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微观经济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064622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54.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第一章微观经济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1第一章微观经济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1第一章微观经济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1第一章微观经济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1第一章微观经济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1第一章微观经济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1第一章微观经济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1第一章微观经济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1第一章微观经济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1第一章微观经济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1第一章微观经济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1第一章微观经济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1第一章微观经济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1第一章微观经济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1第一章微观经济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1第一章微观经济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1第一章微观经济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1第一章微观经济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1第一章微观经济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1第一章微观经济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第一章微观经济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第一章微观经济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第一章微观经济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微观经济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②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必须是具有法人财产权的完全独立的经营者。

它可以自由支配、使用及处理自己的财产,并承担财产经营的风险和责任。

只有产权明晰才能提高财产运用效率;

保持权责对称,才能产生有效的约束,促使成本降低,创造更多的收益。

反之企业本身就没有内在动力和压力,必定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③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下和利益机制的驱动下,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是一个具有激励和约束机制的组织性很强的经济组织。

随着市场的变化,企业会自动地调整自身经营方向和经营方式。

企业的组织性是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参与市场活动的企业相互作用中形成。

市场机制越完善,企业的组织性越强,企业的主体性越能充分发挥。

④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是市场上最经常,数量最大的产品(劳务)的供给者和需求者。

企业要进行生产,一方面要购进大量的原材料,另一方面为社会提供丰富多彩的产品和种类多样的服务。

在市场活动中企业还必须根据自身条件,及时敏锐地把市场机会转化为企业机会、盈利机会,以获得长久的生存和发展。

⑤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也是配置资源的主体。

企业根据价格机制导向从事经营管理,并根据市场需要调节生产方向、规模和结构,把资源配置到效益高的部门,引导人、财、物等的合理流向,进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在市场配置资源的构成中,要素的流动的主体是企业,企业既是要素的接收者,也是要素流动的推动者。

(3)中介机构。

中介机构是从家庭和企业这两个最重要的市场主体派生出来的市场主体。

在社会分工不断深化、市场交易日益扩大的基础上,出现专门从事沟通、媒介、协调、评价、咨询等服务活动的中介机构。

它们以盈利或非盈利为目的,以较低的费用在企业之间、家庭之间、企业与家庭之间以及这些市场主体与政府之间从事中介,可以大大提高市场运行效率,降低市场交易成本。

(4)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又称非盈利机构,是受国家机关领导、向社会提供纯公共品和准公共品,不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单位。

事业单位是公共品的供给者,又是私人品的需求者,也是一类市场主体。

国家根据这些事业单位有无经常性收入的情况,分别采取全额预算包于、差额预算包干等预算包干办法。

(5)政府。

政府是一种特殊的市场主体。

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政府,包括立法、司法、行政三大部分,是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者、公共服务者和最大的产品购买者。

政府通过税收给付各种支出,经常性项目力求收支平衡,不发生赤字,建设性项目必需资金的不足部分,可以通过发行内外公债方式筹措。

二、家庭经济功能

家庭具有劳动者、消费者、投资者等多种经济功能。

1.消费者

作为消费者,家庭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原动力。

经济活动从家庭需要出发,以需要满足为归宿,消费是一切经济活动的起点和终点。

扩大内需,加快发展,最主要的就是增加家庭消费

2.劳动者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仍然是人们谋生的需要。

劳动是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即包括从事物质产品生产和精神产品生产(如提供服务、科学技术、经营管理)。

3.投资者

投资是为了未来取得报酬而购买资产的行为。

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不仅企业是投资者,家庭也用节余的钱进行各种投资,“以钱生钱”,成为日益重要的投资者。

三、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即现代企业体制,是指现代企业的财产组织形式或实现形式,是以完善的企业法人为基础,以公司制企业为典型形式的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①以投资主体多元化、股权分散化、社会化为特征的企业出资人制度;

②以企业财产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相分离为特征的法人财产制度;

③以权力制衡为特征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④有限责任制度;

⑤以经营者的职能专家化和市场化为特征的企业家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形式是公司制,其基本形式有:

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概括为四句话:

即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四、市场中介机构

市场中介机构,是指为市场主休提供各种服务以保证市场正常运行的中间性机构。

它是政府和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开展经济活动的媒介,它不仅是市场正常运行不可缺少的条件,而且是政府宏观调控的有力助手。

它的主要职责是根据政府制定的各种法规和政策,利用各种组织,发挥民间力量,对各企业实行组织协调,信息沟通,公共服务,监督检查,以弥补政府宏观调控力量的不足。

市场中介组织的类型:

(l)评价组织,包括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和仲裁机构、对量和质量检验认证机构、信息咨询机构、资产和资信评估机构等。

这类组织多属于半官方性质的机构,其功能主要是为进人市场的各类企业提供各种服务(包括资产评估、法律咨询、公证、质量检测和监督、信息咨询等),保护资产者的正当权益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整个市场的正常运行。

(2)沟通组织,包括行业协会、商会等民间组织。

通过这类组织,可以沟通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社会团体、社会团体与居民、政府与居民之间的联系,协调各个层次之间的关系,协助政府实施宏观调控政策,进行社会服务和自律管理。

(3)经纪人组织,包括法人经纪人和个人经纪人。

经纪人是充当交易双方中介而取得佣金的、在工商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中间商人,如证券经纪商、期货经纪商等。

与前两种市场中介组织不同的是,这种中介组织的主要职能,不是辅助政府进行宏观管理和行业管理,而是充当买卖双方的桥梁和纽带,加速信息流通和商品周转,并要以收取佣金增加盈利为目白勺。

第二节 市场机制

市场机制,又称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是指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

市场经济以价值规律为基础,通过供求关系来反映生产消费的状况和价格的变动,供求关系和价格的相互作用又是通过竞争机制来实现的,因此,供求机制、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构成了市场机制的主体。

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体现了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

一、需求及其决定

1.需要与需求

需求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需要。

需要是指人的主观欲望,需求是指消费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

购买愿望是需求的必要条件,购买能力是需求的充分条件。

需求量是消费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对某种产品愿意购买并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倘若只有购买的愿望而没有购买的能力,或者只有购买的能力而没有购买的愿望,都不能形成有效的需求而在市场上发生购买的行为。

恩格尔系数是国际通行的衡量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是食物支出与总消费支出之比。

通常认为,恩格尔系数大于0.6为饥寒型,0.5-0..6为温饱型,0.3-0.5为小康型,0.3以下为富裕型。

2002年,我国城市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为0.377,农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为0.462,表明我国已经进入温饱有余、尚不宽裕的小康社会。

2.需求的决定因素

需求的决定因素很多,包括商品的功能、消费者的仁义偏好、商品价格、消费者的收入状况、各种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以及广告宣传、消费信贷、利息率等。

3.需求弹性

需求弹性是指:

当需求的各种决定因素发生变动时,相应的需求量是正向变动还是反向变动,需求量变动的幅度大于还是小于决定因素的变动幅度。

在市场需求在市场需求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的是以下三种需求弹性:

(1)需求价格弹性。

需求价格弹性是指一种产品自身价格的变动幅度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幅度,即需求量的变化率与自身价格变化率之比。

由于需求量的变动方向与自身价格的变动方向相反,所以需求价格弹性通常为负值。

就需求价格弹性的绝对值来说,可以根据其数值大小对消费品进行分类:

①凡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者,称为缺乏弹性,属于生活必需品。

如果价格上涨,需求量必定下降,但下降的幅度将小于价格上涨的幅度,总支出势必增加。

为此,政府经常监督生活必需品的价格,设置价格上限或下限,防止价格过高或过低,影响居民基本生活。

②凡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者,称为富有弹性,属于高档消费品。

如果价格上涨,需求量必定下降,下降的幅度将大于价格上涨的幅度,总支出势必减少。

对于某些高档消费品,政府会额外征收消费税。

就生产者来说,涨价未必增收,降价未必减收,往往实行薄利多销的营销策略。

(2)需求交叉弹性。

需求交叉弹性是指有关产品自身价格的变动幅度所引起的某种产品需求量的变动幅度,即一种产品需求量的变化率与有关产品自身价格变化率之比。

根据需求 交叉弹性的正负,可以将消费品分为:

①替代品。

当两种消费品可以互相替代时,需求交叉弹性必为正值。

例如,苹果和橘子都是可以提供维生素的水果,当苹果价格上涨而橘子价格不变时,苹果的需求量必然下降,消费者会将原定购买苹果的支出转为购买价格相对下降的橘子,橘子的需求量便会上升,橘子的需求量与苹果的价格正向变动。

②互补品。

当两种消费品必须配合使用时,需求交叉弹性必为负值。

例如,当轿车价格下降时,轿车的需求量上升,相应地,轿车所必需的汽油需求量也会上升,汽油的需求量与轿车的价格反向变动。

需求交叉弹性告诉我们,市场交易必须眼观四路,耳听八方:

消费者不要只考察所需消费品的价格,也要考虑有关消费品的价格;

生产者不仅要研究自己产品如何定价,也要琢磨有关产品如何定价。

(3)需求收入弹性。

需求收入弹性是指收入变动幅度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幅度,即需求量的变化率与收入的变化率之比。

根据需求收入弹性的正负及其大小,可将消费品分为:

①正常品。

需求收入弹性为正,称为正常品。

一般来说,随着收入的增加,需求量都会相应上升。

其中,需求量上升幅度大于收入增加幅度者,称为奢侈品;

需求量上升幅度小于收入增加幅度者,称为必需品。

例如,如果收入增加一倍,粮食消费不可能也增加一倍,但旅游支出也许不止增加一倍。

②劣等品。

需求收入弹性为负,称作劣等品。

有些低档消费品的需求量,也许随着收入的增加反而减少。

例如,随着收入增加,作为人们主食的粗粮已大为减少,制造家用缝纫机的厂家也先后转产。

需要说明,这里的劣等品,是按照需求收入弹性划分的,并不意味着它是假冒伪劣产品。

需求收入弹性给生产者的一个启示是,由于人们的收入总是逐步提高的,要抢先发展需求收入弹性大的产品。

二、供给及其决定

1.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是指企业为生产所投入的各种经济资源。

生产要素一般包括四种:

①劳动,②土地;

③资本;

④企业家。

这四种要素是任何生产都不可缺少的,但在不同的经济社会其重要性有所不同。

在农业社会,核心要素是土地;

在工业社会,核心要素是资本;

在知识社会,核心要素则是智力。

传统经济学将科学技术作为外在条件,不列入生产要素。

其实,除自然资源外,资本、劳动、企业家都存在技术水平问题。

在现代生产中,科学技术已经成为决定性因索,因此,现代经济学日益将科学技术作为内生变量,列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

2.供给的决定因素

供给量是指一定时间内,企业在各种可能 的价格下,对某种产品愿意销售并能够销售的数量。

供给量不仅受到产品成本、相关商品的价格、生产要素的价格、政府的租税或补贴政策等因素的影响,而且最终必须经过交换,受到商品销售价格的影响。

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人们就会越多地生产这种商品,在市场上投放;

反之,人们就会减少生产和投放,从而减少这种商品的供给。

所以,在通常情况下,供给量总是随着价格上升而增大,随着价格下跌而减少。

3.供给弹性

(1)供给价格弹性。

供给价格弹性是指一种产品自身价格的变动幅度所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动幅度,即供给量的变化率与自身价格变化之比。

从短期来看,由于供给量的变动方向与自身价格变动的方向相同,所以供给价格弹性为正值。

但从长期来看,由于市场变化、资源开发、技术进步等原因,供给价格弹性可能为正,可能为零,也可能为负。

例如,第一批国产电子计算机上市,价格几万元,还供不应求,现在降到几千元,却严重过剩。

(2)生产弹性。

生产弹性是指总投入的变动幅度所引起的部首出的变动幅度,即总产出的变化率与总投入的变化率之比。

根据生产弹性大于、等于还是小于1,可将经济规模的报酬分为递增、不变、递减三个阶段。

企业规模不应停留在递增阶段,更不要进人递减阶段,这是当代企业兼并的重要依据。

(3)利润弹性。

利润弹性是指产销量的变动幅度所引起的利润的变动幅度,即利润的变化率与产销量的变化率之比。

在一定时期内,如果市场价格和技术水平不变,则利润弹性可以简化为毛利润(包括固定资产折旧)与纯利润之比。

这就是说,利润弹性的大小取决于固定资产,固定成本越大,利润弹性也越大:

当生产增长速度加快时,利润增长更快;

反之,当生产增长速度下降时,利润下降也更快。

我国的企业,特别老的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多,负债利息多,固定成本大,这是形成速度效益型经济的重要原因。

三、供求法则

1.需求法则

(1)边际效用。

作为消费者的家庭之所以购买各种产品,是因为产品具有效用,能够满足自己的需要。

假定效用可以计量,则家庭消费一定数量的产品所得到的满足程度,叫总效用,每增加一单位产品消费所增加的总效用,叫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有以下两个主要特点:

边际效用的大小,与欲望强弱、消费数量相关。

例如,当一个消费者很饿时,吃第一个包子的边际效用很大,高达15单位;

吃第二个包子时,由于已有第一个垫底,边际效用降到8单位;

吃第三个包子时,由于快饱了,边际效用还有5一单位;

吃第四个包子时,由于吃不吃都无所谓,边际效用降到零;

如果再吃第五个包子,由于撑得难受,边际效用反而变为负值。

这叫边际效用递减法则。

(2)需求数量与需求价格反向变动

需求价格不是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实际价格,而是消费者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所愿支付的最高价格。

消费者的需求价格与需求数量的变动方向是相反的:

需求数量越少,需求价格越高;

需求数量越多,需求价格越低。

或者,反过来说,市场价格越高,需求数量越少;

市场价格越低,需求数量越多。

需求量随价格上升而下降,称为需求法则。

2.供给法则

(1)边际成本。

企业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时,各种投人要素的数量与其价格的乘积,构成总成本。

每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总成本,称为边际成本。

在技术水平和其他要素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一味增加某种要素的投人数量,由于各种投人的比例越来越不合理,每增加一单位这种投入所增加的总产量会逐渐减少,这叫做边际实物报酬递减法则。

相应地,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的边际成本也会逐渐上升。

(2)供给数量与供给价格正向变动。

供给价格不是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实际价格,而是生产者销售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所愿接受的最低价格。

由于边际成本递增,生产者的供给价格与供给数量的变动方向是相同的:

供给数量越少,边际成本越低,供给价格越低;

供给数量越多,边际成本越高,供给价格也越高。

或者,反过来说,更好理解一些:

市场价格越高,供给数量越多;

市场价格越低,供给数量越少。

这不仅因为边际成本不同,而且随着市场价格上升,生产者剩余也增加。

供给数量随价格上升而增加,称为供给法则。

四、市场均衡及其变动

1.市场均衡

在产品市场上,需求法则和供给法则是同时作用于产品的两种相反力量:

产品价格越低,产品的需求量越多,供给量越少;

产品价格越高,产品的需求量越少,供给量越多。

由于供求双方对产品价格反应ha方向是相反的,导致市场产品不是供大于求,就是求大于供。

但是,就像钟摆围绕它的最低点来回摆动,最终将稳定在最低点一样,供求法则能够使市场供求自动趋向于均衡价格。

如果市场价格过高,市场供大于求,产生剩余,便会迫使市场价格下降,导致供给量减少,需求量增加,最终达到供求相等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如果市场价格过低,市场求大于供,发生短缺,便会迫使市场价格上升,导致供给量增加,需求量减少,最终达到供求相等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这时,市场上既无过剩,又无短缺,刚好出清,所以均衡价格又称出清价格。

2.均衡变动

(l)供求变动。

①需求变动。

产品自身价格以外的任一需求决定因素发生变化,都会使需求发生变化。

例如,当收入增加时,即使自身价格不变,正常品的需求都会在不同程度上有所增加,而劣等品的需求则会相应减少。

又如,当有关产品价格发生变化时,即使某种产品的自身价格不变,替代品的价格上升将使这种产品的需求增加,而互补品价格上升则使这种产品的需求减少。

②供给变动。

产品自身价格以外的任一供给决定因素发生变化,也会使供给发生变化。

例如,当要素价格上升,产品成本增加时,在相同的市场价格下,.供给将减少。

又如,当技术有所改进,成本有所下降时,在相同的市场价格下,供给将增加。

(2)价格变动。

显而易见,只要供求双方或者其中一方发生变动,便会破坏原有的均衡状态,使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发生变动。

①当供给不变时,需求与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向变动。

即需求增加,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上升;

需求减少,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下降。

②当需求不变时,供给与均衡价格反向变动,与均衡数量正向变动。

即供给增加,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上升;

供给减少,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下降。

③当供求同时变动时,两者的变动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两者的变动幅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要根据两者变动的具体情况而定:

均衡价格可能上升或下降,均衡数量可能增加或减少,也可能均衡价格不变而均衡数量变动,或者均衡价格变动而均衡数量不变。

五、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1.市场机制与资源配置。

经济学的基本问题是资源配置,即生产什么,怎么生产,为谁生产,何时生产,目的是有效利用可供选择的有限资源,使人们的无限需要得到最大满足。

计划经济的决策思路是:

先看有什么资源,再看用什么技术,最后看分配给谁。

而市场经济的决策思路则反过来,先看市场需要什么,再看用什么技术,最后看从哪里能得到资源。

显然,市场导向比资源导向更有利于满足人们的需要。

市场主体的行为分析说明,家庭在多种条件的约束下追求满足最大化,企业在多种约束条件下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供求法则和市场均衡表明,市场价格怎样使消费者买到了自己愿意并能够购买的产品,生产者卖掉了自己能够并愿意出售的产品。

这种公开、公正、公平的市场机制,使市场主体各得其所,资源得到有效配置。

市场经济所具有的这种内在功能,是计划经济难以替代的。

2.一般均衡与帕累托最优状态

(1)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

单独从一个市场来看,市场供求相等就达到均衡,但是,各个市场之间不可能彼此孤立,一成不变。

任何一个市场的供求变动,不仅引起这个市场的均衡变动,也会引起有关市场的均衡变动,还会引起与有关市场有关的市场的均衡变动,导致一系列无穷无尽的连锁反应。

例如,如果煤炭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便会增加所有以煤炭为燃料的产品成本,使这些产品价格上涨;

这些产品价格上涨以后,又会增加以这些产品为零部件的设备成本,使这些设备价格上涨;

这些设备价格上涨以后,又会增加使用这些设备的煤矿成本,使煤炭价格进一步上涨。

因此,单独一个市场或一部分市场的均衡,称为局部均衡。

所有市场同时均衡,所有价格同时决定,称为一般均衡或者全部均衡。

从数学上可以证明,一般均衡状态的形成,表示所有资源都用于最佳用途,所有价格比例都是合理的,而且是惟一的,这就是市场经济所追求的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

(2)福利经济与帕累托最优状态。

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都是研究经济系统如何运行的,为什么会这样运行,属于实证经经济学。

福利经济学则根据一定的价值判断,研究经济系统的运行是否符合既定的社会目标,属于规范经济学。

福利经济学提出的三大社会目标是:

最大的选择自由,最高的经济效率,最优的收入配。

帕累托认为:

对现状的任何改变,如果能够增进每个人的福利,这种改变是有利的;

如果减少了每个人的福利,这种改变是不利的;

如果增进了一些人的福利,从而减少了另一些人的福利,就不能说这种改变一定是有利的。

因此,他提出的资源配置最优状态是:

任何形式的资源重新配置,都不可能使任何一个人的境况变好而不使其他人的境况变坏。

这也就是说,如果不减少其他人的福利,就不可能增加任何人的福利,资源配置已经没有任何可以改进的余地。

有学者根据一定假设证明:

一般均衡状态正是这种帕累托最优状态。

3.管制价格

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的1一时,政府通常都要制定一些微观经济政策,以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其一便是价格管制。

这种管制价格不仅不受市场影响,反而影响市场,从而调整供求关系,以满足国家和人民的需要。

在变幻莫测的市场上,产品的供求和价格随时都在自动调整。

政府对价格实行管制,导致管制价格与市场价格不一致,破坏市场机制的功能。

例如农产品市场,因为人口增加、国民收人提高等原因,需求将会增加,若供给不变,价格将上升。

如果政府规定价格只能保持原有水平,市场就会发生短缺,出现排队、抢购等不正常现象。

为此,政府必须向市场投放大量农产品,以弥补这个缺额,或者采取发配给券、定配给量、凭证供应等措施,限制需求量的增加,使市场供求保持平衡。

夕之,因技术改进、风调雨顺,农产品的供给增加,而需求不变,则价格必将下降。

假设政府规定,农产品价格必须保持在原有水平,市场便会出现剩余,政府必须从事收购,消除剩余,或限制产量,以平衡供求。

管制价格虽然对任何国家都是必要的,但是在经济上也存在以下不良影响:

①资源使用不当。

当需求增加,供给不变,政府不准涨价时,生产者由于缺乏积极性而少生产一部分,消费者由于价格便宜而多消费一部分,两者之和是管制价格造成的数量短缺。

当供给增加,需求不变,政府不准降价时,生产者由于获得超额利润而多生产一部分,丽费者由于价格过高而少消费一部分,两者之和是管制价格造成的数量剩余。

这两种管制价格都造成资源使用不当。

②产品分配不公。

当需求增加,供给不变时,价格本应提高,这时真正需要的人会以较高的价格购买,不太需要的人就不会购买,产品的分配比较公平。

然而,由于不准涨价,使需求量不必要地扩大,造成产品短缺,导致排队或配给。

这就使得本来真正需要的人,不一定能够买得到,而不太需要的人,反而能够买得到。

③产品质录变异。

管制价格的结果,往往会影响到产品的质量。

例如,由于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