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格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考前练习第31套.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036238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6.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格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考前练习第31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资格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考前练习第31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资格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考前练习第31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资格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考前练习第31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资格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考前练习第31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资格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考前练习第31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资格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考前练习第31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资格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考前练习第31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资格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考前练习第31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资格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考前练习第31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资格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考前练习第31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资格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考前练习第31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资格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考前练习第31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资格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考前练习第31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资格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考前练习第31套.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资格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考前练习第31套.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资格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考前练习第31套.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资格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考前练习第31套.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资格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考前练习第31套.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资格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考前练习第31套.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资格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考前练习第31套.docx

《资格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考前练习第31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格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考前练习第31套.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资格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考前练习第31套.docx

资格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考前练习第31套

2020年资格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考前练习

考试须知:

1、考试时间:

180分钟。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4、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填写无关的内容。

5、答案与解析在最后。

姓名:

_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70题)

1.用于心胃火盛所致的咽喉糜烂肿痛的是

A清咽滴丸

B冰硼散

C玄麦甘桔含片

D锡类散

E复方鱼腥草片

2.具有清热、利湿、止泻的作用的是

A脾虚泄泻

B食积泄泻

C湿热泄泻

D寒湿泄泻

E五更泄泻

3.金银花与连翘均有的功效是

A祛痰排脓

B疏散风热

C凉血止血

D利水消肿

E活血散瘀

4.蛤蚧的功效有

A润肠通便

B活血

C温脾止泻摄唾

D安胎

E补肺气,定喘嗽

5.能解表,祛湿,和中的中成药是

A祛暑除湿,和中消食

B健胃、祛暑

C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D清凉散热,醒脑提神,止痒止痛

E祛暑利湿,补气生津

6.能解表,祛湿,和中的中成药是

A发汗解表

B疏风清热

C解表化湿

D宣肺泄热

E疏风解表

7.主治风热咳嗽,痰多上气的中成药是

A川贝止咳露

B强力枇杷露

C蛇胆陈皮胶囊

D止咳橘红丸

E二母宁嗽丸

8.可用于治疗大肠湿热所致的痢疾的是

A凉血利咽

B清热泻火

C清热化湿

D清热疏风

E清热利尿

9.牛黄至宝丸的功能是

A黛蛤散

B一清颗粒

C玄麦甘桔颗粒

D桂林西瓜霜

E板蓝根颗粒

10.用于血热所致的肠风便血、痔疮肿痛的是

A当归苦参丸

B女金丸

C槐角丸

D妇科千金片

E安坤颗粒

11.某男,70岁,久患喘息,症见动则喘息加重,畏寒足冷,证属下元虚冷,治当温肾纳气,宜选用的药是

A木香

B香附

C沉香

D佛手

E荔枝核

12.主治肝火目赤翳障,肝虚目昏的是

A6?

20g,先煎

B6?

15g,单煎

C9?

30g,先煎

D每次0.1?

0.5g,多入丸散

E1?

3g,单煎2小时以上

13.具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功能的中成药是

A血塞通颗粒

B血府逐瘀口服液

C九气拈痛丸

D保和丸

E木瓜丸

14.能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的药物是

A杜仲

B海马

C蛤蚧

D五加皮

E巴戟天

15.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作用的是

A益气

B清心

C潜阳

D明目

E敛汗

16.防己的功效是

A青风藤

B臭梧桐

C雷公藤

D防己

E五加皮

17.服用银翘解毒丸的注意事项为

A消肿止痛

B宣肺止咳

C解表通里

D解肌清热

E益气解表

18.白薇配玉竹用于

A青黛

B牛黄

C白薇

D土茯苓

E败酱草

19.加味逍遥丸除疏肝清热外,又能

A暖宫调经

B健脾补肾,调经止带

C养血舒肝,调经止痛

D舒肝清热,健脾养血

E补气养血,祛瘀生新

20.清肺抑火丸主治

A通宣理肺丸

B养阴清肺丸

C蛇胆川贝散

D急支糖浆

E苏子降气丸

21.解肌宁嗽丸使用注意事项是

A解肌宁嗽丸

B小儿咽扁颗粒

C儿感清口服液

D小儿热速清口服液

E小儿化毒散

22.白前的功效是

A降气祛痰

B发散表邪

C润肺止咳

D清泄肺火

E宣肺平喘

23.生肌玉红膏主治

A热毒蕴结肌肤所致的疮疡

B热毒壅盛所致的疮疡

C痰湿凝滞所致的瘰疬

D湿热互结所致的乳癖、乳痈

E血热风燥型白疕和血虚风燥型白疕

24.气滞胃痛颗粒的功能是

A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B理气解郁,宽中除满

C健脾和胃,行气化湿

D消炎止痛,理气健胃

E柔肝理气,制酸止痛

25.双黄连口服液功效

A发汗解表

B疏风清热

C解表化湿

D宣肺泄热

E疏风解表

26.地肤子的功效是

A冬葵子

B地肤子

C海金沙

D灯心草

E广金钱草

27.昆布的功效是

A消痰软坚,利水消肿

B清化热痰,宽胸散结

C清热化痰,散结消肿

D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E清肺化痰,止咳平喘

28.板蓝根的功效是

A蒲公英

B鱼腥草

C板蓝根

D连翘

E芦根

29.具有消食化积、通便导滞的作用的是

A一捻金

B肥儿丸

C健脾康儿片

D小儿消食片

E小儿化食丸

30.山药的功效为

A太子参

B黄芪

C白术

D山药

E党参

31.金银花与连翘均有的功效是

A清热解毒,凉血散结

B清热解毒,化痰开窍

C清热解毒,利湿通淋

D清热解毒,凉肝定惊

E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32.患者,男,30岁。

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盗汗,遗精,消渴,骨蒸潮热,舌红少苔,脉沉细数。

中医辨证论治处方为六味地黄丸。

若患者又兼有羞明畏光,视物昏花,迎风流泪等肝肾阴虚的症状,处方可调整为

A滋阴降火

B滋阴补气

C滋阴养心

D滋阴补肾

E滋阴养肺

33.主治风寒咳嗽,咯痰不畅的中成药是

A二母宁嗽丸

B强力枇杷露

C止嗽定喘口服液

D通宣理肺丸

E养阴清肺膏

34.核桃仁的功效是

A淫羊藿

B杜仲

C续断

D核桃仁

E鹿茸

35.七制香附丸既能调经养血,又能

A活血止血

B活血调经

C活血行气

D活血散寒

E破血消癥

36.能清热除湿,益气化瘀的中成药是

A妇科千金片

B七制香附丸

C益母草颗粒

D妇炎平胶嚢

E固经丸

37.黄芪的功效有

A人参

B黄芪

C白术

D山药

E党参

38.能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的药物是

A润肠通便

B活血

C温脾止泻摄唾

D安胎

E补肺气,定喘嗽

39.小蓟的功效是

A血热尿血

B肺痨咳血

C虚寒便血

D湿热便血

E气血崩漏

40.生脉饮既能益气复脉,又能

A阴虚气弱

B大便干燥

C骨蒸潮热

D虚劳咳嗽

E气阴两亏

41.乌鸡白凤丸除补气养血外,又能

A当归苦参丸

B女金丸

C槐角丸

D妇科千金片

E安坤颗粒

42.芦荟的功效有

A清肝杀虫

B活血化疮

C清热回乳

D利湿退黄

E解毒止血

43.川芎除活血行气外,又能

A丹参

B郁金

C虎杖

D川芎

E牛膝

44.巴戟天的功效是

A杜仲

B海马

C蛤蚧

D五加皮

E巴戟天

45.蠲哮片的功能有

A风热咳嗽

B阴虚燥咳

C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痰瘀伏肺证

D虚劳久咳

E痰热咳嗽

46.朱砂安神丸治疗

A阴虚血少所致失眠

B心血不足所致失眠

C肝郁气滞所致失眠

D心火亢盛所致失眠

E心阴不足所致失眠

47.麦芽不具有的功效是

A消食,疏肝

B消食,除胀

C消食,降气

D消食,化痰

E消食,化湿

48.治痰湿阻肺咳喘宜用

A杏苏止咳颗粒

B二母宁嗽丸

C桂龙咳喘宁胶嚢

D通宣理肺丸

E蛇胆川贝散

49.茯苓的药理作用有

A茯苓

B朱砂

C磁石

D泽泻

E薏苡仁

50.患者,女,20岁。

恶寒重,发热轻,鼻痒喷嚏,流涕清稀,咽痒,咳嗽。

舌苔薄白,脉浮紧。

中医辨证论治为风寒感冒,医师处方里有荆芥。

医师选用荆芥,是因其能

A发汗解肌

B发表散寒

C散风解表

D通窍止痛

E和中化湿

51.肾炎康复片的适应病证是

A气阴两虚,水湿内停

B湿热内蕴兼气虚水肿

C湿热下注的淋证

D下焦湿热的淋证

E肝胆湿热的黄疸

52.通便灵胶囊除润肠通便外,又能

A泻热导滞

B健脾益气

C滋阴补肾

D宽中理气

E凉血止血

53.双黄连口服液功效

A益气固表

B发汗解表

C清热解毒

D宣肺止咳

E止泻止痢

54.能活血补血的药是

A苏木

B虎杖

C西红花

D川牛膝

E鸡血藤

55.属于治风通用药的是

A麻黄

B防风

C香薷

D羌活

E白芷

56.茵陈五苓丸的功能是

A清热解毒,凉血通淋

B清热解毒,利湿退黄

C清湿热,利小便

D清热化湿,行气止痛

E益肾活血,清热通淋

57.玉屏风散除止汗外,还可

A益智仁、乌药

B黄芪、党参

C沙苑子、芡实

D黄芪、白术(炒)

E防风、山药

58.某女,20岁,三日来因脾胃不和导致胃痛胀满、消化不良、痛经,宜首选的中成药是

A六味安消散

B保和丸

C枳实导滞丸

D开胃健脾丸

E元胡止痛片

59.能敛肺,涩肠,降火的是

A石榴皮

B五倍子

C金樱子

D五味子

E浮小麦

60.性平,善疏肝理气的药是

A止泻

B止咳

C止血

D止带

E止痛

61.八正合剂的主治证候有

A行气利湿

B分清化浊

C清热利水

D利湿行水

E除湿祛痰

62.左归丸的功能

A滋肾补阴

B滋阴降火

C补肾益精

D补养气血

E滋肾养肝

63.薄荷除宣散风热外,又能

A疏肝

B止痉

C升阳

D解毒

E清肺

64.用于心胃火盛所致的咽喉糜烂肿痛的是

A祛腐生肌

B消肿止痛

C化痰散结

D凉血解毒

E祛痰利咽

65.山茱萸不具有的药理作用是

A调节免疫功效

B收缩子宫

C升高白细胞

D抗菌

E降血糖

66.患者,女,26岁。

小便色赤,热涩疼痛,带下臭秽,阴痒难忍,而且新产之后,乳汁不下,心烦失眠,口舌生疮,舌淡红,苔薄黄,脉细数。

对患者“乳汁不下,小便涩痛”,治疗上首选药组是

A利水通淋,解暑

B利水通淋,敛疮

C利水通淋,清肺

D利水通淋,润肠

E利水通淋,下乳

67.紫雪散的功能有

A止痉安神

B镇惊开窍

C镇惊祛风

D平肝潜阳

E开窍醒神

68.明目上清片除清热散风外,又能

A明目上清片

B黄连羊肝丸

C明目蒺藜丸

D八宝眼药散

E明目地黄丸

69.山药的功效为

A补气,养血

B补气,解毒

C补气,活血

D补气,养阴

E补气,燥湿

70.川芎除活血行气外,又能

A红花、桃仁

B牛膝、苍术、黄柏

C川芎、柴胡、香附

D郁金、石菖蒲

E丹参、虎杖

单选题答案:

1:

D2:

C3:

B4:

E5:

C6:

C7:

B

8:

C9:

A10:

C11:

C12:

A13:

B14:

A

15:

B16:

D17:

B18:

C19:

D20:

B21:

A

22:

A23:

B24:

A25:

D26:

B27:

A28:

C

29:

A30:

D31:

E32:

D33:

D34:

D35:

B

36:

D37:

B38:

D39:

A40:

E41:

E42:

A

43:

D44:

E45:

C46:

D47:

A48:

C49:

A

50:

C51:

A52:

C53:

D54:

E55:

B56:

C

57:

D58:

A59:

B60:

E61:

C62:

A63:

A

64:

A65:

B66:

E67:

A68:

C69:

D70:

C

单选题相关解析:

1:

复方鱼腥草片清热解毒。

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急喉痹、急乳蛾,症见咽部红肿、咽痛;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见上述证候者。

清咽滴丸疏风清热,解毒利咽。

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急喉痹,症见咽痛、咽干、口渴,或微恶风、发热、咽部红肿、舌边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清数;急性咽炎见上述证候者。

冰硼散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用于热毒蕴结所致的咽喉疼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

玄麦甘桔含片清热滋阴,祛痰利咽。

用于阴虚火旺,虚火上浮,口鼻干燥,咽喉肿痛。

锡类散解毒化腐,敛疮。

用于心胃火盛所致的咽喉糜烂肿痛。

故选D。

2:

小儿泻速停颗粒【主治】小儿湿热蕴结大肠所致的泄泻,症见大便稀薄如水样、腹痛、纳差;小儿秋季腹泻及迁延性、慢性腹泻见上述证候者。

3:

本题考查清热药中清热解毒药金银花与连翘相似功效。

金银花与连翘均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功效,均可主治温病卫气营血各个阶段及风热表证,故选B。

二药均无祛痰排脓、凉血止血、利水消肿、活血散瘀功效,故排除。

4:

蛤蚧的功效是补肺气,定喘嗽,助肾阳,益精血,主治肺虚咳嗽,肾虚喘促,肾虚阳瘘,精血亏虚,故本题选E。

5:

藿香正气水的功效是解表化湿,理气和中,故选C。

6:

藿香正气水功能为解表化湿,理气和中,故选C。

7:

强力枇杷露【功能】清热化痰,敛肺止咳。

【用法用量】口服。

一次15ml,一日3次,小儿酌减。

【注意事项】本品含罂粟壳不得过量或久服,孕妇禁用;外感咳嗽及痰浊壅盛者慎用。

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厚味食物。

8:

香连丸【功能主治】清热化湿,行气止痛。

用于大肠湿热所致的痢疾,症见大便脓血、里急后重、发热腹痛;肠炎、细菌性痢疾见上述证候者。

9:

黛蛤散【功能】清肝利肺,降逆除烦。

10:

A项当归苦参丸用于湿热瘀阻所致的粉刺、酒皶;B项女金丸用于气血两虚、气滞血瘀所致的月经不调,症见月经提前、月经错后、月经量多、神疲乏力、经水淋漓不净、行经腹痛;C项槐角丸用于血热所致的肠风便血、痔疮肿痛;D项妇科千金片用于湿热瘀阻所致的带下病、腹痛;E项安坤颗粒用于阴虚血热所致的月经先期、月经量多、经期延长。

故本题选C。

11:

沉香【功效】行气止痛,温中止呕,温肾纳气。

12:

石决明的用法用量:

①内服:

煎汤,6?

20g,打碎先下;或人丸散。

②外用:

适量,点眼。

③平肝清肝宜生用,点眼应煅后水飞用。

C选项为赭石的用法用量。

E选项为羚羊角的用法用量。

因此本题选A。

13:

本题考查的是活血剂血府逐瘀口服液的功能。

血府逐瘀口服液属于活血行气剂,具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的功能。

主治气滞血疲所致的胸痹、头痛日久、痛如针刺而有定处、内热烦闷、心悸失眠、急躁易怒。

14:

杜仲【功效】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15:

百合【功效】养阴润肺,清心安神。

【主治病证】

(1)肺虚久咳,劳嗽咯血。

(2)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

16:

防己【性能特点】本品苦寒降泄,辛能走散,既入膀胱经,又入肾、脾经。

善祛风除湿而止痛,能利水而消肿,兼清热,尤善治风湿热痹及水肿兼热者。

此外,还清泻下焦湿热,用于湿热下注诸证。

17:

桑菊感冒片的功能: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18:

白薇的主治病证包括①阴虚发热,骨蒸潮热,产后虚热,阴虚外感。

②温病热入营血证,肺热咳嗽。

③热淋,血淋。

④痈肿疮毒,咽喉肿痛,毒蛇咬伤。

故选C。

19:

加味逍遥丸有舒肝清热,健脾养血的功效。

故选D。

20:

养阴清肺丸【主治】阴虚燥咳,咽喉干痛,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

21:

本题考查儿科常用中成药的功能。

解肌宁嗽丸为儿科常用中成药,功能为解表宣肺,止咳化痰。

22:

白前【功效】降气祛痰止咳。

23:

生肌玉红膏主治热毒壅盛所致的疮疡,症见疮面色鲜、脓腐将尽或久不收口;亦用于乳痈,故选B。

24:

气滞胃痛颗粒【功能主治】舒肝理气,和胃止痛。

用于肝郁气滞,胸痞胀满,胃脘胀痛。

25:

连花清瘟胶囊功能为清瘟解毒,宣肺泄热,故选D。

26:

地肤子【功效】利尿通淋,祛风止痒。

27:

昆布的功效是消痰软坚,利水消肿,故选A。

28:

板蓝根【功效】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29:

捻金的功能是消食导滞,祛痰通便,故本题选A。

30:

选项药物均为补气药,A项太子参主治脾虚食少倦怠,气津两伤口渴,肺虚咳嗽,心悸,失眠,多汗等证;B项黄芪可用于气虚水肿、小便不利,气血双亏,血虚萎黄,血痹肢麻,半身不遂,消渴等证;C项白术可用于脾气虚弱的胎动不安等证;D项山药可用于脾肾气虚遗精、尿频、带下等证;E项党参可用于肺气亏虚的气短喘促、脉虚自汗、血虚萎黄、头晕心慌等证。

故本题选D,

31:

金银花、连翘,均归心、肺经,功能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主治痈肿疔疮、风热表证及温病发热。

对疮肿,无论初起兼表或热毒炽盛均可;对外感热病,无论邪在卫、气,还是营、血均宜。

然,金银花甘寒香散,清透解毒力强,疮肿热毒重者尤宜,又治肠痈、肺痈及热毒血痢。

连翘苦泄微寒,长于散血结气聚而消痈散结,素有疮家圣药之誉,疮痈有肿核者尤宜,又治瘰疬痰核;还兼利尿,治热淋涩痛。

32:

六味地黄丸【功能】滋阴补肾。

33:

通宣理肺丸具有解表散寒、宣肺止嗽的功能,本题选D。

二母宁嗽丸的功能是清肺润燥,化痰止咳。

强力枇杷露的功能是清热化痰,敛肺止咳。

止嗽定喘口服液具有辛凉宣泄,清肺平喘的功能。

养阴清肺膏的功能是养阴润燥,清肺利咽。

34:

续断功效:

补肝肾,行血脉,续筋骨。

淫羊藿功效:

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

杜仲:

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核桃仁功效:

补肾,温肺,润肠。

鹿茸功效:

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

35:

益母草颗粒【功能】活血调经。

36:

本题组考查的是各中成药的功能。

固经丸的功能是滋阴清热,固经止带;妇科千金片的功能是清热除湿,益气化瘀;妇炎平胶囊的功能是清热解毒,燥湿止带,杀虫止痒;七制香附丸的功能是疏肝理气,养血调经;益母草颗粒的功能是活血调经。

37:

黄芪主治中气下陷、气不摄血、气虚发热、自汗、盗汗、气血不足所致疮痈不溃或溃久不敛、气虚水肿、小便不利、气血双亏、血虚萎黄、血痹肢麻、半身不遂、消渴。

故选B。

38:

杜仲【功效】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39:

小蓟【主治病证】

(1)血热尿血、血淋、咳血、衄血、吐血、崩漏,外伤出血。

(2)热毒痈肿。

40:

人参固本丸【主治】阴虚气弱,虚劳咳嗽,心悸气短,骨蒸潮热,腰痠耳鸣,遗精盗汗,大便干燥。

41:

A项当归苦参丸用于湿热瘀阻所致的粉刺、酒皶;B项女金丸用于气血两虚、气滞血瘀所致的月经不调,症见月经提前、月经错后、月经量多、神疲乏力、经水淋漓不净、行经腹痛;C项槐角丸用于血热所致的肠风便血、痔疮肿痛;D项妇科千金片用于湿热瘀阻所致的带下病、腹痛;E项安坤颗粒用于阴虚血热所致的月经先期、月经量多、经期延长。

故本题选E,

42:

本题考查泻下药中攻下药芦荟的功效。

思路二芦荟具有泻下,清肝,杀虫功效,基于备选答案,选A。

芦荟不具有活血、回乳、退黄、解毒止血等功效,故排除。

43:

川芎【性味归经】辛,温。

归肝、胆、心包经。

44:

巴戟天【功效】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

45:

蠲哮片主治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痰瘀伏肺证,症见气粗痰涌、痰鸣如吼、咳呛阵作、痰黄稠厚,故选C。

46:

朱砂安神丸主治心火亢盛、阴血不足证,症见心神烦乱、失眠多梦、心悸不宁、舌尖红、脉细数。

故选D。

47:

麦芽【功效】消食和中,回乳,疏肝。

【主治病证】

(1)食积不化,消化不良。

(2)妇女断乳或乳汁郁积之乳房胀痛。

(3)肝郁气滞,肝胃不和。

48:

A项杏苏止咳颗粒可宣肺散寒,止咳祛痰;B项二母宁嗽丸可清肺润燥,化痰止咳;C项桂龙晐喘宁胶囊可止咳化痰,降气平喘;D项通宣理肺丸可解表散寒,宣肺止嗽;E项蛇胆川贝散可清肺、止咳、除痰,用于肺热咳嗽、痰多。

故本题选C。

49:

茯苓【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主治病证】

(1)小便不利,水肿,痰饮。

(2)脾虚证,兼便溏或泄泻者尤佳。

(3)心悸,失眠。

50:

荆芥的功效是散风解表,透疹止痒,止血,主治风寒表证,风热表证,麻疹透发不畅,风疹瘙痒,疮疡初起有表证者,(荆芥炭)衄血,吐血,便血,崩漏等证。

故本题选C。

51:

肾炎康复片的适应病证为气阴两虚,脾肾不足,水湿内停所致的体虚浮肿,症见神疲乏力、腰膝酸软、面目四肢浮肿、头晕耳鸣;慢性肾炎、蛋白尿、血尿见上述证候者。

故本题选A。

52:

苁蓉通便口服液的功能是滋阴补肾,润肠通便,故选C。

53:

桑菊感冒片【功能主治】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用于风热感冒初起,头痛,咳嗽,口干,咽痛。

54:

鸡血藤【功效】活血补血,舒筋活络。

【主治病证】

(1)月经不调,痛经,经闭,跌打损伤。

(2)血虚萎黄。

(3)手足麻木,肢体瘫痪,风湿痹痛。

55:

防风【性能特点】本品辛散微温,甘缓不峻,药力和缓,既入膀胱经,又入肝脾经。

善祛风胜湿而发表、止痛、止痒、解痉,为治风通用药。

无论外风、内风、风湿所致病证,也无论兼寒兼热,皆可投用。

56:

茵陈五苓丸的功能是清湿热,利小便;主治肝胆湿热、脾肺郁结所致的黄疸,症见身目发黄、脘腹胀满、小便不利。

故本题选C。

57:

玉屏风胶囊为益气固表剂,由黄芪、白术(炒)、防风三味药组成。

具益气,固表,止汗之功,用于表虚不固所致的自汗,症见自汗恶风、面色?

白,或体虚易感风邪者。

因此本题选D。

58:

本题考查的是六味安消散的主治。

六味安消散主治脾胃不和,积滞内停所致的胃痛胀满、消化不良、便秘、痛经。

59:

五倍子【功效】敛肺降火,涩肠固精,敛汗止血,收湿敛疮。

【主治病证】

(1)肺虚久咳。

(2)久泻久痢,遗精滑精。

(3)自汗盗汗,崩漏,便血痔血,外伤出血。

(4)疮肿,湿疮。

60:

香附配高良姜:

高良姜辛热,功善散寒止痛、温中止呕;香附辛平,功善疏肝理气止痛。

两药相合,既温中散寒,又疏肝理气,且善止痛,治寒凝气滞、肝气犯胃之胃脘胀痛效佳。

61:

排石颗粒【功能】清热利水,通淋排石。

62:

左归丸【功能主治】滋肾补阴。

用于真阴不足,腰酸膝软,盗汗,神疲口燥。

63:

薄荷功效除宣散风热外,还可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

64:

珠黄散的功效是清热解毒,祛腐生肌。

故选A。

65:

本题考查收涩药山茱萸的药理作用。

山茱萸具有调节免疫功能、降血糖、升高白细胞、抗菌等,不具有收缩子宫作用,故选B。

66:

木通【来源】木通科植物木通、三叶木通或白木通的干燥藤茎。

【性味归经】苦,寒。

归心、小肠、膀胱经。

【性能特点】本品苦寒泄降,通行经脉,主入心与小肠经,兼入膀胱经。

上清心火,下利小便,导热下行。

善利水通淋、泄热,能通经下乳。

既为治湿热淋痛与水肿之要药,又为治心火上炎、下移小肠之良药,还为治乳汁不下及湿热痹痛之佳品。

【功效】利水通淋,泄热,通经下乳。

67:

紫雪散【功能主治】清热开窍,止痉安神。

用于热入心包、热动肝风证,症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惊风抽搐、斑疹吐衄、尿赤便秘。

68:

明目蒺藜丸【功能】清热散风,明目退翳。

【主治】上焦火盛引起的暴发火眼、云蒙障翳、羞明多眵、眼边赤烂、红肿痛痒、迎风流泪。

69:

山药【功效】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

70:

川芎【配伍】川芎配柴胡、香附:

川芎辛温,功能活血行气、止痛,且上行头颠,下达血海;柴胡苦辛微寒,功善疏肝解郁;香附辛平,功善疏肝理气、调经止痛。

三药相合,既疏肝解郁,又理气活血,治肝郁气滞之胸闷胁痛、痛经及月经不调等证可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