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考题精选复习金属的化学性质.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106296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88.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 考题精选复习金属的化学性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初中化学 考题精选复习金属的化学性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初中化学 考题精选复习金属的化学性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初中化学 考题精选复习金属的化学性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初中化学 考题精选复习金属的化学性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初中化学 考题精选复习金属的化学性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初中化学 考题精选复习金属的化学性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初中化学 考题精选复习金属的化学性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初中化学 考题精选复习金属的化学性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初中化学 考题精选复习金属的化学性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初中化学 考题精选复习金属的化学性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初中化学 考题精选复习金属的化学性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初中化学 考题精选复习金属的化学性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初中化学 考题精选复习金属的化学性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初中化学 考题精选复习金属的化学性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初中化学 考题精选复习金属的化学性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初中化学 考题精选复习金属的化学性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初中化学 考题精选复习金属的化学性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初中化学 考题精选复习金属的化学性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初中化学 考题精选复习金属的化学性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 考题精选复习金属的化学性质.docx

《初中化学 考题精选复习金属的化学性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 考题精选复习金属的化学性质.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化学 考题精选复习金属的化学性质.docx

初中化学考题精选复习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的化学性质

1、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

(1)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要制得5.6g铁,最少需要多少克一氧化碳?

(2)现有一种铁碳合金,其中的碳元素全部以Fe3C的形式存在,且合金中Fe3C的质量分数为36%,计算合金中碳的质量分数,并判断该合金属于生铁还是钢.

答案

(1)4.2;

(2)2.1%;生铁

分析:

  

(1)设生成5.6g铁需要一氧化碳的质量为x

3CO+Fe2O3 

2Fe+3CO2

84           112

x            5.6g

x=4.2g

最少需要4.2克一氧化碳.

(2)设样品质量为1,样品中的碳元素的质量=1×32%×

×100%=0.021

样品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1%,含碳量在(2%~4.3%)之间,属于生铁

答:

(1)最少需要4.2克一氧化碳

(2)合金中碳的质量分数为2.1%,属于生铁

2、

(1)在“南海一号”打捞出来的文物中,“金龙纹手镯”光彩夺目,完好无损;铜镜表面有铜锈;铁器则锈迹斑斑,残存很少,这说明金、铜、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铁、铜、金              ;

(2)生铁和钢是世界上用量最大的       (填“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材料”);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写出防止铁生锈的两种方法是          ,           。

答案

(1)  铁>铜>金                  

(2)  金属材料            ,高温

3、先取甲、乙、丙、丁四种金属粉末,分别投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中,只有甲、乙能产生气体,乙反应更剧烈;再取一小块丁投入丙的硝酸盐溶液中,丁的表面有丙析出。

则甲、乙、丙、丁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丁>丙>乙>甲     D.乙>甲>丁>丙

答案D

4、已调平的托盘天平(高灵敏度)两边各放一个等质量的烧杯,向烧杯中倒入质量相等、质量分数也相等的足量的稀硫酸,然后在左边的烧杯中放入一定质量的铁粉,同时在右边的烧杯中放入等质量的锌粉,在反应过程中天平指针的偏转情况为(    )

A. 先左后右   B. 先右后左   C. 不偏转   D. 无法确定

答案A

5、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小明要参加期末考试,他妈妈为了给他增加营养,制定了如右表所示的食谱。

(1)下列关于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填序号)

    ①为了防止缺钙,青少年应大量吃钙片

      ②幼儿或青少年缺钙可能患佝偻病

(2)小明妈妈在厨房用到的下列物品中,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天然纤维的是      (填①~③序号,下同),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①铁锅     ②棉布围裙     ③合成橡胶手套

答案

(1)②; 

(2) ②、  ①

6、某课外活动小组为探究实验室制取氢气的方案,分别用+2价的金属A、B跟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实验发现:

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有下图所示关系。

分析图像得到的以下结论中,不合理的是  (    )

A.反应得到氢气的质量相

B.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A>B

C.两种金属的活动顺序A>B

D.稀硫酸已完全反应,两种金属可能有剩余

答案B

7、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将甲投入丙的硫酸盐溶液中,有丙析出。

将乙、丙两种金属分别投入硫酸铜溶液中,丙的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乙的表面没有明显变化。

则甲、乙、丙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丙>乙>甲    D.丙>甲>乙

答案B

8、有一包“铁”的粉末,可能含有Fe 、Fe2O3   Fe3O4 中的一种或几种,现称取23.2g放在试管中,通入足量的一氧化碳并加热充分反应,将生成的气体全部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共得到40g的碳酸钙固体。

关于这包“铁”的粉末成分判断正确的是

A.一定是纯净物                       B.一定有Fe 、Fe2O3   Fe3O4三种

C.如果有Fe ,就一定有Fe2O3       D.如果有Fe2O3 ,就一定有Fe3O4

答案C 分析:

假设这一包白色粉末是一种物质(铁的氧化物),设铁元素在氧化物中的化合价是X,则铁的氧化物是Fe2OX,根据两个方程式可以找到如下关系:

 Fe2OX~XCO2~XCaCO3

(112+16X)   100X

 23.2g        40g

112+16X/100x=23.2g/40g

得:

X=+8/3

∵单质中铁的化合价为零,四氧化三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8/3价,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3价.又∵0<8/3<3.

∴该混合物有三种可能:

四氧化三铁;铁和氧化铁的混合物;四氧化三铁和氧化铁和铁的混合物.故选C. 

9、现有两种金属分别与酸反应,生成H2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1表

示的是等质量的金属分别与足量同浓度的稀盐酸充分反应。

   ①X、Y的组合可能为           (填序号)。

A.X:

Mg Y:

Al      B.X:

Zn  Y:

Mg    

C.X:

Zn  Y:

Fe      D.X:

Al  Y:

Fe

   ②若将上述两种金属投入足量的AgNO3溶液中,则溶液的质量会        (填序号)。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2)图2表示的是一定质量的Fe、Al分别与等浓度的两份酸充分反应。

   

①若酸为稀盐酸,写出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下列情况一定符合该图像的是         (填序号)。

 A.质量不等的稀盐酸与过量的Fe、Al反应

 B.质量相等的稀盐酸、稀硫酸分别与过量的Fe、Al反应

 C.质量相等的Fe、Al与过量的酸反应

 D.质量比为28:

9的Fe、Al与过量的酸反应

答案

10、我校实验室有一批生锈的铁架台,某兴趣小组为了翻新铁架台,设计了以下三个步骤:

①用砂纸打磨铁架台 ②用稀盐酸或者稀硫酸短时间浸泡,水洗并擦干净 ③防锈处理。

(1)铁架台生锈的原因是铁与空气中的           (填化学式)共同作用的结果。

  

(2)仿照稀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

Fe2O3+6HCl===2FeCl3+3H2O

    写出稀硫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

                                        。

(3)为了方便后续使用,请写出步骤③的一种方法:

                            。

答案

11、常温下没有氧气存在时,铁与水几乎不反应,但高温下,铁与水蒸气能反应生成一种常见铁的氧化物和一种气体.小明很好奇,设计如下实验探究铁粉与水蒸气反应后的产物.

(1)试管尾部放一团湿棉花的目的是  .

(2)探究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用燃着的木条靠近肥皂泡,有爆鸣声,稍后有肥皂泡飘到空中.说明生成的气体是  .

(3)探究试管中剩余固体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常见铁的氧化物

FeO

Fe2O3

Fe3O4

颜色、状态

黑色粉末

红棕色粉末

黑色晶体

能否被磁铁吸引

【初步验证】试管中剩余固体为黑色,能全部被磁铁吸引.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

剩余固体是Fe与Fe3O4;猜想二:

剩余固体是  .

【实验探究】:

取少量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固体全部溶解,有气泡冒出,证实猜想一是正确的.

【实验结论】铁和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解:

(1)试管尾部放一团湿棉花的目的是提供水蒸气.

故填:

提供水蒸气.

(2)用燃着的木条靠近肥皂泡,有爆鸣声,说明该气体具有可燃性;

稍后有肥皂泡飘到空中.说明生成的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由于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生成的气体是氢气.

故填:

氢气.

(3)【猜想与假设】猜想一:

剩余固体是Fe与Fe3O4;猜想二:

剩余固体是Fe3O4;

【实验结论】铁和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Fe+4H2O(气)

Fe3O4+4H2.

故填:

Fe3O4;3Fe+4H2O(气)

Fe3O4+4H2.

12、化学实验室要从X、银、铜、锌四种金属混合物中分离某贵重金属.流程如下:

请回答:

(1)固体丙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

(2)为了检验滤液C中的溶质成分:

向其中加入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滤液C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  .

答案解:

根据金属的活泼性顺序:

锌>氢>铜>银,故向锌、X、铜、银的金属混合物中加入稀硫酸,锌一定参加反应产生气泡,而铜和银一定没反应,得到的滤液A再加入过量的锌得到混合物乙和滤液B,说明锌除了和过量的硫酸反应产生气体外,还和盐溶液发生了置换反应,因此说明锌的活动性比X强,且X位于氢前;由于硫酸过量,固体甲含有铜和银,铜和硝酸银反应产生硝酸铜和银.因此:

(1)固体丙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被置换出的银及原有的银;

(2)向其中加入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有硝酸银剩余,故滤液C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的铜离子和剩余的硝酸银中的银离子.

故答案为:

(1)银(Ag);  

(2)Ag+、Cu2+.

13、钛及钛合金具有密度小、强度高、耐腐蚀等优良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天、化工、医药等方面.我国四川省有丰富的钛铁矿资源,从中可以提取金属钛.

(1)钛铁矿的主要成分是钛酸亚铁(FeTiO3),其中铁元素化合价为+2,氧元素化合价为﹣2,则钛酸亚铁中钛元素(Ti)的化合价为  .

(2)钛铁矿中提取金属钛要经过较复杂的流程,其中得到金属钛的反应为:

2Mg+TiCl4

2MgCl2+Ti.根据此反应,比较金属镁(Mg)和钛(Ti)的活动性,较强的是  .

答案解:

(1)由钛酸亚铁(FeTiO3),根据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设钛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2+X+(﹣2)×3=0x=+4

(2)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Mg+TiCl42MgCl2+Ti,可知镁能把钛从其化合物中置换出来,说明镁的活动性比钛强.

故答案为:

(1)+4;

(2)镁的活动性比钛强.

14、镁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但实验室看到的镁条常常有一层灰黑色的“外衣”,这层灰黑色的外衣是什么物质呢?

甲同学认为可能是Mg0

乙同学认为可能是Mg2(OH)2CO3;丙同学认为可能是Mg(OH)2。

(1)丁同学认为甲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    。

(2)丁同学按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发现被加热的试管内生成白色固体,且试管口有液滴出现,另一只试管内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由此,丁同学认为丙的猜想也是错误的,其理由是    。

(3)大家查阅资料后又知道:

Mg(OH)2和Mg2(OH)2CO3加热后均可分解,产物均为氧化物。

据此请写出Mg2(OH)2C0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

(1)  因为氧化镁通常为白色固体   。

(2)  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可说明此变化过程中有二氧化碳生成,而氢氧化镁中根本不含碳元素   。

(3

)  Mg2(OH)2C03≜2MgO+H2O+CO2↑   。

15、铁粉和硫粉以适当的质量比混合,堆放在石棉网上,然后用烧红的玻璃棒一端接触混合物,这时部分混合物迅速变红热状态,撤离玻璃棒后,反应继续进行,直至全部混合物都呈红热的状态,冷却后得到一种黑色的固态物质。

 

(1)、该黑色固态物质在物质分类上属于

  (选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2)、铁与硫的反应是  反应(选填“吸热”、“放热”或“既不吸热也不放热的”)。

(3)、可以证实反应中铁已从游离态变成化合态的方法是                     。

 

(4)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从理论上计算,为使铁粉和硫粉都能全部反应,两者最佳质量比应是            。

答案

(1)   盐    、         

(2)   放热   、      (3) Fe+S

FeS 

   (4) 用磁铁吸引       (5)   7:

4    

16、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后,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将足量镁条加入到氯化铁溶液中,观察到镁条表面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有黑色固体粉末生成.

【提出问题】产生气体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猜想一:

可能是氧气;猜想二:

可能是氢气;猜想三:

可能是二氧化碳.

【交流讨论】大家思考后,一致认为猜想三不合理,其理由是 反应物中不含碳元素,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

【实验与结论】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①先用试管收集该气体,再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猜想一不成立

②用尖嘴导管将气体导出并引燃,同

时在上方放一块干冷的玻璃片

该气体能燃烧,且玻璃片上有  出现

猜想二成立

【继续探究】用pH试纸测得氯化铁溶液pH约为2,说明氯化铁溶液中含有较多的 氢 离子.

答案解:

【交流讨论】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不存在碳元素,因此不可能产生二氧化碳;

【实验与结论】①因为猜想一不成立,说明没产生氧气,则带火星的木条就不会复燃;

②因为氢气具有可燃性,燃烧产生水,所以干冷的玻璃片上会产生水雾;

【继续探究】用pH试纸测得氯化铁溶液pH约为2,说明溶液显酸性,说明氯化铁溶液中含有较多的氢离子;

故答案为:

【交流讨论】反应物中不含碳元素,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与结论】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水雾;

【继续探究】氢.

17、“电子垃圾”中含有金属铜和少量贵金属金、银等,直接废弃将严重污染环境且造成金属资源浪费.社会实践小组为回收这些金属,设计了以下操作步骤:

①分拆、灼烧:

把废弃电子产品分拆后灼烧,将部分金属转化为氧化物;

②酸洗:

用硝酸溶解灼烧得到的混合物,过滤,收集残渣中的金;

③回收:

利用合适的金属提炼出滤液中的铜和银.

为达到分别提炼金属铜、银的目的,下列方案合理的是(  )

 A.用金属铁同时提炼出铜和银

 B.先用金属铜提炼出银,再用金属铁提炼出铜

 C.用金属铁提炼出金属铜

 D.用金属铜提炼出金属银

答案解:

A、要提炼金属铜、银,利用活动性强的金属置换活动性弱的金属,铁的活动性比铜、银都强,但铜和银两种金属都被置换出来,不易分离,因此A不合理;

B、先用金属铜提炼出银,再用金属铁提炼出铜,可以逐一分离出银和铜,故B合理;

C、用金属铁提炼出金属铜的同时,银已经被置换出来,不易分离,故C不合理;

D、用金属铜提炼出金属银,但铜还没有被提炼出来,故D不合理.

故选项为:

B.

18、铁在潮湿的空气里会发生锈蚀,证明氧气一定参加了反应必须要做的实验是(  )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答案解:

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水和氧气直接接触,要想证明铁生锈时,氧气一定参加了反应,就要进行铁在氧气和水共同作用下的反应实验和铁在只有水,没有氧气下的实验.实验①是铁在氧气和水共同作用下的反应,实验②是铁只与水接触的反应,实验③是铁只与氧气接触的反应.要想证明铁生锈时,氧气一定参加了反应,就要进行铁在氧气和水共同作用下的反应实验和铁在只有水,没有氧气下的实验.所以①②.

故选A

19、铁、铜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金属。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金属的有关性质时,进行了如图实验:

将A实验结束后①、②试管内的物质倒入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过滤.为确定烧杯内物质的成分,

同学们做了如下两个实验:

  

(1)实验一:

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无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

  

(2)实验二:

为确定滤液的成分,同学们设计了如下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                        

有气泡产生,有红色固体析出

                         

(3)该实验涉及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4)反思,有同学提出滤液中硫酸铜的确定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原因是                                                                  。

答案

20、某市境内河流发生了镉浓度超标事件。

根据该事件某化学活动小组开展了一次关于金属镉与铜、银活动性顺序的探究及镉污染事故处理方法的研讨活动。

查阅资料:

①镉(Cd)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在化合物中通常表现为+2价 

          ②水体中镉元素通常以氯化镉的形式存在      

          ③氯化镉能溶于水,氢氧化镉难溶于水

(1)金属镉与铜、银活动性顺序的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适量镉、铜、银于试管中,加入足量         

镉表面有气泡产生,铜、银表面无气泡产生

镉的活动性顺序大于铜与银

取适量铜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硝酸银溶液

                     ,

                     。

铜的活动性顺序大于银

实验结论:

活动性顺序:

镉>铜>银

上述两个实验步骤中所发生的反应的共同点是                                     (填一项即可)                                        

(2)对镉污染事故处理方法的讨论

小聪认为可用向受污染河段抛撒过量烧碱固体的方法除去氯化镉,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小敏认为该方案虽然有效,但有缺陷,原因是                                。

受小聪与小敏启发,你认为可以用          (写俗称)代替烧碱。

答案

(1)稀盐酸  红色金属铜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的金属 , 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置换反应

(2)CdCl2+2NaOH==Cd(OH)2 ↓+2NaCl    NaOH有强腐蚀性且价格高     熟石灰(每空1分,共7分.       答案合理即可得分)

21、下图是用废料来制取铜,同时制取FeSO4·7H2O的流程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操作Ⅰ、Ⅱ、Ⅲ都是过滤,   

B.操作Ⅳ为蒸发结晶

C.固体B与稀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H2SO4 =FeSO4 +H2↑

D.溶液A与F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uSO4 +2Fe=3Cu+Fe2(SO4)3

答案D

22、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对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包含关系            并列关系             交叉关系

 ①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②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

  ③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④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属于并列关系

   A.②④          B.③④          C.①③          D.①②  

答案A

23、“黄铜”是铜、锌合金,为了测定某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进行实验

,实验数据如下:

(烧杯质量均为56g) 

烧杯+稀盐酸质量

139g

129g

129g

加入黄铜样品质量

20g

24g

20g

充分反应后,烧杯+剩余物质质量

158.8g

152.8g

148.8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同学取用的稀盐酸和样品恰好完全反应,他制取的氢气的质量是               。

  

(2)计算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答案【解】

(1)丙(2分)    0.2g(1分,漏写单位不得分)

(2)

设:

黄铜样品中参加反应锌的质量为x

Zn  +  2HCl = ZnCl2  + H2↑ (2分)

 65                                      2

 x                                      0.2g(1分)

 (1分)

x=6.5g   (1分)

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1分)

答:

(1)丙    0.2g

  

(2)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32.5%。

 

24、日常生活中离不开金属,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锌、银、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做了如图三个实验:

(该方案中所有金属均已打磨,且形状、

颗粒大小以及稀盐酸的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均相同)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Ⅰ、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                   、               。

(2)小组中的甲同学认为:

通过实验Ⅰ和Ⅲ可比较出锌和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你认为他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

(3)乙和丙两位同学认为上述三个实验不能够得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原因是                                                。

答案

(1) 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Fe+2HCl=FeCl 2 +H2 ↑、Cu+2AgNO3 =Cu(NO3)2+2Ag

(2)锌产生气泡比铁快;

(3无法比较铁和铜的活动性。

25、小红和小明进行盐酸与锌反应制取氢气的实验研究。

小红用较稀的盐酸,

小明用较浓的盐酸。

他们分别取等质量的锌粒与等质量盐酸在烧杯中反应,(假

设盐酸均足量)并将烧杯中物质总质量

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图7-1。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请写出烧杯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烧杯中物质总质量减少的原因                          ;

⑵表示小红实验结果的是图中的曲线         (填①或②);

⑶请说明图中的曲线②与曲线①不同的原因            。

⑷图7-2是小李同学绘制的小红与小明各自实验中产生纯氢气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请指出表示小明实验的曲线是          (填“A”或“B”)

答案

(1)   略   ,   盐酸具有挥发性且反应生成氢气散失到空气中   。

(2)   ①  。

(3)   浓盐酸具有很强的挥发性总质量减少的更快  。

(4)      A                   。

26、高温下,铁与水蒸气能反应生成一种常见铁的氧化物和一种气体。

小明很好奇,设计如下实验探究铁粉与水蒸气反应后的产物。

 

(1)试管尾部放一团湿棉花的目的是                          。

 

 

(2)探究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用燃着的木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