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概括附各单元知识点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073595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44.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概括附各单元知识点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概括附各单元知识点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概括附各单元知识点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概括附各单元知识点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概括附各单元知识点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概括附各单元知识点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概括附各单元知识点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概括附各单元知识点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概括附各单元知识点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概括附各单元知识点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概括附各单元知识点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概括附各单元知识点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概括附各单元知识点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概括附各单元知识点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概括附各单元知识点Word格式.docx

《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概括附各单元知识点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概括附各单元知识点Word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概括附各单元知识点Word格式.docx

除数+余数

5、辨析容易混淆的文字题:

例:

(1)甲是176,乙是甲的6倍,乙是多少?

(“的”字左边的“甲”已知时,用“乘法”)

乙:

176×

(2)甲是1584,是乙的6倍,乙是多少?

(“的”字左边的“乙”未知时,用“除法”)

1584÷

6

6、乘除法混合运算法则:

(1)算式里只有乘除法,要依次计算。

(2)一个数连续除以另外两个数,相当于除以那两个数的乘积,例如:

200÷

4=200÷

(2×

4)。

第二单元 

图形的运动

1、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叫轴对称图形,那条直线就是对称轴。

2、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的两个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3、对平移和旋转现象的初步认识:

(1)张叔叔在笔直的公路上开车,方向盘的运动是(旋转)现象。

(2)升国旗时,国旗的升降运动是(平移)现象。

(3)妈妈用拖布擦地,是(平移)现象。

(4)自行车的车轮转了一圈又一圈是(旋转)现象。

4、镜子内外的左右方向是相反的。

第三单元 

乘法 

两位数乘以两位数

1、复习:

乘法算式的读法和表示的意义:

①乘法的读法:

如:

25×

41读作:

“二十五乘以四十一”。

②乘法的意义:

41,“表示25个41的和是多少,或25的41倍是多少”。

2、两位数乘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直接用两位数乘以整十数十位上的数,然后在乘积末尾加0即可,例如:

23×

50=?

先用23×

5=115,再在115后面添0,得到23×

50=1150。

3、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

43×

54=?

4、估算:

估算时,横式要写“≈”(约等号),答句中要加上“大约”。

51×

29≈50×

30(把51看成50,29看成30,然后计算)。

5、复习三年级上册知识:

连乘的运算顺序为:

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然后从左到右依次计算,如:

360×

5) 

125×

复习三年级上册知识:

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应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

6、乘法计算规律:

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若干倍,积也扩大相同的倍数。

例如:

4=92,若23这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4扩大10倍,则积也扩大10倍,为920。

第四单元 

千克、克、吨

1、能说出常见物体的质量,或者为物体选择合适的重量单位:

小朋友的体重30千克 

一本书重50克 

一头大象重12吨 

一个书包重12千克

一个西瓜重5千克 

一个苹果重200克 

一袋大米的重为50千克 

一张纸重1克

称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称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称较重物品用吨作单位。

2、千克、克、吨之间关系:

1千克=1000克,1吨=1000千克。

吨可记作“t”,千克可记作“kg”,克可以记作“g”。

公式可以记作1kg=1000g 

,1t=1000kg。

常见单位间换算题:

13吨=13×

1000=13000千克 

14000千克=14000÷

1000=14吨 

8吨60千克=8×

1000+60=8060千克

5600千克=15吨600千克 

8千克=8×

1000=8000克 

21000克=21÷

1000=21千克 

3千克120克=3×

1000+120=3120克

4123克=4千克123克

3、同一的物体,可以用不同的重量单位表示,如:

一个西瓜重2(kg),也可以说这个西瓜重2000(g)。

4、几种常见的称量工具:

天平、台秤、电子称。

5、简单计算时需要注意:

(1)认真读题,仔细审题;

(2)在计算一般算式时,得数的末尾也应该写出单位名称,但不打括号。

32千克×

4=128千克;

(3)应用题在算式中要在得数后加括号,填上单位名称。

一筐苹果重5千克,8箱苹果重多少千克?

8=40(千克)

第五单元 

面积

1、认识面积:

物体的表面或图形内部空白,就是它们的面积。

2、认识面积单位:

平方米 

(m²

) 

 

平方分米(dm²

) 

平方厘米(cm²

3、面积单位的换算(进率一般为100)

1千米2=1000000 

米2 

1米2 

=100 

分米2 

1分米2=100厘米2 

1厘米2 

毫米2 

1公倾 

=10000 

1千米2=100公倾

4、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 

长×

宽 

正方形的面积 

边长×

边长

补充:

长方形的宽=面积÷

长 

长方形的长=面积÷

复习: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

长方形的长=周长÷

2-宽

长方形的宽=周长÷

2-长

单位换算:

小单位化大单位去“0”,大单位化小单位添“0”。

2平方米=200平方分米 

400 

dm²

=4m²

30000米2=3公顷 

9平方千米=9000000平方米

数学好玩

一、小小设计师:

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

二、我们一起去游园

租车:

最省钱的策略是尽可能多租用单价更便宜的车,并且车的座位尽可能坐满;

如果不能坐满,则要看看适当地改租几辆另一种车会不会更便宜。

小客车每辆租金120元,限乘客12人。

大客车每辆租金160元,限乘28人。

现有120人去旅游,怎样租车最省钱?

解:

因为大客车的的单价更便宜,所以应该尽可能坐大客车,若只使用大客车,则需要5辆,这时可乘坐的人数为28×

5=140(人),因此还有140-120=20(个)空座,所以,接下来还要看看适当地改租几辆另一种车会不会更便宜了,由此得到下表:

大车辆数

小车辆数

可坐人数

租金/元(要求写出算式和得数)

方案一

5

140

160=800

方案二

4

1

124

160+1×

120=760

方案三

3

120

160+3×

120=840

由上表可以看出:

方案一虽然只租用了单价更便宜的大客车,但是由于有不少空座,造成了浪费,所以费用并不是最低的。

因此,为了避免空座太多造成浪费,必须适当减少大客车数量,增加小车数量,方案二、方案三就是这样的方案。

再来比较:

方案二和方案三:

方案三虽然刚好坐120人,没有空一个座位,但是由于它比方案二使用了更多的小车,从而使租车的单价更高,所以总费用比方案二还要高。

因此,不用再考虑“进一步减少大客车,增加小客车”的其他方案了,方案二就是最省钱的方案。

三、有趣的推理

下面三位同学都只参加了一个兴趣小组,请根据他们的对话判断各参加的是什么兴趣小组。

画表格的方法:

足球

航模

电脑 

淘气

④×

③√

笑笑

②×

⑥√

小明

⑤√

①×

答:

小明参加足球小组,笑笑参加电脑小组,淘气参加航模小组。

第六单元 

认识分数

分数的意义:

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1份,例如:

把3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其中1份即占苹果总数的

2、分数的读法:

先读出分母位置上的数,再把分数线读作“分之”,最后读分子位置上的数。

读作:

四 

分之 

三;

三十 

分之十二 

3、比较大小:

(1)分母相同的分数比较大小:

分子大的那个分数就大;

(2)分母不同但分子相同的分数比较大小:

分母小的那个分数大,分母大的那个分数反而小。

4、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的方法:

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或相减。

第七单元 

数据的整理和表示

1、对调查数据的整理和表示:

可以通过写“正”字或者画条形图的方式。

2、信息应用:

可以通过数据统计得到哪个选项得票最多或最少,从而决定该怎样选择。

还可以知道任意两个选项的得票数量差。

一、培优题易错题

1.分一分。

(1)班喜欢蓝球、足球的学生名单:

【答案】

【解析】【分析】共有4名同学既喜欢篮球又喜欢足球,把这四名同学填入圆圈重叠的部分。

把单独喜欢篮球的名字填入左边,单独喜欢足球的名字填入右边。

2.小东、小强和小华共重100千克,小东和小强共重68千克,小强和小华共重66千克。

三人各重多少千克?

【答案】解:

小强的体重:

68+66-100=34(千克)

小东的体重:

68-34=34(千克)

小华的体重:

66-34=32(千克)

小强的体重34千克,小东的体重34千克,小华的体重32千克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用小东和小强的体重之和+小强和小华的体重之和-小东、小强和小华三人的体重=小强的体重,然后用小东和小强的体重之和-小强的体重=小东的体重,小强和小华的体重-小强的体重=小华的体重,据此列式解答。

3.课间操时,笑笑站在左起第10列,右起第12列;

从前数是第8人,从后面数是第14人,每列的人数相同。

做操的学生一共有多少人?

10+12-1=21(列)

8+14-1=21(人)

21×

21=441(人)

做操的学生一共有441人。

【解析】【分析】笑笑站在左起第10列,右起第12列,笑笑是重复计数的,因此用(10+12-1)即可求出总列数。

用同样的方法求出每列的人数,然后用每列人数乘列数求出总人数即可。

4.

从小明家到超市有4条路可以走,从超市到学校有2条路可以走,从小明家经过超市到学校,有几种不同的走法?

【答案】4×

2=8(种)

从小明家经过超市到学校,有8种不同的走法.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排列组合的知识,用乘法求出一共有几种不同的走法,据此列式解答.

5.上学期期末考试,李军语文、数学和英语的平均成绩为92分,请你算一算,他语文、数学、英语3门功课的总成绩。

【答案】解:

92×

3=276(分)

他语文、数学、英语3门功课的总成绩是276分.

【解析】【分析】已知平均成绩和科目数量,求总成绩,用平均成绩×

科目数量=总成绩,据此列式解答.

6.给下面的钟表画上指针.

指针如下:

规律:

这些时刻中,读报纸时间为1小时,其余项目时间为半小时。

【解析】【分析】根据时刻确定时针与分针的位置,然后画出时针与分针即可;

根据时刻的特点说出自己发现的规律即可.

7.学校买来5个保温杯和10个茶杯,共用90元钱,每个保温杯是每个茶杯价格的4倍,每个保温杯和每个茶杯各多少元?

5=20(个)

20+10=30(个)

90里有3个30,每个茶杯3元,

4=12(元)

茶杯3元,保温杯12元。

【解析】【分析】根据条件“每个保温杯是每个茶杯价格的4倍”可知,5个保温杯的价钱相当于5×

4=20个茶杯的价钱,然后用20个茶杯的价钱+10个茶杯的价钱=90,求出一个茶杯的价钱,最后用每个茶杯的价钱×

4=每个保温杯的价钱,据此列式解答。

8.下图中,以点A、B、C、D、E、F、G、H为端点的线段有多少条?

7+6+5+4+3+2+1=28(条)

【解析】【分析】线段的条数=端点数×

(端点数-1)÷

2。

9.

有10种不同的插法。

【解析】【分析】题中一共有5种花,那么插法有4+3+2+1=10种。

10.连一连,回答。

每枝花只能插一个花瓶,有几种插法。

每枝花只能插一个花瓶,有9种插法。

【解析】【分析】每枝花都有三个花瓶可以选择,把每枝花分别与三个花瓶连线,这样就能确定插花的种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