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温辐射时物体黑度的测试..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609195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温辐射时物体黑度的测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温辐射时物体黑度的测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温辐射时物体黑度的测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温辐射时物体黑度的测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温辐射时物体黑度的测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中温辐射时物体黑度的测试..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温辐射时物体黑度的测试..doc

《中温辐射时物体黑度的测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温辐射时物体黑度的测试..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温辐射时物体黑度的测试..doc

实验十六中温辐射时物体黑度的测试

一、实验目的

用比较法测量中温辐射时的物体黑度ε。

二、原理概述

由n个物体组成的辐射换热系统中,利用净辐射法,可以求某物体的净换热量。

针对本实验的设备情况,如图1所示,可以作以下假定:

1、热源1和传导圆筒2为黑体。

2、热源、传导圆筒2和待测物体(受体)3表面上的温度均匀。

图1辐射换热简图

1—热源2—传导圆筒3—待测物体

在这种特定条件下,净辐射法给出待测物体3的净辐射换热量:

Qnet.3=3(Eb.1F1ψ1.3+Eb.2F2ψ2.3)-ε3Eb.3F3

(1)

其中,α:

吸收率;Eb:

黑体辐射力;F:

辐射面积;ψ:

角系数

因为F1=F3;3=ε3;ψ3.2=ψ1.2又根据角系数的互换性F2ψ2.3=F3ψ3.2,则:

q3=Qnet.3/F3=ε3(Eb.1ψ1.3+Eb.2ψ1.2)-ε3Eb.3

=ε3(Eb.1ψ1.3+Eb.2ψ1.2-Eb.3)

(2)

由于受体3与环境主要以自然对流方程换热,因此:

q3=α(t3-tf) (3)

式中:

α:

换热系数;t3:

待测物体(受体)温度;tf:

环境温度

(2)、(3)式得:

(4)

当热源1和黑体圆筒2的表面温度一致时,Eb1=Eb2,并考虑到,体系1,2,3,为封闭系统,则:

ψ1.3+ψ1.2=1

由此,(4)式可写成:

(5)

式中σ称为斯蒂芬——玻尔茨曼常数,其值为5.67×10-8w/m2k4。

对不同待测物体(受体)a,b的黑度ε为:

由于外部实验条件相同,故可设αa=αb,则:

(6)

当b为黑体时,εb≈1,(6)式可写成:

(7)

三、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简图如图2所示:

图2、实验装置简图

1、调压器2、测温转换开关3、数显温度计4、接线柱5、导轨6、热源7、传导体8、受体9、导轨支架

10、热源电压表11、接线柱12、测温接线柱(红为+)

13、电源开关

热源腔体具有一个测温热电偶,传导腔体有二个热电偶,受体有一个热电偶,它们都可过琴键转换开关来切换。

四、实验方法和步骤

本实验仪器用比较法测定物体的黑度,具体方法是通过对三组加热器电压的调整(热源一组,传导体二组),使热源和传导体的测量点恒定在同一温度上,然后分别将“待测”(受体为待测物体,具有原来的表面状态)和“假想黑体”(受体仍为待测物体,但表面薰黑)两种状态的受体在恒温条件下,测出受到辐射后的温度,就可按公式计算出待测物体的黑度。

具体步骤如下:

1、热源腔体和受体腔体(使用具有原来表面状态的物体作为受体)靠紧传导体。

2、用导线将仪器上的测温接线柱12与电位差计(用户自备)上的“未知”接线柱“+”“-”极连接好。

按电位差计使用方法进行调零、校准并选好量程(×1)。

3、接通电源,调整热源、传导左、传导右的调温旋钮,使其相应的电压表指针调至红点位置。

受热约40分钟左右,通过测温转换开关测试热源、传导左、传导右的温度,并根据测得的温度微调相应的电压旋钮,使三点温度尽量一致。

4、系统进入恒温后(各测温点基本接近,且在五分钟内各点温度波动小于3℃),开始测试受体温度,当受体温度五分钟内的变化小于3℃时,记下一组数据。

“待测”受体实验结束。

5、取下受体,将受体冷却后,用松脂(带有松脂的松木)或蜡烛将受体薰黑,然后对此“假想黑体”重复以上实验,测得第二组数据。

将两组数据代入公式即可得出待测物体的黑度ε受。

五、注意事项

1、热源及传导体的温度不宜超过200℃。

2、每次做原始状态实验时,建议用汽油或酒精将待测物体表面擦净,否则,试验结果将有较大出入。

六、试验所用计算公式

根据(6)式,本实验所用计算公式为:

(8)

式中:

ε受:

待测物体(受体)的黑度;

受:

“受体”与环境的温差;0:

“假想黑体”与环境的温差;

T源:

受体为“相对黑体”时热源的绝对温度;T0:

“相对黑体”的绝对温度;

受体为被测物体时的热源绝对温度;T受:

“待测”物体的绝对温度;

七、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举例)

1.实验数据

序号

热源

传导体1

传导体2

受体(紫铜光面)

备注

N0

mv

mv

mv

mv

1

2

3

15.966

15.964

15.969

234

234

234

15.967

15.963

15.968

234

234

234

15.960

15.964

15.967

234

234

234

4.591

4.588

4.594

74

74

74

室温为25℃

平均℃

234+25=259

74+25=99

序号

N0

热源

传导体1

传导体2

受体(紫铜薰黑)

mv

mv

mv

mv

1

2

3

16.113

16.115

16.110

236

236

236

16.110

16.114

16.117

236

236

236

16.107

16.111

16.116

236

236

236

8.729

8.727

8.737

110

110

110

平均℃

236+25=261

110+25=135

2.实验结果

由实验数据得:

ΔT受=74KΔT0=110KT0=135+273=408KT受=99+273=372K

T源=261+273=534KT/源=259+273=532K

将以上数据代入(8)式得:

受体紫铜(原来表面状态)的黑度ε受为0.58。

附录镍铬-铜镍(鏮铜)热电偶(E型)温度-微伏对照表

μV

μV

μV

μV

μV

μV

μV

μV

μV

μV

温度

0

1

2

3

4

5

6

7

8

9

0

0

59

118

176

235

194

354

413

472

532

10

591

651

711

770

830

890

950

1010

1071

1131

20

1192

1252

1313

1373

1434

1495

1556

1617

1678

1740

30

1801

1862

1924

1986

2047

2109

2171

2233

2295

2357

40

2420

2482

2545

2607

2670

2733

2795

2858

2921

2984

50

3048

3111

3174

3238

3301

3365

3429

3492

3556

3620

60

3658

3749

3813

3877

3942

4006

4071

4136

4200

4265

70

4330

4395

4460

4526

4591

4656

4722

4788

4853

4919

80

4985

5051

5117

5183

5249

5315

5382

5448

5514

5581

90

5648

5714

5781

5848

5915

5982

6049

6117

6184

6251

100

6319

6386

6454

6522

6590

6658

6725

6794

6862

6930

110

6998

7066

7135

7203

7272

7341

7409

7478

7547

7616

120

7658

7754

7823

7892

7962

8031

8101

8170

8240

8309

130

8379

8449

8519

8589

8659

8729

8799

8869

8940

9010

140

9081

9151

9222

9292

9363

9434

9505

9576

9647

9718

150

9789

9860

9931

10003

10074

10145

10217

10288

10360

10432

160

10503

10575

10647

10719

10791

10863

10935

11007

11080

11152

170

11224

11297

11365

11412

11514

11587

11660

11733

11805

11878

180

11951

12024

12097

12170

12243

12317

12390

12463

12537

12610

190

12684

12757

12831

12904

12978

13052

13126

13199

13273

13347

200

13421

13495

13569

13644

13718

13792

13866

13941

14015

14090

210

14164

14239

14313

14388

14463

14537

14612

14687

14762

14837

220

14912

14987

15062

15137

15212

15287

15362

15438

15513

15588

230

15664

15739

15815

15890

15966

16041

16117

16193

16269

16344

240

16420

16496

16572

16648

16724

16800

16876

16952

17028

17104

250

17181

17257

17333

17409

17468

17562

17639

17715

17792

17868

260

17945

18021

18098

18175

18252

18328

18405

18482

18559

1863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