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03420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25.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详解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详解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详解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详解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详解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详解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详解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详解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详解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详解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详解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详解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详解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详解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详解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详解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详解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详解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详解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详解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详解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详解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详解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详解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详解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9年5月

南京市、盐城市2019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

2019.03.20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6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考试号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答案写在答题卡对应题目的横线上。

考试结束后,请交回答题卡。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在下列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签字样式最足以代表一个人的性格。

王羲之的签字有几十种样式,_________,一律的圆熟俊俏。

看他的署名,不论是在笺头或是柬尾,翩翩的__________跃然纸上。

他写的“之”字变化多端,大都_____________。

世之学逸少书者多矣,没人能得其精髓,非太肥即太瘦,非太松即太紧,“羲之”二字即模仿不得。

A.万变不离其宗风致摇曳多姿

B.以不变应万变风味摇曳多姿

C.万变不离其宗风味绰约多姿

D.以不变应万变风致绰约多姿

【答案】A

【详解】试题分析:

题干是“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辨析近义词语的能力。

辨析词语运用是否恰当,可从多方面分析。

解答此类题目,必须了解所提供词语的词义。

词性、程度轻重、范围大小、适用对象、感情色彩等,必须抓住同义词或近义词的不同语素的意义进行区别,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辨别筛选。

本题,万变不离其宗:

尽管形式上变化多端,其本质或目的不变。

强调“不变”。

以不变应万变:

指事物时常变化,我们办事要注意观察其变化,处变不惊。

强调“不惊”。

因为语境中有“一律”二字,因此选“万变不离其宗”。

排除B、D项。

风致:

美好的容貌和举止。

风味:

(1)指美好的口味。

(2)指事物所具有的特殊色彩或趣味。

(3)指风度;风采;这里指“署名”,是说字迹美妙绝伦之意,故用“风致”。

排除C项。

摇曳多姿:

形容摆动的姿态变化多,优美动人。

绰约多姿:

形容女子姿态柔美的样子。

这里要注意两个词语的适用对象,“摇曳多姿”可以指物体,而“绰约多姿”只能指女子。

语境说的是“写的‘之’字变化多端”,所以选用“摇曳多姿”。

故选A。

【点睛】近义词辨析的方法:

1、牢记搭配对象。

有的时候,两个近义词之间的意义并无明显差别,但是搭配的对象全然不同,或者范围差异很大。

比如“荣膺”的一定是较高规格的荣誉,“荣获”的对象就相对普通。

2、去除同类项,就区别项加以组词区分。

很多时候,两个近义词都具有相同的字眼,比如“遏止”和“遏制”。

可以将相同的字眼,如“遏”去掉,就剩下的字眼组词,前者为“停止”,后者为“控制”。

通过组词加以区分,对于大多数拥有相同字眼的近义词都是相当有效的辨析手段。

3、寻找关键词中的反义词。

有些近义词,比如“真谛”和“精髓”,一个强调的是“真”,一个强调的是“精”,这个时候可以反其道而行之,“真”的反义词是“假”,“精”的反义词是“粗”,也就是说,一个探讨是真假问题,一个探讨的是粗精问题,讨论的问题不一样,语用环境自然也不一样。

4、将两个字的词变成四个字的词。

很多时候,像“钟情”“包罗”这样的词语,将其扩展为四个字的时候反而容易看穿其本来面目。

“一见钟情”仅指爱情,“包罗万象”则明示了“包罗”范围之广。

面对这些犹抱琵琶半遮面、追求含蓄蕴藉的两字短语,将其扩展为四个字,也是一种重要的辨析手段。

总之,对于近义词辨析题,务必找到真正能将两个词区分开的点,这些点最好本来就生长在这些近义词上,成为我们在考场上推断出正确答案的线索,千万不能蒙混过关,使得本来区分就不大的近义词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模糊。

2.下列对联中,适合悬挂在太白祠的一组是

①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

②到此莫题诗,谁个敢为学士敌;偶然去捉月,我来甘拜酒仙狂。

③一览极苍茫,旧苑高台同万古;两间容啸傲,晴天明月此三人。

④才与福难兼,文字潮儋同万里;地因人始重,江山永柳各千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C

【详解】试题分析:

题干是“下列对联中,适合悬挂在太白祠的一组是”。

本题考查对联的正确使用。

的能力。

选择时,要扣住题干中的“适合悬挂在太白祠”这一要求,分析各对联的内容。

“太白”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字。

①句中从“草堂”一词中可看出指的是在成都建浣花草堂的杜甫。

②句中,上联“学士”,指天宝元年李白供奉翰林院,遂有“学士”之称。

下联“捉月”,相传李白在当涂采石矶因醉酒泛舟,俯身取江中月影,遂溺死;后人便在此筑捉月台纪念他。

“酒仙”,指李太白。

杜甫《八仙歌》: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所以②写的是李白。

③句中“苍茫”是旷远无边的意思。

“旧苑高台”指梁苑和禹王台。

梁苑又名“兔园”,汉代梁孝王所建。

禹王台,相传大禹治水时曾住于台上,故名。

又据说春秋时晋国著名乐师师旷在此奏乐,后来梁孝王筑吹台,被称为古吹台。

“两间”指天地之间。

“啸傲”一般指诗人的豪放的性格。

此谓无拘无束吟咏歌唱。

“三人”指李白、杜甫和高适。

从“啸傲”一词可以联想到李白的狂放。

④句指的是柳宗元。

“才与福难兼”指柳宗元一生虽很有文才,但“福气”并不好,遭到贬谪,仕途坎坷。

“潮儋”:

潮州和儋州,韩愈因谏阻宪宗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苏轼在宋哲宗亲政、新党上台后被贬于儋州(今海南岛)。

“同万里”:

韩愈、苏轼、柳宗元都有才学,但政治命运相同,都被贬谪到万里以外为官,万里是夸张说法。

“永柳”:

永州和柳州,柳宗元由进士累官至监察御史,唐顺宗时(805年)因参加革新集团,被贬为永州司马,唐宪宗时(815年)被起用改任柳州刺史,四年后,死于此。

各千秋:

永州和柳州也因柳宗元的传诵而芳世千秋。

故选C。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金山和焦山本来都是江中的岛屿,如今金山与北固山一样和陆地相连了。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①这里的好处是静中寓动,幽深中见雄伟

②山巅的郑板桥读书处——别峰庵也是游人流连的地方

③朝暾月色,断崖石壁,以及晓风涛声,都曾博得古人赞美

④焦山在江中,面对象山,背负大江,漫山修竹,终年常青

⑤而今吾人登临此山,望滔滔大江东去,巨轮渔艇往来,则又有一番意境

⑥而山寺中的明代木结构建筑与石坊,山间的摩崖石刻,更为此山生色不少

A.④③⑥①②⑤B.④③⑤①⑥②C.⑤①④③⑥②D.⑤①④②③⑥

【答案】B

【详解】试题分析:

题干是“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阅读这段文字,关注横线前后的语句,注意上下文衔接。

观察备选选项的首句是④或⑤,所以首先要在④⑤中排除,⑤中出现了“而今”“又”,但前面有没有表示转折的句子,排除⑤在第一空的位置。

所以排除C、D项。

然后分析④③后接⑥还是接⑤。

③中写道“古人”,⑤中写道“而今吾人”,两相对比,应放一起。

排除A项。

故选B。

【点睛】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有时选用关联词语,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

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

选用关联词语注意分析前后语句之间的关系,此题属于排序的形式,答题时首先从上述的角度找到一至两组紧密衔接的句子,据此初步得到答案,然后把答案带回原文进行进一步的检验。

4.下列选项中,对漫画意图的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A.嘲讽不加调查先入为主的看法。

B.批评砍伐树木破坏生态的做法。

C.讥刺违反规定吸烟作业的工人。

D.调侃头脑简单听人指挥的莽汉。

【答案】B

【详解】试题分析:

题干是“下列选项中,对漫画意图的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

这是一道漫画题。

解答此题时,要先读懂漫画的内容和语意。

图中的工人边砍树,边抽烟。

啄木鸟在啄他的头,认为他的头是段“木头”,而且里面一定有害虫。

那我们就要想:

为什么这个人的头脑里“一定有虫”?

那就是这个工人的什么想法,什么做法是不对的。

从图中可以看到他挥着斧子在砍伐树木,这就是他破坏生态环境的做法是不对的。

故选B。

【点睛】漫画表述型选择题是一种综合型考题,它考查的是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是近年来高考试卷中命题者比较青睐的一种情境设置方式。

此类选择题利用漫画形象生动的特点,对某种错误的思想或行为进行辛辣而又不失幽默的讽刺与批判,从而给人以启迪和教育。

漫画型选择题一般由漫画(含漫画中的文字、标题、画注)、题干和备选题支这三个要素构成。

漫画部分可能是一幅或一组漫画。

题干以简单的文字提出问题,要求从备选题支中做出正确选择。

从解题技巧上看,要提高漫画选择题的答题效率与正确率,掌握解题的基本思路尤为重要,这是正确答题的关键。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王生墓志铭

【清】方苞

雍正元年冬十有二月,余病不能兴。

闻王生兆符蹶而苏,舆疾往视,与之语,神气若未动,越三日而死。

呜呼!

是吾友崑绳之子也。

兆符从余游,在丙子之春。

余在京师,馆于汪氏,崑绳馆于王氏,使兆符来学,次汪氏马队旁。

危坐默诵,阒若无人。

方盛暑,日三至三返,不纳汪氏勺饮。

其后崑绳弃家漫游,兆符自天津迁金坛,复从余于白下。

昆绳尝语余曰:

“兆符视子犹父也。

吾执友惟子及刚主①,吾使事刚主,曰:

‘符于方子之学,未之能竟也。

’”弱冠为诸生,南迁遂弃去。

逾四十,以糊口至京师。

或劝以应举,庚子举京兆,明年成进士。

或馈之金,使速仕以养母。

余曰:

“用此买田而耕,则母可养,学可殖,而先人之绪论可终竞矣。

”兆符蹙然,趣余为书抵馈金者。

及报诏,而死已弥月矣。

方兆符之南迁也,以稚齿独身,将母及女兄弟陆行水涉三千里。

及崑绳既殁,奔走四方,未尝旬月宁居。

而其母老病,暴怒不时。

常恐妻女仆婢,久不能堪,而在视不尽其诚,故身在外,忧常在家。

又虑年日长,学不殖,而矻矻于人事丛杂中。

是以心力耗竭,形神瘀伤,一发而不可救药也。

余与崑绳交最先,既而得刚主,三人者所学不同,而志相得,其游如家人。

刚主之长子习仁,亦从余游。

辛丑秋,刚主使卜居于江南而道死。

自习仁之死,三人子姓中,质行无可望者矣。

今又重以兆符,而文学义理,可与深言者亦鲜矣。

兆符性孤特,虽其父故交既宦达,察其意色,少异于前,即不肯再见。

而行身端直,又以文学知名。

故其疾也,闻者皆忧之;其死也,皆惜之。

兆符渴葬先世兆域,而母及妻子在江南。

葬事毕,士友南还者,为纪其家;留京师者,分年而主墓祭。

虽兆符意气所感召,抑其祖父节概风声宿留于人心者不可泯也。

兆符年四十有五,所排纂《周官》及诗文若干卷,蒋君湘帆为编录而藏之,以俟其孤之长而授焉。

(节选自《望溪文集》)

【注】①李刚主,为清代学者李恭之字。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余病不能兴兴:

起身

B.次汪氏马队旁次:

停留

C.趣余为书抵馈金者趣:

催促

D.为纪其家纪:

记载

6.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执友,指志同道合之友。

方苞与王、李所学不同而志趣相得,堪称执友。

B.诸生,古代经考试录取进入各级学校的生员,文中指通过乡试成为举人。

C.京兆,是汉朝都城长安的古称,后泛指都城,文中此处指清朝都城北京。

D.兆域,指墓地。

古人讲究叶落归根,虽客死他乡但仍希望归葬家族祖坟。

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危坐默诵,阒若无人。

方盛暑,日三至三返,不纳汪氏勺饮。

(2)虽兆符意气所感召,抑其祖父节概风声宿留于人心者不可泯也。

8.依据第六段内容简要概括王兆符的为人特点。

【答案】5.D6.B

7.

(1)(兆符)端正地坐着默默背诵,安静地好像没有人一样。

当时正值盛夏,(兆符)每天往返三次,不曾接受汪氏一勺汤水。

(2)虽然(他们)是被兆符的志向气概感召,但是他的祖父长久留在人们心中的操守气概和声望还没有泯灭。

8.孤特不群,敏感自尊,行为正直,交友有道。

【5题详解】

试题分析:

题干是“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意义和用法的把握。

这四个实词,除了“次”为课内常见实词之外,其他三个均为课外实词,考生应把选项中的句子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以及课内字词推测意思和用法的正误。

A项,结合前文“病”可知“兴”在此是“起身”的意思。

B项,“次”是“停留”的意思,在初中课文《次北固山下》中已经出现。

C项,“趣”通“促”,催促,结合上文“兆符蹙然”,可知兆符并不愿意平白接受馈赠,所以催促我“抵馈金”。

D选项中,“纪”在这里是“经营”的意思。

故选D。

【6题详解】

试题分析:

题干是“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平常的学习中,考生在平时学习中应多多识记积累相关的知识,应有意识的进行分类识记,比如科考类、官职升迁贬谪类、官职名称类等等。

本题考查到的四个文学常识,都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知识面。

但是也并非完全依赖于知识面,如果能体会语境以及上下文含义,并将课内知识活学活用,即便是没有见到过的文学常识,也不用慌张。

B项,错在“通过乡试成为举人”。

“诸生”指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明清时期称考取秀才入学的生员为诸生,如明代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诸生学于太学”,故而在文中这里指通过童子试成为秀才。

还可以通过后文“或劝以应举”推导出来,如果前面已经成为举人了,后面又何必“劝以应举”呢?

故选B。

【7题详解】

试题分析:

题干是“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

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翻译更多地需要和上下文联系,进行合理推理,考生在平时备考复习时需要结合语境,建立全局观,不能再单纯地注重“言”而忽视“文”。

一般采用直译为主,意义为辅,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

注意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特殊句式和虚词是得分的关键点。

第一句关键点:

“危”:

“端正”;“阒”:

“安静”;“方”:

“正值”;“日”:

“每天”;“勺饮”:

“一勺水”。

第二句关键点:

“抑”:

“或者”;“节概风声”:

“操守、气概和名声”;“宿”:

“长久”;“泯”:

“泯灭”;“节概风声宿留于人心者”,定语后置句,“长久留在人们心中的操守气概和声望”。

【8题详解】

试题分析:

题干是“依据第六段内容简要概括王兆符的为人特点。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筛选、概括能力。

信息筛选题在整体上更注重与前后文的联系,对文章整体内容的把握。

回答本题,首先要阅读全文,锁定答案的有效范围在第六段,该节中先说兆符“性孤特”“其父故交既宦达,察其意色,少异于前,即不肯再见。

”其中从“兆符性孤特”可以得知王兆符性格是特立独行之人,从“少异于前,即不肯再见”可见他是一个不能容忍前后不一的敏感自尊之人。

由“行身端直”可知王兆符是端正、耿直之人。

“而母及妻子在江南。

葬事毕,士友南还者,为纪其家;留京师者,分年而主墓祭”,“兆符意气所感召”,“蒋君湘帆为编录而藏之,以俟其孤之长而授焉”,可见他交友有道。

【点睛】翻译句子要解释出关键的字词的意思,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

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国名等专有名词保留原样,不用翻译。

二是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应删去。

三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

四是所翻译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则要把省略了的成分增补出来。

五是有些虚词表示各种语气的,需要译出。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寄杜位①

杜甫

近闻宽法离新州②,想见怀归尚百忧。

逐客虽皆万里去,悲君已是十年流。

干戈况复尘随眼,鬓发还应雪满头。

玉垒③题书心绪乱,何时更得曲江④游。

【注】①杜位,杜甫族弟。

②新州,属唐代岭南道。

③玉垒山,位于成都附近。

④曲江:

唐代长安名胜。

杜位京中有宅,近曲江。

9.请简要赏析诗歌的颈联。

10.“何时更得曲江游”一句表达了作者的哪些愿望?

【答案】9.

(1)比喻,把“白发”比作“雪”,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白发之多,表达作者年华易逝的伤感。

(2)借代,用“干戈”指代“战争”,突出现在国家战争频发。

(3)虚写,诗人想象了杜位贬归途中的情形,寄托了作者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杜位的同情。

10.

(1)希望战乱平息,国家太平;

(2)期盼回到长安,兄弟聚首;(3)期待生活安宁,重游胜景。

(4)渴望受到朝廷重用。

【9题详解】

试题分析:

题干是“请简要赏析诗歌的颈联。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内容、表现手法、情感。

首先要读懂诗句的内容、准确判定其艺术手法,分析诗人的思想情感。

赏析诗歌的某一联,一般分三步走:

第一步,指出诗句运用的表达技巧,首先要考虑修辞手法;第二步,结合诗句具体内容分析诗人是如何运用该表达技巧的;第三步,指出诗人在诗句中运用该表达技巧表达了什么情感,或者有什么表达效果。

读懂全诗,精读颈联。

“干戈况复尘随眼,鬓发还应雪满头”的意思是正逢战争又加上族弟杜位被贬谪,岁月匆匆,时光如流,作为逐客,诗人想象流放归来的杜位还是满头白发。

诗中运用比喻的手法,把白发比作“雪”,“雪满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白发之多,表达作者对年华易逝的伤感。

此外,“干戈”指代“战争”,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此时国家战争频发,希望战乱平息,国家太平。

此外,“鬓发还应雪满头”一句,诗人运用虚写手法,想象杜位贬归途中的情形,寄托了作者对杜位的同情和对国事的忧虑。

结合上述分析,回答本题先要指出该联使用了比喻、借代等修辞手法和想象等表现手法,然后结合诗中具体的词语答出这些手法的表现,以及这些手法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10题详解】

试题分析:

题干是“‘何时更得曲江游’一句表达了作者的哪些愿望?

”此题的考点是分析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情感的能力。

读懂全诗,根据具体诗句分析。

此诗是诗人为族弟杜位移州而作的一首诗。

首联中“离新州”,是叙述族弟离开新州的事情。

作者对杜位的思念之情,并且期盼与杜位相见。

“尚百忧”,推心。

颔联“逐客”二句,承上离开新州一事,是说流窜之久。

颈联中的“干戈”借代战争,此时国家战乱纷飞,希望和平早日到来。

“雪满头”承上句“百忧”,是作者感慨自己年华易逝。

这两句是说离乱令人心生伤感。

尾联“心绪乱”“何时”是说此时怀才不遇作者经过多年漂泊回到蜀地,仍然期待受到朝廷重用。

回答本题要结合诗中的关键词句,从从国家太平、兄弟聚首、重游胜景期待重用四个角度作答,意思接近也可以。

【点睛】解答诗歌情感的答题方法如下:

①从题材入手。

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

②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

③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

④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

⑤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

分析景物的色彩倾向,一般来说景物的色调和作者内心的情感是相辅相承的,暖色调和积极向上有关,冷色调和哀愁有关。

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

同时还要注意诗文后面的注解。

⑦关注体现情感的重要词语。

古代诗人特别注重关键词,并以此作为情感表达、意境营造的核心。

如“残、缺、断、愁”等词语常与诗人内心的寂寞和孤寂有关。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_____________。

(庄子《逍遥游》

(2)_____________,夕揽洲之宿莽。

(屈原《离骚》)

(3)扪参历井仰胁息,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

(4)_____________,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5)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6)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

(7)_____________,人至察则无徒。

(班固《汉书》)

(8)我自横刀向天笑,_____________。

(谭嗣同《狱中题壁》)

【答案】

(1).而后乃今将图南

(2).朝搴阰之木兰兮(3).以手抚膺坐长叹(4).觥筹交错(5).歌窈窕之章(6).赢得生前身后名(7).水至清则无鱼(8).去留肝胆两昆仑

【详解】试题分析:

考查默写常见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

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

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注意重点字,如同音字、形似字、通假字、难写字等字的写法。

如“而后”“图”“搴”“阰”“抚”“膺”“坐”“觥筹”“错”“窈窕”“赢”“生前身后”“清”“昆仑”,理解字义去记忆。

【点睛】考查常见的名篇名句默写常常分为三类:

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和记忆同时考查。

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

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另外,较长的句子不能掉字。

五、现代文阅读

(一)(15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婉言相告

[美]纳博科夫

欧金尼娅是个流亡的老寡妇,总是穿身黑衣服。

前一天她的独生子米沙死了,至今她还不知道。

早上七点左右,欧金尼娅的老朋友切莫比尔斯基夫妇收到来自巴黎的电报,米沙干活的那个工厂的厂长说他是从楼顶掉进电梯井的。

这时候,欧金尼娅也起床了,她到厨房煮了些咖啡。

欧金尼娅已经整整一个星期不和房东太太讲话了,这也不是她们第一次吵架。

不过,她跟朋友们说起来时,总说自己无意搬走。

要是决定和谁断绝关系,她只要关上那个像黑色小拎包一样的便携式助听器就行了。

她提着咖啡壶走过门厅,发现地上有张明信片,是邮递员从门上的投信缝隙塞进来的。

明信片是儿子寄来的。

她一手提着咖啡壶,站在门槛上读。

明信片上写道:

“亲爱的妈妈,我一直拼命工作,晚上滑了一跤,哪儿都去不成了。

切莫比尔斯基夫妇之前通过更先进的通讯方式知道了米沙的死讯,结果便是她现在读到的这几行字,实际上不是她儿子写来的。

两条街之外的公寓里,切莫比尔斯基正从ー个房间到另一个房间。

他一边走,一边无奈地摆手:

“该怎么告诉地呢?

上帝,真不幸啊。

地肯定受不了的。

可怜的孩子啊,还不到三十岁。

想想这工作还是我帮他找的呢……”他的妻子边哭边挠地白发稀疏的头,分别打电+话给利普什泰恩夫妇,列诺什卡,奥尔尚斯基医生——但就是下不了决心自己先到欧金尼娅家去。

欧金尼娅喝完咖啡后挎上黑网兜,提上手提包出门了。

她身子仍然挺得笔直。

不戴助听器的话,她就是个彻底的聋子。

就是戴上,耳朵也很背。

小镇的嘈杂声对她而言就是她血液的流动声。

在这样已成习惯的背景中,周围的世界与她相安无事。

行人是橡胶人,狗是毛绒狗,电车寂静无声。

她在这一片寂静中行走,面无表情,但整体来说她对自已还是满意的:

穿着黑衣,受着耳聋的迷惑和限制。

她在想,明天,是个假日,可能有人来访。

她应该买点上次买的烤饼。

路过钟表铺时,她记起来该把米沙的手表拿回来。

表是米沙在巴黎摔坏的,托人顺路带給她。

她走进了钟表铺,悄无声息。

钟摆晃动,各晃各的,各走各的时间。

她从手袋里拿出了个钱包模样的小东西,急急地戴上,从前做这么快的动作还不好意恩。

钟表商熟悉的声音远远传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