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南片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092100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东城区南片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北京市东城区南片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北京市东城区南片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北京市东城区南片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北京市东城区南片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北京市东城区南片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北京市东城区南片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北京市东城区南片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北京市东城区南片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北京市东城区南片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北京市东城区南片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北京市东城区南片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北京市东城区南片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北京市东城区南片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北京市东城区南片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北京市东城区南片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北京市东城区南片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东城区南片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

《北京市东城区南片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东城区南片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京市东城区南片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

早年哲

学问题的朦胧萌发,到晚岁的哲学总结,王阳明的哲学历程与其②处处融合在一起,

③则相应地展开为一个统一的过程。

A.①居夷处困、动心忍性②人生旅程的曲折③为道、为学与为圣人

B.①动心忍性、居夷处困②曲折的人生旅程③为道、为学与为圣人

C.①动心忍性、居夷处困②人生旅程的曲折③为学、为道与为圣人

D.①居夷处困、动心忍性②曲折的人生旅程③为学、为道与为圣人

二、本大题共5小题。

每小题2分,共10分。

阅读《张衡传》,完成7-11题。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

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乌兽之形。

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

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

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

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

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

尝问天下所疾恶者。

宦官惧其毁已,皆共目之。

衡乃诡对而出。

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

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

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

又多豪右,共为不轨。

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举孝廉不行不行:

不同意

B.公车特征拜郎中特征:

特地征召

C.衡下车,治威严下车:

官吏初到任

D.视事三年视事:

官员到职工作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因入京师,观太学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B.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C.衡乃诡对而出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D.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9.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此时社会长期太平无事,从王公贵族到一般官吏,没有不过度奢侈的

B.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大将军邓骘认为他是奇才,屡次征召他,他也不去应召

C.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从古籍的记载中,还看不到曾有这样的仪器

D.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

皇帝拉他进皇宫,对左右侍臣、随从提意见

10.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各句均表现张衡“科学才能”的一组是

①遂通五经,贯六艺

②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

③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

④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

⑤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

⑥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A.①②⑤B.①②④C.③④⑥D.③⑤⑥

1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衡谦虚稳重,超尘拔俗,不慕世俗的虚荣,才高于世,善于属文,后来因“善术学”,被征召到朝廷做官。

B.张衡在政治方面眼光敏锐,头脑清醒,手腕高明,但总得不到升迁,在离开太史令职位五年后,就回了原籍。

C.本文介绍了张衡文学、科学、政治三方面的才能和成就,其中,以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作为重点进行详写。

D.本文突出的特点是语言凝练平实,作者写作时绝少用形容词,尽量抓住史实,描绘时惜墨如金,无一句赘言。

第二部分(共78分)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

12.用斜线(/)给下面短文划横线的句子断句。

(5分)

所怜者吾自戊寅年读汝哭侄诗后至今无男两女牙牙①生汝死后才周晬②耳予虽亲在未敢言老而齿危发秃暗里自知知在人间尚复几日阿品远官河南,亦无子女,九族无可继者。

汝死我葬,我死谁埋?

汝倘有灵,可能告我?

(取材于《祭妹文》)

注:

①牙牙:

小孩学话的声音,这里说两个女儿还很幼小。

②周晬(zuì

):

周岁。

1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1)

(2)题。

(10分)

永遇乐李清照

落日熔金①,暮云合璧②,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③,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④岂无风雨?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⑤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⑥。

铺翠冠儿⑦、捻金雪柳⑧,簇带⑨争济楚。

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①落日熔金:

落日的颜色好像熔化的黄金。

②合璧:

像璧玉一样合成一块。

③吹梅笛怨:

指笛子吹出《梅花落》曲幽怨的声音。

④次第:

接着,转眼。

⑤中州:

这里指北宋汴京。

⑥三五:

指元宵节。

⑦铺翠冠儿:

饰有翠羽的女式帽子。

⑧捻金雪柳:

元宵节女子头上的装饰。

⑨簇带:

妆扮之意。

(1)下面对这首词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这是作者晚年流落杭州逢元宵节时的感旧之作。

既有孤寂之情,又有对国家命运

的盛衰之感。

B.作者李清照虽答应了朋友的邀请,但心中到底还是不能忘情,今宵独坐,不由忆起

往日情形。

C.全词情景交融,跌宕有致。

由今而昔,又由昔而今,形成今昔盛衰的鲜明对比,情

真意切。

D.语言于朴素中见清新,平淡中见工致。

不避方言俗语,如叙家常,平淡却入律,通

俗非庸陋。

(2)李清照的这首词和她的《声声慢(寻寻觅觅)》都表现了愁苦、寂寞之情,请比较分析这两首词在景与情关系处理上的不同。

(不少于200字)(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限选其中5道题)。

①水击三千里,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

(《逍遥游》)

⑦至微至陋,_______,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陈情表》)

③寓形宇内复几时?

_______?

(《归去来兮辞》)

④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滕王阁序》)

⑤人生如梦,_______。

(《念奴娇·

赤壁怀古》)

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_______。

(《定风波》)

⑦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

(《永遏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⑧天也,_______!

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窦娥冤》)

四、本大题共2小题,共6分。

阅读《说“木叶”》(节选),完成15、16题

“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

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

至于“木”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

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

这里带着“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

尽管在这里“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这落下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

这就是“木叶”的形象所以如此生动的缘故。

它不同于“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

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曹植《美女篇》)中的落叶,因为那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

也不同于“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中的黄叶,因为那黄叶还是静静地长满在一树上,在那蒙蒙的雨中,它虽然是具有“木叶”微黄的颜色,却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因此也就缺少那飘零之意;

而且它的黄色由于雨的湿润,也显然是变得太黄了。

“木叶”所以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

这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

至于“落木”呢,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日暮风吹,叶落依枝。

”(吴均《青溪小姑歌》)恰足以说明这“叶”的缠绵的一面。

然则“木叶”与“落木”又还有着一定的距离,它乃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

这却又正是那《九歌》中湘夫人的性格形象。

15.根据选文内容,分条概括“木叶”暗示的是什么。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结合选文,根据你对木叶“暗示性”的理解,分析下面这首词中的“木叶”形象。

如梦令纳兰性德

木叶纷纷归路,残月晓风何处。

消息半浮沉,今夜相思几许。

秋雨,秋雨。

一半西风吹去。

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

阅读《雷雨》(节选),完成17—19题。

周朴园(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周朴园(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鲁侍萍(怨愤)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

我今天没想到到这儿来,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

周朴园你可以冷静点。

现在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

如果你觉得心里有委屈,这

么大年纪,我们先可以不必哭哭啼啼的。

鲁侍萍哼,我的眼泪早哭干了,我没有委屈,我有的是恨,是悔,是三十年一天一天我自己受的苦。

你大概已经忘了你做的事了!

三十年前,过年三十的晚上我生下你的第二个儿子才三天,你为了要赶紧娶那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你们逼着我冒着大雪出去,要我离开你们周家的门。

周朴园从前的旧恩怨,过了几十年,又何必再提呢?

鲁侍萍那是因为周大少爷一帆风顺,现在也是社会上的好人物。

可是自从我被

你们家赶出来以后,我没有死成,我把我的母亲可给气死了,我亲生的

两个孩子你们家里逼着我留在你们家里。

周朴园你的第二个孩子你不是已经抱走了么?

鲁侍萍那是你们老太太看着孩子快死了,才叫我带走的。

(自语)哦,天哪,我觉得我像在做梦。

周朴园我看过去的事不必再提了吧。

鲁待萍我要提,我要提,我闷了三十年了!

你结了婚,就搬了家,我以为这一辈子也见不着你了;

谁知道我自己的孩子偏偏要跑到周家来,又做我从前在你们家里做过的事。

周朴园怪不得四凤这样像你。

鲁侍萍我伺候你,我的孩子再伺候你生的少爷们。

这是我的报应,我的报应。

周朴园你静一静。

把脑子放清醒点。

你不要以为我的心是死了,你以为一个人

做了一件于心不忍的事就会忘了么?

你看这些家具都是你从前顶喜欢的

东西,多少年我总是留着,为着纪念你。

鲁侍萍(低头)哦。

周朴园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每年我总记得。

一切都照着你是正式嫁过周

家的人看,甚至于你因为生萍儿,受了病,总要关窗户,这些习惯我都

保留着,为的是不忘你,弥补我的罪过。

鲁侍萍(叹一口气)现在我们都是上了年纪的人,这些话请你也不必说了。

周朴园那更好了。

那么我们可以明明白白地谈一谈。

17.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当周朴园得知眼前的鲁妈就是梅侍萍时,更多地表现了他的坦诚与对梅侍萍的思念。

B.周朴园认为鲁侍萍此来的背后一定有人出谋划策,表现了周朴园的奸诈多疑的性格。

C.“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写出周朴园对鲁侍萍找上门来的行为充满敌意。

D.“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每年我总记得”,这句话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表示递进。

E.为将鲁侍萍打发走,周朴园都是在以一种推进问题解决的态度和鲁侍萍进行对话的。

18.周朴园对鲁侍萍态度前后的变化是通过他的台词表现出来的。

阅读选文,在表格内填写相应内容。

(4分)

周朴园的台词

周朴园的态度

你来干什么?

和缓

回避

为的是不忘你,弥补我的罪过。

[注]“周朴园的台词”,每空写出一句即可。

19.在与周朴园的冲突中,鲁侍萍的情感是复杂的。

请结合选文,分析鲁侍萍这个人物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20.按要求作文。

(40分)

以“幸福之我见”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

【试卷答案】

一、本大题6小题,每题2分,共12分。

1.D【A.出类拔萃说(shuō)服B.绊倒咄(duō)咄逼人C.唉声叹气允许(yǔn)】

2.A【庇祐:

指保佑,用于神灵对人。

庇护:

指袒护;

保护。

用于人对人,多含贬义。

禁止:

不许可。

是从法律或习惯上不允许做某种事,往往要以法令或某种严格的规定为依据。

侧重于不许发生。

阻止:

指使不能前进;

使停止行动。

侧重于阻拦。

含糊:

不明确、不肯定,多用于文章、态度、语言等,属于贬义词,此外还有马虎、不认真、犹豫、胆怯的意思。

模糊:

不分明、不清楚,多形容具体事物的外部形状,还有动词用法,意思是“混淆”。

3.C【A.自鸣得意:

自己表示很得意(多含贬义),可改为“踌躇满志”。

B.一蹴而就:

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可改为“一挥而

就”。

C.臭名昭著:

指坏名声人人都知道。

D.模棱两可:

对事情不置可否,这样也行,那样也行,没有明确的态度或意见,与后面语境不符。

4.B【A.主客体颠倒。

C.语序不当。

应该是“草草处理,生硬无趣,甚至用女儿墙把它隐藏起来。

D.成分残缺,在“合成”后加“的手段”。

5.B【“两个”应该是“一个”】

6.D

二、本大题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

7.A【没有去(应荐)】

8.B【虽然,连词。

A.于是,就;

副词/通过,经由;

连词C.顺承关系,连词/并列关系,连词D.来,连词/在……时候,介词】

9.D

10.C

11.B【“五载复还”理解成“五年后,就回了原籍”有误。

12.(5分)

所怜者/吾自戊寅年读汝哭侄诗后/至今无男/两女牙牙/生汝死后/才周晬耳/予虽亲在未敢言老/而齿危发秃/暗里自知/知在人间尚复几日/阿品远官河南,亦无子女,九族无可继者。

(取材于《祭妹文》)

标点版:

所怜者,吾自戊寅年读汝哭侄诗后,至今无男,两女牙牙,生汝死后,才周晬耳。

予虽亲在未敢言老,而齿危发秃,暗里自知,知在人间尚复几日!

阿品远官河南,亦无子女,九族无可继者。

译文:

可怜的,(是)我从戊寅年读了你写的哭侄诗后,至今没有儿子,两个牙牙学语的女儿,(在)你死后出生,才一周岁。

我虽(因)母亲健在而不敢说(自己)老,但齿牙摇动头发已秃,自己心里知道;

知道在这人世间还能(活)几天!

阿品弟远(在)河南为官,也没有子女,(我家)九族之内没有可以传宗接代的人。

你死(有)我安葬,我死(后由)谁来埋葬呢?

你如果(死后)有灵(的话),能告诉我吗?

【答对两处得1分,答错两处减1分,减完5分为止。

13.(10分)

(1)(2分)B

(2)(8分)

示例:

《永遇乐》运用的是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对比或反衬)(1分)。

如词的上片“落日熔金,暮云合璧”,“染柳烟浓”,“元宵佳节,融和天气”,写的都是乐景(1分),描绘出了“落日的颜色好像熔化的黄金,晚霞像合围的璧玉那样艳丽”“新生的柳叶如绿烟点染”“元宵佳节天气融和”的景象(1分),创设了元宵春意盎然、美好祥和的意境,反衬出(抒发了)作者元宵佳节寓居异乡的悲凉愁苦之情(1分)。

【意思对即可】

《声声慢》运用的是以悲景写衷情的手法(正衬)(1分)。

如词的下片“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写的都是悲景(1分),描绘出了“地上到处是零落的黄花,憔悴枯损”“到黄昏时,又下起了绵绵细雨,一点点,一滴滴洒落在梧桐叶上,发出令人心碎的声音”的图景(1分),创设了冷落、凄清的意境,抒发了词人愁苦相思之情(1分)。

14.

①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逍遥游》)

⑦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陈情表》)

曷不委心任去留?

(《归去来兮辞》)

④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滕王阁序》)

⑤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念奴娇·

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

⑦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永遇乐·

⑧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1)每空1分,句中有错该空不得分。

(2)如果出现多选答题情况,只批阅答题中的前5小题。

(3)以上答案以课本所取版本为准。

15.(3分)①暗示清秋气息②暗示诗人情感③暗示人物性格形象【答对一点得1分,共3分】

16.(3分)

示例:

“木叶纷纷归路”这句话描写了微黄的叶子飘落的景象(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纷纷飘落在词人的归路之上)(1分),“木叶”和作者的牵挂、思念融为一体,构成了冷漠凄清的意境(1分),在这秋景中,我们看到叹息的离人,漂泊的游子的形象(1分)。

17.(4分)AD【答对一项得2分,答对两项得4分。

答案超过两项,本题不得分。

18.(4分)

①严厉②你可以冷静点。

③我看过去的事不必再提了吧。

(从前的旧恩怨,过了几十年,又何必再提呢?

)④乞求宽恕【每空1分,共4分】

19.(4分)

鲁侍萍有刚毅、顽强的一面(1分),面对周朴园的厉声质问,她连用两个“我没有找你”和“我以为你早死了”的句子回击他(1分)。

然而,面对周朴园的几句表白,她却说“现在我们都是上了年纪的人,这些话请你也不必说了”,(1分)可见她对周朴园恨得并不彻底,这又显出她善良、温柔的一面(1分)。

20.作文(40分)

类别项目

内容

语言

结构

评分细则

一类卷

(40-35)

观点鲜明。

分析深刻并与事例紧密结合。

准确,流畅,得体。

完整,严谨。

以37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

①具备语言项和另一项条件,而其余一项达到二类卷标准的,获得基准分;

②具备上述三项条件的,酌情加分(其中语言项突出的,获得满分);

③具备上述一项条件,而另两项只达到二类卷标准的,酌情减分。

二类卷

(34-30)

分析较深刻,能与事例较好结合。

准确,连贯,大致得体。

完整,有条理。

以32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

①具备语言项和另一项条件,而其余一项达到三类卷标准的可获得基准分;

②具备上述三项条件的,酌情加分(其中语言项比较好的,获得本类卷最高分);

③具备上述一项条件,而另两项只达到三类卷标准的,酌情减分。

三类卷

(29-24)

观点基本明确。

有分析并与事例基本一致。

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

基本完整,条理基本清楚。

以27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

①基本具备上述三项条件的,获得基准分;

②其中语言项比较好一些的,酌情加分;

③另有某些缺点的,酌情减分。

四类卷

(23分以下)

审题有明显偏差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