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大姚县新街中学学年份考试 高三历史.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094219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93.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大姚县新街中学学年份考试 高三历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云南省大姚县新街中学学年份考试 高三历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云南省大姚县新街中学学年份考试 高三历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云南省大姚县新街中学学年份考试 高三历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云南省大姚县新街中学学年份考试 高三历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云南省大姚县新街中学学年份考试 高三历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云南省大姚县新街中学学年份考试 高三历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云南省大姚县新街中学学年份考试 高三历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云南省大姚县新街中学学年份考试 高三历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云南省大姚县新街中学学年份考试 高三历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云南省大姚县新街中学学年份考试 高三历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云南省大姚县新街中学学年份考试 高三历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云南省大姚县新街中学学年份考试 高三历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大姚县新街中学学年份考试 高三历史.docx

《云南省大姚县新街中学学年份考试 高三历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大姚县新街中学学年份考试 高三历史.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云南省大姚县新街中学学年份考试 高三历史.docx

云南省大姚县新街中学学年份考试高三历史

绝密★启用前

云南省大姚县新街中学2018—2019学年10月份考试

文综历史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0分,共48分)

1.1934年11月,天津《益世报》发表报道:

“该区成立前,农民不知国家为何物更不知世界上尚有其他国家,今则知之:

昔之认为须有皇帝以统治天下,今则认为人民也可以管理国家;昔不知开会为何事,今则不但知之,且可选举委员,当主席。

”“该区”应该是(  )

A.农村革命报据地B.日本占领区

C.陕甘宁边区D.解放区

2.罗荣渠在论述中国现代化进程时认为:

“从表面上看,清室的退位似乎使以改革政治体制为主体的第三次现代化努力失败了,事实上民国初年的共和政治正是仿效西方方式以争取民主建制的斗争的继续。

”材料中“三次现代化努力”指的是(  )

A.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

C.戊戌变法—预备立宪—辛亥革命

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3.成语“数典忘祖”“不肖子孙”跟下列哪一制度关联(  )

A.井田制B.宗法制C.分封制D.世袭制

4.20世纪初,立宪派成立了许多立宪团体,仅1906至1908年即多达50余个。

与此同时,立宪派还创办了为数众多的宣传君主立宪的报刊杂志,曾多次开展国会请愿运动,形成声势较大的政治运动,产生了较为广泛的政治影响。

这种现象(  )

A.促进了中国人民的集体觉醒

B.动摇了封建统治的群众基础

C.迈开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D.推动了民主宪政在中国的发展

5.清朝雍正时期获得密奏权的官员达1200人,密奏内容涉及范围很宽泛,军务、政务、官吏、民情、水旱、传闻等等。

雍正时期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等重要政策,都是臣下密奏先提出,雍正帝又与臣下反复讨论后做出决策。

据此可知密折制()

A.体现古代官僚体制的完善

B.是民意上达中央的途径

C.逐渐取代了军机处的职能

D.是君主专制制度的发展

6.《大明律·吏律》中“大臣专擅选官”“文官封公侯”“交结朋党紊乱朝政”“交结近侍官员”“擅为更改变乱成法”等死罪条款为明律所特有,主要反映了明代(  )

A.法律体系臻于完善B.强化律令的教育和宣传

C.官员素质明显下降D.君主专制日趋强化

7.美国黑人路易·惠吞在1953年的一篇文章中,记述了他在中国看到的情况。

在东北的工业区,我看到少数民族的人民在各种工业部门里工作,他们担任着经理、管理员以及技术人员或者一般的职务。

在大规模的训练班里,少数民族工人被培养成熟练的技工,劳动模范之中有许多人来自各个少数民族。

这表明(  )

A.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取得成效

B.新中国实行了民族平等政策

C.中国各民族之间的差别消失

D.少数民族地区实现了工业化

8.下表是1895~1897年间创办的中文报刊统计表,可能对表中反映的变化产生影响的因素有(  )

①民族危机加剧刺激国人办报热情②维新派把创办报刊作为宣传维新思想的重要手段

③外国在华办报数量迅速增长④维新派的主张为广大民众接受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D.①④

9.“这一发现成为二十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从那个时候起几乎完全决定了物理学的发展。

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

”“这一发现”是()

A.揭示微观世界的基本规律B.揭示时空本质属性

C.解释光电效应D.预测未知行星方位

10.右图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数量的变化示意图,该示意图表明(  )

A.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可世界经济体系化发展方向

B.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体系中话语权逐渐增强

C.发达国家在新的世界经济体系中仍占主导地位

D.该组织成为二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最主要支柱

11.英国哲学家赫伯特·斯宾赛创立了以“适者生存”为核心内容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以此来捍卫进化论。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严复接受并传播了进化论。

两者给东西方带来的共同影响是()

A.否定了上帝的权威

B.改变了部分知识分子的世界观

C.直接导致了中英两国的政治改革

D.开始了民主、科学对民众的启蒙

12.史载:

明代江南昆山县的农家,“麻缕机织之事,则男子素习焉,妇人或不如也”,但乡村妇女“凡耕耘、刈获、桔槔之事,与男子共其劳”。

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  )

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B.资本主义的萌芽

C.男尊女卑的社会秩序D.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分卷II

二、非选择题

13.(17分)“二战”后的世界是一个“精彩”与“无奈”并存的世界。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雅尔塔体制既是大国对战后世界所做的安排,是战后世界政治地图(如美苏势力范围划分)、政治体制(如联合国安理会“大国一致”原则)、经济体制(WB、IMF、GATT)的总称,那么,我们据此得出的结论就应该是雅尔塔体制没有瓦解。

即使苏联解体了,雅尔塔体制仍然在规范着世界政治、经济运转秩序。

(据杨和平《雅尔塔体制瓦解质疑》)

(1)材料一反映出战后初期美国政府在经济上的哪些意图?

为此,美国对欧洲采取了什么重要的经济举措?

(2)雅尔塔体制是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的?

近年我国学术界对雅尔塔体制主要有“已经瓦解”、“依然存在”两种观点,你倾向于哪一种?

试结合材料二与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14(20分).英国是第一个市场经济国家,市场经济经历了一个长达几个世纪的确立、扩展和不断调整的过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世纪初,由于经济生活趋于建立在全国统一基础上,因而,中央政府接替了以前交给乡镇和自治市当局的责任。

伊利莎白时代是重建时代,这里产生了大量的和有效的立法。

法律要做的是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的简要回答是,它试图使就业、制造方式、价格水平和海外贸易秩序化。

在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废除了学徒条例、居住所法、最高工资法令等,在工业革命完成后,又进一步废除了妨碍贸易的谷物条例和航海条例,废除了妨碍公司发展的泡沫条例等。

——高德步:

《从传统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论近代英国的经济革命》

材料二在19世纪50—60年代,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多数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它们共同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

英国消费它们的原料,同时供给它们必需的工业品。

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

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

从1870年至1900年,世界贸易总额约增加了1.6倍。

材料三西方现代化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其优势与弊端都已经十分清楚。

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

修正的方向是企图“超越”民族国家,但并不是消灭民族国家,而是在民族国家之上和之下的层面上对它进行“越位”,从而对它的主心骨——国家主权实行分解。

——据钱乘旦《不平衡发展:

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

(1)结合材料一,指出工业革命前后英国政府的经济政策的不同。

(2)据材料二,概括世界贸易发生了哪些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以上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谈谈英国是如何“修补”和“修正”的。

 

【历史选修1:

历史重大改革回眸】15分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光绪帝《宣示诸臣实力讲求西学》

材料二近者设立海军、使馆、招商局、同文馆、水师堂洋操、船厂,而根本不净,百事皆非。

今天下之言变者,曰铁路,曰矿务,曰学堂,曰商务,非不然也,然若是者,变事而已,非变法也。

——据康有为《敬谢天恩并统筹全局折》等

(1)在改革问题上,光绪帝和康有为的认识有何相同之处?

(2)根据材料中两人对改革的不同理解,说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在当时不能实现的原因。

 

【历史选修2:

20世纪战争与和平】15分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连那些素来不问政治、清高脱俗的教授和学者也加入了“保卫祖国”的大合唱。

爱因斯坦本人则公开表明自己是和平主义者,反对一切战争。

他认为科学是全世界的,因此像躲避瘟疫一样,避开那些数不清的对炮弹、潜艇和飞机的研究。

他说:

“在我看来,战争是多么卑鄙、下流!

我宁愿被千刀万剐,也不愿参与这种可憎的勾当。

进入三十年代以后,爱因斯坦逐渐转变为积极的和平主义者。

1933年4月,有人请求他出面援助因拒绝兵役而被捕的比利时青年,他发表公开信回答说:

“如果我是比利时人,在目前的形势下,我不会拒绝服兵役。

我将愉快会参军。

我相信,这将有助于拯救欧洲。

”后来爱因斯坦移居美国。

在得知希特勒动员力量进行核研究的消息后,他毅然给罗斯福总统写信,建议美国加快研究。

1945年,美国在长崎和广岛投掷了原子弹。

爱因斯坦悔恨地认为是自己“按了按钮”,并表示如果知道德国人不会成功地制造原子弹,就一点忙都不会去帮了。

他认为,清除原子弹对人类生存的威胁已经成为今天最迫切的问题,因而积极投身到反战和平运动中。

——摘编自布恩《爱因斯坦大传》

(1)根据材料,指出爱因斯坦和平主义思想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爱因斯坦关于科学与战争关系的基本观点。

 

【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作为小生产和交换的自发产物的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列宁《论粮食税》(1921年4月21日)

材料二中国现在的资本主义经济其绝大部分是在人民政府管理之下的,用各种形式和国营社会主义经济联系着的,并受工人监督的资本主义经济。

这种资本主义经济……即新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不错,工人们还要为资本家生产一部分利润,但这只占全部利润中的一小部分……因此,这种新式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带有很大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是对工人和国家有利的。

——毛泽东《关于国家资本主义》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二有关论述发表的时代背景。

为此,苏俄和中国政府分别实行了什么政策?

(2)综合以上材料,简要评述列宁和毛泽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共同之处。

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此题注意时间“1934年11月”,“农村革命报据地”存在是1928—1937年,“陕甘宁边区”存在是1937—1945年,“解放区”存在是1945—1949年,故A项正确,C、D项错误;日本占领区残酷剥削农民,不可能出现材料中的情节,故B项错误。

2.【答案】B

【解析】从“清室的退位似乎使以改革政治体制为主体的第三次现代化努力失败了”可以看出三次现代化努力应是清末的三次新政,即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故A、C、D项错误,B项正确。

3.【答案】B

【解析】“数典忘祖”“不肖子孙”两个成语强调的是敬祖,与宗法制有关,故B项正确;井田制是商周时期的经济制度,排除A项;分封制是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但题干未涉及,排除C项;世袭制是财产、权力的继承制度,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4.【答案】D

【解析】由维新派演变而来的立宪派未广泛发动群众,故不能称人民集体觉醒,也未能冲击封建统治的群众基础,故A、B项错误;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是洋务运动迈出的,故C项错误;立宪请愿推动了中国史上第一部宪法诞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宪政在中国的发展,故D项正确。

5.【答案】D

【解析】从材料的描述中可知,清朝雍正时期密奏权的扩大,说明皇权的加强,是君主专制主义加强的体现。

所以答案选D。

6.【答案】D

【解析】材料只节选了《吏律》并不能说明当时法律体系完善,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规定文武官吏应该遵循的职司法规,并且很多是死刑,主要体现用严刑峻法来约束官吏的“法治”而不是强化律令的教育和宣传的“德治”,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官员素质下降,故C项错误;设置众多的死罪条款,主要是为了防止官员权力过大,强化君主专制,故D项正确。

7.【答案】B

【解析】材料所讨论的不是区域治理,故A项错误;材料中少数民族取得了同汉民族同等的待遇,故B项正确;民族差异至今未消失,故C项错误;材料并未专指少数民族地区,故D项错误。

8.【答案】C

【解析】1895年后民族危机加深,从材料可以看出1895~1897年中国人自办报刊数量在不断增加,故①正确;1895~1897年是维新思想传播时期,这时期维新派把创办报刊作为宣传维新思想的重要手段,推动国人创报不断增长,故②正确;材料反映中国人自办报刊数量在不断增加,不是外国人在华办报数量迅速增长,故③错误;材料只能反映维新派创办报刊宣传维新思想,不能说明维新派的主张为广大民众接受,故④错误,选择C项符合题意。

9.【答案】A

【解析】“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

”可知是指普朗克提出的量子论,量子论有助于人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

B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C是爱因斯坦的光量子论,D是牛顿力学体系。

10.【答案】A

【解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一个国际性经济组织,其成员国数量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说明越来肯越多的国家认可世界经济体系化发展方向,故A项正确;题干数据并没有对成员国进行分类,B、C项无从反映,故B、C项错误;D项“最主要支柱”说法错误,故D项错误。

11.【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斯宾赛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是一种错误的社会史观,这种社会理论强调社会进化发展也遵循“优胜略汰和弱肉强食”的规则,对西方国家而言这是在为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侵略行为提供理论依据,但另一方面也可警醒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众的忧患意识,所以该理论对东西方国家均产生了重要影响,即改变了一部分知识分子的世界观,所以答案选B,A项与题意无关,C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D项说法错误,社会达尔文主义不具有科学性。

12.【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麻缕机织”“耕耘、刈获、桔槔”可知材料描述了家庭生产中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现象,这是中国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因此A项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资本主义萌芽与官营手工业等信息,B、D项错误;材料也没有男女社会地位的相关信息,C项错误。

13.【答案】

(1)意图:

防止欧洲经济崩溃引发美国经济衰退;实现战时经济向和平经济过渡,推动对外经济扩张。

举措:

实施马歇尔计划。

(2)条件:

“二战”后期,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战后国际关系新体制;“二战”结束后初期,美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苏联是唯一能抗衡美国的政治军事大国。

观点及理由:

可分三种情况作答。

【解析】

(1)第一小问需要对材料一进行概括,材料一“必须密切关注欧洲形势……1948年初将可能发生更严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崩溃……从而导致美国的经济衰退”说明其意图是防止欧洲经济崩溃引发美国经济衰退,“战争使我们的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必须将战时的特殊需求转变为可持续的和平经济发展需求”说明其另一意图是要适应美国的经济扩张,实现由战时经济向和平经济过渡;第二小问结合1947年对欧洲的史实即可回答。

(2)第一小问结合雅尔塔的含义和形成的背景回答即可;第二小问属于开放式题型,首先应对观点进行选择,如果选择雅尔塔体系已经瓦解,说明理由的时候,注意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二涉及到的战后世界的政治地图、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瓦解进行说明即可,同理,如果选择雅尔塔体系依然存在,仍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三方面在大国主导方面没有变化,还可以将两个观点合并,即雅尔塔体系部分瓦解,主要是战后世界的政治地图已经瓦解,但战后的政治和经济体制还规范着世界政治经济。

14.【答案】

(1)不同:

工业革命前,国家干预(重商主义)。

工业革命后,自由放任。

(2)变化:

贸易格局由英国垄断(世界工厂)到欧美多中心;世界贸易迅速发展。

因素:

工业革命;经济政策;交通、通讯手段;世界市场;政治制度。

(3)“修补”:

二战后大力加强国家干预、推行福利制度、资本的社会化、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进一步分离。

“修正”:

顺应经济区域集团化(全球化)的趋势,加入欧共体。

【解析】

(1)根据材料一信息“17世纪初,中央政府接替了以前交给乡镇和自治市当局的责任”、“使就业、制造方式、价格水平和海外贸易秩序化”可得出工业革命前,英国政府的政策是国家干预,推行重商主义政策;根据材料一信息“工业革命完成后,又进一步废除了妨碍贸易的谷物条例和航海条例,废除了妨碍公司发展的泡沫条例”可得出工业革命后,英国政府的政策是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推行自由放任政策。

(2)第一小问可抓住问题的关键词“变化”,明确答题的方向“世界贸易”,根据材料二信息“围绕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可知19世纪中期世界贸易中心是英国,根据材料二信息“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数据”可知英国、美国、德国所占份额不相上下,即形成了多个贸易中心,由此可以得出变化一:

世界贸易中心由英国垄断变为欧美多中心,根据材料二信息“从1870年至1900年,世界贸易总额约增加了1.6倍”可以得出变化二:

世界贸易迅速增长;第二小问因素可结合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进行回答。

(3)根据材料三信息“二战后”、“修补资本主义”可以得出本题主要考察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措施,结合所学可以得出修补主要指:

二战后大力加强国家干预、推行福利制度、资本的社会化、企业的经营权和所有权进一步分离。

根据材料三信息“修正的方向是企图超越民族国家”,可得出英国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入欧共体。

15.【答案】

(1)向西方学习,实现富国强兵。

(2)资产阶级维新派要求进行制度变革,发展资本主义;光绪帝主张学习西方的器物,以维护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解析】第一小问从材料中“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今天下之言变者,曰铁路,曰矿务,曰学堂,曰商务,非不然也,然若是者,变事而已,非变法也”可以看出二者都主张向西方学习,实现富国强兵。

第二小问从材料可以看出光绪帝仍然主张“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也就是说只是学习西方的器物,中国的伦理纲常仍然是根本。

而康有为认为洋务派,洋务运动“而根本不净,百事皆非”。

“然若是者,变事而已,非变法也”。

可以看出他主张进行根本变革,变革制度,学习西方君主立宪政体,发展资本主义。

16.【答案】

(1)反对一切战争;用正义战争抗击非正义战争;消除导致战争的因素。

(2)科学不能为战争服务;迫不得已时科学应该帮助正义战争制止非正义战争;防止科学成果用于战争,威胁人类生存。

从人道主义出发,体现了科学家的良知。

【解析】本题为选做试题,考查学生“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的相关内容。

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及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进行评价分析的能力。

(1)问的回答要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第

(2)问的评述要结合第

(1)问的变化来回答。

17.【答案】

(1)时代背景:

材料一: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农民的不满,政治危机严重;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恢复,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

政策:

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

(2)打破教条,从国情出发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途径;在国家政权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大胆采取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发展经济;为后来有计划地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

【解析】本题考查苏俄和中国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1)题要紧扣“时代背景”作答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二者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相关措施。

(2)题的回答要紧扣“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回答其共同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