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070176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8.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初一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初一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初一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初一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初一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答案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初一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答案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初一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答案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初一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答案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初一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答案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初一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答案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初一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答案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初一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答案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一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答案解析.docx

《初一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答案解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一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答案解析.docx

初一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答案解析

初一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甲、乙两幅图大小相等,甲图的比例尺是乙图比例尺的4倍,那么(  )

A.甲图表示的内容详细,乙图表示的地区面积是甲图的4倍

B.乙图表示的内容详细,甲图表示的地区面积是乙图的4倍

C.甲图表示的内容简略,甲图表示的地区面积是乙图的16倍

D.乙图表示的内容简略,乙图表示的地区面积是甲图的16倍

【答案】D

【解析】

图幅大小相等的地图,如果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如果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甲图的比例尺是乙图比例尺的4倍,那么甲图表示的内容详细,表示的内容简略,乙图表示的地区面积是甲图的16倍;故答案选D.

【点评】该题主要考查的是比例尺大小与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要求学生理解掌握。

2.极半径与赤道半径的关系是(  )

A.前者长于后者B.后者长于前者

C.一样长D.极半径是赤道半径的2倍

【答案】B

【解析】

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长于极半径,故答案选B.

3.玲玲每天中午12:

00下课,发现学校操场上旗杆的影子有些奇怪,暑假前后最短,寒假前后最长。

请你帮玲玲找到合理的解释(  )

A.玲玲的身高在变化B.玲玲观察的位置不同

C.由于一年中太阳直射点位置不同,正午太阳高度在变化D.玲玲观察错误

【答案】C

【解析】

正午物体的影子的长短变化,是由地球公转导致太阳高度角变化而产生的,玲玲位于北半球,暑假的时候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当地太阳高度角大,物体的影子短,寒假则相反,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太阳高度角小,物体影子长。

4.下图中,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自转,从极点往下看,呈现出北逆南顺的特点,据此结合图示选D。

5.两艘海轮,甲轮在(50°N,130°E),乙轮在(30°N,160°W),甲轮、乙轮均位于(  )

A.中纬度B.西半球C.北半球D.低纬度

【答案】C

【解析】

南北半球与南北纬度的分界线是赤道,以北为北半球(北纬),以南为南半球(南纬);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根据甲轮、乙轮的经纬度可知,甲轮在北半球、东半球;乙轮位于北半球、西半球;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甲轮位于中纬度;乙轮位于低纬度、中纬度的分界线;故答案选C。

6.世界上火山、地震主要集中分布在()

A.海洋的边缘B.高山、高原上

C.板块内部D.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

【答案】D

【解析】

地球上由六大板块构成,板块与板块之间有的是处于张裂状态,有是处于碰撞状态,在板块与板块之间,地壳活动频繁,容易发生火山、地震灾害,而在板块的内部,地壳稳定,火山、地震少,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板块的有关知识.

7.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和大洋是()

A.欧洲和大西洋B.大洋洲和北冰洋

C.亚洲和太平洋D.非洲和太平洋

【答案】C

【解析】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4400万平方千米。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是太平洋,南北长约15900千米,东西最大宽度约19900千米,面积17968万平方千米,故本题选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大洲和大洋。

8.世界上最炎热的大洲和最寒冷的大洲分别是(  )

A.亚洲、非洲B.非洲、大洋洲

C.南美洲、南极洲D.非洲、南极洲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世界气温的分布。

世界上最炎热的大陆是非洲大陆,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最寒冷的大陆是南极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南寒带。

9.赤道地区的主要降水类型为(  )

A.地形雨B.台风雨C.对流雨D.锋面雨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降水的主要类型。

赤道地区气流上升,容易形成对流雨。

10.在卫星云图上,要识别一个地区的降雨量的大小,主要看该地区云的颜色。

当出现哪种颜色时,降雨量较大()

A.白色B.黄色C.绿色D.蓝色

【答案】A

【解析】

在卫星云图上,白色表示云雨区,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当收看天气预报节目时,看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卫星云图为白色(在卫星云图上,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北京及周边地区为绿色时,其天气状况为晴天,白色表示云雨区,白色越浓,表示的云层越厚,故答案选A。

11.下面四幅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我国非季风区范围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中国季风气候区面积广大.习惯上以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以东一线为界,把中国划分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读图可知,四幅图中,图D符合题意。

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12.我国既不受冬季风影响,也不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是(  )

A.塔里木盆地B.雅鲁藏布江谷地C.云贵高原D.藏北高原

【答案】D

【解析】

以上四个地区中,我国既不受冬季风影响,也不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是藏北高原,这里由于地势高,难以受到季风的影响,故选D。

13.我国是世界上水稻种植纬度最高的国家,原因是(  )

A.气候复杂多样B.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C.夏季较长D.大陆性强

【答案】B

【解析】

我国是世界上水稻种植纬度最高的国家,原因是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主要是我国的地理位置受海陆位置的影响我们的夏天热量雨量充足,故选择答案B.

【考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14.下列天气符号表示雷阵雨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A是雷雨;B是冷锋;C是6级西风;D是台风;故答案选A。

15.目前,由于世界人口增长过快、过多,人口问题已非常严峻,人类应采取的措施是(  )

A.使人口的增长越慢越好B.减少城市人口比重

C.控制人口数量,有计划地生育D.开垦荒地,增加耕地数量

【答案】C

【解析】

我国人口数量过多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交通阻塞、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饥饿贫困、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恶化、自然资源数量减少等,人口数量过少带来的负面影响:

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人口老龄化严重;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的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故答案选C。

16.某跨国公司专为黑种人研制的化妆品,最适合在哪里销售(  )

A.美国B.日本C.韩国D.中国

【答案】A

【解析】

日本、韩国、中国属于黄色人种;美国大部分人属于白色人种,也有黑色人种;某跨国公司专为黑种人研制的化妆品,最适合在美国,故答案选A。

17.属于联合国的工作语言的是(  )

①俄语 ②法语 ③汉语 ④印度语 ⑤英语 ⑥西班牙语 ⑦阿拉伯语 ⑧日语 ⑨葡萄牙语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⑤⑥⑦C.②③④⑤⑥⑦D.④⑤⑥⑦⑧⑨

【答案】B

【解析】

联合国的六大工作语言是指英语、汉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其中汉语使用人数最多,英语使用范围最广,故选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联合国六大语言。

18.基督教最早形成于(  )

A.南亚B.西亚C.阿拉伯半岛D.古印度

【答案】B

【解析】

基督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其发源地是位于亚洲西部的耶路撒冷,故选B。

19.下列国家中,主要信仰佛教的是(  )

A.马来西亚B.印度C.泰国D.印度尼西亚

【答案】C

【解析】

马来西亚主要信仰伊斯兰教,印度主要信仰仰印度教,泰国主要信仰佛教,印度尼西亚主要信仰基督教;故答案选C.

20.西亚和北非的主要人种和通用语言是(  )

A.白种人、阿拉伯语B.黑种人、汉语C.黄种人、西班牙语D.白种人、英语

【答案】A

【解析】

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西亚和北非的主要人种是白种人,通用语言是阿拉伯语,故答案选A.

【点评】该题主要考查的是西亚和北非的主要人种和通用语言,要求学生熟练掌握。

二、综合题

21.下图为“地球公转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当地球公转到A处时,太阳直射的重要地理界线是________,这一天是北半球的________日(节气),你的学校所在地昼夜长短的情况是________。

(2)我国航天员翟志刚在2008年9月27日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首次太空漫步,当时地球在绕太阳公转轨道中的大体位置位于上图中的(  )

A.A、B之间 B.B、C之间C.C、D之间 D.A、D之间

【答案】

(1)北回归线 夏至 昼长夜短

(2)C

【解析】

整体分析:

该题以读“地球公转图”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1)读图可知,当地球公转到A处时,北极地区是极昼,太阳直射的重要地理界线是北回归线,这一天是北半球的夏至日(节气),学校所在地昼夜长短的情况是昼长夜短。

(2)读图可知,B是春分日即3月21日;A是夏至日即6月22日;D是秋分日即9月23日;C是冬至日即12月22日。

2008年9月27日地球运行在秋分日与冬至日即CD之间;故答案选C。

22.读“某学校平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理园在生物园的________方向,校门位于学校的________方向。

(2)校园里有一小山丘,从等高线图可知该图的等高距是________米;如果从B坡或C坡爬上山丘顶部,从________坡省力。

(3)假如升旗台到荷花池的图上距离为8厘米,则两者间的实地距离为________米。

【答案】

(1)西南 东南

(2)2 C(3)320

【解析】

整体分析:

该题以读“某学校平面图”为切入点,考查的是方向、比例尺,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1)根据一般的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地理园在生物园的西南方向,校门位于学校的东南方向。

(2)读图可知,校园里有一小山丘,从等高线图可知该图的等高距是2米;如果从B坡或C坡爬上山丘顶部,从C坡省力,C坡等高线稀疏。

(3)假如升旗台到荷花池的图上距离为8厘米,则两者间的实地距离为图上距离除以比例尺;由题意可知,实地距离=8÷1:

4000=320米。

23.读图4,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E、F字母代表的山脉的名称。

E 、F 

(2)由图中看出,板块运动主要有哪两种形式  和  

(3)用板块构造学说,说明F山脉是如何形成的:

(4)B大洲的地形特点是:

地势  ,地形以  为主。

(5)①大洲与B大洲的分界是  ,它是沟通  洋和 洋的交通要道,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6)该图中有一个重要的地震带,这里多地震的原因是。

(7)下列事实中,可以作为大陆漂移学说证据的是()

A.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B.世界陆地轮廓都比较破碎

C.大西洋两岸古老地层的相似性D.我国东部海域发现古河流的遗迹

【答案】⑴阿尔卑斯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⑵挤压和张裂 ⑶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挤压形成的⑷中间高 四周低高原 山地⑸苏伊士运河  印度洋和大西洋

⑹ 板块交界处⑺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板块运动的相关知识。

(1)E位于欧洲,为阿尔卑斯山脉、F为喜马拉雅山脉

(2)由图中看出,板块运动主要有哪两种形式挤压和张裂;(3)F山脉是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挤压形成的;(4)B大洲的地形特点是:

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5)①大洲非洲与B大洲亚洲的分界是苏伊士运河,它是沟通印度洋和大西洋的交通要道,地理位置非常重要;(6)该图中有一个重要的地震带,这里多地震的原因是板块交界处;(7)大陆漂移学说证据有:

大西洋两岸古老地层的相似性、古生物的相近、轮廓相吻合。

24.根据图中我国四个城市降水量变化柱状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四地降水量大于100毫米各是哪几个月?

①哈尔滨____________,②广州____________,③北京____________,④武汉____________。

(2)四地降水量年变化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

(3)四地年降水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_,最少的是____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

【答案】

(1)①7②4、5、6、7、8、9③7、8④4、5、6、7、8

(2)夏秋季多

(3)广州哈尔滨我国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解析】

(1)由图可知,图中①地的降水量大于100毫米的是在7月;②是降水量在100毫米的是4、5、6、7、8、9六个月;③是降水在100毫米的是7、8两个月;④地降水量大于100毫米的是4、5、6、7、8五个月。

(2)四地降水量年变化的共同特点是夏、秋两季多雨。

(3)四地年降水量最多的是广州,最少的是哈尔滨,这是因为我国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降水量的有关知识,要知道我国降水量的分布以及影响因素。

 

25.对号入座,不同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

一般来说,各地的代表景观都与当地的自然条件、民族习俗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请将下列景观与对应的区域名称和特征对号入座。

①内蒙古高原 ②北京 ③东南亚 ④中东 

a盛产热带经济作物b以畜牧业为主 c长期热点地区 d全国政治中心 

请对号入座:

(   )──甲──(   ) (   )──乙──(   )

(   )──丙──(   ) (   )──丁──(   )

【答案】(③)──甲──(a)(④)──乙──(c)

(①)──丙──(b)(②)──丁──(d)

【解析】

从图中看出,甲民居是东南亚地区的高脚屋,它的房顶呈“人”字型,易于排水,底层一般不住人,是饲养家禽,堆放柴草的地方,上层为人们居住的地方,该种房屋通风条件极好,非常适宜于湿热的气候条件,东南亚盛产热带经济作物;乙景观图是穿白色长袍的阿拉伯人,主要居住在西亚地区,该区域是世界热点地区;丙图是内蒙古草原上的蒙古包,由于游牧方式,人们就居住在便于搭建、拆迁和搬运的蒙古包里;丁图是北京的四合院,是北京传统民居形式,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考点】本题考查人民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