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二 经济成长历程.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610346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392 大小:3.8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块二 经济成长历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2页
模块二 经济成长历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2页
模块二 经济成长历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2页
模块二 经济成长历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2页
模块二 经济成长历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2页
模块二 经济成长历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2页
模块二 经济成长历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2页
模块二 经济成长历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2页
模块二 经济成长历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2页
模块二 经济成长历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2页
模块二 经济成长历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2页
模块二 经济成长历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2页
模块二 经济成长历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2页
模块二 经济成长历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2页
模块二 经济成长历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2页
模块二 经济成长历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2页
模块二 经济成长历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2页
模块二 经济成长历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2页
模块二 经济成长历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2页
模块二 经济成长历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2页
亲,该文档总共39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模块二 经济成长历程.docx

《模块二 经济成长历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块二 经济成长历程.docx(39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模块二 经济成长历程.docx

专题五Error!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宏观·理清时序]

时序要清

线索要明

古代中国的社会经济呈现出以小农经济为核心,手工业、

商业有所发展但受经济政策制约的特征。

可按以下四条线索进行整理。

线索一:

古代农业

古代农业发展的主线是小农经济的产生与巩固,包括土地制度的变迁、耕作方式的演进、水利设施的修建等,以家庭为单位、精耕细作是其突出特征。

线索二:

古代手工业

古代手工业主要有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其中纺织、冶金、制瓷是三大主要行业,以丝绸、瓷器为代表的手工业产品远销海外。

线索三:

古代商业

古代商业发展包括市场形成、市场管理、货币演变、内外贸易、城市商业功能发展等五大要素,其中市场贸易管理是核心内容,时空限制经历了一个由严格到宽松的过程。

线索四:

古代的经济政策

古代的经济政策以重农抑商、闭关锁国为主,前者首倡于商鞅变法,贯穿于封建社会始终,后者仅实行于明清两朝,二者均是影响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

第12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

[理知识体系]

[背史论术语]

(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从原始阶段向精耕细作发展的历程。

(2)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使农民遭受沉重的压迫。

土地兼并导致耕者无其田,

往往激起民众暴动。

(3)小农经济在封建经济中始终占主导地位,是封建社会统治的基础,其稳固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的治乱和政权的兴衰。

(4)古代中国,官营、私营、家庭和田庄几种手工业形式并存。

官营手工业素称发达;私营手工业艰难发展,后来居上;家庭手工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是中国古代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5)中国的手工业长期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及“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始终是农业经济的附属品

知能强化课Ⅰ 田园风情—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一、生产模式——从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

1.耕作工具

春秋战国时期

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逐渐推广

两汉时期

西汉赵过推广耦犁,后来又出现了犁壁。

使用耦犁的牛耕方法,东汉时推

广到珠江流域

隋唐时期

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至此,我国耕犁已经相当完善,一直为后世沿用

2.耕作技术

春秋战国

使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法垄作法

西汉

赵过推行代田法,耕作制度以一年一熟为主

魏晋南北朝

北方旱地的耕耙耱技术形成

宋朝以后

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到江浙地区,江南逐渐形成了稳定的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

制,有些地区形成了一年三熟制

水利工程

战国时期的都江堰,汉代的漕渠、白渠和龙首渠等

灌溉工具

曹魏时的翻车、唐朝的筒车、宋朝时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明清时期的风力水

车等

3.灌溉技术

铁器的出现及其作用

铁产生影响的方式是大家所熟悉的。

新的、更有效的铁制工具使农业有可能从原先的黄河发源地向南扩展到森林茂密的长江流域。

铁制工具还促进了在黄河流域地区兴修大批的排水工程、为远距离运输大批商品而进行的运河开挖以及西北干旱地区的灌溉工程。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史学者说]

二、经营方式

1.集体劳动

商周时期,土地归国家所有,在田间集体耕作。

2.个体农耕(小农经济)

(1)背景:



——从“千耦其耘”到“男耕女织”

①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步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②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2)内容:

小农经济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目的是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

(3)地位:

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4)评价:

积极方面

①是我国封建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和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②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

③是封建王朝的主要财源,是古代中国文明成就的基础

④在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基本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消极方面

①不利于先进技术的推广和运用

②随着人口增加和土地兼并激化,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导致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

③封建社会后期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因素

3.庄园经济

土地

来源

古代中国的庄园主要是由商人、豪强地主、官僚等用威胁、欺骗、敲诈、权

威、买卖、强占等各种手段,兼并农民的土地,形成大土地私有制

经济

形态

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经济,庄园主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需要,布置庄园,使耕

种与纺织等手工业结合,把庄园建成一个独立而封闭的世界

剥削方式

庄园除有一部分奴仆劳动外,大多由徒附、宾客、族人通过租佃的方式来耕

作,他们一般向庄园主交纳实物地租。

除实物地租外,他们也须无偿地为庄园主服一些劳役,如砍伐林木、看家护院、充当“部曲”等

管理

形式

中国古代庄园主对依附农民行使的是一种以族权为表现形式的政治权力,没

有司法管辖权,唐代以后庄园主对庄园劳动者的人身控制进一步削弱

4.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

(1)定义:

地主把土地出租给别人耕种,收取地租作为收益,称为租佃土地经营方式,地主与佃农之间形成了租佃关系。

(2)过程:

①战国时期:

租佃方式产生。

②汉代:

租佃现象比较普遍。

③宋代:

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土地出租时,多订立契约,作为解决纠纷的依据,地租以实物租为主。

④明清时期:

人口增多,人地矛盾突出使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

(3)特征:

①土地出租者与土地租佃者之间采取了一种契约形式。

契约内容包括田亩的位置、数量、类别以及地租偿付的方式及数量。

②租佃制下,佃户有了迁移的自由,社会身份、地位在法律上有了显著的提高。

魏晋隋唐时期的部曲、佃户都束缚在土地上,没有迁移的自由,到宋代时佃户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大为削弱,佃户的身份地位提高。

③产品地租代替劳役地租成为占支配地位的地租形态。

宋代地租主要有分成租和定额租两种。

④租佃制呈现复杂化趋势。

在经济发展较快的江浙地区,在土地所有者和实际耕种者之间出现了二地主阶层,从而使土地所有权、占用权和使用权分离。

(4)影响:

①在租佃关系下,佃农对地主和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

②随着租佃制度的发展,佃农通过抗租、减租的斗争,争取到一些权利,提高了生产积

极性,有利于农业的稳定发展。

自耕农的出现及历史地位

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

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应,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

“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都对此尤为关

注。

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

诚然,自耕农这一阶层是很不稳定的,经常分化。

——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

[史学者说]

三、土地制度——从“国有”到“私有”

1.原始社会:

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

2.奴隶社会的井田制

(1)内容:

①土地国有;国王层层分封;受封者世代享用,不得转让与买卖。

②受封者要向国王交纳贡赋。

③庶民和奴隶在贵族的封地上集体耕种,受到剥削和奴役。

(2)瓦解:

①生产力的发展,大量荒地被开垦成私田。

②王室衰微,兼并战争频繁,土地转让关系进一步发展。

③诸侯视自己封地为私产,加上劳动力不断减少,井田制遭到破坏。

3.封建土地私有制

(1)形成:

①公元前594年,鲁国“初税亩”,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②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2)评价:

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两千多年;地主阶级依靠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的土地,造成了社会的分化。

(3)问题:

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原因

在土地私有制下,土地自由买卖制度的存在,加上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

并农民土地

影响

影响国家赋税收入,导致租佃关系出现并日趋普遍化,引起阶级矛盾激化和农民起

措施

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明朝政府丈量全国土地,按照人丁和田亩收取赋税等

结果

起到了鼓励农民垦荒的作用,但不能真正阻止土地的兼并

4.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

(1)王田制(王莽时期):

把民间的田地更名为“王田”,归国家所有,禁止自由买卖。

从形式上看与井田制相似,但本质上属于地主土地所有制。

目的在于托古改制,限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

由于脱离社会实际,并招致豪强地主阶级的反对而失败。

(2)屯田制(曹魏时期):

国家以军事强制形式要求士兵或农民垦种荒地,生产军粮或征收田租的土地制度。

屯田制对解决军粮供应、安置流民和恢复发展农业生产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曹魏、金朝、元朝、明初、清初都实行过屯田。

(3)均田制(北魏到唐朝前期):

在长期战乱之后,大批人民死丧逃亡,土地荒芜,国家赋税收入受到严重影响。

为恢复生产,保证赋税来源,北魏到唐朝前期的封建政府曾颁布均田制。

均田制是在不触动原私有土地的基础上,把国家掌握的无主荒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农民耕种,农民缴纳租税并服徭役和兵役的一种土地管理制度。

均田制的推行是以政府掌握大量无主荒地为前提的,并没有取消土地私有制,更没有触动地主土地所有制。

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保证了国家兵役、徭役的征发和国家的财政收入;但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成为国家的佃农,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加强。

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实行两税法,均田制被废止。

明朝初期的生产关系

移民屯田是明朝前期垦荒政策当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明朝多次采取措施,将农民从人多地少的狭乡(地狭人稠)组织起来,大批迁徙到地广人稀的地方进行屯田,这种屯田成为“民屯”,以别于军户的“军屯”。

明太祖还强制命令农民进行经济作物种植。

经济作物的大量种植,优化农产品结构,使小块空隙土地得到了更为充分的利用,同时也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

——张岂之《中国历史》

[史学者说]

四、赋役制度——由人丁到财产的标准转变

1.概念

赋役制度是中国历代王朝为巩固国家政权而向人民征课财物、调用劳动力的制度。

赋税主要是田亩税,有时还包括人头税和资产税。

役,亦称徭役,即在位统治者强制平民从事的无偿劳动,包括力役、杂役和军役。

2.赋税制度

(1)“相地而衰征”和“初税亩”:

春秋时期齐国管仲实行的“相地而衰征”和鲁国的“初税亩”实质是承认土地私有,促进了井田制的瓦解。

(2)编户制度:

是汉代对百姓的一种严格的管理制度,也是比较完备的赋税制度。

被编入户籍的平民百姓称为“编户齐民”,他们依据人口和资产向国家承担人口税、田租、徭役和兵役,国家对他们控制十分严格。

(3)租调制:

东汉末年,曹操进驻冀州后试行户调制,对土地所有者(包括自耕农和地主),每亩土地征收田租谷四升,每户征收户调绢二匹、绵二斤。

户调取代汉代沉重的人头税,对农民有好处,也有利于大族豪强庇荫佃客。

北魏均田制规定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交租(即土地税,征粮)和调(即户税,征布帛),还要服兵役和徭役。

北魏租调制规定:

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二石、调帛或布一匹,丁男还要负担一定的徭役。

(4)租庸调制:

隋朝沿用北魏的租调役制,后规定50岁以上可以缴纳一定绢代替劳役,叫“庸”。

唐朝在隋朝的基础上实行轻徭薄赋的思想改革赋税制度,“庸”不再有年龄限制。

租庸调制规定:

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缴纳一定量的谷物,叫“租”;缴纳定量的绢或布,叫“调”;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叫“庸”。

这样,即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也保证了国家的赋税收入。

(5)两税法:

天宝年间(唐玄宗年号),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无法实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

为了解决财政困难,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每户按资产交户税,按土地交地税,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它的实行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了。

扩大了税源,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也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但土地兼并不再受到限制,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正式废除。

(6)“一条鞭法”:

为了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缓和阶级矛盾,1581年,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在全国推行,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折成银两,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

“一条鞭法”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纳银代役的规定,说明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赋役征银的办法,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需要,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7)“摊丁入亩”和“地丁银”:

康熙时进行局部试点,规定以1712年为界,今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废除了新生人口的人头税。

雍正时期,在全国推行,并把丁税平均摊入田亩之中,征收统一赋税。

“摊丁入亩”废除了长期以来的人头税,进一步放松了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使中国人口迅速膨胀,增加了大量劳动力,有利于当时国家的发展。

3.演变规律

(1)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向以田亩为主过渡,人头税在赋税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少,可以两税法为标志。

(2)由实物地租逐渐向货币地租发展,可以“一条鞭法”为标志。

(3)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可以两税法为标志。

(4)农民由必须服一定时间的徭役和兵役发展为可以代役,以“庸”制为标志。

(5)税种由繁多逐渐减少,可以“一条鞭法”为标志。

4.认识

这种演变说明,随着历史的进步,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用银两收税则是君主专制社会后期商品经济活跃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相应反映。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认为,历代赋税改革虽短期内减轻了农民负担,但随后又增长到比改革进行前更高的水平(这一定律后被学者总结命名为“黄宗羲定律”)。

五、古代经济重心的变迁——由北方到南方

1.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先后形成过两个重心

黄河流域是我国最早的经济重心,魏晋南北朝时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在南宋至元朝,南方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到明清时期南方经济重心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并在江南的一些地方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2.原因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发生南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主要表现在:

(1)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安定,为南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

(2)北方大量劳动人民为了躲避战乱而南迁,充实了南方的劳动力,并且带去先进的工具和技术。

牛耕在南方地区得到推广。

(3)政治中心的南移(如南朝、南宋)或者东移(如东晋),加快了南方的开发。

南方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

(4)南方自然条件好,适合农业发展,而且对外贸易条件比北方优越。

3.过程

特征

南移的表现

魏晋以前:

基础条件

春秋战国时期,楚、吴、越等对江南有所开发。

秦汉时期,中原的铁

器传到珠江流域

魏晋南北朝:

江南土地大量开垦,耕作技术进步,兴修了很多农田水利,农作物品

南北经济

差距缩小

种增多,单位面积产量提高。

两晋之际,是中国历史上中原人口南迁

的第一次高潮

隋唐五代:

开始南移

江南土地资源进一步开发,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

至唐朝后期,出现

了“赋之所出,江淮居多”的现象,扬州的经济地位超过长安和洛阳。

“安史之乱”以后,形成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二次高潮

两宋:

最终完成

“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江南农业已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南

移完成。

两宋之际,是中国历史上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三次高潮

明清:

地位巩固

江南出现许多重要城市,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

4.影响

城市交通贸易

推动了南方沿海沿江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有了很大的改善,

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后的元明清时期,南方工商业城市增多,商品经济发达,一直影响至今

人口分布

北方人口的南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而经济重心的南移又

反过来吸引北方人口的南迁

人才教育

促进了南方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生态环境

导致南方某些地区过度开发,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经济的可

持续发展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从经济结构看:

古代农业经济以种植业为主,以家庭饲养业为辅。

(2)从生产力看:

使用牛耕、改良生产工具、改进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日益完善。

(3)从生产方式看:

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4)从土地所有制看:

实行以地主所有制为主导的封建土地私有制。

(5)从国家对农业生产的干预看:

一方面国家集中大量人力、物力修建水利工程,为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国家在农业上征收的赋税成为政府财政的主要来源;此外在赈灾、救灾方面,国家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聚焦主题 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影响因素

一、立足时空观念,谨防“颠倒错乱”

1.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区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使长期以来的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了。

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

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北方B.江南经济开发的新格局初步形成C.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D.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解析:

选B 本题考查经济重心的南移。

材料信息表明,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迅速,南北发展不平衡性缩小,这说明江南经济开发的新格局初步形成,故选B项。

材料没有提到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也不能说明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更不能说明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南宋时期,

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2.东吴时,南方出现亩产5石稻的高产纪录,而南朝时则亩产高达10石左右,豫章(今江西北部)甚至创造了“一亩二十斛”(1斛即1石)的最高纪录。

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耕作技术的改进 B.北方战乱不断,社会动荡

C.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D.南方农业生产的发展繁荣

解析:

选A由题目中“东吴”“南朝”可知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当时中国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北民南迁,带来先进生产技术,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A项符合题意。

B项与材料无关。

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是在南宋时,C项错误。

D项只是表现,并非原因。

[思维升华]中国古代区域经济发展演变

中国古代以农业为主体经济形式,农业技术的成熟和农业管理方式的完备,成为经济形态中最突出的特征之一。

(1)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自战国到中唐时期的经济重心所在。

从战国到东汉,全国的经济区域已呈现出多样性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点。

(2)随着中华帝国疆域的不断扩展,区域经济发展的多样性日益突出。

两宋之际,经济重心南移至长江流域。

转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农业技术的进步、统治阶级的重视和政策的支持等。

命题者通常结合文献资料、历史传说、社会现象等考查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及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影响。

备考时应掌握经济重心南移的史实。

二、把握唯物史观,力求“辩证看待”

3.东晋南朝时期,分产异炊的现象在以建康为中心的江南地区十分突出。

《宋书·周朗

传》云:

“今士大夫以下,父母在而兄弟异计,十家而七矣。

庶人父子殊产,亦八家而五矣。

”这从根本上反映出江南地区( )

A.传统家庭观被颠覆 B.已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

C.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D.个体小家庭是生产主体

解析:

选C A项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南宋时期江南地区才成为我国的经济中心,故B项错误;材料说明当时小家庭大量出现,从根源上来说这是生产力水平提高的结果,故C项正确;D项只是题干反映出的历史表象,排除。

4.许倬云在《历史大脉络》中指出:

“中国人以为繁荣安定的景观是田畴相接,庄稼丰茂;中国的诗歌中,最常见的是田园,很少有欧洲的牧野与山林。

”这体现出( )

A.地理环境决定人的思想观念B.道家思想在中国根深蒂固C.生产方式对思想观念的影响D.中西价值取向的显著差异

解析:

选C 根据材料“中国人以为繁荣安定的景观是田畴相接,庄稼丰茂”“中国的诗歌中,最常见的是田园”可知,生产方式对思想观念有着重要影响,C项正确。

A项说法错误,排除;材料中未体现道家思想,排除B项;材料中仅有中国人的价值取向,D项表述错误。

5.学者韩养民认为,秦统一六国后,原来六国贵族的后裔成为豪强地主,到西汉中期以后,汉政权培植起来的地方大姓也逐渐加入进来。

该说法能够成为一家之言的制度因素在于( )

A.王位世袭制取代了分封制B.宗法制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C.井田制与土地私有制并存D.地主土地所有制确立并发展

解析:

选D结合题意可知,此题探究的是秦汉时期豪强地主阶层逐步形成并不断壮大这一社会现象的制度因素。

此时中国社会转型基本完成,井田制崩溃、分封制瓦解,宗法制虽然存在但再也不是维护统治的唯一纽带,而王位世袭制早在夏朝就已确立,据此排除

A、B、C三项;豪强地主之所以成为一股社会势力,主要得益于他们“地主”的身份,该身份的制度保障是地主土地所有制,D项正确。

[思维升华]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的反映。

这就要求考生在分析历史现象时,要把握这一原理,从经济角度分析深层次的原因或实质(例如第3题)。

第4题,中国人对静谧田园生活的向往与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长期存在有关;欧洲诗歌中常见牧野与山林则跟庄园经济盛行有关。

另外还要注意,受文学作品的影响,很多同学认为小农经济下,农民过着衣食无忧的田园生活。

事实上,由于小农经济与生俱来的脆弱

性以及封建政府沉重的赋税,农民的生活是非常凄苦的。

如秦代“收泰半之赋”,使“男子

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

三、注重历史解释,挖掘“深层隐含”

6.据西周青铜铭文记载,周王举行大阅一类典礼时,准备参加典礼的诸侯群臣都要觐见,觐璋是觐见时的必备物品,它的价格是贝币十八朋,折合十田。

铭文中“田”被作为计量单位,并能与贝币进行折算。

这说明当时( )

A.井田制度逐步瓦解 B.分封制度走向崩溃

C.周天子权力的衰微 D.存在土地买卖现象

解析:

选D 根据材料可知,“田”作为价格的计量单位,并能与贝币进行折算,这反映出“田”本身是有价格的,说明当时存在土地买卖的现象,故D项正确。

井田制逐步瓦解是春秋战国时期,并非西周,A项错误。

材料中诸侯觐见周天子,并献上觐璋,说明周天子的权力受到尊重,分封制没有遭到破坏,B、C两项错误。

7.(2018·福建漳州八校联考)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曾下令,孕妇临产时官府派医生看护,生男孩赏两壶酒一条狗,生女孩赏两壶酒一头猪,一胎生三孩派给乳母,一胎生两孩供给口粮。

这一人口政策反映了( )

A.两性地位日趋平等的社会现实B.诸侯注重人口与资源的协调发展C.儒家“仁政”思想逐渐被接受D.诸侯重视农业,富国强兵的要求

解析:

选D 两性地位平等是指男女在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材料没有涉及,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人口与资源的协调发展,故B项错误;“仁政”思想在春秋时期尚未成熟,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越国的人口政策是为了增加人口总量,从而增加社会劳动力,发展农业,征发兵役,实现富国强兵,故D项正确。

[思维升华]

众所周知西周实行土地国有制,土地归周王所有,这是从国家整体而言的,相对而言,当时,土地并非稀缺资源,很多相对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