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使用维护规程.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112434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41.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备使用维护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设备使用维护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设备使用维护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设备使用维护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设备使用维护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设备使用维护规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设备使用维护规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设备使用维护规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设备使用维护规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设备使用维护规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设备使用维护规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设备使用维护规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设备使用维护规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设备使用维护规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设备使用维护规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设备使用维护规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设备使用维护规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设备使用维护规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设备使用维护规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设备使用维护规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设备使用维护规程.docx

《设备使用维护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备使用维护规程.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设备使用维护规程.docx

设备使用维护规程

设备使用维护规程

推焦车使用维护规程

1、概述

2、技术性能

3、使用规程

3.1交班人员必须在交班前将推焦机各部清扫干净,各润滑点要加足润滑脂,各连接螺栓要紧固齐全。

3.2接班人员必须主动向交班人员询问并共同复查设备、清扫润滑紧固情况,检查各部转动机构是否良好,并由接班人员空载试车,确认无误后方可接班。

3.3各机构严禁超行程使用,如发现各部限位装置失灵,立即通知检修人员进行复修。

4、维护规程

4.1定期检查:

4.1.1每周检查一次走行传动装置,连接螺栓紧固情况,每天监听一次减速机,走行轮的运行响声。

每半个月检查一次闸瓦间隙及闸皮磨损情况,每月检查一次走行轮磨损情况,每班检查一次轴瓦润滑情况。

4.1.2每班监听一次推焦传动装置的构件有无裂纹,短裂,监听一次减速机响声,检查与紧固连接螺栓,检查一次润滑情况,检查一次辊子的运动情况,每半个月检查一次闸瓦间隙和闸皮磨损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1.3每班检查一次平煤装置连接螺紧固情况,检查一次润滑情况,监听一次减速机运转声音,检查一次钢绳紧固,松弛磨损情况;检查一次制动器功能;每月检查一次平煤杆弯曲变形情况。

4.1.4每班检查一次空压机连接螺栓、润滑情况,监听空压机运转响声,测温一次;检查一次安全阀、油水分离器,每月检查一次贮气罐有无裂纹,管路是否连接可靠或泄露。

4.2设备的调整紧固

4.2.1每部螺栓、弹簧垫、垫圈的必须齐全、完整和紧固,其规格不得任意改动,螺栓连接的部件不得随意改为焊接。

4.2.2司机必须每班检查一次主要机台或构件的地脚螺栓紧固情况,如发现松动应立即紧固。

4.2.3检修工人定期检查的项目应认真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

4.3润滑制度

4.3.1推焦机各部润滑分稀油油池润滑和干油润滑。

4.3.2稀油润滑要求牌号正确,油质合格,油量适当,油面保持在油标上下刻线之间。

按时添润滑油。

干油润滑按规程进行:

4.3.2.1每班要往各加油点注油一次。

4.3.2.2装油时,注意油脂情况,严防空气进入。

如有空气进入时,卸掉压力表及丝堵将空气排出。

4.3.2.3注油时,要注意油针是否能全部出来和进去,如不一致,说明管路及给油器堵塞,应及时排除。

4.3.2.4个润滑系统应保证完整可靠,如有缺陷应及时补充。

4.4设备清扫制度

每班下班前吹风清扫设备各部的焦碳末、煤粉、灰尘,擦抹本区域或负责的设备、玻璃、机台面,做到设备无灰尘、无油污、机器光、点机亮、无杂物、无死角。

表1—1推焦机各部润滑表

润滑部位名称

润滑油名称

润滑周期

走行轮

黄油(锂基脂)

每3个月加油一次

走行减速机

30#机油(N46)

每1个月加油一次

推焦减速机

30#机油(N46)

每1个月加油一次

提门伸缩器

黄油(锂基脂)

每1个月加油一次

移门伸缩器

黄油(锂基脂)

每1个月加油一次

上、下机头

30#机油(N46)

每1周加油一次

IVF—2/8空压机

19#空压机油

每1周加油一次

推焦机主齿轮轴座

黄油(锂基脂)

每1个月加油一次

拦焦车使用维护规程

1、概述

2、技术性能

3、使用维护规程:

3.1三班工人之间的交接

3.1.1交接者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3.1.1.1接班者未到不准擅自离开岗位。

3.1.1.2必须把设备清扫干净。

3.1.1.3本班发现设备问题,必须向接班者交清。

3.1.1.4交清后将操作牌交给接班者后,方可离开岗位。

3.1.2接班者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3.1.2.1必须按时接班。

3.1.2.2上班交出设备的问题必须详细检查处理,同时要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并进行负荷试车。

3.2与检修工人的交接班

3.2.1当检修工人检车时,需取下操作牌,挂上检修牌停电检修。

3.2.2检修后检修工人与操作工人共同试车,如确认检修部位无问题时,检修工人取下检修牌转交操作牌,操作工方可使用。

3.3润滑、调整、紧固、清扫

3.3.1紧固清扫度见表1—2

3.3.2紧固清扫制度

3.3.2.1螺栓、垫圈必须保存完整、紧固,规格不的任意改动。

3.3.2.2螺栓联接不得擅自改为焊接。

3.3.2.3司机必须每班检查地脚螺丝(电机、减速机、轴承座、走行轮等)是否松动,如松动必须及时处理。

如无法处理找检修工解决。

3.3.2.4每两天检修工要检查一次主要地脚螺栓紧固情况,并进行紧固其余螺栓每周至少一次。

3.3.2.5检修及交接班时,司机必须把各处灰尘、焦碳等杂物清扫干净。

3.3.2.6维护后应达到甲级维护等级标准。

3.3.2.7各连轴器、柱销必须保持完好无缺,损坏脱落时应随时更换补充,挡盖必须紧固,不许松动脱落。

3.3.2.8制动器应经常保持动作灵敏可靠,制动力矩必须保证有效制动。

3.3.2.9操作工人应及时清扫散落在导焦传动机构,旋转机构和轨道上的焦碳或其他杂物,以免防碍设备运作。

 

表1—2润滑制度表

润滑点名称

数量

使用油种

换油周期(月)

换油量期(月)

加油周期(天)

加油者

换油者

冬季

夏季

走行减速机

1

50#机械油

50#机械油

12

8

检修工

提门减速机

1

HL—20

HL—20

6

5

30

加油工

检修工

取门减速机

1

HL—20

HL—20

6

10

30

加油工

检修工

紧把减速机

2

12

1

30

加油工

检修工

导焦减速机

1

HL—20

HL—20

6

5

30

加油工

检修工

走行轮对

8

2#MOS2

2#MOS2

12

检修工

旋转减速机

1

HL—20

HL—30

6

5

30

加油工

检修工

导焦平辊

4

2#MOS2

2#MOS2

6(月)

加油工

上下旋转支座

2

2#MOS2

2#MOS2

12(月)

加油工

三角拉杆门钩升降机支座

21

2GN40—1

2GN40—1

15

加油工

扇行齿轮

1

石墨脂

石墨脂

30

旋转小齿轮上部轴承

1

2#MOS2

2#MOS2

7

司机

摇架档辊

2

2#MOS2

2#MOS2

7

加油工

装煤车使用维护规程

1、概述

2、技术性能

3、使用规程:

3.1每天接班前,或检修时应检查钢结构铆钉有无松动、开焊、裂纹,螺栓是否松动、缺少;

3.2走行轮座螺栓、制动器螺栓、电动机和减速机地脚螺栓要仔细认真检查是否齐全紧固;

3.3空压机声音是否正常,仪表、阀门是否齐全可靠,上风量是否正常,弹性联轴器、制动器是否完好,零部件有否裂纹损坏现象。

4、维护规程

4.1每天检修一次压力表、安全阀、走行制动器是否可靠,空压机的冷却器要放水;

4.2每天要将油水分离器和贮气罐的水放出,并检查个气阀、管路、接头是否漏气;

4.3每天交班前,用压缩空气清扫配电盘和车体各部的灰尘和残煤;

4.4按规定对润滑部位添加或更换润滑脂;

4.4.1走行轮轴承8出油杯,每旬添加ZGN40—2型压延机脂或锂基润滑脂;

4.4.2走行减速机每年换油一次,平时注意油标,注意加油,采用HL—30型齿轮油;

4.4.3煤塔气缸、煤斗闸板导套气缸每天注如HL—30号齿轮油一次;

4.4.4煤塔气缸发生皮碗漏气时,应及时检查,如损坏应立即更换,如未坏但已硬化时,加一些稀油;

4.4.5每月检查一次煤车轨道,变宽或变窄超过30mm时应调整轨道,以免损坏设备。

电机车使用维护规程

1、概述

2、技术性能

3、使用维护规程

3.1每班至少清扫一次,用压缩空气吹去设备上的灰尘,碎焦块等散落物,尤其是电机,电器元件和机械传动部位;

3.2本班出现的设备缺陷必须向下班交清,然后才可以交接操作牌,接班人试运转后,才可接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3每班检查紧固连接件一次,紧固连接松动失效时及时更换或紧固;

3.4每班检查闸瓦磨损情况,及时调整间隙为10—15mm之间,并及时更换磨损失效了的闸瓦,冬季检查水油分离器冻结或堵塞;

3.5操作工人要及时清除散落在电机车顶部的焦碳,每天清除散落在熄焦车开门部位的焦碳及其他杂物;

3.6电机车机器室内空压机、减速机、电机及地板上不许有杂物或积油,以免遇火燃烧和影响检修;

3.7坚持润滑制度

润滑部位

润滑方式

润滑油脂牌号

润滑制度

加油

走行轴箱

油箱

2#基脂

6个月换一次油

检修工

减速机

齿轮滑动轴承

油池

50#机油

每班检查加油每年换一次油

操作工加油检修工换油

滚动轴承

干油

2#钙钠基脂

3个月换一次

检修工换油

熄焦车使用维护规程

1、概述

2、技术性能

3、使用维护规程

3.1换备用熄焦车后,将水控干除锈,每年钢结构件刷焦油一遍(或高温防锈涂料)。

3.2如发现有裂纹,开焊、松铆等缺陷及时处理。

3.3每班检查耐热板是否齐全,及时更换易损坏的耐热板。

3.4每班检查紧固件是否松动,弹簧是否失效,开关门气动系统是否漏气,各活动部件是否灵活,行程是否合理,粉焦拦水二层底板是否严密。

否则即使紧固、调整、修补妥善处理;

3.5轮对轴承润滑采用了3#钙基脂,开门机构采用二硫化钼润滑脂;

3.6开门气缸及传动系统,每周必须检查一次,防止耳轴或传动轴等与轴承干摩擦;

3.7牵引缓冲机构连接件,要每天检查,不许缺件或严重锈蚀、变形。

炼焦炉使用维护规程

1、炉体维护

1.1焦炉砌体是炼焦车间的主要设备,为了保证焦炉的完整、长寿,需要对其进行经常的热修维护。

焦炉的热修维护,应由专业的热修班负责;

1.2为了保证焦炉砌体的完整,除经常观察外,必须定期地有计划地对炭化室、立火道、砖煤气道及蓄热室等部位砌体状态进行检查。

有缺陷的炭化室和黏土砖蓄热室应增加检查次数;

1.3检查焦炉砌体时应记录下列项目:

1.3.1炭化室墙的变形、蜂窝、熔洞、漏气及其他缺陷;

1.3.2炭化室的顶及底、小炉头的状态;

1.3.3装煤孔、看火孔及上升管处砖的状态;

1.3.4保护板于炉头砖之间状态;

1.3.5立火道内烧咀、调节砖和斜道状态;

1.3.6蓄热室串漏情况及格子砖状态;

1.3.7煤砖气道、小烟道是否有堵塞和漏气现象;

1.3.8台间、端台及机、焦侧平台、小支柱的状态;

1.3.9抵抗墙及焦炉基础的状态。

1.4所有检查结果均应记录在专用记录本内,填写检查日期及热修所需工作量,根据检查结果,应拟定消除全部缺陷的计划;

1.5喷补是修理焦炉的主要方法,喷补的泥料每层不宜过厚,只有在旧层加热到赤色后,才能喷涂新泥料层;当蜂窝很大时,应使用喷补结合的补修方法;

1.6所有热修应耐火材料的质量,均应符合标准,热修用泥料应根据不同部位规定配比,严格配比。

配入泥料的水玻璃或磷酸,须按Na2O和P2O5计算;

1.7为了考核格子砖的状态,应按专门的规程,每年检查一次蓄热室顶部与废气瓣间的压力差;

1.8砌体伸长量,每年不应超过10mm,超过时应查明原因,制定防范措施。

2、护炉铁件的维护与更换:

护炉铁件是保护焦炉砌体完整、设备的严密。

包括炉柱、大小弹簧、纵横拉条、保护板、炉门框、作业走台等,它们的作用对焦炉砌体连续施加保护性压力。

2.1设专门人对铁件进行维护、管理;

2.2每根炉柱对炉体有12吨以上的压力,靠大弹簧压缩变形能量施加,上部弹簧保持6吨,下部5~6吨,各处压力分布按技术要求执行;

2.3必须保证各个弹簧完好有效,按规定实施压力;

2.4每日检查炉柱与保护板接触情况,使其经常处于压紧状态;

2.5定期测量、调整大小弹簧,发现拉条变细,立即检查与维修;

2.6禁止使用不合格的弹簧,严禁烧弹簧。

如大小弹簧发生残余变形损坏时,应及时更换并固定好;

2.7在延长、缩短结焦时间,应在3~4天内,及时测量、调整弹簧,达到规定;

2.8再后应立即检查上部横拉条与大弹簧状态。

横枕歪斜、弹簧错位、扭歪表示拉条或弹簧发生故障,应及时处理;

2.9严密监护炉柱曲线度。

曲线度超过50mm,应当采用适当办法维护或更换,暂时不能更换时应严密监护。

2.10严禁烧钢柱;

2.11为保证测量精度,每年要核对一次测线架刻印与中心卡钉的距离。

2.12横拉条任一断面的直径小于原始直径的75%时要补修或更换。

已断时,24小时内必须更换,并采取锁紧炉柱的措施;

2.13应清净炉顶余煤,防止燃烧拉条,拉条的温度不得超过350℃。

2.14保护板与炉体必须严密接触;

2.15炉框短裂、变窄、刀封面扭曲时应更换;

2.16每年对铁件鉴定报告一次;

2.17烘炉、冷炉时按临时技术规定精心调节铁件。

3、煤气设备、空气—废气设备的维护:

3.1煤气设备包括加热煤气设备和荒煤气导出设备;

3.1.1加热煤气设备:

3.1.1.1加热设备应处于完好状态,每月至少检查一次;

3.1.1.2管道保持正压、不允许泄漏;

3.1.1.3预热器按规定温度保持;

3.1.1.4加减旋塞及交换旋塞的刻印与旋塞孔中心方向吻合,加减旋塞和交换旋塞定期注油清洗;

3.1.1.5定期检查水封槽是否符合规定;

3.1.1.6煤气管道、旋塞清扫时应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3.1.2煤气导出设备:

3.1.2.1集气管、上升管、桥管、阀体、氨水管、新水管等操作按“操作规程”执行;

3.1.2.2定期检查以上设备,发现隐患及时采取安全措施处理。

3.2空气—废气设备:

3.2.1四角滑轮、各链轮定期注油,保证灵活;

3.2.2机、焦侧交换链子的行程,风门盖和废气铊的提升高度与规定值的偏差允许不大于±5mm;

3.2.3链条定期加油、清扫;

3.2.4定期清扫铊杆,保证起落灵活;

3.2.5及时更换损坏的零部件。

4、炉门的使用、维护规程:

4.1使用:

4.1.1关炉门应对准位置,缓慢平稳;

4.1.2打开炉门后做好炉门的清扫;

4.1.3炉门冒烟炮火时,立即处理灭掉;

4.1.4严禁用水浇炉门。

4.2维护:

4.2.1炉门框底的磨板应低于炉底,炉门框侧面不应超过炉砖边,发现不合乎上述要求时,应及时调整或更换;

4.2.2炉门刀边周边尺寸符合要求;

4.2.3机、焦侧炉门定期修理更换;

4.2.4炉门修好换上后,应在1~2周转时间内调好,保证严密可靠;

4.2.5小炉门损坏、压架不正应修换;

4.2.6炉门变形,不直度>15~20mm,冒烟严重或着火时应更换;

4.2.7炉门衬砖损坏较多时应更换;

4.2.8炉框变形严重对门不严应更换;

4.2.9炉门裂纹冒烟较大应更换;

4.2.10刀边变形量较大,小炉门刀边掉、炉门顶丝失效时,应及时换修;

4.2.11炉门其他零部件失效或缺少时,应及时补、修、换。

液压交换机使用维护规程

1、概述

2、技术性能

3、使用维护规程

3.1经常注意观察油泵、电液换向阀,溢流阀等安全阀的工作是否正常,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2定期清洗过滤网;

3.3每天检查管路系统及液压缸是否有泄漏现象;

3.4每天清扫设备,并检查油泵及电动机固定螺栓是否松动;

3.5要经常注意,油泵及电动机的声音是否正常,发现异常及时上报。

刮板放焦机使用维护规程

1、概述

2、技术性能

3、使用规程

3.1开车前应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正常后方可开车放焦;

3.2放焦途中,因设备故障或停电,皮带突然停转时,应立即停止放焦,如有红焦及时熄灭;

3.3运行中发现刮板松动应联系紧固后再运行;

3.4放焦时发现焦台上有铁器或者其他杂物应停止放焦,待检出后方能继续放焦;

3.5听到事故信号后,马上停止放焦。

4、维护规程

4.1经常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如不能处理立即报告值班长;

4.2定期紧固刮板固定螺栓,检查托辊及三角带的磨损情况,及时修理或更换;

4.3发现皮带过松时应及时调整张紧装置;

4.4按时按质给各润滑点加油,保证润滑良好;

4.4.1设备各油杯要保证有油,每班加油一次;

4.4.2减速机油位每周检查一次,并按标准加油,油位不得低于下限和高于上限,发现油变质要及时更换;

4.4.3滚动轴承每半年清洗并更换一次。

4.5要注意设备温升情况,由机温度不得超过60℃,轴承温度不得超过70℃,如发现运转声音不正常,轴承温度升高,要立即报告值班长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4.6搞好设备及卫生区的清扫工作,保证设备无油污,无积尘,现场无杂物。

煤气鼓风机组使用维护规程

1、机组概况

2、正常运行时的各项指标

2.1电动机可在额定电压变动5%的范围内,连续运行,额定出力不变;

2.2电机温度不大于65℃;

2.3周围环境温度在40℃以内时,定子铁蕊温度不大于100℃;

2.4电动机三相不平衡电流,不得超过额定值的±5%。

2.5电动机在正常情况下,电流不得超过额定值,当周围温度低于30℃时,电流增加8%;

2.6滑动轴承温度正常值40~65℃,最高不超过70℃;

2.7滚动轴承温度正常值不大于60℃,最高不超过80℃;

2.8液力偶合器出口油温应保持在70℃(45℃<油温<80℃),出口油压应在0.1MPa(0.05MPa<油压<3MPa);

2.9液力偶合器进口油温与油冷却器出口油温应保持在50℃(35℃<油温<60℃);

2.10液力偶合器的油冷却器的出口水温应低于35℃,进口水压应不大于0.1MPa;

2.11鼓风机、变速器轴承进油温度在30~40℃范围内,出口油温不大于60℃;

2.12鼓风机、变速器轴承润滑系统的油压,保持在0。

118~0.117MPa范围内,油压不能低于0.079MPa,轴位移安全器油压为0.59MPa;

2.13鼓风机的轴位移量应小于0.5mm否则应消除或停车处理;

2.14鼓风机起动时,油站的供油温度应在30℃~40℃;

2.15油箱油位和轴承座的油标油位都应在1/2以上;

2.16鼓风机的煤气出口表压应为0.1203MPa。

3、运行机组的使用维护规程

3.1运行机组的使用规程:

3.1.1经常注意和定期检测听机组各机体内部的声响和轴承振动。

如发现振动或不正常声音时,应立即采取措施或停机检查,找出事故原因并排除之;

3.1.2鼓风机严禁在喘振工况区运行。

如发现进入喘振区运转,而防喘振装置失灵或无此装置时,应迅速手动打开旁通阀,使机组尽快脱离喘振区运行;

3.1.3机组运行中必须保证第二条的正常运行各项指标。

如不符合此指标应联系处理。

并及时汇报调度和有关单位;

3.1.4按时记录各种仪表的读数,发现与前次记录有显著变化时,应及时找出原因并排除之;

3.1.5每班在机组运行中必须按点检卡的内容进行点检,并认真做好点检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汇报;

3.1.6时刻注意煤气的压力、流量的变动情况,与用户保持密切联系,确保煤气安全输送;

3.1.7润滑站冷油器出口温度达40℃,应及时打开冷油器进水管道上的闸阀,对冷油器供水,保持轴承进口处油温在30℃~40℃范围内,但要求冷油器内的水压,应低于油压;

3.1.8机组在运行中,遇到下列情况之一者,应立即停车进行处理。

3.1.8.1机组突然发生强烈振动或机壳内部有磨刮之声时;

3.1.8.2任一轴承或密封出发现冒烟;

3.1.8.3进油管路上油压下降到该设备最低油压后采取措施仍不能恢复到最低工作油压时;

3.1.8.4设备轴承温度急剧上升超过最高允许温度75℃,采取各种措施仍不能降低时;

3.1.8.5油箱的油位下限到最低油位线,继续加添新油,油位仍继续下降时;

3.1.8.6鼓风机转子轴位移量大于0.5mm,采取各种措施后轴向位移继续增大时。

3.2运行机组的维护规程

3.2.1每次停机应切断冷油器的供水,并排除冷油器内的积水,必须清扫一次油箱过滤网及加油口上的空气滤清器;

3.2.2每班打扫一次机房和设备的卫生,并至少清扫一次电机、偶合器、变速器、鼓风机以及室内管道上的油垢尘埃,但严禁擦洗无护罩的旋转部分;

3.2.3每星期一白班将室内外煤气、蒸汽和水的阀门活动一下(开、关一两圈,然后恢复到原来状态);

3.2.4每月一号向室内外各气阀、水阀的丝杆和齿轮加油一次,并将室外气阀、水阀的外丝杆加保护罩;

3.2.5每月根据油质情况将各机组润滑油用滤油机过滤8小时。

油质情况良好时可免做;

3.2.6每月至少用油轮向鼓风机电机轴承加油两次,注油约40克。

其余电机每半年向轴承加油一次,油脂符合要求。

如电机轴承油盒废聚满应打开下部小盖取出废油后再注入新油;

3.2.7润滑油箱的润滑油,每季度应对油质进行一次化验,若不符合要求应更换新油。

4、备用机组的维护

4.1每星期一白班将备用机组的电动油泵运转15分钟,并盘变速器小齿轮4~6转,停置在与上次位置成前90°位置上,每次盘转的要一致;

4.2备用机组如停用两个月以上时,必须进行一次试转,时间约两小时;

4.3备用机组电动机的绝缘应符合每千伏不低于1MΩ,低压电机不低于0.5MΩ;

4.4经常保持备用机组在准备启动状态,如运行机组有问题可及时启动备用机组。

5、机组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及其消除方法。

序号

故障现象特征

故障产生的可能原因

消除方法

 

1

 

轴承温度超过75℃

1、轴承的进油口节流圈孔径小,供油量不足;2、轴承与轴径的间隙过小;3、油内混入水分或油变质;4、轴承的轴承合金材料牌号不对或浇注有缺陷;5、轴承的进油温度过高;6、轴承油囊太小。

1、适当加大节流圈孔径;2、重新刮研轴瓦;3、检修冷油器,排除漏水故障或更换新油;4、按图纸规定的轴承合金材料牌号重新浇注;5、调节冷油器的冷却水量;6、适当加深加大。

 

2

 

轴承振动过大

1、机组的找正精度被破坏;2、转子或大小齿轮的动平衡精度被破坏;3、轴承盖或轴承压盖与轴承间过盈太小;4、轴承进油温度过低;5、负荷急剧变化或进入喘振工况区域运动;6、轴承间隙过大;7、地脚螺栓松动;8、机壳内有积水或固体物质;9、齿轮啮合不良或噪音过大;10、主轴弯曲。

1、重新找正;2、重新校对动平衡;3、刮研轴承盖水平中分面或研磨调整垫片,保证过盈;4、调节冷油器的冷却水量;5、迅速地调整节流门的开启度或打开排气阀或旁通阀;6、减少轴承间隙;7、把紧地脚螺栓;8、排除;9、按要求重新找正大小齿轮间的平行或交叉度;10、主轴校正。

 

3

 

油压下降或无油压

1、油管道上的减压阀或安全阀调整不当;2、主油泵或电动油泵齿轮与泵体或侧盖之间的间隙过大;3、油管道破裂或泄漏;4、油箱中的油线低于最低油位线;5、滤油器堵塞;6、油泵吸入管道漏气;7、压力表失灵或压力表导管有故障。

1、重新调整减压阀或安全阀;2、按产品证明书规定的间隙进行修理;3、检修或更换油管;4、添加润滑油;5、清洗滤油器的过滤网;6、检查排除;7、检查并排除。

 

4

 

经冷油器冷却后的油温过高

1、冷油器中有结垢;2、冷油器的外壳内集有空气;3、润滑油变质;4、冷却水管上闸阀堵塞;5、冷却水供给不足;6、冷却水压力不足;7、由于故障使冷却水中断。

1、清洗冷油器;2、从冷油器的排气孔或放油孔排除;3、更换润滑油;4、检查清理或更换;5、开大供水阀;6、调大压力,但不能高于温压;7、消除故障,恢复给水。

5

机组出口流量下降

1、密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