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经济指标解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101601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57.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用经济指标解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常用经济指标解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常用经济指标解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常用经济指标解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常用经济指标解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常用经济指标解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常用经济指标解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常用经济指标解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常用经济指标解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常用经济指标解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常用经济指标解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常用经济指标解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常用经济指标解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常用经济指标解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常用经济指标解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常用经济指标解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常用经济指标解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常用经济指标解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常用经济指标解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常用经济指标解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用经济指标解释.docx

《常用经济指标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经济指标解释.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常用经济指标解释.docx

常用经济指标解释

1、第一、二、三产业是如何划分的?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一、二、三次产业划分范围如下:

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

第二产业是指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第三产业包括: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

2、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总值(GNP)、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有何区别与联系?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即所有常住机构单位或产业部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可供最终使用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

国内生产总值能够全面反映全社会经济活动的总规模,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评价经济形势的重要综合指标。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这一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分配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减去进口货物和服务。

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表现形态表现为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

其计算公式为:

国内生产总值(生产法)=总产出-中间投入(物质产品投入+服务投入)

国内生产总值(收入法)=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国内生产总值(支出法)=总消费+总投资+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增加)+(货物和服务出口-货物和服务进口)

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成果。

一国常住单位从事生产活动所创造的增加值在初次分配过程中主要分配给该国的常住单位,但也有一部分以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等形式分配给该国的非常住单位,同时,国外生产所创造的增加值也有一部分以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等形式分配给该国的常住单位。

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来自国外的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付给国外的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

与国内生产总值不同,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生产概念,而国民生产总值则是个收入概念。

工业总产值是以货币表现的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已出售或可供出售的工业产品总量,它反映一定时间内工业生产的总规模和总水平。

它包括:

在本企业内不再进行加工,经检验、包装入库(规定了需包装的产品除外)的成品价值,工业性作业价值,自制半成品、在产品期末初差额价值(生产周期较长的企业计算)。

工业总产值采用“工厂法”计算,即以工业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按企业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来计算,企业内部不允许重复计算,不能把企业内部各个车间(分厂)生产的成果相加。

但在企业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存在着重复计算。

轻重工业总产值的划分也是按“工厂法”计算的,即一个工业企业在正常情况下生产的主要产品的性质属于轻工业,则该企业的全部总产值作为轻工业总产值;一个工业企业生产的主要产品的性质属于重工业,则该企业的全部总产值作为重工业总产值。

工业增加值是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国内生产总值的组成部分。

工业增加值就是工业总产出中扣除中间消耗以后的价值,工业增加值有两种计算方法:

一是生产法,即工业总产出减去工业中间投入;二是收入法,即从收入的角度出发,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到的收入份额计算,具体构成项目有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这种方法也称要素分配法。

  

(1)生产法:

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出-工业中间投入+应缴增值税

  

(2)收入法(分配法):

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3、工业发展速度计算方法改革是怎么回事?

工业发展速度是反映工业生产状况的重要指标。

我国一直采用通过编制不变价格的方法计算工业总产值(就是将无论由哪个企业生产的同一种产品,都统一乘上该产品的同一个价格将其换算成价值量),将报告期不变价格工业总产值与基期不变价格工业总产值进行对比,求得工业发展速度。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工业产品种类、品种、规格、型号与日俱增,使得编制工业产品不变价的工作已经难以维继,不变价格工业总产值直接影响了对工业发展速度的判断,因此必须改用新的计算方法。

国家统计局经过多年的研究、论证,并考虑到与国际接轨的因素,决定在全国采用价格指数缩减法计算工业生产发展速度。

其基本原理是:

利用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对现行价格工业增加值进行缩减,消除价格因素变动对工业增加值的影响,使报告期工业增加值与基期可比,达到准确计算工业发展速度的最终目的。

目前这一方法正在全国省、市、县级试行。

目前全国及我省公布的经济增长速度是针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采用价格指数缩减法计算出来的,而我市按省统计局的要求,公布的经济增长速度是针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采用价格指数缩减法计算出来的。

如何计算平均增长速度?

平均增长速度,它和平均发展速度统称为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是各个时期环比速度的平均数,说明社会经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速度变化的平均程度。

平均速度增长的计算首先是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

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几何平均法也叫水平法,另一种是方程法,也叫累计法或代数平均法。

两种方法的主要区别在于:

水平法主要考虑最后一年的发展水平,即着重解决按什么平均速度才能达到最后一年的发展水平。

通常用于计算人口、产品产量、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指标的速度。

而累计法则考虑整个时期累计发展总量。

通常用于计算固定资产投资、新增固定资产、垦荒造林、地质勘探等指标的速度。

下面简单介绍水平法。

累计法较复杂就不详细介绍了。

在一般正常情况下,两种方法计算的平均每年增长速度比较接近;但在经济发展不平衡、出现大起大落时,两种方法计算的结果差别较大。

从某年到某年平均增长速度的年份,均不包括基期年在内。

如建国四十三年的平均增长速度是以1949年为基期计算的,则写为1950-1992年平均增长速度,其余类推。

水平法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1)按环比发展速度连乘积计算:

    

n表示环比发展速度的项数

例如:

某地区增加值1991年--1995年各年的环比发展速度分别为115.6%,107.8%,105.6%,103.6%,107.2%,计算平均发展速度为:

平均增长速度为:

108%-100%=8%

(2)按总发展速度计算:

其中n为报告期与基期的间隔期数,举例如下:

某单位1995年增加值为18250万元,1990年为14300万元,计算五年的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每年递增速度如下:

五年间的平均发展速度为:

五年间的平均递增速度为:

105%-100%=5%

4、什么是当年价格(现行价格)、可比价格、什么是不变价格?

当年价格,顾名思义,也就是报告期当年的实际价格,如:

工业品的出厂价格、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商品的零售价格等。

用当年价格计算的一些以货币表现的物量指标,如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农副产品收购总额和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等,反映当年的实际情况,使国民经济指标互相衔接,便于考察社会经济效益,便于对生产、流通、分配、消费之间进行综合平衡。

 因此,当我们需要反映当年的实际收入情况时就应采用当年价格

可比价格指在不同时期的价值指标对比时,扣除了价格变动的因素,以确切反映物量的变化。

按可比价格计算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直接用产品产量乘某一年的不变价格计算;另一种是用价格指数换算。

不变价格指用同类产品的年平均价格作为固定价格,来计算各年产品价值。

按不变价格计算的产品价值消除了价格变动因素,不同时期对比可以反映生产的发展速度。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工农业产品价格水平的变化,国家统计局先后五次制定了全国统一的工业产品不变价格和农业产品不变价格,从1949年到1957年使用1952年工(农)业产品不变价格,从1957年到1971年使用1957年不变价格,从1971年到1981年使用1970年不变价格,从1981年到1990年使用1980年不变价格,从1990年开始使用1990年不变价格。

4、什么是指数,常用价格指数有哪些?

指数是一种表明社会经济现象动态的相对数,运用指数可以测定不能直接相加和不能直接对比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总动态;可以分析社会经济现象总变动中各因素变动的影响程度;可以研究总平均指标变动中各组标志水平和总体结构变动的作用。

指数按所反映的现象范围不同,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前者反映个体经济现象变动的相对数,如个别产品的物量指数、个别商品的价格指数等;后者是表明全部经济现象变动的相对数,如工业总产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按所反映的现象性质的不同,分为数量指数和质量指数。

前者反映生产、经营或经济活动数量的变动,如商品销售量指数;后者是说明经济活动质量变动的指数,如产品成本指数、劳动生产率指数。

按计算形式的不同,分为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前者指两个总量指标对比计算出来的指数,后者是前者的变形。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

反映全部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总水平的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

其中除包括工业企业售给商业、外贸、物资部门的产品外,还包括售给工业和其他部门的生产资料以及直接售给居民的生活消费品。

通过工业生产价格指数能观察出厂价格变动对工业总产值的影响。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反映城乡商品零售价格变动趋势的一种经济指数。

零售物价的调整变动直接影响到城乡居民的生活支出和国家的财政收入,影响居民购买力和市场供需平衡,影响消费与积累的比例。

因此,计算零售价格指数,可以从一个侧面对上述经济活动进行观察和分析。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是对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综合汇总计算的结果。

利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可以观察和分析消费品的零售价格和服务价格变动对城乡居民实际生活费支出的影响程度。

  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城市居民家庭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

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可以观察和分析消费品的零售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对职工货币工资的影响,作为研究职工生活和确定工资政策的依据。

  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农村居民家庭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

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可以观察农村消费品的零售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对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的影响,直接反映农民生活水平的实际变化情况,为分析和研究农村居民生活问题提供依据。

  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是反映国有商业、集体商业、个体商业、外贸部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等各种经济类型的商业企业和有关部门收购农产品价格的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

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可以观察和研究农产品收购价格总水平的变化情况,以及对农民货币收入的影响,作为制订和检查农产品价格政策的依据。

  农村工业品零售价格指数 是反映农村市场工业品零售价格水平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

通过农村工业品零售价格指数,可以观察工业品零售价格变动对农民货币支出的影响。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额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

固定资产投资额是由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完成额、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完成额和其他费用投资完成额三部分组成的。

编制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应首先分别编制上述三部分投资的价格指数,然后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法求出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总指数。

编制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可以准确地反映固定资产投资中涉及的各类商品和取费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幅度,消除按现价计算的固定资产投资指标中的价格变动因素,真实地反映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速度、结构和效益,为国家科学地制定、检查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并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为完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提供科学的、可靠的依据。

价格指数和价格水平有什么区别?

价格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商品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统计指标,它是一个相对数,而“价格水平”是个绝对数。

比如,某年8月份猪肉平均价格每公斤为17.3元,9月份猪肉平均价格每公斤为17.8元,这反映出9月份比8月份猪肉的“价格水平”上升了0.5元,那么,9月份比8月份猪肉的价格指数,则用9月份猪肉平均价格除以8月份平均价格再乘以100%求得,即:

17.8/17.3×100%=102.9%。

也就是说,9月份比8月份猪肉价格上涨了2.9%。

商品价格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可能会上升,也可能会下降。

这些商品价格的变动程度,可以通过其本身涨落的多少直接反映出来。

但要综合观察这些商品价格的变动对全市商品价格总水平的影响有多大,就必须通过价格指数来显示。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只注意涨价的商品,对涨价反映强烈,而对吃持平和降价则反映微弱。

如家电产品普遍降价,人们反映平淡;但鸡蛋价格略有浮动,就会引起轩然大波。

另一方面,人们只注意和日常生活密切的商品,而忽视其他商品,这就容易造成用部分商品的涨价幅度来概括价格总水平上涨幅度的错觉。

如黑木耳,虽然3元涨到6元,涨幅100%,但由于消费量小,所以对它的感觉还不如对猪肉价上涨50%来得强烈。

一般来说,在一个时期内,有的商品价格变动大,有的变动小,有的没有变;价格变动的商品有的上涨,有的下降,而价格指数要受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

可以说,物价指数与人们实际感觉的反差,其实是心理感觉与统计科学测量之间的差别。

物价指数编制原则及方法是怎样的?

编制物价指数,必须掌握三大要素:

一是确定指数商品,选择代表规格品;二是掌握同一商品同一规格的基期和报告期的平均价格;三是确定权数。

三者缺一不可,并且其准确性将直接影响到物价指数的可信度。

首先,确定指数商品。

按照有关规定,计算价格指数必须以全国统一规定的必报商品为基础,并可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适当规定一些调查品种。

以编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例,全国统一规定的必报商品和服务共计325种,这些指数商品分布于食品、衣着、家庭设备及用品、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工具、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居住、服务项目这8大类43个小类中。

在确定了指数商品之后,依照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方案,再确定每个指数商品的代表规格品,即选择居民消费量大,市场供应相对稳定,价格变动趋势有代表性,以及变动频繁的特殊商品作为指数商品的代表规格品。

同时,对一些规格等级比较复杂的商品,还要选择1-2种与其质量相近似的规格品进行调查,以便必要时进行补充或替换。

其次,确定调查点,并根据各种商品的价格变动的频繁程度,规定不同的采价次数,根据所采集的商品价格,再计算出每种商品的平均价格,即一定时期内某种商品的综合平均价格。

计算平均价格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一种价格形式的平均价格

某种商品的价格只存在一种形式,即牌价或市价。

a.按计算期内销售天数加权平均,即按商品调价前后的销售天数加权平均。

例如,某种商品价格4月16日由原4元提高到5元,则4月份该商品的平均价格为(4×15+5×15)/30=4.50元。

b.按调查点数(或摊拉数)简单算术平均,即把各调查点(或摊位)采集的商品价格之和用调查点数(或摊位数)去除。

例如,某种商品甲店售价10元,乙店售价9元,丙店售价8元,该商品的平均价格为(10+9+8)/3=9元。

(2)两种价格形式的平均价格

某种商品价格同时存在牌价与市价两种形式,则按不同价格形式的消费量加权平均,此消费量来源于各地统计局对本地区的居民家庭的调查资料。

便如,某种商品牌价每公斤3元,消费量100公斤;市价每公斤4元,消费量60公斤,则该商品的综合平均价格每公斤为(3×100+4×60)/(100+60)=3.375(元)。

每种商品的报告期的综合平均价格计算出来后,与基期的综合平均价格相除,就得到该种具体商品的单项价格指数。

第三,确定权数。

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例,权数就是反映不同的商品和服务项目的价格变动在总指数形成中具有不同的重要程度的统计指标。

根据有关规定,编算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类权数和大部分商品服务项目的权数,是根据居民家庭支出情况调查中居民上一年的实际消费构成计算而成;另一部分在调查中不编码汇总计算的商品和服务项目的权数则是根据典型调查资料进行推算。

具体操作方法,就是计算出各类(种)商品支出金额占总(类)支出金额的比重,这个比重就是所需确定的权数。

权数每年确定一次,但对受季节影响较大的鲜菜、鲜果的品种权数,则根据居民当月的实际消费构成每月计算一次。

按照国家统计局规定,各地每年确定的各类商品的权数,均须报国家统计局审定后方可使用。

掌握了以上三大要素,采用加权算术平均公式计算出物价指数,即:

∑某商品价格指数×权数

物价指数=───────────

∑权数

安徽省的价格指数编制原则及方法是:

全省按等距随机原则抽选20个市、县。

在被抽选的市县中选择了500多个商店和农贸市场作为代表性基层市场。

由物价专职辅助调查员,每月以消费者身份定时、定点直接调查登记价格:

食品一般不少于6次,工业品一般不少于3次,按次数计算市或县月平均价格,再与上年同期价格对比计算出个体指数,最后根据年初确定的权数计算出市、县类指数和总指数。

省城调队在审核20个县、市资料后,按市、县权数加权计算出全省个体指数,最后使用省级权数加权计算出全省类指数和总指数。

企业按注册类型划分,分为哪几类?

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指国有企业加上国有控股企业。

国有企业(即过去的全民所有制工业或国营工业)是指企业全部资产归国家所有,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登记注册的非公司制的经济组织。

包括国有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和国有联营企业。

1957年以前的公私合营和私营工业,后均改造为国营工业,1992年改为国有工业,这部分工业的资料不单独分列时,均包括在国有企业内。

国有控股企业是对混合所有制经济的企业进行的“国有控股”分类。

它是指这些企业的全部资产中国有资产(股份)相对其他所有者中的任何一个所有者占资(股)最多的企业。

该分组反映了国有经济控股情况。

国有控股分为“国有绝对控股企业”和“国有相对控股企业(含协议控制)”。

国有绝对控股企业:

是指国家资本所占比例大于50%(含50%)的企业,国有绝对控股企业包括纯国有企业。

下列情况之一者必须填报“国有绝对控股”:

①“登记注册类型”栏为“国有”、“国有独资企业”、“国有联营”。

②国家资本占实收资本比例≥50%。

③在有一个或多个国有法人投资时,其中一个国有法人资本在实收资本中的比例超过50%。

国有相对控股企业(含协议控制):

是指国家资本比例不足50%,但相对大于企业中的其他经济成分所占比例的企业(相对控股),或者虽不大于其他经济成分、但根据协议规定由国家拥有实际控制权的企业(协议控制)。

⑵集体企业:

指企业资产归集体所有,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登记注册的经济组织。

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组成部分。

包括城乡所有使用集体投资举办的企业,以及部分个人通过集资自愿放弃所有权并依法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认定为集体所有制的企业。

  ⑶股份有限公司:

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登记注册,其全部注册资本由等额股份构成并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本,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的经济组织。

  ⑷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指企业注册登记类型中的港、澳、台资合资、合作、独资经营企业和股份有限公司之和。

  ⑸外商投资企业:

指企业注册登记类型中的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和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之和。

  ⑹“其他”的企业:

均指除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个体经营以外的其他类型工业企业(单位)。

包括联营企业、私营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外商投资企业(中外合资经营、中外合作经营、外资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与大陆合资经营、与大陆合作经营、港、澳、台独资企业)及其他企业。

轻重工业是如何划分的?

轻工业

 指主要提供生活消费品和制作手工工具的工业。

按其所使用的原料不同,可分为两大类:

(1)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是指直接或间接以农产品为基本原料的轻工业。

主要包括食品制造、饮料制造、烟草加工、纺织、缝纫、皮革和毛皮制作、造纸以及印刷等工业;(2)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是指以工业品为原料的轻工业。

主要包括文教体育用品、化学药品制造、合成纤维制造、日用化学制品、日用玻璃制品、日用金属制品、手工工具制造、医疗器械制造、文化和办公用机械制造等工业。

重工业

 是指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物质技术基础的主要生产资料的工业。

按其生产性质和产品用途,可以分为下列三类:

(1)采掘(伐)工业,是指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包括石油开采、煤炭开采、金属矿开采、非金属矿开采和木材采伐等工业;(2)原材料工业,指向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基本材料、动力和燃料的工业。

包括金属冶炼及加工、炼焦及焦炭化学、化工原料、水泥、人造板以及电力、石油和煤炭加工等工业;(3)加工工业,是指对工业原材料进行再加工制造的工业。

包括装备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机械设备制造工业、金属结构、水泥制品等工业,以及为农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如化肥、农药等工业。

根据上述划分原则,修理业中以重工业产品为修理作业对象的划为重工业,反之划为轻工业。

什么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按规模大小是如何划分的?

规模以上工业全部独立核算国有企业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

中小企业(工业)标准为:

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

职工人数2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为40000万元以下。

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3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资产总额4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企业划型标准是以法人企业或单位作为对企业规模的划分对象,以从业人员数、产品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三项指标为划分依据。

企业规模由政府综合统计部门根据上年统计年报每年划分一次。

企业规模一经确认,月度统计原则上不进行调整。

具体标准如下:

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划分标准

行业名称

指标名称

计量单位

大型

中型

小型

工业企业

从业人员数

产品销售收入

资产总额

万元

万元

2000及以上

30000及以上

40000及以上

300-2000以下

3000-30000以下

4000-40000以下

300以下

3000以下

4000以下

说明:

  

(1)表中的“工业企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三个行业的企业。

  

(2)大型和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所列各项条件的下限指标,否则下划一档。

5、销售产值与产品销售收入有何联系与区别?

工业销售产值是以货币表现的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销售的工业产品总量,包括已销售的成品、半成品价值,对外提供的工业性作业价值和对本单位基本建设部门、生活福利部门等提供的产品和工业性作业及自制设备的价值。

产品销售收入指企业销售产品的销售收入和提供劳务等主要经营业务取得的业务收入总额,本指标根据会计“损益表”中“产品销售收入”项的本年累计数填列。

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是:

①产品销售收入反映的是企业的资金运动,它一般是以是否完成销售即收到货款为依据,它包括上期销售在本期收到货款的,不包括本期已销售但未收到货款的,因此它依循的是以产品的实现为计算原则;而工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