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科目概论内容.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090930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74 大小:40.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科目概论内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会计科目概论内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会计科目概论内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会计科目概论内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会计科目概论内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会计科目概论内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4页
会计科目概论内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4页
会计科目概论内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4页
会计科目概论内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4页
会计科目概论内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4页
会计科目概论内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4页
会计科目概论内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4页
会计科目概论内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4页
会计科目概论内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4页
会计科目概论内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4页
会计科目概论内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4页
会计科目概论内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4页
会计科目概论内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4页
会计科目概论内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4页
会计科目概论内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4页
亲,该文档总共7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会计科目概论内容.docx

《会计科目概论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科目概论内容.docx(7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会计科目概论内容.docx

会计科目概论内容

科目:

會計概論I、II學分數:

6(3/3)科目代號:

VBS301,類別:

專精(商業應用學程)

VBS302

一、目標:

1.能瞭解財務會計之基本理論。

2.能熟練會計處理程序,培養帳務處理之能力。

3.能瞭解會計資訊之意義及功能,奠定應用會計資訊之能力。

4.能瞭解商業會計法令,培養守法之觀念,涵養誠信之職業道德

二、教材綱要

單元主題

內 容 綱 要

節數

備註

1.會計之基本概念

1.會計之意義及功能。

2.會計在組織經營管理上扮演之角色。

3.與會計發展有關之團體。

2

2.會計之基本法則

1.交易。

2.財務報表要素。

3.一般常用之會計科目。

4.會計方程式。

9

3.會計循環

1.會計循環之概念。

2.帳簿之設置。

3

4.分錄及日記簿

1.借貸法則及分錄之意義。

2.日記簿之格式及記錄方法。

3.分錄之種類。

4.分錄釋例。

14

5.過帳及分類帳

1.過帳之意義及分類帳之功用。

2.分類帳之種類。

3.總分類帳之格式及過帳方法。

4.過帳釋例。

4

6.試算及試算表

1.試算之意義及試算表之功用。

2.試算表之格式及編製方法。

3.試算釋例。

4

7.調整

1.調整之意義及功用。

2.會計基礎。

3.應計項目之調整。

4.遞延項目之調整。

5.估計項目之調整。

6.調整釋例。

18

8.工作底稿

1.工作底稿之意義及功用。

2.工作底稿編製釋例

3

9.結帳

1.結帳之意義及功用。

2.虛帳戶之結清。

3.實帳戶之結轉。

4.結帳釋例。

12

10.財務報表

1.主要財務報表。

2.損益表之意義、內容及編製釋例。

3.資產負債表之意義、內容及編製釋例。

14

11.會計假設與會計原則

1.基本會計假設。

2.基本會計原則。

3.操作限制。

8

12.加值型營業稅之會計處理

1.加值型營業稅之計算方法。

2.統一發票之種類及開立方法。

3.加值型營業稅之會計處理。

8

13.傳票制度

1.會計憑證之概念。

2.傳票之概念。

3.複式傳票。

4.單式傳票。

5.電腦會計之基本概念。

9

科目:

會計學I、II.學分數:

4(2/2).科目代號:

VBS303,類別:

專精(商業應用學程)

VBS304.

目標:

1.能瞭解公司會計的基本概念。

2.能熟悉各項資產評價及帳務處理。

3.能瞭解負債的帳務處理。

4.培養守法的觀念,涵養誠信之職業道德。

二、教材綱要

單元主題

內 容 綱 要

節數

備註

1.公司會計基本概念

1.公司之概念。

2.股本種類及股票之發行。

3.保留盈餘。

4.股利發放之會計處理。

5.簡單每股盈餘及本益比。

12

第一學期

2.現金及內部控制

1.現金之意義。

2.現金之內部控制。

3.銀行調節表。

4.零用金。

4

3.應收款項

1.應收帳款。

2.應收票據。

8

4.存貨

1.存貨之意義及內容。

2.存貨數量之衡量。

3.存貨成本之衡量。

4.存貨之續後評價。

5.存貨之估計方法。

12

5.投資

1.投資之意義及內容。

2.短期投資。

3.長期股權投資。

4.長短期投資會計處理之新規定。

8

6.固定資產

1.固定資產之意義及內容。

2.固定資產成本之認定。

3.折舊。

4.固定資產之處分。

12

7.無形資產

1.無形資產之意義及內容。

2.無形資產之一般會計處理。

3.商譽。

4.研究發展成本。

5.電腦軟體成本。

8

第二學期

8.負債

1.負債之意義及內容。

2.流動負債。

3.長期負債。

4.其他負債。

8

 

科目:

經濟與商業環境I、II學分數:

8(4/4)科目代號:

VBS305,類別:

專精(商業應用學程)

VBS306

一、目標:

1.能觀察及理解所處之商業內外在環境及其限制條件。

2.能歸納經濟原理基本概念的能力。

3.能瞭解經濟與切身生活的關聯性或重要性,如:

生活滿足與景氣循環、資源使用的社會責任與市場供需均衡等議題。

4.能運用經濟知識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如:

分配稀有資源、需求選擇、發展自我人力資本的能力,以因應個人與商業組織未來所需。

二、教材綱要

單元主題

內 容 綱 要

節數

備註

1.導論

1.經濟與商業的意義

(1)經濟活動與商業的發展。

(2)商業在經濟活動中的角色。

(3)經濟活動的規律性。

2.商業的經營型態與組織

(1)商業組織的形成。

(2)業種與業態。

(3)零售業之分類。

6

第一學期

2.基礎篇

1.滿足

(1)滿足的概念。

(2)追求最大的滿足。

2.選擇與決策

(1)稀少性。

(2)機會成本。

(3)如何做選擇。

3.看不見的手

(1)價格引導消費。

(2)價格引導生產。

(3)價格引導分配。

4.效率:

投入較少、獲得更多。

5.經濟體系

(1)經濟體系的重要性。

(2)自由經濟。

(3)共產主義經濟。

(4)混合經濟。

(5)經濟體系與效率。

8

3.家計與廠商

1.需要

(1)慾望。

(2)需要。

(3)消費。

(4)消費者如何獲得最大滿足?

a.效用。

b.價值的矛盾。

c.追求最大滿足。

d.消費者剩餘。

(5)消費者保護運動。

2.供給

(1)供給。

(2)生產。

a.生產的概念。

b.企業的型態(台灣產業的介紹,包括農業、工業、商業和服務業)。

(3)成本。

a.成本的概念。

b.生產者剩餘。

c.外部效果。

d.外部成本與外部利益。

16

4.市場與價格

1.「市場」是什麼?

(1)週遭的市場。

(2)還有那些重要的市場?

2.市場均衡與價格機能。

3.價格變動

(1)供需變動對價格的影響。

(2)供需不均衡。

4.價格控制

(1)價格控制的利弊。

(2)保證收購價格。

(3)最高管制價格。

5.市場的型態與特性

(1)完全競爭市場。

(2)不完全競爭市場。

a.寡占市場。

b.獨占性競爭市場。

(3)完全獨占市場。

20

5.財富

1.貧窮與富裕

為何有貧窮與富裕?

2.教育投資

(1)知識經濟的來臨。

(2)學習更多,得到更多。

3.工作與薪資

(1)人力資源。

(2)就業市場。

4.儲蓄與投資

(1)何謂儲蓄?

何謂投資?

(2)儲蓄與投資對財富的影響。

(3)如何選擇儲蓄或投資。

10

6.國民所得

1.國民所得的概念

(1)國民所得的內容。

(2)國民所得在應用上的限制。

a.物價水準的變動。

b.人口的變動。

(3)平均每年每人國民所得。

2.「貧窮」與「富裕」-國民所得分配不均度的測量

(1)洛侖士曲線(Lorenzcurve)。

(2)吉尼係數(Gini’scoefficient)。

(3)最高與最低所得差距的倍數。

12

7.政府

1.政府職能

(1)政府的角色。

(2)公共財。

(3)政府的稅收與支出。

(4)政府的經濟政策。

(5)政府的經濟參與:

公營企業。

2.公共選擇問題與代理問題

(1)何謂代理問題?

(2)公共選擇問題的產生。

(3)如何有效的監督?

10

第二學期

8.財金

1.貨幣與匯率

(1)貨幣的意義功能。

(2)各國的貨幣與匯率。

2.貨幣的供給與需求

(1)貨幣的需求與利率水準。

(2)貨幣的供給。

(3)幣值升貶與物價的關係。

3.貨幣與物價

(1)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是什麼?

(2)物價漲跌對生活的影響為何?

4.簡介我國金融市場

(1)金控。

(2)生活中常見的金融活動與商品。

a.標會。

b.股票(股市的功能與台灣的股市)。

c.認購權證。

d.基金。

e.外匯。

24

9.經貿

1.景氣與不景氣

(1)景氣循環。

(2)景氣紅藍燈。

(3)領先、同時與落後指標。

(4)痛苦指數。

2.經濟成長與創新

(1)經濟成長的決定因素。

(2)創新理論。

(3)知識經濟時代。

3.國際經貿活動與外匯

(1)國際貿易與外匯。

(2)跨國投資FDI。

4.國際經貿組織

(1)WTO(世界貿易組織)。

(2)APEC(亞太經濟合作會議)。

(3)EU(歐洲經濟聯盟)。

(4)FTA,NAFTA(自由貿易區,北美自由貿易區)。

(5)ASEAN(東南亞國家協會)

24

10.商業與經濟未來之發展

1.商業現代化。

2.現代化商業機能

(1)商流。

(2)物流。

(3)金流。

(4)資訊流。

(5)服務流。

3.商業與經濟活動未來之發展(含:

電子商務環境)。

14

三、教學要點

1.教材選編:

編輯教材時,內容之選擇與次序之安排,應參照教材大綱之內涵,並符合教學目標。

2.教學方法:

教學除了研討經濟及商業環境有關之基本知識外,尤其須灌輸學生職業道德觀念,並培養學生積極進取之學習態度。

3.教學評量:

學生成績的評量,除學校規定的筆試及作業成績外,教師在教學時應考核學生對經濟與商業環境之認識及思考能力,作為重要的平時成績。

4.教學資源:

教材內容之難易,應適合學生程度,避免艱深晦澀而降低學生學習意願。

5.教學相關配合事項:

編寫教材時,宜多引用國內、外較新之相關資料,以免內容太過陳舊與現實脫節。

科目:

數位化資料處理學分數:

8(4/4)科目代號:

VBS201,類別:

專精(商業應用學程)

VBS202

一、目標:

1.能熟練至少一種以上中文輸入法。

2.能熟悉文書處理之排版應用。

3.能熟悉印表機、掃瞄器及多媒體輸出入設備之設定及操作。

4.能熟悉簡報軟體之操作及應用。

5.能熟悉試算表軟體之操作及應用。

6.能熟悉影像處理軟體之基本操作。

7.能熟練文字辨識軟體之文字辨識技巧。

8.能應用電腦處理日常生活及工作。

二、教材綱要

單元主題

內 容 綱 要

節數

備註

1.作業環境介紹與設定

1.作業系統環境的介紹。

2.檔案管理與基本操作。

3.作業系統設定、軟體安裝與移除

(1)工作列設定。

(2)印表機安裝與設定。

(3)輸入法安裝與設定。

(4)掃瞄器安裝與掃瞄器軟體操作。

(5)網路與多媒體應用程式之操作。

8

第一學期

2.中文輸入法介紹

1.鍵盤指法的說明及練習。

2.中文輸入法介紹及取碼規則說明

(1)倉頡輸入法。

(2)大易輸入法。

(3)嘸蝦米輸入法。

(4)其他輸入法。

8

教授之輸入法可選擇市面佔有率較高之輸入法。

3.字根與取碼原則示範與練習

1.取碼規則示範與練習:

(1)字根示範與練習。

(2)取碼規則示範與練習。

(3)文章練習。

20

4.辦公室文書處理軟體操作

1.軟體的環境介紹及基本操作。

2.文章格式設定及排版技巧

(1)文字與段落的格式設定。

(2)選取、搬移、複製及快速鍵操作。

(3)文章尋找與取代技巧。

(4)樣版套用技巧。

(5)自動化格式套用及設定。

3.表格建立及編修技巧

(1)表格建立、增修及刪除。

(2)表格資料編修技巧。

(3)表格切割及合併。

(4)表格版面設定及微調。

(5)表格自動格式之套用。

4.版面設計

(1)分隔設定。

(2)章節、大綱標題的設定及應用。

(3)頁碼及頁首頁尾操作。

(4)框線及網底的設定。

5.插入圖片及圖形工具之操作。

6.與其他共通軟體的匯入匯出操作

(1)合併列印功能。

(2)檔案匯入及匯出。

(3)插入物件的應用及操作。

7.常見文書格式的範例介紹及練習。

8.超連結文件範例介紹與練習。

9.範本的介紹及練習。

10.文書軟體的工具項應用及操作

(1)文件的列印。

(2)設定印表機列印格式。

(3)預覽列印功能。

(4)列印的執行及取消。

36

5.試算表軟體操作

1.試算表

(1)認識儲存格、工作表及活頁簿。

(2)資料輸入、美化與驗證。

(3)公式與函數的應用。

(4)排序、小計與篩選。

(5)資料的匯入與匯出。

(6)試算表版面設定技巧。

(7)統計圖表的製作。

(8)樞紐分析圖報表。

(9)試算表及活頁簿的保護。

(10)試算表工具的應用技巧。

(11)列印功能的操作。

(12)範例練習。

24

第二學期

6.簡報軟體操作

1.簡報的建立

(1)基本編輯。

(2)簡報版面配置及設計。

(3)範本的套用與修改。

(4)插入檔案的操作。

(5)插入表格與圖形繪製。

(6)圖表設計。

(7)特殊效果建立。

(8)多媒體簡報設計。

(9)投影片放映設定。

(10)製作簡報網頁。

(11)列印功能的操作。

(12)範例練習。

12

7.掃瞄器與影像處理軟體操作

1.掃瞄器設定與操作。

2.色彩原理與影像類型

(1)影像類型介紹。

(2)計算圖片所佔空間。

(3)列印尺寸與像素之關係。

3.影像處理軟體操作

(1)基礎操作練習。

(2)繪圖工具的介紹。

(3)影像的格式化處理。

(4)相片修補與美化。

(5)影像特效處理。

(6)列印功能的操作。

(7)範例練習。

24

8.文字辨識系統的操作

1.文字辨識格式設定:

(1)設定辨識之格式。

(2)將已掃瞄之文字圖形檔執行文字辨識。

(3)辨識完成之文字檔進行編修與儲存。

4

9.綜合練習

結合所學之文書處理、試算表應用、簡報應用及影像處理等數位化資料處理技能,以常見之文書應用進行綜合練習。

8

三、教學要點

1.教材編選

(1)教材編寫內容請多選用和學生所學相關的資料加以運用,並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讓學生瞭解使用電腦軟體的效益。

(2)本課程內容係包含實習,故編纂教科書時宜另編纂學生實習手冊,提供學生實習之用。

科目:

會計實務I 學分數:

2  科目代號:

VBS201 類別:

專精(商業應用學程)

一、目標:

1、了解銀行的功用特徵及發展趨勢

2、了解銀行的各種業務並學會其帳務處理

3、瞭解國內匯兌及國外業務,並學會其帳務處理

4、培養細心處事的態度,並具有廉潔操守

5、能融會貫通,奠定將來就業的基礎

二、教材綱要

單元主題

內 容 綱 要

節數

備註

一、緒論

1.銀行之意義及功能。

2.銀行之種類及主要業務。

3.銀行發展之趨勢。

4.銀行會計之意義及特徵。

4

二、會計科目

1.會計科目之分類。

2.會計科目之釋義。

3.會計科目之應用實例。

6

三、銀行之帳簿組織及記帳程序

1.帳簿之組織及系統。

2.會計處理之程序。

3.傳票的意義及功能。

4.單式傳票的種類、格式及編製方法。

5.科目日結單。

6.總分類帳與明細分類帳。

7.日計表。

8.備查簿。

6

四、現金出納與票據交換

1.現金出納制度。

2.現金出納的手續。

3.現金的運送。

4.票據交換之方法及帳務處理。

5.退票之處理。

10

五、存款業務

1.存款之意義與種類。

2.支票存款。

3.活期存款。

4.定期存款(

(1)中途可解約,

(2)不可中途解約)。

5.綜合存款(活存、定存、質押透支、代收代付)。

6.公庫存款。

7.存款準備金。

8.單摺、票據、印鑑掛失止付。

10

三、教學要點

1.教材選編:

淺顯、易懂、不必死背公式為原則。

2.教學方法:

講述法。

3.教學評量:

測驗卷、課堂回答、上台演算。

4.教學資源:

投影機、電腦、圖書館。

5.教學相關配合事項:

(1)教師教學前,應編寫教學計畫。

(2)教師教學前,應以學生的舊經驗為基礎,引發其學習動機,導出若干有關問題,然後採取解決問題的步驟。

(3)教學時應注重具體提示與科學推理方法,不宜灌輸片段的會計知識,令學生背誦記憶。

(4)學生的成績評量,除學校規定的筆試及作業成績外,教師在教學時,應核考學生發問、作答、辯論、討論等方面的表達及思考能力,作為重要的平時成績。

四、參考教材:

呂耀堂著(2001)銀行理論與實務前程出版社

科目:

會計實務II 學分數:

2 科目代號:

VBS202  類別:

專精(商業應用學程)

一、目標:

1、了解銀行的功用特徵及發展趨勢

2、了解銀行的各種業務並學會其帳務處理

3、瞭解國內匯兌及國外業務,並學會其帳務處理

4、培養細心處事的態度,並具有廉潔操守

5、能融會貫通,奠定將來就業的基礎

二、教材綱要

單元主題

內 容 綱 要

節數

備註

一、放款業務

1.放款之意義與種類。

2.貼現、擔保放款及無擔保放款。

3.透支與擔保透支。

4.央行貼現轉融資與央行放款轉融資。

5.國內信用狀及銀行承兌匯票。

6.逾期放款之處理。

8

二、國內匯兌

1.匯兌之意義與種類。

2.匯出匯款。

3.匯入匯款。

4.買入匯款。

5.代收代付款項。

6.聯行往來及同業往來。

8

三、國外業務之簡介及帳務處理

1.國外業務之簡介。

2.出口業務之帳務處理。

3.進口業務之帳務處理。

4.國外匯兌之業務。

10

四、月算、結算與決算

1.月算:

(1)月算之概述及期間。

(2)月算之調整。

(3)月算報表編製。

2.結算及決算:

(1)結算項目及方法、帳目之結轉。

(2)編結算報表。

(3)年度結算。

10

三、教學要點

1.教材選編:

淺顯、易懂、不必死背公式為原則。

2.教學方法:

講述法。

3.教學評量:

測驗卷、課堂回答、上台演算。

4.教學資源:

投影機、電腦、圖書館。

5.教學相關配合事項:

(1)教師教學前,應編寫教學計畫。

(2)教師教學前,應以學生的舊經驗為基礎,引發其學習動機,導出若干有關問題,然後採取解決問題的步驟。

(3)教學時應注重具體提示與科學推理方法,不宜灌輸片段的會計知識,令學生背誦記憶。

(4)學生的成績評量,除學校規定的筆試及作業成績外,教師在教學時,應核考學生發問、作答、辯論、討論等方面的表達及思考能力,作為重要的平時成績。

四、參考教材:

呂耀堂著(2001)銀行理論與實務前程出版社

科目:

會計實務III學分數:

2  科目代號:

VBS203  類別:

專精(商業應用學程)

1、目標:

1、了解成本會計的基本理論,熟悉實務處理方法,計算與記錄並加以靈活運用,俾能學以致用。

2、介紹目前成本會計在決策過程中扮演的角色,以及提供資訊以提昇學生決策判斷的能力。

二、教材綱要

單元主題

內 容 綱 要

節數

備註

一、成本會計之基本概念

1.成本會計之意義與功能。

2.成本會計與財務會計之區別。

3.成本會計之意義與分類。

4.成本計算基本公式。

4

二、材料成本

1.材料之管理原則。

2.材料採購、領用與退回之會計處理。

3.經濟採購量及存貨管理。

4.發料計價。

5.廢料、壞料之處理。

6.材料盤盈及盤虧之處理。

7.材料會計釋例。

8

三、人工成本

1.人工成本之意義與範圍。

2.人工成本之會計處理。

3.獎金、工資制之種類。

4.人工成本會計釋例。

8

四、製造費用

1.製造費用之意義與分類。

2.製造費用發生之會計處理。

3.製造費用之隸屬。

4.製造費用之集中-初步分離。

5.製造費用之歸宿-最後分離。

6.製造費用會計釋例。

8

五、分批成本會計制度

1.分批成本會計制度之意義及其適用範圍。

2.製造通知單及分批成本單之應用。

3.分批成本制之會計處理。

4.分批成本制釋例。

8

三、教學要點

1.教材選編:

淺顯、易懂、不必死背公式為原則。

2.教學方法:

講述法。

3.教學評量:

測驗卷、課堂回答、上台演算。

4.教學資源:

投影機、電腦、圖書館。

5.教學相關配合事項:

(1)教師教學前,應編寫教學計畫。

(2)教師教學前,應以學生的舊經驗為基礎,引發其學習動機,導出若干有關問題,然後採取解決問題的步驟。

(3)教學時應注重具體提示與科學推理方法,不宜灌輸片段的會計知識,令學生背誦記憶。

(4)學生的成績評量,除學校規定的筆試及作業成績外,教師在教學時,應核考學生發問、作答、辯論、討論等方面的表達及思考能力,作為重要的平時成績。

四、參考教材:

蔡柳卿林若娟著(2002)成本會計啟芳出版社

蘇惠君陳季秀著(2002)成本會計龍騰出版社

科目:

會計實務IV 學分數:

2 科目代號:

VBS204 類別:

專精(商業應用學程)

一、目標:

1、了解成本會計的基本理論,熟悉實務處理方法,計算與記錄並加以靈活運用,俾能學以致用。

2、介紹目前成本會計在決策過程中扮演的角色,以及提供資訊以提昇學生決策判斷的能力。

二、教材綱要

單元主題

內 容 綱 要

節數

備註

一、分步成本會計制度

1.分步成本會計制度之意義及其適用範圍。

2.分步成本制之會計處理程序。

3.分步成本之型態。

4.分步成本之計算。

5.產品損壞之會計處理。

6.產品銷售與完成之會計處理。

7.分步成本制釋例。

10

二、成本分攤

1.成本追溯與成本分攤。

2.成本庫與成本分攤。

3.服務部門成本之分攤。

4.聯產品與副產品之意義。

5.聯合成本與共同成本之區別。

6.聯合成本之會計處理。

7.副產品之會計處理

8

三、標準成本會計制度

1.標準成本會計制度之意義。

2.實施標準成本制度之條件。

3.標準之意義以其種類。

4.標準成本之制定。

5.標準成本差異之分析。

6.差異發生之原因與功過之歸屬。

7.標準成本制之會計處理。

8.標準成本差異之處理。

9.標準成本制釋例。

10

四、成本-數量-利潤之分析

1.成本-數量-利潤之假定。

2.損益兩平點之意義及計算。

3.邊際貢獻與邊際貢獻率(利量率)

4.預期利潤規劃之方法。

5.安全邊際之計算及提高安全邊際之方法。

8

三、教學要點

1.教材選編:

淺顯、易懂、不必死背公式為原則。

2.教學方法:

講述法。

3.教學評量:

測驗卷、課堂回答、上台演算。

4.教學資源:

投影機、電腦、圖書館。

5.教學相關配合事項:

(1)教師教學前,應編寫教學計畫。

(2)教師教學前,應以學生的舊經驗為基礎,引發其學習動機,導出若干有關問題,然後採取解決問題的步驟。

(3)教學時應注重具體提示與科學推理方法,不宜灌輸片段的會計知識,令學生背誦記憶。

(4)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