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理常规.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016898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0.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科护理常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外科护理常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外科护理常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外科护理常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外科护理常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外科护理常规.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外科护理常规.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外科护理常规.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外科护理常规.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外科护理常规.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外科护理常规.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外科护理常规.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外科护理常规.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外科护理常规.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外科护理常规.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外科护理常规.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外科护理常规.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外科护理常规.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外科护理常规.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外科护理常规.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外科护理常规.docx

《外科护理常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科护理常规.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外科护理常规.docx

外科护理常规

外科手术护理常规

一、病人术前常规准备

除急症手术外,病人从术前一天开始进行常规准备工作,到手术日晨完成。

主要内容为手术区皮肤准备,配血,药物过敏试验,呼吸道准备,胃肠道准备和麻醉前准备等。

1、手术区皮肤准备

(1)、目的:

防止术后切口感染。

(2)、注意事项:

一般在术前一天剃除手术区毛发,范围不可少于手术切口周围15~20cm。

绷紧皮肤勿剃破,以防感染。

各备皮区域的皮肤若有炎症应经治愈后考虑手术。

操作过程要注意保暖。

备皮皮完成后嘱病人沐浴,修剪指甲,更衣。

(3)、皮肤准备范围

1颅脑手术:

剃去整个头部和颈部的头发及毛发。

除前额手术外,可保留眉毛。

2颈部手术:

自下唇至乳头连线,俩侧到斜方肌前缘。

3乳房手术:

自下颌至脐平,前到健侧锁骨中线,后过腋后线,包括患侧上臂及腋毛。

4胸部手术:

自锁骨至脐平,前过对侧锁骨中线,后过背正中线,包括患侧上臂上1/3及腋毛。

5腹上区手术:

自乳头连线至耻骨联合,俩侧到腋后线,剃净阴毛,清洁脐孔。

6耻区手术:

自剑突至大腿上1/3前内侧,俩侧到腋后线,剃净阴毛,清洁脐孔。

7肾手术:

自乳头连线至耻骨联合,前后均过正中线,剃净阴毛,清洁脐孔。

8腹股沟部手术:

自脐平至大腿上1/3前内侧,俩侧到髂嵴,剃净阴毛。

9会阴及肛门部手术:

自髂前上棘至大腿上1/3,包括会阴及臀部。

10四肢手术:

以切口为中心,上下超过20cm的整段肢体,修剪指(趾)甲。

(4)特殊要求:

阴囊,阴茎手术病人入院后,局部每日用肥皂水清洗,温水浸泡至术前一日备皮。

骨科手术术前三天开始用肥皂水清洗,术前日剃除毛发后用70%乙醇消毒备皮区并用无菌巾包扎,术日晨重新消毒后包扎。

详见各有关章节。

2、呼吸道准备吸烟病人要求术前禁烟俩周,以免呼吸道分泌多而引起术后肺部并发症;教会病人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注意保暖,防止呼吸道感染,感染者应用有效抗生素积极治疗,痰液粘稠者用庆大霉素和糜蛋白酶混合后做雾化吸入,哮喘病人还可以用地塞米松做雾化吸入。

3、胃肠道准备

(1)饮食:

术前12小时禁食,4~6小时禁水。

防止麻醉或手术过程中呕吐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2)通便:

一般手术,术前一天给病人服缓泻剂,如番泻叶,石蜡油,硫酸镁等,或术前日晚灌肠。

防止术中因麻醉后肛门括约肌松弛,大便排出而污染手术区,并预防术后便秘,腹胀。

结肠,直肠手术病人胃肠道准备的特殊要求见各有关章节。

4、其他有关护理措施

(1)根据病人手术要求配血。

(2)常规进行药物过敏试验。

(3)术前日晚常规服用镇定,安眠药物,以保证病人良好的睡眠。

5、手术日晨护理

(1)定时测生命体征,关注病人的主诉。

如出现发热,女性病人月经来潮,药物反应等情况,与医生联系,必要时推迟手术。

(2)检查手术区皮肤准备情况,更换清洁衣裤,取下眼镜、假牙、首饰等附属物品。

(3)术晨按疾病及手术需要留置导尿管,盆腔手术留置导尿管。

(4)去手术室前要求病人排空尿液,然后注射麻醉前用药。

(5)按术中需要将病历等带往手术室。

(6)病人离开后,准备术后的床单位,按麻醉,手术的需要配备如监护仪、抢救车、急救包等用物。

有条件的医院,术后3天安置病人与监护室,以便观察病情及处理。

 

二、急症病人的术前护理

急症手术前须抓紧时间,根据病情进行必要的急救处理,做好术前准备,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接受手术治疗。

1、心理护理病人突然患病,病情变化快且危重,在身心两方面都超出其适应范围,病人紧张、焦虑再所难免,护理工作要见缝插针,在迅速抢救的同时,不失时机地给予心理疏导,稳定病人情绪,帮助病人尽快在心理上适应,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2、术前常规准备及四禁要求病人按常规备皮、配血、做药物过敏试验及麻醉前准备,立即禁食、水,急腹症者禁服泻药及灌肠,未明确诊断前禁用止痛剂。

3、术前急救处理休克病人,尽快建立静脉通路,保证液体按时按量输入,注意病情监测,急腹症病人,血压平稳者给予半卧位,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腹部症状、体征改变,使用有效抗生素,输液,积极纠正体液平衡;外伤出血病人,应尽快采取措施,如加压包扎、压迫止血或止血带止血;开放性损伤病人,尽早处理伤口,以防休克、感染等严重后果出现。

在抢救危重病人时护士应胆大,心细、反应敏捷、动作熟练、有严格的无菌观念并具备一定的急救知识和技能。

三、手术后护理

病人手术完毕返回病房至出院这一阶段称手术后期。

护理重点在于重建病人生理平衡,密切观察病情,帮助病人解除不适,积极防治并发症,给予适当的健康指导,促进病人全面康复。

(一)病人恢复生理平衡

1、术后返回病房的即刻护理

(1)由3—4人平稳地将病人平移至病床,减少震动,防止血压的波动。

注意保护导管勿脱落。

(2)立刻测一次血压、脉搏、呼吸并记录。

(3)观察静脉输液是否通常,滴速是否合适。

(4)接好各种引流装置。

(5)盖好被褥,注意保暖。

若用热水袋,温度须低于50度,勿贴身放置,以免烫伤。

(6)与麻醉师及手术医师交班并查阅病史,整理并执行医嘱。

2、安置适当的体位

(1)病人回病房后,根据麻醉方法安置体位。

1、全麻未清醒病人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易于排出口腔内呕吐物及咽喉部分泌物以防误吸引起病人窒息或吸入性肺炎;2、蛛网膜下腔麻醉后去枕平卧6至8小时,以减少脑脊液外漏,避免头痛;3、硬膜外麻醉病人术后平卧4到6小时,以防止血压波动;4、局麻对机体影响小,术后不强调卧位。

(2)麻醉反应过后,病人血压平稳,可依据手术部位及病情需要调整体位。

1、颈、胸部手术后采用高坡半卧位,有利于呼吸及引流,2、腹部术后用低坡半卧位,有利于呼吸、循环及腹腔内渗液、渗血的引流,以防发生膈下感染;3、头面部手术后将头部抬高15度到3度以利血液循环,预防脑水肿,降低颅内压;4、脊柱或臀部术后取俯卧位或侧卧位。

(3)在保证病人舒适的前提下,护士应帮助、鼓励其采用合适的体位并告知目的,争取病人的主动配合。

病情平稳后要适当变换体位,防止局部受压过久,并做好皮肤护理。

3、监测并维持生命体征的平稳全麻或大手术后病人术后每15到30分钟测定一次血压、脉搏、呼吸,平稳后改为1小时一次。

中小型手术30分钟监测一次,直至平稳。

术后3天内对体温的观察每天3次,在2到3天内体温升高,一般小于38度,临床上称为外科热或吸收热。

无需特殊处理。

体温大于38度或发热持续不退,以及术后3到5天后发热。

要积极寻找原因。

4、保证有效的引流病人、手术后因治疗的目的可能留置各种引流。

无论何种引流,都须保持通畅、有效,要防止外部受压、扭曲、折叠,管内的阻塞可用挤压或冲洗的方法解除。

观察引流物的色、质、量,从而判断有无出血,感染或其他并发症;要牢固管道各部位的衔接,防止脱落;另外,妥善固定,保证无菌,并对周围皮肤进行适当的保护也为引流护理中的重要内容。

5、促进切口的愈合手术后定时观察切口情况,敷料是否脱落、有无被渗血、渗液湿透,如有上述情况要及时更换并记录;切口在会阴部或肛门附近,要防止大、小便污染,增加敷料更换次数;加强病人营养,特别是蛋白质和维生素的补充;早期要注意局部出血情况,后期注意有无红,肿、热、痛等感染现象。

(二)病人消除了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反应

做好解释,安定病人及家属的情绪,并要求家属配合做好思想工作,护士要多加关心病人,尊重病人的同时更耐心、细致、不厌其烦。

(三)病人维持了营养平衡

术后应根据病人病情给予输液、恢复饮食,补充营养,防止内源性能量和蛋白质消耗。

1、非消化手术视手术大小、麻醉方法和病人的反应决定开始进食的时间。

局麻小手术后如无特殊不适,一般即可进食;大手术病人因生理干扰较大,要根据病人实际情况,决定进食时间;其他病人术后6小时开始进食,从半流质或流质逐步向普食过渡。

2、消化道手术一般情况下禁食2到3天,待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腹胀消失后可进流质,从少量向全量过渡,术后5到7天可进半流质,10天左右改为普食。

开始进食早期,避免服用牛奶、薯类等胀气食物。

食道手术后为预防吻合口瘘,禁食时间可达7天左右,开始进食后,食物量和性状的过渡更为细致、严格。

术后禁食病人须从静脉获得水、电解质和营养素,如禁食时间较长可考虑肠外营养支持;开始进食后,早期仍从静脉途径得到适当的补充,以保证充足的液体和营养摄入。

禁食期间须注意口腔卫生,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给予口腔护理,若有溃疡或真菌感染,给予积极处理。

(四)病人脱离了不适状态

1、切口疼痛

(1)特点:

切口疼痛于麻醉作用消失后出现,24小时内最强烈,一般2到3天后逐渐减轻。

疼痛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影响休息、睡眠甚至身体器官的生理功能,不利于病人的恢复。

(2)处理:

根据手术情况,术后48小时内可肌内注射盐酸哌替啶或强痛定,必要时隔4到6小时重复,不可多次使用,以防成瘾。

尽可能提供能缓解疼痛的方法,如鼓励病人进行愉快的交谈等方法。

2、恶心、呕吐

(1)发生原因:

恶心、呕吐常见原因为麻醉和手术引起的胃肠道功能紊乱,其他原因可能为电解质紊乱、糖尿病酸中毒等,腹部手术后可能由于急性胃扩张或肠梗阻引起。

(2)处理:

根据不同的病因做相应的处理,对症处理可使用镇静止吐药。

对频繁呕吐者应稳定其情绪,注意观察呕吐物的色、质、量,保证病人口腔清洁和床单位整洁,教会病人在呕吐时注意保护切口以防张力过高影响愈合。

3、腹胀

(1)发生原因:

腹胀常由于术后胃肠道功能受抑制,以致积气过多所引起,一般术后2到3天随胃肠道蠕动恢复、肛门排气后可以自行缓解。

严重的腹胀可使膈肌抬高、下腔静脉受压,影响呼吸和循环功能。

此外,由于局部张力增高,影响胃肠吻合口和腹壁切口的愈合,并加剧疼痛。

(2)处理:

半卧位,避免胀气食物。

必要时胃肠减压,肛管排气等。

非肠道手术可用新斯的明肌内注射或穴位注射。

在无禁忌的情况下,应鼓励病人早期活动,促进肠功能的恢复。

如果腹胀严重且持续时间较长,警惕是否有肠梗阻、腹腔感染等情况,须对因处理。

4、尿潴留

(1)发生原因:

尿潴留多由于麻醉后排尿反射未恢复,肛管、直肠等盆腔手术后以及病人不习惯床上排尿所引起。

术后病人有尿意但排尿困难,叩诊膀胱区呈浊音,说明有尿潴留。

(2)处理:

对尿潴留的病人,如病情许可,可以通过改变体位或协助病人坐器、站立排尿。

亦可在耻区按摩、热敷,给病人听流水声诱导排尿,女病人可用温水冲洗会阴。

以上措施无效后应在严格无菌操作下导尿,一次导尿量少于1000毫升。

如导出尿量多于500毫升者,应留置导尿管1到2天,有利于膀胱逼尿肌收缩力的恢复,留置导尿期间做好导管护理及膀胱功能训练。

如考虑到前列腺肥大或术中可能损伤骶丛神经丛神经则在手术前即留置导尿管。

5、呃逆

(1)发生原因:

呃逆为神经中枢或膈肌直接接受刺激所引起,一般多为暂时性。

(2)处理:

可采用压迫眶上缘,短时间吸入二氧化碳,给予镇静安眠或解痉药物。

 

6、术后并发症的预防、评估

术后早期,机体生理功能处于不稳定状态,各种并发症发生率高,特别是术后三天,应严密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并积极处理。

二、健康教育

(1)告之病人和家属,安稳的情绪、充足的睡眠及合理的饮食的重要性,并注意督促执行。

(2)为适应手术后的变化,要求病人术前练习在床上大、小便;教会病人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以及如何在咳嗽时保护好切口以免加重疼痛,督促吸烟病人禁烟两周;胸部手术病人,要求掌握腹式呼吸方法;甲状腺手术病人,术前要练习头颈部过伸仰卧位,以保证能耐受手术体位;胃肠道手术病人,更要强调口腔卫生,坚持早晚刷牙,以防口腔炎症。

(3)简单介绍手术室环境和手术过程中的配合。

(4)结合病人的特点,解释术后三天内常可能出现的不适及处理方法。

肠梗阻疾病护理常规

任何原因引起的肠腔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或顺利通过肠道,即称为肠梗阻。

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它不仅引起肠壁形态学和功能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引起全身性生理功能的紊乱。

根据发病原因分为以下三类:

1.机械性肠梗阻;2.动力性肠梗阻;3.血运性肠梗阻。

根据梗阻发生时肠壁血液供应有无障碍分为两类①单纯性肠梗阻,②绞窄性肠梗阻。

临床上以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便,排气为主要表现

一、护理措施

1、术前准备:

(1)、禁食、胃肠减压(治疗肠梗阻的重要措施之一),观察引流液的量、性质及色泽,并正确记录。

(2)、建立静脉通道,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必要时输血或输血浆等,防止休克。

在输液过程中严密观察和准确记录出入量,必要时保留导尿,监测每小时尿量。

(3)、病情观察:

1)观察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注意有无休克先兆。

2)观察腹痛的性质、程度及范围,有无腹膜刺激症状。

3)观察呕吐物的量、颜色及性质。

(4)、遵医嘱应用抗生素及解痉,解痉药可用阿托品,654-2等抗胆碱类药物对已明确诊断,腹痛剧烈、影响休息的患者适当给予止痛剂。

(5)、无休克者取半卧位,以减轻腹痛、腹胀,有利于呼吸及炎性滲液的局限。

(6)、营养支持:

宜高蛋白饮食,提高胶体渗透压,可采用胃肠外营养(TPN)非手术病人若梗阻缓解,开始排气排便,服痛服胀消失,可经口进食,宜流质—半流质—软食逐步递增,从稀到稠的顺序进食。

(7)、呕吐处理:

呕吐时应头偏一侧,及时清除口腔内呕吐物,防止吸入性肺炎或窒息,保持口腔清洁及床单位整洁。

(8)、如需手术治疗,做好术前准备如备皮,各种药物皮试,肠道准备等。

2、术后护理

(1)、按麻醉后护理常规,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使腹肌放松,改善呼吸,减轻腹胀,同时使腹腔内炎性渗出物积娶于盆腔,便于局限和引流。

(2)、禁食,胃肠减压,保持其效能,并观察肠蠕动恢复情况,根据病情行饮食指导,肠功能恢复后,停止胃肠减压,进半量流质,进食后无不适3天后改半流质,10天后改软食。

(3)、保持腹腔引流管通畅,注意其引流量、颜色和性质,更换时应注意无菌操作。

(4)、病情观察:

1)监测生命体征变化。

2)观察腹部体征,注意有无腹胀、腹痛、肛门排气等情况。

3)注意有无肠瘘、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

(5)、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应用有效抗生素防止感染。

(6)、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防止肠粘连,术后24小时即可床上活动,3天后下场活动,促进机体和胃肠道功能恢复,防止肠粘连。

二、主要护理问题

1、体液不足与频繁呕吐、肠腔内大量积液及胃肠减压有关。

2、疼痛与肠蠕动增强或肠壁缺血有关。

3、体温升高与肠腔内细菌繁殖有关。

4、潜在并发症:

吸入性肺炎、腹腔感染、肠瘘、肠粘连。

三、健康指导

1、少食刺激性强的辛辣食物,宜食营养丰富、高维生素、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反复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病人少食粗纤维食物;避免暴饮、暴食、饭后忌剧烈运动。

2、注意饮食及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不吃不洁的食品。

3、便秘者应注意通过调整饮食、腹部按摩等方法保持大便通畅,无效者可适当予以口服缓泻剂,避免大便用力。

4、保持心情愉快,每天进行适量体育锻炼。

5、加强自我监测,若出现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便等不适,及时就诊。

胆囊炎、胆石症疾病护理常规

与胆囊炎和胆囊结石发生的主要病因有细菌感染,胆汁淤滞,胆汁成分改变及体内胆醇代谢失调有关.临床上以右上腹阵发性绞痛,常发生于油腻食物或饱餐之后,疼痛可向右肩部放射,伴有恶心呕吐和发热,一般无畏寒或黄疸.如胆囊炎坏死穿孔,则出现弥漫性腹膜炎的临床表现:

脉速,高热,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全腹均有压痛,尤以右上腹处更剧为主要表现。

一、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胆囊炎、胆石症患者起病急,往往是在高脂多饮食后,剧烈的疼痛常给病人心理造成较大的恐慌。

护士对病人的主诉可采取同感性倾听,给予简单和直接的解释。

绞痛发作时用手按摩痛区可增加舒适感。

病人辗转不安时,应注意安全,必要时加床栏,防止坠床。

给病人提供安静的环境,并嘱其卧床休息。

(2)、应用解痉药物如阿托品肌注,654-2静脉滴注,口服硝酸甘油等,禁用吗啡,避免因奥迪氏括约肌收缩,增加胆道压力。

(3)、观察并记录病人疼痛发作的情况,如疼痛发作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腹部体征及消化道症状。

(4)、持续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了解患者心肺、肝肾功能检查结果。

(5)、对于需手术治疗的病人,积极做好术前准备,如备皮、抗生素皮试、麻醉药物皮试,并通知患者术晨禁食,术前戒烟酒。

2、术后护理

(1)、连硬外麻醉术后病人回病房常规平卧4—6小时,禁食,禁水,监测生命体征30分钟一次,平稳后根据医嘱执行监测。

(2)、术后病人生命体征平稳后,可取半卧位,以减轻切口疼痛和有利于呼吸。

(3)、妥善固定引流管,告知患者及家属保持有效引流的重要性,严防应翻床搬动、起床活动时牵拉而脱落。

(4)、指导患着深呼吸和有效咳嗽,鼓励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早期下床活动。

(5)、术后肠蠕动恢复后,指导患者定时定量摄入低脂肪饮食,逐渐由流质过度到低脂软食。

避免油炸食物,肥肉,动物内脏等。

(6)、胆囊切除术后常有大便次数增多现象,告知患者数周或数月后逐渐减少,若持续存在或有腹胀,恶心,呕吐,黄疸,全身不适等症状出现要及时到医院检查。

T管的护理:

1、妥为固定:

每次换药后用胶布重新固定,T型管不应太短,要尽可能不固定在床上,严防因翻身、搬动、起床活动时牵拉而脱落。

2、有效引流:

鼓励病人下床,活动时,引流袋的位置应低于腹部切口高度,平卧时不能高于腋中线,防止胆汁返流逆行感染。

随时检查T管是否通畅,避免受压、折叠、扭曲,应经常挤捏。

术后5到7天内禁止加压冲洗引流管,因此时引流管与周围组织及腹壁间尚未行成粘连,有可能导致脓液或胆汁随冲洗液流入腹腔,引发腹腔或隔下感染。

若发现梗阻,可用细硅胶管插入T管内行负压吸引。

每日更换消毒连接管与引流袋。

3、观察与记录:

①胆汁引流液颜色、质、量,有无鲜血或胆汁、碎石、蛔虫及沉淀物,必要时送胆汁作常规检查和细菌培养。

术后24小时内引流量约300到500毫升,色清亮、呈黄或黄绿色,以后渐减少至200毫升每天左右,若量多,示胆道梗阻或损伤可能;

②黄疸消退情况;若加重应疑胆汁引流不畅,回流至肝或成人血胆红素上升;

③观察大小便颜色。

测胆色素含量,以了解胆汁是否引流入十二指肠内;

④如有发热和严重腹痛,可能是胆汁渗漏致胆汁性腹膜炎,应及时与医生联系,共同处理。

4、拔管:

术后放置10到14天,如体温正常,黄疸消失,胆汁减少至200到300毫升每天左右,无结石残留,可考虑拔管。

拔管前先在饭前、饭后各夹管1小时,细心观察,若无饱胀、腹痛、发热、黄疸出现,1到2天后,全日夹管。

术后10到14天行T型管逆行胆道造影,造影后开放引流造影剂1到2天后拔管。

局部伤口用凡士林纱布填塞,1到2天后自行封闭。

二、主要护理问题

1、疼痛与结石突然嵌顿、胆汁排空受阻致胆囊强烈收缩有关。

2、知识缺乏:

缺乏胆石症和腹腔镜手术的相关知识。

3、潜在并发症:

出血、感染及术后胆漏。

4、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象与胆管梗阻、胆盐沉淀致皮肤黄疸、瘙痒及术后胆汁渗漏有关。

三、健康指导

1、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及精神高度紧张。

2、低脂饮食,忌油腻食物,宜少量多餐,避免过饱。

3、非手术治疗及行胆囊造口术的病人,应遵医嘱服药,定期到医院检查,以确定是否手术治疗和手术时机,年老体弱不能耐受手术的慢性胆囊炎病人,应严格限制油腻饮食,遵医嘱服用消炎利胆及解痉药物。

若出现腹痛、发热和黄疸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病人静脉补液通畅,卧床输液期间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

 

胃肠减压的护理

胃肠减压是利用负压吸引原理,通过胃管将积聚于肠道内的气体和液体吸出,降低胃肠道内的压力,减轻胃肠道的张力,从而改善血液供应,有利于局限炎症,促进胃肠道蠕动功能恢复的一种治疗措施。

一、护理措施

1、向病人解释操作目的,以取得合作。

2、检查胃管是否通畅,减压装置是否有效,各管道连接是否正确。

3、清洁鼻腔,自病人鼻咽部插入胃内50-60cm,妥善固定。

4、行胃肠减压时必须保持有效的负压,负压维持在-2kPa(50mmHg)并且要保持引流通畅,防止扭曲、堵塞、若有堵塞现象可用生理盐水冲洗导管。

5、减压期间应禁食、禁水,如须口服药时,需将药物碾碎调水后注入,并且温水冲洗胃管,夹管1小时。

6、使用胃管减压者,每日应给予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7、做好口腔护理,可用雾化吸入以减少对咽喉部的刺激,鼓励病人作深呼吸,预防肺部并发症。

8、拔管指征:

病情好转、腹胀消失、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

9、拔管时先将减压装置与胃管分离,捏紧胃管末端,嘱病人屏气,先缓慢向外拉,估计胃管接近咽喉部时,迅速将胃管拔出,然后清洁鼻腔。

 

腹腔引流管的护理

一、目的

1、充分引流或吸出腹腔内残余积血、积液和术后渗液,防止腹腔内感染,观察内出血和并发症如肠瘘、胆瘘等。

2、观察术后渗血、出血,如术后少量渗血,引流量可逐渐减少,有鲜红色出血应怀疑有内出血,便于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

3、观察和治疗术后并发吻合口瘘、胆瘘、肠瘘。

4、减压。

二、护理措施

1、向病人解释置管的目的和注意事项,取得合作。

2、引流管应妥善固定,防止扭曲、受压、折叠,在给病人做处置、翻身时一定要注意保护引流管,避免导管脱出。

3、注意观察并记录各种引流管的引流量及性状并做好记录。

4、注意各种引流管正常时引流的血性液应由多到少,由浓变淡,如果引流液由淡变浓,突然增加应注意内出血的发生。

5、保持引流管的通畅并每日更换引流袋,必要时做细菌培养。

6、如有多条引流管应搞清每条管道在腹腔内放置的部位,写明标签,贴在管壁上便于观察。

7、注意引流管周围皮肤清洁干燥,如有渗出及时换药,必要时涂抹氧化锌软膏加以保护。

8、置管期间还应观察患者的腹部、全身情况,症状是否减轻、体温是否正常等。

腹外疝病人护理常规

由于腹壁发育不良,腹股沟腹壁的肌肉,筋膜组织薄弱;反复的腹内压升高如小儿哭闹,慢性支气管炎长期咳嗽,经常便秘需用力排便,重体力劳动,举重运动员及妊娠妇女而致的疾病。

临床上症状与疝囊大小,病程长短,内容物性质均有关系.患者在久战,咳嗽或用力时腹股沟区有块状物突出,平卧后能回纳,当肿块突出时患者感下腹坠胀或略有隐痛,回纳后症状即消失。

嵌顿性疝时腹股沟部有块状物突出而不能回纳,下腹部疼痛进行性加剧,伴恶心,呕吐,停止排便,排气等肠梗阻症状.如腹痛明显,肿块表面发红,热感,腹胀,下腹部有压痛,甚至出现肠型,伴精神萎靡,脱水,发热,表示嵌顿的脏器已坏死。

一、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1)、向病人解释腹外疝的病因和诱发因素,特别是向年老体弱病人耐心细致的解释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和手术方法,以增强病人的治疗信心。

(2)、消除腹内压增高的因素,对病人术前的咳嗽、便秘、排尿困难等症状给予对症处理,如止咳、通便、解除排尿困难等。

(3)、规劝病人术前1-2周戒烟;注意保暖,防止呼吸道感染;多饮水,多吃蔬菜,保持大便通畅。

(4)、术前备皮是防止切口感染,避免腹外疝复发的重要措施。

嘱病人沐浴,按手术范围备皮,特别对腹股沟、阴囊、会阴部的备皮应加注意,要将阴毛剃净并防止剃破引起皮肤感染,如有破损应暂停手术。

(5)、对嵌顿性或绞窄性腹外疝,合并有肠梗阻的病人应急诊手术,在积极术前准备同时,应建立输液通道,应用抗生素,适当备血及胃肠减压。

2、术后护理

(1)、病人术后平卧(去枕),掴窝垫一软枕,使髋关节微屈,减少腹壁张力,减轻切口疼痛,有利于伤口愈合。

术后3-5日可坐起,不宜过早下床活动,预防腹内压增高,术后3-5日内不宜离床大、小便。

(2)、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避免大小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