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指导.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078934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6.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指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指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指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指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指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指导.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指导.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指导.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指导.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指导.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指导.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指导.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指导.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指导.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指导.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指导.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指导.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指导.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指导.docx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指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指导.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指导.docx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指导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指导

  各位同学:

你们好!

我是本课程主持教师,期末将至,本次辅导将向同学们介绍一下期末考试方式、题型及重点复习题。

  一、考试方式

  期末考试采用半开卷、笔试考试的方式,允许考生携带一张A4纸(上面可用于记录知识要点)入场。

试卷分值为100分,比例占总成绩的70%,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二、试题类型

  1.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2.单项选择题(5道题,每题2分)

  3.名词解释题(5道题,每题5分)

  4.简答题(3道题,每题10分)

  5.应用分析题或论述题(1道题,20分)

  三、重点复习题

  

(一)填空题

  1.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各出版了一本社会心理学专著,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终于从促使其诞生的社会学和心理学土壤中脱生出来,并走向独立。

  2.观察法有多种形式,可分为(一般观察法)与(参与观察法)。

  3.调查法分为两种,一种是(访谈法),另一种是(问卷法)。

  4.实验法有别于其他研究方法的重要特点在于对所研究的情境给予一定程度的控制,突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5.再社会化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形式:

一是(强制性),二是(非强制性)。

  6.角色冲突的类型可分为两大类:

(角色内)冲突和(角色间)冲突。

  7.根据角色扮演者受角色规范的制约程度的不同,可将角色分为(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

  8.根据角色扮演者获得角色的方式不同,可以把角色分为(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

  9.个体对自我的认识,即自我概念可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

  10.根据希金斯(Higgins,1987)的自我差距理论,个体有两种内在的标准:

(理想的自我)与(应该的自我)。

  11.琼斯与戴维斯(JonesDavis,1965)提出的对应推论理论认为,人们常假设他人的内在(品质)与他们的外在(行为)相对应。

  12.言语之外的一些行为,如(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言语)表情等却很难被人有意识地加以控制,从而能更真实地揭露人们内心的想法、情绪、性格等。

  13.刻板印象的形成主要通过两种途径:

一是个人的(亲身经验);二是(社会学习)。

  14.伍德(Wood,1989)把社会比较的方式分为(向上比较)、(相似比较)与(向下比较)三种。

  15.凯利的三度归因理论把行为的原因分为三种,即(行动者)、(行动者知觉的对象)和(行动产生的环境)。

  16.根据认知失调理论,消除失调状态的方法有(改变认知)、(改变行为)和(增加新的认知)。

  17.社会认知是个体通过(人际交往),根据认知对象的(外在特征),推测与判断其(内在属性)的过程。

  18.凯尔曼指出,态度的改变要经历(服从)、(认同)和(内化)三个阶段。

  19.人际关系具有个体性、(直接性)和(感情性)三个特点。

  20.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除了个人特征外,还有熟悉、(接近)、(相似)和(互补)。

  21.斯腾伯格认为:

爱情体验具有亲密、(激情)与(承诺)三种成分。

  22.舒茨(W.C.SChuts)提出了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他认为每个人都有3种最基本的人际需要:

(包容)的需要、(控制)的需要和(情感)的需要。

  23.解释攻击行为为什么会产生的理论主要有(本能轮)、(挫折—攻击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

  24.根据攻击行为的目的不同可以将攻击行为分为(工具性)攻击行为和(敌对性)攻击行为。

  25.他人在场对个体活动效率的影响分两种:

(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

  26.服从根据服从的对象一般可分为:

对(他人)的服从和对(规范)的服从。

  27.勒温等人把群体领导方式分为(专制型领导)、(民主型领导)和(放任型领导)。

  

(二)单项选择题

  1.监狱中对罪犯的全面改造是属于( D )。

  A.初级社会化

  B.基本社会化

  C.预期社会化  

  D.再社会化

  2.归因理论研究的创始人是( A )。

  A.海德

  B.维纳

  C.凯利  

  D.贝姆

  3.在日常生活中,青年人容易接受其他青年人的劝说,这体现了劝说者的( D )对态度改变的影响。

  A.权威性

  B.可信赖性

  C.吸引力  

  D.相似性

  4.由于受到外界压力,个体不得不改变自己的观点和行为,以符合外界要求的现象叫做( B )。

  A.顺从

  B.服从

  C.从众  

  D.同化

  5.“三个和尚没水喝”是一种( D )现象。

  A.社会抑制

  B.社会促进

  C.从众  

  D.社会惰化

  6.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看到年轻貌美的异性会不由自主地赋予他(她)们各种好的品质,这种现象被称为(C)。

  A.近因效应

  B.首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宽大效应

  7.个人倾向于把有关认知对象的各方面特征加以规则化,形成完整的印象,这属于社会认知特征的( C )。

  A.选择性

  B.双向性

  C.整体性  

  D.易出偏差性

  8.认知失调理论是由( A )提出的。

  A.费斯廷格

  B.海德

  C.谢里夫  

  D.凯尔曼

  9.“望梅止渴”是体现暗示的绝好例子,这种暗示是( A )。

  A.直接暗示

  B.间接暗示

  C.自我暗示  

  D.反暗示

  10.米尔格拉姆(1963)的电击实验证明了( D )的存在。

  A.中心特征

  B.边缘特征

  C.从众  

  D.服从

  11.下列角色中属于规定性角色的是( C )。

  A.父亲

  B.朋友

  C.外交官  

  D.妻子

  12.下列角色中属于开放性角色的是( B )。

  A.警察

  B.朋友

  C.外交官  

  D.法官

  13.三度归因理论(Cubetheory)是由( A )提出来的。

  A.凯利

  B.海德

  C.维纳  

  D.库利

  14.态度改变的方法有很多,其中,通过劳动来改变好逸恶劳的态度属于( D )。

  A.劝说宣传法

  B.角色扮演法

  C.团体影响法  

  D.活动参与法

  15.挫折—攻击理论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B )和米勒(N.E.Miller)等人在1939年提出的。

  A.伯克威茨

  B.多拉德

  C.弗洛伊德  

  D.班杜拉

  16.阿希的三垂线实验证明了( C )现象的存在。

  A.中心特征

  B.边缘特征

  C.从众  

  D.服从

  17.青少年期的社会化被称为( A )。

  A.初级社会化

  B.基本社会化

  C.预期社会化  

  D.再社会化

  18.罗森塔尔等(Rosenthal&Jacobson,1968)的一项经典研究证明了教师的期望对学生成绩的显著影响。

这种期望的作用也称为( A )。

  A.皮克马利翁效应

  B.首因效应

  C.近因效应  

  D.光环效应

  19.维纳的成就归因模型把( D )看作是暂时的内因。

  A.任务难度

  B.机遇

  C.能力  

  D.努力

  20.某人在初次会面时给人们留下的印象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着人们对他的看法,这种现象属于( B )。

  A.近因效应

  B.首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宽大效应

  21.卡茨(D.Katz)于1960年提出了有关态度形成与改变的( A )。

  A.功能理论

  B.三阶段理论

  C.社会判断理论  

  D.学习理论

  22.下列属于非正式群体的是( B )。

  A.机关的科室

  B.集邮爱好者协会

  C.学校的班级  

  D.工厂的班组

  23.心理学家雷维奇(P.Lewicki)通过利用“雷维奇人际关系测量游戏”方法对一千对夫妇进行研究,把人际关系归纳为( D )种类型。

  A.5

  B.6

  C.7

  D.8

  (三)名词解释

1.再社会化

答:

是个体的生活环境或所担任的社会角色发生急剧变化时,为了适应这种新的情况,个体有意将旧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等做重大的调整,接受新的价值观与行为。

2.社会角色

答:

是指个人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符合社会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

3.归因

答:

人们从可能导致自己及他人行为发生的各种因素中,认定行为的原因并判断其性质的过程。

4.基本归因错误

答:

是指人们在解释他人的行为时,夸大行动者的个人因素,低估环境因素的现象。

5.社会认知

答:

个体通过人际交往,根据认知对象的外在特征,推测与判断其内在属性的过程。

6.刻板印象

答:

所谓的刻板印象就是人们对一个社会群体所形成的固定而概括的印象。

7.自我实现的预言

答: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怀有某种期望值,这种期望值将会(不自觉地)引导着这个人对另外一个人的行为,这一系列的行为将最终导致另外一个人也朝着这个原先的期待值前进,最后这个预言得以实现。

8.社会比较

答:

个体就自己的信念、态度、意见等与其他人的信念、态度、意见等做比较。

9.社会态度

答:

个体对社会存在(某一特定的人、事、物)所持有的具有一定结构且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

它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种成分构成。

10.利他行为

答:

对别人有好处、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自觉自愿的行为。

11.对情境的社会性定义

答:

当事件的性质模糊不清时,我们倾向于参考他人的反应来应对事件做出判断,这种对情境的判断受他人反应影响的现象,就是对情境的社会性定义。

12.责任扩散

答:

当发生了某种紧急事件时,如果有其他人在场,那么在场者所分担的责任就会减小,因为每个人都认为助人的责任和助人失败所带来的可能成本应该由大家共同承担,也就是说提供帮助的责任扩散到其他人身上。

13.攻击行为

答:

就是违背了社会主流规范,有目的、有意图地伤害或试图伤害他人心理或身体状况及破坏其他目标的行为。

14.社会影响

答:

在社会力量的作用下,引起个人的信念、态度、情绪及行为发生变化的现象。

15.群体思维

答:

高凝聚力的群体在进行决策时,人们的思维会高度倾向于寻求一致,以至于对其他变通行动路线的现实性评价受到压制。

16.去个性化

答:

个体丧失了抵制从事与自己内在准则相矛盾行为的自我认同,从而做出了一些平常自己不会做出的反社会行为。

17.群体极化

答:

在一个组织群体中,个人决策因为受到群体的影响,容易做出比独自一个人决策时,更极端的决定,这个社会现象,被称为“群体极化”。

18.偏见

答:

是指人们基于非客观、非真实的认识而对他人或他群体产生的消极态度和情绪指向。

19.从众

答:

是个体在群体压力下,为了和群体中的大多数人保持一致而采取的改变知觉、判断、信仰或行为的倾向。

20.服从

答:

由于受到外界的压力,个体不得不改变自己的观点与行为,以符合外界要求的现象。

外界的压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他人和规范。

  (四)简答题

1.简述对应推论理论的基本内容。

(1)行为的社会合意度:

当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社会期望或不为社会所接受时,如当一个人做了不道德的事(如杀人),我们就可以从其行为推论出他/她是一个不道德(如残忍、无人性)的人。

 

  

(2)行为的自由选择性:

如某人从事的行为是自由选择的,而非在外在强大压力下才做的,那我们就会认为此人的行为与其内在的品质相对应。

2.简述态度改变的三阶段理论。

答:

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是由凯尔曼于1961年提出来的,他认为一个人态度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要经过服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

 

(1)服从。

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物质或精神的满足或为了避免惩罚而变现出来的行为叫服从。

服从行为并非出于个体的内心意愿,并且是暂时性的,只是为了达到自己一时一地的目的而被迫表现出来的表面的行为。

 

(2)认同。

认同是指个体自觉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态度和行为,并有意无意地模仿他人,是自己的态度和他人要求相一致。

 

(3)内化。

态度改变进入内化阶段以后,个体就完全的从内心里相信并接受了他人的观点,从而彻底改变自己的态度。

3.如何减少群体冲突和偏见?

答:

偏见是普遍存在的,并且产生着各种各样消极的后果。

但是,偏见并非是不可消除的。

 

(1)消除刻板印象。

偏见的认知成分往往是一种社会刻板印象。

由偏见对象表现出与刻板印象相异的行为来,会有助于偏见的消除。

 

(2)增加平等的、个人间的接触。

只有平等的、个人间的接触,才有利于真实地了解对方独特的能力、性格、爱好、抱负等,避免陷入为主的判断,从而达到预防和消除偏见的目的。

 (3)共同命运与合作奖励。

为不同群体设定共同命运与合作奖励(奖励的给予视全体人员是否共同合作而定)的任务,而非互斥性的竞争任务,是消解群体间的敌对情绪和偏见的重要途径。

4.什么叫基本归因错误?

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答:

基本归因错误是指人们在解释他人行为时,夸大行动者的个人因素,低估环境因素的错误。

基本归因错误产生的原因可有:

 

(1)人们有一种信念,相信人们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所以多以内因来解释人的行为,而忽略外因的影响。

 

(2)情境中的行动者比情境中的其他因素往往更突出,所以,人们更容易注意行动者,而忽略背景因素、社会因素。

5.简述改变态度的方法有哪些?

答:

改变态度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1)劝说宣传法。

这是一种借助语言、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广告等各种传播媒介来传播信息、影响人们,使之态度发生改变的方法,是一种极为常见和广泛使用的方法。

 

(2)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通过角色对承担角色的个体所具有的约束和影响来改变个体态度的,该方法在态度改变方面具有特殊作用。

 

(3)团体影响法。

通过团体对个体所具有的影响也可以有效的改变人们的态度。

 (4)活动参与法。

这种方法是通过引导人们参加与态度改变有关的活动来改变人们的态度。

6.为什么在其他人需要帮助时会出现旁观者效应?

答:

(1)责任扩散。

当发生了某种紧急事件时,如果有其他人在场,那么在场者所分担的责任就会减小,因为每个人都认为助人的责任和助人失败所带来的可能成本应该由大家共同承担,也就是说提供帮助的责任扩散到其他人身上。

 

(2)对模糊情境的社会性定义。

当时间的性质模糊不清时,我们倾向于参考他人的反应来对事件做出判断。

 

(3)评价焦虑。

如果人们知道别人正在注视着自己,就会按照别人期待、以能够被大家喜爱和接受的方式表现自我,避免在别人面前表现得很不成熟或傻气,以减少社会贬低的发生。

7.简述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有哪些。

答:

(1)熟悉。

人际关系的由浅入深,是从相互接触何处不交往开始的,通过不断接触,彼此相互了解,容易引发喜欢。

 

(2)接近。

生活的时空性决定了我们只能与空间距离接近的人有密切来往(互联网例外),距离越接近,交往的频率可能就越高,越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相似。

我们倾向于喜欢在态度、价值观、兴趣、背景及人格等方面与自己相似的人。

 

(4)互补。

交往的互补性是指双方在交往过程中获得相互满足的心理状态。

 (5)吸引你的个人特征。

8.简述认知失调理论的基本内容。

答:

认知失调论是费斯廷格于 1957年提出来的 

  所谓认知失调是指个体所持有的认知彼此矛盾冲突,处于相互对立的状态。

 

  当在认知上产生失调状态时就会引起个体心理上的不愉快和不舒适的感觉体验,造成心理上的紧张感,从而驱使个体去减轻或消除失调状态,使认知互相协调一致。

通常消除失调状态的方法有  

(1)改变认知   

(2)改变行为 (3)增加新认知

9.什么是从众?

为什么会产生?

答:

从众是个体在群体压力下,为了和群体中的大多数人保持一致而采取的改变知觉、判断、信仰或行为的倾向。

从众行为的产生有两个原因:

 

(1)信息型社会影响。

信息型社会影响是人们把他人视为指导行为的信息来源从而顺应其行为。

该观点认为,人们从众是因为人们相信其他人对一个模糊情境的解释比我们自己的解释更正确,而且可以帮助我们选择一个恰当的行为方式。

 

(2)规范性社会影响。

规范性社会影响是由社会规范而引发的从众行为,并不是因为我们以别人作为信息来源,而是为了不引人注目,不被他人嘲笑,不至于陷入困境或遭到排斥。

10.简述自我概念是通过哪些渠道逐渐形成与发展的。

答:

一般而言,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可以通过以下四个主要渠道而逐渐形成与发展的。

 

(1)重要他人的评价。

他人的评价是客观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可以帮助自己了解“现实自我”的形象,知道自己在别人心目中所处的地位。

 

(2)他人的态度与反应。

有时,他人特别是与我们无关系的人,并不会给予我们清晰的反馈与评价,但我们可以从他们对我们的态度及反应来了解自己。

 

(3)个体的行为与表现。

个体对自己的认识毕竟要以自己的特征、行为及表现为客观基础。

尤其是性格、态度、品质、爱好等心理特征,常常需要人们根据自己的外在行为与表现来推断。

 

(4)社会比较。

社会比较是指通过将自己与他人比较以获取有关自我的重要信息的过程。

11.在说服他人改变态度时,发起者(说服者)的哪些特性会影响说服的力度?

答:

(1)权威性。

这是由发起者所受过的教育、专业训练和所从事的社会职业、所具有的专业身份决定的。

 

(2)可信赖性。

这是指发起者自身被他人相信和信赖的程度,这种特征主要受被说服者关于发起者的内心动机的知觉的影响。

 

(3)吸引力。

这是指发起者自身具备的人格特征、仪表体态及言谈举止所具有的吸引力。

 

(4)相似性。

这是指发起者自身的身份、职业、背景及态度,观点等与被说服者有相似或相近的特征。

12.简述从众的积极与消极意义。

从众的积极意义:

 

(1)从众可以促进人们维护社会秩序和发扬良好的道德风尚,抵制不良的社会风气和消除不正确的思想观念。

 

(2)从众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领导者实现预定目标。

 (3)从众行为能使个体达到心理平衡。

 

(4)从众行为有助于领导意图的贯彻和执行,有助于组织规范、秩序的形成,有助于维护权威和制度,使组织内秩序稳定,维护其正常运转。

 

从众的消极意义:

 

(1)从众行为容易给人和群体带来惰性、抑制创造性。

 

(2)从众会造成无形的巨大压力,群体内多数成员的从众容易使决策或决定出现偏差。

 (3)从众行为过多还可能导致组织内部风气的变坏。

  (五)应用分析题

  1.有一则新闻报道如下:

  2003年5月15日下午在广州白云区京溪路,一名来自湖南的16岁少女光天化日之下被一男子调戏,少女不从,该男子找了一把刀,当着20多个围观者的面,对她狂砍8刀,围观者竟无一人上前制止。

请用学过的知识解释这种“众人围观见死不救”的现象。

答:

造成这种“1. 众人围观见死不救”的现象主要原因有:

1.“责任扩散”。

所谓责任扩散,是指当发生了某种紧急事件时,如果有其他人在场,那么,在场者提供帮助的责任就会减小,也就是说提供帮助的责任扩散到其他人身上。

2. “集体淡漠”的形成。

当一个人遇到紧急情境时,如果只有一个人在场能提供帮助,那么这个人就会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因而对受难者给予帮助。

如果他见死不救就会产生罪恶感、内疚感,这会付出很大的心理代价;如果有许多人在场的话,帮助求助者的责任以及不愿给予帮助所付出的心理代价都由大家共同分担,每个人承担的责任减少,这样当然会减少利他行为。

而且,旁观者甚至可能根本意识不到自己所应当承担的责任,从而产生一种“即便我不去,也会有别人去救”的想法,造成“集体淡漠”的局面。

3.情境的社会定义当我们遇到一个件事时,要对这件事的性质进行解释,即判断它是否属于紧急情境,是否需要我们介入?

我们要做出判断之后才能采取行动。

当事件的性质模糊不清时,我们倾向于参考他人的反应来对事件做出判断,这种对情境的判断受他人反应影响的现象。

4.影响旁观者效应的第三个因素是评价焦虑。

如果人们知道别人正在注视着自己,就会按照别人期待、以能够被大家喜爱和接受的方式表现自我,避免在别人面前表现得很不成熟或者很傻气,以减少社会贬低的发生。

  2.阿尔贝•施佩尔是希特勒的首席顾问,他在回忆录中写道:

围绕在希特勒周围的官员唯唯诺诺,即使希特勒提出了最野蛮的、毫无人性的决策,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却没人提出异议。

请用学过的内容分析、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答:

从众是个体在群体压力下,为了和群体中大多数人保持一致而采取的改变知觉、判断、信仰或行为的倾向。

从众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可以表现为长期性的对占优势的观念与行为方式的接受,如顺应风俗、习惯、传统等,如开会形式形成决议时进行举手表决,少数派由于多数人举手的压力而赞成多数人的意见等。

从众产生的原因有两个:

1.信息性社会影响,是人们把他人视为指导行为的信息来源从而顺应其行为。

2.规范性社会影响,是由社会规范而引发的从众行为并不是因为我们以别人为信息来源,而是为了不引人瞩目,不被他人嘲笑,不至于陷入困境或遭到排斥。

服从是指由于外界压力而使个体发生符合外界要求的行为,在这里,外界压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他人和规范,很多时候人们会服从地位高的人或权威的命令,父母、教师、警察、上司都是我们服从的对象。

除了对权威他人的服从之外,还有对规范的服从:

第一,命令这的权威性,命令者的权威性越高,越容易导致服从。

职位高权力较大、知识丰富、年龄较大、能力突出等,都是构成权威影响的因素。

另外,命令者手中如果掌握奖惩的权力也会使服从行为大大增加。

第二,他人的支持与服从。

第三,服从者的道德水平和人格特征。

在涉及道德、政治等问题时,人们是否服从权威,并不单独取决于服从心理,还与他的世界观、价值观密切相关。

第四,权威的靠近程度,权威越靠近,完全服从的比例越高;反之服从率越低,权威的压力由于距离的扩大而减小。

第五,行为后果的反馈。

  3.在现实生活中,每个群体内的各个成员间可能既存在竞争,也存在合作。

很多事实表明,不良的竞争常常会两败俱伤,相互合作常会产生双赢的局面。

请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及您自己的经验来阐述:

(1)影响群体成员竞争与合作的因素有哪些。

答:

首先,成员之间的沟通程度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一般而言,沟通的机会越多,合作的可能性越大。

其次,群体的奖励结构影响着群体成员做出竞争或合作的选择。

再次个体关于竞争的价值观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另外,群体规模和相互性也会影响群体内的竞争与合作。

最后,共同外部威胁的出现也会促使群体合作的产生。

(2)怎样做更有利于群体成员间合作的形成。

答:

第一,加强沟通;第二,合理的合作奖励结构,在合作奖励结构的情境中,群体成员结果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正性的;第三,人们要根据一方的表现改变自己的行为。

如果对方是个高度竞争性的人,那么即使是最希望合作的个体可能也会采取竞争性行为;第四,相互妥协,彼此让步;第五,面对外部威胁,人们的群体归属感会高涨。

  4.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发射后72秒爆炸,机上人员全部遇难。

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取证后发现,在飞机发射之前工程师对发射提出过置疑,认为空气的温度过低会对飞船的安全造成威胁。

但是两位高级管理人员并不同意这个意见,他们强迫操作者发射了飞船。

他们对自己的观点非常自信,因为美国宇航局已经有55次成功发射的先例。

反对者迫于压力,保持沉默,于是出现了一致通过的假象。

请说明为何会产生这种悲剧?

如何减少这种悲剧的产生?

答:

悲剧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出现了群体思维。

减少群体思维的策略主要有:

首先领导者应该鼓励群体成员公开质询和提出疑议,领导者应该乐于接受对他的批评。

其次,领导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