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九模板.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059460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65.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学案九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导学案九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导学案九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导学案九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导学案九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导学案九模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导学案九模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导学案九模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导学案九模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导学案九模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导学案九模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导学案九模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导学案九模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导学案九模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导学案九模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导学案九模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导学案九模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导学案九模板.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导学案九模板.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导学案九模板.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导学案九模板.docx

《导学案九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学案九模板.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导学案九模板.docx

导学案九模板

九年级年级物理学科导学案

主备课人:

王双山审核人:

授课人

王双山

授课时间

班级

九年级

课题

第一节现代顺风耳—电话

课型

学习

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电话是怎样把信息传递到远方的;了解电话交换机的用处;了解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基本区别。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学、小组讨论、了解电话是如何传递信息的;通过自学、小组讨论、了解说明电话交换机的作用;通过自学、小组讨论、了解说明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讨论和学生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合作的意识。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

电话的结构与原理;电话交换机的作用、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学习难点:

电话交换机的作用、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学法指导

先让学生了解家中的电路,带问题阅读,小组讨论解决。

精设

导读

提纲

一、知识链接

“烽火台”……古代信息的传递方式

中国的长城是世界一大奇观.在险峻的高山上修建如此宏伟的建筑,无不令世人感叹古代中国人民的勤劳和智慧.长城上一个个烽火台是古代传播信息的工具.遇到大规模的敌人入侵时,在长城上的士兵是用什么来传递信息的?

又怎样传递不同的信息呢?

现代的信息传递方式有哪些?

二、阅读教材,完成以下基础题。

1876年________发明了电话,最简单的电话主要是由______和______组成的。

话筒的作用是把______信号变成______信号。

听筒的作用是把______信号变成______信号。

话筒的主要构造有和

听筒的主要构造有和

教师个性设计及问题反馈

 

 

课堂

师生

互动

 

一、分组讨论电话的工作原理:

1.最简单的电话由和组成.

话筒把声音变成电流,电流沿着导线把传到远方.在另一端,听筒把变成声音.

二、电话交换机:

(1)观看课件,完成想想议议:

课本95页的问题

(2)阅读教材,完成以下基础题。

电话之间是通过电话交换机来________,一个地区的电话都接到同一台交换机上,每部电话都编上________。

使用时,交换机把需要通话的两部电话________,通话完毕再将线路________。

早期的电话交换机是依靠话务员来接线拆线的,1891年出现的自动电话交换机是利用来接线的,现代的程控电话交换机利用了,实现了按用户所拨的号码________接通话机。

三.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

(1)阅读教材,完成以下基础题。

模拟通信:

的频率、振幅变化情况与的频率、振幅变化情况,模仿声信号的特点,这种信号叫,使用这种信号的通信方式叫。

数字通信:

用不同_______的不同_______来表示的信号,叫做,使用这种信号的通信方式叫。

(2)小组讨论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的优缺点。

模拟信号在长距离传输和多次加工、放大的过程中,信号电流的波形_______,从而使信号丢失一些_______,表现为声音、图像的_______,严重时会使通信中断;数字信号只包括_______种不同的状态,形式简单,所以_______能力特别强,可以很方便地用_______加工处理,还可以通过不同的_______进行加密.

 

当堂

有效

训练

巩固练习:

1、电话的话筒主要应用了什么原理()

A.电流的热效应   B.电流的磁效应  

C.电磁感应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话筒的作用是把声音直接传递到受话人的听筒

B.话筒的作用是把变化的电流信号转化成声信号

C.话筒的作用是把声音的振动转化为变化的电流信号

D.话筒的作用是把电流直接送到受话人的听筒

3、为了本节知识后,同学之间对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展开了讨论,以下四个结论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现在的数字通信是用“0、1”两个不同的数字组合成各种数字信号,传递信息的

B.数字通信抗干扰能力强

C.数字通信传递的信号与声音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完全一样

D.数字通信比模拟通信保密性强

 

课后

延伸

拓展

拓展练习:

1、当甲、乙两部电话接通后,小明与小虹就对课堂上所学习“电话”知识展开了讨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的听筒和甲的话筒,乙的听筒和乙的话筒分别串联在两个不同的电路中

B.甲电话的听筒和乙电话的听筒是串联连接的,甲电话的话筒和乙电话的话筒是串联连接的

C.甲的听筒和话筒,乙的听筒和话筒都是串联在一个电路中使用

D.甲电话的听筒和乙电话的话筒是串联在一个电路中,乙电话的听筒和甲电话的话筒是串联在另一个电路中

2、(多选)有几位同学在学校用“IC”卡打电话时,议论起电话交换机,他们有以下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早期的电话交换机是靠话务员手工操作来接线和拆线的

B.自动电话交换机是通过计算机自动接通话机的

C.程控电话交换机是通过电磁继电器接通话机的

D.电话交换机提高了线路的利用率,减少了电话线的数量。

九年级年级物理学科导学案

主备课人:

王双山审核人:

授课人

王双山

授课时间

班级

九年级

课题

第二节电磁波的海洋

课型

学习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

2.知道光是电磁波以及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3.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知道电磁波是个大家族,各现象间有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学习重难点

重点:

电磁波的产生。

难点:

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学法指导

先让学生带问题阅读,小组讨论解决。

精设

导读

提纲

1.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如果要相互交谈,不能直接进行,而是要用来传递信号.这说明声波的传播介质;而电磁波的传播介质,(选填“需要”或“不需要”).

2、电磁波的产生条件是;

3、电磁波的传播介质,真空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是,

波速、波长、频率的关系是。

教师个性设计及问题反馈

 

课堂

师生

互动

 

学习内容

一、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

演示课本10.2-2,探究电磁波是如何产生的,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电磁波的产生的条件。

二、电磁波是怎样传播的?

1、演示:

把一个移动电话放在真空罩中,并给这个移动电话打电话,看这个移动电话

是否能够收到信号。

现象;说明了。

还举一现象可以说明这一点:

2、真空中电磁波传播的速度是,电磁波频率的单位是,符号是:

,常用单位是和。

3、电磁波的波速c、波长λ和频率f之间的关系是。

4、电磁波是个大家族,通常叫无线电波。

5、引导学生看课本第100页的科学世界《微波炉》。

说出:

(1).微波炉的工作原理;

(2).使用注意事项。

 

当堂

有效

训练

1.在“众志成城、抗击非典”的战役中,科研部队针对“SARS”的早期症状研制出一种红外线测温仪。

与可见光一样,红外线是一种波,人体辐射的红外线波长约为10μm,频率约为赫兹。

2、真空中,波长越短的电磁波其频率越;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相同。

3、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m/s,某电磁波的频率为6×108Hz,此电磁波的波长为m。

4.单位换算:

(1)103.8KHZ=HZ=MHZ;

(2)0.725MHZ=HZ=KHZ.

课后

延伸

拓展

1.我国的卫星通信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在北京发射的信号通过通信卫星会转到上海被接收.实现这种信号传递的是()

A.超声波B.次声波C.声波D.电磁波

2.关于电磁波的传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只能在真空中传播B.在水中不能传播

C.可以在很多介质中传播D.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3.微波炉中不能使用金属容器,这主要是因为()

A.金属易生锈,弄脏炉体

B.金属容易导电,造成漏电事故

C.微波能在金属中产生强大的电流,损坏微波炉D.金属易传热,使炉体温度过高

4.下列设备中,没有利用电磁波的是()

A.电视机B.录音机C.微波炉D.移动电话

九年级年级物理学科导学案

主备课人:

王双山审核人:

授课人

王双山

授课时间

班级

九年级

课题

第三节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课型

学习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无线电广播发射和接收工作过程.

2、大概了解电视的发射和接收工作过程.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了解移动电话的发射和接收,它与固定电话的区别、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物理与生活接轨,培养学习兴趣。

学习重难点

无线电广播、电视的发射和接收。

难点:

无线电广播、电视的发射和接收工作过程.

学法指导

先让学生了解家中的电路,带问题阅读,小组讨论解决。

精设

导读

提纲

课前导读:

1、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由完成,信号的接收由完成;

2、电视用传递信号和信号;

3、移动电话是靠来传递声音信息的;移动电话既是又是。

教师个性设计及问题反馈

 

 

课堂

师生

互动

 

1、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由完成,

2、话筒的作用。

3、载波发生器的作用。

4、调制器的作用是。

5、天线的作用是。

6、收音机的天线的作用是。

7、调谐器的作用。

8、收音机内的电子电路的作用是。

9、扬声器的作用是。

(二)、电视的发射和接收

1、声音信号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跟。

的工作过程类似;

2、图像信号的工作过程是:

(1)摄像机把,

(2)发射机把。

(3)电视接收机的天线,通过把图像信号取出并放大,由还原成图像。

(三)、移动电话

1、移动电话与固定电话的区别是;

2、讲话时移动电话的作用;

接听时移动电话的作用;

3、移动电话的体积,发射功率,天线,灵敏度,通话时要靠

转接,这种固定的电台叫。

4、介绍无绳电话。

 

当堂

有效

训练

1、下列是无线电广播接收过程的几个步骤,其合理顺序是________。

(填序号)

 A、调谐选择所需要接收的电磁波  B、接收无线电波

 C、检波器取出音频信号      D、耳机放音

2、下列关于移动电话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移动电话既能接收电磁波,也能发射电磁波

B.移动电话与其他用户通话需基地台转接

C.移动电话发射功率非常大,其天线的灵敏度很高

D.移动电话用微波信号与电话网络联系。

 

课后

延伸

拓展

1.收音机的天线接收到各种频率的       。

转动收音机调谐器的旋钮,可以选出特定       的信号,收音机内的电子电路再把音频信号从中取出来,送到扬声器里,扬声器把       电信号转换成       ,我们就听到广播电台的节目了.

2.电视不仅要用电磁波传递声音信号,还要用它传递       信号,为此电视台用       把图像变成电信号,在电视机中由显像管把它还原成    .

3.移动电话机从功能上看,与收音机和电视机都不同.它既是       台,又是       台.

4.以下关于收音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收音机的天线只能接收音频信号

B.收音机的调谐器可以同时选出多个频率的信号

C.收音机的调谐器一次只能选出一个特定频率的信号

D..扬声器的作用是把音频电信号转换成电磁波

九年级年级物理学科导学案

主备课人:

王双山审核人:

授课人

王双山

授课时间

班级

九年级

课题

第四节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

课型

学习

目标

知识与技能:

常识行了解微波通讯、卫星通讯、光纤通讯、网络通讯;

过程与方法:

通过了解现代通讯技术,了解科技给人类带来的便利,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科技给人类带来的便利,提高学习科学的兴趣。

学习重难点

重点:

了解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工作过程。

难点:

了解科学技术,培养学习的动力。

学法指导

先让学生带问题阅读,小组讨论解决。

精设

导读

提纲

课堂导学:

1、微波的波长是之间,频率在之间,微波的性质更接近,大致沿传播,不能沿地球表面绕射,因此每隔左右就要建立一个。

2、现在用做微波通讯的中继站,这种卫星大多是。

在地球的周围均匀的配置颗同步通讯卫星,就可以实现全球通信。

3、光也是一种,与微波相比,光的频率,年,国科学家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红宝石激光。

4、激光的特点是

5、计算机之间的联结,除了使用金属导线外,还用、等各种通信手段。

教师个性设计及问题反馈

 

 

课堂

师生

互动

 

课堂练习

1.微波的性质很接近于       ,大致沿        传播. 地球表面是弯曲的,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人们用建设微波   的方法来解决.

2.通信卫星消耗的能量来自于太阳能电池板,它把     能转化成        能. 要想实现全球通信,至少需        颗同步卫星.

3.光纤通信    (填是或者不是)可见光传播信号的.

4.无线电波频率越高,相同时间内传输的信息量(   )

A.越多 B.越少 

C.与频率无关 D.与波长无关

5.激光的特点是(   )

A.频率单一、方向高度集中

B.频率多变、方向高度集中

C.领事单一、方向变化

D.频率多变、方向变

 

当堂

有效

训练

1、通讯用的激光一般在特殊的管道——里传播,它的材料是,光从它的一端射入,在内壁上经多次,从另一端射出,将信息传到远方,由于光的频率,所以在一定时间里传输的信息量。

通常数条光纤一起敷上保护层,制成,用来传递、等多种信息。

2、目前人们经常使用的网络通讯形式是,它不仅可以传送文字,也可以把、及

变成用进行传送。

课后

延伸

拓展

1、月球是地球忠实的卫星.为什么不选择月球做地球的通信卫星,而要用造价很高的地球同步通信卫星?

2、你发送过电子邮件吗?

电子邮件有什么优点?

九年级年级物理学科导学案

主备课人:

王双山审核人:

授课人

王双山

授课时间

班级

九年级

课题

第一节能源

课型

学习

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记住什么是能源以及能源的分类方法。

2.了解什么是生物质能.

过程与方法:

常识性了解什么是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常规能源和新能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能源的认识中,培养学生节约能源的意识。

学习重难点

能源以及能源的种类了解。

学法指导

先让学生了解家中的电路,带问题阅读,小组讨论解决。

精设

导读

提纲

完成导读提纲:

1、能源就是能提供的物质资源(或物体)叫做能源.使用能源的过程就是利用的过程.

2、煤、石油和天然气是由古代的在长期地质变迁中形成的,所以称为,化石能源是当今人类利用的主要能源.我国目前利用的能源中90%以上是煤和石油.

3、人类生活中,还广泛利用食物等生命物质中存储的能.这类由生命物质提供的能量称为能。

4、像化石能源一样,风能、太阳能、地热能以及核能,是可以直接从自然界直接获得的.这些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统称为能源.现在我们使用的电能、煤气、汽油、煤油、焦炭、液化石油气、激光和沼气等,无法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必须通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的能源叫能源.

教师个性设计及问题反馈

 

 

课堂

师生

互动

 

交流合作

1、引入:

我们知道煤炭的使用会带来温室效应,可各地的煤炭仍然在如火如荼地开采,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指出:

我们已经认识了各种形式的能.金属的冶炼、机器的运转、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的行驶,都需要能量.日常生活中烧饭、取暖、照明等,也需要能量.人类生活的一切活动都需要能量.

2、定义:

能源

凡是能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叫做能源.使用能源的过程就是利用能量的过程;能源的广泛使用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进步.我们生活中利用的这些能量,它们的来源在哪里?

或者说,我们利用了哪些种类的能源呢?

1、分小组讨论预习作业,然后分组抽问答案,教师纠正个别错误。

2、教师抽问刚才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由其他组的学生或教师解答。

问题

(1):

(2):

3、由教师引导强调:

区别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的关键是看其是否经过加工转换

常规能源和新能源的划分是相对的.“常规”是通常使用的意思.“新”的含义有两层:

一是20世纪中叶以来才被利用;二是以前利用过,现在又有新的利用方式.它们本质的区别是利用时间有差异。

 

当堂

有效

训练

当堂练习抢答

1、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石油B.水能C.天然气D.煤

2煤、石油、天燃气、水能、风能、太阳能、潮汐能、地热能、可燃冰中,属于新能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能源。

3、下列几个例子中不属于能源的是()

A.汽油B.柴油机C.流动的水D.干木柴

4、下列能源中,属于二次能源的是()

A.煤B.汽油C.太阳能D.石油

5、下列能源中,属于新能源的是()

A.电能B.煤和石油C.潮汐能D.地热能

6、在下列能源中,属于化石能源的是()

A.核能、生物质能、水能B.电能、汽油、柴油

C.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煤、石油、天然气

7、自然界中有些能源一旦消耗就很难再生,因此我们要节约能源.在下列能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A.风能B.水能C.太阳能D.石油

 

课后

延伸

拓展

1、新能源的开发来源于物理学的进步。

风力发电站工作时,将  能转化为电能,该能源属于  (选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

2、本节课你:

学到了哪些知识?

有哪些收获?

        

哪些问题自己还不理解:

           

评价本堂课自己的表现(自学过程是否投入、听老师讲课注意力是否集中、讨论问题是否参与等):

                    

 

九年级年级物理学科导学案

主备课人:

王双山审核人:

授课人

王双山

授课时间

班级

九年级

课题

第二节核能

课型

学习

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释放核能的两种方式

(2)了解铀核链式反应的大致情况和核电站的大致工作过程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高科技的了解,增强学生对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学习重难点

重点:

获取核能的两条途径——重核的裂变和轻核的聚变

核电站的工作原理。

难点:

核裂变、核聚变的过程

学法指导

精设

导读

提纲

1.原子核是由和组成的.原子核发生改变时,有时会释放出惊人的能量.我们把这种能量叫.有两条途径可以获得核能,即和其中到目前为止还不能进行人工控制,因此还不能用来发电.

2.把质量较大的原子核分裂成两个或两上以上中等质量核的过程叫做,对链式反应不加控制,就会在极短的时间内放出巨大的能量,以至引起威力强大的爆炸,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3.利用核能发电的电站叫它的核心部分是.

4.使两个较轻的原子核结合成一个较重的原子核时,也能释放出核能,这种现象叫做,太阳释放出的能量就是这种变化,人们根据这种原理制成了比原子弹威力更大的

5.用中子轰击铀核,铀核发生的过程同时放出2~3个中子,这些中子又能轰击其铀核,这样不断地自行继续下去的现象叫做

教师个性设计及问题反馈

 

 

课堂

师生

互动

 

探究一:

核能

1、分小组讨论预习作业,然后分组抽问答案,教师纠正个别错误。

2、教师抽问刚才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由其他组的学生或教师解答。

问题

(1):

(2):

3、由教师引导分析:

核能非常巨大,所以由原子核的裂变和原子核的聚变这两条途径获得核能.原子弹是利用原子核在裂变时产生的核能爆炸的,氢弹是利用原子核聚变时产生的核能爆炸的.人类已经可以控制核能的平稳释放,让核能和平地为人类服务.链式反应和核电站

同学们看到的,用中子作为“炮弹”去轰击铀原子核,使铀核分裂,同时释放2个中子和核能,这2~3个中子又使2—3个铀核分裂,放出更多的中子,使更多的铀核裂变,把这种现象称为铀核的链式反应.这种反应若不加以控制,在极短时间内将释放出大量的核能原子弹就是利用这种情况.

为了安全地利用核能,核电站常利用循环水流把反应堆中的内能引导出来.但由于从反应堆中出来的水和蒸汽是有放射性的,不能直接用来推动机器,因而要把它跟产生蒸汽并推动汽轮机的水分隔开来,形成两个回路(如图17—2一3所示).第一同路用不锈钢管子做成,管子通过反应堆中心,用泵使水在管子里循环流动,把核反应放出的能量带出;第二网路包在第一回路的外面,吸取第一回路的热量,使得第二回路里的水转化成蒸汽,推动汽轮机运转,将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然后进入冷凝器,液化成水。

最后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达标检测

1、“链式反应”发生在()

A.核裂变时B.核聚变时

C.氢弹爆炸时D.铀自变放出射线时

2、从核能到电能,下列能量转化过程中正确的是()

A.核能一内能一电能B.核能一机械能一内能一电能

C.核能一机械能一电能D.核能一内能一机械能一电能

3、关于核电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核电站利用轻核的聚变产生的能量来发电

B.核电站的核心是核反应堆,它是以铀为燃料的

C.核电站的反应堆中放出的核能可以直接转化为电能

D.核电站不适用于缺少煤、石油、水能等能源的地区

4、关于裂变和聚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裂变的链式反应速度可以人工控制,使核能和平使用

B.目前轻核聚变可以人工控制,使核能和平利用

C.原子反应堆既能控制裂变反应速度,也能控制聚变反应速度,使它们都能和平使用

D.裂变和聚变目前还不能做到人工控制,所以都不能和平使用.

 

课后

延伸

拓展

中考题:

1、关于裂变反应,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所有原子核都能发生裂变反应释放核能

B、裂变反应是重原子核吸收中子后发生的

C、原子弹是利用链式反应释放的能量D、核电站是利用可控链式反应释放的能量

2、人类对核能的开发和利用不断取得新的进展,根据目前的科研水平,你认为下列关于原子弹和核电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弹利用核裂变,核电站利用核聚变B、原子弹利用核聚变,核电站利用核裂变

C、原子弹对聚变的链式反应不加控制D、核电站控制裂变的链式反应速度

3、以下属于链式反应的是()

A、氢弹爆炸性B、太阳内部发生的核反应

C、原子弹爆炸D、连续发生的强烈化学反

九年级年级物理学科导学案

主备课人:

王双山审核人:

授课人

王双山

授课时间

班级

九年级

课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