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复习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067911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53.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复习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复习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复习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复习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复习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复习试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复习试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复习试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复习试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复习试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复习试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复习试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复习试题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复习试题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复习试题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复习试题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复习试题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复习试题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复习试题及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复习试题及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复习试题及答案.docx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复习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复习试题及答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复习试题及答案.docx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复习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复习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内容都属于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的是( D )

①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②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③物体的运动规律

④生物体生命的活动规律 ⑤物质的制取和用途

A.②④B.③④C.①③D.①②⑤

2.创建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D)

A.道尔顿B.拉瓦锡C.居里夫人D.门捷列夫

3.将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相比较,含量明显降低的是(B)

A.稀有气体B.氧气C.二氧化碳D.氮气

4.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下列仪器用途不正确的是(A)

5.下列水果的加工过程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

A.葡萄酿酒B.西瓜切块C.橙子榨汁D.菠萝去皮

6.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C)

A.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B.金属铜用于制导线

C.氧气用于医疗急救D.制糖工业用活性炭脱色制白糖

7.某同学称取4.3g蔗糖,他在左边托盘上放了4g砝码,又把游码移到0.3g处,然后在右边托盘上加蔗糖直到天平平衡。

这时托盘上蔗糖的实际质量是( B )

A.4.3gB.3.7gC.4.0gD.4.6g

8.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C)

9.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D )

A.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B.硫+氧气

二氧化硫

C.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 D.过氧化氢

水+氧气

10.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C)

A.石油B.海水C.水银D.空气

11.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B)

A.氧气B.氮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

12.为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人居环境,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B)

A.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B.生活垃圾就地焚烧处理

C.工业废水经过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D.废旧金属回收再利用

13.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D)

A.只能加快反应速率

B.二氧化锰在任何化学反应中都作催化剂

C.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D.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

14.下列有关氧气的描述正确的是(B)

A.氧气参与燃烧,是高能燃料

B.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红磷与氧气反应产生浓厚白雾

D.低温下氧气可以变成无色液体

15.加热胆矾的实验过程中,相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B)

16.下列给液体加热的操作及注意事项,正确的是( B )

①液体体积不超过容器容积的

 ②试管口向上、试管与桌面成45°角 ③液体体积不超过容器容积的

 ④试管口方向随便选择⑤加热时,先使试管在火焰上方移动 ⑥用酒精灯内焰加热 ⑦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都可盛放液体进行加热

A.①②⑥⑦B.②③⑤⑦C.①②③⑤⑥D.②③⑥⑦

17.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现象能证明空气中O2的含量的是(C)

A.红磷燃烧,产生白烟

B.瓶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

C.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处

D.水槽中液面下降

18.实验室有如图所示的仪器装置。

某同学准备利用这些仪器装置及相关试剂制取氧气。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B )

A.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需要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B.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可用Ⅱ作发生装置

C.可选用Ⅳ收集氧气

D.用Ⅴ收集氧气时,应从导管a通入氧气

19.对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C)

 

20.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A)

选项

A

B

C

D

实验

装置

解释

集气瓶中的水:

吸收放出的热量

量筒中的水:

通过水的体积变化得出氧气的体积

集气瓶中的水:

冷却溅落的熔融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集气瓶中的水:

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便于观察O2何时收集满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

A.氧B.铝C.硅D.铁

2.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A)

A.质子数不同B.核外电子数不同

C.中子数不同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3.漫步在校园中,你能闻到花朵散发出来的花香,这是因为(A)

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由原子构成

C.分子之间有间隔D.分子很小

4.以下关于物质的构成与原子和分子的关系图正确的是(D)

A.原子

物质

分子B.分子

原子

物质

C.

D.

5.下列粒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C)

A.原子B.分子C.电子D.离子

6.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D)

A.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不可再分

B.水变为水蒸气体积变大,是因为分子体积变大

C.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离子不能构成物质

D.香水要密封保存,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7.对下列实验现象进行的解释,错误的是(C)

选项

A

B

C

D

实验

现象

你信吗?

品红加入水中后,整个液体变红色

分子在不同温度下的运动情况

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100mL

解释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常温时分子不运动,加热时分子才运动

分子间有间隙

8.如图中“●”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氮原子,能保持氨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A )

9.19世纪初,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子的概论,认为:

①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②分子由原子构成;③原子不能独立存在;④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⑤分子的质量等于构成它的原子的质量之和;⑥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从所学的知识看,上述观点中存在明显错误的是(A)

A.①③B.①②⑤C.④⑤⑥D.③⑤

10.如图是某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图中x=34

B.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

C.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D.该元素原子易得电子形成阴离子

11.关于相对原子质量的说法有:

①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②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原子质量的

;③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的相对质量,是一个比值;④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等于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⑤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g”;⑥一般化学计算时采用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

其中正确的是(B)

A.③④⑤B.③④⑥C.②③④D.①③⑤

12.某运动型饮料的成分含量如图所示,其中的钾、钙、钠指的是( C )

A.单质

B.原子

C.元素

D.分子

13.李涛同学撰写的“心目中的原子”短文中,阐述了以下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B )

A.原子可以转化为离子B.原子是最小的微观粒子

C.有些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D.原子可以“搭建”成分子

14.下列各组微粒结构示意图中,与表示的意义一致的是( C )

A.都属于阳离子B.都属于阴离子

C.属于同一种元素D.属于同一种原子

15.2019年是门捷列夫发表元素周期表150周年。

为纪念门捷列夫,将在1955年发现的一种新元素命名为“钔”,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有关信息如图所示,有关钔的说法错误的是(D)

A.属于金属元素

B.元素符号是Md

C.原子序数是101

D.相对原子质量是258g

16.碳—12、碳—13、碳—14都是碳元素的原子,它们的主要差别在于(B)

A.电子数目不同B.中子数目不同

C.质子数目不同D.化学性质不同

17.用如图装置进行水的沸腾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该实验过程中,水发生了化学变化

B.该实验过程中,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增大

C.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该实验说明,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

18.对Fe3+、Fe2+、Fe三种粒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 )

①核电荷数相同 ②核外电子数相等 ③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 

④质量几乎相等 ⑤等质量的三种微粒含有的质子数相等

A.①④⑤B.①③⑤C.①②③④⑤D.②③④

19.如图为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的微观示意图(“●”代表碳原子,“○”代表氧原子),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C )

A.过程Ⅰ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B.过程Ⅰ反应后分子总数减少

C.过程Ⅱ发生了化学变化D.排列再紧密的分子之间也有间隙

20.下列化学用语关于数字“3”的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B )

①3Hg ②Fe3+ ③SO3 ④3H2O

A.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③

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②

C.表示原子个数的是④

D.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某种原子个数的是①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B)

A.氧化铁:

FeOB.硫化氢:

H2S

C.氯化铵:

NH3ClD.硝酸:

NO3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D)

A.原子团的化合价一定不为0B.一些元素有可变价

C.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D.非金属元素总是显负价

3.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C )

4.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

A.农业和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可节约用水

B.农业生产中不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会对水体造成污染

C.水是一种常用的溶剂

D.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因此,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5.稀土是储量较少的一类金属的统称,有“工业的维生素”的美誉。

铕(Eu)是稀土元素中化学性质最活泼的元素,Eu2O3中铕元素的化合价为(C)

A.+1B.+2C.+3D.+4

6.如图是水电解实验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D)

A.正极连接的玻璃管内产生氢气

B.产生两种气体质量比为2∶1

C.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的

D.在化学变化中原子重新组合

7.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物质的元素组成,又能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正确的选项是( C )

①Cu   ②N   ③H2O2   ④NaCl   ⑤NH3

A.①②B.③④C.③⑤D.②④

8.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说法正确的是(C)

①2H ②2NH3 ③SO2 ④

O ⑤Mg2+ ⑥2OH- ⑦H2O

A.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⑤⑥

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⑤

C.表示原子个数的只有①

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

9.下图表示水的电解过程,说法正确的是(C)

A.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B.化学变化中,分子不可再分

C.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D.化学变化中,原子种类改变

10.对下列常见物质分类,正确的是(B)

①食盐水 ②金属铝 ③氧化钙 ④氢氧化钠 ⑤过氧化氢溶液 ⑥碳酸钠 ⑦水 ⑧碳粉

A.属于纯净物的是②④⑤⑥⑦⑧  B.属于单质的是②⑧

C.属于混合物的是④⑥  D.属于氧化物的是③④⑥⑦

11.自来水厂净化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D)

A.步骤Ⅰ可除去难溶性杂质B.X试剂可以是活性炭

C.步骤Ⅲ可杀菌、消毒D.净化后的水是纯净物

12.有①N2O5;②X;③N2O3;④N2;⑤NH3五种物质,它们是按照氮元素的化合价由高到低顺序排列的,则X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A)

A.NO2B.NaNO2C.NH4ClD.N2O

13.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B)

A.自然界中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后即可得到纯水

B.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C.大量施用农药、化肥不会造成水体污染

D.我市水资源丰富,不需要节约用水

14.我市计划供水、节约用水办公室曾向全体市民发出节约用水倡议。

下列做法或建议错误的是(A)

A.洗澡擦肥皂时不关喷头

B.刷牙少用一口水,洗脸少用一杯水

C.选用节水型器具

D.发现水管漏水及时向物业管理部门或供水部门反映

15.元素R在化合物中只有一种化合价,其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2O3,则下列化学式正确的是(B)

A.R(OH)2B.R2(SO4)3C.RNO3D.RCO3

16.如图的简易净水器可以用来处理河水。

下面有关叙述正确的是(C)

A.能杀菌消毒

B.能把硬水变为软水

C.其中的小卵石、石英砂起到过滤的作用

D.活性炭能除去水中所有可溶性杂质

17.化学知识中有很多的“相等”。

下列关于“相等”的说法中错误的是(D)

A.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正价总数与负价总数的数值相等

B.MgO和NaOH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相等

C.SO3和Na2SO4中硫元素的化合价相等

D.一氧化碳分子(CO)与氨气分子(NH3)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B.化合物中一定含有不同种元素

C.混合物一定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D.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19.类推的思维方法在化学学习中应用广泛。

例如:

水(H2O)→过氧化氢(H2O2);氧化钠(Na2O)→过氧化钠(Na2O2)。

由此可推断过氧化钡的化学式为( B )

A.Ba2OB.BaO2C.Ba2O2D.BaO3

20.大蒜具有一定的抗病毒功效和食疗价值,大蒜新素(C6H10S3)是其有效成分之一。

下列有关大蒜新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大蒜新素分子由6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3个硫原子构成

B.大蒜新素中碳、氢、硫元素质量比为6∶10∶3

C.大蒜新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8

D.大蒜新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肯定没有变化的是(A)

①原子数目 ②原子的种类 ③分子数目 ④分子的种类 

⑤元素的种类 ⑥物质的总质量 ⑦物质的种类

A.①②⑤⑥B.①②③⑤C.①②⑤⑦D.③④⑥⑦

2.关于化学方程式4P+5O2

2P2O5的理解,正确的是(D)

A.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保持不变

B.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五氧化二磷

C.每四份质量的磷和五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

D.在点燃的条件下,磷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3.下列变化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D)

A.5g水受热变成5g水蒸气

B.5g蔗糖溶解到95g水中形成100g蔗糖溶液

C.向100mL水中加入100mL酒精后体积小于200mL

D.木炭燃烧后质量变小

4.如图所示,下列实验装置不能用来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C )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

A.在点燃条件下,质量比为1∶1的硫和氧气恰好完全化合成二氧化硫

B.在点燃条件下,质量比为1∶2的碳和氧气恰好完全化合成二氧化碳

C.在点燃条件下,分子个数比为2∶1的氢气和氧气恰好完全化合成水

D.在反应3Fe+2O2

Fe3O4中,Fe、O2、Fe3O4三种物质的质量比为168∶64∶232

6.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D )

A.Na+Cl2

NaClB.H2O2

H2↑+O2↑

C.4P+5O2===2P2O5D.Fe+CuSO4===FeSO4+Cu

7.某同学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时,将mg氯酸钾与ng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到质量不再减少为止,冷却后称量残余物质量为xg,则制得的氧气的质量为( C )

A.(n-x)gB.(m-x)gC.(m+n-x)gD.(x-n)g

8.丙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3H8+5O2

xCO2+yH2O,其中x、y分别为( C )

A.1、3B.1、5C.3、4D.3、8

9.银器发暗是因为形成了黑色的Ag2S。

欲使银器变亮,可先用洗衣粉洗去表面油污,再把它和铝片放入碳酸钠溶液中共煮,至银器恢复银白色时,取出银器,用水洗净即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l+3Ag2S+6H2O

6Ag+2Al(OH)3+3X↑,X的化学式是( A )

A.H2SB.SO2C.SO3D.O2

10.若用○和

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原子的不同组合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

能用右图示意的化学反应是( A )

A.2H2O2

2H2O+O2↑

B.2HgO

2Hg+O2↑

C.2CO+O2

2CO2

D.2C2H2+5O2

4CO2+2H2O

11.在化学反应2A+3B===2C+5D中,5gA和7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的质量恰好是D的3倍,则生成C的质量为( C )

A.5gB.7gC.9gD.12g

12.实验室用5.5g氯酸钾和2.5gMnO2放在试管里加热,反应后称得剩余物质的质量为7.2g,那么剩余物质是( D )

A.MnO2和KClO3B.KClO3

C.KCl和KClO3D.MnO2、KClO3、KCl

13.在化学反应CO2+3H2===

+H2O中,

内物质的化学式是( B )

A.CH4B.CH4OC.COD.C2H6

14.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共5g,点燃,使它们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室温,生成4.5g的水,关于原混合气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①可能是2.5g氢气和2.5g氧气

②可能是1g氢气和4g氧气

③可能是0.5g氢气和4.5g氧气

④可能是0.5g氢气和4g氧气

A.只有①正确B.只有②③正确

C.①②③都正确D.只有④正确

15.(烟台中考)取一定质量的CaCO3高温灼烧一定时间,测得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8.8g,其中钙元素质量分数为50%,则反应放出CO2的质量为( B )

A.1.1gB.2.2gC.4.4gD.5g

 

16.在一反应2A+3B===2C,其中A、C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当有20gC生成时,消耗B的质量为( A )

               

A.10g

B.5g

C.15g

D.13g

17.化学上常用燃烧法测定有机物的组成。

现取2.3g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4.4gCO2和2.7g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该有机物中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B.实验中所消耗氧气的质量为4.8g

C.该有机物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6∶1

D.该有机物可能为乙烯(C2H4)

18.在一定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B )

A.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质量比为7∶4

B.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没有改变

C.一个X分子中含有三个原子

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19.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6.4

3.2

4.0

2.8

反应后的质量(g)

5.2

x

7.2

2.8

A.x=2B.d是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

C.c不是化合物D.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

20.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A )

A.在密闭容器中燃烧一定量的红磷(图甲)

B.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图乙)

C.在少量二氧化锰中加入双氧水(图丙)

D.加热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图丁)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碳的几种单质的组成和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C)

A.璀璨夺目的天然钻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B.长期未用而难开启的铁锁,可在锁孔中加入少量铅笔芯粉末做润滑剂

C.铅笔芯主要用铅和少量炭粉制成

D.活性炭可用作防毒面具的滤毒剂

2.下列标志表示“禁止烟火”的是(C)

3.下列物质与空气充分混合后,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A)

A.P2O5B.面粉C.镁粉D.CH4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石油是一种混合物B.可燃冰是可再生能源

C.煤燃烧时只生成二氧化碳D.“西气东输”的“气”是指氢气

5.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A)

A.油锅着火,用菜扑灭B.燃气泄漏,点火检查

C.室内起火,开窗通风D.电器着火,用水浇灭

6.某轮胎店突然起火,火势凶猛,下列处理方法错误的是(D)

A.拨打火警119B.疏散周边群众

C.断开店内电源D.立即冲入火海抢运轮胎

7.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认识中,正确的一组是(B)

①二氧化碳比一氧化碳多一个氧原子;②二氧化碳可供绿色植物光合作用;③久未开启的菜窖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中的高;④二氧化碳能使被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变红。

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8.有关2CuO+C

2Cu+2CO2↑的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CuO具有还原性

B.C发生了还原反应

C.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

D.反应前后固体质量不变

9.下列有关“光伏电池”能量形式转化的叙述正确的是(C)

A.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C太阳能转化为电能D.风能转化为电能

10.碳的耗用量称为“碳足迹”。

一般情况下,排放的二氧化碳越多,碳足迹就越大。

碳足迹的计算包括一切用于电力、建设、运输等方面的能源以及我们所使用的消耗品。

以下做法可以减小“碳足迹”的是(A)

A.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B.大量使用煤、石油等燃料

C.将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处理D.以私家车出行代替公共交通工具

11.熙蕾在学完“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后,对有关知识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其中合理的是(A)

A.CO2和CO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CO2和CO都有毒

C.CO2和CO都有可燃性

D.CO2和CO都能用于冶炼金属

12.在露营篝火晚会上,小东发现篝火的木柴堆积密集,火焰很小,于是将木柴架空,主要目的是(D)

A.方便添加木柴B.升高木柴的着火点

C.增大氧气的浓度D.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13.运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①②现象对比,说明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燃烧条件之一

B.①③现象对比,说明有氧气参与是燃烧条件之一

C.白磷的着火点低于80℃

D.热水只起到加热作用

14.实验室制取某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