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七巧板教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030000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趣味七巧板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趣味七巧板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趣味七巧板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趣味七巧板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趣味七巧板教案.doc

《趣味七巧板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趣味七巧板教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趣味七巧板教案.doc

大班数学活动:

趣味七巧板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了解七巧板的组成,通过观察和相似联想,理解图形之间的简单关系。

2、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感受玩七巧板拼图的乐趣,体验成功带来的自豪感。

3、尝试将平面几何图形无间隙拼搭组合,创造出各种图形与图案。

活动重点:

认识七巧板的组成。

活动难点:

将零散的七巧板进行无间隙拼搭,按照一定的方法还原成正方形。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

多媒体课件、人手一张绘制好的七巧板图。

2、经验准备:

幼儿了解基本的几何图形、人物和动物的基本特征。

活动方法:

直观法、支架法、提问法。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出示课件首页,创设情景:

老师带来了一只百宝箱,想不想知道里面藏着什么?

(点击课件:

逐一出示七巧板拼成的人、帆船、水壶的图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利用课件创设情境,直观体验七巧板的“神奇”,漂亮的图案一下子吸引住了幼儿,让幼儿直观感受七巧板的奇妙组合,充分激发幼儿的求知热情和学习的兴趣。

二、引导观察,初步了解

1、找一找

教师顺势提出:

图上有什么?

仔细观察每个图案,它们都是由几个图形组成的?

通过移动排列图形,引导幼儿数一数,知道每个图案都是由七块图形组成。

小结:

这些漂亮的图案都是七块图形拼成的,七块图形合在一起可以变成一个正方形,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七巧板”。

【课件中的图形可以反复移动并迅速回到原来的图案,这样可以帮助幼儿正确感知图形数量,起到了其他媒介所不能达到的作用。

2、分一分

通过提问“你认识七巧板里的哪些图形?

哪种图形最多,有几块?

这个图形很特别,你认识吗?

引出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在本次活动中掌握有一定的难度,知识量太多,因此本次活动的认识定位于幼儿感知这图形,并不要求了解该图形的特征】

教师小结:

5块三角形,1块正方形,1块平行四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组成了一副神奇的七巧板。

3、比一比

在这一环节中,我先让幼儿找出数量最多的图形——三角形并动手比一比。

幼儿动手操作后教师提问“五块三角形一样大吗?

你们是怎么发现的,用了什么方法?

【通过点击课件,旋转图形进行比较,引导幼儿说出用重叠的方法比较图形的大小,进一步了解七巧板的组成,解决本次活动的一个重点,为后面用七巧板拼图打下基础。

三、动手操作,深入探究

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四个步骤,从易到难,由浅入深:

1、用两块大三角形自由拼图——2、自选图形拼三角形——3、还原正方形——4、拼较复杂图案。

1、用两块大三角形自由拼图

请小朋友找出七巧板中的两块大三角形试一试,拼出简单的图形或者图案。

【这一部分,我开门见山让幼儿利用手中的学具进行拼搭,孩子们操作完展示时,我利用多媒体的复制移动旋转功能把成果展示出来,可以随时根据幼儿的回答来拼搭。

小结:

用两块大三角形,可以拼成三角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这三种不同的图形,还可以拼成蝴蝶结、小树、小山坡……

在成果展示后,教师提问“你是用什么方法拼的?

师总结拼板的基本方法:

边对边;角对角;角对边。

【在拖动图形时对幼儿的成果进行分类,归纳出拼搭共有角对角、边对边、角对边三种方法,并提醒幼儿进行无间隙拼搭。

2、自选图形拼三角形

教师提问“你能从剩下的五块图形找几块拼一拼,拼出三角形吗?

”幼儿自由操作,发现各种组合方法。

本环节设计拼出指定图形并用语言表述“用了几块什么图形拼成三角形”。

【点击按钮清晰展示图形拼法,这样的多媒体课件演示生动、直观,幼儿能对各种组合方法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接着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五块一起也能拼出三角形,观察一下怎么拼的,一起来试一试。

【这一步骤为下面突破难点做了铺垫。

3、还原正方形

提问:

怎么把七块板变回原来的正方形,放回盒子里呢?

【这是本次活动的难点所在,如果幼儿没办法拼回原样,可利用课件把正方形分割成两个三角形,引导幼儿发现要变回正方形,可以把它看成两个三角形,降低难度。

4、拼较复杂图案

这七块拼板生活在一个家里不分开,它们团结在一起,可以变出更漂亮、更多的图案。

【基于本年龄段的特点,在操作过程中,我提供了一些范例。

并且可以根据幼儿操作的实际情况给予适当提示,移动鼠标显示清晰拼法。

孩子们在动手和动脑的过程中体会到了七巧板的神奇之处,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

四、动画欣赏,拓展延伸

成果展示后,我及时小结,告诉幼儿七巧板不但可以用一副拼,也可以几副一起拼,用七巧板拼出的图案还能用来故事表演。

欣赏多媒体设计的动画故事《乌鸦与狐狸》,这环节作为延伸活动,让幼儿在课间游戏时观看动画故事,拓展幼儿的拼图思维。

整个课件中呈现的七巧板有两种,一种是多色的,一种是单色的,这样设计是因为色彩鲜艳的物体容易吸引幼儿,一下子就能抓住幼儿的眼球,解决“七巧板的组成”这个重点。

而在七巧板的拼搭活动,也就是第三环节“动手操作”中,注重的是形状,与颜色无关,而幼儿又容易受到颜色的干扰,影响他们的拼搭活动,所以在第三环节中出现的七巧板是单色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