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小兴安岭》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11.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085681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28.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丽的小兴安岭》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1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美丽的小兴安岭》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1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美丽的小兴安岭》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1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美丽的小兴安岭》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1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美丽的小兴安岭》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1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美丽的小兴安岭》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1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美丽的小兴安岭》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1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美丽的小兴安岭》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1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美丽的小兴安岭》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1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美丽的小兴安岭》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1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美丽的小兴安岭》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1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美丽的小兴安岭》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1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美丽的小兴安岭》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1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美丽的小兴安岭》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1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美丽的小兴安岭》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1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美丽的小兴安岭》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1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美丽的小兴安岭》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1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美丽的小兴安岭》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1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美丽的小兴安岭》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1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美丽的小兴安岭》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1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美丽的小兴安岭》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11.docx

《《美丽的小兴安岭》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1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丽的小兴安岭》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11.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美丽的小兴安岭》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11.docx

《美丽的小兴安岭》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11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0美丽的小兴安岭人教(部编版)

20美丽的小兴安岭

文本分析:

本文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文章,以季节变换的顺序,介绍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与热爱之情。

课文结构清晰,语言优美,也是一篇很好借鉴的习作范例素材。

选编本文的意图是让学生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同时,在感受小兴安岭美丽富饶的同时,还要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尤其是学习第2~5自然段中,作者按照一定顺序进行描写的方法。

这是本单元最后一篇精读课文。

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把握好“教”“扶”“放”的关联与递进,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设计以自主学习为主的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要引导学生抓住课文文字优美、情景交融这一特点,把不同形式的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中,让学生以读促悟,强化理解。

此外,要善于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创设情境,使学生入情入境,可见可闻,产生真切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

教学目标:

1.认识“侧、欣”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兴、舍”,会写“脑、袋”等13个生字,会写“东北、红松”等16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文中的长句子,初步体会“抽出”“浸”等词语在表达上的好处。

3.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喜欢小兴安岭的理由。

教学重点:

1.了解小兴安岭春、夏、秋、冬不同的景物特点,体会小兴安岭物产的丰富。

2.初步体会课文语言的生动,感受小兴安岭四季不同的美。

教学难点:

1.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把景物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2.围绕自己喜欢的季节里特有的景物,介绍小兴安岭。

3.读写结合,仿照本课的写作顺序和作者观察描写的方法仿写练笔。

课时安排:

2课时

1.认识“侧、欣”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兴、舍”,会写“脑、袋”等13个生字,会写“东北、红松”等16个词语。

2.梳理课文层次及主要内容,初步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景和丰富的物产。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对大自然、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树立保护森林的意识。

引导学生运用掌握的方法合作交流,疏通疑难。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图片,教师解说激趣。

导语:

各位小游客,最近的一个星期里,我们先是饱览了天门山的壮丽景观,见识了西湖“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妩媚风情,欣赏了月夜洞庭湖的清丽风姿;随后,我们又去探访了美丽可爱的西沙群岛,在五光十色的海水里嬉戏,和有趣的海底生物交谈,在海岛上和许许多多的海鸟共舞;紧接着,我们回到既美丽又整洁的海滨小城歇了歇脚。

今天这一站的目的地是美丽的小兴安岭。

它位于我国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林业基地。

请大家做好准备,带着一路上的好心情,去找一找旅途中的新发现吧。

2.出示课题。

引导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对小兴安岭进行介绍。

小兴安岭小兴安岭在黑龙江省中北部,山势平缓,长约400千米,是我国重要的林区之一。

林中主要树种有红松、沙松、白桦、水曲柳、云杉等。

森林中有梅花鹿、紫貂、黑熊和东北虎等珍稀动物。

林地上生长着人参及其他珍贵的药材。

东北三宝东北三宝有“新三宝”和“老三宝”之说。

“新三宝”指的是人参、貂皮、鹿茸;“老三宝”指的是人参、貂皮、乌拉草。

人参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被誉为“百草之王”,是驰名中外、老幼皆知的名贵药材。

貂皮具有“风吹皮毛毛更暖,雪落皮毛雪自消,雨落皮毛毛不湿”三大特点,素有“裘中之王”的美称,在国外被称为“软黄金”。

3.播放介绍小兴安岭的视频,引导学生感知小兴安岭的“美丽”。

4.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观看感受。

教师相机评价。

5.再读课题,导入新课。

过渡:

各位小游客,通过刚才的视频,大家已经对我们祖国的这块宝地有了初步的印象。

现在,让我们进入小兴安岭,去亲身感受一下它的美丽吧!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出示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1)在课文中圈出本课的生字,并自己根据拼音熟读生字。

(2)标出段落序号。

(3)通过和同学讨论或者借助学习工具,学习文中不熟悉的词语。

2.认读生字词,正音辨形。

(1)同桌互读圈出的词语,互相评价、纠正。

(2)互相说一说怎样才能更好地记住这些字。

(3)出示带拼音的字词卡片,指名认读。

集体评议、正音、辨形。

nǎo脑dài袋yán严yán严shí实shí实dǎnɡ挡住shì视xiàn线花tán坛xiǎn显得药cái材

又松又ruǎn软ɡuā刮过宝kù库小xīnɡ兴安岭rónɡ融化cè侧着xīn欣赏

jìn浸在rǔ乳白色树shāo梢宿shè舍xī膝盖来lín临

(4)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及笔画,示范书写重点字,指导生字书写。

◆书写指导:

[袋]“代”右半部分的斜钩要向外伸展,给“衣”的点让出空间。

“衣”的横短而斜,撇、捺要舒展,竖提在竖中线稍左处,要短而直,使整个字重心稳定。

[线]注意左窄右宽。

右边部分的斜钩作为主笔要有力、舒展,两横也要略向右上斜,撇要穿插到左边绞丝旁的下方。

[软]“车”的最后一笔横变成提,“欠”的最后一笔捺要写得舒展。

(5)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读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1)标出段落序号。

(2)思考:

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小兴安岭的?

把重点词句画下来。

(3)试着给课文划分层次,想想自己为什么这么划分,归纳出各层次的主要内容。

2.汇报自学成果,集体交流。

(1)指名学生汇报画出来的词句,明确课文是按照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来介绍小兴安岭的。

(2)指名学生汇报划分的层次和归纳的内容。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总写小兴安岭像绿色的海洋。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

介绍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景。

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

总结点出小兴安岭是花园,也是宝库。

(3)指名读第1自然段。

思考:

为什么说小兴安岭像“绿色的海洋”?

体现了小兴安岭的什么特点?

明确:

“数不清”“几百里连成一片”,概括交代了小兴安岭的特点——树木繁多、森林面积大。

(4)指名读第6自然段。

思考:

这一段又体现了小兴安岭的什么特点?

依据前两篇课文的学习经验,这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

除了是“绿色的海洋”,小兴安岭又是“美丽的大花园”“巨大的宝库”。

这一段是对全文的总结。

(5)教师小结,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段与段之间的关系。

小结:

这篇课文的结构清晰,开头先概括交代了小兴安岭的树多,然后描写了小兴安岭四个季节不同的景色,最后总结小兴安岭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全文运用的是“总—分—总”的结构。

3.朗读美文,交流感受。

(1)同桌合作,你读一段我读一段,直至读完全篇。

调换顺序重读一次。

(2)互相评价,指出读得好的地方或是不太好的地方。

(3)指名朗读各自然段,教师相机指导学生读好文中的长句子。

(4)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部分朗读,试着读出自己的感受。

(5)教师鼓励学生主动分享朗读体会。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适当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点评表扬学生的课堂表现。

过渡:

小兴安岭美在树木,美在四季,美在物产丰富。

那么,在不同的季节,这里的美又会呈现出哪些不同的特点呢?

我们刚刚通过朗读,从整体上感受了小兴安岭的美。

下节课,我们再跟随作者的脚步,走进小兴安岭那迷人的四季。

今天这堂课,各位小游客的表现

2.引导学生交流分享。

(1)自由交流自己从影视作品或是其他途径知道的小兴安岭的情况。

针对自己感兴趣的地方进行讨论交流。

(2)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教师小结指导。

小兴安岭融化侧着欣赏浸在乳白色树梢

宿舍显得药材膝盖来临宝库脑袋

严严实实挡住视线花坛又松又软刮过

2.播放配乐朗诵,教师过渡,导入新课。

过渡:

各位小游客请注意,我们刚刚乘坐专列来到了美丽的小兴安岭。

现在,请大家在优美的配乐朗读中,共同领略小兴安岭的无穷魅力。

3.引导学生谈听后感受:

小兴安岭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预设:

(1)小兴安岭是个美丽的地方,尤其是那里的树木,四季都是那么美。

(2)小兴安岭的动物真可爱呀!

它们生活在森林里,一定很快活!

人可千万别去打扰啊!

(3)小兴安岭太迷人了!

不但四季的景色优美,而且物产丰富;既有珍稀的动物,又有珍贵的药材。

难怪作者在最后说:

“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小结:

是呀!

你们真的感受到了小兴安岭的可爱和迷人。

那么,作者的文字到底对我们施了什么魔法,让我们这么有感触呢?

今天这堂课,我们要来好好读一读。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一)朗读第1自然段,决定教学指导顺序。

1.学生齐读第1自然段。

预设:

引导学生重读“数不清”“连成一片”“绿色的海洋”,体会小兴安岭的树多。

2.教师过渡,出示小兴安岭四季图,根据学生喜欢季节的人数多少定教学顺序。

过渡:

读得真好!

小兴安岭树木成片,像绿色的海洋,一年四季的景色都很迷人,显示出不同的风情。

(出示四季图片)小游客们,如果让你们自由选择去小兴安岭的时间,你会选择哪个季节去呢?

(学生自由选择)选择春天去的人请举手。

选择夏天的呢?

选择秋天去的再举手看看。

最后是想冬天去的游客请举手。

看出来了,大家喜欢的季节并不都相同。

那我们就先从大家最喜欢的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出发吧!

(二)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感受春天的生机。

1.学生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

思考:

作者在描写春天的景色时,抓住了哪些景物来描写?

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明确:

抓住了树木、积雪、小溪、小鹿来描写。

树木焕发了生机,积雪融化汇成了小溪,小溪涨满了春水,小鹿在溪边散步。

2.引导学生交流:

这一段中有哪些词语,或者句子最打动你?

3.学生汇报自己喜欢的词句,教师相机点拨重点。

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1)思考:

为什么用“抽”字?

换为“长”字行不行?

预设:

运用动作演示的方法了解“抽”的意思,明确“抽”字更能体现树木在春天生长得非常快,十分生动形象。

(2)教师小结,指导朗读。

小结:

同学们总结得真棒!

你们看“抽”字用得多生动啊。

我们以后在写作的时候也要学学作者,多想着使用一些生动的词语,让我们的表达更准确、更优美。

那你们觉得这句话应该怎么读?

(“抽”字要读得干净利落,整句话要读出生机勃发的感觉。

)谁来尝试读一读?

(指名几位学生朗读)来,同学们一起读。

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

(1)“汇”字说明了什么?

(融化的雪水都往一个方向流淌,“汇”字写出了雪水流淌的动态。

(2)句中还有一个描写声音的词,是什么词?

(淙淙。

)什么意思?

(流水发出的轻柔的声音。

)这个词表明水流的什么特点?

(细小、轻柔。

◆词语拓展:

形容水流的词语:

淙淙、潺潺、汩汩、哗哗、哗啦、叮咚……

(3)指导朗读,注意读出轻柔的感觉。

溪里涨满了春水。

预设:

出示春水的图片。

引导学生比较“涨满”“流淌”“贮满”几个词的区别,体会“涨”字使用上的妙处。

“涨”表明冬去春来,包含着一种势态的变化。

“流淌”是一种动态,“贮满”只是一种状态,都没有“变化”的意思。

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1)合作表演:

小鹿在干什么?

(散步,喝水,欣赏影子。

(2)想象思考:

小鹿会看到什么?

闻到什么?

想些什么?

(满眼的绿色,新鲜的空气,暖暖的阳光,多么悠闲、多么惬意啊!

(3)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拟人,把小鹿当成人来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鹿们活动的不同,富有情味。

4.教师小结,引导学生概括小兴安岭的春天的特点。

填空:

小兴安岭的春天是的。

小结:

这么幽静的环境,连可爱的小鹿也不着急赶路了,在溪边停下来欣赏起自己的影子来了,可见小兴安岭的春天多美啊!

读一读第2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象作者描述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

你能用一个词语描述一下小兴安岭的春天吗?

(活力、生机勃勃……)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感受夏天的葱茏之美。

1.默读第3自然段,思考:

作者写了夏天的哪些景物?

(树木、雾、太阳、草地、野花。

2.小组讨论:

两个自然段中,作者在描写事物时有什么相似之处?

明确:

(1)都是先写树,再写树木周围的美丽景色。

(2)都是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观察的。

3.读一读第一句话,圈出特别能表现夏天树木特点的词。

(葱葱茏茏、密密层层、严严实实、封、挡、遮。

4.学生汇报,教师相机点拨重点词语。

(1)从这些词语中,你们感觉这些树木怎么样?

(特别茂密。

(2)你觉得哪些词用得好,为什么?

预设:

①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体验,理解“封”字的意思。

明确“封”形象地表现了树木枝叶遮天蔽日、又密又厚的景象,表现了树木在夏天生长的勃勃生机。

②“葱葱茏茏、密密层层、严严实实”表现了树木青翠、枝繁叶茂的特点。

◆词语拓展:

形容树木茂盛的词语:

苍翠挺拔、郁郁葱葱、郁郁苍苍、根深叶茂、翠色欲滴、层林叠翠……

③指导朗读第一句。

5.引导学生交流品析:

在这个季节中还有让你心动的地方吗?

6.学生汇报,教师相机点拨。

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预设:

这一句写的是什么?

(雾。

)什么颜色?

(乳白色。

)你们见过什么液体是乳白色的?

(牛奶。

)雾浓得像乳白色的牛奶一样,它让森林变成了什么样子?

(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浸”是什么意思?

查查字典。

(学生查字典,汇报)在字典中“浸”是泡的意思,一般指沉没在液体里。

小兴安岭的雾很浓,从山谷里升起来,慢慢弥漫开来,逐渐使整个森林都沉没在浓雾里,就像浸泡在乳白色的液体中一样。

一个“浸”字,写出了浓雾中森林的状态,十分确切。

(换成“罩”字行不行?

)不行,“罩”是自上而下,扣盖、覆盖的意思,没有“浸”用得贴切。

(播放浓雾浸森林的美景,深化学生体验)

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预设:

出示阳光穿过树梢的图片让学生观察。

明确这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阳光比作利剑,写出了太阳金光四射,驱散浓雾,照射在地上的情景。

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色、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预设:

这里也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写出了夏天草地的美。

“各种各样”的野花竞相盛开,聚集在一起,真像赶集一样热闹!

7.教师小结,引导学生概括小兴安岭的夏天的特点。

填空:

小兴安岭的夏天是的。

小结:

夏天的小兴安岭枝繁叶茂,浓雾给它增添了神秘,阳光给它带来了热情,野花给它送来了热闹,真让人感到一种强大的生命力。

如果从文中选择一个最能体现夏天小兴安岭的特点的词语,你会选择哪一个?

(葱葱茏茏。

)你自己还会填什么词语?

(活力四射……)

8.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

(四)总结学习方法。

1.教师过渡,出示学习方法。

过渡:

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春、夏两个季节小兴安岭的景物特征,都是通过一定的方法来感受季节之美的。

(出示课件)

(1)读段落,看看作者都描写了这个季节的哪些事物?

(2)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观察的?

(3)描写每一种事物时,为突出事物的特点,作者用到了什么词?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4)谈谈自己的感受,把握季节的特点。

2.教师小结,介绍阅读方法。

方法拓展:

在阅读一段话时,我们通常先把段落大体地读一遍,形成一个总体印象,初步感知其内容。

然后找一找自己是从哪些语句中读出这种感觉的,抓住句中运用的生动别致的词语,或是使用的修辞手法,具体谈一谈这种感受。

最后,带着感情朗读段落,再次加深印象。

注意,作者的用词也好,优美的语句也好,都是为表现事物或季节的特点服务的。

(五)引导学生分小组自学第4、5自然段,感受秋、冬之美。

过渡:

现在,老师也想要去小兴安岭游玩,可是不知道该秋天去还是冬天去。

你们觉得哪个季节去好呢?

接下来,老师会把大家分成两组,一组叫“秋天小分队”,另一组叫“冬天小分队”,各组队员在一起讨论讨论,怎样说服老师,让老师决定秋天去或是冬天去。

1.引导“秋天小分队”自学第4自然段。

(1)如果我来到这儿,会看到什么?

会有什么有趣的体验活动?

(2)在第4自然段的描写中,你觉得哪些词语用得特别生动?

(3)想象描述:

根据课文中的描述,想办法用生动的语言说服我冬天去那儿旅游吧。

2.引导“冬天小分队”自学第5自然段。

(1)如果我冬天来到小兴安岭,会有什么不一样的发现?

(2)你能介绍介绍这里的小动物们是怎样过冬的吗?

哪一种你觉得最有趣?

(3)想象描述:

根据课文中的描述,想办法用生动的语言说服我秋天去那儿旅游吧。

3.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机点拨要点。

感受秋天:

(1)秋天里的事物:

树木(白桦、栎树、松柏)、山葡萄、榛子、蘑菇、木耳和人参等。

(2)描写树木:

颜色——变黄,更苍翠;动态——落叶飞舞。

描写物产:

动词——献(写出了森林的热情、慷慨,富有情意。

形容词——酸甜可口、又香又脆、鲜嫩、名贵(写出了物产的不同特点。

(3)想象的事:

赏景,参与见证丰收的活动。

感受冬天:

(1)冬天里的事物:

雪花、树木、西北风、紫貂、黑熊、松鼠等。

(2)描写雪花:

顺序——空中、树上、地上(自上而下)

状态——飞舞,积满,厚厚的、又松又软、没过膝盖

描写天气:

西北风呼呼地刮(冷)

描写动物:

紫貂——捕到美餐

黑熊——舔脚掌

松鼠——靠松子过日子,枝头散步盼春来

(3)想象的事:

赏雪景,玩雪,和动物嬉戏游玩。

(六)学习课文第6自然段。

过渡:

经过了这一番时空穿梭,我们在小兴安岭感受到了春天的活力与生机之美,感受到了夏天的蓬勃与葱茏之美,感受到了秋天的快乐与丰收之美,感受到了冬天的别致与期盼之美。

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美,所以作者才会说——(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齐读)

1.思考:

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美丽的大花园”和“巨大的宝库”?

明确:

说小兴安岭是“美丽的大花园”,是因为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美丽、诱人;说它是“巨大的宝库”,是指小兴安岭的树木多,物产丰富。

2.再次齐读,读出赞叹、热爱的情感。

三、拓展延伸,互动交流

1.思考交流:

如果到小兴安岭去旅游,你会选择哪个季节去?

为什么会选择这个季节去?

提示:

(1)先说说这个季节给你留下的总体印象。

(2)再抓住这个季节的景物特点,说说这个季节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

(3)最后还可以发挥想象,说一说自己去那儿想做的事情。

2.出示课后“选做”题目,教师点拨写法,学生练习写话。

选做:

你的家乡哪个季节最美?

为什么?

写一段话和同学交流。

提示:

家乡最美的季节是哪个季节?

在这个季节里,有哪些景物特别吸引人?

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是什么样子的?

按照一定的顺序,用上积累的词语,把景物的样子写下来。

3.指名读话,集体评议。

4.交流前期观察记录。

提示:

(1)按照相同或相似的美景进行归类分组。

(2)小组内成员相互交流对景物样子的观察所得。

(3)相互学习、借鉴好的观察方法和描述方式,完善自己的观察记录,为习作做好准备。

四、课后延伸,作业设计

1.课后任选一项任务完成。

(1)背。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着背诵其中一段话。

(2)画。

选一个最喜欢的季节,按照课文的描述把这个季节的景物画出来。

(3)写。

继续修改、完善自己的小练笔,并读给爸爸妈妈听一听。

(4)做。

搜集与小兴安岭有关的知识,结合课文内容,出一期以小兴安岭为主题的手抄报。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品析词句,感受春天的生机勃勃。

师:

请大家默读第2自然段,想想都写了哪些事物,你感觉哪一句写得最美,可以圈圈画画。

(学生默读,教师巡回指导后集体交流)

师:

谁先来说一说?

生:

“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我觉得这句话真有趣!

师:

写了什么?

(小鹿。

)它们在干什么?

(有的在喝水,有的在欣赏自己的影子。

)从哪里你觉得很有趣?

(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像人一样,觉得自己的影子很美,对吗?

(对。

也可能是觉得影子跟着自己动,很好玩。

)哇,你说出了小鹿的心里话啊!

师:

还有谁想说一说?

生:

我觉得“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最美。

师:

噢,写了什么?

(树木。

)美在哪儿?

(抽出新的枝条。

)哦,树木抽枝长芽了,美吗?

(美。

)那如果我这样说:

“春天,树木长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出示课件)和原句相比,换了一个词,看出来了吗?

(“长”字换成了“抽”字。

师:

有什么不同?

生:

我觉得“抽出”新的枝条更有生机勃勃的样子,运用“抽”字更恰当一些。

师:

是这样吗?

谁有不同意见?

生:

我觉得“抽”呢,它不像“长”那样得一点一点慢慢地长出来,“抽”比“长”的速度要快。

“长”只描绘出树木长出了枝条,但是长得快还是慢呢,我们不知道。

师:

哦,我明白了,也就是说“抽”形象地写出了新枝条生长得很快的样子,而“长”没有这样的效果。

(对全班同学)你们同意吗?

生:

(齐声)同意!

师:

那还等什么呀,给两位同学一些鼓励啊!

(带头鼓掌。

)真棒!

那在读的时候我们就应该读出那种生机与活力。

谁来读一下?

赏析:

在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感知了小鹿“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的情趣,比较了词语“抽出”和“长出”的差别,体会到文章语句和用词的生动、精准,这对学生品词造句有很大的帮助。

此外,教师根据学生的体验创设品读情境,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成功之处:

一、情感朗读,引领探讨。

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是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小兴安岭的美。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创设了美的情境,引导学生分层次朗读,在读中品味,从读中找景,读与评相结合,使学生在品评中,提高自己的朗读能力,同时进一步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

二、抓住词句,质疑深探。

如第1自然段的“抽出”“淙淙”“俯下身子”“侧着脑袋”都用得十分到位,动静结合,把整个春天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课文描写小兴安岭的春天时有这样一句话: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在学习这句话时,我用换词语的方式引导学生体会“抽出”比较恰当,它写出了新芽长得很快,另外还给我们一种动感,从而让学生知道文章中用词的精确性和重要性,感受小兴安岭生机勃勃的春景。

而第3自然段中“封”“浸”“千万缕”“利剑”把夏天的特点写得十分准确,同时又体现出小兴安岭独特的魅力。

不足之处:

本次教学设计对文本的分析、理解透彻,但课外发散稍显不足。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以课本为载体,引领学生进行课外拓展,引导和帮助学生查阅有关的文字资料或图片资料,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积累。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0美丽的小兴安岭(第1课时)人教(部编版)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自学课文生字词,通过思维导图梳理课文内容,理清文脉。

2.学习第一段和最后一段,感受本文总分总的结构。

教学重点:

  1.抓住不同季节中的重点词句,通过对重点词句的品读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用词准确性。

  2.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尝试模仿表达。

  教学难点:

  通过对重点词句的品读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用词准确性。

并且学习课文写法,尝试模仿表达。

  教学流程:

  一、了解位置,初识兴安岭景之美

  前两天我们跟着作者游览了雄伟的天门山,美丽的西湖,如镜的洞庭湖,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整洁的海滨小城,今天我们继续来到祖国的东北(出示图片)

  1.读准字音:

  板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