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十九局提高冬季施工混凝土性能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137107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74.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铁十九局提高冬季施工混凝土性能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中铁十九局提高冬季施工混凝土性能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中铁十九局提高冬季施工混凝土性能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中铁十九局提高冬季施工混凝土性能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中铁十九局提高冬季施工混凝土性能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中铁十九局提高冬季施工混凝土性能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中铁十九局提高冬季施工混凝土性能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中铁十九局提高冬季施工混凝土性能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中铁十九局提高冬季施工混凝土性能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中铁十九局提高冬季施工混凝土性能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中铁十九局提高冬季施工混凝土性能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中铁十九局提高冬季施工混凝土性能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中铁十九局提高冬季施工混凝土性能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中铁十九局提高冬季施工混凝土性能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中铁十九局提高冬季施工混凝土性能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中铁十九局提高冬季施工混凝土性能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中铁十九局提高冬季施工混凝土性能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中铁十九局提高冬季施工混凝土性能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中铁十九局提高冬季施工混凝土性能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中铁十九局提高冬季施工混凝土性能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铁十九局提高冬季施工混凝土性能文档格式.docx

《中铁十九局提高冬季施工混凝土性能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铁十九局提高冬季施工混凝土性能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铁十九局提高冬季施工混凝土性能文档格式.docx

活动频率

6次/月

序号

姓名

行政职务

小组分工

职称

任务

TQC培训时间

1

陈保忠

总工

组长

工程师

统筹协调

72小时

2

谢昌龙

安质科长

组员

助工

3

闫晶晶

技术员

方案策划,编写成果

4

宋扬

现场实施

48小时

5

张中强

6

李春研

实验员

7

徐文军

拌和机操作手

工人

三、选题理由

新建铁路长春至吉林城际客运专线设计时速250km/h,标准高,对箱梁质量要求高,冬季施工混凝土性能成为一个关键点。

由于工期紧,冬季施工时间较长,而且吉林当地地区气温较低,施工期间白天温度在-10℃以下,冬季施工难度大。

市场的要求,本着对业主负责,对公司负责的态度,积极改进施工方法,优化施工方案,履行对业主的承诺,争创优质工程,树立企业形象。

四、现状调查

QC小组为了了解冬季施工混凝土性能,由总工陈保忠带队,对到达现场混凝土性能状况进行了抽查,抽查方法为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分两次进行抽查,现场测定观察混凝土各项指标,并将抽查结果汇总如下表:

表4.1现状调查表

位置

混凝土状态

抽检日期

抽检人

2#制梁台座

良好

2009年11月3日

陈保忠、谢昌龙

5#制梁台座

砼成团、和易性差

谢昌龙、闫晶晶

1#制梁台座

2009年11月9日

闫晶晶、宋扬

3#制梁台座

松散、离析

8

9

4#制梁台座

2009年11月14日

10

6#制梁台座

11

12

砼入模温度不足

13

2009年11月22日

14

15

16

17

2009年11月26日

18

19

20

21

2009年11月30日

22

23

24

由上表可以看出,混凝土性能不良出现13次,占总检测数量的54.2%。

其中主要混凝土性能不良原因为混凝土和易性差、成团;

离析、松散;

入模温度不足三点原因,各原因出现频数汇总如下表:

表4.2混凝土性能不良原因频次统计表

项目

频数

累计频率

77%

砼离析、松散

92%

100%

QC小组依据上表绘制了饼分图:

 

由上图可以明显看出,混凝土和易性差、成团是冬季施工混凝土性能不良的主要原因。

五、确定目标

由现状调查可以看出,在调查的24次中,混凝土性能不良共13次,其中混凝土和易性差、成团是主要原因,如解决了这个问题,性能不良点将仅剩3点,占总调查的24次的12.5%,由于不可能完全让混凝土和易性差、成团现象消失,按消失80%考虑,混凝土性能不良系数=5/24=20%,所以将冬季施工混凝土性能不良系数降低至不大于20%确定为活动目标。

六、原因分析

针对在日常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结合相关专业的知识,QC小组利用头脑风暴法对造成混凝土和易性差、成团的原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将结果汇总,并绘制了鱼刺图,如下图:

七、要因确认

表7.1要因确认表

末端因素

负责人

确认方法

确认情况

要因确认

操作手未参加过拌和机操作学习

现场调查

拌和站操作手均参加过专业培训、并获得操作资格证书,我们认为这不是要因。

操作手未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对操作室进行随机抽查,并未发现违反操作规程现象,我们认为这不是要因。

操作手脱岗、找人顶替

对操作室进行随机抽查,并未发现操作手脱岗现象,我们认为这不是要因。

水泥受潮、结块

现场观察,水泥没有受潮、结块现象,我们认为这不是要因。

细骨料进场未做检验

查询实验室检测记录

实验室细骨料进场检测实验报告与物质进料单相符,我们认为这不是要因。

粗骨料进场未做检验

拌和用水被污染、杂质超标

现场对蓄水池中水进行指标检验,拌和用水符合要求,我们认为这不是要因

保温棚内骨料受热不均匀

对保温棚内骨料进行检查,发现骨料中夹杂冻块,并且室内温度高于5℃,我们认为这是要因。

细骨料比例大、导致混凝土成团

进行配比实验

对目前配合比进行检验,当前配合比满足施工要求,我们认为这不是要因。

配合比未按实际情况更新

检查拌和站配合比记录

对操作室内施工配合比进行检查,发现连续5天施工配合比无变化,我们认为这是要因

水泥在拌和机中与热水、产生假凝现象

对施工现场混凝土进行观察,发现确有假凝现象,我们认为这是要因

拌和机搅拌时间短、搅拌不均匀

对操作时要求进行符合,搅拌时间仍按常温施工进行施工,我们认为这是要因。

称量设备长时间未校检

查看校检记录

通过对称量设备的校检记录的查看,显示称量设备按期校检,我们认为这不是要因。

拌和机功率不足、无法均匀拌和

通过观察,拌和机功率满足拌和要求,我们认为这不是要因。

混凝土运输车保温差、混凝土冻结

现场混凝土运输车均用毛毡包裹,保温性能良好,我们认为这不是要因。

操作手长时间在低温条件下作业、易产生错误操作

对操作室进行温度测量,操作室内无取暖设施,温度长期处于零下状态,我们认为这是要因。

灰尘长期积累、与骨料混在一起、导致骨料含泥量超标

对骨料仓内环境进行观察,室内卫生良好,我们认为这不是要因。

八、制定对策

QC通过对上述17条末端原因进行分析,共得出5条要因,并且按“5W1H”原则分别针对每条要因制定了解决对策,并制定了对策表如下:

表8.1制定对策表

要因

对策

目标

措施

地点

时间

改变保温棚内加热方式

使仓内骨料均匀受热、消除骨料中夹杂冻块。

1、在骨料仓地面上布设蒸汽管道,变火炉加热为地热加热。

2.在地面上铺设一张钢板,使骨料均匀受热

骨料仓

2009.12.8~2009.12.10

1、对实验员进行教育

2、制定相应的奖罚措施

确保施工配合比每日更新

1、对梁场实验室实验员进行一次专门教育,强调配合比更新的重要性。

2、制定奖罚措施,对配合比不更新现象进行严惩。

梁场会议室

2010.12.8

采用二次投料方法进行投料

消除假凝现象

在投料操作中采用二次投料的方式进行施工,先投入骨料与水搅拌,后投入水泥。

拌和站操作室

2010.12.8~2009.12.10

增加拌和时间

保证混凝土拌和均匀

为保证混凝土均匀拌和,增加搅拌时间为常温的1.5倍。

在操作室内增设取暖设施

改善拌和机操作手工作环境

在操作室内配设电暖气进行取暖

2010.12.9

九、对策实施

对策实施一:

原设计骨料仓内加热方式为每个骨料仓生6个火炉进行加热。

现改为蒸汽管道加热方式进行加热,具体方法如下:

图9.1封闭的骨料仓

1、先对保温仓内的地面重新施工一层混凝土地面并沿中心向两边设置1%排水坡,在新浇筑混凝土地面内预埋蒸汽加热管道,并与蒸养锅炉连接,对骨料仓内砂、石料进行加热。

图9.1封闭的骨料仓

2、为保证骨料受热均匀,在地面上铺一块钢板。

砂、石料进场后运至保温棚内储存。

3、骨料仓内设固定温度计,随时检查室内温度,保证仓内温度达到0℃以上。

图9.2骨料仓加热管道布置示意图

效果检验:

采用蒸汽管道加热后,骨料仓内砂石料夹杂冻块现象消失,得到了预期的效果。

对策实施二:

图9.3专题会议现场

1、2009年12月8日,在梁场会议室,由项目总工陈保忠主持召开了一次关于实验人员职责的专题会议。

参会人员包括制梁场全体及拌和站全体操作手,会上总工陈保忠着重强调了配合比对施工质量的影响,阐述了质量责任终身制的相关内容,使参加会议人员的质量意识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并且提出了梁场实验室必须每天更新施工配合比的要求。

2、会上制定了实验室管理奖罚措施,对不及时更新配合现象,每次发现罚款1000元,罚款直接从工资中扣除。

在日常抽查过程中,配合比不更新现象彻底消失,达到了预期效果。

对策实施三:

图9.4封闭的上料机

为防止温度过高的水与水泥接触后产生“假凝”现象从而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在投料操作中采用二次投料的方式进行施工,先投入砂石料与水进行搅拌,待拌和物温度一致后,再投入水泥、矿粉等进行搅拌。

现场混凝土“假凝”现象消除,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对策实施四:

给每个操作手重新下技术交底,将常温时的确定搅拌时间90S增加1.5倍至135S。

现场抽查拌和机操作手操作,每个操作手都按照交底进行操作,达到了预期效果。

对策实施五:

在每个操作室内增设一台电暖气进行取暖,并且每名操作手配发一套军用棉衣、棉裤。

对策实施后,操作间内温度达到2℃,配合棉衣棉裤,操作手作业环境已经得到彻底改善,达到了预期效果。

十、效果检验

QC小组利用2009年12月10日~2009年12月31日对对策实施后的混凝土性能进行了随机抽查,具体情况见下表:

表10.1效果检查表

2009年12月15日

2009年12月18日

2009年12月21日

2009年12月26日

2009年12月31日

由上表可以看出,对策实施后在20次随机抽检过程中,混凝土性能不良情况仅出现3次,占抽检总数的15%。

QC小组依据上表绘制了饼分图。

由图可知,通过QC小组活动,达到了预先制定的目标。

图10-2效果检验对比图

冬季施工混凝土性能的提高,使箱梁混凝土在低温条件下的施工时的各项指均标达到标准,确保了箱梁的主体质量,并且使箱梁的外观质量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与此同时,我单位的冬季施工方案也得到了业主的认可,在业主下发的冬季施工要求中提到“请各单位借鉴十九局施工方法进行施工”字样。

1、社会效益

通过本次QC活动,完善了箱梁冬季施工混凝土拌和的施工方案,确保了冬季施工箱梁的主体质量。

该方案得到了业主的认可,得到了业主的好评。

使企业的信誉得到了提高。

为工程报忧创造了有利条件。

2、技术效益

通过QC活动,使冬季施工混凝土各项指标均达到了验收标准的要求,基本上消除了混凝土

和易性差、成团现象,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冬季施工混凝土拌和方案,为今后项目提供了可靠的技术经验。

十一、巩固措施

1、通过总结,形成了《冬季施工混凝土拌和技术总结》,并且发至1#拌和站、3#拌和站,组织其他拌和站人员学习技术总结,把QC成果推广至全标段拌和站。

2、编写《冬季施工混凝土拌和作业指导书》,将改进后的施工方法详细写入其中,作为指导施工的依据。

(见附图1)

十二、总结和下一步打算

1、小组自评

通过小组活动后,小组成员各方面的能力均得到很大提高。

表12.1小组成员自我评价表

小组自我评价表

活动前

活动后

QC应用能力

4.5

团队协作能力

质量意识

专业知识能力

问题解决能力

3.5

图12-1小组成员能力对比图

2、活动总结

通过QC小组活动,全面提高了小组人员的素质,激发了我们的创造性思维,把一些以往施工中的经验用在创新中,小组成员一直保持着团结协作的精神也是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

3、下一步打算

本次QC活动结束了,本小组将把“加强混凝土拌和机冬季维护”作为下一次性活动的课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