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664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107889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5.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664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664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664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664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664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664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664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664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664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664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664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664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664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664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664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664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664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664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664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664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664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664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664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664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第1节>

中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B

恐惧症是对特定的、无实际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非理性的惧怕。

小雨的症状属于社交恐惧症。

4.“盈科而后进”“欲速则不达”等话语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启发性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第4节>

我国目前中小学主要的教学原则

“盈科而后进”原意是指水遇到坑洼之处,要充满之后才能继续向前流,而不能逾越而进。

这充分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5.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的关于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被称为()。

A、杜威原理

B、泰勒原理

C、斯宾塞原理

D、赫尔巴特原理

第2章>

第2节>

课程开发

1949年,美国的泰勒出版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揭示了课程编制的4个阶段:

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评价结果,是对现代课程领域研究影响最大的理论架构,被教育界称为“目标模式”或“泰勒原理”,是现代课程论的奠基石。

6.当个体在群体中处于少数派时,个体会面临强大的群体压力,在这种情况中表现出跟随大众意见和行为的表现。

这种现象被称为()。

A、从众行为

B、社会助长行为

C、社会标准化行为

D、服从行为

第8章>

群体动力

群体规范会形成群体压力,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极大的影响。

在群体压力下,成员有可能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这就是从众。

题干中少数派的行为属于从众现象。

7.李老师要求学生分小组通过实验推导出圆柱体积计算公式,当“智慧小组”完成任务后,李老师让该小组的成员去帮助其他几个很困惑的小组,在“智慧小组”的帮助下,其他小组也顺利完成了学习任务。

这说明其他小组的学习处于()。

A、最近发展区

B、联合发展区

C、运动发展区

D、感觉发展区

第5章>

中学生认知发展阶段与教育

最近发展区是指实际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前者是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定;

后者则是指在成人的指导下或是与更有能力的同伴合作时,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

题干中在“智慧小组”帮助下,其他小组能完成,说明其他组的学习处于最近发展区。

8.作为一种基本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

A、学科课程

B、经验课程

C、核心课程

D、分科课程

课程的分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是一种经验性课程。

9.“让学校的一草一木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的德育方法。

A、榜样示范

B、陶冶教育

C、理想激励

D、修养指导

第7章>

德育方法

陶冶教育法是教师利用高尚的情感、美好的事物和优美的环境感染和熏陶学生的方法。

“让学校的一草一木说话”是指塑造一种良好的学校教育氛围,体现了环境对学生的感染和熏陶。

10.小刚每碰到东西后,就一定要去洗手,且洗手时间要在10分钟以上。

他明知道没有这个必要却很难控制自己不洗手。

小刚的问题属于()。

A、焦虑症

B、强迫症

C、抑郁症

D、恐惧症

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

强迫观念指当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虑的事情。

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

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感到极端焦虑。

小刚的行为属于强迫症中的强迫洗手。

11.我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  )。

A、京师大学堂

B、学堂的出现

C、废科举,兴学校

D、壬寅学制

我国现代学制的形成与发展

C

我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

12.我国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是()。

A、培养人的智力

B、为其上一级学校输送拔尖人才

C、培养各种专门人才

D、为人的发展奠定德智体等各方面的基础

义务教育制度

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其培养目标主要是为人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德智体等各方面的基础。

13.当一个学生能够自律并客观评价他自己的和集体的行为标准时,便意味着能够为新的、更好的集体标准的发展做出贡献,同时也标志着学生的成熟水平大大提高了一步。

这是()

A、教师促成的纪律

B、集体促成的纪律

C、任务促成的纪律

D、自我促成的纪律

课堂纪律

学生将外部的纪律控制内化为个体的自觉行为,是自我促成纪律。

是在个体自觉努力下外部纪律内化而成的个体内部约束力。

14.德国通过洪堡教育改革,为德意志的统一和腾飞奠定了基础;

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教育改革,帮助美国最终跻身世界第一的强国;

苏联通过教育改革,经济在20世纪50~70年代与美国分庭抗礼……这些事实都说明,教育对()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A、生产力

B、政治经济制度

C、文化实力

D、科技实力

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从题干可以看出,德国、美国、苏联这些国家实力的提升很大程度上源于自身的教育改革,因此,这表明教育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15.写作、阅读、运算、解题等所属的技能类型是()。

A、操作技能

B、动作技能

C、运动技能

D、智力技能

第4章>

第6节>

技能的形成

心智技能也叫智力技能、认知技能,它是一种借助于内部力量调节、控制心智活动的经验,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16.在德育过程中,与德育要求构成基本矛盾的是受教育者已有的()。

A、能力水平

B、知识水平

C、品德水平

D、年龄特征

德育过程的内涵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所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经具备的品德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17.做事没有明确的目的,也不做周密的计划,而且缺乏主见、人云亦云。

这是由于缺乏意志的()品质。

A、自觉性

B、果断性

C、坚持性

D、自制性

中学生常见的情绪问题

意志的独立性也称自觉性,是指个体自觉地确定行动目的,并独立自主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

这反映了一个人在活动中坚定的立场和始终如一地追求目标。

与独立性相反的表现是易受暗示和独断。

易受暗示指缺乏主见,人云亦云,没有独立的见解和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为人处事易受他人影响,表现出过多的屈从和盲从。

独断指容易从主观出发,一意孤行,刚愎自用。

听不进中肯的意见和合理的建议。

18.课外活动的基本特点是灵活性、自愿性和()。

A、自主性

B、随意性

C、规范性

D、强制性

课外活动的特点

课外活动的特点包括:

(1)参与的自愿性、自主性

(2)内容的灵活性、综合性

(3)过程的开放性、实践性

19.小刚进入到青春期以后,变得不听话了,妈妈让他穿这件衣服上学,他偏要穿那件衣服上学,爸爸晚上要检查他的作业,他坚持说自己能做好,不需要爸爸检查。

小刚的表现是进入了()。

B、生长高峰期

C、心理断乳期

D、发展关键期

青少年发展的年龄特征

心理断乳期是指青春期到青年初期这一年龄阶段,从心理上依附于父母到出现独立意向的重大转变时期,是孩子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转折时期。

20.皮亚杰认为,()是主体把新的刺激整合到原有图式中,使原有图式丰富和扩大的过程。

A、同化

B、平衡

C、顺应

D、调整

皮亚杰认为同化就是个体将环境因素纳入已有的图式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

顺应是指个体改变自己的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

平衡是指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达到机体与环境的平衡,如果失去了平衡,需要改变行为以重建平衡。

个体在平衡与不平衡的交替中不断建构和完善认知结构,实现认知发展。

21.早上起来,推开窗子发现地面全都湿了,小明推断昨天夜里一定下雨了。

这体现了思维的()。

A、概括性

B、间接性

C、直观性

D、整体性

思维

思维的间接性是指不是直接通过感觉器官而是通过其他媒介来认识客观事物。

题干中小明早上起来,推开窗子发现地面是湿的,便推想昨天夜里下过雨。

“昨天夜里下过雨”这件事并未被直接感知,但却可以根据下雨的有关知识经验推论出来。

22.有的学生为了得到老师的鼓励而学习,有的学生为了得到家长的奖励而努力学习,有的学生为了让同学瞧得起自己而努力学习。

这类学习动机属于()。

A、直接的近景性动机

B、间接的远景性动机

C、间接的近景性动机

D、直接的远景性动机

第8节>

学习动机的分类

根据学习动机起作用的时间,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直接的近景性动机和间接的远景性动机。

直接的近景性动机是指由活动的直接结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动机。

间接的远景性动机是指由于了解活动的社会意义、活动结果的社会价值而引起的对某种活动的动机。

小学生为了得到老师的鼓励、家长的奖励和同学瞧得起而学习的动机是由学习活动的直接结果所引起的,属于直接的近景性动机。

23.根据经典条件作用论,食物引发的狗的唾液分泌反应是(  )。

A、中性反应

B、条件反应

C、无条件反应

D、操作反应

第7节>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食物是无条件刺激物,由此引起的反应为无条件反应。

24.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

A、获得知识

B、习得学习方法

C、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D、建立知识系统

认知学习理论

本题考查的是布鲁纳的结构主义学习观。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并通过把新获得的知识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积极地建构其知识体系。

25.关于师生关系的理论中影响较大的有两大流派,即“教师中心论”和“儿童中心论”,其中“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

A、赫尔巴特

B、卢梭

C、杜威

D、洛克

课程理论流派

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学代表人物,提出了“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传统三中心;

杜威是进步主义代表人物,提出了“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新三中心论。

26.教育目的可以发挥下列哪几种作用?

(  )

A、导向、规范和权威作用

B、激励、评价和统一作用

C、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

D、宣传、引导和激励作用

教育目的的功能

教育目的的意义和价值表现为其在教育实践中具有导向、激励和评价的作用。

27.(  )将改革行动与研究工作相结合,与教育实践的具体改革行动紧密相连。

A、叙事研究法

B、调查法

C、观察法

D、行动研究法

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行动研究法的目的不在于建立理论、归纳规律,而是针对教育活动和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不断地探索、改进和解决教育实际问题。

它将改革行动与研究工作相结合,与教育实践的具体改革行动紧密相连。

28.提出“教师一方面要贡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绵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和科学中吸取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再把这些优良的东西贡献给学生”的教育家是()。

A、列宁

B、加里宁

C、陶行知

D、毛泽东

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

加里宁提出“教师一方面要贡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绵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和科学中吸取一切优良的东西。

然后再把这些优良的东西贡献给学生”。

29.某学生看到自己的同学因学习刻苦成绩优异而受到老师表扬,自己从此也暗下决心努力学习。

根据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这属于()。

A、外部强化

B、内部强化

C、替代强化

D、自我强化

(1)直接强化——观察者因表现出观察行为而受到强化。

(2)替代性强化——观察者因看到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强化。

(3)自我强化——人能观察自己的行为,并根据自己的标准进行判断,由此强化或处罚自己。

30.王老师班上有两个学生,都有傲气,无视纪律,不服管教,任课老师每次都向王老师抱怨这两个学生怎么管都管不好,但王老师却看到了这两个学生的巨大不同,在教育过程中对他们两个分别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并且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请问王老师的教育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A、因材施教原则

B、疏导性原则

C、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D、导向性原则

德育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指教育者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以及思想品德发展的实际现状,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题干中的两个学生虽然都有傲气、无视纪律和不服管教,但王老师却能看到他们两个相同之下的不同之处,找出针对他们两个的不同的教育方法,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31.课外活动的中心环节是(  )。

A、选题

B、制定活动计划

C、活动实施

D、活动总结

课外活动的的设计与组织实施

课外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主要包括三个环节:

选题、制定活动计划以及活动的实施与总结,其中活动实施是课外活动的中心环节。

32.儿童对父母和权威表现出尊重和顺从,或者把成人的规则看成是不变的阶段称为()。

A、自我中心阶段

B、他律阶段

C、自律阶段

D、公正阶段

皮亚杰道德发展阶段论

权威阶段(他律阶段)的儿童服从外部规则,接受权威指定的规范,把人们规定的准则看作是固定的、不可变更的。

33.有了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

A、随意后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注意

D、无意注意

注意

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34.对班级授课制认识不正确的是()。

A、班级授课制可以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

B、班级授课制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C、班级授课制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

D、班级授课制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

班级授课制中,无论用什么教学方法,都难以适应所有学生,而总是只能适应部分学生。

35.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现代教育重视()。

A、实践能力的培养

B、思维能力的培养

C、想象能力的培养

D、创新能力的培养

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

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现代教育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36.宗教本位论主张使人在宗教的影响下,以皈依上帝为其生活理想,把人培养成虔诚的宗教人士。

其代表人物有()。

A、柏拉图

B、福禄贝尔

D、圣奥古斯丁

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

宗教本位论代表人物有圣奥古斯丁、圣托马斯•阿奎那等。

37.“我敢说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

”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

A、《大教学论》

B、《教育漫话》

C、《爱弥儿》

D、《普通教育学》

《教育漫话》是洛克的代表作,题干中的话就出自这本书。

38.教学在学校整个教育系统中居于()。

A、基础地位

B、中心地位

C、主要地位

D、重要地位

教学的内涵

教学是指在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39.德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  )作用。

A、导向和动力

B、关键

C、基础

D、物质基础

德育的含义

德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导向和动力作用。

40.清朝末年推行“废科举,兴学校”的举措,开始以日本学制为蓝本建立现代学制。

由张百熙起草,国家正式颁布但未实行的现代学制是()。

A、癸卯学制

B、壬寅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1902年,清朝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亦称“壬寅学制”,是我国教育史上正式颁布但未实行的第一个学制。

“壬寅学制”以日本学制为蓝本,由管学大臣张百熙拟订。

这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次法定学校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