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修养与心理健康教育.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041645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师德修养与心理健康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师德修养与心理健康教育.doc

《师德修养与心理健康教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师德修养与心理健康教育.doc(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师德修养与心理健康教育.doc

师德修养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

徐秋楠

随着网络时代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由此带来的诸多思想观念的巨大变迁,道德观、价值观等都在不同程度的冲击下产生震荡。

这样的情形对人的心理健康构成很大影响。

尤其在塑造学生人格、培养其健全心里的教师群体更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通过教师培训学习,我深深地知道: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到底什么是师德?

所谓师德就是教师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

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有教无类……

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教师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具备了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心理素质,方能不断地学习工作中陶冶情操,具备高尚的师德。

因而,教师的心理健康对于师德教育至关重要。

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会存在一系列职业道德问题。

农村学校教师缺乏,在岗教师工作压力很大,教学任务重,大部分教师不愿意担任班主任,津贴少工作时间长,学生多为留守儿童,性格孤僻,家中无人看管,家长不支持教师工作,认为学生到学校就是学校的事情,家中无人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情况,因此想做一名优秀班主任就更难了。

当今社会,多数公众对教师的许多期望非常极端,教师也面临着社会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和选择,心理压力不断增大,心理问题日益增多。

加强教师的心理素质占重要地位。

专题讲座提到,教师的教育观、质量观、学生观、人才观,直接决定了教师对学生的态度,而教师对学生的看法和态度不仅会影响学生的成长,而且直接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

只有正确对待学生、悦纳学生,特别是悦纳后进学生的教师才能维持心理平衡,保持积极的乐观的情绪情感,健康、幸福、快乐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学习了这部分内容,我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是什么影响了我的工作情绪,于是,我开始进行自我剖析,并想办法行动上改变自己。

一、确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二、寻找自我心理平衡点

三、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言必行,行必果”,行动实践大于说教,师德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

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

让我们用良好的是的品质,撑起教育的蓝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