他们藏在了校园的某个角落,你们想不想把他们找回来啊?

   教师:

现在我给你们十分钟的时间,不论找到与否,要全部回到教室里来。

   (注意要轻声点,不能说话不要影响其它班级上课)

   2、同学们回到教室后,师根据结果进行询问:

你们是怎么想的?

怎么做的?

   总结:

同学们刚才说的真好,当我们做一件事的时候,一定要有目标,有方法,有组织,只有这样,才能有理,有序的做好每件事。

好!

从今天起,我们要开始我们的第一个课题的研究:

找春天。

   请各小组讨论一下,结合今天你们的活动,你们的认识,以后你们准备怎么去找春天,如何开始?

把你们的方案写在老师发给小组长的纸上,十分钟以后给大家汇报。

   小组代表汇报:

(预设:

从古诗文去找春天,收集一些关于春天的歌曲,从校园的花草去找春天,把春天的颜色画出来,收集描写关于春天的成语,从这一单元的课文中去找春天,到公园到生活中真正的走一走,仔细观察一下,看春天究竟有什么变化……)

   教师:

很好,现在每个小组的方案都提出来了,大家看看有没有什么意见,给他们提出来?

   小结:

在下一段的活动中,老师再给你们添点建议,请同学们认真地思考一下:

你对春天里的什么景物、事物最感兴趣,想一想:

对感兴趣或者喜欢的景物、事物你了解多少?

还有哪些地方你不清楚?

这就要努力通过观察来搞清楚――认真的看、听、嗅、触摸……除了观察,还要注意发现一些问题,要注意做好观察笔记,做好资料积累:

笔记、标本、绘画、照片……都可以,这可都是你的发现呢!

如果你没有自己特别感兴趣的或喜欢的景物事物,老师再给你们提一个建议:

找春天景物事物之最(最多、最美、最早、最晚、最……)把它们进行比较,找出他们在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差别,当然,要把这“最”的特点细致的观察清楚。

   二、活动开展:

   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青翠的山林里。

   春天在哪里,春天在湖水的倒影里。

   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小朋友的眼睛里。

   春天在哪里,春天就在我们的身边。

   好,同学们,让我们利用每日的休闲时间一起唱着愉快的歌曲,追随爸爸妈妈或者小伙伴一起走进大自然,去找春天,去享受春天的温暖,春天的美吧!

老师等待你们精妙的发现。

   三、留心观察,记录春天:

   (后面的活动与口语交际、习作结合起来。

第二单元探索与发现

   丰润区公园道小学马微微

   单元主题分析:

   本单元以“科普、科幻、科学精神与品质”为文化主题,编排了5篇主体课文,文章用朴实的语言、灵动的感知、心灵与心灵的碰撞谱写出人类对科学的态度与评价,让每个人感觉到科学无处不在,科学所带给人类的无穷奥妙和奇特语言,从而使人类很愿意地去发现与探索,使人类的精神世界更充实、更有价值。

   《大自然的语言》《植物的“感情”》形象生动地揭示自然界的奥秘;《第一朵杏花》《蜜蜂》通过故事的叙述表现科学家严谨、细致的科学精神和态度;《矿矿的研究》向学生渗透种研究、发现的意识,……既有科学家的发现,又有同龄人的探索;既有科学精神的揭示,又有自我探索发现意识的培养;阅读链接中通过采访和书信交流的形式,既让学生通过科学家平实的语言了解这些伟人、大家的内心世界,更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其实,科学家离我们很近”。

   学习本单元,一是要立足于教材,通过对文本的研读,把握本单元的精髓所在——科学现象的发现、科学家的实验或同龄人的研究中渗透着哪些科学态度和精神;同时要打开学生的视野,从学生喜欢的科学家、科学事件入手,通过对科学事件的追踪,对科学家的关注,引发学生科学探索的热情,培养初步的科学意识和态度。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鳞、嵌、撒”等49个生字,并能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睁、晴、蚂、蚁”等58个生字。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4、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6、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字、词、句。

   7、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把握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主识字,提高识字量。

   2、通过品读、演读,感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

   3、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4、能用普通话交谈,并能就他人发言中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学习,在享受语文的同时,发展他们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他们去想象、去发现、去探索大自然奥妙地兴趣,使自然知识、科学知识成为儿童成长的力量。

   3、结合活动安排习作训练,使学生认识习作在生活中的价值,并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4、乐意与人交谈,在交谈中能清楚明白地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课时设置:

   6《大自然的语言》………………………………………………………………………2课时

   7《第一朵杏花》………………………………………………………………………2—3课时

   8﹡《植物的“感情”》…………………………………………………………………2课时

   9《蜜蜂》…………………………………………………………………………………2课时

   10《矿矿的研究》……………………………………………………………………………2课时

   阅读链接《其实,科学家离我们很近》……………………………………………………2课时

   综合学习二…………………………………………………………………………………1课时

   口语交际《我的发现》………………………………………………………………………1课时

   我的小笔头…………………………………………………………………………………3课时

   综合测评……………………………………………………………………………………3课时

   (探索与发现――走近科学家)主题实践活动设计

   丰润区西实验小学张连平

   一.创设情境,突出活动主题:

   1、故事引入:

安培法国著名物理学家,被誉为“电学中的牛顿”。

有一次,安培在街上行走,走着走着,想出了一个电学问题的算式,正为没有地方运算而发愁。

突然,他见到面前有一块“黑板”,就拿出随身携带的粉笔,在上面运算起来。

那“黑板”原来是一辆马车的车厢背面。

马车走动了,他也跟着走,边走边写;马车越来越快,他就跑了起来,一心一意要完成他的推导,直到他实在追不上马车了才停下脚步。

安培这个失常的行动,使街上的人笑得前仰后合。

   同学们听了这则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受到什么启发?

(学生结合自己的认识自由谈论)

   2、总结:

同学们刚才说的真好,是的,没有科学家的发明创造,就不会有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

我们不能忘记他们为之付出的艰辛与汗水,他们那顽强的毅力和勇于探索发现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沿着他们的足迹走下去。

好,同学们,你们还喜欢那些科学家?

想不想了解更多的科学家?

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好吗?

   二、活动开展(寻找科学家的足迹):

   1、明确查询范围(外国科学家、中国科学家(古代、近代))

   2、小组研究分配任务,并商讨完成任务的方法。

   3、各小组同学行动起来,或摘抄或打印科学家的故事。

(要在文后写下自己的体会。

)准备参加《走近科学家》学习发布会。

   三、《走近科学家》学习发布会

   1、小组内的同学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如有绘画特长的学生可以通过画画来展示,善长演讲的同学可以讲故事等)

   2、选出小组内参加全班交流的人选并齐心协力对学习的成果作最后的整理与准备。

   3、全班交流。

   四、师生共同进行学习汇报的评价

     1、教师与学生间对汇报展示的各个方面进行意见的交流。

     2、重点指导学生应该向科学家学点什么?

(大胆想象,勇于探索与发现,敢于面对挫折与失败……)师生间互启互发,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学习成果,不断推动学生继续研究的兴趣与欲望。

   五、各组“我喜爱的科学家”小报比赛

 第三单元  感受真情

   

   学习主题分析:

   本单元以“感受真情”为主题,编排了5篇课文。

亲情作为人类生活中自古不绝的主题,必然成为学生通过文章的阅读屡屡接触,体验、感受的主要内容之一。

“理解与关爱”贯穿于本单元的几篇课文中。

《倾斜的伞》一文,让我们感受到我与外公那种爱的传递与延续;《金色的蒲公英》,一朵小小的蒲公英,使我们理解了父母在孩子成长中点点滴滴的用心;《信任》一文中,无人看管的桃林,让我们体验到信任与被信任是一种多么美好的感情……。

其实,爱是无处不在的,它使巨人的花园盛开美丽的花朵,《巨人的花园》,它让遇险的猎最终获得搭救。

《伙伴》……学习本单元,要让学生透过具体的语言文字,去品析,其中蕴含着的感情和哲理,用心去体验渗透在字里行间的真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眯、惑、丹”等37个生字,并能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倾、逢、挽”等59个生字。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语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主识字、提高识字量。

   2、通过情感朗读、合作探究、交流想法,理解课文内容。

   3、能用普通话交流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并能用“小练笔”的形式写下来,适当进行习作练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感受到中国汉字的美,并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

   2、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用心去感受真情,理解父母对孩子的爱,感受到爱的传递与延续,感受到爱是无处不在的,用心去体验、渗透在字里行间的真情。

   课时设置:

   11、《倾斜的伞》………………………………………………………………………………………2课时

   12、《伙伴》……………………………………………………………………………………………2课时

   13*、《信任》…………………………………………………………………………………………2课时

   14、《金色的蒲公英》…………………………………………………………………………………2课时

   15、《巨人的花园》……………………………………………………………………………………2课时

   阅读链接《爱是什么……》…………………………………………………………………………2课时

   综合学习三……………………………………………………………………………………………1课时

   口语交际………………………………………………………………………………………………1课时

   我的小笔头……………………………………………………………………………………………2课时

   综合测评………………………………………………………………………………………………3课时

   (感受真情)主题实践活动设计:

   丰润区西实验小学张连平

   一.创设情境,突出活动主题:

   教师: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要接触很多人,有亲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有朋友,在和这些人交往当中,有没有人让你特别感动过?

你为什么感动了?

知道这其中蕴含着哪两个字吗?

(真情)

   二、真情回顾:

   1、广泛搜集家庭中亲人(或朋友)的照片,特别是与自己有关的照片,向家人了解有关照片的故事;

   2、搜集家庭中有特别意义的一些物品,向家人调查这些物品的来历,并调查这些物品中所发生的趣事。

   3、与父母进行一次较深刻的思想交流,谈出自己的想法,倾听他们对自己最大的希望。

   三、真情告白:

   1、教师导入:

同学们从小到大,一直沐浴在家庭的温馨(朋友、老师的关爱)之中,对自己的家庭(或朋友)肯定非常熟悉,对发生过的洋溢着浓浓真情的一个个故事一定记忆犹新。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自己对真情的感受。

   2、交流故事 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真情故事。

   3、各组推选代表班上交流。

   四、真情回报:

   1、师引:

我们在真情的包围下长大,那么多的人让我们感动,我们应该怎样回报他们呢?

   2、讨论可以怎样回报亲人朋友。

(预设:

写信、画画、为他做一件事等)

   3、开展活动:

   4、记下这次令人难忘的真情故事。

   五、设计“感受真情”大展台。

第四单元儿童生活

   丰润区东实验小学赵林莉

   

   单元主题分析:

   本单元以“儿童生活”为主题,编排了五篇课文,着眼于童心、童趣和特殊的童年经历,使学生感受到自己身边生活的丰富多彩,感受到童年生活里的无穷乐趣,学习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笔去书写生活。

这几篇选文,有的读来清新而愉悦:

《吹糖人》回忆了和小伙伴一起享受“糖人”带来的快乐、甜蜜。

《五月的田野》令我们感受到五月的田野带来的新鲜与充实;有的读来神秘而新奇:

《书本里的小蚂蚁》用童话体表现儿童生活的一个侧面。

书本里的小蚂蚁到底是谁?

它们有着哪些奇妙的经历?

有的读来诗意盎然:

《带雨的花》给学生打开了一扇童真的世界;还有的却给人带来沉重与思考:

《珍贵的教科书》使学生深刻懂得是无数先烈的鲜血和生命才换来了的我们今天幸福快乐的生活,这一切多么值得珍惜……在本单元的综合学习中,继续引导学生有目的地积累语言、发展和运用语言、积累一些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锣、傅、孙”等29个生字,并能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糖、脆、划”等52个生字。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4、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6、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字、词、句。

   7、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把握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主识字,提高识字量。

   2、通过品读、演读,感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

   3、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4、能用普通话交谈,并能就他人发言中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3、结合活动安排习作训练,使学生认识习作在生活中的价值,并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4、乐意与人交谈,在交谈中能清楚明白地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课时设置:

   16《吹糖人》…………………………………………………………………………………2课时

   17《五月的田野》……………………………………………………………………………2课时

   18﹡《书本里的蚂蚁》……………………………………………………………………2课时

   19《带雨的花》………………………………………………………………………………2课时

   20《珍贵的教科书》…………………………………………………………………………2课时

   阅读链接《童网——小豆豆之家》…………………………………………………………2课时

   综合学习四……………………………………………………………………………………1课时

   口语交际《等我也当了爸爸、妈妈……》…………………………………………………1课时

   我的小笔头……………………………………………………………………………………3课时

   综合测评………………………………………………………………………………………1课时

   主题实践活动设计

   丰润区第二实验小学闫爱菊

   1、创设情境,揭示活动主题。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

   

(1)师:

同学们,大家都会唱《童年》这首歌吧!

是的,我们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每个人的童年生活都有无穷的乐趣,奇妙的经历,丰富而多彩!

今天老师就给大家一个机会,把你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讲给身边的小朋友听。

(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自由交流,教师参与进去)

   

(2)总结:

看来,我们的儿童生活的确很丰富,也很有乐趣。

看着大家说得这么激烈,我都不好意思打断你们,我看给我们几天的时间我们也说不完。

下面老师提个建议:

在你的儿童生活中,有最难忘的、最有趣的事情,有最喜欢、最有意思的游戏,还有奇特的想法,不平凡的经历……选择一种你最想说的说给小伙伴听。

   2、学生自由交流

   

(1)小组交流,合作互评

   鼓励学生真实地讲述自己的儿童生活,特别要鼓励那些平时不太爱说话的同学,可以让他最喜欢的小伙伴带着他说,也可以老师参与,慢慢引导鼓励他来说。

   说的同学要注意把事情讲清楚,把话说完整,听的同学要注意听,可以随时提问题,也可以提建议,发表自己的看法,还可以为他做补充。

   

(2)全班交流,典型评议

   请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来说,同学们给与适当评价,教师注意适时引导。

   总结:

每个人的儿童生活都是美好的,但每个人的儿童生活又不一样。

无论是生长在宁静的乡村的孩子,还是生活在喧闹的城市的儿童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无论是快乐的、幸福的,还是忧伤的、悲痛的,成长道路上所经历的一切,都将深深地印刻在孩子们的心中。

   3、和家人一起分享

   回到家里,把我们这节课说的讲给家人听,也可以把你想说但还没有时间说的讲给家人听。

请你的家人评价一下你说的怎么样?

   如果他们愿意还可以请他们讲一讲他们的童年生活,爷爷、奶奶的童年生活可能在战争年代,爸爸、妈妈的童年生活可能正处在贫困时期。

看看他们的童年生活和我们有什么不一样,我们是不是该珍惜今天幸福快乐的生活?

   (说明:

以上活动在本单元教学前进行,旨在,一是使学生对不同的年代、不同的人的童年生活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二是给学生留出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时间。

   4、儿童生活“留影集”

   这段时间同学们做的非常好,我们不仅讲述了自己的儿童生活,还知道了小伙伴的儿童生活,不仅了解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儿童生活,还懂得了要珍惜今天幸福快乐的生活。

那我们就做一期展现儿童生活的“留影集”。

现在向全班征集“留影照片”,作品的体裁、板式不限,可以是文字作品,也可以是照片,只要是有关儿童生活的就行。

一周后我们收稿,举行“儿童生活留影大赛”。

评比的标准就是:

看谁介绍的儿童生活最真实,最感人,最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说明:

此活动与“综合学习”中的“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