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武旅游发展总体规划.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607911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24 大小:157.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灵武旅游发展总体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4页
灵武旅游发展总体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4页
灵武旅游发展总体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4页
灵武旅游发展总体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4页
灵武旅游发展总体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4页
灵武旅游发展总体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4页
灵武旅游发展总体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4页
灵武旅游发展总体规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4页
灵武旅游发展总体规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4页
灵武旅游发展总体规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4页
灵武旅游发展总体规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4页
灵武旅游发展总体规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4页
灵武旅游发展总体规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24页
灵武旅游发展总体规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24页
灵武旅游发展总体规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24页
灵武旅游发展总体规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24页
灵武旅游发展总体规划.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24页
灵武旅游发展总体规划.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24页
灵武旅游发展总体规划.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24页
灵武旅游发展总体规划.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24页
亲,该文档总共1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灵武旅游发展总体规划.docx

《灵武旅游发展总体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灵武旅游发展总体规划.docx(1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灵武旅游发展总体规划.docx

项目名称:

灵武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委托单位:

灵武市旅游局

编制单位:

浙江远见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资质:

旅规甲11—2007

目 录

iii

第一章 技术路线说明 1

一、规划目的 1

二、规划指导思想 1

三、规划性质 2

四、规划依据 2

五、规划原则 3

第二章 基础研究 5

一、规划区概况 5

二、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7

三、旅游资源总体评价 9

四、区际旅游资源对比分析 10

五、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11

六、旅游业发展现状 12

七、旅游产业发展SWOT分析 12

第三章 发展战略思路 16

一、战略分期 16

二、战略思想 16

三、旅游发展目标定位 17

四、旅游发展战略 19

五、分阶段战略任务 23

第四章 市场分析与预测 25

一、旅游市场现状分析 25

二、客源市场分析 29

三、灵武市旅游市场定位 30

四、客源市场预测 31

第五章 旅游发展总体布局规划 33

一、布局原则 33

二、总体布局 34

第六章 旅游发展项目库建设 39

一、旅游发展项目库及开发时序 39

二、旅游节庆规划 40

三、旅游线路规划设计 41

第七章 旅游产品体系规划 43

一、旅游产品规划原则 43

二、旅游产品体系 44

三、部分项目规划设计思路 45

第八章 城市旅游规划 61

一、城市旅游发展条件 61

二、城市旅游发展战略思想 62

三、市区旅游发展规划 62

四、城市旅游开发对策 65

第九章 形象策划与推广 67

一、旅游形象的界定及特征 67

二、灵武市旅游形象现状 68

三、主体旅游形象定位 68

四、旅游形象创意策划 69

五、旅游形象推广 73

六、旅游营销策略 75

七、三年旅游促销行动计划 79

第十章 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81

一、旅游交通发展规划 81

二、旅游住宿业发展规划 82

三、餐饮设施规划 83

四、旅游商品开发规划 85

五、旅行社发展规划 88

六、休闲娱乐设施规划 89

七、农业旅游发展思路 90

八、工业旅游发展思路 90

第十一章 旅游支持保障系统规划 92

一、与旅游业发展配套的行政规制 92

二、旅游行政管理体制 94

三、人力资源保障 96

四、旅游信息化工程 97

五、服务质量 99

六、安全服务体系规划 101

第十二章 投融资规划 104

一、资金来源 104

二、近期旅游业投资估算 106

三、旅游业发展效益评估 107

四、招商引资平台构建 108

第十三章 旅游可持续发展规划 111

一、环境保护原则 111

二、环境保护目标 111

三、资源与环境保护重点 112

四、旅游环境规划 113

五、游人容量分析 114

六、生态旅游建设 115

七、文化遗产保护 117

灵武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第一章 技术路线说明

一、规划目的

为了科学合理的开发灵武市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的快速增长和持续发展,尽快把灵武建成旅游整体形象鲜明、产业结构优化、服务设施齐全、综合效益明显的宁夏旅游名市,依据《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和《旅游规划通则》,编制《宁夏灵武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二、规划指导思想

1、运用现代旅游科学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和科学的区域旅游规划方法与技术路线,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密切结合当地旅游产业发展的实际,全方位规划设计灵武的旅游产业,使规划具有地方特色性、战略指导性、科学前瞻性和较强的可操作性。

2、立足宁夏和银川市旅游产业发展的宏观背景优势,准确定位灵武市的旅游产业,全方位提升旅游品牌形象,确立灵武市在银川旅游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市场潜力,确定旅游产业发展特色和品位,合理规划旅游产业发展的规模和目标。

3、科学分析旅游资源优势和产业现状,抓住制约灵武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矛盾,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对症下药,确立灵武市旅游产业的战略方向和未来走势。

4、优化区域旅游产业结构,从理顺体制入手,走旅游资源市场化,旅游产品精品化、旅游景区品牌化、旅游产业集团化的路子,使灵武市真正成为宁夏旅游的一份子。

5、全方位设计支持保障系统,尤其是针对灵武市的实际情况,在管理体制、政策法规、人力资源三方面进行保障性、创新性设计,切实把旅游业提高并培

育为灵武市的重要产业。

6、坚持旅游规划同宁夏和银川市的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相一致,与当地城市建设和区域开发相协调,突出特色,加强区域合作,促进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

120

宁夏灵武市旅游局

浙江远见旅游规划设计设计院

三、规划性质

区域旅游规划一般可以分为综合性战略发展规划、开发建设布局规划与调整性规划三大类型。

灵武市是一个具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区域,但由于缺乏一个系统完整的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旅游产品单调、管理体制不顺、旅游产业要素发展不平衡、产业化发育水平低等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严重影响到了该市旅游产业的尽早起步和健康、快速发展。

为此必须要对全市旅游产业的发展条件做全面的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与思路,以便于正确地指导旅游产业的管理与发展。

因此,灵武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性质是一个具有显著综合性的战略发展规划。

四、规划依据

1、法律法规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

⑵《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

⑶《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2000年1月)

⑷《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8月)

⑸《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6月)

⑹《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⑺《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

⑻《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75-2003)

⑼《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4年8月)

⑽《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⑾《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⑿《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乡村生活区域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⒀《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2、行业标准依据

⑴国家标准GB/T18971-2003《旅游规划通则》

⑵国家标准GB/T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⑶国家标准GB/T17775-2003《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⑷国家标准GB/T13838—2002《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⑸国家标准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⑹国家标准GB/T14308-2003《国家旅游饭店星级划分评定》

⑺GB3096—1993《城市区域环境噪音标准》

⑻DB33/T500-2004《餐馆星级的划分与评定》

⑼DB33/T589-2005《乡村旅游点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

3、相关文件资料

⑴《中国旅游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国家旅游局

⑵《宁夏回族自治区旅游业管理办法》,1997

⑶《宁夏环境保护“十五”计划》,2002

⑷《银川市旅游业发展中长远期规划(2000-2015)》,2000

⑸《银川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

⑹《银川市旅游业1999-2003年发展规划及远景目标》,1999

⑺《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1998-2010)

⑻《中共银川市委银川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决定》(银党发

[2000]37号文件)

⑼《灵武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科院地理所,1999年

⑽《灵武市市城市总体规划》灵武市人民政府

⑾灵武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⑿《灵武市志》及其它相关资料

五、规划原则

1、系统性原则

旅游产业的发展是由社会系统、生态系统、经营管理系统以及文化系统等若干子系统组成的一个大系统。

这个大系统中每个子系统的特性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形成同一大系统特性及运转方式的主要原因。

要使灵武市旅游业发展取得较好的综合效益,就必须以系统方法考察每个子系统的构成要素、结构特点、现状和需求,考察每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然后相对于每个子系统按照旅游业大系统的原则做出相应的单项规划,最后回归到整体的规划中。

2、特色原则

特色是旅游发展的生命力之所在,尤其对于灵武市的旅游产业规划,必须在特色上下功夫,使其产品体系在银川市独具特色。

3、参与性原则

参与是旅游产品的灵魂,景观建设要立足于现有资源特色和基础,以满足游客需要为前提,瞄准当前旅游市场的游客需求特征,设计有参与性的旅游产品。

4、协调性原则

由于灵武市旅游产业起步晚,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各个部门之间缺乏有机的协调,加上管理体制等原因,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也明显欠缺,规划必须对此作深入细致的分析,找准旅游产业与各个经济部门之间的最佳结合点,形成具有良好运行态势的现代旅游经济体系。

5、关联性原则

系统考虑旅游产业的发展,注重产业的前向和后向关联,打好产业基础,有效地推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尤其是通过旅游产业的规划与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国民经济发展的目标。

6、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共同行为的准则,灵武市旅游发展规划是与可持续发展最直接相关的课题。

要在规划的过程中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维护资源的再生能力,并使居民的生存环境得到最大的保护。

对于那些不可替代的、难以恢复的生态旅游资源,更应将保护与培育作为规划和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前提。

第二章 基础研究

通过分析灵武市的自然环境、人文历史和社会经济,回顾灵武市旅游业发展状况,调研和评价当地旅游资源,指出旅游业现存的问题;进而对灵武市旅游业发展进行SWOT分析;为旅游发展目标和战略的制定、旅游产品的开发、旅游形象的策划及营销规划奠定基石。

一、规划区概况

灵武市位于宁夏平原中部,黄河东岸。

地处东经106°11’-106°53’,北纬37°29’-38°23’之间。

东与盐池县相连,南与吴忠市、同心县接壤,西与银川市、永宁县隔河相忘,北以明长城与陶乐县、那蒙古鄂托克前旗相邻。

南北长约98公里,东西宽约54公里,面积4639平方公里。

1、自然条件

⑴气候

灵武市地处我国中温带大陆内部,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冬春长、夏秋短,冷热悬殊,雨雪稀少,气候干燥,日照充足,风大沙多。

⑵地形

灵武市自然地形大致可分为两大部分,即东部山区,西部川区,海拔在

1107--1647米之间。

山区属鄂尔多斯台地,包括丘陵、沙漠,占全市总面积的

89%;丘陵地带地形开阔,是天然牧场,占山区面积的22%。

川区系黄河冲积而成,占全市面积的11%,是全市的粮食主要产地。

⑶水文地质

灵武市总体上属水资源缺乏地区,水资源总量为6.817亿立方米,具有时空变化大、水质复杂、泥沙含量多等特点。

但西部平原为“富水区”(当地地表水资源为0.007l亿立方米,每年引取黄河水6.69亿立方米,地表水资源总量为6.6971亿立方米),东部台地为缺水区。

⑷自然资源

灵武区域拥有得天独厚的煤炭资源优势。

宁东能源基地规划区内含煤区域

达lll0平方公里,已探明煤炭储量为273.14亿吨,占全区煤炭储量的87.6%,远景开采量每年可达13000多万吨。

同时,煤田地质条件好,开采条件佳,采掘成本低,是理想的原料供应基地。

另有石膏、石灰岩、石英砂、硅和磷矿等资源,储量大、质量佳,易于开采。

基地区域内的白芨滩自然保护区动植物种类丰富,有包括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沙冬青在内的野生植物306种,经济植物种类较多,如甘草、沙苁蓉等贵重药材。

保护区内共有野生动物115种,其中包括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黑鹳、荒漠猫等。

⑸工程地质

灵武市在构造位置上处在银川地堑南段的顶角区内,即南部坳陷沉降中心部位。

银川地堑是鄂尔多斯周边断陷带的一个组成部分,为全新世以来具有活动性的断陷盆地,该断裂地表均被冲积层所掩盖。

灵武城区东3公里处一南北走向,向西倾斜的正断层,为黄河大断裂的南段,构成了银川地堑南段东侧的构造边界。

2、人文历史

银川河东一带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早在三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即有人类在灵武北部的横山水洞沟繁衍生息。

距今五至七千年前,灵武市北部的三道沟、东南部的鸳鸯湖等地也生活着新石器吨代的人群。

春秋战国时期,河东地区属秦国管辖,史称“秦边”。

秦始皇统一全国,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据宁夏河东地区,在此屯垦戍边。

自秦以来,经过几次大规模的“移民戍边”,特别是汉代以来又大规模的疏引黄河之水,修渠筑坝,营造了万顷良田,使灵武的农业和畜牧业有较大发展,成为北方边塞重镇之一。

唐“安史之乱”爆发后,玄宗逃往四川,太子李亨北赴灵武,在灵武登基即位,为肃宗。

北宋咸平五年(公元1002年),在夏州兴起的党项族首领李继迁攻占灵州,改灵州为西平府,为其割据都城。

1038年,李元昊立“大夏国”,史称“西夏”,迁都兴庆府(今银川市)。

西夏立国期间,灵州为西夏第二大城,与兴庆府合称“东西两京”。

清康熙帝为保僵抚民,驻军灵武,挥师北渡,留下“历尽边山再渡河,水平岸阔浪无边。

汤汤南去劳疏筑,唯此分渠利赖多”的吟唱。

3、社会经济状况

2006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完成44.28亿元,同比增长22.1%。

一、二、三

产业分别完成3.95亿元、32.64亿元和17.38亿元,分别增长7.4%、28.4﹪和8.4%。

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44亿元,同比增长78.4%。

2007年灵武已跻身“西部百强县”行列。

灵武突出的资源优势正在转化成巨大的产业优势。

煤炭、电力和以煤化工为主导的能源化工三大产业,支撑起宁东经济发展的新格局,最终将形成千万千瓦级火电基地,有力地参与和支持国家西电东送的战略工程。

宁东地区将成为产业优势突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国内领先地位的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

随着能源和能源化工项目陆续建成投产,灵武羊绒产业的发展以及万亩长

红枣基地、设施农业等其他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灵武经济社会将会发生战略性的转变,综合经济实力快速飞跃提升,下一步将加快实现“中国百强县”目标。

4、交通条件

灵武交通条件十分优越,有包兰铁路南北向通过。

已建成营运的大古铁路连接着包兰、宝中铁路,并通过包兰、宝中铁路进而与京包、陇海线连通。

已开工建设,2008年可投入运营的银太铁路,将从灵武横贯而过,成为宁夏与中东部之间最便捷、高效的铁路运输大通道。

灵武区域内公路网络发达。

银(川)青(岛)高速公路,银灵吴一级公路、307国道自灵武穿过。

近期内还要进一步完善五横、六纵的道路网体系,并重点建设灵武至银川、吴忠、盐池等主要城镇之间30~60分钟快速到达的交通网络。

灵武有银川河东机场属4D型国内主要干线机场,是宁夏通往全国和世界各地的空中交通枢纽。

目前河东机场每日航班达50余次,已经开通前往北京、上海、西安、太原、成都、乌鲁木齐、广东、南京、深圳、青岛等中心城市的直飞航班,机场扩建工程的前期工作已经展开。

二、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1、旅游资源统计

通过对灵武市旅游局提供的旅游资源资料的研究,同时对重点旅游资源现场考察的基础上,依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方法(GB/T18972—2003),结合灵武的实际情况共确定灵武旅游资源单体85个,分属7个主类、

20个亚类、37个基本类型,占《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所列的全国155

种基本类型的23.8%。

大类

亚类

基本类型

A地文景观

AA综合自然旅游地

AAB水洞沟峡谷、长流水峡沟,AAC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毛乌苏沙漠,AAD梧桐树河滩地,AAF鄂尔多斯黄土台地

6

AB沉积与构造

ABD水洞沟、长流水第三、四纪地层剖面,ABG灵武恐龙化石遗址

4

AC地质地貌过程形迹

ACJ雅丹地貌ACG边沟流域 ACN黄河岸滩

3

B水域风光

BA河段

BAA梧桐树-临河观光游憩河段

1

BB天然湖泊与池沼

BBA西湖公园、鸭子荡库区、梧桐树滩地湖泊,

BBB水洞沟湿地、长流水湿地、黄河河滩湿地

6

BC瀑布

BCB长流水双龙头瀑布、虎口瀑布、蛇尾瀑布

3

C生物景观

CA树木

CAA 白芨滩林场经果林、柠条林、猎头刺、沙枣青,灵武园艺场经果林,灵武农场经果林,黄河沿岸护岸林、6000亩景观林带

8

CD野生动物栖息地

CDC黑鹳、大鸨、鸢、荒漠猫等

1

E遗址遗迹

EA史前人类活动场所

EAA水洞沟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鸳鸯湖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三道沟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马跑泉遗址

4

EB社会经济文化活动遗址遗迹

EBG明长城、红山堡、清水营古城,EBD灵武西夏瓷窑,EBE张三小店EBF石沟驿古城EBH烽火台、五虎墩。

7

F建筑与设施

FA综合人文旅游地

FAC灵武甘露寺、高庙、镇河塔、清真寺,FAF中日治沙研究,中日(宁夏-岛根)友好林、中国黄河流域防护林、中日青年少年友谊林、荒漠化实验调查项目、养殖场、宁东能源基地、羊绒工业园区

10

FB单体活动场馆

FBC治沙成果展览馆

1

FC景观建筑与附属型建筑

FCI灵武广场、FCE明长城FCF清水营FCG二道沟岩画

6

FE归葬地

FEA灵武甘露寺公墓

1

FF交通建筑

FFD河东机场

1

FG水工建筑

FGA鸭子荡水库、水洞沟水库

2

G旅游商品

GA地方旅游商品

GAA手抓羊肉、羊杂碎、GAB长枣、玉皇李子GAC黄河鱼系列GAD干草美容保健GAE二毛皮披肩、被褥、床罩、手工挂毯、柳编。

11

H人文活

HA人事记录

HAB 唐太子李亨即位灵武,平“安史之乱”。

清康熙亲率军沿“河东墙”西进保边陲。

2

表2-1灵武市主要旅游资源分类表

HC民间习俗

HCC“花儿”民歌和口弦、口琴子、泥哇呜以及回族剪纸、草编、刺绣

7

HD现代节庆

HDC羊绒节及长红枣节

1

2、旅游资源定量评价

依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方法(GB/T18972—2003)的标准,在品质结构上,灵武市共有优良级旅游资源18个,普通级旅游资源67个。

优良级旅游资源中,五级旅游资源2个,四级旅游资源5个,三级旅游资源11个,占全部资源的比重21.18%;普通级旅游资源占全部资源总数比重的78.82%;从五、四、三、二、一级旅游资源的数量和所占比重来看,旅游资源的品质结构整体呈金字塔型分布。

表2—2 灵武市旅游资源定量评价结果统计表

项目

优良级旅游资源

普通级旅游资源

总数

等级

五级

四级

三级

二级和一级

数量

2

5

11

67

85

所占比重(%)

2.35

5.88

12.94

78.82

100.00

表2-3 灵武市优良级旅游资源单体统计表

五级:

明长城、梧桐树-临河观光游憩河段

四级:

红山堡、灵武恐龙化石遗址、藏兵洞、黄河河滩湿地、唐太子李亨即位灵武,平

“安史之乱”。

三级:

水洞沟峡谷、长流水峡沟,黄河河滩湿地、水洞沟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灵武甘

露寺、高庙、镇河塔、黄河岸滩、清水营、梧桐树滩地湖泊,水洞沟湿地

三、旅游资源总体评价

1、灵武旅游资源定性评价

⑴旅游资源总体基础较好

从灵武市旅游资源的类型结构看,地文、水域、生物、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7个主类均有数量可观的旅游资源单体,资源类型较为丰富,门类较全,空间分布较为集中,基本具备发展旅游所需的资源基础和资源要素。

⑵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交相辉映,组合条件好

从旅游资源的匹配结构看,灵武市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互交融,构成综合吸引力。

优美的黄河景观、长城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大漠独特的景观特征组

合成为了灵武独有的景观特征。

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之间相互融合,组成内在关系紧密、外在拓展宽泛的旅游资源体系,为开发高品位的旅游系列产品奠定了基础。

⑶旅游资源个性不强,缺乏重量级、富于张力和震撼力的精品资源

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的品位和个性,不在多而在于精,不在众而在于影响力大。

灵武旅游资源有个性、有张力、具有典型特征的重量级自然旅游资源不多,文化旅游资源虽具有一定的优势、个性和张力,但遗存不多,且不够集中,过杂、过碎。

总体上呈现奇特度不高,缺乏典型鲜明的个性特征。

⑷旅游资源与周边地区的雷同、相似和接近

灵武与宁夏其他地区在资源上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和雷同性”,尤其是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基本接近,在宁夏的旅游资源的大背景环境条件下,某些资源不具备优势。

四、区际旅游资源对比分析

过高、过低评价旅游资源或者旅游资源评价过于抽象笼统都不利于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灵武旅游资源评价不能局限于灵武狭小的地理空间,应跳出灵武看灵武,跳出资源评资源,既要看到灵武旅游资源的优势,也要看到灵武旅游资源的弱势和不足。

1、主要旅游资源(旅游资源集合区)与周邻对比分析

表2-4灵武市主要旅游资源与周邻对比分析

区域名称

主要旅游资源

永宁县

纳家户回族风情园、三关口明长城、李俊金塔、李俊四棵树、黄河、海子湖、

鹤泉湖

利通区

中营堡湖、板桥道堂、关马湖汉墓群、黄河穆斯林风情园、牛首山寺庙群

青铜峡市

佛教喇嘛塔群(108塔),清代宫保府、西夏千年岩画、低温泉水及黄河鸟岛

盐池县

花马寺国家森林公园、哈巴湖、长城

银川兴庆区

金水园、西夏皇城、兵沟汉墓、马兰花生态大草原

贺兰县

西夏宏佛塔、拜寺口双塔、贺兰山岩画、贺兰山东麓的汉代古墓群

2、比较结论

⑴总的来看灵武是银川市自然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富集度较高的地区,生

态保存完好,历史文化遗址众多,地域风情浓郁。

⑵从资源单体品质上来说,虽然优质单体的数量要多于其他地区,但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较少。

⑶灵武有部分重要旅游资源是与周边县市共有的(如:

黄河、长城),在旅游开发中要与这些县市联动发展,做大规模。

⑷同周边地区相比,灵武的旅游资源既具有独特性,部分资源(如:

沙漠)也存在非常强的同质性,需要错位开发。

⑸与周边县市存在优势互补性,同时也存在一定竞争。

五、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基于灵武旅游资源既有优势又有劣势的现状,灵武旅游资源开发必须突破以往模式,以全新理念及开发策略,创造和赢得发展空间,实现资源效益的最大化。

灵武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1、资源整合策略

整合单一、零散、缺乏规模和基础的旅游资源,优化资源组合,形成整体合力,推动灵武旅游发展。

2、市场需求策略

根据国内外旅游业发展市场的需求动态,结合灵武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开发条件进行旅游资源开发。

3、主题串线策略

通过一个主题、一条主线等方式串连成区,使原本不构成很强吸引力的资源整合形成一个主题鲜明的旅游区域。

4、珠连璧合,人文为重策略

灵武旅游资源、人文与自然总体结合不够,许多人文资源缺乏良好的自然资源依托,而自然资源则缺乏足够的文化内涵,品位不高,制约了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因此,灵武旅游资源开发策略,应有机揉合人文自然,坚持以人文旅游资源为重的策略,一方面进一步提升现有景点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重点加强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5、智力资源策略

灵武旅游资源开发不能过多地依赖于资源本身,而应着重于策划者、开发者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