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电课程设计简易数字时钟.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020548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8.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电课程设计简易数字时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数电课程设计简易数字时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数电课程设计简易数字时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数电课程设计简易数字时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数电课程设计简易数字时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数电课程设计简易数字时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数电课程设计简易数字时钟.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数电课程设计简易数字时钟.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数电课程设计简易数字时钟.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数电课程设计简易数字时钟.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数电课程设计简易数字时钟.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数电课程设计简易数字时钟.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数电课程设计简易数字时钟.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数电课程设计简易数字时钟.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数电课程设计简易数字时钟.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电课程设计简易数字时钟.docx

《数电课程设计简易数字时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电课程设计简易数字时钟.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数电课程设计简易数字时钟.docx

数电课程设计简易数字时钟

一、课程设计任务及要求…………………………………………………………………………………………………2

二、课程设计目的………………………………………………………………………………………………………...2

三、系统工作原理综述及原理框图………………………………………………………………………………………2

四、各单元电路工作原理、电路图及仿真结果…………………………………………………………………………3

1.模24计数器………………………………………………………………………………………………………..3

2.模60计数器………………………………………………………………………………………………………..4

3.分频器………………………………………………………………………………………………………………7

4.校时控制器…………………………………………………………………………………………………………8

五、数字时钟原理图及仿真结果…………………………………………………………………………………………10

六、下载到实验箱、较时及测试结果……………………………………………………………………………………12

七、课程设计小结…………………………………………………………………………………………………………12

附录:

设备清单

一、课程设计任务及要求

1.课程设计任务:

用CPLD设计简易数字时钟。

2.要求:

(1)具有计时功能,用6位数码管分别显示时、分、秒信号。

(2)具有校时功能,进行时校时时不能对分计数器的状态有影响,进行分校时时不能对时计数器的状态有影响;校时结束后,秒计数器要清零。

二、课程设计目的

1.通过完成课程设计,掌握实际问题的逻辑分析,学会对实际问题进行逻辑状态分配、化简。

2.掌握简单数字系统问题的控制电路设计要求及信号之间的配合。

3.掌握数字电路各单元电路与总体电路的设计、调试、模拟仿真方法。

4.掌握一个较复杂电路在实现时,出现问题时的分析思路与解决办法;学会模块化、层次化进行电路设计的方法。

三、系统工作原理综述及原理框图

系统框图如下图所示:

系统工作原理综述:

由系统框图可知,此数字时钟由七部分组成:

标准时钟源、分频器、秒计数器、分计数器、时计数器、分校时控制器、时校时控制器、译码显示器。

其中标准时钟源已经提供为1KHZ;分频器将其分为两种计时信号,一种为计数信号,为1HZ;一种为校时信号,为5HZ(可自行设定)。

系统正常工作时,所有计数器处于计数状态,结果经译码后由数码管显示出来;当清零键按下时,所有计数器均被清零,时钟显示00:

00:

00;当按下分校时键时,校时信号加到分计数器时钟端,使得分计数器快速计数,达到分较时的效果,同时秒计数器清零,且时计数器显示的数字不变;当按下时校时键时,校时信号加到时计数器时钟端,使得时计数器快速计数,达到时较时的效果,同时秒计数器清零,且分计数器显示的数字不变。

 

四、各单元电路工作原理、电路图及仿真结果

1.模24计数器:

模24计数器由两片BCD计数器74160级联构成,这里采用同步置数法。

反馈状态S反=23(10)=00100011(8421BCD),将高位74160的QB,低位74160的QA,QB端通过与非门连接到两片计数器的同步置数端。

计数初置数为00000000(8421BCD),当计数至00100011(8421BCD)时,触发置数功能,计数器重新计数,进位端产生一个负向的跃变。

此次设计中,模24计数器的进位信号未被用到。

模24计数器用于时计数器。

模24计数器的原理图:

仿真设置:

仿真结束时间Endtime:

10us;网格尺寸Gridsize:

100ns;

输入计数信号clk_in周期:

200ns.

为便于观察仿真结果,将模24计数器的译码器部分去掉,将计数器输出端改为d0~d7,d[3..0]为低位,d[7..4]为高位,并用BCD码显示出来。

仿真得到的波形如下图所示:

由图像可知,计数器状态为0~23,当计满23时,进位端产生一个负向跃变;当清零端CLR=0时,输出为0。

符合设计要求。

 

生成的模块图为:

其中clk_in为计时信号输入端,EN为使能端子CLR为清零端,CO为进位输出端,SEGH[0..6]为高位数码管显示输出端,SEGL[0..6]为低位数码管显示输出端.

2.模60计数器:

模60计数器由两片BCD计数器74160级联构成,这里采用同步置数法。

反馈状态S反=59(10)=01011001(8421BCD),将高位74160的QB,低位74160的QA,QB端通过与非门连接到两片计数器的同步置数端。

计数初置数为00000000(8421BCD),当计数至01011001(8421BCD)时,触发置数功能,计数器重新计数,进位端产生一个负向的跃变,此信号被提供给其他计数器使用。

模60计数器用于分计数器和秒计数器。

模60计数器的原理图:

仿真设置:

仿真结束时间Endtime:

100us;网格尺寸Gridsize:

100ns;

输入计数信号clk_in周期:

200ns.

为便于观察仿真结果,将模60计数器的译码器部分去掉,将计数器输出端改为d0~d7,d[3..0]为低位,d[7..4]为高位,并用BCD码显示出来。

仿真得到的波形如下图所示:

由图像可知,计数器状态为0~59,当计满59时,进位端产生一个负向跃变,向其他计数器提供计数信号;当清零端CLR=0时,输出为0。

符合设计要求。

模60进制计数器仿真图像:

模60进制计数器仿真细节图像:

生成的模块图为:

其中clk_in为计时信号输入端,EN为使能端子,CLR为清零端,CO为进位输出端,SEGH[0..6]为高位数码管显示输出端,SEGL[0..6]为低位数码管显示输出端.

3.分频器:

此次设计中,分频器的作用是将1KHZ的标准时钟信号分为1HZ的计数信号和5HZ的校时信号。

核心为一个1000进制的计数器。

这里使用三片BCD计数器74160级联实现。

1HZ的计数信号由第三片计数器的进位端引出,5HZ的校时信号由第三片计数器输出端的最低位引出。

仿真设置:

仿真结束时间Endtime:

10s;网格尺寸Gridsize:

100ns;

输入标准时钟信号clk_std周期:

200ns*5000=1ms,即为1KHZ.

仿真得到的波形如下图所示:

由图像可知,计数信号clk_cnt频率为1HZ,校时信号clk_aj频率为5HZ.满足了设计要求。

 

生成的模块图为:

其中clk_std为标准信号输入端,CLK_CNT为计数时钟信号输出端,CLK_AJ为校时时钟信号输出端。

4.校时控制器:

校时控制器的核心是一个2选1的选择器。

校时原理:

sw为校时控制开关,clk_cnt为计数信号,clk_aj为校时信号。

正常状态下,即计数时sw为高电平,此时clk_out=clk_cnt,en_clr=1;校时时,sw变为低电平,此时clk_out=clk_aj,en_clr=0。

clk_cnt分别送到分计数器、时计数器的时钟信号输入端,en_clr为控制信号输出端,分校时控制器的此信号接至时计数器的EN端及秒计数器的清零端,以保证分校时时不影响时计数器的状态;时校时控制器的此信号接至分计数器的EN端及秒计数器的清零端,以保证时校时时不影响分计数器的状态。

校时控制器的原理图:

仿真设置:

仿真结束时间Endtime:

100us;网格尺寸Gridsize:

100ns;

输入计数信号clk_cnt周期:

200ns*5=1us;输入校时信号clk_aj周期:

200ns,即校时信号频率为计数信号频率的5倍。

仿真得到的波形如下图所示:

由图像可知,sw=1时,clk_out=clk_cnt,en_clr=1;sw=0时,clk_out=clk_aj,en_clr=0。

满足了设计要求。

生成的模块图为:

其中sw为按键输入端,CLK_CNT为计数时钟信号输入端,CLK_AJ为校时时钟信号输入端,EN_CLR为控制信号输出端,CLK_OUT为时钟信号输出端,由sw的状态决定为何种信号。

 

五、数字时钟原理图及仿真结果

完整的数字时钟原理图如下图所示:

clk_in为外加的时钟信号,sw_clr为时钟的清零键输入端,sw_ajhour为时校时键输入端,sw_ajmin为分校时键输入端。

为使总的系统原理图简单,将各个计数器的译码显示部分做在计数器内部,这样时计数器、分计数器、秒计数器分别输出两个7位的七段数码管显示信号。

仿真设置:

仿真结束时间Endtime:

100ms;网格尺寸Gridsize:

100ns;

输入标准时钟信号clk_cnt周期:

200ns.

仿真得到的波形如下图所示:

由图像可知,正常状态下,即sw_clr=0,sw_ajhour=1,sw_ajmin=1时,时钟处于计时状态;

当清零键按下,即sw_clr=1时,时钟所有输出为零;当分校时键按下,即sw_ajmin=0时,时钟显示00:

07:

xx,分校时结束时,时钟显示00:

20:

00,可见秒计数器被清零;当时校时键按下,即sw_ajhour=0时,时钟显示00:

21:

xx,时校时结束时,时钟显示13:

21:

00,可见分信号保持不变,秒计数器被清零;当分校时键第二次按下,即sw_ajmin=0时,时钟显示13:

22:

06,分校时结束时,时钟显示13:

37:

00,可见时信号保持不变,秒计数器被清零.综上可知,该时钟满足本次课程设计的要求。

第二次按下分校时键时的细节图像:

六、下载到实验箱、较时及测试结果

通过软件仿真验证数字时钟功能的正确性后,按照要求将其输入输出端口锁定在芯片的管脚上

再次对原理图进行编译,并下载到芯片上,在实验箱上进行清零、分校时、时校时等操作,经验证符合此次课程设计的要求。

而后,对其计时精度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如下:

理论实间(单位:

分)

测量时间(单位:

秒)

1

00:

01:

00

2

00:

02:

00

5

00:

04:

59

10

00:

09:

57

由测试结果可知,数字时钟的精度是比较精确的。

七、课程设计小结

(1)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初步掌握了简单数字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熟悉了自顶向下与自底向上相结合的层次化设计理念。

在此次课程设计过程中,我先根据系统的框图得到组成系统所需要的功能模块,然后设计这些模块,包括分频器、模24计数器、模60计数器、校时控制器等,最后将这些模块组合起来,进行功能仿真,得到了预期的结果。

(2)此次课程设计,使我掌握了常用EDA软件MAXPULSII的使用方法,初步了解用EDA软件设计电子系统的流程,并能够运用软件自带的仿真功能,在系统物理实现之前对其功能进行验证,确保无误后,再进行物理实现――下载到CPLD芯片中去。

(3)此次课程设计锻炼了我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并考察了我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与运用水准,值得大力推广。

附录:

设备清单

(1)伟福EDA6000系列SOPC/DSP/EDA通用实验开发系统一台

(2)PC机一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