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121105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7.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学年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学年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学年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学年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学年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学年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学年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学年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学年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学年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学年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学年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学年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学年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学年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学年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3生命真纯,节奏美好,陆蠡的成就得力于他的璞玉浑金一般的心灵。

4国内手机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

 

5在南山中学11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的学术研讨会上,发言者各抒己见,二三其德。

6几年来,作家岳南夙兴夜寐,笔耕不綴,终于完成了长篇小说《南渡北归》的创作。

A.①③⑥B.②④⑤C.①②④D.③⑤⑥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据叙利亚媒体报道,4月9日,以色列对叙利亚中部的空军基地实施导弹袭击,造成至少1

人死亡、超过14多人受伤。

B.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为了缓解日益严重的城市交通拥堵状况,在借鉴西方城市规划经验的基础上,城乡封闭住宅小区的内部道路被要求逐步对外开放。

C.雄安新区走可持续性发展道路,按照建成生态环境和谐优美、资源配置节约利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示范区的构想,制定了五年发展建设规划。

D.多家共享单车公司面临困境,己有单车公司退出了市场,部分仍在运营的公司也面临着人员离职、资金短缺、生存困难等诸多问题。

5.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寒门多出贤,并非说只要是出身“寒门”,就可自然而然地为“贤”了。

贤,①要有“德”,能替别人着想,勇为天下谋利,②要有“才”,有本事,能成事。

这就离不开学习。

有言道:

人不吃饭,饥;

人不学习,愚。

生活就是这样,唯有好学,才近智;

唯有知学,才给力。

③努力用知识武装自己,不断増进自己的道德修为,④离“贤”更近一步。

⑤有了比常人更多的付出、更强的求知欲,更开阔的思维、更远大的志向,无论出身多么艰苦,⑧将成就一番不凡的事业。

A

不仅

只要

无论

/

B

不但

如果

C

而且

只有

才能

D

就能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的内容以”风、雅、颂”来划分,而”赋、比、兴”指《诗经》的艺术手法,《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B.我国诗歌发展史上有两大优秀传统,其中浪漫主义源头是《诗经》,现实主义则创始于《楚辞》,《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

C.王羲之善书法,有“书圣”之称,又因为他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

其作品《兰亭集序》的书法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D.《家》这部作品表现了以觉慧为代表的一代觉醒了的青年同这个罪恶家族的斗争,其中的高老太爷是中国封建社会和家族制度的缩影。

7.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好吧,既然诸位如此客气,那么这件事就由老朽做主了!

”一一某大学工会讨论高龄退休干部活动方案时,75岁高龄的前院长刘伟说。

B.“抱歉打扰您了!

我想跟您垂询一下如何解压、尽快消除心理阴影的问题。

”一一记者小王采访心理学家张教授。

C.感谢贵校邀请我担任四川省第三届“高考论坛”物理学科的点评嘉宾,届时本人定当准时莅临参加。

D.“不要两句话说不到一块,就动刀动枪的。

”一一中国政府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针对解决地区间矛盾问题时表达自己的意见。

二、古诗文阅读(30分)

(一)文言文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

种树郭橐驼传

柳宗元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

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

驼闻之曰:

“甚善。

名我固当。

”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

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

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

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

“橐驼非能使木寿早孳①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凡植木之性:

其本欲舒,其培②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

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颀。

其莳③也若子,

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

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殷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颀。

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

虽曰忧之,其实仇之:

故不我若也。

吾又何能为哉!

”问者曰:

“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

”驼曰:

“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

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

旦暮吏来而呼曰:

‘官命促尔耕,勖④尔植,督尔获,早繅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

吾小人辍飧饔⑤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故病且怠。

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问者嘻曰:

“不亦善夫丨吾问养树,得养人术。

传其事以为官戒。

(有改动)

【注】①孳(zT):

繁殖。

②培:

培土。

③莳(shl):

栽种。

④勖(xij):

勉励。

⑤飧(sQn)饔(y6ng):

飧,晚饭。

饔,早饭。

8.下列加点文言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早实以蕃

实:

结果实

B.其土欲故

故:

旧的,原来的

C.字而幼孩

字:

养育

D.故病且怠

病:

生病

9.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隆然伏行快然自足

B.因舍其名因寄所托

C.寿且孳也臣死且不避

D.早缫而绪謇朝谇而夕替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殷/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己去而复顾。

B.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殷/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己去/而复顾。

C.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殷/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己去而复顾。

D.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殷/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己去/而复顾。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郭橐驼是个身份低下的小人物,却处处表现出他的不同寻常:

欣然接受丑陋之名,身怀种

植绝技。

B.郭橐驼种树之法为顺应树木的天性,不善植者看似用心实则妨害。

文章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写得真实生动。

C.作者用整齐的句式把他植者的“不善植”刻画得十分具体生动,这样写映照了后文的“吏治不善”。

D.本文是一篇真实的传记,从“养树”谈到“养人”,指出为官治民不能“好烦其令”,讽刺中唐吏治对农民的残酷无情的剥削。

第II卷(主观题,共78分)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⑴虽曰忧之,其实仇之:

(3分)

⑵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二)诗歌鉴赏(8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3-14题。

行香子

(宋)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

倚东风、豪兴徜徉。

小园几许、收尽春光。

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

飏青旗、流水桥旁。

偶然乘兴,步过东冈。

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13.下列关于这首宋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这首词随作者的游踪展开景物描写,不慌不忙而意趣自出地描绘了一派春天的田园风光,作者笔下的景色具有色彩明丽、欣欣向荣的特点。

B.上片先从整个村庄起笔,一笔勾勒其轮廓,平凡而优美。

“绕”“满”两字凸显春意之浓,也为下面抒写烂漫春光做了铺垫。

C.“东风”言明时令,“豪兴”点明豪迈的心情,“徜徉”则写其旷达洒脱的神态,也表现了词人对村庄景色的喜爱。

D.下片“正莺儿啼”三句,集中笔力描写田野里极为活跃的生命,“啼”、“舞”、“忙”

三字用词准确,写出春的生命活力。

E.这首词语言华美,集中笔墨特写春之一隅,色彩鲜明,暗含香气,绚烂多彩而又充满生机,洋溢着一种由衷的快意和舒畅。

14.这首词是怎样描绘村庄明媚春光的,请简要赏析。

(4分)

(三)名句默写(8分)

15.补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

⑴《离骚》中描写屈原退隐后,骑马到达长满兰草的水边高地和疾驰在长满椒树的山岗的两句

7H:

,。

⑵《涉江采芙蓉》抒发了主人公担忧此生无缘相聚的忧伤,又表达出自己对爱情的忠贞的诗句

⑶《兰亭集序》里,描写王羲之和众人在兰亭集会时,抬头低头看到的景象的句子

⑷《兰亭集序》里,王羲之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虚妄的生死观,表达自己对生和死的看法的名句的是: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梁实秋

1北平的人家,差不多家家都有几棵相当大的树。

前院一棵大槐树是很平常的。

槐荫满庭,槐影临窗,到了六七月间槐黄满树,使得家像一个家。

槐树寿命很长,有人说唐槐到现在还有生存在世上的。

这种树的树干就有一种纠绕蟠屈的姿态,自有一股老丑而并不自谦的神气。

后院照例应该有一棵榆树,榆与余同音,示有余之意。

至于边旁跨院里,则只有枣树的份,枣实只合做枣泥馅子。

院子中央的四盆石榴树,那是给天棚鱼缸做陪衬的。

2我家里还有些别的树。

东院里有一棵柿子树,每年结一二百个高庄柿子,还有一棵黑枣。

垂花门前有四棵西府海裳,艳丽到极点。

西院里有四棵紫丁香,占了半个院子。

后院有一棵香椿和一棵胡椒,椿芽、椒芽成了烧黄鱼和拌豆腐的最好的佐料。

在从前的一处家园里,还有更多的树,桃、李、胡桃、杏、梨、藤萝、松、柳,无不倶备。

因此,我从小就对于树存有偏爱。

我尝面对着树生出许多非非之想,觉得树虽不能言、不解语,可是它也有生老病死,它也有荣枯,它也晓得传宗接代,它也应该算是“有情”。

3树的姿态各个不同。

亭亭玉立者有之,矮墩墩的有之,有张牙舞爪者,有佝偻其背者,有戟剑森森者,有摇曳生姿者,各极其致。

我想树沐浴在熏风之中,抽芽放蕊,它必有一番愉快的心情。

等到花簇簇、锦簇簇,满枝头红红绿绿的时候,招蜂引蝶,自又有一番得意。

落英缤纷的时候可能有一点伤感,结实累累的时候又会有一点迟暮之思。

我又揣想,蚂蚁在树干上爬,可能会觉得痒痒出溜的;

蝉在枝叶间高歌,也可能会觉得聒噪不堪。

总之,树是活的,只是不会走路,根扎在哪里便住在哪里,永远没有颠沛流离之苦。

4小时候听“名人演讲”,有一次是一位什么“都督”之类的角色讲演“人生哲学”,我只记得其中一点点,他说:

“植物的根是向下伸,兽畜的头是和身躯平的,人是立起来的,他的头是在最上端。

”我当时觉得这是一大发现,也许是生物进化论的又一崭新的说法。

怪不得人为万物之灵,原来他和树比较起来是本末倒置的。

人的头高高在上,所以“清气上升,浊气下降”。

5可是历来有不少诗人并不这样想,他们一点也不鄙视树。

美国的佛洛斯特有一首诗,名《我的窗前树》,他说他看出树与人早晚是同一命运的,都要倒下去,只有一点不同,树担心

的是外在的险厄,人烦虑的是内心的风波。

树和人,都是上帝的创造。

最近我到阿里山去游玩,

路边见到那株“神木’’,据说有三千年了,比起庄子所说的“以八千岁为春,以八千岁为秋”的上古大椿还差一大截子,总算有一把年纪,可是看那一副形容枯槁的样子,只是一具枯骸,何神之有丨我不相信“枯树生华”那一套。

我只能生出“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感想。

⑥我看见阿里山上的原始森林,一片片、黑压压,全是参天大树,郁郁葱葱。

但与我从前在别处所见的树木气象不同。

北平公园大庙里的柏,以及梓潼道上的所谓“张飞柏”,号称“翠云廊”,都没有这里的树那么直、那么高。

像黄山的迎客松,屈铁交柯,就更不用提,那简直是放大了的盆景。

这里的树大部分是桧木,全是笔直的,上好的电线杆子材料。

姿态是谈不到,可是自有一种榛莽未除、入眼荒寒的原始山林的意境。

局促在城市里的人走到原始森林里来,可以嗅到“高贵的野蛮人”的味道,令人精神上得到解放。

(摘自《梁实秋散文选》,有删改)【注】:

梁实秋,1903年1月6日出生于北京,1949年到台湾,1987年11月3日病逝于台北,

享年84岁。

16.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文章开头形象地描写了北平的大树,也细致地描写自家的各种各样的树,寄托的是自己内心浓浓的乡愁。

B.文章引用美国诗人佛洛斯特的诗,谈及诗人对树的认识和感悟,朴素的文字却写出了不凡

的生活理趣。

C.作者回忆“名人演讲”,其目的不过是从生物进化论的角度把树更客观地介绍给读者,以便读者对树有更全面的认识。

D.文章结尾写阿里山的原始森林,既有直接描写,又以其它地方的树来衬托阿里山笔直的桧木,自然景物和审美体验有机融合,韵味丰富。

17.本文语言富有特色,请以第三自然段为例,加以赏析。

18.“一切景语皆情语”,文章表面写树,实为谈情说理。

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作者表达了哪些情趣或理趣?

四、语言文字运用(5分)

19.右边是南山中学110周年校庆徽标设计图,请写出该会徽除文字以外的构图要素及寓意。

要求:

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

五、作文(40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现代社会,千姿百态,五彩缤纷,诱惑无处不在。

我们该如何面对诱惑呢?

请以“的诱惑”为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时请把题目补充完整,再按要求作文。

要求:

①立意自定,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②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700字。

南山中学2018年春季高2017级半期考试语文试题答案

一、(共14分)

1、B【A混沌hù

n,平仄zè

,管窥蠡测lí

C媛女yuà

n,城垣yuá

n;

D梵文fà

n,领略lü

è

本题全部来自课本】

2、D【A暖——暧,祟——崇;

B章——彰;

C辟——僻,卷——券,概——慨。

本题大部分来自课本】

3、A【①一波三折:

波,指书法中的捺;

折,指写字时转笔锋。

原指写字笔法的曲折多变,现在比喻文章的结构起伏曲折,也比喻事情进行中意外的变化很多。

这里用的是原意。

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

“每作一波,常三过折笔。

②危言危行:

危,正。

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这里属于望文生义。

《赤壁赋》即将要学“正襟危坐”。

③璞金浑玉:

未琢的玉和未炼的金,比喻天然美质,未加修饰,形容人的品质淳朴善良。

④火中取栗:

受人利用,冒了风险,吃了苦头,却没得到好处。

⑤二三其德:

二三,有时二有时三,经常改变,不专一。

德,操守,心志。

形容心意不专反复无常,三心二意,没有一定的操守。

⑥夙兴夜寐:

夙,早;

兴,起来;

寐,睡。

早起晚睡。

形容勤奋。

本题来自课本,《分层训练》,《梳理探究——成语》部分】

4、C【A不合逻辑,“超过”和“多”重复,去掉“多”。

B中途易辙,将最后一句改为“要求城市封闭住宅小区的内部道路逐步对外开放”。

D并列不当,“人员离职、资金短缺、生存困难”三个概念有交叉。

5、C【根据全段文意,是在肯定“德”的同时,要突出“才”,因此①与②应是递进关系;

并且“不仅……也……”不能搭配;

另外③④是必要条件关系,而不是充分条件关系,可排除A.B两项。

“无论……都……”可搭配,“无论……就……”不能搭配,故排除D。

本题来自《分层训练》】

6、B【现实主义源头是《诗经》,浪漫主义则创始于《楚辞》】

7、A【A“老朽”是老人自谦之词,符合语境。

B“垂询”中的“垂”为敬语,多用于尊称长辈、上级对自己的行动的询问,不合语境。

C“莅临”是敬辞,不用于第一人称。

D语体色彩不得体,“不要两句话说不到一块,就动刀动枪的”是口语化的表达,不适合用于新闻发布会这种正式场合。

2、古诗文阅读(30分)

8、D【病,困苦】

9、A【A形容词词尾,……的样子B连词,表承接,于是;

介词,依,随着。

C连词,而且;

副词,尚且。

D相当于第二人称,你,你的;

连词,表转折。

10、C

11、D【本文兼有寓言性质,“讽刺中唐吏治对农民的残酷无情的剥削”也有误,应为“讽刺中唐吏治扰民伤民”。

12、⑴虽然说是担心它(为它担心),这实际上是仇视它。

所以他们都不如我。

(虽,其实,宾语前置句式)

⑵用来纵展眼力,开畅胸怀,足够用来极尽视听的乐趣,实在是快乐呀!

(所以,极,信)

【参考译文】:

郭橐驼,不知道他起初叫什么名字。

他患了脊背弯曲的病,脊背突起而弯腰行走,就像骆驼一样,所以乡里人称呼他叫“橐驼”。

橐驼听说后,说:

“这个名字很好啊,这样称呼我确实恰当。

”于是他舍弃了他原来的名字,也自称起“橐驼”来。

他的家乡叫丰乐乡,在长安城西边。

郭橐驼以种树为职业,凡是长安城里经营园林游览和做水果买卖的豪富人,都争着把他接到家里奉养。

观察橐驼种的树,有的是移植来的,也没有不成活的;

而且长得高大茂盛,结果实早而且多。

其他种树的人即使暗中观察、羡慕效仿,也没有谁能比得上。

有人问他种树种得好的原因,他回答说:

“我郭橐驼不是能够使树木活得长久而且长得很快,只不过能够顺应树木的天性,来实现其自身的习性罢了。

但凡种树的方法,它的树根要舒展,它的培土要平均,它根下的土要用原来培育树苗的土,它捣土要结实。

已经这样做了,就不要再动,不要再忧虑它,离开它不再回顾。

栽种时要像对待子女一样细心,栽好后要像丢弃它一样放在一边,那么树木的天性就得以保全,它的习性就得以实现。

所以我只不过不妨碍它的生长罢了,并不是有能使它长得高大茂盛的办法;

只不过不抑制、减少它的结果罢了,也并不是有能使它果实结得早又多的办法。

别的种树人却不是这样,树根拳曲又换了生土;

他培土的时候,不是过多就是过少。

如果有能够和这种做法相反的人,就又太过于吝惜它们了,担心它太过分了,在早晨去看了,在晚上又去摸摸,已经离开了,又回头去看看。

更严重的,甚至用指甲划破树皮来观察它是活着还是枯死了,摇晃树根来看它是否栽结实了,这样树木的天性就一天天远去了。

虽然说是喜爱它,这实际上是害了它,虽说是担心它,这实际上是仇视它。

我又能做什么呢?

问的人说:

“把你种树的方法,转用到做官治民上,可行吗?

”橐驼说:

“我只知道种树罢了,做官治民,不是我的职业。

但是我住在乡里,看见那些官吏喜欢不断地发号施令,好像是很怜爱(百姓)啊,但百姓最终反因此受到祸害。

在早上在晚上那些小吏跑来大喊:

‘长官命令催促你们耕地,勉励你们种植,督促你们收获,早些煮茧抽丝,早些织你们的布,养育你们的小孩,喂大你们的鸡和猪。

’一会儿打鼓招聚大家,一会儿鼓梆召集大家,我们这些小百姓停止吃早、晚饭去慰劳那些小吏尚且不得空暇,又怎能使我们繁衍生息,使我们民心安定呢?

所以我们既困苦又疲乏,像这样(治民反而扰民),它与我种树的行当大概也有相似的地方吧?

“不也是很好吗!

我问种树的方法,得到了治民的方法。

”我为这件事作传把它作为官吏们的鉴戒。

(2)诗歌鉴赏(8分)

13、CE【C“豪兴”是说明词人游兴正浓,“徜徉”则是闲庭信步,与下阙“偶然乘兴”相呼应,主要表现词人享受田园风光时内心的怡然自得。

E“语言华美”错,本诗语言生动清新,质朴自然。

14、①动静结合。

静的百花、动的虫鸟,交相映衬,渲染出春天的绚丽多彩和生机勃勃。

②远近相间,从眼前的小园到远处的茅堂小桥,从而描绘出整个大自然处处盎然的春意。

③排比,上片结尾处花儿的排比表现了春光烂漫,下片结尾处虫鸟的排比表现了春光的生机勃勃。

④敷设色彩,用桃花的红艳、李花的雪白、菜花的金黄渲染出春天的色彩缤纷、盎然生机。

(注:

也可从“白描”、“有春天特色的意象选取”角度作答。

(手法1分+分析1分,意对即可,任意答出2点得分)

【白话译文】:

绿树绕着村庄,春水溢满池塘,沐浴着东风,带着豪兴我信步而行。

小园很小,却收尽春光。

桃花正红,李花雪白,菜花金黄。

远远一带围墙,隐约有几间茅草屋。

青色的旗帜在风中飞扬,小桥矗立在溪水旁。

偶然乘着游兴,走过东面的山冈。

莺儿鸣啼,燕儿飞舞,蝶儿匆忙,一派大好春光。

14、⑴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⑵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⑶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⑷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16、C【作者写“名人演讲”是为了和下文进行对比,突出作者对树的情感,而不是让读者全面认识树木。

17、①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如:

排比和拟人手法,“必有一番愉快的心情”“自又有一番得意”“可能有一点伤感”,“又会有一点迟暮之思”,把树人格化,排比出各种情绪,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②使用了叠词,如“花簇簇、锦簇簇、红红绿绿、累累”,使语句节奏分明、韵律和谐。

③运用了整句散句相结合,句式富于变化,声音和谐,表达了丰富的感情。

(每点1分)

18、⑴树有情,有生老病死,也有荣枯,也晓得传宗接代。

⑵树是活的,姿态各异,生机盎然。

⑶树没有颠沛流离之苦,它只是不会走路,根扎在哪里便住在哪里。

⑷树与人有同样的命运,都要倒下去,只有一点不同,树担心的是外在的险厄,人烦虑的是内心的风波。

⑸树令人精神上得到解放,局促的城里的人去接触树木森林,可以嗅到自然原始的味道,令人精神上得到放松。

(每点2分,答对3点即可)

19、要素:

南山中学校门,写意的“南山”数字“110”,阶梯。

(每点1分,共3分。

如果答出了写意的“南山”二字,也可给分。

寓意:

校门远观为写意的“南”字,中空进出通道为“山”字,实写为数字“110”,寓意南山110周年(1分)。

数字“0”下为可攀登的阶梯,代表登上南山的石阶,也寓意求学需要不断攀登(1分)。

20、按高考评分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