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128893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97.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x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x

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迫切需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教育信息化”作为单独的一章列出,明确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其基本思想是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通过教育的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了“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要求。

2012年09月05日,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刘延东国务委员的讲话进一步明确了教育信息化的方向:

创新教育模式和学习方式,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加快提升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

上海在2010年颁布的《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有关教育信息化的内容即有了许多新的、具体的发展。

首先,从“为学习者提供更加开放、便捷的学习环境”的理念出发,把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教学模式转变放在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地位;

其次,正式把推动“电子书包”和“云计算辅助教学”的发展写进规划,并落实具体措施,争取在未来10年内,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学习条件和信息化支持服务系统的变革。

这是一种全新的教育发展观,意义重大。

1.4.2信息化教育技术的发展推进了个性化学习由理想变为现实的进程

个性化学习的思想与实践源远流长,在国外,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方法”;

在我们国家,孔子“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的思想和实践,成为个性化学习思想的宝贵财富和理论源泉。

综观当今中国教育,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既是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人类教育理想的体现。

随着近年来web2.0、云计算服务技术以及“一对一”、“电子书包”等移动学习技术的发展和探索,为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更为开放、便捷的学习环境,尤其是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下、现行课程教材体系下,推进了个性化学习由理想变为现实的进程。

基于对以上重要背景的认识,丽英小学在以往教育信息化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信息化技术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模式研究”试点工作方向。

1.5试点总体目标及实施原则

1.5.1试点工作总体目标

1.5.2试点工作实施原则

关注学生,聚焦课堂;

点上突破,面上推进;

不断总结,构建模式。

二、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基础

2.1学校开展试点的基础

上海市民办丽英小学创立于1998年。

建校以来,坚持以“创建信息化教育特色”作为办学目标,力求通过信息化整体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学校把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作为突破口,在师资培训、课程设置、整合实践、整体推进等多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探索,成为“上海市中小幼教育信息化先进集体”。

2009年以来,信息化教育特色建设进入新的十年,学校越来越关注每一个儿童的需求和成长,把目光聚焦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努力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新突破。

先后承担了部、市教育体制改革重大项目“数字化课程环境建设和学习方式变革试验”(即“电子书包”项目)与英特尔“一对一”数字化学习项目的试点任务,相关课题成为全国民办学校办学特色建设研究课题。

面向未来,丽英小学将继续把握重大项目机遇,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高度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高度关注信息技术的课外内应用,不断适应新技术新思想变革对课堂教与学方式的深刻影响,巩固提升信息化教育特色的建设水平。

2.2前期准备工作

半年多来,学校以申报工作为契机,做了一系列准备工作,体现为“两个结合”。

2.2.1“点上突破”与“面上推进”相结合

“点上突破”,即确定三、四年级为实验年级。

实验年级学生全部配备终端机,重点研究移动的、互联的、交互的数字化课堂环境下学生的个性化自主学习过程,为面上推进提供示范和引领;

以后每学年再滚动增加一个实验年级,直至一到五年级的全面铺开。

“面上推进”,即全体教师参与实验,依托校本研修机制和教师发展机制,以“机房一人一机”,或以“小组一机”的形式,研究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

2.2.2自主开发网络教学平台与应用公共教育资源相结合

要做到课内支持与课外支持相结合,满足学生多元化和个性化学习需求,迫切需要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并逐步开发相配套的网络课程资源。

实验年级充分依托虹口区“电子书包”平台开展试点工作。

同时,为有力支持“面上推进”的工作,学校也把自主平台建设和资源开发作为试点推进的一项重点工作。

本学期以来,学校自行开发的丽英自主学习网不断完善,正逐步成为承载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桥梁。

三、具体试点方案

3.1总体架构

3.1.1构建课堂教学模式

主要是研究教师如何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创设优化的教与学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发展,通过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学习方式,获得具有意义的学习成果;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积累丰富的案例,总结提炼信息技术环境下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

主要构想:

(1)多层的教学目标:

基于“课前自学——课堂活动——课后延伸”的教学全程制定目标,既立足教材,又有所超越;

体现“多层目标”:

常规性目标、基础性目标、提高性目标。

(2)分与合结合的课堂教学程序:

分,即多样的网络教学活动,根据“多层目标”、需求和个性的差异,设计不同的学习过程;

在网络平台支持下的自主活动时间得到充分保证。

合,即以问题设计或教学情境引领教学;

教师引领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

(3)多元的教学评价:

能应用信息技术开展即时评价或记录学习过程。

实施多元学习评价。

(4)充分可选的教学资源:

根据“多层目标”、学生的需求和个性,基于“课前自学——课堂活动——课后延伸”教学全程,依托计算机和网络为学生提供可以选择的充分的学习内容。

能有效利用学生收集制作的资源。

3.1.2探索课堂教学评价模式

在研究中要初步构建相关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和模式,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有个性地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3.1.3明晰支持平台建设的基本要求和应用策略

把有效、富有创造性的应用公共教育平台和信息资源与应用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资源平台结合起来(在公共数字化教育资源尚不完善的前提下,自主平台建设和资源开发成为试点推进的一项重点工作),在应用过程中,以满足学生多元化和个性化学习需求为导向,明晰平台建设的基本要求和应用策略。

通过自身的试点实验获得经验。

3.1.4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通过试点研究,促进广大教师切实转变观念,践行“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的理念。

对参与课题的教师开展个性化学习理论、教育技术能力、信息化教学设计等方面的培训,通过创新实践、总结提高,为教育信息化时代实现教师的全面转型奠定基础。

3.2具体安排

(进度安排和预期成果见表1)

表1进度安排和预期成果表

时间段

进度安排

预期成果

2013年上半年

1、进一步细化试点目标、试点进度、试点内容。

2、重点开展实验年级师生培训,借助电子书包项目充分开展转变教与学方式的创新实践。

3、完善学校网络设施,开发完善学校自主学习平台。

1、形成试点工作2013年年度工作计划。

2、实验年级师生能常态化运用区电子书包平台开展教学活动。

3、学校网络硬件条件与自主学习平台逐步适应常态化应用需求。

2013年下半年

1、继续完善学校网络设施和自主学习平台。

2、基于“课前自学——课堂活动——课后延伸”的教学样式,广泛开展教学实践、行动研究。

1、相关优秀课例积累不少于30件(套),初步形成关于教学模式构想的研究报告。

2、接受中期检查。

2014年上半年

2、围绕教学模式构想广泛开展教学实践、行动研究;

教师撰写相关论文或经验总结。

1、实验年级扩展到三个年级,学校网络的软硬件条件基本适应常态化应用需求。

2、编集教师文选。

2014年下半年

2、围绕教学模式构想广泛开展教学实践、行动研究。

1、相关优秀课例积累不少于60件(套)

2、在区级(含)以上范围,举办研讨展示活动。

2015年上半年

围绕教学样式、教学策略、教学评价以及平台建设应用策略等方面开展一系列探索,并引进专家智慧,进一步总结、提炼。

1、实验年级扩展到四个年级。

2、初步构建班级授课制背景下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研究报告。

2015年下半年

1、广泛开展教学实践、行动研究,验证有关设想。

2、撰写教学模式研究论文,申请验收。

1、出版专著。

四、配套政策与保障措施

4.1组织保障

4.1.1人员保障

学校作为试点工作的责任主体,将成立试点工作项目组,由校长孙幼丽同志担任组长,由督学办、教导处、科研室负责人和相关教师组成。

以上成员均为学校创建信息化教育特色进程中的骨干力量、核心成员,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有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和较强的科研能力;

具备共同志向,立志把丽英小学建设成一所特色鲜明的现代化一流学校。

表2试点项目实施领导架构

4.1.2“以点带面”的推进策略保障

“点上突破”,即首先确定部分年级为实验年级,实验年级学生全部配备终端机,依托虹口区“电子书包”平台,重点研究移动的、互联的、交互的数字化课堂环境下学生的个性化自主学习过程,为面上推进提供示范和引领;

以后每学年再滚动增加新的年级,直至全面铺开。

“面上推进”,即把项目试点作为学校教科研的重点工作,依托学校自行开发的网络教学平台,人人参与到“信息化”、“个性化”的学习研讨、探索实践中。

4.2经费保障

整个试点工作预算金额超过350万,经费来源:

积极争取国家、市、区财政资助,学校也将努力自筹部分经费。

表3保障经费来源汇总表(单位:

万元)

保障经费

学校预算

区级财政资助

市级财政资助

国家财政资助

年份

2013

2014

2015

金额

10

5

合计

30

320

表4保障经费应用领域汇总表(单位:

应用领域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基础设施建设及其应用

100

50

资源建设及其应用

应用系统建设与应用

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应用

人员(教师与学生)技能建设

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

150

五、评价指标与推广价值

5.1试点实施成功的评价指标

5.1.1师生的参与度

中青年教师和学生的总体参与度应为100%。

5.1.2信息化教学时间

应用“一对一”和“电子书包”等移动学习技术开展的课堂教学时间,占总课时不少于25%。

5.1.3形成信息技术促进个性化学习的教学模式

具有以下特征指标:

(1)适用性:

适应班级授课制背景和现行课程教学体系,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方式和手段具有适切性和不可替代性。

(2)操作性:

形成具体化、操作化的教与学的行为框架,能够体现:

多层的教学目标,适应“多层目标”、学生需求和个性差异的教学程序。

(3)完整性:

包括多元的信息化教学评价和充分可选的学习资源支持方式在内,有一套完整的结构和一系列的运行要求,体现着理论上的自圆其说和过程上的有始有终。

(4)稳定性:

是大量教学实践活动的理论概括(三年内相关优秀课例积累不少于60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信息化个性化教学活动带有的普遍性规律。

(5)灵活性:

考虑到学科的特点、教学的内容、现有的教学条件和师生的具体情况,能够进行细微的方法上的调整,以体现对学科特点的主动适应。

5.2试点推广的难易程度与必备要求

5.2.1试点推广的难易程度必备要求与当前国家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工作重点密切相关

本项试点工作对于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下、现行课程教材体系下,创新教育模式和学习方式,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试点推广的难易程度必备要求与当前国家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工作重点密切相关,即,“三大任务、两个基本平台”是必要条件:

①全面完成学校宽带网的建设及接入——宽带网络校校通;

②加强优质资源的建设共享——优质资源班班通;

③网络学习空间环境的建设——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

④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平台;

⑤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5.2.2试点推广的难易程度必备要求与学校教育信息化领导力、教师教育技术运用力、专业人员支持力密切相关

资源、平台、终端、网络等数字化课程环境的完善是试点推广的基础;

更重要的是,在现实环境尚不完善的情况下,需要学校领导、教师信息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的不断提升,特别是要有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勇气。

【本文档内容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们将会做得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