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调查报告最终版(1).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606040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62.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拖延症调查报告最终版(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拖延症调查报告最终版(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拖延症调查报告最终版(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拖延症调查报告最终版(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拖延症调查报告最终版(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拖延症调查报告最终版(1).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拖延症调查报告最终版(1).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拖延症调查报告最终版(1).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拖延症调查报告最终版(1).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拖延症调查报告最终版(1).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拖延症调查报告最终版(1).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拖延症调查报告最终版(1).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拖延症调查报告最终版(1).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拖延症调查报告最终版(1).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拖延症调查报告最终版(1).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拖延症调查报告最终版(1).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拖延症调查报告最终版(1).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拖延症调查报告最终版(1).doc

《拖延症调查报告最终版(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拖延症调查报告最终版(1).doc(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拖延症调查报告最终版(1).doc

重庆理工大学

调查报告

《人员测评理论和方法》

大学生拖延现象调查报告

小组成员:

11202030304代紫浩

11202030316刘敏

11202030333张世兴

2015年05月

大学生拖延现象调查报告

1.基本情况

1.1调查背景

拖延是指把今天的事情拖到明天做,虽然总是表现在各种小事上,但日积月累,特别影响个人发展。

如今,拖延已经成为社会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尤为突出,一项调查显示大约7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时拖延,50%认为自己一直拖延。

拖延不但降低了同学们的学习效率,同时由于我们在最后几天才开始做事情,导致内心紧张焦虑,心理压力变大,最终形成了在拖延中焦虑,焦虑中又开始拖延这样一个恶性循环。

1.2调查目的

了解大学生群体的拖延现象,分析产生拖延的原因,并为改善这一现象提出合理的建议,提高学习生活效率,使大学生活更充实丰富。

1.3调查基本情况

调查主题

重庆理工大学学生拖延现象

调查时间

2015年04月06日—2014年05月09日

调查对象

重庆理工大学花溪校区在校学生

调查方式

纸质问卷结合

调查工具

SPSS、EXCEL

问卷情况

发出130份问卷,回收113份,有效问卷98份(废卷13.27%)

1.4调查过程

本次调查我们采用了下发纸质问卷的调查方式,主要对重庆理工大学花溪校区在校本科生进行了调查,调查问卷采用spss、excel等形式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以ppt形式进行了展示。

2.调查结果及分析

2.1被试基本情况

2.1.1男女比例

图1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男生人数占被试总人数的60%,女生人数占被试总人数的40%,男女比例相差不大。

2.1.2年级

图2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大二学生人数占被试总人数的25%,大三人数占被试总人数的57%,大四人数占被试总人数的18%。

2.1.3专业类型

图3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人文社科类人数占被试总人数的47%,理工科人数占被试总人数的53%,两者相差不大。

2.2拖延分布

2.2.1对拖延的认识

2.2.1.1你了解吗

图4

图5

现象描述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约56%的同学对拖延有所了解,还有44%的同学对拖延了解较少甚至不了解。

其中,女生对拖延有一定了解的约为67%,男生为50%,女生对拖延的了解高于男生,人文社科类对拖延的了解略高于理工科类。

原因分析

拖延在同学当中存在较为普遍,所以对拖延有着一定的切身体会,但是,由于拖延对同学们的学习以及生活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所以有些人不会特意了解拖延,因而有些同学不太了解拖延。

人文社科类女生人数较多,女生心思比较细腻,会对自身的情况更加关注,男生则不太会在意自身的一些细节问题,导致女生对拖延的了解要多一些。

2.2.1.2

能否正确认识自己的问题

图6

是否想进一步了解

图7

现象描述

根据调查显示,约80%的人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问题,极少数人一般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问题,10%的人表示不清楚。

一半以上的同学希望对拖延有进一步的了解,不到1/3的同学表示无所谓,极少数同学表示不想了解。

原因分析

大学生群体内,拖延现象比较普遍,同时,大学生是文化素质较高的群体,具有一定的自我认知的能力,能够较为客观的面对自己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的上进心普遍较高,能够寻求一定的解决方法,改变自己的不足之处。

2.2.2你有吗?

图8

图9

现象描述

根据调查显示,不同性别、不同专业下,有拖延的人比例基本相似,性别和专业并不是影响拖延存在的原因,男女生有拖延的情况基本相似,但是,男生对自身情况不清楚的比例要高于女生。

原因分析

多数女生会对自身的情况有更加关注,对自己的了解程度也较高,而男生则比较不在意生活中的一些细节。

2.2.3身边有拖延的人吗?

图10

现象描述

根据调查显示,大部分人身边都存在有拖延的人,拖延现象比较普遍。

原因分析

调查对象为在校大学生,大家的生活学习经历有相似之处,就学业论文来说,身边的同学在拖,自己也就不会着急去做作业,存在一定的相互影响的情况。

大学生缺乏时间管理、惰性较强、自控能力差等,导致拖延现象比较普遍。

2.3对产生拖延情况的分析

2.3.1拖延的类型

图11

现象描述

根据调查显示,被试者拖延类型多为逃避型和完美型,鼓励型较少。

原因分析

大学生一些人对事情要求较高,所有事情都要达到一个很好的境界,所以就不愿意匆匆忙忙的开始做事,一定万事俱备才可以,导致准备时间过长,产生拖延。

一些人,对做事有恐惧心理,不愿意承受失败,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宁愿不开始做事情,也不要接受失败后别人的态度。

2.3.2具体方面

图12

图13

图14

现象描述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被试者的拖延主要表现在学业论文方面,大约占到了三分之一的比例,其次是运动和社会交友方面,同时有17%的人则在各个方面都有拖延情况。

原因分析

被试群体是大学生,大学生面临的学业论文数量较多,所以在学业论文方面有拖延的人较多。

但是,一些学业论文要求较为宽松,加之,如今网络比较发达,很多学生写学业论文依靠网络,形成“大不了从网上找”的现象,所以就放松了对写学业论文的时间规划,导致拖延。

而且,有些同学对所要写的论文本身不感兴趣,有一定的抵触心理,不想写,不喜欢写。

同时,外界诱惑力较大,一些人宁愿放弃写作业的时间也要出去玩。

运动方面占比较大主要是因为存在懒惰心理,宁愿宅在寝室,也不想出去运动,还有一部分人觉得事情太多,没时间运动。

一些人认为大学和中学阶段一样只要学习好就可以,不重视社会活动和交友,在这些方面存在拖延,同时,一些人较为内向,对参加社会实践、生活交友不擅长,从而就不愿意去参加。

还有一些人在情感方面存在拖延,主要原因的情商较低,较为内敛,不善于表达感情,认为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感情是一件很丢人,很让人害羞的事情。

2.3.3阶段

图15

现象描述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综合拖延开始和加重的时间可以看到,大学阶段为拖延开始和加重的高发阶段,中学占有一定比例,从小和小学则较少。

原因分析

小学及以前阶段,在父母和老师的督促帮助下,能够较为按时完成学习生活中的事情,同时,年龄较小的人思想不成熟,比较听从父母老师的话。

中学阶段,有了一定的自己的思想,正值青春叛逆期,会对老师父母的话有逆反心理,从而对事情产生抵触心理,导致拖延。

但是,中学阶段面临升学压力,拖延现象并不是特别明显。

大学阶段,高考结束,自由时间较多,任务灵活性较强,而且,多为成年人有自己的思想,缺少父母老师的监督,自我放任加强,外界诱惑因素增多,因为没有做好一定的时间规划和安排,导致形成“不到最后时间坚决不完成任务”的“怪癖”,使得很多人拖延开始显现或者加重。

2.4拖延原因

2.4.1主观原因

图16

现象描述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产生拖延的主观原因各有不同,各种原因较为均衡。

其中因为抵触心理和过分追求完美的最多,自我贬低和负面情绪的最少,事情过多和决心不足的居中。

原因分析

1.厌恶心理,对所做的事情,缺乏足够的兴趣,从而产生抵触心理,

2.完美主义,一部分人做事追求完美,做事情之前一定要有十分充足的准备,力求把事情做到十全十美;还有一部分人吹毛求疵,导致事情一拖再拖,无法按时完成。

3.自我效能低下

(1)在事情过多的时候,缺少对时间的合理规划,不能够有条理的把时间安排好。

(2)决心不足,总是在下决心做事情,但是缺乏坚定的意见,三分钟热度,容易向外界诱惑屈服。

(3)自信心不足,经常自我贬低,存在自卑心理,觉得自己做不好,也就不愿意去尝试做事情。

4.心理承受力较差,不能够很好的调节自己的负面情绪。

2.4.2客观原因

2.4.2.1男女

图17

现象描述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男生主要花费过多时间在玩游戏和睡觉上面,一部分人是购物和看小说,较少一部分人是刷微博、看电影和做其它的事情;女生花费过多时间在睡觉、看电影上面,其次是刷微博和看小说,还有一部人是购物、玩游戏和做其他的事情,总体较为均衡。

原因分析

男生更喜欢在网络中寻找现实生活中所缺少的东西,容易通过网络游戏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大部分女生不喜欢网络游戏中的打打杀杀,玩游戏的为叫少数;大部分男生讨厌逛街,喜欢宅在寝室,更加依赖网络购物,来补充生活必需品,相反女生更加喜欢外出逛街购物,所以,男生拖延借口为购物的比女生要多。

大学课余时间较多,在空余时间,人们较喜欢补充睡眠,而且一些人形成了懒散的性格,一有时间就睡觉,觉得要有充足的休息才能更好的完成任务。

2.4.2.1专业

图18

现象描述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人文社科类和理工科类学生拖延借口均多为睡觉、玩游戏,但是,理工科类学生拖延借口多样,分布较为均衡,人文社科类则较为集中,睡觉、玩游戏类偏高。

原因分析

人文社科类课程较为轻松,空余时间较多,而且感性思维比较突出,休闲娱乐较为丰富,而理工科类课程较为困难,理性思维比较突出,而且男生较多,所以在拖延借口方面存在着差异。

2.5拖延的影响

2.5.1情绪波动及影响

图19

情绪波动(男女)

图20

波动的影响(男女)

图21

现象描述

根据调查显示,约90%的人因为拖延产生过情绪波动并且因为情绪波动而立即去做事情,约5%的人从来不因为拖延产生情绪波动。

男生因拖延产生情绪波动的频率比女生高,但行动力不如女生高。

原因分析

拖延会影响任务完成的质量,出现强烈的自责感和负罪感,不断的自我否定,自我贬低,伴随着可能出现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

男生不善于表达情绪,拖延引起情绪波动之后,没有得到有效的排解,造成情绪的堆积,长期以往更容易形成恶性循环。

而女生自我要求较高,在产生情绪波动后,能更迅速的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能转化为行动力,去做事情。

2.6对策

2.6.1拖延可以解决吗?

图22

现象描述

根据调查显示,80%以上的人认为拖延可以缓解并且是可以解决的。

原因分析

拖延不是严重的心理障碍,只是一个坏习惯,通过合适的方法,是可以得到缓解甚至解决的。

被试群体作为成年人,有自己一定的学习、控制能力,在自己主动寻求方法去改变自身不足的情况下,一些不良的习惯是可以得到缓解和改变的。

2.6.2对摆脱拖延的态度

图23

现象描述

根据调查显示,70%以上的人认为拖延对自己的生活造成了影响,其中,有60%以上的人认为需要摆脱拖延。

原因分析

拖延所带来的负面情绪,对同学们的生活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因此大部分同学认为需要摆脱拖延。

2.6.3具体解决对策

图24

现象描述

根据调查显示,人们解决自己拖延的方式各有不同,主要是通过合理的时间管理和自己克服以及确定目标、朋友监督来完成。

较少部分人选择消除外界干扰和父母老师监督以及专业人士的帮助。

原因分析

更多的人愿意从自己出发来解决自己的问题,大学生比较有自己的想法,不愿意依赖他人来解决问题,而合理的时间管理能够有效的帮助自己分清事情轻重缓急。

大学生中很多人和父母老师有代沟,不愿意从父母老师处寻找帮助,而且专业人士的帮助需要费用,很少有人为了解决拖延花费金钱。

3.总结

根据调查发现,大学生普遍存在拖延现象,且拖延主要集中在学业论文方面,这跟大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心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拖延对大学生的生活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据此,我们对于如何摆脱拖延提出了以下建议:

1.时刻提醒,将自己每天的形成安排写下来,作为对自己的一个提醒,对于特别重要的事情做一个重点标志。

2.分清主次,将工作分出轻重缓急,按照急并重、重但不急、急但不重、不急也不重这样的四个种类,并且按顺序依次完成。

3.消除干扰,关掉QQ,关掉音乐,关掉电视……将一切会影响你工作效率的东西统统关掉,全心全力地去做事情。

4.每天早上至少完成一件你最不想做的工作。

5.设定具体的目标,自己做一个时间表,分为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各个实现,将庞杂的工作分成一部分一部分地去做。

6.避免工作被打断。

集中精力可以使你在很短的时间完成更多的工作。

7.互相监督找些朋友一起克服这个坏习惯,比单打独斗容易得多。

8.当你按时完成工作时,给自己一个奖励。

9.劳逸结合

10.寻求专业的帮助,如果拖沓影响了你的前程,不妨去看看心理医生,认知——行为疗法可能会有效。

综上,便是此次我们小组对大学生拖延现象的调查报告,由于样本数量有限,调查对象集中在大学生范围内,还存在一定不足之处。

但是,这也是我们小组不懈努力的结果,希望对大学生摆脱自身拖延情况有一定的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