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家长沟通的技巧.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053243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与家长沟通的技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与家长沟通的技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与家长沟通的技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与家长沟通的技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与家长沟通的技巧.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与家长沟通的技巧.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与家长沟通的技巧.doc

《与家长沟通的技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与家长沟通的技巧.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与家长沟通的技巧.doc

与家长沟通的艺术

北分航天桥校区赵德超

摘要:

个性化教育,家长可能要成绩,因此与家长的沟通,是每位个性化教育的教师都面临的难题。

参加个性化辅导的学生,多多少少都有家庭教育失败的影子。

面对失败的家长,需要掌握一定的语言艺术,才能够让家长感叹“怎么才遇到知音啊”,才能够取得他们的信任。

与家长的沟通不是必需的。

学生进入辅导机构之后,如果辅导效果稳定,家长和学生满意,老师不一定有见到家长、与家长沟通的机会。

一、与家长沟通的原则

老师和家长沟通,需要掌握原则,掌握方法。

与家长沟通的两个原则是:

①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片面追求学生的责任,家长的责任。

②老师表示自己“能做到的”,就是“及早发现问题,及早采取措施,及早沟通,争取及早解决”。

向家长反映情况,但是不要刺激家长;向家长反映问题,但是有解决问题的想法和措施,即使不能及早解决,也为沟通争取了宝贵时间。

二、如何向家长反映情况

参加课外辅导的学生,一般都是在学习上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如果学生在辅导中出现不和谐的情况,如何向家长反映呢?

这里用到的,是培训机构经常用到的“更“字话术。

举一些在不同情形下可能用到的话:

①反映学生基础差:

需要加强基础训练和基础练习,课堂多练习,坚持课后完成作业,经常来上课;

②反映学生不听课——以后会“更”严格地要求他,让他“更”认真地听课,“更”认真地做作业。

③反映学生上课不积极,作业不主动——以后会“更”积极地督促他听课,更积极地要求他完成作业。

④反映学生状态不好——以后会“更多”地关心他,“更”细心地督促他,争取“更加”提高学习效率,作业做得对的题“更”多一些。

⑤……这样的例子很多。

(这个“更”字如果用好了,奥妙无穷)

三、与家长沟通需要忌讳的话

家长把学生送来做课外辅导,多半时因为学生在某些方面存在问题。

换句话说,学生的问题,家长实际上早就是一清二楚的。

所以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一般情况是,完全没有必要把学生的这些问题、这些缺点、这些毛病再重复一遍。

每个人都有缺点,每个学生都有缺点,但是,有缺点是不希望别人去说的。

家长更不喜欢别人说自己孩子的缺点。

所以,有些话都是要避讳的。

例一:

学生状态不好,不好管,不听话,不认真上课,作业做不对,上课做小动作……

(点评:

如果这么说,只能说明我们老师没有尽到责任)

例二:

学生对成绩有什么期望值?

有什么要求?

(点评:

如果这么说,等于给我们老师带上了枷锁,轻易不要提“成绩的期望值”的话题)

例三:

他在这里不学习,没有学习,不听话,回家得需要好好管他……

(点评:

直接承认我们失职)

例四:

今天讲的内容,他没有掌握……

(点评:

教学失败了)

四、与家长的被动沟通

家长如果约见老师,多半是辅导过程中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例如课堂纪律不好,作业完成不好,老师教育方法不合适、或者教学能力达不到要求,等等。

家长花钱送学生来辅导机构,主要目标是“出成绩”,次要目标是让学生爱学习,能更听话。

如果家长期望值落空,这两个目的都达不到,学生成绩没有进步,甚至退步,还是像原来一样不愿意学习,那家长肯定会不满,会发火,就要和老师“面对面”沟通。

这样的沟通是很被动的。

在这种情况下,老师要事先想想自己可能存在的问题:

教学资料是否齐全(辅导计划,阶段性方案,教案,作业,等等)?

教学方法是否有问题(教材,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时间,言谈举止)?

是不是课堂上讲习题、做练习的时间多了,讲知识点的时间少了?

或者讲知识点多了,而没有做必要的练习和测验?

……要把自己的问题找足,找全,之后把这些情况一一反应给学管师。

如果辅导已经持续一段时间,见不到明显效果,老师其实早就应该知道了。

如果到了需要“被家长”见的程度才察觉,老师似乎已经失职了。

在教学过程中一旦察觉效果不佳,学生提不起精神来,听不进去课,就应该在“这次课”之后及早向学管师反映情况了。

学管师会和老师商量对策,必要时先与家长沟通,打打预防针,预防更严重的情况发生。

等到家长看到成绩不佳、大爆发的时候,其实已经有点晚了。

如果辅导效果不佳,并且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再与家长的沟通是非常艰难的,在一对一辅导中,要尽量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五、与家长的主动沟通

敏感的老师,优秀的老师,可以在学生状况不佳之后、家长不满意之前,及时把情况反馈给学管师,安排时间与家长沟通。

这样的沟通是主动的,主动权在老师这一边。

老师可以策略地把学生表现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反映给家长,但是要注意沟通上的语言技巧,或者称之为“话术”。

学生的问题可能很多:

状态不好,不好管教,不听话,不认真上课啊,不做作业啊,上课做小动作……等等。

通过适当的方式,策略的话术,把真实情况反映给家长,让家长着急,让家长紧张,让家长感觉到机构负责任,老师和学管师负责任。

之后,老师和学管师再提出以后对学生要求严格一些、甚至要求学生加课,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六、巧妙应对家长的要求

很多家长恨铁不成钢,急功近利,想一口吃个胖子,让学生成绩马上提高。

比如家长以下的这些要求:

有的要求“拔高”,有的要求“沟通”,有的要求“严格”,有的要求“关心”……要求很多,其中最大的一个要求就是“改变学习习惯,改进学习方法,影响思维习惯”——这一点,我们知道是最难的。

家长的要求,有的容易做到,有的就很难做到。

容易做到的,比如知识点的查漏补缺,比如具体哪些习题的演算讲解;有的则很难改变,比如学习习惯,学生学习不主动,学生调皮、不听话。

家长的有些要求,需要老师努力之后才可能做到,比如某章、某节知识点的理解。

但是,我们要让家长感觉到我们的努力,要让家长感觉到“我们想了有利措施,正在采取措施”。

实际上,家长要的不一定是效果,要的是措施——

要的不是办法,要的是“你有办法”,“你正在想办法”,“正在”……

最后,与家长沟通过程中,家长可能会吐露一些家庭的隐私、学生不为人知的情况,老师一定要做好保密工作,不管是好的、还是不好的内容,都要保证不再外泄,这是做老师的一个准则,这里不再多说。

参考文献

[1].杨柳,高中生与父母沟通状况的调查分析,2006年5月,http:

//

[2].徐心梅,浅谈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艺术,http:

//bbs.sdchild.com/forum.php?

mod=viewthread&tid=11823(2009年)

[3].李超,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学问,newxx.jsp?

id=562(2010年)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