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品及其应用.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035689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9.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制品及其应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生物制品及其应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生物制品及其应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生物制品及其应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生物制品及其应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生物制品及其应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生物制品及其应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生物制品及其应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生物制品及其应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生物制品及其应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生物制品及其应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生物制品及其应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生物制品及其应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生物制品及其应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生物制品及其应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生物制品及其应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生物制品及其应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制品及其应用.docx

《生物制品及其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制品及其应用.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物制品及其应用.docx

生物制品及其应用

生物制品及其应用

生物制品是利用微生物、寄生虫及其组分或代谢产物和动物或人的血液、组织等材料为原料,通过生物学、生物化学及生物工程学的方式加工制成的,用于传染病或其他有关疾病的预防、诊断和医治的生物制剂。

狭义的生物制品包括疫苗、免疫血清和诊断液,而广义的生物制品还包括各类血液制剂,肿瘤免疫、移植免疫及自身免疫病等非传染性疾病的免疫诊断、医治及预防制剂,和提高动物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免疫增强剂等。

世界卫生组织给生物制品下的概念是:

“效价和平安性检定仅凭物理化学的方式或不足以解决问题而必需采纳生物学方式检定的制品”。

依照此概念,抗生素、维生素及激素等不属生物制品的范围。

一、生物制品的分类和命名

(一)生物制品的分类

  本节介绍的是狭义的生物制品,包括疫苗、免疫血清和诊断液。

  1.疫苗由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及其组分或代谢产物所制成的用于人工主动免疫的生物制品称为疫苗。

动物接种后,能产生针对某病原微生物的特异性免疫应答,以抵抗感染,预防疾病。

  根据制备方法和原料不同,疫苗包括灭活疫苗、活疫苗和类毒素。

过去把由细菌、霉形体和螺旋体制成的疫苗称为菌苗,而由病毒或立克次氏体制成的疫苗称为疫苗。

根据我国农业部文件规定,“由特定细菌、病毒、立克次氏体、螺旋体、霉形体等微生物及寄生虫制成的主动免疫的生物制品一律称为疫苗”。

  

(1)传统疫苗包括灭活疫苗、活疫苗、类毒素以及寄生虫疫苗等

  ①灭活苗即通常所说的死疫苗或死苗,又分以下3种类型。

  一般灭活苗选择抗原性强的菌(毒)种,经大量培养后,用理化方法灭活制成。

通常要加入免疫佐剂以提高其免疫力。

  自家灭活苗从患病动物自身病灶中分离出来的病原体,经培养、灭活后制成的疫苗再用于动物本身,称为自家疫苗。

对治疗慢性的、反复发作、用抗生素治疗无效的细菌或病毒性感染效果良好,如葡萄球菌感染症。

  脏器灭活苗(组织灭活苗)利用病、死动物的含病原微生物的脏器制成乳剂,灭活脱毒制成。

如兔病毒性出血症的组织灭活苗是用含病毒量高的肝脏制成。

组织灭活苗制法简单,本钱低廉,在没有特效疫苗的情形下,作为一种应急方法,在疫病流行区操纵疫病的进展可起到专门好的作用。

  ②活疫苗又称弱毒苗,是利用人工诱变获得的弱毒株、筛选的天然弱毒株或失去毒力的无毒株制成的疫苗。

又分为同源弱毒疫苗和异源疫苗。

异源疫苗只占活疫苗的极小部分,如火鸡疱疹病毒疫苗用于预防鸡的马立克氏病即属此类。

  对灭活苗和活疫苗进行比较,活疫苗的优点是使用剂量小,免疫原性好,免疫产生快,免疫期较长,而且不需使用佐剂。

但由于是活的微生物,用于免疫时有一定危险性,并需低温冷冻保存。

灭活苗则生产方便,使用安全,易于保存,但使用剂量较大,且免疫效果通常不及活疫苗,需加入适当的佐剂以增强免疫效果。

临床上应常温或低温冷藏保存。

  ③类毒素将细菌的外毒素用适当浓度(质量分数为%~%)的甲醛溶液处理,使之脱毒而制成的生物制品,称为类毒素。

类毒素尽管失去毒性,但仍保留抗原性,而且比外毒素本身更稳定。

经盐析后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铝胶成为吸附精制类毒素,可延缓在机体内的吸收,免疫效果更持久。

  ④寄生虫疫苗寄生虫多有复杂的生活史,抗原成分非常复杂而多变,因此尽管寄生虫病对动物危害很大,迄今为止仍无理想的寄生虫疫苗。

目前,国际上推出并收到良好免疫效果的有胎生网尾线虫疫苗、丝状网尾线虫疫苗和犬钩虫疫苗,中国市场上的球虫卵囊疫苗,效果也较好。

  

(2)联苗和多价苗联苗是指不同种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组成的疫苗,如鸡新城疫-鼻炎-传染性支气管炎三联苗。

多价苗是指用同种微生物不同型或株所制成的疫苗,如大肠杆菌多价苗。

联苗和多价苗可简化接种程序,减少接种动物应激反应的次数,因而对畜牧生产有利。

但应注意制备和使用的原则,即不加重接种副反应,不发生干扰现象,能提高各个制剂或其中之一的免疫效果。

  (3)亚单位疫苗利用微生物的一种或几种亚单位或亚结构制成的疫苗称为微生物亚单位疫苗。

此疫苗没有微生物的遗传信息,免疫动物能产生针对此微生物的免疫力,并且可免除微生物非抗原成分引起的不必要的副作用,保证疫苗的安全性。

  (4)生物技术疫苗

  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将微生物的保护性抗原基因重组于载体质粒后导入受体菌或细胞,使该基因在受体菌或细胞中高效表达,产生大量的保护性抗原肽段,提取该抗原肽段,加佐剂即为亚单位疫苗。

此苗因需解决表达的高效、蛋白质分泌、免疫原性不如传统疫苗好等问题,因而目前尚未推广。

  基因工程活载体疫苗又称重组活病毒疫苗。

将微生物保护性抗原基因即目的基因插入载体病毒如痘病毒、疱疹病毒等的特定位置上,使载体病毒转染细胞,在细胞中复制的同时表达外源基因产物即抗原。

一个载体病毒中可同时插入多个外源基因,表达多种病原微生物的抗原、同时起到预防多种传染病的效果。

在诸多载体病毒中,以痘病毒作为载体最具优势,是目前研究最多最深入的一种。

  基因缺失苗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切去病毒致病基因,使其失去致病力,但仍保留其免疫原性及复制能力,成为基因缺失株。

该基因缺失株用作疫苗比较稳固,无毒力返祖现象,是成效良好而且平安的新型疫苗。

合成肽疫苗按照病原微生物保护性抗原决定簇的氨基酸序列,人工合成含有保护性抗原决定簇的短肽并连接于载体蛋白上所制成的疫苗,称为合成肽疫苗。

该疫苗稳定、安全,且不需低温保存,可制成多价苗,但工艺复杂,免疫原性较差,故尚未推广。

  抗独特型疫苗免疫网络学说指出抗体的可变区既表现抗体的活性,同时又有抗原的特性,即是一种独特型抗原决定基,能刺激自身淋巴细胞产生针对该独特型抗原决定基的抗体,即抗独特型抗体。

抗独特型抗体在结构上与刺激机体的原抗原相似,因此利用抗独特型抗体代替抗原免疫动物可激发机体产生对相应病原体的免疫力。

疫苗还可根据物理状态分为液体疫苗和冻干疫苗;根据病毒抗原培养方式分为动物培养苗、鸡胚培养苗和细胞培养苗;根据免疫途径分为注射用疫苗、口服苗、气雾苗和皮肤划痕苗等。

  2.免疫血清动物经反复多次免疫同一种抗原物质后,机体血清中产生大量的特异性抗体,采取其血液分离血清,即为免疫血清或称高免血清、抗血清,用于治疗和紧急预防。

血清注入机体后可立即发挥抗病作用,但这种免疫力维持时间较短,一般为2~3周,故使用免疫血清进行传染病防治时应多次注射。

  在临床上,抗菌血清应用较少,较多的是抗病毒血清和抗毒素血清,如小鹅瘟抗血清、破伤风抗毒素等。

因他们只能中和游离的病毒和外毒素,对已经结合细胞的病毒和毒素不能发挥作用,故使用抗血清时也应注意早期足量。

  3.诊断液利用微生物、寄生虫及其代谢产物,或者含有其特异性抗体的血清制成的,专供传染病、寄生虫病或其他疾病以及机体免疫状态诊断用的生物制品,称为诊断液。

  诊断液包括诊断抗原和诊断抗体(血清)。

诊断抗原包括变态反应性抗原和血清学反应抗原。

前者如检查结核感染的旧结核菌素和提纯结核菌素,检查牛、羊布氏杆菌感染的布氏杆菌水解素等,利用此类抗原刺激机体产生迟发型变态反应来判断机体感染状态;血清学反应抗原包括各种凝集反应抗原,如鸡白痢全血平板凝集反应抗原、鸡霉形体病全血平板凝集反应抗原、布氏杆菌试管凝集反应抗原、布氏杆菌平板凝集反应抗原等;沉淀反应抗原,如炭疽环状沉淀反应抗原、马传染性贫血琼脂扩散试验抗原等;补体结合反应抗原,如鼻疽补体结合反应抗原、马传染性贫血补体结合反应抗原等。

应该指出的是在各种类型的血清学试验中,同种微生物的抗原会因试验类型而有所差异,故在选择诊断抗原时,应根据所要进行的试验类型选择诊断抗原的种类。

  诊断抗体包括诊断血清和诊断用的特殊抗体。

诊断血清是用抗原免疫动物制成的,如鸡白痢阳性血清、马流产阳性血清、炭疽沉淀素血清、魏氏梭菌定型血清、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因子血清等。

单克隆抗体、荧光抗体、酶标抗体等是目前广泛使用的诊断抗体。

  

(二)生物制品的命名

  生物制品的命名遵循明确、简练和科学的原则,采用“动物种名+病名+制品种类”的命名方式。

国家规定,由特定细菌、病毒、立克次氏体、螺旋体、霉形体等微生物及寄生虫制成的主动免疫的制品一概称为疫苗;凡将特定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及寄生虫毒力致弱或异源毒制成的制品称为“活苗”,而用物理或化学方式灭活后制成的疫苗称为灭活疫苗。

同一种菌、毒,不同株、系所制成的疫苗,可在全称后加括号加以注明,如猪丹毒活疫苗(GC42株)、猪丹毒活疫苗(G4T10株)。

  对联合和多价生物制品的命名方法为:

由两种以上的病原体制成的一种疫苗,采用“动物种名+假设干病名+X联苗”的形式,如“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活疫苗”;由两种以上的血清型制成的一种疫苗,采纳“动物种名+病名+假设干型名+X价疫苗”的形式,如“口蹄疫O型、A型双价弱毒疫苗”、“冻干精制多价气性坏疽(魏氏梭菌、腐败梭菌、诺维氏梭菌、溶组织梭菌)抗毒素”。

  诊断制剂在制品种类之前加上诊断方法名称,例如“鸡白痢全血平板凝集抗原”。

  共患病一般不列病名,但人用制品应加以表明,如“人用狂犬病疫苗”;制品的制造方法、剂型、灭活剂、佐剂一般不标明。

在制造方法改变时,则应在基本名称前加以标明,如“旧结核菌素”、“精制破伤风类毒素”。

二、疫苗制造的基本程序

  疫苗是一种特殊的生物制品,其生产必须合法、安全、有效,同时又要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和扩散,故生产的各个环节都必须严格按规程进行。

  

(一)疫苗的菌种和毒种菌种、毒种是疫苗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而且也是国家重要的生物资源,因此必需按要求进行严格的选择。

  1.来源清楚、资料完整我国《兽医生物制品制造及检验规程》规定,疫苗等生物制品生产所用的菌(毒)种,必须由中监所或其委托单位提供,生产厂家及任何其他单位不经批准不得分发和转发生产用的菌、毒种。

各地菌、毒种由中监所统一鉴定,统一保管或委托有关单位保管。

任何来历不明或传代历史不清的菌、毒种,不能用于疫苗生产。

  2.生物学特性比较典型生物学特性包括菌、毒的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对动物的病原性及引起细胞病变的特征,生物化学、免疫学特征等,均应符合标准,特别强调疫苗菌、毒种的抗原性和安全性。

  此外,制造灭活苗的菌、毒株,应该是标准强毒或某些弱毒,免疫原性必须优良,经过严格的审查和鉴定,一切性状必须典型;制造弱毒活疫苗的菌、毒株必须选择符合该弱毒固有特征的菌、毒种特征,毒力稳定,形态特征典型,不易变异,特别注意其与强毒株生物学特性的区别要点。

  3.血清型相符为了保证良好的免疫效果,在选择制造疫苗的菌、毒种时,需特别注意其血清型应与当地流行的型别相符。

  4.遗传性状稳定菌、毒种遗传性状稳定是保证生物制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保证种的纯一性和相对稳定性,生产用的菌、毒种要定期传代、筛选、检定。

  

(二)灭活、灭活剂及佐剂

  1.灭活是指破坏微生物的生物学活性、繁殖能力及致病性,但尽可能地不影响或少影响其免疫原性,用以制备灭活苗。

  灭活的方法包括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

物理法如加热、射线照射等方法,化学法是用化学灭活剂进行的,是目前常用的灭活方法。

  2.灭活剂用来灭活的化学药品,称为灭活剂。

常用的灭活剂包括甲醛、苯酚、结晶紫、烷化剂等。

  甲醛是最古典也是目前应用最广的灭活剂,为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商品是质量分数为36%~40%的甲醛水溶液,称为福尔马林。

其灭活原理是甲醛使微生物的蛋白质、核酸变性,导致死亡,但不明显影响其免疫原性。

甲醛用来灭活的浓度随微生物种类而异,一般需氧菌用的质量分数为%~%,厌氧菌用的质量分数为%~%,病毒可用质量分数为%~%,常用浓度在质量分数为%~%,处理条件为37~39℃24h以上,破伤风类毒素用质量分数为%的甲醛溶液,在37~38℃下灭活21~23d。

  结晶紫是一种碱性染料,通过结合微生物蛋白质,干扰其代谢活动而起到灭活作用,如猪瘟结晶紫灭活苗。

烷化剂可破坏微生物的核酸,而不影响微生物的蛋白质成分,是病毒灭活的良好灭活剂。

常用的有二乙烯亚胺(BEI)、N-乙酰乙烯亚胺(AEI)等,对口蹄疫灭活苗的制备结果表明,AEI和BEI性能良好,已成功用于疫苗的生产,尤其是BEI的保存、毒性及成本等方面更为优越,被广泛采用。

常用的灭活浓度BEI质量分数为%,AEI质量分数为%。

  灭活剂的灭活效果与灭活剂本身的性质特点、灭活剂的浓度、微生物的种类、灭活的温度和时间、酸碱度等因素有关。

无论何种灭活剂,用于何种微生物,灭活剂的浓度和处理时间均需通过实验的结果来确定,通常以用量小、处理时间短而有效为原则。

  3.佐剂

  

(1)佐剂的概念单独使用时一般没有免疫原性,与抗原物质合并使用时,能增强抗原物质的免疫原性,增强机体的免疫应答,或者改变机体免疫应答类型的物质,称为佐剂。

属于免疫增强剂中的一类。

  灭活苗、类毒素、微生物亚单位苗、基因工程苗及合成肽苗等,免疫原性较差,必须在其中加入佐剂,以增强其免疫原性。

常用的灭活苗均含有油佐剂或氢氧化铝胶佐剂。

  选择佐剂的同时应考虑其免疫增强作用和安全性。

世界卫生组织及一些专家认为,生物制品的佐剂,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是无致癌性和辅助致癌作用;二是无毒性;三是吸附力强、易于吸收;四是不含与机体有交叉免疫反应的物质,本身不引起机体的超敏反应,也不会与机体自身物质结合引起不良反应导致损伤;五是能经1~2年保存不变质、不明显降低效力、不出现不良反应;此外作为佐剂的物质应为化学纯。

  

(2)佐剂的分类根据佐剂在体内存留时间分为贮存型佐剂和非贮存型佐剂。

贮存型佐剂如氢氧化铝胶、弗氏佐剂、白油佐剂等,常与抗原混合成悬浊状态,尽可能延长在注射部位的贮留时间,从而持续不断地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以产生较强的免疫应答;非贮存型佐剂,如结核菌和卡介苗等生物佐剂、蜂胶和左旋咪唑等非生物型佐剂,使用时既可与抗原混合,也可在相互隔开的部位分别注射,均可出现免疫增强的作用。

  常用的几种佐剂如下:

  氢氧化铝胶无毒并具有良好吸附性能,是人医和兽医生物制品中常用的佐剂。

我国目前使用的猪三联苗及单价猪肺疫疫苗,用铝胶稀释后的免疫效果要比用生理盐水稀释明显提高。

但铝胶佐剂也有使注射部位产生肉芽肿、无菌性脓肿及可能影响人和动物的神经系统等副作用,且还有冷冻易变性,主要诱导体液免疫等缺点。

  白油佐剂是目前兽用疫苗中的主要佐剂,该佐剂是以矿物油(白油)作油相,Span-80(去水山梨醇单油酸酯)及Tween-80(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作为乳化剂。

将白油与Span-80按94∶6比例混合,再加总量质量分数为2%的硬脂酸铝溶化混匀后,116℃高压灭菌30min即为油相;将抗原液和Tween-80以96∶4的比例混合作为水相,两相之比为1∶1,充分乳化后即为油佐剂灭活苗。

  蜂胶佐剂是目前我国兽用疫苗中使用的另一种佐剂。

蜂胶是蜜蜂的分泌物和蜜蜂采集的天然有机物、无机物以及蜂蜡、花粉等混合形成的,是一种天然的免疫增强剂,既能引起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增强,也能调动非特异性防御机制。

我国山东省滨州畜牧兽医研究所用蜂胶的乙醇提取物制备的禽霍乱蜂胶苗,具有良好的免疫效果。

  (三)疫苗的制备

  1.细菌性灭活苗的制备

  

(1)菌种和种子培养菌种应由中监所提供,选用1~3个品系,毒力强,免疫原性优良的菌株,按规定定期复壮,并进行形态、培养特性、菌型、抗原性等的鉴定,合格后作为疫苗生产用菌种。

符合标准的菌种用规定的培养基增殖培养,并进行纯粹性检验、活菌计数,达标后为种子,于2~8℃保存备用。

  

(2)菌液培养菌苗生产需要大量的细菌抗原,可选择的细菌培养的方法有固体表面培养法、液体静置培养法、液体深层通气培养法、透析培养法及连续培养法等。

其中固体培养法多为手工式,主要用于诊断液的生产;而在疫苗生产中菌液的大量培养,主要选择液体培养法,其中机械自动化的方法更适于大量生产。

  (3)灭活根据细菌的特性加入最有效的灭活剂,在适当的条件进行灭活。

如制造猪丹毒氢氧化铝菌苗时,在菌液中加入质量分数为02%~05%的甲醛(以含质量分数为38%~40%的甲醛溶液折算,下同),37℃杀菌18~24h;破伤风类毒素于除菌毒素液中加入质量分数为%的甲醛,37~38℃脱毒21~23d。

  (4)浓缩菌苗中细菌抗原浓度的提高,可在培养过程中注意,也可通过浓缩的方法。

常用的浓缩方法有离心沉淀法、氢氧化铝吸附沉淀法和羧甲基纤维沉淀法,可使菌液浓缩1倍以上。

  (5)配苗即按比例加入佐剂并充分混匀。

根据佐剂的类型,可在灭活的同时或之后加入适当比例的佐剂,充分混匀。

如猪肺疫氢氧化铝菌苗可在加入甲醛灭活的同时,加入氢氧化铝胶配苗;油佐剂苗常用的配苗程序是于灭菌的油乳剂中,边搅拌边加入适当比例的灭活菌液。

充分混匀的菌液应及时分装、加塞、贴标签或印字。

  2.细菌性活苗的制造程序在细菌性弱毒活苗的制备中,菌种来源、种子液培养、菌液培养、浓缩等环节类似于灭活苗的制备程序,经上述培养检验合格的菌液,按规定比例加入保护剂配苗。

充分混匀后随即准确分装,冻干,加塞,抽真空,封口,于冷库保存,并送质检部门抽样检验。

  3.病毒性动物组织苗的制备病毒在易感动物体内各器官组织中增殖、分布量有很大差异。

选择含毒量高的动物组织,经加工后制成的疫苗,称为组织苗。

其中包括组织灭活疫苗和组织弱毒疫苗两类,这里只介绍组织灭活苗。

  

(1)毒种、动物及接种用抗原性优良、致死力强大的自然毒株的组织毒或病毒增殖培养物,也可用弱毒株组织毒种,经纯粹性检验和免疫原性检测后进行接种。

接种的动物应选择清洁级(二级)以上等级的易感实验动物即无规定的人兽共患病原体的动物,根据情况选用不同的接种途径,如脑内、静脉、肌肉、皮下或腹腔注射等途径进行接种。

接种后,每天观察和检查规定的各项指标,如精神、食欲和体温等。

  

(2)收获与制苗根据观察的征象和检查的结果选用符合要求的发病动物,收获含毒量高的组织器官,经无菌检验及毒价测定之后,按规定加入平衡液和灭活剂制成匀浆,再根据病毒种类,在适当条件下进行灭活或脱毒。

如兔病毒性出血症组织苗选用发病兔的肝脏,匀浆后加入甲醛灭活,经检验合格后制成组织灭活苗。

  4.病毒性禽胚培养疫苗的制造程序禽胚作为疫苗生产的原材料,其来源方便、质量较易控制,制造程序简单,设备要求较低,生产的疫苗质量可靠。

故迄今为止,某些病毒如痘病毒、正黏病毒、副黏病毒等的疫苗仍用禽胚(尤其是鸡胚)制备。

  

(1)种毒与鸡胚种毒应由国家菌、毒种保藏部门供应,多为冻干的弱毒。

按要求继代、复壮,通常继代3代以上,经无菌检验、毒价测定等检验,符合标准后,作为生产用毒种。

生产用的鸡胚应来自SPF鸡群或未用抗生素的非免疫鸡群的受精卵,按常规无菌孵化至所需日龄用于接种。

一般5~8日龄适用于卵黄囊接种,9~11日龄适用于尿囊腔接种,11~13日龄适用于绒毛尿囊膜接种。

  

(2)接毒与收获根据病毒的种类和疫苗的生产程序选择最佳的接种途径和最佳接种剂量。

鸡胚接种的途径有尿囊腔接种、绒毛尿囊膜接种、卵黄囊接种和羊膜腔接种等,如新城疫Ⅰ系弱毒疫苗采用尿囊腔接种,接种剂量为100倍稀释的标准毒种mL。

  (3)配苗按规定收取胚液、胎儿和绒毛尿囊膜,经无菌检验合格后即可配苗。

  ①湿活苗通常于鸡胚液内加入按每毫升含500~1000IU的青、链霉素,置0~10℃冷暗处处理后分装。

  ②冻干活苗经无菌检验合格的胚液或乳剂,按比例加入保护剂,充分混合后,于病毒液中加入按每毫升含500~1000IU的青、链霉素,混匀后分装冻干。

  ③灭活苗(佐剂苗)收获的毒液经无菌检验合格后,加入适当浓度的灭活剂,在适当条件下灭活后,加入佐剂,充分混匀后分装。

  5.病毒性细胞培养苗的制造

  

(1)种毒和细胞用于制造疫苗的种毒由国家指定的菌、毒种保藏部门鉴定分发,毒力、最小免疫量、安全性、无菌检验均合格。

因多为冻干品,应按规定在细胞中继代培养后用作毒种。

  制苗用的细胞大体可分为原代细胞和传代细胞两类。

根据病毒的种类、疫苗性质、工艺流程等选择不同的细胞。

按要求将细胞培养成细胞单层,备用。

  

(2)接毒与收获病毒接种可与细胞分装同步(分装同时或分装不久后接种病毒)或异步(细胞形成单层后接种病毒)。

待出现70%~80%以上细胞病变时即可收获,选用反复冻融或加EDTA-胰酶液消化分散细胞等方法收取。

细胞毒液经无菌检验、毒价测定合格后供配苗用。

  (3)配苗

  ①灭活疫苗于细胞毒液内按规定加入适当的灭活剂,然后加入阻断剂终止灭活。

有的疫苗必须加入佐剂,充分混合、分装。

  ②冻干苗于细胞毒液中按比例加入保护剂或稳定剂,充分混匀、分装,进行冻干。

  (四)成品的检验程序及检验

  生物制品的质量管理是GMP中的中心,而成品检验是其中的重要程序之一,也是最后一道程序,由监察部门承担。

  1.抽样产品检验人员按每种产品规定的比例随机抽样,其中部分用于成品检验,部分用作留样保存。

抽样的数量,我国兽药的标准是:

灭活疫苗及血清批量在50×104mL以下者每批抽样5瓶,50~100×104mL者抽样10瓶,100×104mL以上者抽样15瓶。

同批冻干制品分柜冻干者,每柜抽5瓶。

效力检验,同批疫苗为若干组分装时应逐组随机抽样。

  2.无菌检验或纯菌检验疫苗在培养后的半成品和制造完成后的成品均应进行无菌检验。

  选择最适宜于各种易污染杂菌生长而对活菌制品细菌不适宜的培养基,有时选择特殊的培养基以检查污染的某些细菌。

不同的产品选择不同的检验方法。

如弱毒活菌苗的检验,将样品接种马丁肉汤、厌气肉肝汤、血液琼脂斜面、马丁肉汤琼脂斜面和改良沙氏培养基斜面各2支,每支接种mL。

除沙氏培养基于28℃培养外,其他于37℃培养,观察5~10d,应无杂菌生长。

加有抗生素的组织苗、活细胞培养疫苗,应先作10倍稀释后进行检验。

接种改良沙氏斜面2支(20~30℃培养)、马丁肉汤、厌气肉肝汤各一小瓶(37℃培养3d),自马丁肉汤培养物移植于血液琼脂斜面、马丁肉汤各一支,厌气肉肝汤培养物移植血液琼脂斜面和厌气肉肝汤各一支,37℃培养4~6d,应均无细菌生长。

灭活疫苗应接种马丁肉汤琼脂、血液琼脂、厌气肉肝汤、改良沙氏培养基,培养后,再自马丁肉汤移于血液琼脂和厌气肉肝汤,继续培养7~10d后,应均无细菌生长。

  在无菌检验证明有杂菌时,应马上进行病原性鉴定和杂菌计数。

对某些疫苗,如猪瘟兔化弱毒乳兔组织疫苗、鸡新城疫鸡胚组织疫苗等,允许存在一定数量的非病原菌。

  3.活菌计数弱毒活菌苗必须进行活菌计数,以计算头份数和保证免疫效果。

应选用最适合疫苗菌生长的培养基,每批冻干品抽样3瓶,取适当量接种后于37℃培养24~48h计数,以三瓶中最低菌数确定本批使用剂量。

  4.安全检验所有疫苗均须经严格的安全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

检验的内容包括外源性细菌污染的检验、灭活效果检验、残余毒力及毒性物质的检验和对胚胎的致畸及致死性检验等,主要用动物进行安全检验。

检验应选用敏感性高的等级动物,接种的剂量通常为免疫剂量的5~10倍以上。

检验结果应符合《规程》规定的各种制品的安全检验标准。

  5.效力检验包括疫苗的免疫原性检验、免疫产生期与持续期检验、最小免疫量测定,可用动物、培养或血清学方法进行。

  6.物理性状检验包括分装量是否准确、封口是否严密、包装是否整洁美观、内是否有异物等。

液体疫苗应有规定的物理性状,装量不足、封口不严、外观不洁或和标签不符者,以及有异物、凝块、霉团、变色变质者应一律废弃。

冻干苗为海绵状疏松物,微白、微黄或微红色,无异物和干缩现象,瓶无裂缝及碳化物。

加水以后在常温下5min即溶解成均匀一致的混悬液。

  7.真空度检验及残余水分测定此项是针对冻干品而言的。

在入库时和出库前2个月时都应进行真空度检查,剔除无真空的产品,不得重抽真空后出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