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北方禾兴草业秸秆综合开发利用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097622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76.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设北方禾兴草业秸秆综合开发利用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建设北方禾兴草业秸秆综合开发利用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建设北方禾兴草业秸秆综合开发利用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建设北方禾兴草业秸秆综合开发利用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建设北方禾兴草业秸秆综合开发利用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建设北方禾兴草业秸秆综合开发利用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建设北方禾兴草业秸秆综合开发利用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建设北方禾兴草业秸秆综合开发利用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建设北方禾兴草业秸秆综合开发利用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建设北方禾兴草业秸秆综合开发利用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建设北方禾兴草业秸秆综合开发利用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建设北方禾兴草业秸秆综合开发利用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设北方禾兴草业秸秆综合开发利用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

《建设北方禾兴草业秸秆综合开发利用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北方禾兴草业秸秆综合开发利用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建设北方禾兴草业秸秆综合开发利用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

建设北方禾兴草业秸秆综合开发利用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建设北方禾兴草业秸秆综合开发利用项目

第一章

一、项目名称:

关于建设北方禾兴草业综合开发利用

建设单位:

涞源县北方禾兴草业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省涞源县位于燕山脚下、太行北部,毗邻京、保地区,交通便利,草场资源丰富,土地面积365万亩,主要作物玉米、豆类、谷黍类,草场资源多为灌木草丛类,如苜蓿草,可作为农牧地区优质粗饲料的主要来源。

当前,作物秸秆、牧草的焚烧问题是当地政府的一大难题,每年秋、冬季节农民焚烧秸秆、荒地烧毁大量山林、坡地,浓烟滚滚造成大面积污染,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针对这一难题,省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秋季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的工作通知》,要求各地政府(县、乡)加强焚烧督察,并做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变废为宝的通知。

我国的农作物秸秆资源非常丰富,全国年产各类农作物秸秆约6亿吨,相当于北方草原打草量的50多倍,占全世界秸秆总产量的20——30%。

每年农作物秸秆的绝大部分得不到合理的利用,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如果我们每年能将作物秸秆的60%加以利用,经处理后加工成饲草,所发挥的效益相当于现在全国的全部饲料用粮(约8700万吨)。

因此,开发利用丰富的秸秆资源,是我国民族饲料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该建设项目为绿色环保型产业,且该项目的实施既解决了秸秆、荒草焚烧造成的财产损失及环境污染问题,又调整了种植产业结构,实现了种植结构的产业化,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

同时使农民每亩秸秆增收120元,苜蓿草的种植又可使农民每亩地增收800元,项目实施辐射周边各县、市及、坝上地区。

项目实施后,涞源县及周边地区所产饲草将得到可持续利用。

三、项目提出的背景及理由

1、立项背景

畜牧业产品(肉、蛋、奶)是维持人类生命所必需的蛋白质的重要来源,畜牧业的发展与保障人民健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

而畜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饲料的发展。

饲料是发展畜牧业的基础,俗话说“生嘴要吃、生根要肥”,家畜、家禽的体躯的构成及其一切生命活动的维持,畜产品的转化,都直接受到供给饲料的影响,充足优质的饲料是饲养好家禽、家畜的物质基础。

所以,畜牧业能否稳定、优质、高产、高速发展,与饲料的供应以及饲料质量的优劣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随着近几年来创建小康社会,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改善膳食结构步伐的加快,人们对畜牧产品(肉、蛋、奶)需求越来越多,对其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2、立项理由

(1)现在有的地方畜牧业生产水平很低,直接影响家禽、家畜的健康水平和繁殖能力,饲料的供应主要依靠放牧和谷物,人畜争粮的问题始终不能解决。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是发展节粮型畜牧业,二是在现有条件下,进行饲料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饲料的性质和搭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畜牧业的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

同时饲料占家禽、家畜饲养成本的70%左右,所以,饲料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也直接影响畜牧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和地方经济效益。

因此重视饲料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也是带动当地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

(2)据试验,过去奶牛在一个泌乳期(305天)产奶量一般为5000——6000公斤,现在通过科学喂养,粗精饲料的合理搭配,奶牛的鲜奶产量可提高到8000——10000公斤,日产奶量40——70公斤,料奶比为1:

3~4。

肉牛在放牧的饲养下,一周岁体重可达300——350公斤,用配合饲料饲养,一周岁体重可达到400——450公斤,肉羊通过科学育肥,日增重达500克。

在乳牛产奶和肉牛、肉羊增重方面,营养和饲料的因素分别占75%和40%以上,这说明营养起着关键的作用。

由此可见,选择优良牧草与其他作物秸秆混合饲养,根据家禽、家畜的某些生理特点,提供全价饲料,采用先进的饲料管理技术,提高畜禽个体生产性能,是非常现实的。

(3)省涞源县位于太行北部,地理位置北纬39—40度,东经114—115度,海拔1000—1500米。

该县土地面积365万亩,其中耕地35.6万亩,粮食总产量81万公斤,人口26.7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10人,人口密度大,人畜争粮问题仍十分严重。

平均人均耕地1.3亩。

该县境河流较多,常年河有唐河、拒马河,季节性河冯村、甲村等数百条。

由于河流多汇集于平原区,因此,该县境被许多河流切割,形成很多山间隘口,构成晋冀之间的天然通道,民间自古多有贸易往来,因而对农牧产品的交流和畜牧业的互相影响有重要的作用。

涞源县自然资源十分优越,一是地貌多样,构成独特的自然区域经济;二是光热资源优越,该县虽为多山区,但是光热资源优越,日照长、太阳辐射多,有利于植物生长。

三是草场资源丰富,总计100万亩,对种植、畜牧业都是有利因素。

所以,综合开发太行山,必须整体结合,走“林草牧为主,农林牧三结合”更合适。

(4)牧草被誉为“大地的被子”、“治沙能手”“畜牧佳肴”,所以,建立人工草场,单从生态效益上讲也是必须的。

(5)近几年来,我国耕地面积以每年平均33万公顷的速度锐减,而人口基数和粮食需求则分别以每年1400万人和90多亿公斤的速度猛增。

人口增长的压力和经济发展的需求,以及土地流失、草场退化、沙化、碱化和水源的减少,使我国饲料资源出现严重缺乏的情况。

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如何使粮食生产和畜牧业持续发展,须从几个方面解决:

首先,要有效的提高现有常规饲料资源的利用效率;二是研究利用当地野生牧草资源;三是进行技术创新,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和优质牧草的混合加工技术,以优质全价饲料取代部分粮食用量,缓解人畜争粮问题,使畜牧业走向正常的轨道。

四、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主要经济指标

(1)项目建成后完成年生产量:

20万吨

(2)年项目投入总成本:

4460万元

(3)实现年销售收入:

7000万元

(4)年利润:

2540万元

(5)贷款归还期2.6年

(6)动态投资回收期4.36年

2、主要技术指标

普通饲喂奶牛在一个泌乳期(305天)产奶量一般为5000——6000公斤,现在通过科学喂养,粗精饲料的合理搭配,奶牛的鲜奶产量可提高到8000——10000公斤,日产奶量40——70公斤,料奶比为1:

3~4。

肉牛在放牧的饲养下,一周岁体重可达300——350公斤,用配合饲料饲养,一周岁体重可达到400——450公斤,肉羊通过科学育肥,日增重达500克。

我公司生产的秸秆饲草符合2001年农业部发布的NY5048-2001《无公害食品、奶牛饲养饲料使用准则》的国家标准||||||。

醇香可口,味道酸甜,适口性好,牛羊采食率大于100%,消化率达50.40%——55.70%。

五、简要结论

由此可见,选择农作物秸秆、优质牧草,据家畜某些生理特点,科学合理配比,补充蛋白饲料的不足,加之科学饲养育肥,提高家畜个体生产性能,是非常现实的。

该建设项目为绿色环保型产业,项目实施后既解决了秸秆、荒草焚烧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有效防止环境污染,维护了生态良好的发展。

项目完成后,形成种植、养殖、加工完整的产业化,将对舍饲养殖提供饲草保障和草原畜牧枯草季节的饲草补给。

将大大提高畜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解决三农问题搭设平台。

第二章市场预测

2003年我省因大雪受灾造成8.8万只(头)家畜无饲料来源而受到冻饿死亡威胁。

2007年9月我省农业厅、民政厅针对我省坝上地区畜牧业饲料短缺的严重灾情,拨款向市调援玉米秸秆饲草1.7万吨,滋润坝上干渴百姓。

又如2006年入冬以来,市连续17次普降中到大雪,其中暴雪6次,此次灾害受灾面积大,持续时间长,因灾害影响到约300多万头(只)家畜,现已造成20多万头(只)冻饿而死,有的牧民一夜之间成为“赤贫”。

当地官员称:

目前我们的抗灾,在相当程度上只是被动的收拾灾害所造成的残余,而真正做到减少灾害需建立防系统,完善草原生态系统,饲养饲草储备系统,而现在牧民在相当程度上还在靠天放牧,对灾害的防御、防措施还处于一种低层的程度。

盲目垦殖,过度放牧,造成了草场严重、迅速的退化。

现在牧区平均超载放牧30%,而青草的生产量仅仅是50年代的50%,还有近2000万亩的草场,发生着不同程度的退化和沙化,尚缺饲草约3亿公斤。

项目完成后,形成种植、养殖、加工完整的产业化将对舍饲养殖提供坚强的饲草保障,既补充了蛋白饲料的不足,又控制了代谢病的高发,对确保生态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项目同样存在风险,但风险较小,只有遭到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或因管理经营不善可造成的人为风险。

第三章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一、建设规模

2007——2008年前期建设300亩,其中总厂占地50亩,在涞源县冯村。

香炉屯、菜岗村等九分厂250亩,冯村、北石佛村等牧草基地500亩(其中包括部分退耕还林、还草面积),引进加工设备60台(配套),辅助设备9台,电力配套设备3台,给水配套设备3台,短距离运输设备9台,总投资人民币9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7000万元,流动资金2000万元,年产量20万吨。

二、产品方案

目前国北方市场所缺饲草约3亿吨,年产20万吨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在周围已有蒙牛、伊利两大牛奶场,且急需大量饲草,涞源和、蒙、接壤,而且以上省市又是畜牧养殖大省(市),同样需要饲草的补给,公司建成后,所生产的优质饲草、草粉、草块,可出口日本、韩国、东南亚部分国家,所以,生产的产品不存在销售问题。

第四章厂址选择

一、厂址所在位置及现状

公司总厂设在涞源县冯村,具体位置在村北约一公里处。

该地为荒滩地,部分为瘠薄地,水利、交通方便。

香炉屯、菜岗村所建分厂,所在位置距村镇约1.5公里,交通方便,所占地为瘠薄耕地和非耕作地。

二、厂址建设条件

冯村总厂占地位置、水利、交通方便,并且有较大存放场地,场地远离居民区,不会造成噪音污染和粉尘污染,场地与原材料运距短,节约运费,降低投入成本。

第五章工艺流程和主要设备方案

一、工艺流程方案

1、在秋季农作物收获后,及时收购、晾晒、储存,并适时加工;利用不同科、属牧草,根据其养分含量,配合当地的主要农作物秸秆,如玉米秸、谷黍类、薯蔓、豆科等进行配比利用。

比如凋萎青贮、加盐青贮、甲酸青贮、生物制剂微贮等。

(1)玉米秸秆等微生物处理

(2)牧草压块、深加工处理

(3)颗粒饲料加工处理

2、工艺技术流程图

附:

工艺流程图

牧草田

刈割、晾晒

揉碎+其他物质(生物制剂、作物秸秆)

↙↓

塑料膜装袋青贮窖

↙↓

储存发酵储存发酵

↙↓↓↘

喂饲←深加工(颗粒)喂饲←压块

↓↓

出售出售

二、主要设备选型

拟选择金土地生态工程生产的“双牛”牌饲草揉碎机,主要技术参数:

功率:

7.5——11KW,加工量:

700——800kg∕时,电压:

380V,重量:

165kg。

液压饲草打捆机,型号:

DK—850A,功率:

7.5——11KW,产量:

1500kg∕时,压力:

30T,电压:

380V,包重:

85kg+5kg,包型尺寸(长×宽×高)900×550×450cm。

第六章总图纸及工程方案

一、总图布置

依据场地面积,本着合理利用、操作加工、存放便利、运输方便和预防火灾的原则,现设计如下:

二、土建工程方案

(1)前期以土建为主,平整场地,搭建厂房、库房。

办公区,厂房以砖混钢筋结构为主。

操作间、库房以砖混、钢筋构架,房顶用彩钢材料,墙设保温层,地面硬化,搭建防湿架。

(2)中期选订加工机械,并有厂家进行安装调试。

(3)后期进行场地硬化,平整材料存放场地,招聘员工,并进行操作、安全防火知识培训。

三、运输方案

采取联营固定用户,进行产品运输;用料运输,以当地当时情况而定,一般采取包车制,即一车玉米秸秆运到场地多少费用。

也可采取订单运输,即与农户订好收获后运到场地每百公斤多少钱。

四、公司辅助方案

场地围墙以外公用辅助设施,与当地政府协商,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协商解决,例如道路、水、电设施等。

第七章环境保护

一、编制依据

2007年9月,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秋季农作物秸秆焚烧和综合利用的工作通知》,通知要求各级政府要因地制宜的鼓励农民和社会力量,积极开发利用秸秆资源,变废为宝,发展农村循环经济。

我国各类农作物秸秆约有6亿吨,每年农作物秸秆的绝大部分得不到合理利用,焚烧、堆沤造成极大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如果将农作物秸秆的60%加以利用,经过处理后变成饲草,所发挥的效益相当全国的全部饲料用粮(约8700万吨),相当北方草原打草量的50多倍;鼓励农民种植牧草,即增加农民收入,有保护生态平衡。

调整了种植结构,改变过去流传的种植习惯,向经济种植发展。

二、执行标准

无毒、无味、无排放。

NY5048-2001《无公害食品、奶牛饲养饲料使用准则》

三、主要污染及治理

我公司生产的秸秆饲料产品,在其生产过程中无污染物排放,场地距居民区、村镇1.5公里,噪音排放符合工业企厂界标准。

四、绿化

在厂区,合理安排种植乔、灌木绿化带,花卉、草坪等。

第八章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一、设计依据及安全消防

1、因为我公司的产品,尤其是原料极易燃烧,所以,在建厂时,遵照消防安全原则,将厂区的办公室、操作区、储存区,分别隔开,设置消防通道。

2、厂区,原料存放地,标有禁止烟火的醒目警示牌。

加强警卫、巡逻机制;全体员工上岗前,除进行技术操作培训外,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消防知识培训;按照消防要求,消防水、沙、器械定期检查;由厂里专门责成一名副厂长主管安全生产,消防工作。

二、职业安全卫生防护措施

在上岗前,聘请专业人员对全体员工进行安全、卫生等知识培训方可上岗。

并责成负责人定期进行巡视检查。

每位上岗员工建立交接班制度,做到上岗前的安全、防护规。

三、防火、防噪、除味

建立防火安全生产责任制,公司责成一名副厂长专职负责,员工上岗前聘请专业人员对全体员工进行安全、卫生等知识培训。

按照消防安全规定,配备齐全的防火器械和设备,严禁员工携带火种进入操作间、库房、原料场。

在生产过程中无噪、无味。

四、劳动保护

每位员工上岗前,由负责安全生产的副厂长负责检查安全措施,例如手套、胶鞋、口罩、机械设备等。

五、工业卫生

该产品无毒、无味、无排放物,只有在加工车间有轻度粉尘,操作人员佩戴口罩即可。

六、其他

员工上岗前必须经过消防、安全生产等检查,严禁违规操作,并建安全生产、消防制度。

第九章组织与人力资源配置

一、组织:

企业设总公司,并设总经理一名,副总经理两名。

下设分厂九个,实行厂长责任制,并设厂长一名,副厂长三名。

管理:

总公司下设办公室、财务科、技术科、供销科、计划科、人员编制20名。

二、劳动定员:

公司定员921人,其中管理、技术人员25名,分厂生产人员878名,库管员12名,后勤辅助人员6名。

三、员工招聘

向劳动部门申请优先招用下岗失业人员,农村闲散劳动力,经劳动用工部门许可后,择优录用。

四、员工培训

被录用人员必须经过安全生产、消防知识培训和省农科院、农大技术人员培训方可上岗。

上岗工作后,定期开设技术培训指导课,以提高岗位技能。

第十章项目实施进度

2007年筹办公司,选择厂址、基地,并筹措资金,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2008年7月以前,主要是建造厂房,选择加工机械。

8月份进行机械安装调试,并培训上岗员工。

10月份进入试生产期,至2008年10月第一条生产线生产期结束,11月进行安检,加工牧草饲料。

2011年10月份十条生产线开始加工农作物秸秆饲草,依次循环。

第十一章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

按每年生产20万吨产量计算,实现年销售收入7000万元人民币的设计,项目总投资人民币9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7000万元,流动资金2000万元。

二、资金筹措

项目建设拟融资2470万元,自筹资金6530万元。

第十二章财务评价

一、产品成本估算

1、年总成本:

4460万元

原材料:

100元人工:

36元电费:

10.5元

水费:

8.5元设备:

20元折旧:

28元

其他20元合计:

223元/吨

二、销售收入:

7000万元

年产量:

20万吨,每吨单价350元

20万吨×350元=7000万元

三、盈利能力分析

1、年利润:

2540万元

7000元-4460元=2540万元

2、税金1050万元

7000万元*15%=1050万元

3、净利润1490万元

2540-1050=1490万元

动态投资回收期:

6.04年

贷款归还期:

2.6年

四、财务评价结论

综合上述分析,该项目各项财务指标正常,经济效益合理,表明该建设项目是切实可行的。

第十三章节能

一、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

本项目遵循的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如下:

1、中华人民国节约能源法

2、中华人民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3、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发改环资[2004]2505号)

4、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国家发改委令第40号)

5、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计交能[1996]905号)

6、国家鼓励发展的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国家发改委2005第65号)

7、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GB/T15587-1995

8、机械行业节能设计规JBJ14-2004

9、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GB50264-1997

10、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185-1993

11、建筑卫生陶瓷能源消耗定额JC712-1990

12、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GB/T3485-1998

13、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GB/T3486-1998

14、节电措施经济效益计算与评价GB/T13471-1992

15、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T18613-2002

16、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T20052-2006

17、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

18、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JCJ144-2004

19、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20034-2004

20、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2001

21、省节约能源条例(2006年5月4日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

二、建设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

1、能源消耗种类

本项目主要能源消耗种类:

(1)动力

生活、生产主要动力为电力。

(2)其他能源:

生活、生产其他能源为水、煤。

2、能源消耗数量分析

(1)用电量:

年用电量为296万度。

项目用电设备采用新式省电设备,约可节省能源成本20—30%。

项目选择无铁损及较小与效率较高的变压器。

企业再停止运转期间以及休假停工时,停用的变压器切断高压侧电源,以减少铁损。

(2)用水量:

年用量0.6万吨。

三、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分析

1、供电

公司自备350KAV变电站一座,电力供应平稳、可靠,确保生产用电。

2、供水

项目区供水为自打井供水。

四、主要能耗指标及分析

1、项目能耗指标及计算

实物能耗总量:

该项目年产20万吨饲草,实物能耗总量为:

电:

296万度

水:

0.6万吨

2、项目能耗分析

生产每吨能耗:

电:

15度

水:

10公斤

该项目属低能耗生产项目,能耗指标低于同行业标准。

3、国家、省能耗指标

万元GDP能耗情况如下:

省万元GDP耗电为1487.63千瓦。

市的万元GDP能耗降低指标均为4.5%。

五、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1、节能措施

(1)本项目建成后年需的供水、供电系统在入口处均安装计量和节流装置。

(2)电动机及供电设备均选用国家推广的节能换代产品,配电室安装低压电容器补偿屏,降低无功功率耗损,提高功率因数。

(3)照明灯具采用荧光灯或节能灯,以节约电耗。

加强对节约照明用电的宣传,非生产时间尽量减少照明用电。

(4)杜绝供水的跑、冒、滴、漏现象,节约水源。

2、节能效果分析

工业节能

(1)采取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加强原材料的综合利用和合理利用,以降低原材料的消耗。

原材料加工的余料,积极组织回收利用,对不能利用的废旧材料,按有关规定销售给合法经营的物资回收再生部门。

在生产过程中,按国家规及生产工艺,采用正确的操作步骤,尽量不使用不可再生的原料。

(2)供配电实际本着经济合理、技术先进、节能省电为原则,生产设备、仪器设备及供电设备均选用耗能低、效率高的节能换代产品,配电室安装低压电容器补偿屏,降低无功功率耗损,提高功率因数,节约能源消耗。

(3)生产线的电耗主要来自电力拖动,装机容量为350KAV。

(4)由于照明光源均采用先进的节能灯,故也能节约大量的电能。

第十四章结论

一、该项目建设为绿色环保型产业,符合国家提倡的资源利用和生态循环经济。

二、项目的实施既解决了秸秆、荒草焚烧造成的财产损失及环境污染问题,又调整了种植产结结构,实现了种植产业结构化,加速了农业现代化进程。

三、为畜牧业的发展建立了减灾防系统,恢复草原生态系统,养殖饲草的储备系统。

四、项目实施后,将进一步提高种植业、养殖业发展的科技含量,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及维护社会稳定搭建平台。

五、财务预算合理,产品销售渠道多,市场风险小,资金回笼快,利润率高。

资源可循环利用,不存在原材料短缺的问题。

六、项目选项准确,符合国家经济发展需要,并且得到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所以,该项目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