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论试题库.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037342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5.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文论试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西方文论试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西方文论试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西方文论试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西方文论试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西方文论试题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西方文论试题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西方文论试题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西方文论试题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西方文论试题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西方文论试题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西方文论试题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西方文论试题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西方文论试题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西方文论试题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西方文论试题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西方文论试题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方文论试题库.docx

《西方文论试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文论试题库.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西方文论试题库.docx

西方文论试题库

《西方文论》

一、填空

1、新古典主义有着共同的基本主,即“     ”、“     ”、“严守规”、“服从古典”等。

模仿自然、崇尚理性

2、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事物的本质是由     构成的,美就是     。

数、和谐

3、《判断力的批判》的作者是     ,《美学》的作者是     。

康德、黑格尔

4、柏格森认为,实在,就是“     ”或“     ”,只能用直觉把握。

绵延、生命冲动

5、伽达默尔把作品的存在视为    与     的相遇,参与者和历史流传物的攀谈。

解释者、原始文本

6、文化诗学注重以     、    的诗学的眼光分析一切文化本文。

虚构性、想象性

7、布瓦洛认为艺术创作中人物必须     、      。

定性化、类型化

8、在建立民族文学的问题上,歌德认为文学是     的,又是     的。

民族、世界

9、唯美主义的传播因其     和     适应了青年知识分子的心态。

反叛性、纯美要求

10、《艺术哲学》的作者是     ,《拉辛与莎士比亚》的作者是     。

泰纳、斯丹达尔

11、《读者反应批评:

理论与实践》的作者是     ,《存在与虚无》的作者是     。

费什、萨特

12、中世纪已经有了较为成形的阐释《圣经》的     和考释古典文献的     。

释义学、文献学

13、狄德罗强调戏剧要     ,提出了戏剧的     。

拥抱现实、情境说

14、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文学的功能在于:

     、   和判断生活。

再现现实、说明生活

15、弗洛伊德提出人格结构由     、    和超我组成。

本我、自我

16、《真理与方法》的作者是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的作者是     。

伽达默尔、本杰明

17、卡勒认为批评的注意力应着眼于     ,读者的      。

文学能力、阅读行为

18、柏拉图提出了     、     两大文艺政策。

驱逐诗人、文艺法制化

19、《诗的艺术》的作者是     ,《新科学》的作者是     。

布瓦洛、维柯

20、叔本华宣称世界是我的     ,世界是我的     。

表象、意志

21、维柯认为全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都经过三个大的时代:

    、     和人的时代。

神的时代、英雄的时代

22、英美新批评对于文学语言的研究提出了      、    、悖论、反讽等理论概念。

含混、力

23、费什认为文学作品是     ,阅读是个     。

活动艺术、事件

24、灵感的来源有两条途径:

一是     ,另一条是     。

神灵凭附、灵魂回忆

25、在康德看来,审美活动是一种与     无关,不以概念为前提的“     的合目的性”活动。

功利、无目的

26、《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作者是     ,《悲剧的诞生》的作者世     。

叔本华、尼采

27、俄国形式主义提出了     及相关的     主。

文学的科学性、陌生化

28、后现代主义的弊端是极端的    、    的倾向。

非理性、非价值化

29、荣格认为文学作品类型可以分为:

     和      两种。

心理的、幻觉的

30、亚里斯多德把知识分为三类:

理论性知识、     、     。

实践性知识、创造性知识

31、康德认为艺术天才具有     、    、和不可传授性的特征。

创造性、典性

32、尼采用     和     两个象征形象来阐述他对艺术的基本观点。

酒神精神、日神精神

33、《叙述的方式》的作者是     ,《盲视与洞见》的作者是     。

热奈特、德曼

34、西提出了     的口号,强调妇女用自己的肉体表达自己的     。

描写躯体、思想

35、“卡塔西斯”(katharsis)罗念生译为“     ”,朱光潜译为“     ”。

冶、净化

36、黑格尔将艺术分为     、    和浪漫型三种。

象征性、古典型

37、戈蒂叶认为文艺本质为     ,文艺目的     ,艺术意味着自由、享乐和放浪。

无功利、唯美是求

38、《朦胧的七种类型》的作者是     ,《童话形态学》的作者是     。

燕卜逊、普洛普

39、斯提出了审美愉悦的三个畴,即     、    和净化。

创造、感受

40、女性主义认为,男性作家所创造的女性形象,常常不是     就是     。

天使、妖妇

41、《诗学》的作者是     ,《诗艺》的作者是     。

亚里斯多德、贺拉斯

42、歌德认为艺术家既是自然的     ,又是自然的     。

奴隶、主宰

43、王尔德认为“     、      就是一切”。

形式、纯美

44、杜夫海纳把审美知觉划分为三个阶段:

呈现、     、    。

再现与想象、反思与情感

45、主义的本义是指“民族的     、风格和     ”。

特征、风俗

46、莱辛在《拉奥孔》中,清楚地划分了     与     的界限。

诗、画

47、泰纳认为文艺创作取决于     、    、环境三种力量。

种族、时代

48、《金枝》的作者是     ,《梦的解释》的作者是     。

弗雷泽、弗洛伊德

49、卢卡契认为现代艺术具有     的倾向,而本杰明认为电影产生一种成人意料的     效果。

碎片化、震惊

50、阿多尔诺对     或     的诸多弊端进行了揭露和批判。

大众文化、文化工业

二、选择题

51、(  )说:

“一篇作品就像一场白日梦一样,是幼年曾做过的游戏地继续,也是他的替代物。

A.波德莱尔B.弗洛伊德C.荣格D.弗莱

B.弗洛伊德

52、(   )是早期形式主义学派的最重要代表。

A.什克洛夫斯基B.托马舍夫斯基

C.雅库宾斯基D.日耳蒙斯基

A.什克洛夫斯基

53、(  )是米利特的重要著作。

A.《第二性》B.《性政治》

C.《一间自己的房间》D.《女权辩护》

B.《性政治》

54、西提出了(  )理论。

A.描写躯体B.意识形态写作C.意识流D.身体写作

A.描写躯体

55、达·芬奇认为艺术要师法、超越(  )。

A.情感B.精神C.自然D.心灵

C.自然

56、(  )说:

“几乎没有一位重要的欧美文论家曾经不怕麻烦学过任何一种亚非国家的语言;宏大的翻译工程使文本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广为流通,但当这些文本译自亚非国家的语言时,这种流通就会拖延得出奇的慢。

A.斯皮瓦克B.萨义德C.阿赫默德D.詹姆逊

C.阿赫默德

57、(  )说:

“诗是情感的自然流露。

A.华兹华斯B.夏多勃里昂C.雪莱D.海涅

A.华兹华斯

58、新古典主义理论的立法者盒代言人是(   )。

A.布瓦洛B.卡斯特尔维屈罗C.蒲柏D.朗吉弩斯

A.布瓦洛

59、(  )是伽达默尔的重要著作。

A.《启蒙辩证法》B.《真理与方法》

C.《审美特性》D.《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

B.《真理与方法》

60、戈蒂叶提出了(  )的文艺观。

A.为人生而艺术B.为艺术而艺术

C.为人民而艺术D.为自我而艺术

B.为艺术而艺术

61、黑格尔认为艺术就是(  )与感性显现的自由统一的整体。

A.理念容B.情感容C.灵魂容D.智慧容

A.理念容

62、“新批评”名称取自美国批评家(   )的著作《新批评》。

A.瑞恰兹B.布鲁克斯C.退特D.兰色姆

D.兰色姆

63、(  )说:

“在一位真正有才能的人写来,每一个人物都是典型,每一个典型都是似曾相识的不相识者。

A.斯丹达尔B.普列汉诺夫

C.车尔尼雪夫斯基D.别林斯基

D.别林斯基

64、(   )是象征主义文艺理论的创立者、实践者和奠基人。

A.马拉美B.波特莱尔C.尔伦D.兰波

B.波特莱尔

65、(  )是阿尔都塞的重要著作。

A.《保卫马克思》B.《文学生产原理》

C.《隐藏的上帝》D.《审美之维》

A.《保卫马克思》

66、波特莱尔提出了(  )。

A.通感说B.反映说C.感应说D.个性说

C.感应说

67、非理性主义执着一种(  )的人生态度。

A.悲观主义B.乐观主义C.自然主义D.功利主义

A.悲观主义

68、(  )是利奥塔的重要著作。

A.《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B.《走向后现代主义》

C.《后现代精神》D.《后现代状况》

D.《后现代状况》

69、(  )说:

“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A.康德B.歌德C.费尔巴哈D.黑格尔

D.黑格尔

70、(   )是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的第二任所长,开创了一种重在批判的社会学理论。

A.格林贝格B.马尔库塞C.弗洛姆D.霍克海姆

D.霍克海姆

71、(  )是杜夫海纳的重要著作。

A.《恶心》B.《图像时代》

C.《艺术本体论研究》D.《审美经验现象学》

D.《审美经验现象学》

72、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提出了影响巨大的(  )。

A.游戏说B.模仿说C.再现说D.投射说

A.游戏说

73、唯美主义强调(  )和美至上。

A.容B.意味C.含蕴D.形式

D.形式

74、什克洛夫斯基提出了(  )理论。

A.意图谬误B.力C.陌生化D.关键词

C.陌生化

75、(  )说:

“凡是高明的诗人,无论在史诗或抒情诗方面,都不是凭技艺来做成他们的优美的诗歌,而是因为他们得到灵感,有神力凭附着。

A.亚里斯多德B.柏拉图C.赫拉克利特D.德谟克利特

B.柏拉图

76、人们将萨义德、(   )与霍米·巴芭称为后殖民理论的“三剑客”。

A.斯皮瓦克B.依利格瑞C.莫尔斯D.肖沃尔特

A.斯皮瓦克

77、(  )是尼采的重要著作。

A.《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B.《基督教的本质》

C.《美育书简》D.《悲剧的诞生》

D.《悲剧的诞生》

78、贺拉斯载《诗艺》中提出了(  )原则。

A.寓教于乐B.潜移默化C.以情感人D.以美动人

A.寓教于乐

79、萨特认为文学是一种(  )的文学。

A.审美B.异化C.介入D.疏离

C.介入

80、(  )说:

“说到底,只有当人是完全意义上的人,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时,他才完全是人。

A.海德格尔B.恩格斯C.席勒D.斯宾塞

C.席勒

81、斯与(   )是建构接受美学理论的两位中坚。

A.普莱森丹茨B.伊瑟尔C.福尔曼D.施德里德

B.伊瑟尔

82、(  )是海德格尔的重要著作。

A.《接受理论》B.《存在与时间》

C.《辩证理性批判》D.《自由之路》

B.《存在与时间》

83、尼采提出(  )的观点。

A.动物已死B.英雄已死C.上帝已死D.人已死

C.上帝已死

84、席勒认为使人格高尚化得最为重要的手段是(  )。

A.认识教育B.道德教育C.娱乐教育D.审美教育

D.审美教育

85、朗吉弩斯认为崇高的风格由五个因素构成:

(  )、强烈而激动的情感、运用藻饰的技巧、高雅的措辞、整个结构的堂皇卓越。

A.向往而激情的心灵B.高尚而美好的智慧

C.庄严伟大的思想D.自然朴实的人格

C.庄严伟大的思想

86、(  )说:

“只要纯粹的美感还在,我们的人格,我们的欲求及经常的痛苦就消失了。

A.克罗齐B.叔本华C.尼采D.王尔德

B.叔本华

87、直觉主义的代表人物是(   )和克罗齐。

A.科林伍德B.梅特林克C.安德列耶夫D.柏格森

D.柏格森

88、(  )是萨义德的重要著作。

A.《子夜群婴》B.《在教学机器的外部》

C.《学》D.《献身理论》

C.《学》

89、伽达默尔提出了(  )理论。

A.期待视野B.视域融合C.震惊D.光晕

B.视域融合

90、“三一律”就是戏剧(  )只有一个,矛盾冲突发生在一地,事件时间不能超过一昼夜。

A.人物关系B.思想主题C.故事场景D.故事情节

D.故事情节

91、(  )说:

“一个民族愈文明,愈彬彬有礼,他们的风尚就愈缺乏诗意”,“诗需要的是巨大的、野蛮的、粗犷的气魄”。

A.狄德罗B.歌德C.福楼拜D.席勒

A.狄德罗

92、新柏拉图主义的创始者是(   )。

A.奥古斯丁B.托马斯·阿奎纳C.安瑟伦D.普罗提诺

D.普罗提诺

93、(  )是韦勒克、沃伦合著的重要作品。

A.《文学批评原理》B.《实用理论》

C.《文学理论》D.《文学批评:

简史》

C.《文学理论》

94、布瓦洛在《诗的艺术》中提出了(  )创作法规。

A.浪漫主义B.三一律C.现实主义D.直觉主义

B.三一律

95、象征主义强调使用暗示、(  )、语言革新等似非而是的创作技巧。

A.写实B.抒情C.议论D.通感

D.通感

96、(  )说:

“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冶”。

A.黑格尔B.柏拉图C.亚里斯多德D.马克思

C.亚里斯多德

97、沃尔芙和(   )是女权主义文论的首创者。

A.波伏娃B.古日C.沃尔斯通克拉夫特D.米利特

A.波伏娃

98、(  )是弗莱的重要著作。

A.《批评的解剖》B.《现代心理学史》C.《心理学与文学》D.《散文理论》

A.《批评的解剖》

99、达·芬奇提出了著名的(  )。

A.情感说B.心理分析说C.表现说D.镜子说

D.镜子说

100、弗洛伊德认为,(  )是作家艺术家从事艺术创作的原始动力。

A.白日梦B.俄狄浦斯情结C.疯癫D.非理性

B.俄狄浦斯情结

三、名词解释

1.理式说:

(柏拉图)

这是在他的《理想国》中提出的文学本体论畴。

理念,即真理。

柏拉图认为现实是对理念的模仿,文艺是对现实的模仿,相对于理念,文艺是模仿的模仿,与真理隔着三层,如果说现实生活是理念的影子,则文艺就是影子的影子。

(柏拉图的"理念说":

文艺模仿现实事物,现实事物模仿理念,因而文艺与真理隔着两层,是模仿的模仿,影子的影子。

2.悲剧(亚里士多德的):

是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其效果是引起观众的恐惧和怜悯,使人的心灵得到冶(净化作用);悲剧成分中,情节是最重要的,人物性格居第二位。

3.亚里士多德的《诗学》

是他的文艺理论讲授提纲,容简括,资料详实,纲目清晰,是西方文艺理论和美学研究的重要文献,是西方“第一篇最重要的美学论文,也是迄今至前世纪末一切美学概念的根据”。

他提出了“文艺本质论”,他继承了摹仿论。

他所用的“摹仿的艺术又与柏拉图的不同。

他提出文艺摹仿的对象是“行动中的人”,是人的行为,人的性格,人的遭遇,人的感情,即人的生活。

4.耶拿派:

十八世纪末,德国浪漫主义文学最早的一个流派。

这个流派的作家最早提出了浪漫主义的概念,较为详尽地阐述了浪漫主义的文学主。

他们反对古典主义,要求创作的绝对自由,放纵主观幻想,追求神秘和奇异。

理论奠基人是施莱格尔兄弟,代表成员还有诺瓦利斯、蒂克等。

5.湖畔派诗人:

指十九世纪开创浪漫主义的一个流派,主要代表有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

由于他们三人曾一同隐居于英国西北湖区,以诗赞美湖光山色,所以有“湖畔派诗人"之称。

湖畔派诗人起初同情法国革命进而逃避现实,迷恋过去,美化中世纪的宗法制,幻想从古老的封建社会中去寻找精神的安慰与寄托。

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的《抒情歌谣集》为浪漫主义奠基之作。

华兹华斯为诗集再版时撰写的《序言》,成为英国浪漫主义宣言。

6.美丑对照原则:

一、在《克伦威尔序言》中,雨果提出了著名的“美丑对照原则”。

二主要容:

大自然中美丑并存。

艺术想要取得好的效果,就应该通过强烈的美丑对照,同时采取艺术的夸。

于是“渺小变成了伟大,畸形变成了美好”。

7.典型:

巴尔扎克是法国著名的现实主义大师,他的作品具有史诗性,全面反映社会和时代的典型性。

在巴尔扎克的作品中,典型人物产生典型的时代环境,典型的人物又辛辣的讽刺了社会的虚伪性,这成为巴尔扎克作品的一大特色。

“典型化”的运用时的其成为现实主义大旗的坚实基础。

四、简答题

1、柏拉图“灵感说”:

在古希腊时期,“灵感”的基本含义是“神助”、“灵启”、“”醉“、”迷狂“等,柏拉图把它集中运用到文艺创作和欣赏方面,从灵感的源泉、灵感的表现、获得灵感的过程三个方面予以解释。

灵感的源泉主要是”神灵附体“或”神灵凭付“:

灵感的表现是迷狂;灵感的获得过程是灵魂对真善美的理式世界的回忆,这种回忆能够把握住事物的真实体,达到对理式世界的正确认识。

2.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

在西方美学史上,真正奠定了悲剧理论基础的乃是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

他在《诗学》中对古希腊的悲剧艺术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总结,对于悲剧的情节、人物以及悲剧艺术的审美特征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深刻的探讨。

他认为,“悲剧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这可以说是悲剧理论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定义。

他对于悲剧理论的另一个重要贡献在于他对悲剧艺术带给人们的审美体验的深刻分析。

他认为,悲剧能够借助于引起人们的怜悯和恐惧之情来使人们的灵魂得到净化和冶。

3.怎样理解歌德“艺术家既是自然的主宰,有事自然的奴隶”这句话?

歌德这句话,把“艺术家”换成“人”也同样成立,应该说地球上每一个物种都是被创造者,同时又是创造者,哪怕它是没有生命的物体.有时候我们在想是不是因为语言本身有问题而使我们有了这么多的困惑,转而想到这些大师是不是就是爱玩文字概念那.书归正传,来谈艺术与生活的联系.生活是体验的过程,艺术是经过洗练后生活的片段.生活好、生活坏都是你体验后的结论,单纯一点讲生活就是人在时空中的过程,我们起了个名字叫“生活”,既然我们说生活是一个体验过程,那我们是从哪些方面体验的呢,总体分为两个方面——生理体验和心理体验,又是即相对又相互联系制约的两个方面,生理体验和心理体验满足的程度就是你生活好于坏的程度,当然每个人的境界布不同,满足的标准也不同,也就有了众口难调的现象.既然说艺术是经过洗练后生活的片段,那艺术来源于生活这句话就是对的,但艺术更偏向于心理体验,就像他们所说的“精神食粮”.生活是时空之中体验的过程,时间不停在走,空间不停有变化,人的生活是不能重复的(时空机暂时没出来,也有可能是没普及),所以很多东西优于时间及现实条件的局限我们没办法一一体验,但艺术——这些提炼后的片段我们却可以随意拿来体验,也许这片段是别人的,一般式你希望成为的那种“别人”,通过艺术来体验他们的生活.越说越无味,其实欣赏艺术和吸食毒品的核心原因差不多,无非生理和心理体验的侧重不同,而且同样都很过瘾.艺术一点的说法,生活是自己的,艺术是生活上面漂亮的点缀,有可能是自己的,也有可能拿自别人而变成自己的,这些点缀同时又构成了生活本身,最发现艺术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是从属关系,同在一体.生活那,没有人,没有体验,也就不复存在,关键又回到人身上.最后结论你的生活好于坏,有没有艺术或有没有欣赏艺术,都在于其本人.俄在设计行业,以前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奔着实用去的,二三段的容在设计过程中可以反向应用,而且屡试不爽.

4.济慈消极能力说:

"消极能力说"是济慈诗学中最核心的理论."消极能力说"首先起源于诗美原始的孕育和积累的过程机制.诗美的聚积过程总是和主体的痛苦体验联系在一起的.济慈主在这种痛苦和不解的状态中滞留,契合了完形理论的整体性原则.整体的考虑可以避免堕入结构部件的分析,走上理性主义的歧途.济慈的诗学观点揭示了一个重要的美学秘密,但是,这些观点缺乏理论的系统支撑,只能通过他本人的实践去追踪.一方面,共时性的叙述结构为"消极能力说"的完形原则找到了实践的沃土.另一方面,梦的诗学展现了"消极能力说"的完形机制.

五、论述题:

1.怎样理解柏拉图“模仿说”中“把诗人逐出理想国”这句话?

(一)由于柏拉图认为诗歌和悲剧等艺术是摹仿品,是“一个远离真实的影像”,这样诗和悲剧就是不真实的,不包含真知识,是不具有真理价值的东西,因而柏拉图的结论是“摹仿术乃是低贱父母所生的低贱的孩子。

”“我们一定不能太认真地把诗歌当成一种有真理作依据的正经事物看待。

”根据这样的看法,柏拉图断定文艺作为一种摹仿品是低劣的。

这是柏拉图主流放诗人的主要理由。

(二)柏拉图否定传统文艺的积极价值,认为传统文艺是极为有害的,其具体的罪状主要有两条:

首先是亵渎了神和英雄。

其次,是迎合人的情欲,危害城邦。

(三)柏拉图用一种反讽的手法来告诉人们,由诗歌和戏剧的娱乐性带来的“诱惑力”是背弃真理的罪过。

(四)柏拉图要驱逐诗人、清洗文艺的主要原因是传统文艺对他的理想国不利。

2.巴尔扎克的现实主义思想?

法国19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法国现实主义文学成就最高者之一。

他创作的《人间喜剧》充分展示了19世纪上半叶法国社会生活,是人类文学史上罕见的文学丰碑,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

巴尔扎克无论在创作上还是理论上都对现实主义作出了最大贡献。

巴尔扎克现实主义文学思想的具体容包括:

1.要真实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展开论述)。

巴尔扎克为自己的小说创作提出了奋斗目标:

“法国社会将要作历史家,我只能当它的书记,编制恶习和德行的清单,搜集情欲的主要事实、刻画性格、选择社会上主要事件、结合几个性质相同的性格的特点糅成典型人物,这样我也许可以写出许多历史学家忘记了写的那部历史,就是说风俗史。

2.要刻画性格,塑造典型,这是文学创作的中心任务(展开论述)。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前言》中指出,为了使人物的存在“变得更为悠久”,它必须成为一个“伟大形象”,即典型。

所谓典型,巴尔扎克说:

”’典型’指的是人物,在这个人物身上包括着所有那些在某种程度跟它相似的人们最鲜明的性格特征:

典型是类的样本。

不仅人物有典型问题,环境也有典型问题。

3.要有思想深度,要忠诚与原则(展开论述)。

巴尔扎尔十分重视文学的细节真实,认为细节真实是构成艺术真实的基础。

同时,还要求写出社会现象背后的原因,以便提示现象的在的本质真实,他认为小说“应该进一步研究产生这些社会现象的多种原因或一种原因,寻出隐藏在广大的人物、热情和事故里面的意义”。

4.重视文学作品的社会效益和作家的社会责任感(展开论述)。

巴尔扎克认为,艺术家首先应是某一真理的宣扬者,是人类的教师。

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前言》中,提出了艺术家有不同于政治家的法则的观点。

他说:

“作家的法则,作家所以成为作家,作家(我不怕这样说)能够与政治家分庭抗礼,或者比政治家还要杰出的法则,就是由于他对人类事物的某种抉择。

由于他对一些原则的绝对忠诚……‘一个作家在道德上和在政治上应该持有固定的见解,他应该把自己看做人类的老师;因为人类是不需要导师去教他们怀疑的’,波纳尔说过,我很早就把这些名言奉为准则,它们是保皇作家的法则,同时也是党作家的法则。

巴尔扎克的这些思想已经形成完备的理论形态,把菲尔丁以来的现实主义思想资料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