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空间向量解立体几何(完整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138557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60.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利用空间向量解立体几何(完整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利用空间向量解立体几何(完整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利用空间向量解立体几何(完整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利用空间向量解立体几何(完整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利用空间向量解立体几何(完整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利用空间向量解立体几何(完整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利用空间向量解立体几何(完整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利用空间向量解立体几何(完整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利用空间向量解立体几何(完整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利用空间向量解立体几何(完整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利用空间向量解立体几何(完整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利用空间向量解立体几何(完整版).doc

《利用空间向量解立体几何(完整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用空间向量解立体几何(完整版).doc(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利用空间向量解立体几何(完整版).doc

向量法解立体几何

基本思路与方法

一、基本工具

1.数量积:

2.射影公式:

向量在上的射影为

3.直线的法向量为,方向向量为

4.平面的法向量(略)

二、用向量法解空间位置关系

1.平行关系

线线平行两线的方向向量平行

线面平行线的方向向量与面的法向量垂直

面面平行两面的法向量平行

2.垂直关系

线线垂直(共面与异面)两线的方向向量垂直

线面垂直线与面的法向量平行

面面垂直两面的法向量垂直

三、用向量法解空间距离

1.点点距离

点与的

距离为

2.点线距离

求点到直线的距离:

方法:

在直线上取一点,

则向量在法向量上的射影=即为点到的距离.

3.点面距离

求点到平面的距离:

方法:

在平面上去一点,得向量,

计算平面的法向量,

计算在上的射影,即为点到面的距离.

四、用向量法解空间角

1.线线夹角(共面与异面)

线线夹角两线的方向向量的夹角或夹角的补角

2.线面夹角

求线面夹角的步骤:

①先求线的方向向量与面的法向量的夹角,若为锐角角即可,若为钝角,则取其补角;

②再求其余角,即是线面的夹角.

3.面面夹角(二面角)

若两面的法向量一进一出,则二面角等于两法向量的夹角;法向量同进同出,则二面角等于法向量的夹角的补角.

实例分析

一、运用法向量求空间角

α

n

A

向量法求空间两条异面直线a,b所成角θ,只要在两条异面直线a,b上各任取一个向量,则角<>=θ或π-θ,因为θ是锐角,所以cosθ=,不需要用法向量。

1、运用法向量求直线和平面所成角

设平面α的法向量为=(x,y,1),则直线AB和平面α所成的角θ的正弦值为

sinθ=cos(-θ)=|cos<,>|=

2、运用法向量求二面角

设二面角的两个面的法向量为,则<>或π-<>是所求角。

这时要借助图形来判断所求角为锐角还是钝角,来决定<>是所求,还是π-<>是所求角。

二、运用法向量求空间距离

1、求两条异面直线间的距离

设异面直线a、b的公共法向量为,在a、b上任取一点A、B,则异面直线a、b的距离

d=AB·cos∠BAA'=

略证:

如图,EF为a、b的公垂线段,a'为过F与a平行的直线,

在a、b上任取一点A、B,过A作AA'EF,交a'于A',

则,所以∠BAA'=<>(或其补角)

∴异面直线a、b的距离d=AB·cos∠BAA'=*

其中,的坐标可利用a、b上的任一向量(或图中的),及的定义得

①解方程组可得。

2、求点到面的距离

求A点到平面α的距离,设平面α的法向量法为,在α内任取一点B,则A点到平面α的距离为d=,的坐标由与平面α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的垂直关系,得到方程组(类似于前面所述,若方程组无解,则法向量与XOY平面平行,此时可改设,下同)。

3、求直线到与直线平行的平面的距离

求直线a到平面α的距离,设平面α的法向量法为,在直线a上任取一点A,在平面α内任取一点B,则直线a到平面α的距离d=

4、求两平行平面的距离

设两个平行设平面α、β的公共法向量法为,在平面α、β内各任取一点A、B,则平面α到平面β的距离d=

三、证明线面、面面的平行、垂直关系

设平面外的直线a和平面α、β,两个面α、β的法向量为,则

四、应用举例:

例1:

如右下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已知AB=4,AD=3,AA1=2.E、F分别是线段AB、BC上的点,且EB=FB=1.

(1)求二面角C—DE—C1的正切值;

(2)求直线EC1与FD1所成的余弦值.

解:

(I)以A为原点,分别为x轴,y轴,z轴的正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D(0,3,0)、D1(0,3,2)、E(3,0,0)、F(4,1,0)、C1(4,3,2)

于是,

设法向量与平面C1DE垂直,则有

(II)设EC1与FD1所成角为β,则

例2:

如图,已知四棱锥P-ABCD,底面ABCD是菱形,∠DAB=600,PD⊥平面ABCD,PD=AD,点E为AB中点,点F为PD中点。

(1)证明平面PED⊥平面PAB;

(2)求二面角P-AB-F的平面角的余弦值

证明:

(1)∵面ABCD是菱形,∠DAB=600,

∴△ABD是等边三角形,又E是AB中点,连结BD

∴∠EDB=300,∠BDC=600,∴∠EDC=900,

如图建立坐标系D-ECP,设AD=AB=1,则PF=FD=,ED=,

∴P(0,0,1),E(,0,0),B(,,0)

∴=(,,-1),=(,0,-1),

平面PED的一个法向量为=(0,1,0),设平面PAB的法向量为=(x,y,1)

由∴=(,0,1)

∵·=0即⊥∴平面PED⊥平面PAB

(2)解:

(1)知:

平面PAB的法向量为=(,0,1),设平面FAB的法向量为1=(x,y,-1),

(1)知:

F(0,0,),=(,,-),=(,0,-),

∴1=(-,0,-1)

∴二面角P-AB-F的平面角的余弦值cosθ=|cos<,1>|=

例3:

在棱长为4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O是正方形A1B1C1D1的中心,点P在棱CC1上,且CC1=4CP.

(Ⅰ)求直线AP与平面BCC1B1所成的角的大小(结果用反三角函数值表示);

(Ⅱ)设O点在平面D1AP上的射影是H,求证:

D1H⊥AP;

(Ⅲ)求点P到平面ABD1的距离.

解:

(Ⅰ)如图建立坐标系D-ACD1,

∵棱长为4

∴A(4,0,0),B(4,4,0),P(0,4,1)

∴=(-4,4,1),显然=(0,4,0)为平面BCC1B1的一个法向量

∴直线AP与平面BCC1B1所成的角θ的正弦值sinθ=|cos<,>|=

∵θ为锐角,∴直线AP与平面BCC1B1所成的角θ为arcsin

(Ⅲ)设平面ABD1的法向量为=(x,y,1),

∵=(0,4,0),=(-4,0,4)

由⊥,⊥得∴=(1,0,1),

∴点P到平面ABD1的距离d=

例4:

在长、宽、高分别为2,2,3的长方体ABCD-A1B1C1D1中,O是底面中心,求A1O与B1C的距离。

解:

如图,建立坐标系D-ACD1,则O(1,1,0),A1(2,2,3),C(0,2,0)

设A1O与B1C的公共法向量为,则

∴A1O与B1C的距离为

d=

例5:

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是B1C1、C1D1的中点,求A1到面BDFE的距离。

解:

如图,建立坐标系D-ACD1,则B(1,1,0),A1(1,0,1),E(,1,1)

设面BDFE的法向量为,则

∴A1到面BDFE的距离为d=

五、课后练习:

1、如图,已知正四棱柱ABCD-A1B1C1D1,AB=1,AA1=2,点E为CC1中点,点F为BD1中点.

(1)证明EF为BD1与CC1的公垂线;

(2)求点D1到面BDE的距离.

2、已知正方形ABCD,边长为1,过D作PD⊥平面ABCD,且PD=1,E、F分别是AB和BC的中点,

(1)求D到平面PEF的距离;

(2)求直线AC到平面PEF的距离

3、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4,BC=3,CC1=2(如图)

(1)求证:

平面A1BC1//平面ACD1;

(2)求

(1)中两个平行平面间的距离;

(3)求点B1到平面A1BC1的距离。

4、如图,四棱锥S-ABCD中,SD底面ABCD,AB//DC,ADDC,AB=AD=1,DC=SD=2,E为棱SB上的一点,平面EDC平面SBC.

(Ⅰ)证明:

SE=2EB;

(Ⅱ)求二面角A-DE-C的大小.

第11页共11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