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022409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67.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议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议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议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议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议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议论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议论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议论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议论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议论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议论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议论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议论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议论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议论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议论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议论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议论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议论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议论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议论文.docx

《议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议论文.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议论文.docx

议论文

教师姓名

许伟元

学生姓名

杜子浩

填写时间

2013-12-19

年级

初三

学科

语文

上课时间

2013-12-28

13:

30-15:

00

阶段

基础()提高(√)强化()

课时计划

第(3)次课

共()次课

教学目标

1、掌握议论文的论证方法、论证思路、论据类型

2、学会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中心论点

3、题目训练

重难点

1、掌握议论文的论证方法、论证思路、论据类型

2、学会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中心论点

课后作业:

见教案

教师评语

及建议:

 

议论文

一、议论文是表明观点、阐明道理的文章,它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

议论文选文大部分来自课外,其内容具有教育性、文学性。

多数作品表现了作者对生活和生命的思考,体现了积极的价值取向。

近年来议论文阅读还有些新的趋势,如选文关注时事、关注生活本身;或选文不一定是规范的议论文,也出现一些淡化文体的选文,如议论式散文等。

这使得议论文阅读的范围逐渐扩大,也显得丰富多彩。

二、论点(证明什么)的考查:

阅读议论文,最关键的是要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1.寻找或提炼论点。

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

在形式上,它应该是完整的句子。

大多数文章,标题只是提出了一个论题,中心论点隐含在文章的论述中。

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地阅读分析,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出中心论点。

有的文章,标题就是中心论点。

作为论点的标题,一般是个表判断、表肯定的句子或短语。

找准论点的方法(下文括号中为论点在此位置时的作用):

一看题目(题目即论点)。

题目即论点:

题目一般是个判断句,文章直接阐述其道理。

如《有志者事竟成》、《知足常乐》等;题目是论题:

题目只提出论述的对象或问题,论点在文中才提出。

如《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论读书》、《时尚小议》等。

二看开头(开宗明义、开门见山),开宗明义:

说明全书宗旨,后来指说话、作文在开始就说出主要的意思。

开门见山:

写文章直截了当。

三看结尾(归纳全文,篇末揭示中心);。

四找正文中关于论题、体现作者主要观点的正面表述句,或找提示性词语——“总之”“所以”等。

如果没有原句,则要概括层意,归纳中心论点。

2.中心论点(即把握作者的观点)的特点

①在形式上是完整的句子,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

②是明确的判断。

③一般不用疑问代词“为什么”、“怎样”,不用修辞,正面判断——原句为否定句者不必改动。

3.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中心论点起统率全文,统率分论点的作用,分论点是用来证明中心论点的。

分论点一般位于段首或有标志性词语:

如“首先、其次、再次……”

 

三、论据(用什么证明)的考查:

1.论据的类型:

①事实论据(举例后要总结,概述论据要紧扣论点);②道理论据(引用名言要分析)。

2.论据要真实、可靠,典型(学科、国别、古今等)。

3.次序安排(照应论点)。

4.判断论据能否证明论点。

5.分析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联,按要求补充论据(要能证明论点)。

这是近年来考得比较多的一种题型。

它既考查了学生对论点的把握情况,又考查了学生实际应用和语言表达的能力,也考查了学生在生活中的积累。

补充事实论据时,要选择真实而典型的事例,概括叙述,紧扣论点。

所选事实和观点要统一,否则就失去了事实论据的说服力。

补充道理论据时,要引用具有权威性的名言警句、诗文名句或格言、俗语等。

引用时要完整准确,不可张冠李戴,不可断章取义。

四、论证(怎样证明)的考查:

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

对论证方法的分析,首先要掌握不同的论证方法的不同作用,再结合具体的论据与论证过程进行分析阐述,这就是“共性+个性”的答题原则。

常见论证方法的作用:

①举例论证:

即列举典型事例,增强文章说服力,以事实证明论点。

②引用论证:

也称道理论证,引用具有权威性的名人名言或具有代表性的话语、典故寓言等等,有利阐发道理。

③比喻论证:

通过比喻,化深奥难解为通俗易懂、变抽象枯燥为具体形象,使人易于接受理解。

④对比论证:

正反对比,泾渭分明,具有强调突出的作用,使人能够明辨是非,得到深刻印象。

⑤类比论证:

即用性质相同或相近的事例,来推出结论或论证观点,常采用比喻手法与排比形式。

有时一段文字中不止一种论证方法,要找全。

答题时按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的顺序答题就可万无一失。

其中对比论证是一种综合的论证方法,可以包括事实的对比、道理的对比以及有相反效果的比喻句的对比。

 

阅读下文完成相应题目。

纯真与练达

①纯真与练达是两种不同的素质,这两种素质在文学家身上,表现得尤为鲜明。

②纯真,指的是文学家胸中一片赤诚,有时竟如未曾入世的处子。

1、《浮生六记》作者沈复绝无掩饰地敞露胸襟,是其纯真;2、鲁迅让爱子骑在脖子上,吟出“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是其纯真;郭沫若在抗战时期,为一曲《思乡曲》所动,竟于稠人广座之中失声恸泣,是其纯真;被闻一多誉为“时代的鼓手”的诗人田间,在日常生活中并非口若悬河的雄辩家,据丁玲所记,说话还有些腼腆,这也是其纯真。

至于作家写作时异于常人的诸般表现,更令人见其肝胆。

传说汤显祖写《牡丹亭》至“赏春香还是旧罗裙”,抑制不住,跑到染房里落泪;狄更斯伏在自己的手稿上哀哭;福楼拜为他笔下的包法利夫人服毒而痛苦呻吟;果戈理突如其来的哈哈大笑……作家坦然披露胸怀,让世人一览无余。

没有这种纯真,作者绝写不出真性情的文字,而免不了时有造假。

③练达,照字面上解,是熟练通达,实际上是对事情本质透彻的理解。

《红楼梦》中有一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倘若剔除其世故的一面,便是很好的说明。

上面列举的大作家都有各自的深沉,鲁迅的深刻固不消说,郭沫若又岂止热烈而已?

对于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恩格斯认为自己从中“所学到的东西要比从当时所有的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

果戈理晚年为世界观所苦,终将《死魂灵》第二部手稿付之一炬,也是练达的曲折表现。

没有这种练达,作家绝写不出深刻的文字,而难免要流于肤浅。

④纯真与练达这两种不同素质,乍看来似若冰炭,然而,它们却应该而且能够和谐地统一起来,其实两者本来就是事物矛盾着的两个方面,是一个对立统一体。

文学创作要求文学家既纯真又练达。

这是因为:

只有纯真而无练达,任情感泛滥起来,文字自然缺乏深度;反之,练达有余纯真不足,又容易变得圆滑,文字也会失却光泽。

我们看到,古往今来的大手笔总是两种素质兼而有之。

我特别敬佩伟大的曹雪芹,你看,一部《红楼梦》,通篇是真情流露,“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同时又通篇蕴涵哲理,“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⑤文学家既要纯真,又须练达,二者间充满辩证法:

对待生活既充满热情,又能冷静进行剖析;立身处世既心无诡诈,又胸有准绳;不论何种际遇,既能深入进去,又能超脱出来;在创作过程中,既能如痴如醉,走火入魔,又能冷心铁面,不断战胜自己;灵感之强烈,如霹雳经天,而思维之缜密,又如水银泻地;一篇写就,既能感情浓烈,色彩斑斓,又能鞭辟入里,力透纸背;甚至行文上疏密有致,疏可走马,密不透风,“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

凡此种种,推而广之,都是纯真与练达之间的辩证法。

⑥时代寄厚望于既纯真又练达的全素质文学家。

(选自《云梦生涯》,有改动)

1.请在下列段落序号间用“‖”划分文章层次,并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答:

①②③④⑤⑥

中心论点: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段落层次的划分和论点的归纳概括能力。

必须对全文全面归纳概括。

应该说,总-分-总的结构模式还是很容易看出来的。

这样第一种分法就得出来了。

因为全文的论点是两个方面的结合,所以,把这两个方面各分为一个层次,也是合理的,这样第二种分法就得出了。

至于中心论点,从末尾的总结很简单就会得出。

答案:

①‖②③④⑤‖⑥或①‖②③‖④⑤‖⑥

中心论点:

文学家既要纯真,又要练达。

2.文章②③段中提到的人物有几个是重复的,如鲁迅、郭沫若、果戈理,换成其他人物的实例好不好?

为什么?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议论文事例的分析运用能力。

考生都会明白肯定要回答“不好”,但具体的理由就要仔细分析回答了。

这两段文字分别论述“纯真”和“练达”,当然缺一不可,另外,有意识的重复运用这些典型例子,为下文做铺垫,也是理由之一。

答案:

不好。

这两段文字分别论述“纯真”与“练达”在文学家身上的鲜明体现。

有意识地重复运用这些典型例子,充分证明这两种素质在文学家身上可以并存。

为下文的论述作铺垫,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意思对即可)

3.揣摩文中划线句子的作用,另外选取恰当的事例,写一段能够替代它的话。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学书籍的阅读和仿写的综合运用能力。

要结合段落语境进行选择事例,避免盲目作答。

答案:

示例:

我特别喜爱英国作家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作品把读者带进个个充满奇趣的童话世界,体现了作者内心可贵的纯真与美好。

其实,尖锐而深刻的讽刺才是其灵魂所在,寄予了作者热切的忧世情怀。

4.文章④⑤两段都是阐述“纯真”和“练达”之间关系的,能否删掉其中一段?

为什么?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议论文论述角度的把握能力。

明显两个段落的角度有异,但是归纳却不太容易,需要仔细才好,认真把握段落中的关键词语,答案就好归纳了。

答案:

不能。

因为④段主要是从文学创作角度阐述文学家做到纯真与练达和谐统一的重要性。

而⑤段则具体地从生活态度、立身处世、创作过程、作品特点等方面,进一步阐述纯真与练达在文学家身上的辩证统一,是对前文论述的深化和总结。

(意思对即可)

5.本文关于文学家素质的论述,带给你怎样的启迪?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感悟和理解能力。

结合文章的中心论点进行全面论述即可。

一定不要把中心论点分割开来,简单论述一个方面的答案是要扣分的。

另外,论述时一定要注意结合自己实际,否则,同样是要扣分的。

答案(示例):

不仅文学家既要纯真又要练达,作为中学生,在生活中我们也应该把纯真与练达和谐地统一起来。

我们拥有纯真,就拥有一颗童心,就会热情乐观地拥抱生活,感受幸福。

拥有练达,就能够恰当地对待身边的人和事,举重若轻,游刃有余。

(只谈“纯真”或“练达”者酌情给分)

适应(9分)

爱因斯坦说:

“人的最高本领是适应客观条件的能力。

”此语道出了适应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不要以为所有的适应都是一种丑陋,松树生长在平原草地,正直挺拔,是一种美;长在悬崖绝璧,旁逸斜出也是绝妙的风景。

不要以为所有的适应都是世故与圆骨。

评价一个人是否有节操,有骨气,仅看他与谁为伍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看他怎样为伍。

以退为进,以守为攻,以曲求直,以邪扶正,有策略地、有步骤地随机应变是一种智慧,更能改造不合情理的周边环境。

达尔文说:

“适者生存。

”相信执著的生存不是苟且偷生,不是碌碌无为,不是闲抛岁月。

生存下来,为的是向前,为的是攀登,为的是不断进取。

所以,我想补充:

“适者发展。

”我们惋借恐龙,在世界发生变化之后,它仍然要固守那一分庞大、那一州伟岸,结果,只能以化石的形式存在;我们感激远古那场熊熊山火,把我们的祖先逼下树枝,逼出森林,让我们在乡村,直到现在的城市享受愈来愈文明、愈来愈和谐的生活。

木匠调木,智者调心,人应该积极调整心态,与岁月相随,与时代同行。

不要轻言拒绝适应,一只手握别老伙伴,一张笑脸面对新朋友。

固步自封,坐井观夭,在个人的小天地地里,激不起多少浪花,反而因为知音甚少,与环境与社会格格不入而落落寡欢,而沉沦丧志,而怪僻成性,因而一事无成。

打开心灵的窗户,张开人生的翅膀吧,我们不能在自己的天地里停留太久,不能在自己的过去久久地沉湎徘徊。

山那边有人家,海那边有天地,进入新的境界,就会有全新的感觉。

(选自《思维与智慧》2008年第11期,作者何华,有删改)

16、本文思路清晰,层层深入论证。

试从文章内容入手,概括其论证结构。

(3分)

答:

17、请就本文论点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2分)

答:

18、爱因斯坦说:

“人的最高本领是适应客观条件的能力。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4分)

答:

 

答案:

16、3分适应是什么(适应的本质);为什么要学会适应(要学会适应的原因);怎样去适应(学会适应的方法或途径)

17、2分答案示例:

电影演员李连杰为了进军好莱坞,面对片酬一次次压价,他选择了“以退为进”的适应方式,最后,名震好莱坞。

(评分意见:

只要符合“我们要学会适应”这一论点的事例即可。

18、4分这句话强调人要具备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

(占1分)结合自己的实际,分析恰当,语句通顺。

(占3分)

 

学会微笑

张保振

(l)和谐,是需要微笑的。

(2)这是因为:

微笑是一个标志。

它标志着:

面部的武装已经解除,嘴上的哨兵已经撤岗。

这种标志,犹如联合国大厦门前的那个雕塑:

枪管已经扭曲,子弹已经不存,隐喻着要和平,不要战争的思想。

  (3)微笑是一种宣示。

它宣示着:

与人疏远的沉默已经结束,与人接近的叙说已经开启。

这种宣示,犹如开岁发出的春令:

来吧,我们是朋友;滋荣吧,嫩绿的百卉;斗芳吧,艳丽的百花。

微笑是一面旗帜。

它表达着:

吾心谦和,与人为善;相逢一笑,重金胜玉。

这种旗帜,犹如君子之交,虽形淡如水,却道直如弦,心心相印。

微笑是可亲的。

因为微笑传递出的是快乐。

《论语·宪问》曾言:

“乐然后笑。

”可见,笑由喜悦来,相从心头生。

微笑是可敬的。

因为微笑传递出的是友善。

北宋时期有一个叫程颐的哲学家、教育家在其《外书》卷二中曾言:

“乐取于人以为善。

”可见,为善使人乐,好善乐天下。

微笑是可贺的。

因为微笑传递出的是再造。

早在1900年,法国学者柏格森在其出版的《笑之研究》中就认为:

笑是对不合和谐、不合生命、不合社会的惰性、刻板、造作等现象的一种智力反应和纠正,具有使人恢复灵活生命、适应社会的功利性。

可见,一笑失百忧,生命如逢春。

  (4)微笑在心。

心动笑发。

心之精微,有时虽口不能言、书不能文,却可喜形于色,挂在脸上。

这种表现,如王安石《游土山示蔡天启秘校》诗云:

“纵言及平生,相视开笑靥。

  (5)微笑在诚。

诚动笑出。

诚就是真心实意。

诚还是无所隐伏。

诚可生情,情可生笑。

虽说“含娇含态情非一”,但毕竟惟有“披心腹”、心见诚,才可“见情愫”、笑溢出。

  (6)只要微笑,成功不远。

美国有位企业家在谈到用人的成功经验时说:

“宁雇一名满脸微笑的小学毕业的职员,也不雇一位面孔冷淡的哲学博士。

”可见,微笑,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中、特定的情况下,是多么的重要。

  (7)学会微笑,以柔克刚。

《伊索寓言》中有则显示强大的故事说得分明:

大风靠狂怒以显示强大,让地上的老人把衣服脱掉,结果却适得其反。

风越大,老人把衣服裹得越紧,而且恨不得再多穿上几件衣服;太阳则相反,靠微笑以显示其力量。

结果感动得老人不断地增加热量,不断地擦去汗水,最后心甘情愿地把衣服脱下。

这说明,在一定时候、一定条件下,微笑比狂怒更有力、更能取得成绩!

  (8)民间有一俗语:

“莫笑莫开店。

”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科技含量高的好产品还不够,还要有好态度、好服务。

只有相逢开口笑,才能盼得人气旺、生意火,从而“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

(选自《人民日报》2007年12月3日)

15、请归纳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2分)

答:

16、第(7)段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

(3分)

答:

17、作者认为微笑是“可亲、可敬、可贺的”,请你分别解释“可亲”、“可敬”的原因。

(3分)

可亲:

可敬:

18、品读第

(2)段,仿照其中一种格式,再提出一个观点井展开论证。

(4分)

徽笑是

答案:

15、2分我们要学会微笑。

(写“和谐,是需要微笑的”或“学会微笑”的给1分)16、3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每一点1分)。

证明“学会微笑,以柔克刚”的道理.(或证明“微笑比狂怒更有力、更能取得成绩”的道理)(1分)

17、3分可亲:

微笑是由内心的喜悦传递出来的,故面相和善,让人觉得亲切。

可敬:

微笑传递出的是友善,为善者乐善好施,令人尊敬。

(答对一个给2分,两个都对给3分,只抄原文没有解释的给l分)

18、4分

示例一:

微笑是一种智慧,它暗示着:

我己超越了世俗的思怨,名利的束缚,心境变得豁达。

这种智慧,好比山间竹子.虽长得居高临下,却己虚怀若谷。

示例二:

微笑是一支火柴,它燃烧着:

引爆人热情的导火线在缩短,心与心的冰雪在溶化。

这种火柴,犹如冬日里的阳光,虽冷风阵阵,却也觉得温暖如春。

(观点1分,展开论证2分,句子通顺1分)

 

自卑也是一种力量

阿明

①看过很多描写一个人应该怎样自信的文章,它们说得非常有道理。

我们的生命之所以能拥有某种高度,是因为我们的心灵已经抵达了它,否则,你永远只能是山脚下一棵矮小的狗尾巴草。

然而,一般的人很少想到适当的自卑有时也是一种生命的补液,偶尔使用它,我们的事业之花就会开放得更艳更美,也更持久。

②或许你早已听说过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的故事。

卡夫卡出生于布拉格一个犹太商人家庭,他的父亲性情暴躁,而且非常专制,这使卡夫卡从小就形成了敏感多疑、忧郁孤独的性格,他有时不免有点自卑。

事业最不顺的时候,他甚至说过“巴尔扎克的手杖上写着‘我粉碎了一切困难’,我的手杖上写着‘一切困难粉碎了我’”这样很绝对的话,不过,卡夫卡没有放任这种自卑,而是一直企图超越自己,终于写出了《变形记》、《城堡》这样的优秀小说,成为西方现代派文学的鼻祖。

③拥有一点点自卑之心,对人生多有教益。

爱迪生的学业成绩差得让老师想跳楼,为此,老师竟建议家长让他退学。

爱迪生也曾自卑过,但他把这种自卑当成动力,最后成了伟大的发明家。

普希金当学生时,他的数学一塌糊涂,无论做什么题目,也不管运用哪种方法,最后他都会让答案等于零。

为了自我鼓劲,他选择了写诗,结果成为一代文豪。

…………

④自卑能促使我们对自我作出一种冷静的剖析。

一个人不难走向自信,人天性中就有一种自恋和惟我独尊的基因,这种基因使我们自以为是,听不进别人的好意见。

我们真正难以做到的是时刻认识到自己生命的不完善、不完美,从而保持一种谦和的心境。

自卑是这种谦和的母亲。

⑤自卑对人生还有一个重要价值:

让你变得有所敬畏。

人生的很多问题都是因为无所顾忌而起的:

贪官之所以把手伸得很长,无非是因为觉得在他那个小圈子里,他可以搞掂一切;奸商之所以泯灭天良牟取暴利,不过是由于他认为自己有足够的智慧对付国家的政策、法律……这些人的确没有自卑感,然而,没有道理的“自信”却毁了他们。

⑥人生自然不能过于自卑,过分的自卑会打到一个人的毅力和勇气,使我们自己消灭自己;但也决不可能盲目自信,一个人盲目自信容易变得狂妄,自己挡住前进的道路。

最理想的是把两者结合起来,用自卑探照自己性格、知识、才华的黑洞,用自信寻找走出迷途的道路。

(选自〈〈时文选粹〉〉第二辑)

21、选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分)

答:

自卑也是一种力量。

2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D)(3分)

A、本文是一篇以驳论为主的议论文。

B、自卑的意义只有一个方面,即它能促使我们对自我作出一种冷静的剖析。

C、贪官和奸商之所以无所顾忌,是因为他们觉得人要自卑不要自信。

D、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是告诉我们自信的重要性。

23、第②段所列举的是正面论据还是反面论据?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它的内容。

(3分)

答:

是正面论据,(1分)卡夫卡不放任自卑,超越自己,成为西方现代派文学的鼻祖。

(2分)

24、选文第③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

(3分)

答:

举例论证。

(1分)通过列举爱迪生和普希金成功的事迹,有力论证了“拥有一点点自卑之心,对人生多有教益”这个观点。

(2分)(如只简单地r答“通过举例有力地论证了论点”只给1分)

25、请结合选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自卑的理解。

(3分)

答案示例:

适当的自卑,它能使我们看清自我,对我们走向成功很有帮助。

在学习中不要因为成绩差而被自卑所压倒,要化自卑为动力,积极进去,不断进步。

(内容1分,联系实际1分,语言通顺1分,共3分)

 

科学与诗

陈之藩

科学界的研究科学与诗人踏雪寻梅的觅句差不太多。

我举个例,说明科学家如何觅句。

有一通用电器公司的研究部门,是一所大楼,而楼梯每一个拐弯处,都备有一张空桌及一堆纸笔。

据说好多新的观念是科学家上下楼时想起来的,可是稍纵即逝。

如果在走下楼时有这个观念,到家后可能忘光了;如果走上楼,这个观念,到办公室可能模糊了,所以半路中必得写下来。

劳伦斯发明原子撞击机时,倒确是在早餐以后,到加州大学的路上想出的。

所以通用电器公司的办法并非没有理由。

另一个例子是麻省理工的温纳。

研究应用数学的及分析数学的人,不可能离开温纳。

有一个关于他的很著名的笑话。

温纳常常在校园一见到学生拉住即问:

“我吃过饭了没有?

学生答:

“先生,我没有注意您吃过饭了没有。

温纳问:

“那么请你告诉我,我刚才是走向南呢,还是走向北呢?

如果向南,即是刚从饭厅来,是吃过了!

学生答:

“你如不问,我还或许知道,这一问我也糊涂了。

大概温纳不是饿了一顿,就是连吃了两顿。

他并未生活在这个世界里,不是在与古人交谈,就是在梦中觅句。

大家全知道我们中国的大科学家杨振宁。

杨振宁在麻省百年纪念会上讲的话,大家可能不知道。

他说:

“究竟什么叫做理解,什么叫做认识,人类还在犯着糊涂。

这话是哲学家的话或诗人的话,却不像一个科学家所说的话。

至少不像中国所谓科学家所说的话。

牛郎织女座只是两块大石头,是有了诗人,才显得晶亮;北斗座是七块大石头,是有了艺术家,才使这七点连起线来!

法国不世出的大数学家庞卡立说得好,“房子是用石头做成的,但只是一堆石头不成房子;科学是事实堆起的,但只是一堆事实不是科学。

”科学原来像诗句一样,字早已有之,而观念是诗人的匠心所促成的。

这里面,没有利,没有名;没有开万世之太平,没有继往圣之绝学;而只是一种好奇与欣赏,对真的好奇,对美的欣赏。

爱因斯坦讲完了相对论以后,说:

“这个内容,凡是大学程度略好的人全能理解,但是,在探讨的过程中,绝望之后的觉悟,茫然之后的苏醒,以及黑暗中的往复摸索与新的洞天的终于出现,不是过来人,是不知个中甘苦的!

现在的科学家,据爱因斯坦的解释,研究科学的动机是为了逃避这个纷扰的世界。

这个世界已成了毕加索的画,天翻地覆,一塌糊涂。

科学家与诗人们却走向另一个世界去。

那里的山青,那里的水绿,那里的草长,那里的莺飞,流连忘返是理有固然的。

然而现实毕竟是现实,又哪里逃得了。

于是诗人之弱者在唱“共沐恩波凤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的肉麻之句。

诗人之强者在唱“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原应斩万竿”的激昂之调。

科学家们则要去制造飞机、大炮、火箭、原子弹等玩意儿了。

人类是在一个喧天锣鼓的悲剧中挣扎,即使是诗及科学里也找不到片刻的安静。

18.第一段中两个“觅句”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2分)

19、就文中引用的庞卡立和爱因斯坦的话中任选一处谈谈你的理解。

(2分)

20、从全文看,科学研究和诗人“觅句”有哪些共通之处?

(4分)

21.文中加点的“这个世界”和“另一个世界”分别指什么?

你怎样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

22.本文在写法上有哪些特点?

试举例说明。

(4分)

答案:

18、第一处“觅句”是指诗歌创作的构思立意、斟词酌句;第二处“觅句”是指科学探索和研究。

评分:

含义答对一处得1分,共2分。

意思对即可。

19、答案示例:

庞卡立的话意为:

科学研究要善于透过现象发现本质和规律:

爱因斯坦的话意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