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教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087147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80 大小:406.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教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教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教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教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教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0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教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0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教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0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教案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0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0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0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0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0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0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0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0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0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0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0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教案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0页
亲,该文档总共8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教案Word格式.docx

《最新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教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教案Word格式.docx(8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教案Word格式.docx

同学们耳朵可真灵呀,下面老师还要请同学们听一首描写动物的音乐,这种动物在动画中没有出现。

猜一猜是什么动物?

3.教师播放乐曲《野蜂飞舞》片段

学生听后,师介绍:

这是一首描写蜜蜂的乐曲,名字就叫《野蜂飞舞》。

乐曲主要描写了蜜蜂飞舞的声音。

下面老师要提高点难度喔……

㈡课件显示:

“想一想”

1.师:

现在,又要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了!

1教师播放音效“雷雨”的声音

2教师播放音效“警车、救护车、消防车、刹车的声音”

3教师播放“火车”的声音(火车出发、鸣笛、行进中的声音)

(通过火车出发、鸣笛、行进的声音,使学生体验声音的远近、强弱,从中认识音乐中的节奏要素。

2.师:

现在,老师请同学们听一首音乐《出发》,听听音乐是怎样表现火车出发的?

师播放乐曲片段。

教师随音乐的进行,模仿拉响汽笛的动作(四次)

刚才我们聆听了几组生活中常听的声音,下面老师又要提高难度了。

㈢多媒体出示“试一试”

现在,教师要请同学们听一组声音,我要求同学们根据你听到的声音,把它编成一个完整的故事,看看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怎么样?

试试同学们的听力怎么样?

考考同学们的想象力怎么样?

1.教师播放音效生活起居的声音(门铃声、敲门声、开关门声、摩托车启动声、刹车声)

教师播放多媒体时,不按情节的逻辑顺序播放。

2.学生听完,小组讨论,家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3.由小组派代表讲述自编的故事情节。

三、教师评价、总结

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这些声音都在生活中,其实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事物,要我们去挖掘,要我们去留意,我们要作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在生活中找艺术,让艺术美化我们的生活。

第二课时《大雨和小雨》

1.寻找生活中的声音。

2.歌曲《大雨和小雨》。

3.听听我创造的声音。

知识与技能:

能寻找并模仿生活中的声音。

过程与方法:

学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情感与价值:

生活中能创造几种声音。

(一)寻找生活中的声音

1.教师用猜谜语的方式,启发学生用耳朵仔细听辨生活中的各种声音(谜面:

谜底:

耳朵)。

2.启发学生注意“观察”——“倾听”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并模仿这些声音。

3.教师将学生所倾听到的声音进行简单分类,再分别播放教材中城市、森林、乡村的声音,学生分辨、模仿并简单说明这些声音有什么特点?

4.想一想,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声音。

(二)歌曲《大雨和小雨》

1.雨是一种自然现象。

有大雨也有小雨。

下面我们来学唱一首关于雨的歌曲——《大雨和小雨》。

2.由教师范唱或听录音。

3.跟着教师学唱《大雨和小雨》。

4.讨论大雨和小雨的声音有什么特点?

(三)听听我创造的声音

1.我们刚才听到的声音都是生活中的声音。

我们能不能创造一些声音呢?

按教材提示创造出声音。

2.能不能自己创造一些与教材中不同的声音呢?

3.用几种声音连在一起表现一定的内容。

教学评价:

1.能积极参与声音的探索,听辨出两种以上的声音。

2.会唱《大雨和小雨》。

3.能创造两种以上不同的声音。

第三课时歌曲布谷

1、学唱歌曲《布谷》,理解四分休止符、二分音符,牢记第一段歌词。

2、利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法学习知识,并参与表演加强记忆。

3、通过表演,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热爱小燕子、布谷鸟的情感。

同时,让学生知道生活是有大自然的万物生灵才显得更美。

教学要点:

用柔和的声音演唱《布谷》,能编创动作表现歌曲。

教具:

琴、歌片、彩笔、动物头饰。

教法:

听唱、故事、创编、表演、活动尝试。

师生问好。

一、新学期教育与学生沟通,激励学生热爱音乐。

二、表演《小燕子》

提示:

歌曲中唱出了哪些内容?

你想和小燕子说什么?

你想和它交朋友吗?

那你该怎么做呢?

1、听歌曲《小燕子》,并为其自由创编舞蹈。

也可以和同桌合作,还可以自由选舞伴来完成。

2、随琴声自由表演。

三、表演《布谷》

1、师边讲故事边在在黑板上进行绘画。

将学生带进春天,带进大自然,带进火热的生活。

2、站学生来模仿“布谷鸟”的叫声或者动作。

而且边做边随老师记忆歌词,体味歌词。

3、师范唱歌曲。

让学生默声表演。

看谁能把老师的歌表现的最好。

4、听琴,体会歌曲中的四分休止和二分音长,跟着音乐来拍手拍腿,感受歌曲的节拍,可以随琴自由演唱。

5、请大家互相合作,讨论一下歌曲中唱出了什么?

你是怎样理解的。

6、听唱学习歌曲。

注意旋律的的确起伏,边学习边让学生分小组拉起手。

听第一段歌曲向左方向走,听第二段歌曲向右方向走。

第三段反之。

让学生在充分感受中记住歌曲的旋律。

7、唱会歌曲,牢记歌曲的第一段歌词,并启发学生小鸟唱出的是第二段歌词,我们唱出是第三段歌词。

8、动手操作,用彩笔标出休止符和长音的地方,看谁找的最准确。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来到了春天,来到了田野,让我们这些可爱的小鸟,把春天装扮得更美。

把生活装扮得更美。

五、板书设计:

布谷

歌词意境彩图

学生自己描绘的春天

第四课时、《大鼓和小鼓》

1.音乐活动“在音乐厅里”。

2.歌曲《布娃娃弹琴》《大鼓和小鼓》。

知识与技能:

能说出几种乐器的名称,感受人声与乐器的不同音色。

过程与方法:

会唱《布娃娃弹琴》《大鼓和小鼓》。

情感与价值:

是学生体验音乐的乐趣。

(一)在音乐厅里

1.教师播放音乐厅里合唱和管弦乐队的录像。

提问:

除了生活中的声音还有什么声音呢(唱歌的声音和乐器的声音)?

2.请你在教材图中找一找,你认识哪些乐器呢?

学生说出一种乐器,教师就可以出示这种乐器的图片并播放声音,如有学生会演奏,可在课上为同学们演奏,最后教师再介绍其它的乐器。

3.有打击乐器的可让学生敲击一下,感受这些乐器的音色。

4.还知道其他的乐器吗?

(二)学唱《布娃娃弹琴》

1.你们知道木琴是什么形状,它发出的是怎样的声音吗?

教师可出示木琴的图片并播放一首木琴曲(如《草原小骑兵》片断)。

下面我们来学习一首新歌《布娃娃弹琴》。

2.教师范唱或放录音。

3.跟着老师学唱《布娃娃弹琴》。

4.边唱歌曲边做律动。

(三)学唱《大鼓和小鼓》

1.播放少先队鼓号队的录像,提问:

队伍中有什么打击乐器呢(大鼓和小鼓等)?

2.大鼓和小鼓的声音有什么不同(高低、强弱、音色不同等等)?

3.学唱《大鼓和小鼓》。

4.边走步边唱《大鼓和小鼓》并模仿打鼓的姿势。

(以上两首歌曲也可以选择一首学唱)。

1.能认识一种以上的乐器并说出它的名称。

2.会敲击一种打击乐器。

3.会唱《布娃娃弹琴》和《大鼓和小鼓》中的一首。

第五课时《青蛙音乐会》

课题

《青蛙音乐会》

教案序号

授课时间

2014年10月8日

课型

新授课 

聆听《青蛙音乐会》,感受音乐所表达的生动鲜明的青蛙形象。

2、聆听《青蛙音乐会》感受大自然的美。

3、通过各种艺术手段来进行音乐创作。

教点

学难

重点

仔细聆听乐曲,注意青蛙叫声的强弱变化。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

板书设计

青蛙叫声的强弱变化

联想到的情景

欣赏美

[师在教室里布置好充满夏天气息的场景,播放背景音乐:

合唱曲《夏天的阳光》,并展示一幅青蛙图画]

小朋友们,你现在感受到什么了?

生:

夏天来到我们身边,荷花开了,青蛙呱呱叫,天气变热了,知了叫,……

对啊,“映日荷花别样红”“听取蛙声一片”,只要你细细观察,到处都能感受夏天的气息。

小溪的泉声,蝴蝶翩翩起舞,荷花微微散发出香气,暖暖的阳光撒在我们身上,啊,夏天多美好啊!

那你们喜欢夏天的什么?

[学生描述夏天的种种趣事]

夏天的诗和画虽然很美,但我们只能欣赏到静止的画面却听不到夏天的声音,现在老师请大家唱唱学过的有关夏天的歌曲。

[学生齐唱歌曲《小青蛙要回家》]

这首歌把夏天的热闹和小青蛙活泼可爱的表情活灵活现的表现出来了,现在我们来欣赏下面这首音乐。

初听《青蛙音乐会》的录音

二、表现美

啊!

池塘里真热闹啊!

原来小青蛙们在举办音乐会,我们也来凑热闹吧!

师带青蛙头饰扮演青蛙主人:

“我的同胞们,欢迎你们来参加今晚的音乐会,为了表示欢迎,我先为大家献上一首歌!

”(播放《青蛙音乐会》片段)[学生跟据音乐节奏、情绪用嘴型有表情地表演青蛙演唱

我们的青蛙小公主也来为我们献上一段优美的舞姿!

[师播放《青蛙音乐会》片段,请班里的舞蹈队员跟着音乐旋律即兴表演,请其他同学表演其它爱跳舞的小蝴蝶、小蜻蜓]

音乐会开始有活泼的气氛了,但是我觉得这还不表达青蛙们的欢乐心情,让我们一起来载歌载舞吧,把欢乐释放出来!

[播放《青蛙音乐会》,师生即兴表演,教师对大胆表演、动作设计有创意的同学给予鼓励。

感悟美

小朋友你们表演得真好,那我们也加入它们的音乐会,先献上一首歌好吗?

[学生愉快地演唱歌曲《快乐的音乐会》]

老师准备了几样打击乐器,几只哨子。

我想用这些小东西来模仿夏天的小动物的叫声一定很有趣。

大家听一听,它们分别像谁的叫声?

学生讨论回答:

哨子——蟋蟀;

圆舞板——青蛙;

碰铃——金玲子;

沙球——纺织娘。

现在我们来有节奏地演奏这些打击乐器(哨子)。

[教师指导打击乐练习。

(简易节奏型)]

如果我们一边演唱,一边用打击乐器伴奏,效果会怎样?

让我们来试一试。

[师生边唱边用打击乐器伴奏]

现在,在青蛙的音乐会上不仅有了我们愉快的歌声,各种小动物也来加盟这个音乐会了,真是越来越热闹了!

[播放《青蛙音乐会》,按造“动动——敲敲——唱唱”让学生多种方式感受音乐体验音乐乐的情绪。

 

第二单元

我爱家乡,我爱祖国

第一课时

1.听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学唱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

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感受人声和器乐不同的音色。

学唱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能用正确的演唱姿势唱歌。

通过老师领唱,学生齐唱等方法学习。

情感与价值态度:

能安静地聆听音乐,并知道在什么场合下要唱、奏国歌。

(一)听赏《国歌》

1.引入新课。

教师简单介绍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歌。

国歌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尊严,反映该国家人民的精神风貌。

因此,在唱、奏国歌时一定要起立。

面部表情要庄重、肃穆,身体不能乱动。

介绍完后,请学生起立,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录音,让学生完整地听赏一遍。

2.可向学生提问:

在什么场合、情景下唱、奏国歌?

然后播放有关唱、奏国歌的VCD、录像带或幻灯片及有关图片,再请一至两位学生补充。

3.介绍国歌的来历,并听齐唱和铜管乐演奏的国歌,使学生感受人声与乐器的不同音色。

4.教师启发学生简单谈谈,用乐器演奏和人声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给他们的不同感受。

5.播放奏国歌、升国旗的画面,让学生知道奏国歌、升国旗的联系。

(二)学唱《国旗国旗真美丽》

1.教师可让学生自己谈一谈,国旗的形状、颜色、五星的排列、象征意义等国旗知识。

2.教师播放歌曲录音或范唱一遍,以引起学生学唱歌曲的兴趣。

3.教师带领学生将歌词按语言节奏朗读一遍。

4.学生跟着教师分句模唱歌曲数遍。

5.教师引导学生,以接唱方式熟唱歌曲,如教师唱“国旗国旗”,学生接唱“真美丽”……

1.是否能安静地听音乐。

2.是否知道在什么场合下,唱、奏国歌。

3.是否能用自然的声音学唱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而不喊唱。

第二课时

1.学唱歌曲《我爱家乡,我爱祖国》。

2.认识常用课堂打击乐器碰铃、响板。

3.听赏歌曲《吹芦笙》。

能有表情地演唱《我爱家乡,我爱祖国》。

认识碰铃与响板,并知道正确的演奏方法。

通过打击乐器等方法来学习歌曲《我爱家乡,我爱祖国》。

能有兴趣地听喜乐,并知道《吹芦笙》是表现哪个民族的儿童歌曲。

教学过程

(一)学唱《我爱家乡,我爱祖国》

1.教师挂出中国地图和长江、黄河风景图,介绍长江、黄河,并请学生指出长江和黄河在中国地图上的位置。

2.教师将歌曲范唱一遍,或播放童声独唱录音。

使学生初步了解歌曲的歌词、节奏和情感。

3.跟着教师有表情地分句轻声学唱。

4.请几级学生集体演唱,并评出有表情且音色较美的小组进行表扬。

(二)听赏《吹芦笙》

1.教师播放歌曲《吹芦笙》,引导学生欣赏,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

2.教师简单介绍侗族及其吹奏乐器芦笠的主要特点。

3.引导学生在听赏时接唱歌曲中的衬词。

4.在听赏几遍以后,可让学生跟随录音轻声哼唱。

(三)认识打击乐器:

碰铃、响板

1.教师向学生展示乐器实物,演示基本的演奏方式,并让学生识别两种打击乐器的不同音色。

2.教师将乐器发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正确的敲击方法。

如乐器数量不够,可轮换进行。

3.教师出示卡片

碰铃dangdangdangdang

dadadadadadadada

响板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统习演奏。

可分组交换练习,每两人为一组作乐器交换。

教学评价

1.能否区别碰铃与响板的音色,并能正确演奏。

2.是否知道《吹芦笙》是哪个少数民族的儿童歌曲。

3.能否有表情地演唱《我爱家乡,我爱祖国》。

第三课时《草原就是我的家》教学案例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小学学科:

音乐

2、课时:

1课时

二、教学课题《草原就是我的家》

三、教材分析:

《草原就是我的家》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一年级第二册第五单元《跳起舞》第一课时,是一首原汁原味的内蒙古短调民歌。

为2/4拍,六声羽调式,一段体结构。

歌曲旋律中八度大跳音程的音准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

全曲旋律明朗豪放,有着进行曲雄壮有力的特点,节奏较为整齐,表现了蒙古族儿童,对草原家乡的热爱,歌曲简单、易唱,以明快、豪放的旋律,带领学生走入美丽的蒙古草原,表现了蒙古族儿童对草原、家乡深深的挚爱之情。

四、学情分析为了全面准确的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时我针对一年级学生好奇、思维活跃、集中注意持久性较差,但容易对有趣、富有童趣的事物产生兴趣等特点,遵循直观性、启发性原则和循序渐进的原则,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充分利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肢体语言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使整个教学活动成为师生间不断进行思维交流和心灵沟通的过程。

五、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充分感受蒙古族音乐风格,了解蒙古族风情,增进民族间的团结及热爱家乡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知识与技能:

学习附点音符的节奏,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的拍击节奏;

(三)过程与方法: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学会简单的蒙古族舞蹈动作,培养学生小组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

六、教学重难点

(一)简易蒙古族舞蹈动作的学习;

(二)附点四分音符的正确击拍;

(三)在教师的帮助下,小组合作进行创编活动,抒发爱家乡的情感。

七、教学准备

交互式电子白板、多媒体课件、绘画用具、剪刀、卡纸、胶棒、打击乐器、白板笔、书写板等

八、教学过程

(一)快乐第一站——走进草原(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背景音乐:

草原之夜

教师:

欢乐音乐课,快乐在进行,今天我们随着音乐的脚步,将来到一个新的地方。

首先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拉幕功能出示中国地图,向学生介绍蒙古族分布的具体位置,并迅速的画出蒙古族自治区。

教师声情并茂的介绍蒙古族的风土人情,仿佛将学生引领到了美丽的大草原,简短的设计让学生有了意犹未尽之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

随后,在背景音乐中声情并茂的向学生进行介绍蒙古族的风土人情,仿佛将他们引领到了美丽的大草原。

每年的7、8月间草原上都要举行热闹的那达慕盛会,介绍蒙古族特有的活动。

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也参加一次那达慕盛会?

很自然的进入了快乐第二站。

(二)快乐第二站——欢乐那达慕(体验模仿,加深了解)1、播放那达慕盛会的视频短片

2、模仿骑马、摔跤、射箭的动作,学习重点节奏:

骑马:

(出示骑马图和节奏谱,用动作和声音有节奏地模仿骑马):

XXXX

哒哒哒哒

射箭:

(出示射箭图和节奏谱,用动作和声音有节奏地模仿射箭):

X•X

嗖啪

设计意图:

此环节的设计符合事物的发生顺序,学生在体验与模仿的活动中发现、探究、掌握了简单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使学生感受到了节奏就在我们身边,掌握了符点四分音符节奏的正确拍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了本课歌曲的基本节奏,为学习新歌打下铺垫。

(三)、快乐第三站:

歌唱草原(学习新知,培养兴趣)

我们学习了骑马和射箭,同学们的表现真出色,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蒙古族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

1、教师范唱,再次播放歌曲,启发学生找出刚刚学过的骑马和射箭的节奏。

2、学习节奏;

3、模唱旋律;

教师通过演示白板,为学生变魔术,在教师的拖动下白板上由一朵白云变出了朵朵白云,在运用超链接功能,播放第一乐句的旋律,学生自主的模唱出来。

一下三个乐句以此类推,逐一学习。

4、学习歌词,学生随伴奏音乐读歌词

5、学唱歌曲6、歌曲处理

教师:

同学们,你们说一说,这首歌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呢?

(欢快的、喜悦的)

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因此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

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途径,从而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

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快乐第四站:

告别大草原(拓展延伸,激发情感)1、教师:

时间过得真快,我们就要和草原的小朋友说再见了,你想用什么方式来

和他们告别呢?

各个小组分别,选择带有不同颜色的蒙古包,领取任务,进行创编活动。

a组画一幅画或粘贴一幅画送给草原的小朋友

b组创编舞蹈《草原就是我的家》

c组根据《草原就是我的家》旋律创编歌词

d组运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2、小组分别进行汇报表演3、教师:

同学们,这次快乐草原之行,你有哪些收获呢?

大家来谈一谈。

(学生自

由的谈收获)

下节音乐课带上你的好心情,继续跟我出发,同学们再见!

新课标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创编这一环节中我充分渗透了这一教学理念,通过生生合作和自主探究,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这一学习方式不仅为学生创设了民主、宽松、自由的氛围,更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了自信心。

并通过情感体验和肢体语言的融合互动引申爱祖国、爱家乡教育,同学们在欣赏美、体验美的同时还创造了美,在愉快的表演中提高了自身的音乐素养。

九、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上我重点应用了交互式电子白板拉幕、探照灯、移动、旋转、拉伸复制等功能,使学生视觉、听觉交互结合,学习方法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到音乐课堂中来,充分地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感知美和鉴赏美的能力,效果很好。

1、首先完成了本课的情感目标,仿佛将学生引领到了美丽的大草原,简短的设计让学生有了意犹未尽之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

2、解决了教学重难点问题,完成了知识目标,增强了对节奏、八度音程音高的理解。

3、在教学中,利用电子白板演示使学生视觉、听觉交互结合,对歌曲的旋律进行反复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自主的把握歌曲情感内涵。

所以学生学习兴趣很高,能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很好的完成了本课的能力目标。

本课我通过利用白板教学资源,将教学实际需要与教材教法进行有机整合,把附点音符节奏特点展示出来,整个课堂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了低年级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电子交互白板技术为课堂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供了技术可能和方便。

传统的多媒体课件更多的是演示功能,学生只是根据将课前设计好的课件在课堂学习,在课堂的演示过程中学生无法参与其中。

而用白板技术制作的课件,为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参与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例如:

这节课中有许多环节利用了白板图片的可移动性等多种特殊功能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掌握了重难点,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第四课时我爱家乡,我爱祖国

我爱家乡,我爱祖国第二课时

1.能有兴趣地听喜乐,并知道《吹芦笙》是表现哪个民族的儿童歌曲。

2.能有表情地演唱《我爱家乡,我爱祖国》。

3.认识碰铃与响板,并知道正确的演奏方法。

1.教师介绍长江、黄河,并请学生说出长江和黄河在中国地图上的位置。

碰铃响板

小结:

通过学习,学生知道了《吹芦笙》是表现哪个名族的儿童歌曲,能有表情的演唱《我爱家乡,我爱祖国》,知道了一些乐器的演奏姿势,学习效果较好。

第五课时哇哈哈

1、会表演歌曲《哇哈哈》

1、学生能用欢乐、热烈的情绪演唱歌曲《娃哈哈》,初步学会用简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