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模板支撑安全专项方案.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606518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5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大模板支撑安全专项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高大模板支撑安全专项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高大模板支撑安全专项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高大模板支撑安全专项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高大模板支撑安全专项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高大模板支撑安全专项方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47页
高大模板支撑安全专项方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47页
高大模板支撑安全专项方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47页
高大模板支撑安全专项方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47页
高大模板支撑安全专项方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47页
高大模板支撑安全专项方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47页
高大模板支撑安全专项方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47页
高大模板支撑安全专项方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47页
高大模板支撑安全专项方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47页
高大模板支撑安全专项方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47页
高大模板支撑安全专项方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47页
高大模板支撑安全专项方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47页
高大模板支撑安全专项方案.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47页
高大模板支撑安全专项方案.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47页
高大模板支撑安全专项方案.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大模板支撑安全专项方案.doc

《高大模板支撑安全专项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大模板支撑安全专项方案.doc(4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大模板支撑安全专项方案.doc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第二章、编制依据及参考依据

第三章、危险源辨识

第四章、施工计划,施工工艺及技术

第一节、材料选择

第二节、高支模施工方法

第五章、施工安全保障措施

第一节、高支模系统施工安全管理机构

第二节、验收程序

第三节、安全技术措施

第四节、预防坍塌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

第五节、预防高空坠落事故安全技术措施

第六节、混凝土浇筑方法及技术措施

第六章、监测措施

高支模拆除

第七章、应急救援预案

第一节、概况

第二节、机构设置

第三节、人员分工与职责

第四节、应急救援工作程序

第五节、应急救援方法

第六节、高支模注意问题

第八章、高支模计算书

第一章、工程概况

6、工程基本情况:

总建筑面积22257.1㎡,总用地面积17930.3m21;层数:

主体单层(局部两层);建筑高度:

檐口约17m;结构形式:

混凝土框排架结构;采用钻孔灌注桩+承台,跨地24m。

7、高支模基本情况

中置机房情况:

高支模范围为、6-8轴、13-16轴、23-25轴中置机房屋面,面积约为406m2。

1-2轴中置机房屋面、面积约为324m2,由于该位置结构在5.1m、8.8m、12.34m标高处只有框架梁,5.1m处局部部分有楼板,故屋面结构施工时,模板从±-1.0支起,高度达到16.48m。

该位置的柱网开间基本是6m×12m,1-2轴为6m×9m,29-30轴为6m×6.75m,屋面结构平面采用井字梁设计,最大框架梁截面400×1000,跨度12米;井字梁截面200×400;楼板厚度均为120mm,板格跨度基本是6000×3750。

高支模体系采用¢48钢管满堂架支模,基础地面压实土,部分落在4.7m隔音室结构面上。

后置机房情况:

后置机房高大模板范围为1~67轴×H~K轴,面积约4152m2。

8.46m结构最大梁截面为400×1000mm,最大跨度为12m;次梁为井字梁,截面尺寸为200×500mm,板跨为3500×5500。

模板从标高为-1.0m支起,地面为压实回填土层,支模高度为9.34m。

中置机房及后置机房需要搭设高大模板,特点是支模高度高。

支撑体系为高支模项目。

施工的重点是保证施工架体的整体稳定性,并且能够承受和支撑施工荷栽,确保整体脚手架能够承受模板施工和钢管自重等荷载保持稳固,确保施工稳定安全。

第二章编制说明及依据

一、建质【2009】254号文《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

二、《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三、《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四、建质{2009J87号文《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五、《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六、《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七、《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八、《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九、《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JGJ80-91)

第三章、危险源辨认

47

高支模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计划

作业

活动

危险因素

可能导致

的事故

危险

级别

控制措施计划

1

1

无安全技术措施方案

管理缺陷

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等

重大

制定《施工安全管理程序》

2

2

扣件的质量不符合国家标准

材料缺陷

坍塌

重大

进场检查合格证

3

3

立杆未设置离地20cm的扫地杆

违章作业

坍塌/高处坠落

重大

技术交底和现场检查控制

4

4

立杆的接头间隔不符合规范要求

违章作业

坍塌/高处坠落

重大

技术交底和现场检查控制

5

5

立杆的间隔不符合安全要求

违章作业

坍塌/高处坠落

重大

技术交底和现场检查控制

6

6

架体的转角处的剪刀撑与地面的夹角过大

违章作业

坍塌

重大

技术交底和现场检查控制

7

7

焊接钢管作为立杆

材料缺陷

坍塌/高处坠落

重大

进场钢管检查合格证

8

8

水平杆搭接间隔不符合安全要求

违章作业

坍塌/高处坠落

重大

技术交底和现场检查控制

9

9

扣件的螺栓扭距力没有达到安全要求

设备缺陷

坍塌/高处坠落

重大

技术交底和现场检查控制

10

10

地基承载力没达到设计要求

管理缺陷

下沉/坍塌

重大

计算和地基承载力检测

11

11

现浇砼模板的支撑系统无设计计算或支撑系统不符合设计要求

管理缺陷

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等

重大

制定《施工安全管理程序》,技术交底和现场检查控制

12

12

钢管壁厚不符合安全规范要求

材料缺陷

坍塌

重大

制定《施工安全管理程序》,编制配置劳保用品的目标管理方案

13

13

搭设或拆除模板支撑架时,项目部没派专人进行监护,没设警戒区,没挂设警示标志

管理缺陷

物体打击/高处坠落

重大

制定《施工安全管理程序》,并安排专职安全员负责

14

14

不按照专项施工方案施工

管理缺陷

坍塌/失稳

重大

技术交底和现场检查控制

15

15

无资质安装、拆除、维护

违章指挥

倒塌/高处坠落

重大

制定《施工安全管理程序》

16

16

消防设施和措施不到位

违章作业

火灾

重大

制定《消防安全管理程序》

17

17

施工管理人员违章指挥

违章作业

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等

重大

制定《施工安全管理程序》

编制:

审核:

批准:

日期:

年月日

第四章、施工计划及施工工艺

一、在施工前,施工人员必须认真熟图纸和有关专项方案设计意图,掌握各部位轴线、标高,各部位相关尺寸及技术要求。

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配备计划

本项目拟投入的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如下表

工种

人数

备注

机修电工

1

架子工

16

木工

25

钢筋工

15

泥工

18

电焊工

1

技术负责人

1

专职安全员

1

三、材料计划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盘锯

1

车泵

1

手提电锯

2

手提电钻

1

钢管

T

50

进场要有合格证

扣件

10000

进场要有合格证

对拉螺杆

1000

进场要有合格证

顶托

3000

进场要有合格证

50*90木方

1500

模板

1200

材料选用

  模板:

采用915mm×1830mm×15mm(厚)胶合板。

木枋:

采用50mm×90mm木枋。

支撑系统:

选用φ48×3.0钢管、顶托、φ12对拉螺栓等。

第二节、支撑系统的构造设计

本工程的超高支模方案采用钢管脚手架支撑系统,管径为Φ48×3.0mm。

布置如列下图示:

第三节、高支模施工方法

一、基础处理:

因甲方设备未定,搭设高支模的立杆基础采取回填土分层夯实方式,回填土层厚0.7-2m,回填密实度大于0.94;立杆基础下垫设50*90木枋。

二、支模流程:

安全技术交底——定位——铺设通长木枋——搭设立杆和横杆——搭设剪刀撑和连墙件——定位梁板模板外楞——梁板模板内楞——安装梁模板——安装板模板——梁板模板支撑及加固——模板检查

三、拆模流程:

安全技术交底——拆除对拉螺杆和步步紧——降下梁模板外楞和内楞——拆除梁侧模——拆除板模——拆除梁底模

——模板清理及转运——逐步拆除下部支撑件

第五章、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第一节、模板支撑安全管理措施

一、模板支撑搭设验收程序

1、支模完毕,经班组、项目部自检合格,报监理、安监验收合格后方能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

2、高支模拆除前,必须向监理单位申请拆模报告,监理单位签字同意后方可拆模。

3、模板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1)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主要质量记录:

(2)模板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3)拆模申请报告。

二、参建各方安全职责

1、建设单位安全职责

(1)建设单位应当协调组织制定防止高大模板支撑坍塌的安全措施;

(2)施工单位拒不整改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的,建设单位接到监理单位报告后,应当责令施工单位立即停工整改。

2、监理单位安全职责

(1)审核施工单位的资质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和特种作业人员的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2)监督检查高支模搭设所使用材料的质量。

(3)监督施工单位执行高大模板支撑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情况;

(4)监督检查建筑施工单位模板支撑的搭设情况;

(5)负责高支模搭设完毕后浇筑混凝土之前的验收

(6)发现存在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限期整改,对施工单位拒不整改的,及时向建设单位报告;

3、项目部岗位职责

(1)项目经理:

负责配备相关人员,组织对方案中各项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督促项目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和检查整改制度的落实。

(2)项目生产经理:

对高支模的安全负直接领导责任,协助项目经理落实相关规范、标准和管理制度;组织安全技术措施;配合项目经理定期组织对模板支撑的搭设进行安全检查,督促对安全隐患的整改落实工作;发生事故时,负责事故现场的抢险、保护工作。

(3)项目安全员:

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履行模板支撑的安全作业的管理与监督;宣传贯彻相关政策、规章、制度;对项目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对模板支撑搭设过程中贯彻与落实进行检查与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跟踪复查;定期组织作业人员安全例会。

第三节、安全技术措施

根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第6.1.9条和6.2.4第6条。

支撑梁、板的支架立柱构造与安装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梁和板的立柱,其纵横向间距应相等或成倍数。

2.立杆底部垫木枋,顶部设可调支托。

U形支托与楞梁两侧间如有间隙,必须楔紧,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200MM,螺杆外径与立柱钢管内径的间隙不得大于3mm,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

3.在立柱底距地面200mm高处,沿纵横水平方向应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扫地杆。

可调支托底部的立柱顶端应沿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拉杆。

扫地杆与顶部水平拉杆之间的间距,在满足模板设计所确定的水平拉杆步距要求条件下,进行平均分配确定步距后,在每一步距处纵横向应各设一道水平拉杆。

在最顶部距两水平拉杆中间应加设一道水平拉杆;所有水平拉杆的端部均应与四周建筑物顶紧顶牢。

无处可顶时,在水平拉杆端部和中部沿竖向设置连续式剪刀撑。

3、立杆接长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两立柱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步内,且对接接头沿竖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少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1/3;严禁将上段的钢管立柱与下段钢管立柱错开固定于水平拉杆上;满堂模板的共享空间模板支架立柱,在外侧周围应设有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中间在纵横向应每隔10m左右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的剪刀撑,并在剪刀撑的部位的顶部、扫地杆处设置水平剪刀撑。

4.钢管立柱的扫地杆、水平拉杆、剪刀撑应采用Φ48MM×3.0MM钢管,用扣件与钢管立柱扣牢。

钢管扫地杆、水平拉杆应采用对接,剪刀撑应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00MM,并应采用2个旋转扣件分别在离杆端不小于100MM处进行固定

5、在立柱周围外侧和中间有结构柱的部位。

按水平间距6-9M、竖向间距2-3M与建筑结构设置一个固结点。

(1)支撑架搭设前,应按《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和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向搭设和使用人员做技术和安全作业要求的交底。

(2)对钢管、配件、加固杆等应进行检查验收,严禁使用不合格的材料。

(3)搭拆脚手架支撑必须由专业架子工担任,并按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程》(GB5036)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4)搭拆模板支撑架时工人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穿防滑鞋。

(5)立杆在同一水平面上其扣件连接应错开,所有立杆不允许悬空,立杆不允许搭接。

(6)高支模拆除前,外脚手架与建筑物边设安全平网,预防物体高处坠落事故发生。

(7)操作层(楼层)上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不得在脚手架支撑上集中堆放模板、枋木、钢筋等物件。

严禁在脚手架支撑上拉缆风绳或固定、架设砼泵、泵管及起重设备等。

(8)模板支撑和架体搭设完毕后应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准使用。

(9)在架体搭设过程中要实行严格的监控,由专职施工员进行现场指挥监督,随时纠正可能出现的质量安全隐患。

搭设前要进行班前安全技术交底,搭设完毕后要进行自检,若发现有松动、倾斜、弯曲、不牢固等现象,必须及时进行整改,整改有困难的,要有可行的加固方案方可施工。

(10)支模完毕,经班组、项目部自检合格,报监理、安监验收合格后,方能邦扎钢筋、浇筑混凝土。

11)钢管纵横水平杆沿高度方向设置,第一道水平杆(扫地杆)设在离立杆底部200mm处。

钢管必须牢固地支承在基础梁及型钢上,间距800mm。

12)模板支撑架与已浇注的砼柱作为拉结节点,在结构柱分节施工完成,达到一定强度并拆模后将架体与柱子相连加固(如下图),增强整体稳定性及整体抗倾覆能力。

13)支撑安装完成后,应认真检查支架是否牢固,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11)在浇筑砼前重点检查、巡查的部位:

1)杆件的设置和连接、扫地杆、支撑、剪刀撑等构件是否符合要求。

2)地基是否积水,立杆是否松动。

3)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12)在浇筑顶板砼过程中,支架下面要安装照明灯,在安全员的监督下,派木工在支架外四周进行巡查,负责检查模板、支顶,若发现异常,立即停止浇筑砼,并及时组织人员进行加固处理,保证浇筑工作正常进行。

气泵送砼时,应随浇、随捣、随平整,砼不得堆积在泵送管道出口处。

(13)脚手架支撑在使用过程中,严禁拆除任何杆件或零配件,如防碍作业需拆除个别杆件时,需经技术负责人同意并采取可靠措施后方可拆除,作业完成后,马上复原。

(14)施工现场带电线路,如无可靠绝缘措施,一律不准与架体接触。

(15)脚手架支撑安装好后,应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梁、板、模的安装。

浇筑砼前再次对脚手架支撑进行检查,确定无问题后方可浇筑砼。

(16)设立架体维护小组,对拆下来的材料及配件应及时清除杆件及螺纹的沾污物,并加油保养,对受损伤、变形的构件应及时修理,按品种、规格分类整理存放,妥善保管。

(17)钢管堆放场地应平坦。

(18)不配套的钢管与配件不得混合使用于同一脚手架。

(19)支撑系统安装应自一端向另一端延伸,自下而上按步架设,并逐层改变搭设方向,不得相对进行,以免结合处错位,难于连接。

(20)水平加固杆、纵横剪刀撑安装应符合构造要求,并与支撑系统的搭设同步进行。

(21)气泵送混凝土时,应随浇、随捣、随平整,混凝土不得堆积在泵送管路出口处。

(22)应避免装卸物料对模板支撑或脚手架产生偏心、振动和冲击。

第四节、预防坍塌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

(1)模板支撑必须严格按照高支模施工方案施工。

(2)安装梁底模板及木方前,确保梁底支架水平杆已拉设。

(3)本高支支模采用钢管作支撑立柱,不得使用严重锈蚀、变形、断裂的支撑材料作立柱。

立柱基础应牢固,并按设计计算严格控制模板支撑系统的沉降量。

斜支撑和架体应牢固拉接,形成整体。

(4)模板作业时,指定专人指挥、监护,出现位移时,必须立即停止施工,将作业人员撤离作业现场,待险情排除后,方可作业。

(5)楼面堆放模板及钢管时,严格控制数量、重量,防止超载。

堆放数量较多时,应进行荷载计算,并对楼面进行加固。

(6)装钉楼面模板,在下班时对已铺好而来不及钉牢的定型模板或散板等要拿起稳妥堆放,已防止坍塌事故发生。

(7)安装外围柱模板、梁、板模板,应先搭设脚手架,并挂好安全网,脚手架搭设高度要高出施工作业面至少1.2m。

(8)拆模间歇时,应将已活动的模板、拉杆、支撑等固定牢固,严防突然掉落、倒塌伤人。

(9)气泵送混凝土时,应随浇、随捣、随平整,混凝土不得堆积在泵送管路出口处。

(10)应避免装卸物料对模板支撑产生偏心、振动和冲击。

(11)模板支撑拆除前必须向监理单位报送拆除申请书,经监理同意签字后方可拆除。

(12)拆除时应采用先搭后拆、后搭先拆的施工顺序。

(13)纵横向水平杆靠墙柱边部分应该顶住结构柱,提高支撑的整体性。

第五节、预防高空坠落事故安全技术措施

(1)项目经理对本项目的安全生产全面负责,指导做好高处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及相关的安全预防工作。

(2)高支模工程应按相关规定编制施工方案,经公司技术负责人审批签字后报监理公司审批,审批通过后该方案方可实行。

模板脚手架搭设完成后,须由项目负责人会同监理人员签字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3)支、拆模板时应保证作业人员有可靠立足点,作业面应按规定设置安全防护设施。

模板及其支撑体系的施工荷载应均匀堆置,并不得超过设计计算要求。

(4)所有高处作业人员应接受高处作业安全知识的教育;特种高处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上岗前应依据有关规定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签字交底。

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的,应按规定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关安全技术签字交底。

(5)高处作业人员应经过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

施工单位应为作业人员提供合格的安全帽、安全带等必备的安全防护用具,作业人员应按规定正确佩戴和使用。

(6)安全带使用前必须经过检查合格。

安全带应高挂低用,扣环应悬挂在腰部的上方,并要注意带子不能与锋利或毛刺的地方接触,以防摩擦割断。

(7)项目部应按类别,有针对性地将各类安全警示标志悬挂于施工现场各相应部位,夜间应设红灯示警。

(8)已支好模板的楼层四周必须用临时护栏围好,护栏要牢固可靠,护栏高度不低于1.2m,然后在护栏上再铺设一层密目式安全网。

(9)高处作业前,应由项目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对安全防护设施进行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作业。

安全防护设施应做到定型化、工具化,防护栏杆以黄黑相间的条纹标示,盖件等以黄(或红)色标示。

需要临时拆除或变动安全设施的,应经项目分管负责人审批签字,并组织有关部门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实施。

(10)各类作业平台、卸料平台应按相关规定编制施工方案,项目负责人审批签字并组织有关部门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作业。

架体应保持稳固,不得与施工脚手架连接。

作业平台上严禁超载。

(11)拆除模板支撑时应采用可靠安全措施,严禁高空抛掷。

第五节、混凝土浇筑方法及技术措施

(1)浇筑的方法采用气泵浇筑,顺序为先中间后四周,先浇柱再浇梁,最后浇筑板

(2)浇筑混凝土时应派专人检查支顶有无松动、倾斜、弯曲,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插筋等有无位移变形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混凝土浇筑,并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之前修整完毕。

(3)浇筑混凝土时为防止混凝土分层离析,混凝土由料斗、气泵内卸出时,其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超过时采用串筒或斜槽落下,混凝土浇筑时不得直接冲。

(4)严禁在平板上堆放混凝土,严禁气泵管口离楼板过高,一般要求控制在50CM内。

第六章、监测措施

本项目采用钢管脚手架支撑体系,在搭设和钢筋安装,砼浇捣前、施工过程中及砼终凝前后,必须随时监测,设置沉降观测点,并派专人负责此项工作。

本方案采取如下监测措施:

日常检查,巡查的重点部位:

(1)杆件的设置和边接、连墙件、支撑、剪刀撑等构件是否符合要求。

(2)地基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

(3)连接扣件是否松动。

(4)支撑体系是否有不均匀的沉降、垂直度。

(5)施工过程中是否有超载的现象。

(6)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7)支撑体系和各杆件是否有变形的现象。

3、在承受六级大风或大暴雨后必须进行全面检查。

4、要浇捣梁砼前,由项目部对脚手架全面系统检查,合格后才开始浇砼。

在浇砼过程中,由专职安全员、施工员对高支模体系检查、随时观测支撑体系的变形情况。

发现隐患,及时停止施工,采取措施。

5、监测方案包括:

(1)监测项目:

支架沉降、位移和变形。

(2)监测点布设:

根据结构施工图图纸情况,选择最大截面梁为400mm×1000mm为观测点需尽量选择在受力最大位置,每个监测剖面应布置2个支架水平位移观测点和3个地基稳定性沉降观测点及3个支架沉降观测点。

必须使用经纬仪、水平仪等监测仪器进行监测,不得目测,监测仪器精度应满足现场监测要求,并设变形监测报警值。

(3)监测频率:

在浇筑砼过程中应实施实时监测,一般监测频率不宜超过20~30分钟一次。

高支模搭设允许偏差及预警值要求

项目

允许偏差㎜

预警值㎜

检查工具

立杆钢管弯曲

3m<L≤4m

≤12

8mm

经纬仪、水准仪

4m<L≤6.5m

≤20

12mm

经纬仪、水准仪

水平杆、斜杆钢管弯曲

L≤6.5m

≤30

25mm

经纬仪、水准仪

立杆垂直度全高

绝对偏差≤30

22mm

经纬仪、水准仪

立杆脚手架高度H内

相对值≤H/400

0.75×H/400

经纬仪、水准仪

支撑沉降

≤10mm

5mm

经纬仪、水准仪

高支模拆除

(1)支撑系统的水平纵横杆、剪刀撑等不得随意拆除。

(2)拆除每层支撑及模板前,应将该层混凝土试件送实验室检测,当试块达到规定的强度达到下表要求后,并呈报监理公司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办理书面手续并确认不再需要时,方可拆除。

砼拆摸强度要求一览表

结构类型

结构跨度

设计强度标准值百分率(%)

梁、拱、壳

≤8m

≥75

>8m

≥100

≤2m

≥50

>2m、≤8m

≥75

>8m

≥100

悬臂结构

≥100

注:

“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是指与设计强度等级相应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3)高支模拆除前,外脚手架与建筑物边设安全平网,预防物体高处坠落事故发生。

(4)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5)拆除4m高度以上梁、柱、墙模板时,应搭设脚手架或操作平台,设防护栏杆。

拆除时逐块拆卸,不得成片松动、撬落或拉倒。

(6)拆除平台、楼板的底模时,应设临时支撑,防止大片模板坠落。

拆立柱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待拆范围以外安全地区拉拆,防止模板突然全部掉落伤人。

(7)严禁站在悬臂结构上面敲拆底模。

严禁在同一垂直平面上操作。

(8)模板拆除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

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

(9)严格控制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顺序。

(10)拆除脚手架支撑前,应清除高支模支撑上存留的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