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1.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059996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31.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理生理学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病理生理学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病理生理学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病理生理学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病理生理学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病理生理学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病理生理学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病理生理学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病理生理学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病理生理学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病理生理学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病理生理学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病理生理学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病理生理学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病理生理学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病理生理学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病理生理学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病理生理学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病理生理学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病理生理学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病理生理学1.docx

《病理生理学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理生理学1.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病理生理学1.docx

病理生理学1

病理生理学

1.下列哪项是基本病理过程

A.心力衰竭

B.肝性脑病

C.缺氧

D.肝功能衰竭

E.老年性痴呆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基本病理过程是指多种疾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机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

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缺氧,发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休克,炎症,细胞增殖和凋亡障碍等。

2.病理生理学是研究

A.正常人体的组织结构的科学

B.患病机体的组织结构特点的科学

C.正常人体生命活动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D.疾病的症状、体征和诊断的科学

E.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及转归的科学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病理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科学。

3.基本病理过程研究内容

A.疾病中的诊断和治疗

B.多种疾病中共有的成套的病理变化

C.疾病状态下机体代谢功能变化和特点

D.疾病状态下重要器官出现共同的功能改变及机制

E.疾病发生发展的普遍性规律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基本病理过程研究内容是指多种疾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机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

4.系统病理生理学研究内容

A.疾病中的诊断和治疗

B.多种疾病中共有的成套的病理变化

C.疾病状态下机体代谢功能变化和特点

D.疾病状态下重要器官出现共同的功能改变及机制

E.疾病发生发展的普遍性规律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系统病理生理学研究的内容是疾病状态下重要器官出现共同的功能改变及机制

5.病理生理学研究内容

A.疾病中的诊断和治疗

B.多种疾病中共有的成套的病理变化

C.疾病状态下机体代谢功能变化和特点

D.疾病状态下重要器官出现共同的功能改变及机制

E.疾病发生发展的普遍性规律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病理生理学研究内容,它的任务是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研究整个疾病过程中的患病机体的机能、代谢的动态变化及其发生机理,从而揭示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阐明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6关于疾病的概念,下列哪项描述最为确切

A.疾病即指机体不舒服

B.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病因的损害下,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

C.疾病是不健康的生命活动过程

D.疾病是机体对内环境的协调障碍

E.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疾病是细胞受损的表现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在一定病因作用下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地异常生命活动过程,并引发一系列代谢、功能、结构的变化,表现为症状、体征和行为的异常。

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受病因损害作用后,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7死亡的概念是

A.呼吸、心跳停止,反射消失

B.包括濒死期至生物学死亡期的过程

C.组织细胞代谢完全停止之时

D.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停止

E.大脑的功能丧失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死亡,是指生命消失,对象一般是有生命的事物。

在法律上,公民的死亡分为生理死亡和宣告死亡两类。

生理死亡是指公民心跳、呼吸、大脑都告停止时被确定为死亡。

宣告死亡是指人民法院对下落不明满一定时期的公民,经利害关系人的申请而对其做出的宣告死亡的行为。

8脑死亡是指

A.脑细胞死亡

B.深昏迷

C.脑电波处于零电位

D.脑干功能丧失

E.全脑功能永久性丧失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对于临床上虽有心跳但无自主呼吸,脑功能已经永久性丧失,最终必致死亡的病人,称之为脑死亡

9下列哪项是确诊脑死亡的最可靠的依据

A.昏迷和大脑无反应性

B.血管造影证明脑血液循环停止

C.自主呼吸停止

D.脑干神经反射消失

E.零电位脑电图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脑死亡的判断标准:

①不可逆昏迷和大脑无反应性:

前者指不能逆转的意识丧失,后者指对外界刺激不发生任何反应;②自主呼吸停止:

进行15min人工呼吸后仍无自主呼吸;③颅神经反射消失:

如瞳孔散大或固定,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咳嗽反射、吞咽反射等脑干反射消失;④无自主运动;⑤脑电波消失,又称大脑电沉默;⑥脑血液循环停止,必要时可做超声检查或脑血管造影,证明脑循环停止是确诊脑死亡的最可靠指征。

10肺结核的病因

A.遗传因素

B.营养不良

C.结核菌

D.上消化道出血

E.代谢因素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肺部感染性疾病。

11肝性脑病最常见的诱因

A.遗传因素

B.营养不良

C.结核菌

D.上消化道出血

E.代谢因素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上消化道出血是最常见的诱因。

大量血液在肠道内分解形成氨、或其他具有神经毒性物质吸收后而诱发肝性脑病。

12家族性尿崩症的病因

A.遗传因素

B.营养不良

C.结核菌

D.上消化道出血

E.代谢因素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13肺结核的条件

A.遗传因素

B.营养不良

C.结核菌

D.上消化道出血

E.代谢因素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众所周知,营养不良是结核病发生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1],越是贫困的地区,结核病发病人数越多[2],肺结核患者普遍存在营养不良和营养偏差。

但缺乏关于营养不良对结核病危险因素的量化资料,也未很好揭示营养不良与结核病发生与转归的内在关系

14细胞内液含量最多的阳离子是

A.K+

B.Na+

C.Ca2+

D.Mg2+

E.Fe2+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15正常成人每天最低尿量为

A.1000ml

B.800ml

C.500ml

D.300ml

E.100ml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正常人每天排尿量约为1000-2000ml,平均约为1500ml。

因为正常人每天约有35-50g的代谢产物和盐类等需通过肾脏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溶解这些固体物质最低水量需要500ml左右,故每个人每天至少要排出500ml尿。

16正常成人血清钠浓度约为

A.100mmol/L

B.120mmol/L

C.140mmol/L

D.160mmol/L

E.180mmol/L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血清钠是指血清中钠离子浓度,单位mmol/L,人血血清钠正常范围135-145mmol/L。

17高热患者易发生

A.高渗性脱水

B.低渗性脱水

C.等渗性脱水

D.水中毒

E.细胞外液显著丢失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因为患者高热,机体为了散热大量出汗,使水大量排出,同时钠也排出,但是失水大于失钠,渗透压增高,导致高渗性脱水。

18低渗性脱水对机体最重要的影响是

A.酸中毒

B.氮质血症

C.循环衰竭

D.脑出血

E.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19等渗性脱水如未及时处理可转变为

A.低渗性脱水

B.高渗性脱水

C.低钠血症

D.低钾血症

E.水中毒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等渗性脱水如不予及时处理,则可通过不感蒸发继续丧失水分而转变为高渗性脱水;如只补充水分而不补钠盐,又可转变为低渗性脱水。

20低渗性脱水时体液丢失的特点是

A.细胞内液和外液均明显丢失

B.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细胞外液

C.细胞内液丢失,细胞外液无丢失

D.血浆丢失,但组织间液无丢失

E.血浆和细胞内液明显丢失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低渗性脱水是指水和钠同时缺失,但缺水少于缺钠,血清钠低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机体减少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使水在肾小管内的再吸收减少,尿量排出增多,以提高细胞外液的渗透压。

21临床上对低渗性脱水原则上给予

A.高渗氯化钠

B.10%葡萄糖液

C.低渗氯化钠

D.50%葡萄糖液

E.等渗氯化钠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22高渗性脱水患者的处理原则是补充

A.5%葡萄糖液

B.0.9%NaCl

C.先3%NaCl液,后5%葡萄糖液

D.先5%葡萄糖液,后0.9%NaCl液

E.先50%葡萄糖液,后0.9%NaCl液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23高渗性脱水的主要部位是

A.体腔

B.细胞间液

C.血液

D.细胞内液

E.淋巴液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高渗性脱水是指水和钠同时丧失,但缺水多于缺钠,故血清钠高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高渗状态,当缺水多于缺钠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增加,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

醛固酮分泌增加,钠和水的再吸收增加,以维持血容量。

如继续缺水,细胞外液渗透压进一步增高,细胞内液移向细胞外,最终是细胞内缺水的程度超过细胞外液缺水的程度,脑细胞缺水将引起脑功能障碍。

24正常在体内调节钠水动态平衡中起着最重要作用的脏器或组织是

A.皮肤

B.肺

C.肝

D.肾

E.胃肠道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25水中毒的特征是

A.组织间液增多

B.血容量急剧增加

C.细胞外液增多

D.过多的低渗性液体潴留,造成细胞内液增多

E.过多的液体积聚于体腔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系指机体摄入或输入水过多,以致水在体内潴留,引起血液渗透压下降和循环血量增多,又称“水中毒”或稀释性低钠血症,水中毒发生较少,仅在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或肾功能不全的情况下,机体摄入水分过多或接受过多的静脉输液,才造成水在体内蓄积,导致水中毒。

26水肿首先出现于身体低垂部,可能是

A.肾炎性水肿

B.肾病性水肿

C.心性水肿

D.肝性水肿

E.肺水肿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心源性水肿的特点是早期局限于身体的低垂部位,活动者的水肿以足背、踝部最明显;仰卧者以骶骨部位明显,所以又称“低垂性水肿”

27易发生肺水肿的病因是

A.肺心病

B.肺梗死

C.肺气肿

D.二尖瓣狭窄

E.三尖瓣狭窄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当二尖瓣狭窄进入左心房衰竭期时,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早期仅在重度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时出现,稍事休息可以缓解,常不引起患者注意,随着二尖瓣狭窄程度加重,以后日常生活甚至静息时也感气促,常有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发作,病情进一步发展,常不能平卧,需采取半卧位或端坐呼吸,上述症状常因感染(尤其是呼吸道感染),心动过速,情绪激动和心房颤动而加剧。

28水肿时产生水钠潴留的基本机制是

A.毛细血管有效流体静压增加

B.有效胶体渗透压下降

C.淋巴回流障碍

D.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升高

E.肾小球-肾小管失平衡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水钠潴留主要是肾小球滤过率的病变,导致的水液代谢紊乱失衡。

29影响血浆胶体渗透压最重要的蛋白是

A.白蛋白

B.球蛋白

C.纤维蛋白原

D.凝血酶原

E.珠蛋白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渗透压主要是由电解质(如NaCl)产生的,由蛋白质来维持。

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来自白蛋白,血浆晶体渗透压主要来自Na+,K+。

30抗利尿激素对水重吸收增强的作用部位是在

A.近曲小管上皮细胞

B.髓袢降支上皮细胞

C.髓袢升支上皮细胞

D.远曲小管、集合管上皮细胞

E.远曲小管上皮细胞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抗利尿激素(又称血管紧张素)是由下丘脑的视上核和室旁核的神经细胞分泌的9肽激素,其主要作用是提高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促进水的吸收,是尿液浓缩和稀释的关键性调节激素。

此外,该激素还能增强内髓部集合管对尿素的通透性。

31影响血管内外液体交换的因素中不存在下列哪一项

A.毛细血管流体静压

B.血浆晶体渗透压

C.血浆胶体渗透压

D.微血管壁通透性

E.淋巴回流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32微血管壁受损引起水肿的主要机制是

A.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

B.淋巴回流障碍

C.静脉端的液体静压下降

D.组织间液的胶体渗透压增高

E.血液浓缩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33低蛋白血症引起水肿的机制是

A.毛细血管内压升高

B.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C.组织间液的胶体渗透压升高

D.组织间液的流体静压下降

E.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升高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低蛋白血症就是血液中蛋白含量低,人体血管淋巴不是封闭的,组织内渗透压低于血液,血液中的血浆就会进入组织液引起水肿.但是许多造成低蛋白血症的病因也会造成水肿,如肾病肝病等

34

充血性心力衰竭时肾小球滤过分数增加主要是因为

A.肾小球滤过率升高

B.肾血浆流量增加

C.出球小动脉收缩比入球小动脉收缩明显

D.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中血浆渗透增高

E.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中流体静压升高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35严重缺钾可导致

A.代谢性碱中毒

B.代谢性酸中毒

C.脑出血

D.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E.呼吸性酸中毒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①血清K+下降时,肾小管上皮细胞排K+相应减少而排H+增加,换回Na+,HCO3-增加.此时的代谢性碱中毒,不像一般碱中毒时排碱性尿,它却排酸性尿,称为反常酸性尿.②血清钾下降时,由于离子交换,K+移至细胞外以补充细胞外液的K+,而H+则进入细胞内以维持电中性,故导致代谢性碱中毒(此时细胞内却是酸中毒,当然细胞内冲物质可以缓冲进入细胞内的H+).

36过量的胰岛素引起低血钾的机制是

A.醛固酮分泌过多,促进肾排钾增多

B.肾小管远端流速增多,使肾重吸收钾减少

C.细胞外液钾向细胞内转移

D.钾摄入不足

E.腹泻导致失钾过多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外源性或内源性胰岛素都有合成糖原及活化细胞膜上Na+-K+-ATP酶的作用,促使细胞外钾大量向细胞内转移,产生体液缺钾。

37某患者术后禁食3天,仅从静脉输入大量的5%葡萄糖液维持机体需要,此患者最容易发生

A.高血钾

B.低血钾

C.高血钠

D.低血钠

E.低血钙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在合成糖原过程中,需要钾离子参与,血液中的钾离子就要转移到细胞内,引起血清钾减少,所以出现一系列低钾血症症状。

38高钾血症时可出现

A.正常性酸性尿

B.正常性碱性尿

C.反常性酸性尿

D.反常性碱性尿

E.中性尿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肾小球血中H+高不代表分泌出来的H+就多。

尿液的酸碱性取决于肾小管分泌出来的H+量。

而泌H+取决于Na+-H+的交换,当血液中K+升高,泌钾大于泌H+,就会导致碱性尿。

39小儿失钾的最重要原因是

A.严重腹泻呕吐

B.利尿药用量过多

C.肾上腺皮质激素过多

D.某些肾脏疾病

E.经皮肤失钾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经胃肠道失钾:

这是小儿失钾最重要的原因,常见于严重腹泻呕吐等伴有大量消化液丧失的患者。

腹泻时粪便中K+的浓度可达30~50mmol/L。

此时随粪丢失的钾可比正常时多10~20倍。

粪钾含量之所以增多,一方面是因为腹泻而使钾在小肠的吸收减少,另一方面是由于腹泻所致的血容量减少可使醛固酮分泌增多,而醛固酮不仅可使尿钾排出增多,也可使结肠分泌钾的作用加强。

由于胃液含钾量只有5~10mmol/L,故剧烈呕吐时,胃液的丧失并非失钾的主要原因,而大量的钾是经肾随尿丧失的,因为呕吐所引起的代谢性碱中毒可使肾排钾增多(详后文),呕吐引起的血容量减少也可通过继发性醛固酮增多而促进肾排钾。

40高钾血症对机体的主要危害在于

A.引起肌肉瘫痪

B.引起严重的心律失常

C.引起严重的肾功能损伤

D.引起酸碱平衡紊乱

E.引起血压下降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41成人失钾最重要的途径是

A.经胃失钾

B.经小肠失钾

C.经肾失钾

D.经皮肤失钾

E.经结肠失钾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经肾失钾这是成人失钾最重要的原因。

引起肾排钾增多的常见因素有:

①利尿药的长期连续使用或用量过多;②某些肾脏疾病;③肾上腺皮质激素过多;④远曲小管中不易重吸收的阴离子增多;⑤镁缺失;⑥碱中毒。

42下面哪种情况可以引起低镁血症

A.肾衰竭少尿期

B.甲状腺功能减退

C.醛固酮分泌减少

D.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E.严重脱水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酸中毒能明显地妨碍肾小管对镁的重吸收,高血糖又可通过渗透性利尿而使镁随尿排出增多

43产生高镁血症最重要的原因是

A.肾脏排镁减少

B.严重挤压伤

C.严重糖尿病

D.严重酸中毒

E.摄入镁过多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肾排镁过少正常时肾有很大的排镁能力,故口服或注射较多的镁盐在肾功能正常的人不致引起高镁血症。

肾排镁减少是高镁血症最重要的原因

44急性高镁血症的紧急治疗措施是

A.静脉输入葡萄糖

B.静脉输入葡萄糖酸钙

C.应用利尿剂加速镁的排泄

D.静脉输入生理盐水

E.静脉输入乳酸钙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使用钙离子:

由于钙对镁有拮抗作用,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或10%氯化钙常能缓解症状,常用量为前者10~20ml,后者5~10ml,缓慢注射。

45不易由低镁血症引起的症状是

A.四肢肌肉震颤

B.癫痫发作

C.血压降低

D.心率失常

E.低钙血症和低钾血症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缺镁早期表现常有厌食,恶心,呕吐,衰弱及淡漠,缺镁加重可有记忆力减退,精神紧张,易激动,神志不清,烦躁不安,手足徐动症样运动,严重缺镁时,可有癫痫样发作,因缺镁时常伴有缺钾及缺钙,故很难确定哪些症状是由缺镁引起的。

另外,低镁血症时可引起心律失常。

46对神经、骨骼肌和心肌来说,均是抑制性的阳离子是

A.Na+

B.K+

C.Ca2+

D.Mg2+

E.HCO-23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对神经、骨骼肌和心肌来说,均是抑制性的阳离子是Mg2+

47高钙血症对机体的影响下列哪一项不存在

A.肾小管损害

B.心肌传导性降低

C.心肌兴奋性升高

D.异位钙化

E.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1.高血钙对中枢及外周神经均有抑制,轻者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抑郁、四肢肌肉松弛、张力减退、腱反射抑制等。

重者可出现失忆、木僵和昏迷。

2心肌兴奋性、传导性均降低,易致心律不齐,严重者可发生致命性心律失常,心搏骤停。

3.肾对高血钙相当敏感,主要损伤肾小管,表现为肾小管水肿、坏死、基膜钙化等,严重者出现肾衰竭。

4.高钙血症可导致血管钙化、关节周围钙化、鼓膜钙化等多处异位钙化,并引起相应器官功能障碍

48低钙血症对骨骼肌的膜电位的影响是

A.静息电位负值变小

B.静息电位负值变大

C.阀电位负值变小

D.阀电位负值变大

E.对膜电位无影响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49下述关于血磷的描述哪项不正确

A.正常血磷浓度波动于0.8~1.3mmol/L

B.甲状腺素是调节钙磷的主要激素

C.磷主要由小肠吸收,由肾排出

D.肾衰竭常引起高磷血症

E.高磷血症是肾性骨营养不良的主要发病因素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血磷主要是指血中的无机磷,它以无机磷酸盐的形式存在。

正常血磷浓度波动于0.8~1.3mmol/L。

磷主要由小肠吸收,由肾排出肾衰竭常引起高磷血症,而高磷血症是肾性骨营养不良的主要发病因素。

50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常发生

A.高渗性脱水

B.低渗性脱水

C.等渗性脱水

D.水中毒

E.水肿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与何侧心室或心房受累有密切关系,左心衰竭的临床特点主要是由于左心房和(或)右心室衰竭引起肺瘀血,肺水肿;而右心衰竭的临床特点是由于右心房和(或)右心室衰竭引起体循环静脉瘀血和水钠潴留。

51急性肾衰少尿期摄入水分过多可发生

A.高渗性脱水

B.低渗性脱水

C.等渗性脱水

D.水中毒

E.水肿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急性肾衰竭(acuterenalfailure,ARF)简称急肾衰,属临床危重症。

该病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急性肾损害,可在数小时至数天内使肾单位调节功能急剧减退,以致不能维持体液电解质平衡和排泄代谢产物,而导致高血钾、代谢性酸中毒及急性尿毒症综合征,此综合征临床称为急性肾功能衰竭。

52大量呕吐未加处理者常发生

A.高渗性脱水

B.低渗性脱水

C.等渗性脱水

D.水中毒

E.水肿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大量呕吐,水和钠成比例地丧失,因而血清钠在正常范围,细胞外液渗透压也维持正常。

它造成细胞外液量(包括循环血量的)的迅速减少;由于丧失的液体为等渗,基本上不改变细胞外液的渗透压,最初细胞内液并不向细胞外液间隙转移,以代偿细胞外液的减少,故细胞内液量并不发生变化。

但这种液体丧失持续时间较久后,细胞内液将逐渐外移,随同细胞外液一起丧失,以致引起细胞缺水。

53麻痹性肠梗阻时常发生

A.高渗性脱水

B.低渗性脱水

C.等渗性脱水

D.水中毒

E.水肿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麻痹性肠梗阻的突出表现是明显的腹胀。

腹胀的范围往往是全腹,且常伴有呕吐胃内容物,呕吐物中无粪味。

病人可出现腹部胀痛不适,而无机械性肠梗阻的阵发性腹绞痛。

由于腹胀严重,病人呼吸困难。

因体液大量丢失,病人极度口渴,尿量减少,发生等渗性脱水

54高渗性脱水早期出现

A.尿量减少而尿钠偏高

B.尿量减少而尿钠降低

C.尿量增加而尿钠增高

D.尿量增加而尿钠正常

E.尿量不减少而尿钠降低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①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而使ADH释放增多,从而使肾重吸收水增多,尿量减少而比重增高。

②早期或轻症患者,由于血容量减少不明显,醛固酮分泌不增多,故尿中仍有钠排出,其浓度还可因水重吸收增多而增高。

55高渗性脱水晚期出现

A.尿量减少而尿钠偏高

B.尿量减少而尿钠降低

C.尿量增加而尿钠增高

D.尿量增加而尿钠正常

E.尿量不减少而尿钠降低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晚期和重症病例,可因血容量减少,醛固酮分泌增多而致尿钠含量减少

56肾外因素引起的低渗性脱水早期

A.尿量减少而尿钠偏高

B.尿量减少而尿钠降低

C.尿量增加而尿钠增高

D.尿量增加而尿钠正常

E.尿量不减少而尿钠降低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低渗性脱水早期病人尿量不减少,严重脱水时可引起少尿。

肾外因素引起的低渗性脱水,尿钠少;肾性低渗性脱水,尿钠多。

57肾性因素引起的低渗性脱水晚期

A.尿量减少而尿钠偏高

B.尿量减少而尿钠降低

C.尿量增加而尿钠增高

D.尿量增加而尿钠正常

E.尿量不减少而尿钠降低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肾性因素引起的低渗性脱水晚期,尿量减少而尿钠偏高

58急性轻度高钾血症是

A.神经-肌肉兴奋性先升高后降低

B.神经-肌肉兴奋性先降低后升高

C.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

D.神经-肌肉兴奋性升高

E.神经-肌肉兴奋性无明显变化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1)急性轻度高钾血症时,出现手足感觉异常、疼痛、肌肉轻度震颤等神经肌肉兴奋性升高的表现;

(2)急性严重高钾血症时,神经肌肉的兴奋性降低甚至消失,故可出现四肢软弱无力,甚至可发生弛缓性麻痹;(3)慢性高钾血症时,很少出现上述症状,因细胞内的钾有所增多,细胞内外的钾浓度差近于正常,因而静息电位也近于正常,静息电位与阈电位之间的差距也基本趋于正常之故。

59急性低钾血症是

A.神经-肌肉兴奋性先升高后降低

B.神经-肌肉兴奋性先降低后升高

C.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

D.神经-肌肉兴奋性升高

E.神经-肌肉兴奋性无明显变化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常见症状为肌无力和发作性软瘫,后者发作前可先有肌无力。

虽然发作与血浆[K]绝对水平有关,但与细胞内外[K]梯度的关系更为密切。

梯度越大则静息电位与阈电位差值越大,以致肌肉兴奋性减低。

60慢性低钾血症是

A.神经-肌肉兴奋性先升高后降低

B.神经-肌肉兴奋性先降低后升高

C.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

D.神经-肌肉兴奋性升高

E.神经-肌肉兴奋性无明显变化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取决于细胞内外缺钾的程度及缺钾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