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106395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Word格式.docx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Word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Word格式.docx

“低碳经济”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

创建低碳经济》,之后,低碳经济迅速引起全球关注。

目前,低碳经济已成为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并可能演变成为规制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格局的新规则。

[1]我国早在2006年底发布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已明确提出中国要走“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

2009年11月26日,我国更是正式对外宣布温室气体减排清晰量化的行动目标,即决定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这将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

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什么是低碳经济?

目前国内外对其含义还没有一个统一界定。

综观国内外学者对低碳经济内涵的理解,可以认为:

低碳经济是发展大前提下的一种经济,而不是损害发展的经济;

是一种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其主要特征,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

其最终目的是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实现经济和社会的清洁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二、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机遇

在全球低碳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低碳旅游应运而生,并成为旅游业持续发展的目标。

低碳旅游是指在旅游发展过程中,通过运用低碳技术、推行碳汇机制和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以获得更高的旅游体验质量和更大的旅游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一种可持续旅游发展新方式。

[2]旅游业本身具备一定的低碳经济性质,旅游低碳化发展的优势十分突出,低碳旅游的发展将为我国旅游业的长期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一)旅游业资源消耗低,碳排放少,是低碳产业发展中的优势产业

旅游业作为服务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源消耗低,发展旅游所依托的很多资源都可以永续利用,由此自然形成碳排放少的突出优势。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9》,2007年,我国工业能源消耗占全社会能源消耗的比重为71.60%,农业的能源消耗比重为3.10%,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及其他行业的能源消耗比重共为15.61%,生活消费的能源消耗比重为10.09%。

可见,工业是耗费能源和资源的最主要产业,参照1990年以来的中国统计年鉴数据也可得出同样的结论(基本稳定在70%)。

尽管统计年鉴中没有旅游业或服务业统计项,但旅游业的能耗比重应远小于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及其它行业这几项能消比例之和(15.61%)。

参照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公式,按旅游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3%,来初步估算单位旅游业增加值能耗,结果为0.202,约为全国单位GDP能耗的1/6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的1/11,[3]因此旅游业是低耗能产业。

低耗能即意味着碳排放少,旅游业是低碳产业,是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的优势产业。

(二)旅游业的发展会促进环境的改善,有助于承担我们的碳责任,减少碳债务

旅游发展与环境密切相关,会促进环境的改善,这就有助于承担我们的碳责任,减少碳债务。

以森林旅游为例:

森林旅游作为绿色低碳旅游,目前已成为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

在美国,近年森林旅游消费已突破1600亿美元,成为了超过石油工业的最大产业。

我国森林旅游的发展也十分迅速,森林公园旅游人数快速增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统计显示,森林公园年接待游客量和以门票为主的直接旅游收入近年保持20%以上的增幅,2008年分别达到2.74亿人次和187.34亿元,均高于同年国内旅游增幅。

[4]然而,森林旅游的发展首先需要保护好森林,被破坏的地方要植树造林。

科学研究表明,森林蓄积每生长1立方米,平均吸收1.83吨CO2,放出1.62吨O2。

造林就是固碳,绿化等同于减排。

总之,旅游卖的就是环境和文化,因此保护环境、挖掘文化成为旅游发展的内在动力,并由此推动旅游的低碳化发展。

(三)通过发展旅游业对其他产业实行良性替代,形成产业补偿,从而达到既节能减排又促进发展的双重目标

低碳旅游业具备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通过发展旅游业可对其它产业实行良性替代。

比如,在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即可以发展工业(如采矿),也可以发展旅游业,前者虽然短时间内可能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但随之而来的可能是对环境的严重破坏,是一种不可持续的产业发展方式;

而发展旅游业,特别是低碳旅游业,既能保护环境,节能减排,又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取得良好的综合效益。

云南省的迪庆州是一个显著的例子,在发展旅游业之前,当地是明显的木头财政,经济发展水平低下,而在实行旅游替代战略后,变砍树为种树,变吃山为护山,全州财政收入迅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再如,山西省具有丰富的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同时,山西的煤碳资源也十分丰富,目前山西省主要发展的是煤碳采掘业,但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如果实行旅游替代战略,大力投资开发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则能改善生态、消除污染、优化环境,同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实现山西省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四)旅游业是窗口行业,有助于推动低碳教育、传播低碳理念,并向世界有效展示我国在低碳行动的努力和成效

旅游业是开展对外交流的窗口行业,从旅游业可以反观国家的文明和形象。

通过旅游,可以向世界展示中国的低碳行动,树立一个履行承诺、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同时旅游者通过旅游,亲身体验低碳生活,更加理解低碳的重要性,对于在全社会推广低碳教育、传播低碳理念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可以知道,在低碳经济发展的全球背景下,旅游业具有低碳发展的巨大优势,可以成为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中的先锋和亮点,旅游业将进入新的重大发展机遇期。

三、旅游低碳化发展存在的主要挑战分析

旅游业具备发展低碳产业的良好条件和重大机遇,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旅游业的低碳化发展也面临一系列问题和挑战,需要逐步加以克服和解决。

(一)旅游业本身存在大量碳排放,面临节能减排的重任

从总体上讲,旅游业是低耗能、低污染产业,但这并不表示旅游业是零碳排放产业,相反旅游业本身也存在着大量的碳排放。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2008年出版的《气候变化与旅游业:

应对全球挑战》的研究报告显示,[5]以2005年为例,整个旅游发展中的CO2排放量达到了13亿吨(其主要来源于旅游交通、旅游住宿和旅游活动3个方面),占人类活动所有CO2排放量的4.9%,而在人为因素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贡献率上,整个旅游部门占到了5%~14%,虽然这一比重目前并不很大,但如果维持旅游业现有的发展方式和增长速度,根据预测,到2035年旅游部门中的排放量将增加152%,而整个旅游部门对全球变暖的贡献率将增加188%。

我国的情况与此类似,甚至过之。

显然这不是旅游业的发展所期望的,也是与未来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的控制战略背道而驰的。

(二)旅游企业对节能减排技术应用严重不足,资源能源浪费严重

旅游企业涉及餐饮、住宿、交通、景区、购物、娱乐等行业,长期以来经营粗放,对节能减排技术应用严重不足,资源能源浪费巨大,也构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以旅游饭店为例,全国每年将近20亿平方米的竣工面积中,只有五六千平方米是节能建筑,只占3%左右。

[6]建筑面积过大,建筑方位不考虑方向等能耗影响,建筑材料能源浪费严重。

再加上饭店运行中缺乏对水、电、气、油等设施的有效管理,资源能源浪费巨大,据有关数据,饭店水、电、煤、气等能源消耗已经占经营成本的30%,一般占收入的8%~16%。

单位建筑面积的平均用电量是城市居民用电的10倍,人均日耗水量是城市居民用水量的5倍多。

而一座建筑面积在8万~10万平方米的大型饭店,全年消耗大约13万~18万吨标准煤,其能源消耗量不亚于一个大型工厂。

大量物资和能源的消耗,不仅给饭店造成很大的成本负担,而且给生态环境带来不良影响。

一座中等规模的饭店的燃煤锅炉,可向空中至少排放4200吨CO2、70吨烟尘和28吨SO2。

此外,宾馆饭店的一次性牙刷、牙膏、一次性筷子、一次性拖鞋等日用品,质量差、使用率低、浪费严重,而且生产过程中和使用后都会给环境造成很大压力。

(三)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不少破坏环境的行为,对碳汇地带来破坏

一般来说,旅游业的发展有助于当地资源环境的保护。

但在目前我国的不少地方,旅游资源的开发粗放、利用盲目,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开发者急功近利,在缺少必要论证与总体规划的条件下,便盲目地进行探索式、粗放式的开发。

开发中重开发、轻保护,造成许多不可再生的贵重旅游资源的损害与浪费。

有的旅游地在景区内开山炸石,砍树毁林,导致水土严重流失;

有的风景区出于经济目的,盲目进行旅店、餐馆的建设和扩大旅游区及修建旅游设施,导致原生态的严重破环;

有的景区没有设置合理的游客容量或疏于管理,游客的大量涌入远超当地生态容量,生态环境在短时间内就被迅速破坏。

而这些被破坏的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旅游资源本身也是重要的碳汇地,对这些旅游资源的破坏也就是对碳汇地的破坏,是与低碳旅游的发展方向相违背的。

(四)公众的环保生态意识较弱,旅游消费中的非低碳现象普遍

根据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组织编制的《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2007)》调查数据显示,公众的环保意识总体得分为42.1分,环保行为得分为36.6分,环保满意度得分为44.7分,三项指标均不及格,这表明公众的环保意识总体水平较为低下,环保参与度也还不高,环保满意度令人担忧。

公众较弱的环保生态意识,也反映在了旅游的消费中,如在旅游交通方式的选择上,自驾车成为时尚,远程旅游多选择航空,而自驾车和航空恰恰是高碳的交通方式;

支付较高的费用住星级宾馆,希望得到“优良”的服务,而国人的消费习惯又决定了以饭店提供的消耗品作为服务的一项标准,“六小件”的撤消与悄然恢复就是例证;

国人的好客与充面子问题助长了餐饮中的巨大资源浪费;

游客在风景区乱扔垃圾现象非常普遍,这些垃圾的处理,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同时产生碳排放。

四、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推进旅游发展方式转型,着力打造低碳旅游目的地

要改变我国旅游发展粗放盲目、急功近利、重开发、轻保护等传统做法,推进旅游发展方式转型,着力打造低碳旅游目的地。

低碳旅游目的地是发展低碳旅游的有效空间载体,涉及不同的空间尺度,既包括低碳旅游国家、低碳旅游城市,也包括低碳旅游景区景点。

未来20年或更长的时间尺度内,低碳发展方式成为重要的战略竞争高地,谁在低碳旅游发展方式转型、在构建低碳旅游目的地的战略层面拥有主动权,谁就能在全球化旅游竞争格局中拥有自己的发展机会和立足之地,拥有发展的话语权。

当前,可以在一些条件适宜地区建构低碳旅游发展示范区(如低碳旅游景区),积累经验,然后向全国推广。

低碳旅游景区的建设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加强对景区碳汇资源(如森林、湿地、草原等)的保护,严格控制游客容量,培育碳汇旅游体验环境,这是低碳旅游发展的最基本层面;

二是要基于低碳技术在景区全程配置低碳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如低碳道路交通设施、低碳环境卫生设施、低碳能源供应设施等;

三是要方便旅客获取低碳旅游服务信息,可以成立低碳旅游服务中心,提供旅游咨询、查询自行车租借点、提供低碳饮食资讯等;

四是要策划以低能耗、低耗损为主的低碳旅游活动,如喝茶、读书、骑自行车、观鱼、品尝当地饮食、欣赏表演、植树等。

(二)在全行业推行节能减排技术,减少碳排放

旅游管理有关部门应制定鼓励节能环保的优惠激励政策和约束性的惩罚政策,在全行业推行节能减排技术,减少碳排放。

在推行的过程中也要抓住重点环节,即旅游交通、旅游住宿和旅游活动三个方面。

在旅游交通方面,重点又是航空,乘飞机旅行已经成为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最快的来源,航空业重点要搞技术革新、提高燃效,采用更有效的航空交通管理办法如美国的下一代航空运输系统,减少航班次数、提高运营效率以及建设高效的基础设施、采用积极的经济措施等。

在旅游住宿方面,要积极推动绿色饭店、生态饭店的创建,重点关注建筑节能减排,采用新型节能设备和建筑材料,不断提高节能减排新产品、新技术的利用率,推进节能潜力较大的空调、电梯、照明等设备的技术改进,在确保设施和服务不降低标准的前提下,物品尽可能地反复使用,把一次性使用变为多次反复使用或调剂使用。

(三)加大宣传教育,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

旅游者是旅游全过程的参与主体,在低碳经济背景下,他们对低碳生活方式和旅游方式的理解和实践显得更为重要。

低碳旅游并不难,只是一种新的方式和态度。

鉴于我国公众环保生态意识较弱的情况,需要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宣传教育引导,让公众树立“生态价值观”,改变贪大、求全、奢侈、浪费的消费习惯,选择与社会节约理念相适应的简约、科学、适度、不危害生态环境、不妨碍后代利益的消费方式,增强人们对节约的道德认同和意识自觉,从而形成全社会崇俭反奢的文化氛围。

具体到低碳旅游的消费方式上,应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倡导旅游者减少个人的旅游碳足迹。

如在进行旅游交通方式的选择上,尽量以徒步、自行车、公共汽车、铁路等相对低碳的旅游交通方式取代自驾车、航空等高碳交通方式;

在选择旅游住宿时,尽量选择带有“绿色标签”的旅游酒店或青年旅馆等小酒店,且不用每天更换床单被罩,并携带和使用自己的卫浴用品,减少浪费;

在进行餐饮食物的选择时,优先考虑各种绿色食品、生态食品,不使用一次性餐饮工具;

在选择旅游活动时,优先选择体育、运动、康体等低碳旅游体验活动。

【参考文献】

[1]李俊峰,马玲娟.低碳经济是规制世界发展格局的新规则[J].世界环境,2008,

(2).

[2]蔡萌,汪宇明.低碳旅游:

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J].旅游学刊,2010,

(1).

[3]石培华,吴普.发展低碳旅游的基本思路与重点举措[N].中国旅游报,2010-01-18.

[4]王鑫方.我国森林公园旅游人数快速增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EB/OL].http:

//

[5]UNWTO,UNEP(preparedbyScottD,AmelungB,BeckenS,CeronJP,DuboisG,GosslingS,PeetersPandSimpsonMC).ClimateChangeandTourism:

RespondingtoGlobalChallenges[R].Madrid:

2008.

[6]薛惠锋.使命与挑战———构建节约型旅游生态饭店[J].饭店现代化,2008,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