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091423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230.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

检验O2是否收集满

D.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8.人们在工作、生活中,为防止事故发生常采用一些安全措施,下列安全措施中正确的是()

A.油锅中的有着火用锅盖盖灭B.冬天用煤取暖时封闭门窗

C.到煤窖中挖煤用火把照明D.厨房内煤气泄漏打开排气扇通风

9.下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可用于研究燃烧条件。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此组实验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B.图1中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对比说明燃烧必须有氧气

C.图1中铜片上的白磷和水下的白磷对比说明燃烧必须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D.图2中白磷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必须要与氧气接触

10.下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此反应有单质生成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

C.图中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11.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质量/g

10

3

90

反应后质量/g

3.2

待测

A.W可能是单质

B.Y可能是催化剂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反应后Z物质的质量为86.4g

12.下列关于CO2与CO的不同点的比较,错误的是

A.构成:

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B.性质:

CO2能溶于水,不能燃烧;

CO难溶于水,但能燃烧

C.用途:

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等;

CO可作气体燃料,还可用于人工降雨

D.危害:

CO2排放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

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13.用“W”型管进行微型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处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

B.a处实验结束时先停止,通入CO,后停止加热

C.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D.可利用点燃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

14.有X、Y、Z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Z表面有气泡产生,Y没有明显现象,X放入ZCln溶液,没有明显现象。

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X>

Y>

ZB.Z>

X>

YC.X>

Z>

YD.Y>

15.为了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其中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组合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6.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足量稀硫酸,下列图像描述正确的是

17.“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

对下列事实或做法的解释正确的是

A.铁质水龙头表面镀铬可防锈——改变了金属的内部结构

B.众人拾柴火焰高——可燃物越多,着火点越低,越易燃烧

C.用明矾净水——明矾可降低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

D.氧气能被液化贮存于钢瓶——分子间有间隔且间隔能改变

18.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1℃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

4

B.P点表示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

C.t1℃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仍是饱和溶液

D.将三种物质的溶液从t2℃降至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物质

19.化学趣味小组在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后,对金属R的活动性进行探究发现:

将金属R放入稀盐酸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R+2HCl2=RCl2+H2↑),将R放入ZnSO4溶液中无任何变化。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A.R+MgSO4=RSO4+MgB.R+CuSO4=RSO4+Cu

C.R+H2SO4=RSO4+H2↑D.2A1+3RSO4=Al2(SO4)3+3R

20.为验证铁、铜、铝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不可选用的一组物质是(  )

A.FeSO4溶液、Cu、AlCl3溶液

B.CuSO4溶液、Fe、AlCl3溶液

C.稀盐酸、Fe、Cu、Al

D.FeSO4溶液、Al、Cu

21.“愚人金”实为铜锌合金,外观与黄金极为相似,常被不法商贩冒充黄金牟取暴利,下列关于鉴别“愚人金”与黄金的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比较硬度,硬度小的是“愚人金”

灼烧,表面变色的是“愚人金”

浸没在稀硫酸中,表面有气泡产生的是“愚人金”

浸没在硫酸锌溶液中,表面附着白色物质的是“愚人金”

22.在一个大萝卜中挖一个大孔,向其中注入一定量的饱和食盐水,过一段时间后将里面的食盐水倒出,再往倒出的食盐水中加入少量食盐晶体。

则食盐水的质量会

A.不变,因为倒出的食盐水还是饱和的

B.增加,倒出的食盐水还是饱和的,但加入了食盐,故溶液的质量增加

C.增加,倒出的食盐水不饱和了,加入的食盐会溶解一部分

D.减少,因为有一部分食盐变成晶体析出

二、填空题

23.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氧原子_______;

(2)2个氮气分子______;

(3)5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_;

(4)三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6价________;

(5)2个铁离子_____

24.

(1)天然气、________和煤被称为“化石燃料”。

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2)已建成的南京长江三桥是世界上第一座弧线形斜拉桥。

桥塔所用的钢材属于____(填“金属单质”或“合金”)。

(3)将花生油沿一根筷子倒入细口瓶中,该操作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的__________。

(4)世博园直饮水主要生产流程为:

自来水→活性炭→超滤膜分离→紫外线消毒→直饮水,其中活性炭起________作用。

(5)洗涤剂对油污有______作用。

(6)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利用焚烧生活垃圾发电,是将___________能转化为电能。

25.铝制品在空气中有较强的抗腐蚀性,原因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6.改装前的“辽宁舰”锈迹斑斑,钢铁锈蚀主要是铁与_______作用的结果。

菜刀的防锈措施是________。

27.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研制出一款高精度、高可靠性的Rb原子钟,元素Rb形成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1)该粒子属于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原子。

(2)如图所表示的粒子的质子数是_________。

(3)下图表示的微粒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_______(填序号,下同),与Rb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_。

28.自来水厂用二氧化氯消毒杀菌,二氧化氯的化学式为________。

漂白粉(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钙)也可用为饮水消毒剂,次氯酸钙[Ca(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

29.黑火药点燃时发生如下反应:

2KNO3+S+3C

K2S+3CO2↑+X↑,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_。

30.成语“釜底抽薪”所包含的化学原理是____________。

31.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t3℃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2)当a中含有少量b时为了得到纯净的a,可采用_______的方法。

(3)t3℃时,把80g物质a加入到200g水中充分搅拌、静置,形成的是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2.如图为电解水的装置,A、B试管中得到的气体体积比为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3.向Al(NO3)3、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时,有气泡产生。

则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

三、实验题

34.据如图A所示的化学实验(装置B铁架台已略去),回答以下问题。

(1)装置B是二氧化碳的制备和性质实验。

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人”字管左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右端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2)装置B的干燥管中被石蕊溶液浸湿的纸质小花的颜色变化为__________;

35.下图A~E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如图中的五种物质是教材中出现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产生氧气。

请你写出图中物质X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___。

(2)实验室用B或C来做为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装置B与C比较,B的优点是:

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可用A,则制取氨气所用的药品可能是下列中的________(填编号)。

①熟石灰固体混合氯化铵固体;

②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氯化铵固体;

③浓氨水中加入氧化钙

(4)装置F是一种可用于集气、洗气等的多功能装置。

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____(填“a”或“b”)进入F中。

若将F装置内装满水,再连接量筒,用可用于测定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体积,测量时气体应从____(填“a”或“b”)进入F中。

四、简答题

36.如图,向烧杯中加入试剂A,发现烧杯中水温明显升高。

(1)试管中产生的现象是_____;

原因是_____。

(2)试剂A可能是(写一种即可)_____。

五、推断题

37.物质A、J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D、E对维持自然界生命活动至关重要,A、B为黑色固体,.C是红色金属单质,H为气体。

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B___________;

(2)反应①②③④⑤中属于置换反应的为___________(填序号)。

(3)写出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4)C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___________。

六、科学探究题

38.为了防止食品腐败,在许多食品包装盒中都有一包黑色粉末。

这种粉末是一种除氧剂。

该粉末没有失效时呈黑色,失效后带有红棕色。

为了确定该粉末的成分,小明做出了以下的猜想

猜想1:

该粉末是木炭粉

猜想2:

该粉末是铁粉

猜想3:

该粉末是木炭粉和铁粉的混合物

小明取没有失效的该粉末,分别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如下实验,填写表中空格。

试验操作

试验现象

猜想是否成立

实验1

加入足量的硫酸铜溶液

有红色物质析出

不成立

实验2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1)_____

成立

实验3

用磁铁吸引

粉末被全部吸引

(2)猜想3:

________

(交流与反思)

(3)根据失效后的颜色判断,该粉末失效的原因是_______,变质后得到的红棕色粉末的主要成分是(填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

(4)采用什么实验方法可以使失效的粉末“再生”?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

(5)写出实验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七、计算题

39.小华利用一瓶稀盐酸和相关的仪器,测定黄铜合金(Cu-Zn合金)样品的组成(不考虑黄铜中的其他杂质)。

将30mL稀盐酸分三次加入到10g黄铜样品的粉末中,每次充分反应后,测定生成氢气的质量,实验数据见下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连续加入稀盐酸的体积/mL

生成氢气的质量/g

0.08

0.04

(1)从上表数据分析,小华用10g合金粉末总共收集到氢气_____g

(2)求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_____。

参考答案

1.D

【分析】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详解】

A、氧气用于炼钢是利用氧气支持燃烧的性质,利用了氧气的化学性质,故不符合题意;

B、氮气用作保护气是利用氮气化学性质稳定,故不符合题意;

C、稀有气体用作保护气是利用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故不符合题意;

D、稀有气体用于电光源,是利用稀有气体通电后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是由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没有新物质生成,利用了物理性质,故符合题意。

【点睛】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

2.A

A.向试管中倒入液体,瓶塞倒放,标签朝向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试管中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此选项正确;

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用手拿试管夹的长柄,试管口斜向上,与水平方向大约成45°

夹角,此选项错误;

C.滴管应该在试管上方悬空垂直,此选项错误;

D.用坩埚钳夹取蒸发皿,不能用手拿,此选项错误。

故选A。

3.B

【解析】

A、构成物质的粒子间都有间隔,故正确;

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再分,故错误;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正确;

D、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正确;

故选B。

4.B

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

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

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

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

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A、钠是“钅”旁,为金属元素,错误;

B、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1,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单位符号是“1”而不是“g”,通常省略不写,错误;

D、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该示意图中质子数比核外电子数多一个,此示意图是钠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不是原子结构示意图,错误。

5.B

试题分析:

诺龙是兴奋剂中的一种,化学式是C18H26O2,从化学式看:

诺龙中含有氧元素;

一个诺龙分子中含有原子的数为=18+26+2=46;

诺龙中碳、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9:

1;

一个诺龙分子由18个碳原子、26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构成。

故选B.

考点:

化学式的意义

6.D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相等,此选项正确;

B.因为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故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正价总数与负价总数的数值相等,此选项正确;

C.因为原子不显电性,故在原子中质子数和电子数都相等,此选项正确;

D.在化学变化中,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相等,分子个数不一定相等,此选项错误。

故选D。

7.B

A、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会反应,应该“长进短出”,图中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的顺序错误,不能除去CO中的CO2,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验证CO2密度大于空气,能达到实验目的;

C、检验O2是否收集满,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不能伸入集气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酒精和水不能发生化学变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设计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选择的物质必须发生化学变化,有气体参加或者有气体生成及生成物会扩散的物质的反应必须在密封容器中进行实验。

8.A

A选项油锅中的有着火用锅盖盖灭安全措施是正确的叙述;

B选项冬天用煤取暖时封闭门窗是错误的叙述,容易引发煤气中毒;

C选项到煤窖中挖煤用火把照明是错误的措施,这样容易引起爆炸;

D选项厨房内煤气泄漏打开排气扇通风是错误的措施容易发生爆炸;

故答案选择A。

9.D

A.此组实验烧杯中的热水既起提高温度的作用,又能隔绝空气,此选项错误;

B.图1中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对比说明燃烧必须要温度达到着火点,此选项错误;

C.图1中铜片上的白磷和水下的白磷对比说明燃烧必须与氧气接触,此选项错误;

D.图2中白磷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必须要与氧气接触,此选项正确。

10.C

A、反应后生成了一种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因此此反应有单质生成;

故A正确;

B、反应前共有三种原子,而反应后仍然是这三种原子,说明反应中原子不变,可推断得出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分;

故B正确;

C、反应的生成物为一种单质的分子和一种化合物的分子,生成物一种为化合物一种为单质;

故C不正确;

D、反应前的两种分子各有2个分子参加反应,因此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

1:

1,故D正确。

故选C。

11.D

由表中的数据可知,X的质量减少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

10g-3.2g=6.8g;

W的质量增加是生成物,生成W的质量为3.2g。

由于Y的质量不变,6.8g>

3.2g,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Z是生成物,生成Z的质量为:

6.8g-3.2g=3.6g。

反应后Z的质量为90g+3.6g=93.6g。

该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了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

由以上分析可知:

A、W是由X分解的产物,可能是单质,故A正确;

B、由于Y的值不变,可能是催化剂,故B正确;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故C正确;

D、反应后Z物质的质量93.6g,故D错误。

故选:

D。

12.C

A、从化学式上看出,1个二氧化碳分子比1个一氧化碳分子多1个氧原子,故此项说法正确.

B、CO2与CO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但一氧化碳不溶于水,也不和碱溶液反应,但具有可燃性;

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但能溶于水生成碳酸,故此项说法正确.

C、CO2与CO的性质决定它们有这些用途,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化工产品的原料和气体肥料,“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等;

CO可用作气体燃料、冶炼金属的还原剂等,故此项说法错误.

D、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会造成“温室效应”;

CO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煤气中毒.故此项说法正确.

故选C

13.B

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A、a处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氧化铁呈红棕色,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为铁,铁呈黑色,故A正确;

B、a处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后停止通入CO,以防铁重新被氧化,故B错误;

C、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C正确;

D、可利用点燃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一氧化碳有毒,具有可燃性,故D正确。

点睛∶铁工业上属于黑色金属,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为铁,呈黑色。

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是我们检验二氧化碳常用的方法。

14.B

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前边的金属能和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越强。

位置靠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X、Y、Z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Z表面有气泡产生,Y没有明显现象,说明X、Z在氢前,Y在氢后,X放入ZCln溶液,没有明显现象,说明X在Z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Z>

Y。

15.C

①中银不能与稀盐酸反应,说明银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即H>银;

②中铜不能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说明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弱,即Fe>Cu;

③中铁能与稀盐酸反应,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强,即Fe>H;

④铜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说明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即Cu>Ag;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②④的组合即可判断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16.B

等质量的锌、铁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由于锌比铁活泼,故锌与酸的反应速率更快;

但铁生成的氢气的质量更多。

17.D

A、铁质水龙头表面镀铬可防锈,不是改变了金属的内部结构,而是形成保护层,错误;

B、众人拾柴火焰高是指可燃物越多,燃烧产生的热量也就越多,火焰也就越高,错误;

C、明矾可用于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可以吸附悬浮于水中的杂质,错误;

D、氧气能被液化贮存于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且间隔变小,正确。

18.A

A、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25g,所以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25g:

100g=1:

4,故A正确;

B、P点表示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的质量分数相等,故B错误;

C、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t1℃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不是饱和溶液,故C错误;

D、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质量没有确定,所以将三种物质的溶液从t2℃降至t1℃,丙没有析出,但析出的甲和乙质量不能确定,故D错误.

19.A

将金属R放入稀盐酸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说明R能与稀盐酸反应,即活动性R>H;

由R+2HCl2=RCl2+H2↑可知,R在化合物中显+2价;

将R放入ZnSO4溶液中无任何变化,说明Zn的金属活动性比R强,即Zn>R。

A、由于金属活动性Mg>Zn>R,所以R不能与MgSO4反应,错误;

B、由于金属活动性R>H>Cu,所以R能与CuSO4反应,化学方程式R+CuSO4=RSO4+Cu,正确;

C、金属活动性R>H,R能与H2SO4反应,化学方程式R+H2SO4=RSO4+H2↑,正确;

D、由于金属活动性Al>Zn>R,所以Al能与RSO4反应,化学方程式2A1+3RSO4=Al2(SO4)3+3R,正确。

点睛:

掌握金属活动性应用“反应则活泼、不能反应则不活泼”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0.A

A、Cu不能与FeSO4溶液、AlCl3溶液均不反应,说明了活动性铁>铜,铝>铜,但无法确定铁和铝的活动性强弱,故该方案不合理.

B、Fe能与CuSO4溶液反应置换出铜,说明了活动性铁>铜;

Fe不能与AlCl3溶液,说明了活动性铝>铁,由此可得的三种金属活动性铝>铁>铜;

故该方案合理.

C、Fe、Al均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铝与稀盐酸的反应比铁与稀盐酸的反应剧烈,则可得铝>铁>H;

铜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